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里王黄金桂乌龙茶

找到约21条结果 (用时 0.02 秒)

比原叶冲泡方便,比奶茶健康的无糖茶饮有哪些?这10款可以闭眼买入

  一提到茶饮料,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统一、康师傅、今麦郎之类的绿茶、冰红茶。但这些充其量只能算是茶味糖水饮料,一瓶含糖量有可能比公认的高含糖量的可乐都高。而且这种甜茶口味的饮料,由于口感太甜反倒失去了茶叶应有的风味。

  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忙碌于工作的同时对糖的摄入也更加重视,事实上,无糖茶饮料作为抗氧化健康产品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推崇。市场究竟有哪些茶饮是无糖茶饮呢?10款无糖茶饮分享~

  01.三得利乌龙茶

  4.2元/500ml

  无糖|0卡|茶多酚含量≥400mg/kg

  要说茶饮,三得利乌龙茶绝对是群众基础最好的一款茶,这个日本茶饮老品牌知名度相当高。三得利乌龙茶属于日系饮料,很解油腻,闻起来清雅,入口苦涩味不强,无糖款也有自然甘甜的口感,据说还是《孤独的美食家》里的御用饮品。

  02.元气森林燃茶桃香乌龙茶

  6.5元/500ml

  使用赤藓糖醇|23kj/100ml|茶多酚含量≥200mg/kg

  元気森林近年来口碑高升,推出的各种饮料也基本都在水平线以上,他家有不少好喝的饮品,这款桃香乌龙就是代表作之一。桃子的芬芳和安溪黄金桂的奇香结合在一起,相互中和,起到了奇妙的反应,口感轻快,香味馥雅。甜度把握得也很好,桃子味不甜腻,茶味相搭配也不抢戏。

  03.伊藤园浓味乌龙茶

  4.5元/500ml

  无糖|0卡|茶多酚含量≥460mg/瓶

  伊藤园的乌龙茶,苦涩味要比三得利的更重一些,刚入口能够感受到一点涩味,但这种苦涩味不会让人感到难以吞咽,而是让口腔感到舒服的涩,乌龙的气息也很饱满。

  04.伊藤园铁观音

  4.5元/500ml

  无糖|0卡

  伊藤园的铁观音含茶叶65%以上,喝起来很有安溪铁观音的感觉,入口没有苦涩感,香味介于淡香和浓香之间。

  05.怡宝佐味茶事乌龙茶

  6元/430ml

  无糖|0卡|茶多酚含量≥150mg/kg

  怡宝除了做矿泉水,近年还新出了无糖茶饮。佐味茶事系列强调了佐餐场景,作为配餐饮品既可以解腻,其中的膳食纤维还能够促进消化。这款乌龙茶味感轻盈,轻抿一口,茶汤便顺滑落入腹中,回甘有独特的香气,特别是搭配炸鸡等高油食物,能够迅速解油腻。

  06.日本麒麟生茶

  9.9元/525ml

  无糖|0卡

  麒麟是日本的老牌酒类以及饮料制造企业,除了啤酒,他家的茶饮在日本市场占有率也非常高,而生茶就是它拿下市场的法宝。日式生茶虽然也算绿茶系,但从颜色上看得出和国内清澈见底的绿茶还是有所区别。

  据说这款生茶采用了先将茶叶粉碎再低温萃取的技术,因为混合了非常微小的茶叶在里面,所以看上起更像是一杯掺了水的橘子汁。这款茶有一种日式抹茶的风味,入口很顺滑。

  07.麒麟午后红茶

  10.5元/500ml

  无糖|0卡

  麒麟午后红茶也算是无糖茶饮界的网红产品了,它的涩感不强烈,相比较其他红茶饮料而言,入口较为顺滑。虽然是无糖版,其香味和口感并没有减轻多少,仍然是一款味道很好的茶饮料。对于偶尔想换换口味的,他家的海盐荔枝味红茶饮料也很值得一试。

