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长虫怎么处理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普洱茶的虫眼,普洱茶竹筐、笋叶、棉纸被虫咬是怎么回事?

  相信很多接触过普洱茶的朋友,尤其是中老期普洱茶,都经常会看到一些年份普洱茶除了茶油还会有一些虫眼,包装纸上有被虫咬的洞,而且还比较明显,就会有种疑问?这样的茶还能喝吗?是不是不卫生才会这样?估计很多茶友也都不太了解,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关于虫咬的资料,供大家参考学习。

  虫眼是怎么来?

  虫眼其实茶虫或者纸虫蛀出来的,普洱茶中常见的虫从颜色上分类来看,主要是分为白色小虫和黑色小虫两种, 我们经常看到的小虫是白色小虫,其只吃纸不吃茶,故称之为“纸虫”,也称为蠹(du)虫,它的大小在4毫米左右,遍及整个南方地区,是竹、木以及竹、制成品的杀手,奇怪的是它不蛀噬茶叶。一般而言,我们能见到的大多数是纸虫,茶虫是比较罕见的。

  那茶虫或纸虫是怎么来的?

  其实茶虫和纸虫在适合温度、湿度下就会产生,而且生茶往往比熟茶更容易出现,竹壳比纸包更容易出现,大仓茶里面也是更容易出现。推测就是虫子就像鱼卵一样,能存活很久在合适的温度下就会孵化。而且会扩散的,一饼茶有了,一筒茶就有,很快整件茶都有,尤其是最上和最下那两块影响最严重。

  通常十年以上普洱茶包装纸会相对常见有较多虫咬的洞,尤其是保存在一些南方地区的,这种情况会更加突出一些,那这些虫是从哪里来的?有一种解释目前看来比较合理,就是竹虫,从筒装的竹壳和件装的竹蔑中来。竹壳、竹蔑取自当地自然环境的竹子,经过普通的日晒干燥,用于普洱的包装。时间长久以后,会产生竹虫,这种虫喜欢咬竹壳和棉纸,因为棉纸也有一些营养成份,所以,这些竹虫便赖此生存。这一说法,也可以在实践中竹笋存储的茶品绵纸多虫洞来间接得到验证。

  长虫的普洱能喝吗?

  能喝,这些虫相当于菜里面的菜虫、米里面的米虫都是一个性质,纸虫只对棉纸有兴趣,茶虫只对茶有兴趣,对人体无害的,经过对冲,虫咬与否并不影响它的口感发挥。还有一种小道说法,可供大家参考,就是普洱长虫比不长虫好,长虫了起码证明棉纸所含化学物质比较少,茶虫更是喜欢高香污染少的茶,茶虫比人类更能趋吉避凶,当然这是小道说法,信不信就看各位了。有一点我是可以分享的,就是的确棉纸颜色越丰富的被蛀几率越小。

  能预防虫咬吗?

  传统包装很难预防,有几个处理方法可以参考,首先、竹壳包装容易引虫,可以卸下竹壳,换成纸袋包装,还有竹筐的有必要也需要进行更换;第二、就是每年定期对普洱棉纸进行扫除,用毛刷轻扫,最后就是对于虫眼严重的要进行棉纸的更换。这样就破坏了老茶友所追求的原汁原味的原出厂包装,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虫眼和干湿仓有关吗?

  与仓储无关,甚至正好相反,往往是干仓才更担心虫眼问题。因为这些纸虫茶虫温度湿度适合就会萌发,干仓湿仓完全无关。

  这些会成为虫屎茶吗?

  说句实话,虫屎是会有的,但是别担心那么多,现在茶虫不是那么好见的,说是茶虫生命周期不长,很快就和虫屎、茶叶结为一体,其中虫屎收集下来就是虫屎茶,但是依据我观察真正是这样采集的虫屎是少之又少,而且往往会被珍藏起来,市面上的虫屎茶更多是吃原叶然后收集而来的,价格不比猫屎咖啡便宜。那你可想而知如果是真的普洱茶饼上面收集的又价值多少钱。

  都说茶虫咬的茶都是特别好的茶是真的吗?

