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材料一茶联是以茶事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25 秒)

2021第五届茶包装文洽会暨中秋新品发布会圆满收官!

“效果不错!今年是第一次参加茶包装文洽会,斩获成交订单600多万,现场收到订金100多万!”宝岛太阳堂负责人林凯成高兴地告诉茶驼。

流行与趋势,在这里被看见;资源与价值,在这里相联动!7月1日-2日,一年一度的全国性茶包装行业盛事“2021第五届茶包装文创洽谈会暨中秋新品发布会”在厦门圆满举办。此次活动到场全国品牌茶企、专业客商5296人,现场订单成交金额预计超过两亿元。本次活动吸引茶包装经销商2307人,茶企代表1088人,茶店、茶馆代表756人,其他相关行业采购观众1145人。

慧的行业盛会,为建党一百周年献上了一份诚挚的走心之礼。各茶产区政府、行业协会、茶叶企业、茶包装厂家、茶包装设计机构、茶包装经营者、媒体代表等相关领导、嘉宾纷纷莅临现场,共襄盛举,共创精彩!

开幕式精彩回顾

活动由福建省包装联合会、厦门市茶叶协会、厦门市茶叶学会主办,厦门茶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厦门市商务局副局长陈跃进,厦门市湖里区商务局代表周建龙,福建省包装联合会秘书长郑申萍,厦门市茶叶协(学)会秘书长陈志雄,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张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李双,华厦学院人文学院院长盛映红,厦门市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厦门华厦学院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康兵,福建省包联设计委副主任委员、「尚品/尚品茶妆」品牌创始人吴兹福,厦门茶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炜生,安徽祁门茶红天下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梅国文,它山石品牌策划机构总经理黄建聪等相关政府单位、行业协会、院校代表、茶叶企业以及参会的茶包装厂商代表、媒体代表出席开幕式。

福建省包装联合会秘书长郑申萍女士、厦门市茶叶协(学)会秘书长陈志雄先生、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李双女士先后上台致辞发言。

在致辞中,郑申萍秘书长表示,茶包装是茶产业链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包装产业市场细分、渠道服务细分的典型代表。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包装领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茶包装行业也在向上向新不断发展。

福建省包装联合会秘书长

郑申萍女士

福建省包装联合会担负着服务行业,促进包装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使命和职能,也将致力于打造茶包装文洽会成长为茶行业重要的专业性活动,希望能够立足厦门,服务中国茶包装的企业,成为市场和行业发展的新原点。

厦门市茶叶协(学)会秘书长陈志雄先生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茶产业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激发活力,提高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厦门市茶叶协(学)会秘书长

陈志雄先生

厦门是全国茶包装行业的风向标。随着商业环境的日趋成熟,茶企业的竞争也走过了一个由功能满足到心理满足的逐步递进的渐变过程,因此,在新的消费时代,企业需要重新思考包装与品牌的关系。

茶叶包装的目的是提升品质,延长保质期,方便携带,增加颜值。他倡议,茶包装企业严格按照国家包装的通用标准要求,环保、简约、便捷、时尚,反对过度包装、奢华包装,营造茶包装高颜值、高品味、高品质的新氛围。站在新的起点上,希望茶包装文洽会给行业、给产业、给企业带来新的思考和新的思路。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李双女士发言道,10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茶包装文创五年来亦取得了辉煌成绩。今年习总书记到福建的第一站看茶山就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

李双女士

中国茶作为茶文化和茶生活方式的鼻祖,是构建中国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因素,我们不单要向世界输出茶,更要输出茶文化、茶品牌,输出中国的茶文化美学和生活方式。

使命呼唤担当,我们从学界中来,愿到业界中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茶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茶文化传播与茶文创创新。以茶包装文洽会为创新的原点,砥砺前行再出发,做好茶文创这篇大文章。

