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猫茶叶质量如何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库迪旗下“茶猫”首店开业,主打原叶鲜奶茶,采用机器人制茶

2024年2月2日,库迪咖啡旗下第二品牌茶猫,全国首店在北京合生汇正式开业。

茶猫主打原叶鲜奶茶,采用机器人制茶,开店首日引发热议。

具体情况如何,一起来看——

主打原叶鲜奶茶茶猫首店正式开业

2月2日,库迪咖啡旗下第二品牌茶猫全国首店在北京合生汇正式开业,门店定位人机协作店。

据悉,茶猫以原叶鲜奶茶为主打,覆盖纯茶、牛乳茶、植物基乳茶、水果奶昔等五大系列二十余款产品。

产品价格带在9~21元,单杯价格均高于测试店时的“6.6元”,不过2月2日-2月29日新店开业期间,全场买一赠一。

值得一提的是,茶猫宣称聚焦健康奶茶,物料方面采用0香精、真茶叶和0植脂末真牛乳。用机器人做奶茶茶猫带来4大体验升级

据悉,这是茶猫和库迪咖啡首家人机协作门店,门店配备人机协作系统,通过门店员工和机器人共同作业,达到门店效率、产品品质及客户体验的最佳契合。

茶猫宣称,通过配料机器人、制作机器人和送餐机器人的协作系统,将为消费者和联营商带来四大体验升级:

首先,机器制作配料更加精准,操作更加精确,保障产品出品标准稳定;其次,机器化制作,卫生质量进一步提升;第三,门店可根据需求,延长营业时间,实现7*24小时无间断工作;第四,全新数字化体验服务将为客户带来购买愉悦感,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

库迪表示,茶猫全国首店作为人机协作长期战略的起点,将有助于节约人力成本,丰富服务场景,提升门店盈利能力。未来,人机协作系统将广泛应用于库迪咖啡和茶猫门店。

来源:咖门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园里开“茶话会” 共谋茶产业新发展

5月30日,雅阳镇委员履职小组在泰顺猫狸坎茶场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茶话会”,县政协委员、村干部、茶企业围绕“共话茶事共谋茶业共创新机”民生议事堂协商主题,共谋雅阳镇茶产业新发展。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童德平应邀参加活动并作指导。

活动前,与会人员实地调研了雅阳镇共富产业园项目、食茶园茶衍生品生产基地项目、浙江鸿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泰顺猫狸坎茶场等地,详细了解雅阳镇茶产业发展情况。雅阳镇现有茶园采摘面积11380亩,产量390吨,产值6900多万元,茶产业量占全县18.2%;2022年茶叶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05亿元,茶产业发展持续壮大。但生产加工条件落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生产技术条件低下等问题一直是困扰雅阳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


活动上,县政协委员、村干部、茶企业负责人围绕如何做大做强茶产业提出意见建议。

县政协委员季月婵:

要培育龙头企业,推动茶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迈进,提升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县政协委员王海燕: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控制和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产业质量安全可追溯,责任主体可追责,让消费者喝到“放心茶”。


雅阳镇东安村党支部书记、村长

陈忠再:

进一步加强茶青交易市场建设,充分发挥茶青交易市场作用,为茶商和茶农搭建沟通交流、资源共享的有效平台,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雅阳镇中村党支部书记、村长

林贤侃:

要加快茶园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方便茶农种植、管理、采摘、运输,降低生产劳动强度和成本。


泰顺猫狸坎茶场负责人吴健:

推进连片规模茶园机械化耕作,通过机械化,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针对县政协委员、村干部、茶企业负责人提出的意见建议,县财政局、资规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作了积极回应。

雅阳镇政协委员履职小组提出协商意见。雅阳镇党委书记上官龙辉作了表态发言,他表示,雅阳镇将充分运用好民生议事堂平台,把活动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推动茶产业增效茶农增收。

童德平指出

雅阳镇要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做表率,在打造茶产业全链条、扶持龙头企业、数字化管理等方面上下功夫,助推我县茶产业跨越式发展;要在落实政协协商议政上做表率,促进协商成果转化落实上下功夫,进一步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政协委员要在助力茶产业发展上做表率,争当茶产业发展的宣传员、推销员、监督员,让“绿叶子”成为助力共同富裕的“金叶子”。

来源:泰顺县政协,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听资深品牌推手讲述:如何通过互联网卖茶叶?

一次,抽空见了位90后读者,他在北方二线城市创业,刚好来深圳参展,挺有想法的,做了个互联网茶叶垂直平台,开发了一个类似京东的独立电商网站,2年烧了三百万,达到日均流量2000+,但是销量寥寥无几。

简单了解了他们的内部情况,我开玩笑地说,你们要是早认识我两年,这300万就可以帮你们省了。

因为,他们战略错了。对于互联网产品,决策这件事,比如是做大而全的平台,还是小而美的品牌,决定做哪个不做哪个,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比马上去做更重要。战略就是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要多花时间做决策分析,不要急于烧钱做平台做产品,方向错了,白做,方向对了,要做就做最好。


要如何做一个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战略分析呢?

首先看行业格局,其次看用户需求,再看竞争对手和内部资源。

茶叶是全球消费量第二的饮品,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叶是个非常特殊和传统品类,有地域品类却无品牌,比如我们说普洱,会说云南普洱,说红茶,会说正山小种,说黑茶, 会说安化黑茶,会说西湖龙井。茶叶很难标准化,每个品种的口感不一,体验不同。

传统的茶叶市场是怎么做的?