  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怎么说呢?纸虫和茶虫是两回事,目前比较常见的是纸虫或者竹虫,茶虫比较少见。而且茶虫咬的茶一般是比较高香也较甜的茶。听听就好,不用特意去追求。

  茶虫,真正的吃茶的虫子,身体为灰黑色,生命周期短暂,它们的生命基本都在普洱茶中度过,死亡后会成为冲茶的一部分。

  以茶为食的茶虫,刚刚孵出的幼虫虫体为乳白色,因为体积娇小肉眼很难察觉到,以后虫体颜色逐渐变深为棕色、灰色直至黑色,茶虫跑的速度比较快,不同颜色的虫子是茶蛀虫不同年龄阶段的形态表现。一般茶虫生命周期很短,时间久了就和茶混为一体。

  茶虫的生长需要较大的湿度,当存储环境湿度达到茶虫生长所需条件便出现并繁殖,如果茶叶存储环境湿度过低,生存环境发生变化,茶虫会自然消失。茶虫的出现还与包装普洱茶的面纸有关,它们更喜欢未经化学处理的包装面纸。

  茶虫以茶为食,在黑茶类很多茶中都会出现,多数情况下茶虫只长在原料比较优质,内含物比较丰富,原料无化学残留的黑茶中。这种茶虫对黑茶的品质没有任何负面影响,相反其虫体对人体有益,另外茶虫亦是茶友玩家鉴定陈年老茶的标志之一。茶虫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参与代谢,对黑茶陈化有一定帮助,可以和茶一起饮用。

“柑”是如此靠“普”

这几年,平日里除了喝普洱茶的日常之外,柑普逐渐喝得多了起来。暑热三伏天,一杯柑普能够消夏静心;在冬日雨天和感冒发烧时,柑普茶都能够为我驱赶寒意,是感冒茶疗的绝佳茶品。冲泡柑普,随着水汽翻腾出的陈皮香味之下,可以闻到柑皮释放出的醇厚普洱,感受二者香气的完美融合无疑是喝柑普的一大享受。一口茶汤入喉,那种茶中有果香,果中有茶味的口感实在令人赞叹不已。

喝得多了,自然开始对它的由来与工艺感起兴趣。本来以为区区一果一茶而已的柑普,居然有那么多的讲究,而真正认识柑普是去年在广东丽宫食品有限公司的邀请下,第一次来到柑普的产区——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开始的。

新会柑的凤凰传说

新会不产茶,但却是众多茶人心中很熟悉的地方。

新会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部,西江、潭江下游。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这里常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以盛产蒲葵,葵艺制品闻名遐迩,尤其以新会陈皮享誉全国。

这个地方是出了名的人杰地灵,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不少名家才子。元、明学者张伪、黎贞和一代大儒陈献章同出自新会,世称“一里三贤”;当代陈垣、陈乐素、陈智超祖孙三代,人称“一门三史家”也是出自新会。其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是维新运动先驱,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正是出自于新会熊子塔下的茶坑村,在梁启超的悉心栽培下,更创造出“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佳话。

新会陈皮的制作原料茶枝柑以站在新会梁启超故居后凤山之巅的熊(音“泥”)子塔上能目之所及的土地为顶级核心种植区,而关于这个核心产区,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一对凤凰奉命将两颗珍贵的茶枝柑种子带回天庭种植。在途经一片名叫新会的土地时,忽然看到一片风光旖旎的水域,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异常美丽。这对凤凰在湖边的山上嬉戏起来。夜幕降临之时,凤凰才匆匆飞向天庭,却把两颗珍贵的茶枝柑种子遗落在了山边。