福建省包联茶包装专委会正式展开筹备工作

开幕式上,在全场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福建省包装联合会茶包装专业委员会(简称:省包联茶包装专委会)也正式启动筹备工作。吴兹福先生发言表示,茶包装发展的强劲势头引起了政府各级领导的重视,为了引领市场规范、有序发展,福建省包装联合会积极与茶包装产业充分沟通,筹备成立茶包装专委会,希望整合业内同仁集体的力量,共同推动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吴兹福先生在福建省包联茶包装专业委员会筹备启动仪式上发言

郑申萍秘书长随即宣读了福建省包装联合会关于同意设立福建省包装联合会茶包装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的批复文件,正式设立福建省包联茶包装专委会秘书处,同时任命吴兹福先生为专委会主任,秘书长孙霁,常务副秘书长杨炜生,副秘书长钟海龙。秘书处负责茶包装专委会成立的各项筹备工作。

郑申萍秘书长还特别说明,茶包装专委会成立大会正式召开之前,在筹备过程当中为了方便开展工作,由福建省包联专门授权先成立秘书处,负责茶包装专委会筹备的全程工作。

正如她在致辞中表示,福建省包装联合会也将依托下设的茶包装专委会进一步在促进茶包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嘉宾到各参会企业进行参观。

茶包装文洽会亮点

活动现场,商贸对接和文创交流的热情扑面而来。各地的采购商们认真细致地穿梭在茶包装的海洋里,为自家好茶寻找中意的“茶衣”,专注地倾听企业负责人专业细致的讲解,深入了解产品特征,遇到可心的产品就赶紧上手体验感受并拿样使用检验,构思中秋的营销策略,用自己的专业性和个性眼光为终端消费者打造好产品做足功夫。

一起来看看今年的茶包装文洽会亮点何在——

01

精准对接,专业贸洽促高效

多渠道精准邀约的数千名专业观众纷纷从全国各地应邀奔赴这场一年一度的“茶妆盛宴”。采购商们在此可一站式对接到茶包装领域的多样资源,助力品牌价值成长;更能提前洞悉市场流行风向,及时把握商机规避风险。

福州中茶苏总

今天看了整个包装展,看到很多新的东西。我们作为老茶企,在包装提升上也有新的需求,包括礼盒,看看比较新颖、时尚的包装,现场看了以后,感觉对我们产品包装的提升有很大的启发。

大众消费的包装是一类,现场看到的焖壶等是另一种,很适合我们。还有看了很多新的包装材料,在产品策划和包装使用中都能用到。茶包装要有亲民消费的,另外也要有高端的产品形态,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苏州采购商张先生

这次过来找找资源,自己想做茶品牌,收获挺多的,想要的基本上心里都有数了。我们要做一些自己的产品,我们的茶可能会附带一些道家的文化、传统的文化。

除了保护茶本身之外,使用完这个包装在特定时间放在特定场合有自己的独特意义,就茶叶本身它能玩出什么花样呢?通过一些东西的附加实现价值的升级,做一些一般人做不了的东西,有优质客户我们甚至要能根据他的特点给他定制。

参加一场展会,许久未会面的厂家和经销商增进了互动和交流;陌生的朋友渐渐认识,打开了通往合作的大门;市场的趋势和风向在这里被看见;不同人的阅历和智慧发生碰撞,引爆无限可能和商机。

汕头茶包装经销商王先生

这次来看看都有哪些包装,主要想找一些铁罐为主,看看有没有图案好看一点的,来得比较晚,要赶紧去好好看一下。

三馆五区全链覆盖,茶包装魅力彰显

本届文洽会活动影响力再上一个新台阶,翔鹭酒店、翔鹭展览馆、闽南古镇三个展馆,活动面积近10000平方,细分出【院校设计作品区】【文创茶礼区】、【包装材料区】、【包装机械区】、【制罐专区】等细分展区,链接多方资源,为全国茶包装客商呈现更丰富的展品及活动内容,加强茶包装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

来自福建、浙江、广东、上海、江西、四川、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省市近200家企业汇聚一展,携带各自最新产品和经典产品亮相。翔鹭酒店精装馆集结尚品、云龙、精广、桦源、家友竹、太古、廖龙、双隆、唯博、精诚远创、汇然、包友会、子约、伟锋、立诚等大批优秀茶包装企业。