第一种是自建连锁零售终端,实体店,如八马茶叶。一种是通过商场专柜进行销售,自营品牌。第三是产品向快销转型,通过商超卖场终端销售。

然而,传统茶叶销售成本越来越高,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出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状况,房租人力广告成本都不菲,利润微薄,没有稳定的客流难以持续经营。这个时候,许多O2O雨后春笋,将线上消费和线下体验结合,通过互联网卖茶的互联网+茶叶模式让许多创业者看到了希望。

打开淘宝,搜索茶叶,会出现超过80万件茶叶宝贝在销售中,2018年双十一当天,大益茶在淘宝的销量超9000多万,茶叶电商如火如荼,竞争激烈。


通过互联网卖茶到底可行吗?这里有个巨大的挑战,就是用户需求。

茶叶市场定价混乱,会做产品的,不会做品牌;懂品牌的,不会做产品;懂互联网的,不懂产业。

我也是喝茶多年的茶客,经常跟喝茶的人交流,茶叶自带社交属性,有极强的分享特质。

而我多在实体店买茶,先喝几杯不同品种的茶叶进行体验,再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每次一喝可以坐一下午,和老板及其他茶客聊天,这些茶客多在35岁以上,我几乎不会选择在互联网买茶,因为无法体验,质量没有保障,哪些人会在互联网买茶?

22-35岁的年轻人会,因此,这也就是互联网茶叶最大的弊端,用户需求角度,茶叶主要消费人群之间的偏差,导致茶叶电商拓展中高端市场面临阻力。

前文这位读者的官方垂直交易平台,就面临这个问题,在资金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投入做平台,缺乏品牌背书,定位模糊,缺乏消费者体验环节,连交易安全、产品质量、配送等也没有独特优势,在淘宝交易至少有个交易保障,垂直电商平台,是很难做起来的,京东都是烧了多少亿,坚持多少年才盈利,这种品类,建议应用小而美策略操作。

而茶叶O2O,个人以为还是有机会的,即通过互联网打造品牌,将传统的品牌互联网化,通过微博、微信的社交分享功能完成种子用户积累,结合线下体验店,让消费者到线下实体店品饮体验,线上完成交易,提高服务体验,结合产品渠道和品质的优势,要做大品牌,则需要更全面的市场和战略支撑。


在中国,目前茶叶电商交易规模只占到了整个茶叶总产值的10%左右,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可以通过目前做的比较好的茶叶O2O项目来了解。

比如茶搜搜,是一家集合茶行业门户网站、电子商务平台、茶业营销系统和茶业资源运作的服务商。它在线上主要有茶搜搜网,线下则有茶搜搜报、茶博会、品茶会等,其O2O平台覆盖了一百多个城市,一千多家线下店。门户网开辟了商铺、市场、供应、求购、资讯、展会频道和社区交流平台,做茶业终端消费市场信息、资源的整合,并为茶企茶商提供线上和线下的多渠道推广,让茶企茶商获得潜在客户。

比如茶乐圈,一家提供茶叶O2O本地生活消费、品牌茶叶导购等的商务平台。其采用LBS定位技术,让茶友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身边的商家和好茶,同时支持商家导入国内各大商城平台店铺的数据,为自己的店铺増加一个稳定的入口,有效提升网商的曝光率。

还有MTea,一个采用“线下+线上+上门”三位一体的模式,旨在打造年轻人的茶叶O2O平台。它自建涉茶产业链,提供原产地有机、健康的多元化茶类产品,设立品牌茶销售体验店,并推出了首创的商务茶艺师上门服务。通过在全国各地的商务中心和写字楼集中区开设茶猫猫服务站的方式建立“上门泡茶、送茶上门”服务。用户在网上看好了商品,可直接去距离自己最近的线下体验店喝茶,也可在平台筛选合适的茶艺师,预约上门服务,按时间收费。非常有创意。

再比如最近火的小罐茶,我最初了解他们是在央视的一档节目,大手笔投入,卖的也贵,注重品牌的建设,品质有保障,喝起来口感如何?特别香。

包装精美,高逼格,切中了礼品属性,同时也解决了差异化的定位,他们提供帮助消费者找到适合自己茶叶的服务,将茶叶按照特殊功效区分,比如是瘦身,还是养生,喝茶养生的观念有很深的文化沉淀,消费升级,喝点好茶,健康又养生,这个定位比较能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我身边很多网红、自媒体人也通过互联网卖茶叶,就在微信成交,生意都很好,平均每个月的利润十万+,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将自己打造某个领域的网红,比如是小众领域的写手、茶馆老板、旅行网红、豪车自驾群的意见领袖,都有大批粉丝追随,通过卖茶叶将粉丝价值最大化变现。

特别有个茶馆老板,做的很成功。他出书,关于茶叶方面的禅修书籍;每年去产茶地搞工业旅行,满世界找好的茶叶,众筹股权搞茶馆;混不同的高端人脉圈子;每月组织不同主题的茶友聚会,每月给会员寄小礼品;定位高端,甚至有明星找他买茶叶。而且他透露给我一个秘密,茶叶,手串,香是一家的,有时候他卖茶叶不赚钱,而是通过卖香卖手串盈利,他花在维护会员粉丝关系上的时间是非常多,做什么行业,就怕用心两个字。

当你有足够量的粉丝和影响力,卖什么已经不重要,谁在卖最重要。

在“互联网+”行动计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互联网+农业”这个大概念已成为大势所趋,各大品牌茶企也开始陆续入驻互联网市场,未来茶行业走向——“互联网+茶”或许成趋势。

本文作者:唐晓涵,品牌推手,深圳冲格新媒体创始人,伯虎影视创意总监,服务过多家上市公司/五百强/行业龙头。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