那片凤凰为之倾倒的水域就是著名的银洲湖,茶枝柑种子在新会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在银洲湖上乘水质的滋养下越长越多。当地生活着的百姓发现茶枝柑的柑皮晒制后具有浓郁的香气,并且有健胃消食,祛湿化痰的功效,认为这是凤凰给新会这片土地带来的恩赐,所以为这座山命名为凤山。

说起柑普的历史,容厂长甚是骄傲地说起了“柑普创始人”罗天池的故事。此人生于清朝道光年间,被称为当时“粤东四大家”之一的进士。在云南做官卸任后带着很多上等云南普洱茶回到新会老家定居,有次,罗天池偶感风寒,痰咳不断。妻子便用新会陈皮煮成陈皮水让他止咳。罗天池以为妻子为他送来的是白滚水,便顺手将陈皮水倒入泡有普洱茶的紫砂壶内。不一会儿,陈皮之香透过醇厚的普洱香味满了室内。他连喝数杯,喉咙舒畅了,痰咳也少了,喝了几天之后感冒也好了。从此,他每喝普洱必加陈皮。

某个冬天,族弟送来许多新鲜新会柑。罗天池灵机一动,便用刀在大红柑蒂部圈下一圈皮作盖,掏空皮内柑肉填进上等普洱茶叶,然后晒干再吊挂在门楣檐下自然陈化。两年后,当他品尝自己创制的这一“新品”时,那种妙不可言的独特茗香令他欣喜万分。柑普就此诞生。

新会柑作为广东著名特产,皮肉兼用、药食同源,因其品质独特,早在明清就风行各地,并被列为“贡品”。根据《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规定,柑皮根据采收时期可分为柑仔(小青柑)、青柑、大红柑和二红柑。

本地人一直在饮食上普遍使用柑皮(陈皮)。“很多老百姓喜欢用红柑煲汤,因为红柑含有的糖分比较多,而青柑涩味比较重,很多时候用来入药了。”作为一个从小到大都以柑皮为食的人,容厂长很资深地这样说。茶枝柑的采摘时间集中在一年之中的下半年。“7月下旬有些就开始采摘,一直到12月份月底,要摘下一些青的,剩下留着让它长大成为红柑。”这几年火遍茶圈的小青柑一般默认为采摘于农历立秋至寒露期间,此时果皮尚未着色,外表色泽青褐色甚至青黑色,油室点微凹且密、不显皱缩,质硬皮薄,泡水时更耐泡。

大红柑指采摘于小雪至小寒期间(即12月左右)所加工的成熟柑皮。外表色泽棕红色至红黑色,有无数大而凹入的油室,皱缩十分明显。质软、皮厚,味辛带甜香,冲泡后滋味温和甘甜,暖入心脾。二红柑指采摘于农历寒露到小雪期间(即11月左右)所加工的皮,介于青果与熟果之间,故表皮褐黄色至棕黄褐,皮质稍厚带硬,油室凹孔较大,味辛苦中稍带微甜。

不简单的制作工艺

丽宫拥有上万平米的现代化柑普生产线,是新会地区能够大规模生产柑普茶的第一企业。在去参观丽宫的柑普加工厂,一路上都听到容厂长在反复强调食品安全。“陈皮就是陈年的果皮,陈皮一旦保存不好就会发霉和长虫。糖分高容易吸引虫,还能挽救,但是发霉就会导致变味,不能食用了。在加工柑普的过程中,皮发霉和长虫的因素就是水分和温度,水分太多就容易发霉。所以,陈皮储存的地方必须得干燥,丽宫旗下的陈皮以及侨宝品牌柑普在平时储存的时候,都与禾杆草一起保存并做好抽湿工作。”

制作柑普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摘果,根据节气的不同,采摘所需要制作不同柑普种类的原材料。小青柑这几年尤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为在“未成年”状态下采摘下来的新会柑皮内含的柠檬苦素与单宁含量非常高,用以制作出来的柑普经过冲泡后,果香相较大红柑更加浓郁,柑皮也更为耐泡。