  08.东方树叶茉莉花茶

  4.5元/500ml

  无糖|0卡|茶多酚含量≥280mg/kg

  国民品牌农夫山泉推出的东方树叶系列,是无糖茶饮的先行者之一,但却一度被冠上“难喝饮料”的帽子,不过这款茉莉花茶可以为它平反了。拧开瓶盖,茉莉花的清香便沁鼻而出,金黄色的茶汤滑过喉咙,口有余甘。它的甜,清香而不腻,茉莉花香也给人很自然的感觉。

  09.茶里王日式绿茶

  6.5元/420ml

  无糖|0卡

  统一旗下的茶里王上市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手感和包装都很出挑,磨砂的杯盖,拧起来很有手感。这款绿茶刚入口茶汤微微发苦,喝起来没什么涩感,闻起来有淡淡的绿茶香气,相当易于入口,滑入口腔后不久,苦味在嘴里便慢慢挥发殆尽,回味甘甜。

  10.淳茶舍铁观音乌龙茶

  5元/480ml

  无糖|0卡|茶多酚含量≥150mg/kg

  淳茶舍是可乐中国旗下产品,官方介绍采用真正茶叶泡制,不添加糖。淳茶舍的这款铁观音茶较好地还原了茶叶本身的味道。茶汤金黄透亮,香气高扬,茶味明显,与燃茶香气相似,却更简单,只有直白的茶叶香气。口感顺滑,苦涩度不高,与平时喝的茶味道相似,简单纯粹。

  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觉醒,中产阶级群体的壮大,消费能力的提升,越多越多的人会更有意识地选择健康且能带来愉悦饮用体验的产品。无糖茶饮的时代已悄然来临,你最爱哪一款呢?

2016年全国乌龙茶产销形势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茶叶消费市场上各茶类板块的不断轮动,乌龙茶产业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与调整。为更好地指导中国大陆乌龙茶产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回顾“十二五”期间乌龙茶产业基础上,结合2016年度调研情况,编制了《2016年全国乌龙茶产销形势调研报告》。特此分为生产、销售两大部分为读者分享。

 

 

 

★中国大陆传统乌龙茶产区情况

 

福建安溪是我国最大的产茶县,以乌龙茶为主。2015年,该县茶园面积为60万亩,全年茶叶总产量6.5万吨。“十二五”期间,安溪县涉茶行业总产值从81亿元增长至148亿元(含涉茶相关产业产值),期末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15元,其中茶叶收入7288元,占全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6%。目前,安溪县政府坚持“放眼国际,兼纳百茶,固本培元,创新发展”的方针,稳定全县茶园面积,强调高效生态茶园建设,重视提质增效,提高茶叶单产与产值,为中国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与表率作用。安溪全县现有涉茶中国驰名商标7枚,福建省著名商标47枚,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达1424.38亿元。

 

数据来源: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

 

漳平水仙是闽南乌龙茶的又一代表,多年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金奖,取得多个国家级荣誉,产品远销国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2015年,漳平水仙茶种植面积达4.5万亩,占全市茶园面积近1/2,茶叶年产量近5000吨,总产值10.6亿元,带动水仙茶区农民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万元。以南洋乡为代表的水仙茶主产区,其标准化水仙茶面积达3万亩,拥有水仙茶合作社13家,入社社员近2000户,带动茶农户均增收3.2万元。

 

“十二五期间”,闽北乌龙茶核心产区——武夷山市的茶产业发展有序、平稳。2015年,武夷山市茶山面积达14.8万亩, 其中:投产面积13.9万亩,无公害茶园面积14.8万亩,机械化修剪面积14万亩,机械化采摘面积13万亩。全市涉茶人数已达8万余人,茶叶总产量7800吨,总产值15.36亿元。注册茶企有4800多家(其中:个体工商户3000多家),通过QS论证企业560家,市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10家,茶叶合作社308家。

 

数据来源:武夷山市茶业局

 

