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沧源碧丽源公司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临沧沧源:生态茶园构建模式走出了绿色发展之路

沧源佤族自治县生态茶园创新的生态构建模式,改变了当地传统的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模式,不但创造了丰富的生态产品,还为提升自然资源利用创造了经济价值,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独特条件,以创新引领发展,促进产业绿色发展,为临沧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有机茶园生产相较于传统农业,一方面提升了农作物植被固碳量、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另一方面弃用农药化肥后可以显著减少因农药化肥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碳间接排放,助力区域及全国双碳目标实现。

沧源碧丽源·芒摆有机茶园是沧源县招商引进的企业。2011年,沧源碧丽源·芒摆有机茶园分别获得中国、日本、美国、欧盟有机认证,2012年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雨林联盟”国际可持续农业认证的企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连片有机茶园。

沧源碧丽源·芒摆有机茶园通过土地流转方式,整合分散于芒摆村各村民小组的荒山荒坡,以“公司所有、分户承包、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的管理模式开发有机茶园。沧源碧丽源·芒摆有机茶园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开荒种茶,用分布在海拔1500—1820米之间的15000亩抛荒地,通过动员、组织村民一起开荒,不仅保留了16万株当地的原生桤木、梗边草,还新植了5000多株驱虫的香樟树防止水土流失,通过生物多样性系统的建立控制茶树病、虫害。茶园“远看一片林、近看万亩茶”,茶园里多种野生动植物与茶共生,形成生物多样性环境,在此环境下,当茶树受到不同害虫危害时,就可以吸引到足够的自然天敌来消灭害虫,而不需要用任何的人为干预或喷洒农药进行。茶园多种野生动植物与茶共生,已形成生物多样性环境,茶园利用生态环境自身的平衡治愈能力,创新地解决了病虫害问题,使茶园融入自然。

近年来,沧源碧丽源·芒摆有机茶园,依托临沧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项目实施,开展了《沧源县芒摆沿边小康村建设科技综合示范项目》,着力实施茶园土壤与有机茶生长要素关系研究、茶园科学定量施用有机肥技术与有机茶生长要素关系研究,引进茶叶专用、含最低氮磷钾的液体有机肥,选择树龄相同,长势一致的4个试验点,进行液态有机肥施肥技术研究推广试验2000亩,通过项目实施,提升了茶原料产量,茶叶亩产从现有的30kg/亩增加到40kg/亩以上。2022年,茶叶产量758.44吨、营业收入4592.71万元、茶农收入563.82万元、茶农人均年收入13700元。

当前,低碳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双碳”目标对临沧的产业变革、治理体系改革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目前,碧丽源公司正在和国内知名可研机构合作,组织开发有机农林碳汇,通过生态碳汇市场化交易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加速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通过绿色创新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

通讯员:李育芬 左 江

来源:今日临沧,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临沧沧源:生态茶林正芳菲

茶林互生,春芽吐翠,走进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生态茶产业科技综合示范项目基地——沧源碧丽源·芒摆有机茶园,16万株桤木与茶树和谐共生,采茶工人们欢声笑语,园内一片幸福欢快的气氛。 

“远看一片林,近看万亩茶”。从昔日的刀耕火种抛荒地,到现在的茶林相间。沧源县践行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理念,针对茶产业资源转化能力弱、茶叶种植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等问题,开展有机茶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实践,推进沧源茶产业链条补强固延,探索佤族乡亲一“叶”致富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举。

科技添绿生态茶

茶叶是沧源县普遍适种的经济作物之一,全县茶园总面积14.42万亩,茶产业覆盖全县10个乡(镇)1个农场85个村,影响着全县60%农民的生产生活。

“茶园采用绿色的生态种植方式,我们积极研究液态有机肥施用喷施方法,从原来的叶面喷施改成根部喷施,为植物创造抵御虫害侵袭天然抵抗力的同时提高茶叶产量。”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工作人员鲍凯说:“在强化生态茶园建设的同时,沧源县保留了16万株当地的原生桤木,用于涵养水分,减少有害生物对茶叶的侵蚀,增加土壤肥力。”