同时,小青柑的黄酮类物质和挥发油含量比较高,这些物质都带有一定的刺激性,口感表现就是苦涩麻,但香气很高;而成熟了的大红柑在糖分含量方面比较高,所以口感比较甜醇,但香气较柔,不像小青柑那样“年轻气盛”。要把小青柑的苦涩麻等不良滋味去掉,让柑香气与熟茶协调融合,关键是专业而到位的加工工艺。

采摘之后的新会柑需要经过8道不同温度的清洗过程,然后进入挖果肉这个重要步骤,必须是纯手工。果肉成熟自然和果皮剥离,去除果肉就比较容易。然而很多七月就采摘下来的用以制作小青柑的果子就很难去除果肉。不成熟的果子,熟练的女工平均1个小时可以挖40个,成熟的红柑则能够达到一个小时100个。

在工厂的一个车间里,坐着十几个姑娘,手里拿着特殊的刀具,在柑果的顶部开一个圆口,然后小心地用镊子取出里面的果肉。每个人的动作都非常熟练,这个工作其实是个精细活儿,若非有大量的实操经验是很难做好的。“挖果肉不能挖穿柑皮,一不小心就挖出个洞也是不行。必须保持果子的完整性,同时,里面不能残留果肉,因为果肉苦涩酸,我们又不是喝柠檬茶,挖不干净还容易发霉破坏茶味。”容厂长拿起一个挖了一半的柑普,一边演示着挖果肉,一边说。

新会柑作为芸香科植物,和橙子橘子是一个种类,区别在于橙和橘都是果肉值钱,果皮不值钱。“茶枝柑相反,是要皮不要果肉的,果肉很难吃的,我们丽宫的8万亩新会柑养殖基地每年倒出来的果肉有几十万吨。橘子和橙子便宜,柑却很昂贵。陈皮可以用橘和橙的皮可以陈化后制作成陈皮,唯有新会柑的皮和普洱茶制作出来的才能称之为柑普。”在界定柑普茶定义方面,容厂长反复强调着。这让我想起了普洱茶,对于地理位置的限定也同样是如此严格。

好柑配好茶

挑果,洗果,切帽、挖肉,晾晒、填茶,再醒茶,包装。这些步骤看似简单,然而通过喝不同企业的柑普,依然能够喝出不同的感觉来。既然大家都是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柑普制作,那么最终影响口感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同样是洗柑果的步骤,洗好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怎么处理每一家都不尽相同;晾晒之后,又不能马上包装,需要放置一段时间,让柑里的水分和空气接触挥发,丽宫在加工过程中会对柑里的水分进行检测。然后对于选择普洱茶原料方面,也是各家企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多少的柑与多少的茶以多少比例结合在一起才会不苦涩,口感可以达到最佳以及如何避免茶是茶,柑是柑,口感无法融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能够看出制作工艺中的技术含量。

容厂长认为,首先在原料上选择新会柑,就能够确定是柑普无疑,可是在制作工艺上的把控则是成就一颗好喝的柑普的关键。每个企业都会在传统制作柑普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良,对于丽宫而言,在制作柑普茶工艺方面早已经研究出一套申请专利的生产工艺。广东丽宫食品有限公司起初就以优质陈皮产品闻名于市场,后因有着优质原料产地优势生产加工侨宝品牌柑普,近两年成为柑普市场里的一匹极有潜力的黑马。

容厂长接下来带我品尝了今年丽宫侨宝最新生产出的柑普茶,喝了几泡之后,能够明显感受到新制作出来的生晒柑普味道较新,然而香气已经非常高扬。上好的柑皮和普洱茶一样,都需要时间来进行陈化,相信3年之后,陈香味道便会出来了,将与普洱茶的醇厚一统味蕾江山。