广东作为我国乌龙茶的另一重要产区,包括潮安、普宁、梅县、大埔、蕉岭等粤东南县市,粤北的英德市和粤西的罗定、廉江等地也有生产。主要茶叶品种有凤凰单丛、岭头单丛等。其中,以潮安凤凰山区的凤凰单丛最为著名。目前,潮州市凤凰单丛茶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量1.5万吨,总产值近4亿元;建成3个万亩茶叶生产基地、2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形成了潮安县凤凰镇、饶平县坪溪镇2个茶叶专业镇、100余个茶叶专业村;该市现有获有机茶生产认证企业7家,认证面积2445亩,有机茶产量214.75吨;;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SC(原QS)企业9家;有5家企业的11个茶叶产品被评为广东省和全国(农业类)名牌产品以及广东省著名商标。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四川等多个非乌龙茶传统产区也相继开始进行乌龙茶的引种试制。目前,四川、湖北、湖南等部分地区的乌龙茶生产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据农业部门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川、鄂、湘三省的乌龙茶产量均达到3500吨以上。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十二五”期间情况乌龙茶产量产值情况

 

随着国内市场的需求提升,乌龙茶产量不断增加。2015年,乌龙茶类达到25.8万吨。其中,福建乌龙茶产量达到20.2万吨,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78%,较2011年增长近28.6%;广东乌龙茶产量为3.76万吨,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14.6%,较2011年增长39.2%。福建、广东两省乌龙茶产量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90%以上。伴随着产量提升,全国乌龙茶一产产值也升至115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但从“十二五”期间全国茶叶总产量的角度看,乌龙茶在其中的占比已呈现出波段下降的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面对“十二五”期间乌龙茶产业的变化,各主产区政府与企业结合国家政策与本地实际情况,将发展重点向综合开发转移,利用茶旅游、茶叶深加工向茶业二三产拓展,以创造更多的价值。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国乌龙茶产业综合产值已超过千亿,仅福建安溪一地2015年的涉茶产业总产值就超过150亿元。

 

 

★2016年度乌龙茶产量产值情况

 

2016年,受寒潮和连续降雨影响,茶树萌芽比较缓慢。3月30日,以黄金桂为代表的早芽品种正式进入采摘生产期,比前一年迟了10天;4月21日,外安溪铁观音开始登场,比2015年迟了5天;5月3日,内安溪(高山茶区)茶开始登场,较同期迟了5天;5月中旬,安溪县本年度春茶采摘制作基本结束;进入10月的安溪铁观音秋茶采摘佳期后,受台风“莫兰蒂”和“鲇鱼”影响,茶叶嫩梢被刮伤、茶山山体滑坡、茶园梯壁崩塌、部分茶叶初制厂房严重受损、雨期难以采摘等因素的影响,茶叶产量总体降低,品质保持稳定,与往年基本持平。

 

在闽北地区,武夷岩茶早熟品种于4月18日开始采摘,武夷岩茶随后进入繁忙的采摘季节;5月中下旬,武夷岩茶春茶毛茶陆续上市;6月至7月是武夷岩茶毛茶的烘焙时间;中后期,由于武夷岩茶产量基本保持稳定。总体来看,受春季寒潮影响,武夷岩茶中的肉桂品种出现较大减产,但由于武夷山地区的茶叶生产逐年扩大,弥补了寒潮造成的损失,全年整体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在广东,受2015年岁末及2016年初的霜冻天气影响,潮州地区部分低山茶树受冻,茶叶生长速度减缓,春茶采摘时间相对延后,茶青品质相较往年有所下降;进入中后期,由于阴雨天气较多,因此茶叶品质继续受到影响,全年茶叶总产量也较往年减少了约1/3。

 

综合估算,2016年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约在24万吨左右,减产约10%;一产总产值应在120亿元左右。

 

 

★乌龙茶成产业投资焦点

 

由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二十年间,乌龙茶产业持续发展较好,因此获得了早期金融资本的一致看好,乌龙茶产业内的资本流入明显早于且多于其它茶类。

 

在目前中国金融市场上市的茶企中,主营乌龙茶的企业有两家,分别是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和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而在新三板全面铺开IPO备案制度的今天,更多的乌龙茶企业正在准备上市融资。在企业运行良好的前提下,金融资本的进入,对乌龙茶产业发展的作用非常明显。

 

