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笋尽禅味

找到约44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人生是一杯茶

不知何时开始,与茶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茶于我,犹如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血液;我于茶,却似一位忠实虔诚的信徒,爱之深,情之切。

茶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喝茶是一种生活,品茶才是一种修养和境界。既是品,固然要有所讲究,若不,那就与喝白开水毫无区别了。品茶需要一种心境,能滤除浮躁,沉淀深思,净化灵魂。工作时,泡上一杯茉莉花,花香四溢,润喉生津,让精神芬芳和专注;读书时,泡上一杯碧螺春,袅袅茶姿,舞态娉婷,闲雅而故生乐趣;来客时,泡上一杯铁观音,让清香溢满住处,拉近心灵,膨胀而热情;得意时,泡上一杯西湖龙井,品着芳香,分享快乐的心情,呷着茶汤,回味无穷喜悦;失落时,泡上一杯云南普洱,品味浓香而又厚重的苦涩,学会在苦涩中坚忍,在坚忍中奋发,保持苦尽甘来的乐观精神。

当然,品着醇香的茶汤,脑海里不时也会冲击历史的激流,想起陆羽来。这个相貌长得极其丑陋,又有些口吃的人,对中国的茶文化很有研究,立著作书《茶经》,最终成为一代“茶圣”。茫茫人海,多少豪杰,我不禁要问,到底是茶选择了陆羽,还是陆羽选择了茶?

古人云:读书有三大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读书有境界,品茶也是有境界的。我觉得,品茶亦有三大境界:一是看茶是茶,二是看茶不是茶,三是看茶还是茶。也许,只有真正懂得品茶和彻悟的人,才能读懂其中的禅意。

其实茶与禅是有着密切关联的。苏轼有云:“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简洁的语言,不仅道出了“茶禅一味”的真理,也道出了茶禅文化的包容性和统一性。在茶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和谐,没有太多纷繁杂乱的意念,如同禅的四大皆空。茶与禅都有着素朴、安详、灵动的共性,二者紧密结合,交融发展。茶叶与茶叶之间,彼此共生,散发香气,最终“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白落梅说:“人生的缘分,就像是一盏茶,瞬间就由暖转凉,由浓到淡,亦可以一饮而尽。再来回味,只有萦绕在嘴里的淡淡余香,倾诉那段缘起的从前。”是的,茶如人生,人生亦如茶。数片茶叶,干绿蜷缩,沸水冲拂,婉约而起伏舒展,仿佛舞姿婀娜的少女,亭亭玉立,风雅迷人,瞬间色泽鲜艳,浓香扑鼻。啜一口,淡淡的苦涩滑过舌头,深入喉咙后,一股苦尽甘来的舒适温暖心田,自有回味无穷之感。人生何尝不是需要苦难的磨练,才能修成正果。太顺畅的人生,太容易屈服,自然也就显得风平浪静,索然无味了。

我想,与其把人生比作一场戏,不如把人生比作一杯茶。茶有沸水生浓香,人生因茶方高雅。人生也必然历经磨难才能坦然自若、稳重潇洒。世情冷暖,浮浮沉沉,聚聚散散,由浓到淡,待到生命终结,即是人走茶凉。

人生是一杯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喝法,有人喝出了幸福,有人喝出了苦涩,有人喝出了清正,有人喝出了贪婪,有人喝出了欲望,有人喝出了绝望……

摘自2016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黄泽维(广东陆丰)

第十八届世界禅茶雅会在南京牛首山佛顶宫多功能厅举办

清泉细酌巉岩上,佛窟同探紫翠间。

我亦无心话禅悦,衔花百鸟自飞还。

——南宋·韩元吉

南宋著名词人韩元吉在游历南京牛首山时,写下了以上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牛首山的自然妙趣与佛国禅境。大诗人陆游曾经称赞韩元吉的作品是“落笔天成,不事雕镌”,从这首《同叶梦锡赵德庄游牛首山》可见一斑。

       牛首山佛顶宫

千年之后,牛首山在世界范围内有了更崇高的宗教地位。2008年在对明代大报恩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处地宫并出土一只铁函。

根据碑文记载,地宫为北宋长干寺地宫,函内藏有阿育王塔和佛顶骨舍利。2010年6月,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这是全世界仅存的一块佛顶骨舍利,为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

左上 牛首山上矗立的佛顶塔

左下 佛顶宫内的穹顶

右上 佛顶宫的摩崖石刻

右下 佛顶宫的石柱上刻着精美的纹饰

当我们怀着虔诚登上牛首山,仰望佛顶宫的恢弘气势,仿佛置身于佛光普照之中,自然与人文景观在这里交相辉映,尽显禅意的静美。顶骨舍利就安放于佛顶宫地下60米的舍利大殿内,试想在离佛祖最近的地方举办一场茶会……