各种彰显时尚前沿设计理念和创意的产品以无声的语言讲述着茶包装人为“一片叶子”所进行的求索和努力,精工细作的产品也让来宾们感慨茶包装是越来越赏心悦目了。

同时,各大企业也努力运用不同材质、不同形式打造出各式各样产品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让茶包装的世界百花齐放。全链条、多元化的包装产品集中展示,覆盖纸品包装、竹木包装、陶瓷罐包装、金属罐包装、复合软包装、纸袋包装、包装面料辅料、包装机械等多产品品类。为全国各地的客商提供了材质丰富齐全、款式多种多样的选择,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个性需求,成为茶包装行业对话设计、订货采购的绝佳平台。

包装材料:材质丰富,细微之处更讲究

在包装材料区,多样的材料为礼盒的产生提供了源头支持。纸品材料相较以往,同一种颜色有更多的色系区分,供应环保纸张的企业明显多了,可见人们环境友好意识的提升;还有金属漆泡袋呈现高级感;标牌作为小物件却也是茶包装不可或缺的一环,有些企业靠这样的小物件都能创造庞大的市场营收。

包装设备:科技发展,解放双手提效率

包装设备投入巨大,却引领着产业的转型升级。昱宸科技总经理杨帆先生表示,这次带来了能给材料钻孔及给书型盒贴磁铁片的机械等。现在人工成本很高,工厂压力不小,哪怕只是一个小步骤的简化就能大大提升效率,降低长期投入成本,因此公司在研发上会去观察哪些环节耗费人工从而投入研发。今恒数控则在雕刻机的基础上导入自己具备资源优势的空气净化器,让雕刻过程中无异味干扰,更有利于经营者稳定运营。

制罐升级:设计加持,传统模式再跨步

制罐区汇聚了各种规格、形状的金属小罐,还有分量感十足的锡罐,以及漂亮的瓷罐等等。禧雀陶瓷包装徐总表示,传统的批销模式越来越不好做,设计的作用更加凸显,所以自己也在努力提升产品研发创新能力,包括陶瓷罐外包装的一体设计,打造适合不同节日及特定地区的产品。

文创茶礼:天马行空,用心打造出心意

茶礼+的组合无疑是近年来的大趋势,混搭风的兴起不仅让其它行业的先进技术和理念给茶产业带来新气息,更是让茶行业跨出步伐,有机会在更大的市场领域里施展拳脚。例如壹未带来可入席的智能电子茶则、茶涤,花间道带来新品钛杯。心功夫则从今年出圈的春晚舞蹈节目《唐宫夜宴》汲取灵感,打造《唐宫月宴》茶礼组合。

院校设计:产学结合,年轻群体在兴起

【院校设计作品区】带来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厦门华厦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等院校师生的精选作品。不同作品体现的设计思维和理念让来宾们大饱眼福的同时,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年轻化群体的审美和思想,激发更多灵感,同时也让院校学生的作品有了一方展示的舞台,接受社会和商业的检验。教育体系和商业体系有更密切的联动和磨合,必将有力地推动行业发展。

在福大厦工艺美院视觉传达系李双主任看来,以前我们会把外国的茶品牌、方式当成标杆,随着文化的挖掘和觉醒,包括政府也在大力推动茶产业振兴,院校在培养人才,传统文化也将助力消费升级,以后人们喝茶可能会更注重精神文化的享受。

家友竹副总经理 田总

竹包装发展到现在,在纯竹材质的运用和图案变化上已经很难再有大的创新,近一两年竹木+塑胶/玻璃/金属/皮革等不同的材质组合是趋势,更注重趣味性、价值感、体验感。

年轻化的消费群体其实更爱国,更有文化认同感,运用到包装上,关键看怎么把文化呈现得不土、不俗,时尚、轻量化、注重环保也很重要。此外,传统模式日渐维艰,大家也在探索和找寻出路,模式创新正在市场的酝酿当中。