当然,铁观音茶企上市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资本双刃剑迫使一些企业进行了革命式的重组,安溪铁观音集团就是其中的代表。该公司前身为创办于1952年的、新中国最早的国营茶厂之一——安溪茶厂,曾长期处于业界龙头地位,其“凤山牌”特级铁观音连续九届荣获国家金质奖。2012年6月,安溪铁观音集团正式宣布已投入数亿元资金启动上市计划。但由于国家政策变化、企业经营困境等原因,2013年初,该公司终止上市计划;此后再受消费环境和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公司资金周转陷入困境。特别是因为给关联方提供担保,主债务人陷入困境等原因,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2016年4月20日,公司管理人发布遴选重组方公告后,共有10家公司表达了投资意愿,其中7家公司按要求在2016年5月31日前提交了重组方案。经遴选,最终确定和君集团有限公司为重组方。重组方北京和君三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2.13亿元增资入股铁观音集团,并获得相应股权,成为铁观音集团绝对控股股东,增资款用于为两个公司清偿债务,此外还将提供数目可观的后续经营资金;铁观音集团及安溪茶厂将在管理人的监督下执行重整计划,对已申报的债权于6个月内分批清偿到位;而按计划减免的债务,两公司不再承担清偿责任。安溪铁观音集团将据此涅槃重生。

 

 

茶企上市的过程也是企业对自身进行不断审视与完善的过程。在安溪铁观音茶产业的集群中,华祥苑茶业是较早启动上市计划的企业。该公司在上市过程中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中止了上市计划,并着手进行内部改革,推动了企业发展。针对目前的茶叶市场,华祥苑除了保持原来走的高端茶类路线外,经过积极探索研发了更多产品,提供让大家喝得起的品质茶。同时,经过数年的时间,该公司成功摸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OPO模式,从容应对目前大潮迭起的“互联网+”态势,建设茶庄园,推出“庄园茶”,将深山里的好茶及时奉献在消费者面前。

 

总体来看,尽管在铁观音茶企资本化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这些企业都是在积累中实现了调整、完善、创新,同时资本的注入也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资本有着最敏锐的洞察力。近年来,随着乌龙茶产业的变化,资本对乌龙茶产业的总体关注度已出现明显下降,目前已由2013年初期对铁观音的关注转变为对武夷岩茶和铁观音的重视。

 

★内销

“十二五”期间情况全国乌龙茶销售整体情况

 

据我会持续观察,“十二五”期间,全国乌龙茶行业内部产销格局出现明显变化。期初,安溪铁观音茶产业保持着“一家独大”的格局;但从2012年中期至2013年中期,随着铁观音茶企上市进程的推进、业内资讯逐步公开透明,以铁观音为首的闽南乌龙茶出现量价波动,与此同时,以武夷岩茶为首的闽北乌龙开始发力;期末,铁观音等闽南乌龙在传统销区遇冷,但新兴销售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尤其以河南、山东这二个市场份额扩张最快;岩茶单丛市场走俏。截止至2015年底,乌龙茶整体市场销量下滑,但在武夷岩茶等的带动下,乌龙茶全茶类全年总销量仍接近20万吨,占全国茶叶总产销量的12.5%。在乌龙茶消费中,安溪铁观音所占比重受岩茶、单丛等品种的挤压,由原来的80%已降至70%。

 

在价格方面。据产地批发市场的统计:“十二五”期间,铁观音均价维持在300元/公斤;武夷岩茶均价保持在700元/公斤;广东乌龙茶的代表品种——凤凰单丛,由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了解,因此销售均价逐年提高,在“十二五”期末达到300元/公斤左右。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11-2015年安溪铁观音价格指数资料显示:2015年,中国茶都——安溪茶叶批发市场全年交易量稳定在2万吨以上,交易额稳定在22亿元以上,虽然均比2014年度略有下降,但未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全年交易情况同比往年无太大波动。比对五年间的总体交易情况,可以看出全年市场交易运行态势比较平稳,淡旺走势基本一致。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2016年全国乌龙茶销售情况

 

根据年度调查,结合2016年度铁观音价格指数:安溪当地早芽品种乌龙茶受到晴雨交替天气影响,产量略减,价格基本持平;铁观音上市后,市场交易比较活跃,交易量小幅上涨,价格基本持平;高山茶区铁观音开采后,气候条件比往年好,茶叶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品质有所提升,呈现“优质茶价格高,中低档茶价格稳”的态势,市场需求比较旺盛,销售顺畅。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受茶市环境低迷的影响,2016年武夷岩茶春茶的均价较去年下降了30%;在进入年末后,均价有所上扬,保持在350元/公斤左右。同时,武夷岩茶价格分化比较明显。高档茶因品质好与宣传到位等原因,销量虽有微调,但价格持续升温;而低档茶均价则维持在180元/公斤,比去年有所下降。