第十八届世界禅茶雅会7月14日在佛顶宫多功能厅举办,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泰国、斯里兰卡等近200位嘉宾与会。茶与禅的对话,不分国界,不分语言,跨越了时间与地理的限制,再一次的交流碰撞。 

   禅茶雅会在佛顶宫多功能厅举办,吸引了五国近200多位茶人参会

      现场茶人云集


都说茶禅一味,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茶与禅就有了联系。苏东坡在茶联中写道:“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更直观的了解,是台湾著名茶文化学者范增平在《茶道》专栏中写到“茶的意境在于雅,禅的精神在于悟,茶承禅意,禅存茶中,把茶的内在体验用语言和艺术表现出来就是雅,而雅所蕴含的茶的无限‘真谛’需要‘吃茶去’。”


中日韩三国茶人代表向佛祖敬茶

老崔茶馆的茶艺师们演绎《牛首问茶》


一句吃茶去,不仅将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一起,更催生了各国不同的茶道、茶礼和茶艺。通过中日韩三国茶人的现场演示,烧水煮茶的故事更像一场净化心灵的奇妙之旅,借由一盏茶游弋在真、善、纯、美的境界里,真真切切地感受什么是时间因茶而停下。


池州学院的同学们演绎《九华禅味》

韩国茶人演绎《冥想禅茶道》

日本茶人为四位中国茶友演绎日本茶道,所有的家具(包括屏风)、器皿都是从日本空运过来的


茶道文化起源于中国,南宋时期传入日本和朝鲜,并演绎出不同的形式和内涵。但无一例外,都是将泡茶、品茶上升为一种礼节、美学和意境,并与人的思想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茶参禅、以茶悟道,成为个人修为的重要手段。与茶相伴而来的是自然、清新、淡雅、闲适,皆为“浑厄世界所亟需”。


禅茶雅会现场的茶文化表演

梵舞《莲心不染》

本次茶会由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韩国国际禅茶文化研究会、南京老崔茶馆主办,南京正德茶文化研究院承办。

       与会五国茶人合影留念

文_大宇

图_宿兰宁 张林芳 大宇

编辑_玖捌叁

到大自然去,布席吃茶!趁春未老!

茶席设在哪儿最有feeling?

将茶席设在自然环境中,和山林融为一体,当是现代茶席的浪漫情怀,是今人设置茶席的最佳选择。

在大自然中品茗,即是将饮茶的客观环境由室内转到室外,这种转换与变迁直接关系着茶境的品位。

大自然茶席包括了建筑物、植物、溪山、泉石……茶席充满叙事能量,并非锐利奇景,而是茶人满溢生命的气息,完成大自然茶席创造的惊艳,或只是在茶席上加上一束花草,或是在布满苔藓的石块上“盖”一座隐士茶席…… 如是便聚成品位寄居的茶席摆置,艺术经验撼动着独具的茶席物境美学。

以天地为茶席

茗舍、茶屋、茶亭、茶寮等等,都是文人隐入大自然茶席常提起的。湖州“三癸亭”就是陆羽与诗僧皎然、书法家颜真卿等湖州名士,在大自然中啜茗吟诵的佳处。当时,陆羽与皎然常常相约茶叙, 论诗谈禅。

三癸亭

皎然《五言渚山春暮会顾承茗社联句效小庚体》联句放诗,说着在茗舍中的茶会、联咏。茗舍的环境是崔子向所说“湿苔滑行屐,柔草低藉瑟”,十分幽静;茗舍的性质是陆士修所说“颇容樵与隐,启问禅兼律”,宜于隐逸。

张籍在《和左思元郎中秋居十首》中说:“菊地方通屐,茶房不圣阶。” 茶室幽洁,自然朴素,藉地而设。

唐人在大自然中设茶席,茶人茶客置身于大自然中,首先和自然景色相融相造。“松声冷浸茶轩碧”、“竹经青苔舍,茶轩白鸟还”。青苔、竹林,加上飞过的白鸟,大自然茶席让人潜吟相伴。

曾瑞在《村居》中说:“量力经营,数间茅屋临人境。车马少得安宁。有书堂药室茶亭,甚齐整。” 书堂、药室、茶亭三样都有,山家清事可谓备矣。茶的物境营造着大自然茶席的安宁祥和,才能在平静田园尽享品茗乐事。

陆树声《茶寮记》:“园居蔽小寮于啸轩埤垣之西,中设茶灶,凡瓢汲罂注濯沸之具,咸庀择一人稍通茗事者主之,一人佐炊汲,客至则茶烟隐隐起竹外。” 表明旧时茶人会特意经营、选好茶席位置。