“茶包装,看厦门”,作为颇具规模的全国性茶包装行业专业活动,文洽会在地缘优势、产业优势、设计文创等多重优势加持下不断提质升级,聚拢产业资源和渠道,让厦门成为茶包装一站式对接的窗口,创造机会让行业产生交集和互动,让市场的需求和选择被看见,给产业链上的各方带去利好。

尚品文创创意总监 陈振勇先生

今年从展会上看观察到:有图案的比去年少,空白版的更多了,uv定制的比重会越来越高;虽然版面更简单,但是盒型结构更丰富、更复杂,色彩还是更倾向于纯色系为主;岩茶类的包装更多一些,以摆泡、小盒居多。

好几家铁罐做得越来越好,工艺、色彩有很大提升。整个茶包装礼盒产业来看,低端产品的价格即将或正在触底,再低很多企业就活不下去了,预计维持一两年之后会再上升一些。

伟锋制罐总经理 汪小锋先生

今年除了加大研发力度,例如在铁盒上实现生动丰富的浮雕效果之外,作为厂家端我们还推出优选急速定制服务。

在审美疲劳时代,东西不怕贵,就怕没特色,我们致力于服务好客户,给客户创造价值,麻烦的事也蕴含着长久发展的商机。

通过前四届的积累与沉淀,茶包装文创洽谈会逐渐成为专注茶包装行业细分领域的行业性活动,在开创“新高度,新格局”上获得业界肯定。茶包装,包装茶,且不止于茶,茶包装以不凡的姿态向世人宣告着涉茶行业的无限可能,给使用者带去一浪接一浪的惊喜。

设计、文创赋能,茶包装潜力无限

多家设计师品牌的惊艳亮相不仅是本场展会的一大亮点,也启发业界从不同的角度开启茶包装的创新发展之路。参会的不仅有深耕于包装设计、开发、生产的制造型企业,也有精湛于工艺、艺术,注重产品文创内涵的企业,例如构意设计、盒立方、善之品牌设计、叁水涧等设计师品牌。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和设计理念汇融多种跨界而来的灵感、经验、优势,给茶包装带来有别于传统的全新体验。

一墨文创创始人 周墨先生

过去的茶包装是以包装为核心,去对应和服务行业;进入品牌化发展时代,包装的方向应该是以产品和创意的整体输出,实现品牌想要实现的价值,当然产品是基础。

同时,茶行业是为数不多能够面对面走入客户内心,建立起彼此信任的行业,它的延展性很宽广。高颜值是趋势,更注重设计和审美,高性价比也会有人追求。

茶包装文洽会专注打造业内的交流盛会、订货平台,与茶博会相比更能凸显茶包装相关企业品牌,也带来诸多有效的转化和流通。

茶礼不仅要贴心还要新潮,火了的茶礼市场也让背后的供应商备受行业瞩目。本届文洽会来自厦门、永康、郑州、泉州等地区十多家企业带来的三十多件精选新品,让到场买家零距离体验。

小小包装,不止于茶,更能串联起健康茶饮、端午粽子、中秋月饼、新春年礼等食品;串联起包装、器具、食品、茶、酒等多样产品;串联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情感互动;串联起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分发销售、消费使用等各环节的千千万万人。

精准资源、渠道一体对接,专业生产端、经营端人士云集,商机和价值交融,思维和想法碰撞。秉承一贯“专业、公平、竞合、共赢”的活动宗旨,第五届茶包装文洽会进一步打破区域隔阂,为全国包装企业和采购商搭建了一个公平、公开的聚合对话平台。

凝心聚力携手全行业人士共同演绎一场无与伦比的“茶妆盛宴”,从赋能行业、对接资源、学习交流三个维度,为茶包装行业向上向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茶包装的辉煌在这里绽放、绵延——

来源:茶驼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旅京同乡共襄盛举 徽茶扬名圣路易斯——从茶磁赛会公司说开去