 

2016年,受采制过程中的天气影响,单丛茶总体品质有所下降,均价出现下滑,一直维持在250元/千克左右;而老丛、名丛则因储存制作条件好、品质出色等原因,继续受到市场追捧,均价继续保持在1000元/公斤的高位。

 

总体来看,乌龙茶的均价呈“高档价格不变,中低档稍有下降”的态势。

 

 

搭上互联网便车的乌龙茶销售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的最初十年,茶城(原批发市场)专营店在终端环节的销售占比始终保持在60%以上,甚至一度达到70%。以安溪铁观音茶企、茶农、茶商为首的乌龙产销单位与个人充分依托该渠道快速推广、扩张,促进了乌龙茶产业的发展。但由于茶城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与同质化特征,无法满足规模茶企的品牌发展需要,因此一些铁观音品牌茶企再次引领渠道拓展之先,开始在一二线城市开设自己的品牌连锁专卖店。这一举措再次极大地促进了品牌打造和市场拓展。但受宏观环境影响,“十二五”期间,乌龙茶连锁专卖店明显减少。据调查,乌龙茶专营专卖店至“十二五”期末已缩减了约1/4。究其原因,主要是店铺房租与人工成本不断提高,加之销量无法进一步提升所致。

 

在调减店铺数量后,以安溪铁观音茶企为首的乌龙茶企大力开拓新兴渠道,率先开展电子商务发展,领茶业电子商务之先。早在2004年,安溪县的八马、华虹等较有远见的企业及茶商茶农就开始尝试在互联网上开店;2008年,安溪县茶企对发展电商达成共识,以安溪铁观音的整体品牌为支撑,“抱团”发展,一股网上开店潮开始蔓延开来,使整个安溪茶叶的网上销售明显加速;2012年起,由安溪茶叶协会、安溪电商协会和龙头茶企牵头,阿里巴巴、京东、当当、天猫等国内十余家龙头电商企业先后进驻安溪,与当地数百家茶企对接,在网上开设安溪茶“会馆”,将分散的茶企纳入其中,以整体品牌拓展网销市场,极大推动了安溪茶叶的网上销售额。2012-2014年间,安溪铁观音电子商务销售额分别达12亿元、15亿元和20亿元,茶叶电子商务市场占有率分别达21.3%、25%和30%。2015年,在阿里零售平台茶叶交易量排名中,乌龙茶继续领跑,而铁观音在乌龙茶中位列第一。据安溪县电商协会提供的数据:2016年,安溪茶叶电商交易额达24亿元,同比增长20%,居全国第一;在“双11”的天猫乌龙茶类销售榜单中,安溪县的八马茶业、中闽弘泰、宏源馨等13家茶企位居前列,茶叶电商销量破亿元,其中,八马茶业全网超过1000万元,凸显传统茶企电商的竞争力越加强劲。

 

与此同时,闽北乌龙主产区——武夷山市也在电子商务的发展道路上大步前行。据阿里巴巴零售平台统计:2015年,武夷山市是全国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增长贡献最大的5个县市之一。目前,武夷山市已依托电子商务研究会开展后台基础操作、店铺装修等多场实操培训,帮助村淘项目合伙人或返乡创业青年掌握电商技能,不断促进农产品进城等工作。同时,为全面开启武夷岩茶互联网运营新模式,雷军领投的“互联网+茶”创新型企业醉品集团旗下的产地茶直供交易平台——茶帮通将于近期成立武夷山原产地运营中心,助力乌龙茶产业向更加理性的方向转型升级。

 

新常态下乌龙茶消费

 