早在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提到柑皮煮茶。陈皮和普洱均为养生保健佳品,两者特点都是以越陈越香、越陈功效越佳、越陈越有价值而著称于世,当陈皮与熟普相配,汤浓、香高、水润的品质特点与新会陈皮的果味清香完美结合,大大提升口感舒适度的同时,也将普洱、陈皮这两种产品的“生态健康”的属性紧密结合,两者相得益彰、浑然天成,很好地提升了普洱茶的功效。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17年7月刊

作者|水苍玉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泓达堂 新会陈皮30问,记住后你也是大师

  新会陈皮的养生功效颇多,老少皆宜。不过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新会陈皮并不是太了解,对很多基础知识都充满疑惑,今天,泓达堂就为大家整理了常见的30个问题,多方面解答大家的日常疑惑。

  基础知识篇

  01、什么是新会陈皮?

  新会陈皮是指在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栽培的茶枝柑(又称大红柑)的果皮经晒干或烘干,开成三瓣状,并在保护区域范围内贮存陈化三年以上的干品。按采收加工时间和质量可分为:柑青皮(青皮)、微红皮(黄皮)和大红皮(红皮)。

  02、新会陈皮的主要产区有哪些?

  新会传统的说法是能望见“泥子塔”的地方都是新会陈皮的核心产区,如会城的茶坑、梅江、东甲、西甲、天马等。其中,以新会银洲湖为核心的潭江两岸冲积平原带和南部滨海沉积新垦区出产新会柑品质最好,是新会陈皮质量最优的核心产区。

  03、新会陈皮与鲜柑橘皮的区别?

  鲜柑橘皮与陈皮虽然是同一种东西,但性质却大不相同。鲜皮含挥发性芳香油较多,不具备陈皮那样的药用功效,而陈皮隔年后挥发油含量大为减少,里面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会相对增加,这时陈皮的药用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此外,因为鲜皮表面有农药和保鲜剂污染,这些化学制剂有损人体健康,用它泡水还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陈皮性温、辛、苦,有发热、口干、便秘、尿黄等症状者,不宜饮用陈皮水。

  04、新会陈皮的历史来源?

  我国用柑橘外皮作中药之用已有约 2000 多年之久,一直以来都有柑橘并用的习惯。唐代陆羽《茶诗》也有提到以橘皮煮茶,不过真正提到“陈皮”一词的是宋代严用和在其撰写的《济生方》一书中,其历史可追溯到 700 多年前。

  05、新会陈皮的制作流程?

  采果——选果——洗果——开皮(正三刀法、对称二刀法)——晾晒——翻皮——晒制——陈化——翻晒——存储。

  06、为什么陈皮随着年份的增长会越来越轻?

  一是,随着年份的增长,陈皮的内囊开始有浮松脱落情况,呈立体感。

  二是,随着时光的流淌,氧化作用之下,陈皮也开始变轻。

  三是,随着陈化的过程,陈皮的水分随时间而蒸发。

  07、新会陈皮分有几种等级?其作用和区别是?

  新会陈皮按采收加工时间和质量可分为:柑青皮(青皮)、微红皮(黄皮)和大红皮(红皮)三种。

  柑青皮(青皮):未成熟时(通常指农历立秋至寒露)采收果实所加工的皮。外表色泽青褐色至青黑色,质硬、皮薄,味辛苦、气芳香。

  功效:具有疏肝利胆,解结化涌,清热解毒功效,适宜入药褒凉茶,入口苦涩。

  微红皮(黄皮):指果皮开始转黄,(通常指农历寒露至小雪)采收果实所加工的皮,皮身比较薄外表色泽褐黄色至棕黄褐质较硬,皮微厚,味辛带苦略甜。

  功效:皮身薄,易收藏,糖份少入口甘香清甜。可作一般煲药或普通药材与普通肉类调味料使用。

  大红皮(红皮):指果皮已基本着色(通常指农历小雪至小寒)采收,外表色泽棕红色至红黑红,有无数大而凹入的油室,皱缩十分明显质软、皮厚,味辛带甜香。

  功效: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特别对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好,入口甘香醇厚。适用范围广,配用于名贵药材,而且是膳食烹饪的极好配料。

  08、陈皮颜色是否越深,就代表年份越高,质量越好?