提起世博会,人们一定会马上联想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以设施先进、理念超前、布展新颖而著名。而当时的中国,民国初奠,气象丕新,北京国民政府高调参展,赛品丰富,获奖众多,成果巨大。一直以来,国人视巴拿马赛会获奖为莫大荣光,沿袭至今仍以“荣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作为商品宣传的特殊符号,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和认同,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嗅觉灵敏的国际会展商更是迎合国内商家的这种需求,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办了一届又一届,据称到2022年,就己经办到了第107届。

作为国际贸易大宗商品的茶叶亦复如是,“该茶曾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更是不绝于耳,似乎其他各种博览会奖项在“巴拿马赛会”那耀眼的光芒下都黯然失色。

不过,揆诸史实,即可发现,早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举办之前,中国茶叶就已经走出国门,多次参加各类国际赛会、博览会并频频获奖。其中,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不仅中国茶叶备受国际商家青睐和追捧,还引出了一段包括祁门实业家与休宁状元郎在内的旅京安徽同乡共襄盛举,祁红徽绿扬名美利坚的茶坛佳话。

(一)

1904年,在圣路易斯安那举办的万国博览会,是美国政府为纪念1804年从法国人手中购得圣路易斯安那州属地而举办的百年庆祝系列活动之一。美国国务院向各国政府发出了邀请参展的官方邀请函。当时的晚清政府刚刚经历义和团运动及八国联军侵略,内外交困,摇摇欲坠。“一种求生本能或王朝自救意识,终于把一个油干灯枯的颟顸王朝推上了改革之路”。主导“清末新政”改革运动实施的清朝政府非常希望借这个机会登上世界舞台,加强与他国敦睦邦交,一展大清国风采。

清廷外务部的一份奏折写道:

闻美国此次散鲁伊斯(“圣路易斯”译音)赛会,其国家拨给该会巨款以赞其成,各国均特派大员赴会,盖因此举与交涉邦交显有关系,而于商务尤为有益。中国物产甲于全球,徒以工艺未兴,商情涣散……亟应加意讲求,期于工商诸物,有所裨益。惟赛会一事,内可维持商务,外可联络邦交,虽当库藏奇绌之时,不得不勉为其难,力顾大局。

经慈禧太后允准,清政府决定受邀参会。这是中国首次派遣官方代表团参加世博会,其历史意义尤为重大。

1903年1月5日,朝廷委任贝子溥伦(1869—1925)为中国参展代表团正监督(注:即团长),首批留美幼童、耶鲁学生、候补道黄开甲(1861—1906),东海关资深税务司柯尔乐(Francis A.Carll,1861—1930)担任副监督(注:即副团长),委海关总税务司赫德(Robert Hart,1835—1911)等人协同办理一切赴美博览会事宜。3月20日,溥伦贝子提出的参展经费75万两预算报告,获慈禧的大力支持。在朝廷和各地方督抚合力之下,参加博览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有序进行。

几乎在同时,朝廷派遣庆亲王奕劻的长子、固山贝子衔镇国将军载振,署外务部左侍郎兼户部右侍郎那桐等率团赴日,考察在日本大阪举办的第五届劝业博览会。大阪博览会的成功经验,直接促进和加深了清廷对于博览会展示、竞赛功能的认识,也无形地产生了一股拉力,牵动晚清政府对实业的革新。在载振贝子等人的奏请下,清廷决定成立商部,慈禧太后特降谕旨:“前因中国商务素未讲求,特设专官,振兴一切路、矿、农、工诸政,以载振才具开展,又经出洋留心考察,简派为该部尚书。”载振贝子成为中国商部的首任部长。商部的成立,是清末新政的重要举措之一,是中国历史上重农与重商政策之间的一次重大调整。晚清政府这一次的重大职能转变,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影响深远。

图片来源:(美)居蜜主编《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万国博览会中国参展图录》

(二)