在政府、茶企、茶商、茶农的联手推动下,铁观音曾是北方茶叶市场中最为热销的茶叶品种。但在“十二五”期间,受到市场因素、媒体负面报道等因素的影响,其市场份额逐年下降。但从目前批发市场中收集的情况看,铁观音在大众消费级茶品种,特别是在新兴销区及传统销区的二线城市和农村仍保有一定的存量消费。加之铁观音的产量较大,因此从销售量来看,铁观音在乌龙茶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铁观音热逐渐减弱的同时,原先在北方市场表现得不温不火的武夷岩茶开始挤占市场份额。特别是随着产区政府的大力引导和一批品牌茶企的市场推广力度不断增大,武夷岩茶近年来在北方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乌龙茶消费热点的转移,凤凰单丛也成为北方市场中受到追捧的乌龙茶品种。在“十二五”期末两年,特别是2015年,以日川为代表的单丛品牌在北方地区的大力推广,使单丛这一乌龙茶系列中的小众品种,市场份额逐年上升,成为北方乌龙茶市场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广东地区是乌龙茶传统的消费市场与贸易集散地,以铁观音为首的乌龙茶对促进广东茶叶贸易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其发生变化也最早。2000年之前,铁观音是广东珠三角地区以及粤东等地的茶叶主销品种;茶楼、茶馆、居家用茶都以传统浓香型铁观音为主。在当时广州芳村的诸多茶叶专业批发市场中,福建商家占半数以上,基本上都从事铁观音的批零业务。在2000年之后,铁观音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创新,清香型铁观音大量投放市场,并在广东率先流行,将安溪铁观音在广东的消费贸易推到了一个新高度,也占据了礼品市场特别是高端茶礼的大半江山。2005年后,由于广东市场上出现了多个茶类品种的轮番炒作现象,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跟风,铁观音在广东的市场日渐被挤压,因此铁观音等乌龙茶虽然还是广东外省茶中的主要品种之一,但已不再是当年的风光。但在“十二五”期间,随着普洱、黑茶等后发酵茶的兴起,乌龙系列中的“老茶”又在市场中悄然兴起。“找老茶、喝老茶、藏老茶”逐渐流行开来,有年份的“老铁”、“老岩茶”、“老单丛”等品种开始成为资深茶友竞相追捧的目标。特别是2016年4月26日,陈香型铁观音国标的正式实施进一步助推了市场上收藏与饮用老茶的风潮,使乌龙茶再次成为业界的热点之一。

 

“十二五”末期,随着茶旅游的逐步兴起,乌龙茶消费由市场、电商等渠道开始转移,体验型消费逐步兴起。消费者在进入茶区旅游时,通过自身体验,从茶农或茶叶生产企业直接购买茶品的情况日益增多。尤其是武夷山地区,在景区本身的宣传和近年来“印象大红袍”剧目的带动下,游客日益增多。景区与茶区重合的优势条件,使“游客流”成功转化为“消费流”,通过旅游等第三产业所带来的茶叶销售成为乌龙茶销售的新卖点。

 

 

★外销

“十二五”期间情况乌龙茶出口情况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5 年,中国乌龙茶出口1.5万吨,金额 8448万美元,均价5485美元/吨。回顾“十二五”期间的中国乌龙茶出口情况,尽管出口量稳中略降,但受人民币升值带动,加之质量逐年提升,海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等因素影响,乌龙茶出口均价表现稳中有升(2015年乌龙茶价格较2011年价格提升40.36%),出口总额基本保持稳定。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数据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2015年中国乌龙茶出口国家和地区前20名

国家

(地区)

出口量(吨)

出口额

(万美元)

均价

(万美元/吨)

数量同比

(%)

金额同比

(%)

均价同比

(%)