茶室境小而景幽

茶室是根据茶的特性而设计的,要使人感受茶的精神与氛围。茶室境小而景幽,坐于茶室,身心便自然归于安宁静寂。

茶人进入茶室,受特定环境的影响会更自觉地遵守茶人的言行规矩,也加深了茶道的气氛。

茶室布置得精美文雅,有书、画、插花等可供欣赏,增添了品茗时的美感,这时茶席不再只是茶席,而是品茶的另番天地了。

屠隆《茶说》中专有一条说“茶寮”:“构一斗室,相傍书斋。内设茶具,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废者。” 反倒是自然景观中的植物更能增添好滋味。

松竹茶席最合味

选择什么植物以入茶境,关系着茶境的文化品位和对茶境文化意蕴的理解导向。古代文人对茶境植物的选择极其精严,宜茶的植物主要有竹、松两种。

历代的诗文中对竹下品茗设席的描写特别多:王维“茶香绕竹丛”;钱起“竹下忘言对紫茶”;宋代陆游“手挚风炉竹下来”;宋代张耒“篷山点茶竹阴底”;元代马祖常“竹下茶瓯晚步”;明代高启“竹间风吹煮茗香”。

竹有清香,与茶香相宜。“茶香绕竹丛”、“竹间风吹煮茗香”,竹下烹茶品茗,茶香飘荡,文人高山亮节无竹令人俗的况味自然涌现。

竹之外,古代文人好于松下煮茶。唐人王建“煮茶傍寒松”;宋人陆游“颇忆松下釜”;元人倪云林“两株松下煮春茶”;明人沈周“细吟满啜长松下”等,他们选择松下烹茶品茗,乃受禅茶相通。

松与僧谐音,有着较浓厚的佛教文化背景,于是松下啜茶,体会一种僧境与僧性。苏轼的“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即将茶与禅、松与法音之间的关系做了明确的关联,对于普遍具有禅悦情怀的文人来说,松下饮茶是魅力的指标。

走到户外吃茶去

携带茶箱茶器到户外,到一片新绿烂漫的时节里铺好茶席,这时可依季节气候变化来安排不同茶席。事先准备适宜茶器和茶,赴往自然野趣中,并对每回茶席予以命名,正是现代人的体闲新茶趣。

茶席首重环境,就是所谓“物境”,亦即茶席的环境必须区分出宜用与不宜用,这是古人早已注意到的。

徐渭在《徐文长秘集》中条列出“茶事七式”的情境“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清谈、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

寒宵、松月、花鸟、清流、白云、绿藓、苍苔,每两句一词,彻底颠覆茶物境衰败的流失,在寒宵的静与清流的动,在松月与白云的升起,在绿藓与苍苔的二元对立相容,在品茗愉悦迈向表现之途,物境是被善意累积与结合而被期待的,那意味着茶席所要求的机能:在茶人的寻觅后达到一个和谐的气氛,那就是一种“宜茶”之境。

古人对于宜茶之境有颇高的要求,如心、物、事、时、人等,都是考量是否宜茶的环境因素。

冯可宾《岕茶笺》中说“无事、佳客、幽坐、吟咏、挥翰、徜徉、睡起、宿醒、清供、精舍、会心、赏鉴、文童”等境宜茶。

物境自然优雅释放的气氛,在山之巅、水之涯,在远山,在近水,对茶人而言,达到大自然茶席的极致,必由心中的精神愉悦贯穿,才能在大自然茶席漫步中获得茶趣。

展示茶趣的源本是茶席,而在中国事实茶道中却很少涉及茶席。关于茶席、时序与自然相贴近的规则记述不多,反而是求诸于野的日本已有相当规制。

大自然茶席怎么布?

水源,在户外取水,若有井水或山泉水将为首选。水对茶而言,是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论茶。

火源,在户外煮水,带来炭在郊野煮水,可利用泥炉,或可取废木烧水,然烟味窜水味易损茶。现代人过野趣生活,露营的配套煮水器,可移动而方便地使用,煮水最应体味陆羽所说的水要嫩,不宜老。

大自然茶席首重携带茶器的方便与安全,另就水源与火源的准备都要做好规划。

用盖杯品茗,最得真味。盖杯一式三件,盖杯泡法四步骤:温杯、置茶、注水、浸泡、注茶。

盖杯应根据不同茶类作相应调整,这是要注意的地方。盖杯方便携带,可放入棉包壶巾内,以防碰撞受损。另,品茗杯宜小,薄胎瓷杯挂香高,在野外与自然山林清新空气中更传真味。

来源:茶道CN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1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