  并不一定。陈皮按当年的采收加工时间和质量可分为:柑青皮(青皮)、微红皮(黄皮)和大红皮(红皮)三种。一般来说,颜色越深,质量越好。但是相近年份的陈皮对比时,相对低年份的大红皮可能看上去比相对高年份的柑青皮颜色深。因此,颜色越深,不一定代表年份越高。

  09、新会陈皮含有添加剂吗?

  正宗的新会陈皮以自然生晒天然陈化而成,纯干仓存储,无任何工艺,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为上品。

  但陈皮市场火热后,部分厂家和商人为了使年份短的陈皮能及早达到陈化多年的表现特征,从而立即销售获利而采用一种缩短陈皮陈化期的存储方法。这种方法是靠改变陈皮的存储环境来实现的,对陈皮的品质有很大影响,这点需要谨慎。

  功效篇

  10、新会陈皮有什么功效和价值?

  新会陈皮列入国家卫生部药食同源目录,传统中医认为具有行气健脾、理中和胃、化痰止咳、降气止呕、舒肝利胆、解结化痈等功效,其含有的黄酮类成分和挥发油成分远高于其他产地的陈皮。

  研究表明:“新会陈皮的陈化时间越长,其黄酮类物质有增加趋势,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脂质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炎、抗病毒、抗癌、抗菌、延缓衰老等作用;其对心血管也有一定的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透性和毛细血管壁的脆性;新会陈皮还含有丰富的多甲氧基黄酮,大量研究表明,多甲氧基黄酮成分具有抗癌、抗诱变、抗炎、抗氧化及心血管保护等作用。”(引子郑国栋等2013捻编着的《新会陈皮的研究进展》),其中,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黄酮类成分是新会陈皮特有的,其他产地的陈皮都没有,所以新会陈皮养生保健价值比其他陈皮高。

  11、陈皮中的营养物质?

  陈皮黄酮的含量为2.02%--2.06%;

  挥发油的含量为2%—4%,共有53个组成成分,主要为柠檬烯、柠檬醛、松油烯,还含有川皮酮、橙皮甙、肌醇、维生素Bx等,主要作用有抗氧化、抗菌、祛痰,促进消化;

  生物碱的主要成分为辛弗林,含量为0.240%--0.636%;

  陈皮中多糖的含量约为6.01%;

  橙皮苷、其他矿物质、维生素物质。

  12、陈皮养生,补的是什么?

  陈皮是古今着名的“臣药”。《本草纲目》记载:陈皮有“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的神奇功效。许多名贵中成药中加入新会陈皮,目的就是要其药性发挥得更好。

  利用陈皮养生,一字记之曰“和”——陈皮性温,能和百病。

  13、陈皮可以减肥吗?

  陈皮泡茶,适宜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之人食用,并有助于消化,如想起到减肥作用,可针对个人体质,搭配其他配方使用。

  14、陈皮配生普茶与熟普茶有什么区别,哪个对身体比较好?

  生普茶是鲜叶采摘后经杀青、揉捻、晒干而成,茶气比较浓郁,茶汤清香,苦而带涩,苦能回甘,涩能生津,茶多酚的含量很高,是防癌的好饮品,对血管的梳理也比较明显;

  熟普茶是经鲜叶的杀青、揉捻、晒干后,经人工快速后熟发酵,晒谁渥堆工序而成,口感浓稠水甜,几乎不苦涩,熟普经过轻度发酵,具有大量有益人体的菌种,并且茶性温和,暖胃,养胃,并且有显着的减肥效果。

  鉴定篇

  15、如何辨别新会陈皮和外地陈皮?