1

日本

9014.0

3487

0.38

-11.6

-12.8

-1.3

2

香港

1984.6

1288

0.64

-14.6

-16.9

-2.7

3

泰国

1369.7

503

0.36

1469.1

1461.0

-0.5

4

越南

598.9

909

1.51

-15.3

198.9

253.0

5

俄罗斯联邦

575.9

213

0.36

126.8

5.7

-53.4

6

美国

475.5

797

1.67

12.2

-15.5

-24.6

7

马来西亚

306.8

426

1.38

-7.7

-49.4

-45.2

8

印度

235.2

61

0.26

-8.1

-24.1

-17.4

9

新加坡

201.4

95

0.47

-13.5

-14.1

-0.7

10

斯里兰卡

137.7

59

0.43

20.1

-0.6

-17.2

11

德国

81.9

102

1.23

-27.3

7.4

47.8

12

加拿大

64.3

43

0.67

1.0

-24.6

-25.4

13

西班牙

40.1

8

0.19

19941.0

1940.3

-89.8

14

墨西哥

38.5

33

0.85

15.8

31.0

13.1

15

乌克兰

32.8

9

0.28

712.5

415.4

-36.6

16

澳门

30.2

14

0.46

-28.0

-34.0

-8.3

17

澳大利亚

30.0

56

1.89

16.5

68.9

45.0

18

英国

23.9

36

1.53

62.3

63.8

0.9

19

南非

14.9

32

2.14

91.7

57.2

-18.0

20

印度尼西亚

13.2

15

1.10

-18.2

-14.5

4.5

 

合计

 

15365

8448

-0.1

-5.2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2016年度乌龙茶出口情况

 

截至2016年10月,中国乌龙茶出口总量为12718吨;出口额为69927万美元,出口均价5498美元/吨。

 

2016年1-10月中国乌龙茶出口国家和地区前20名

排序

国别

出口量(千克)

出口额(美元)

均价(美元/千克)

1

日本

6,386,777

23,454,037

3.672

2

香港

1,953,034

14,235,189

7.289

3

泰国

1,921,104

6,154,757

3.204

4

越南

570,005

7,536,958

13.223

5

俄罗斯联邦

568,339

1,305,084

2.296

6

美国

307,094

5,254,533

17.111

7

马来西亚

247,253

4,285,545

17.333

8

新加坡

182,468

856,423

4.694

9

印度

173,301

408,357

2.356

10

德国

101,302

757,962

7.482

11

斯里兰卡

46,105

160,229

3.475

12

加拿大

38,058

366,168

9.621

13

墨西哥

33,429

294,237

8.802

14

缅甸

33,141

3,170,488

95.667

15

乌克兰

28,845

93,194

3.231

16

澳大利亚

23,659

400,315

16.920

17

菲律宾

15,592

190,418

12.213

18

印度尼西亚

13,595

149,905

11.026

19

澳门

8,977

41,547

4.628

20

韩国

7,238

46,209

6.384

...

...

...

...

...

12717558

69927207

5.498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的碰撞

 

乌龙茶的传统外销市场主要是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经过多年的推广,特别是以安溪铁观音茶企为首的乌龙茶骨干茶企近年来不断地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推广,目前中国乌龙茶的销售逐渐向其它周边国家和欧美市场开拓,已销往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二五”期间,中国乌龙茶出口市场新旧更替、明显变化,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在传统市场中,出口乌龙茶仍以中低档为主,均价普遍较低,需求弹性不强,量价均有不同程度萎缩。目前,东南亚市场维持着稳定,而日本市场则已进入了全面衰退期。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开始逐步取代传统市场所占的份额。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随着“一带一路”的兴起,泰国、俄罗斯联邦、乌兹别克斯坦等相关国家进口量持续提升。此外,欧美国家的快速成长也为中国乌龙茶的出口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2015年,我国乌龙茶出口量和总金额增长较多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泰国、俄罗斯联邦、美国、斯里兰卡、加拿大、乌克兰、英国和南非。其中,俄罗斯在近几年进口我国乌龙茶的总量屡创新高,西欧市场也呈持续性增长。截至目前,上述相关国家进口中国乌龙茶的量价额仍在保持升势。

 

 

国际市场格局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出口乌龙茶的产品格局已悄然改变。除了出口大宗茶继续输出传统海外市场之外,一些中高端乌龙茶产品也在根据海外消费者的品饮消费习惯进行创新定制后,以崭新的形象进军欧盟、俄罗斯、美国等新市场。如:不久前,安溪县龙涓乡某合作社为进一步开拓俄罗斯市场,就根据俄罗斯当地的饮食文化和消费习惯特别定制了三种不同口味乌龙茶;该批产品共计4465公斤、货值8.62万美元,单价每公斤19.3美元,是我国出口乌龙茶均价的6倍。另,安溪三和公司于2016年10月底,也将本企业产品投放到意大利的首批50家超市试销,开启了乌龙茶进入欧洲市场的新模式。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执笔人:梅宇、王智超,完整版敬请关注《茶世界》2017.1)