随着新政的艰难推行,晚清社会心态和风气也渐渐从保守闭塞走向开放。西风东渐,海外办赛会的成功范例开始引起一批先知先觉之有识之土的关注和思考。据学者考证,为筹备参加圣路易斯万国博览会,参展品主要由海关总税务司协调,由各通商口岸、地方政府及民间组织提供。但国内第一次出现了以参加博览会为目标而专门组建的公司,这一创新之举引起朝野各方的高度关注。赴美赛会正监督溥伦在为粤商创立广业公司事致外务部咨呈称:“据户部主事梁用弧、候选道邓廷铿呈称,窃闻美国在散鲁伊斯地方开设赛会场,并请中国派员招商办货赴该会陈赛。司员等生长粤东,本省商情较为熟悉,现招集粤商创立广业公司,约鸿资二十万元,办货到场会赛。”户部主事梁用弧、候补道邓廷铿募集二十万两招集粤商创立的“广业公司”,就是以专门招商办货参展为目的而组建的。由安徽同乡创设的“茶磁赛会公司”也是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的。早在朝廷甫定参加圣路易斯万国博览会,寓居京城的安徽籍在朝官员即开始联合商议参会事宜。台湾学者赵祐志在查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馆藏《外交档·各国赛会公会》后认为,“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候补知府王善荃认为茶、磁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中国欲制胜‘尔战’必以此二者为先,故与工部郎中苏锡第、刑部郎中苏宗秦、刑部主事汪守珍、刑部主事许世英、候选县丞黄立中、廪生许恩禔、内阁中书康达等创设‘茶磁赛会公司’。该公司不仅呈报商部请领执照、招商,更编写《制茶说帖》、《制磁说略》等,刊登于报章,并言将选派通西文者,赴欧美考察茶、磁等,参展后的心得也将公布于报章。”从目前手头可以查到的资料看,赵祐志所列参与创设茶磁赛会公司的人员,均为安徽籍人士。可以说,茶磁赛会公司是由安徽籍旅京官绅共同邀集而创。分省补用知府王善荃(1869-1923),安徽庐江县人,字仲芗,清朝拔贡。后任北洋政府福建闽海道道尹,署福建省政务厅长,安徽省会警察厅长兼全省警务处长,安徽省道局局长等职。工部郎中苏锡第(1874—1924),字慕东,安徽省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岭下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在京都工部任职,深得工部尚书铁良器重。后任北洋政府财政部常务次长。刑部主事汪守珍(1875—1946),字聘耕,安徽广德人,祖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省)。光绪二十二年(1896)拔贡,任刑部主事、京师外城巡警总厅佥事等职。候选县丞黄立中(1871—1938),字执甫,安徽祁门人,同盟会员。辛亥后任伊犁临时政府财政部长,后转任新疆财政司司长。曾当选国会众议会议员。刑部主事许世英(1873—1964),字静仁,安徽秋浦县(今安徽省东至县)人。1892年中秀才,1902年任刑部六品主事。历经晚清、北洋、民国三个时期,是中国近代政坛上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福建巡按使、安徽省省长等。内阁中书康达(1877—1946),字特璋,安徽省祁门县南乡礼屋人。自幼聪敏好学,仰堂祖父康水心资助,于光绪十四年(1888)考入县学,十九年(1893)入安庆安徽大书院,二十二年(1896)转入北平通艺学堂,二十三年(1897年)获拔贡第一名,授内阁中书。因崇尚新学,作文犀利,痛砭时弊,为康有为等所器重。在北京时,康达先生结识了许世英、吕调元(安徽太湖县人)和许承尧(安徽歙县人)、黄思永(安徽休宁县人)等安徽同乡,并与许世英、吕调元结为盟兄弟。光绪二十八年(1902)初,清政府派固山贝子载振率特使团赴英祝贺新国王继位,顺道考察欧美及日本等国。1902年10月11日,刚刚结束访问回京半月的载振,即向光绪帝上递《敬陈管见折》。他在奏折中认为“赛会为商务最要关键,国家不惜津贴巨资,使商人挟赴他国赛会,收效至速。”建议各省选派官绅劝导“富商良匠”,积极准备参会。随后光绪皇帝谕命政务处、外务部对该折进行讨论议覆。政务处、外务部也都给与积极的肯定和回应。在得知该讯息后,经皖籍同乡商议,以祁门人、内阁中书康达名义着即上书载振贝子,恳请代奏设立茶磁赛会公司请旨饬官保护。为恳请代奏事,窃维中国物产富饶,甲于五洲,自互市以来,商战日绌,年甚一年。即茶磁两宗,为中国独擅之利,亦听洋商任意抑勒,莫可如何。其故,由于彼之所有能运之以来,我之所有独不能运之以往,遂使太阿倒持,漏卮外溢。洋商得以操纵自如,所以出口入口远不相敌也。伏读九月初十日,贝子爷所上《敬陈管见》一折,首以商务为亟亟,而于赛会一举,加意讲求,选派官绅劝导赴赛,并照通例免税,派船遣送,免收川资。种种维持,凡以振兴商务,收回利权。幸蒙圣明俞允,中外有识之士,无不同声庆幸,以此举为中国商战之一大转机。凡有血气者,宜如何黾勉从事,踊跃争先,庶无负此良法美意。夫欲制胜于商战,举中国所有者,应以茶磁为大宗,而茶磁之销路,应以欧美两洲为最畅。从先茶磁出口,皆洋商在华购买,其由华人自行运往者甚少,既无由悉其奥妙,亦莫能争自濯磨,故华茶日见减色。而英商搀入印度茶,乃反称上品。华磁不合西式,而东洋劣等之磁,反觉畅销。此可知今日茶磁两宗,不能广行于西国者,非工艺远逊彼之故,亦由经理未得其人也。职等不才,平日颇知究心商务,而于茶磁两事,尤所深悉。现在邀合两行殷实之家,业经商定,专办赛会公司章程,集有巨款,拟在祁门监制红茶,在景镇烧造磁器,务在翻新涤旧,择精选良,届期运赴美国会场,当场比赛,以期夺帜遐方,增光君国,于通商大局不无裨益万一也。惟是华商赛会,从前本属寥寥,今当创办,集款至数万金之多,且欲另行招股扩充。苟非奉有明文及一切保护之权宜,则亦未敢冒昧从事。不揣冒渎,恳请代为奏明立案,并请旨饬下商务大臣,照章优予保护,尽力维持,则所以抵制外来之货物。虽属有限,而其可以恢复已有之权利,实觉无穷,职等无任迫切待命之至。