目前,生态茶园分别获得了中国、日本、美国、欧盟的有机认证。并成为了中国第一家获得“雨林联盟”国家可持续农业认证的茶业企业。

除了依托施肥方法和种植方式的改善,还积极开展万亩有机茶科技创新示范,着力实施茶园土壤与有机茶生长要素关系研究,并编制完善沧源县芒摆有机茶种植标准体系,形成高产有机茶园管理技术体系。基于企业有机茶叶种植、加工、生产的产业基础,在沿边村辐射推广茶叶种植科技技术,将镇康、耿马、沧源3个边境县的10个抵边乡镇、44个抵边行政村(含2个社区)、241个抵边自然村作为重点,让茶农掌握相对先进成熟的茶园管理技术和经验。  

让绿色品牌亮起来

延长产业链,培育优势产业,让产业发展“有血液”。走进碧丽源(云南)茶叶有限公司的办公室,数盒不同包装标有“65里林间茶”字样的茶叶产品在展示墙上陈列着。

“‘65里林间茶’是我们调整产品结构后创立的自有品牌,‘65里’代表整个茶园的机耕路有65公里,‘林间茶’指的是茶中有林、林中有茶。”碧丽源办公室主任胡兴丽说:“目前茶园生产产品涵盖红茶、绿茶、白茶、普洱茶与乌龙茶,主要出口美国、英国、西欧等国家,国内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湖南、安徽等一二线城市。”

沧源县按照“山水为形,文化为魂”的理念,以茶园为基础,以企业为载体,开发集采茶、制茶、品茶、买茶、观茶艺、学茶道、看表演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园区。碧丽源·芒摆有机茶园融入茶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打造综合性现代生态农业区,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下了基础。

目前,全县获得国内外有机认证茶园面积2万亩,国际雨林联盟认证2.62万亩;获得云南省、市“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认定的茶叶基地共有33个4.99万亩;获得生产许可SC证的茶叶企业4户。

点“绿”成“金”致富路

“我们将以茶为媒,打造强村富民的红色产业。”胡兴丽介绍,芒摆村有300余户人家,现有287户经营茶园。碧丽源通过与芒摆村农户土地流转的方式,整合芒摆村各村民小组集体11280亩荒坡,以“公司所有,分户承包”的管理模式开发有机茶园,帮助茶农增收致富。如今,农户们在茶园上至少可以获得地租、茶园管理费及鲜叶销售三种来源收入。

同时,茶园积极改造提升“茶农之家”科普活动室,为村民社区参与、项目培训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培育创造条件。通过组织培训茶农种茶、养茶、采茶、管理等技术,帮助茶农获得一技之长,主动维护好茶园生态环境,经营好茶园。

“我们将以美丽家园建设和产业扶贫为契机,开发‘农业(农村)+旅游+文化’一体化发展模式,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当地群众致富步伐。”沧源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今日临沧--科技彩云南,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沧源:岩帅镇春茶采摘正当时

“不喝头春茶,不知春之味”,近日,沧源自治县岩帅镇3.4万亩茶园陆续进入采摘期,走进茶园,一派繁忙的春茶采摘景象。

受天气影响,今年春茶采摘时间比往年推迟了半个月,经过春雨的滋润,茶叶芽头长势喜人。虽天空不时落下小雨,但茶农们仍然抓紧时间采摘今年首批春茶。为牢牢守住“绿色”和“发展”两条底线,保证有机茶质量,通过多品种组合种植,套种神衰果、冬瓜树等,科学防控病虫害,使茶叶内含物质更加丰富,口感更佳。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笔者:“虽然采摘时间推迟,但从目前采摘情况看,今年春茶芽头饱满壮实,品质和价格较往年均有所提升。”

近年来,岩帅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采取政府牵头引领搭建平台,在农户与企业之间牵线搭桥,建立“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双绑”机制,与碧丽源茶叶有限公司、沧源县佤山映像茶叶加工有限公司2家企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签订订单协议的方式,鼓励和带动更多农户加入到专业合作社或中小茶场,多种茶、种好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统筹安排,投入到茶叶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不断强化路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茶叶示范种植基地。

下步,岩帅镇将在管理规范化、质量标准化、茶叶品牌化、茶旅一体化、效益最大化“五化”上下功夫,围绕茶主题、依托茶资源,以茶基地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体验为核心,形成茶旅经济链,按照“茶区变景区、茶厂变体验馆、茶园变科普园”的思路,谋划“产业+旅游”的发展路子,打造“万亩生态茶旅基地”,让小茶树变成实现共同富裕的“摇钱树”。

来源:沧源融媒,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