 

茶界最大的门派————武夷岩茶

帮派名:武夷岩茶
势力范围:
“秀甲东南”的武夷山,分为武夷岩茶名岩产区和武夷岩茶丹岩产区,武夷岩茶名岩产区为武夷山市风景区范围,东至崇阳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北至黄柏溪的景区范围。武夷岩茶丹岩产区为武夷岩茶原产地域范围内除名岩产区的其他地区。

现任帮主:

牛栏坑肉桂

肉桂是武夷岩茶中著名花色品种之一,又名玉桂,原为武夷名丛之一,在清朝中已负盛名,肉桂除了具有岩茶的滋味外,更以其香气辛锐持久的高香而备受人们的欢迎。目前牛栏坑肉桂为武夷岩茶最重要的品种。

四大长老:

大红袍

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岩茶之王,现九龙窠陡峭绝壁上仅存4株,系植于山腰石筑的坝栏内,有岩缝沁出的泉水滋润,不施肥料,生长茂盛,树龄已达千年。

铁罗汉

原产慧苑岩之内鬼洞(亦称峰窠坑),两旁悬崖峭壁铁罗汉树植于一狭长地带的小溪涧旁(竹窠岩长窠内亦有与此齐名之树),相传宋代已有铁罗汉名,为最早的武夷名枞。

白鸡冠

在慧苑岩火焰峰下外鬼洞和武夷山公祠后山的茶树,芽叶奇特,叶色淡绿,绿中带白,芽儿弯弯又毛绒绒的,那形态就像白锦鸡头上的鸡冠,故名白鸡冠。

水金龟

产于武夷山区牛栏坑社葛寨峰下的半崖上,因茶叶浓密且闪光模样宛如金色之龟而得此名,以二叶或三叶为主,色泽绿里透红,滋味甘甜,香气高扬,浓饮且不见苦涩。

五大护法:

奇兰

武夷奇兰是上世纪90年代从闽南平和引进的品种,经过十余年的进化以融入武夷山茶种类,再经过按武夷山岩茶的制作工艺进行制作,形成了现在的武夷奇兰。

水仙

岩茶之精品,虽未有大红袍盛名,但也是乌龙茶中的精品,目前成为闽北乌龙茶的主要品种,远销东南亚,曾在1915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得金质奖。

雀舌

武夷山古茗,因形状小巧似雀舌而得名,其香气极独特浓郁,为古时贡茶中的极品,据考证,其母树原产九龙窠,八十年代初从大红袍第一丛母株有性后代选育而成。

半天腰

也叫半天夭,原产于九龙窠三花峰的半山腰,原名半天鹞,其名来源于明朝永乐年间,叶片呈椭圆状,叶色泽深绿光滑,锯齿较浅,成品茶香气浓郁、高长、滋味甜醇。

黄观音

黄观音由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铁观音与黄旦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无性系新品种,小乔木型,色泽褐黄绿润,香气馥郁芬芳,具有黄金桂“透天香”的特征,滋味醇厚甘爽。

独门秘籍:

 

 

武夷茶的香包括真香、兰香、清香、纯香、表里如一,曰纯香;不生不熟,曰清香;火候停均,曰兰香;雨前神具,曰真香,这四种香绝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茶香清纯辛锐,幽雅文气香高持久。

 

指的是汤色清澈艳亮,茶味清纯顺口,回甘清甜持久,茶香清纯无杂,没有任何异味。香而不清是武夷岩茶种的凡品。

 

指茶汤鲜醇可口、滋味醇厚,回味甘夷。香而不甘的茶为“苦茗”。

 

指的是品饮武夷岩茶时特有的心灵感受,这种感受在“啜英咀华”时须从“舌本辩之”,并注意“厚韵”、“嘴底”、“杯底留香”等。

 

本门圣地:

牛栏坑

慧苑坑

倒水坑

留香涧

悟源涧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找到约21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