资料来源:《约章成案汇览》乙篇(卷42下)第213—216页。

紧接着,分省补用知府王善荃于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七日(1903年2月2日),也向清廷外务部呈递《创办茶磁公司届期运赴美国赛会恳批准发给文凭并请咨南洋大臣保护附呈专办出洋茶磁赛会章程由》。此时的清廷外务部即原来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了使自己的统治模式与西方列强趋同接轨,1901年7月24日,清廷颁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着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仍为朝廷主管外交、通商等事务的机关。

康达和王善荃分别呈送给商部尚书振贝子和外务部的禀文,内容基本相同。两份禀文均附有《中国茶磁赛会公司章程十条》。

章程第二条明确提出:“本公司茶磁既分两路,当择地分设制厂。茶以安徽之祁门为最,则制茶厂设于祁门;磁以江西之景镇为佳,则制磁厂设于景镇。相维相系,不蔓不支。所有两厂如何明定章程,布置一切,必须因地制宜,随时商定。”在章程第三条中还称:“本公司同志内有明于制茶者,另有制茶说帖;明于制磁者,亦另有制磁说略,均非冒昧从事,容缓必刊布报章,质诸海内高明。”

《清宫万国博览会档案》书影

王善荃致外务部呈文附件(1)

王善荃致外务部呈文附件(2)

梁启超先生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民丛刊》对此事曾有过报道:“中国以茶业为最大宗,而近日业此者多亏本,缘外国种茶日盛,中国种茶及制茶之法未能改良,故也。至于磁器,则外人首推中国。茶磁二业,苟悉心考究,推广利益,则中国商业不患其不进步也。现安徽绅士康达、黄思永创办茶磁赛会公司,禀请振贝子代奏。茶磁分设制厂,茶以安徽祁门为最,制茶厂设于祁门。磁以江西景德镇为最,磁厂设于景镇。刊布制茶说帖、制磁说帖。各设董理,互相维系,招商入股,具报通商大臣立案,将来亲赴美国会场会赛云。”康达等在邓实主编的《政艺通报》之《艺书文编》栏目内发表了《红茶制法说略》和《制磁说略》,并被当时颇具影响的《大公报》、《商务报》全文或摘要转载。