  看外观:新会陈皮有油光,外表面为褐黄色、泽棕红色,皱缩,有许多凹入的油点;

  试手感:新会陈皮质轻且易于折断。用手触感新会陈皮,年份越短皮身越软,年份越长,手感越硬、质轻;

  闻香气:新会陈皮香气异常,醇厚浓郁,味轻微辛而不甚苦,时间越长而愈发奇香;

  尝滋味:新会陈皮食用口感非常好,过齿留香,有回甘口感,无苦涩味。

  16、如何识别劣质陈皮?

  好的新会陈皮外皮呈深褐色,皮瓤薄,对光照视,油室透明清晰,放在手上觉得很轻身而又容易折断,气香浓郁,味微辛,甘而略甜。

  而劣质的陈皮和非新会陈皮则皮身厚薄不均匀、片张不太完整、大小、片形不太一致,断片、碎片较多,还伴有少量杂质、病斑和虫蛀、烧皮现象存在。

  17、如何简单辨别陈皮的年份?

  陈皮因其各自陈藏的条件不一,所以陈化出来的状态也各不相同,大致的年份可以从陈皮的颜色、手感、香气以及茶汤口感作出大概的判断。年份较短 3 年至 10 年的新会陈皮,茶汤呈青黄色,闻起来还有淡淡的柑香味。陈化了 10 年至 15 年的新会陈皮,茶汤呈深黄色,气味清澈,醇厚,略有回甘。

  18、不同年份的陈皮味道上有什么区别?

  新会陈皮年份越高,其口感越甘醇,年份低的新会陈皮其含有的糖份和挥发油成分较多,口感带苦、酸;年份高的陈皮经过长时间的陈化,内囊逐步脱落,其口感甘、香、醇、陈。

  19、为什么十五年的陈皮闻起来没有五年的香气足?

  五年的陈皮挥发油中的柠檬烯含量高于十五年的陈皮,因为闻起来果香味较为浓烈,超过十年的陈皮香味会转变成一股陈香味。五年陈皮是外放的果香,十五年陈皮是沉稳的陈香。

  实用篇

  20、陈皮泡茶的方法?

  ·直接泡水法:选用盖碗或者杯子冲泡,将陈皮撕碎放入容器中,大概一次放入1/3块陈皮就好,然后倒入开水洗一遍,再重新倒入开水,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才能出味,陈皮和水的比例大约为1:50。喝完后可随时添水。

  ·调饮法:可加普洱茶、红茶等茶叶进行调饮,可以与蜂蜜、红糖等搭配,还能加入干山楂、薏米等组合,调饮的陈皮滋味更丰富。

  21、陈皮怎么煮才好喝?

  洗皮:取整片陈皮,先以开水冲洗1—2 次后,置入水壶中,注入冷水(若用冷泉水则更佳)至半壶左右容量;

  煮皮:开至大火煮沸,水开之后,再持续煮10到15分钟,煮过后口感醇甜,尤其是煮陈年陈皮,药香浓郁,还带有微微木香;

  品汤:将煮泡好的陈皮水倒入另一盛茶器皿中,斟入杯中品尝,若未能及时饮用完,可取出壶中的陈皮,避免长时间浸泡;

  器具:可用陶壶或者玻璃壶,陶壶煮出来的口感比较绵柔,而玻璃壶则是观赏性更好。

  22、陈皮泡茶怎么是苦的呢?

  陈皮泡茶推荐使用十年以上的陈皮,由于年份较高,口感甘醇;十年以下的陈皮由于年份较低,口感稍苦,更适用于煲汤、煲糖水或作烹饪调料之用。

  冲泡方法也是有讲究的,取一个完整三瓣状的新会陈皮(重约5克),冲洗干净后随冷水下壶,注入250毫升清水,煮开后3~5分钟,即可品饮,此时口感最佳,须在20分钟内饮完。不宜将陈皮浸泡在水里太长时间,因为陈皮味属辛、苦,泡久了、陈皮分解的数量多了,都容易产生苦涩味影响口感。

  23、孕妇可以吃陈皮吗?

  中医学认为新会陈皮味辛、性温,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合理配合使用,可以治疗脾胃气滞、脘腹涨满、恶心呕吐、泄泻及止咳化痰。在理气药中陈皮药性较为缓和,孕妇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可以服用,但要对症。

  存放技巧

  24、在家如何存放陈皮?

  ·低年份的陈皮建议选择透气性好、无异味、无污染的包装容器,如:布袋、麻袋等;高年份的可使用密封性能较好的器皿贮存,如青花瓷、紫砂罐、玻璃瓶、瓦缸等;

  ·在存放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尤其是在梅雨、多雨的潮湿天气,观察陈皮是否有受潮迹象,趁有阳光及时翻晒。

  25、为什么陈皮会长虫?如何避免?

  1、没有存放好,受潮;对策:需要用密封罐包装好,并且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

  2、陈皮没有完全晒干就封存起来;

  对策:陈皮的前5年,每一年都要在大太阳的时候拿出来晒几次,每次翻晒时间约为4-6小时(具体视天气情况而定),而且潮湿的时候一定要对仓库进行抽湿,要不然会容易发霉。

  3、陈皮晒干之后马上封存,这样也会容易生虫;

  对策:当陈皮晒干封存之前,必须要放在室内晾置一下,让陈皮在太阳下晒所产生的热气散发之后,才能封存起来。

  26、陈皮用什么器皿贮藏比较合适?

  在家存放的陈皮最好用密封容器保存,如玻璃瓶或瓷器罐等。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陈皮发霉变质。

  选购技巧

  27、新会陈皮翻晒技巧?

  1.未满三年的新皮需要晒的时间长一点,每年晒3次,连续晒三年,只有三年以上的皮才能称为“陈皮”;

  2.三到五年以上的陈皮,性状逐渐稳定,无需多次翻晒,定期翻晒就可以了;

  3.第五到九年,视皮的软硬(即陈皮所遗含的水分)而定,此阶段晾晒为宜,避免暴晒;

  4.第十年以后,陈皮经过前期数年翻晒,水分已基本沥至一个稳定状态,基本保持密闭存放即可。如有受潮及时晾晒。

  28、用于收藏的,建议用哪个年份最佳?

  新会陈皮年份越高,其口感越好,价值也越高,建议选用十五年以上的陈皮收藏。由于十五年以上的陈皮性质大致已经稳定,除非是非常潮湿的天气,基本上封存好就不需要多加打理,便于收藏。

  29、陈皮用作煲红豆沙之类的糖水,放的陈皮分量和如何制作熬制?

  一般4人份量的红豆沙糖水,可以放2片左右陈皮,先用清水清洗一下,放进冷水与红豆一起熬制即可。

  30、听说陈皮治疗咳嗽挺不错的,请问怎样熬制其效果更好?

  陈皮止咳去痰的功效较广为人所知,不过,要注意的是,得先分清楚是“寒咳”还是“热咳”,才能辨证治疗。

  陈皮性温,适用于寒咳的患者,能燥湿化痰,又能温化寒痰,且辛行苦泄而能宣肺止咳,中医若开药方,多与乾姜、细辛、五味子等同用。

  另外,也可加姜泡煮成陈皮姜茶。《本草纲目》记载:“姜御百邪”。生姜性温,味辛,入肺、胃、脾经,且“生用发散,熟用和中”,用於感冒风寒表实症,可增强发汗作用,还有解热、去痰、止咳功效,并且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流通,降低血压及血液中的胆固醇,强化白血球效能,增加免疫力。

  版权声明:源于网络,贵在分享,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删除处理!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