一百多年后,康达的《红茶制法说略》作为唯一一本有关红茶的专著,被收入郑培凯、朱自振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和朱自振先生、沈冬梅博士编著的《中国古代茶书集成》中。

资料来源:《政艺通报》艺学文编卷一1903年第二卷第1期、第4期

不久,王善荃、康达等人的禀呈得到清廷外务部的回应。

1903年3月4日《申报》载:“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奉外务部批,据禀已悉,该守等拟创办茶磁公司,装载货物前赴美国赛会,系为振兴商务,挽回利权起见,自可准行。其所运出口货物,确系赛会之品应准。该公司届时报明件数若干,禀请南洋商务大臣照章发给凭照,准予免税,本部已照录原呈等件,咨行南洋商务大臣并知照赛会正监督矣。此批。”

资料来源:台湾“中研院”近史所档案馆藏档案02-20-002-02-001

由安徽旅京官绅动议创办的茶磁赛会公司得到了官方的正式批准。

(三)

拿到了官方的正式批文,茶磁赛会公司随即在上海虹口七浦路正式成立。众推休宁状元黄思永之子黄中慧为公司总办。黄思永(1842—1914),字慎之,号亦瓢,安徽休宁人。光绪六年(1880)庚辰科状元。先后任翰林院修纂、军机处章京、右春坊右中允等职。后投身实业,开办北京工艺商局,并投资天津北洋烟草公司等。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设商部,黄思永与江苏南通籍状元张謇一起被尚书载振聘为头等顾问,被时人称为“商部实业两状元”。黄中慧(1870—1923),字秀伯,黄思永之子。早年曾赴美留学深造,受西方思想熏陶至深,在实业上亦颇有成绩。清末以分省补用道职随伍廷芳出使美国,任首席参赞。黄中慧毕竟受过欧风美雨的熏陶,具有超前的现代企业意识,接任茶磁赛会公司总办后,即公开在报刊上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要求重新修改公司章程。当时的舆论普遍给予正面支持。汪康年主办的《中外日报》在节录登载黄秀伯说帖时,专门前加按语后附跋,强调意义,以示认同。按:茶磁赛会公司系寓京各官绅禀请外部批准,并咨行商务大臣保护免税,其立基甚善。惟闻总办颇难其人,尚未举定。该公司创办各董,现在京师会议,拟举黄观察中慧充其选。而黄观察因此事重大,为时又促,再三力辞。并闻黄观察拟将章程重行改妥,足孚众望,始肯接手。本馆昨见其所拟之说帖,于办事之条理极为周币,足为吾国近日办理公司之针砭。……故知公司非不可为,而多累于办理之未善,即贵于有一定权限严责成之章程,以除弊于未萌也。”根据黄中慧的意见,茶磁赛会公司对公司章程重行改订。上海《新闻报》于1903年5月2日和3日全文刊载了重订后的茶磁赛会公司章程:一,本公司为开风气与商务起见,于壬寅冬间由寓京各官绅联衔具禀创立,公司已于是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蒙外务部王大臣批准立案并咨南洋大臣商务大臣优予保护,凡赴会之品出入口岸,概行免税。二,本公司所办之事专以茶磁两项为主,各选精于此道,熟悉情形者为之董理以专责成。……十三,凡此次所订章程,一经刊布,即为定议,凡我同人皆当遵守。至有未尽未详之处,可随时设立问题,由股东公议施行。创办诸员及总办司事皆不得擅自纷更,以严权限。茶磁公司还向社会公开发布招股书,募集资金。《招股书》一经发布,拥趸者众,引来各省官绅巨贾纷纷入股。茶磁赛会公司经黄岫北观察改订章程,法良意美,颇孚众望。各省闻风入股者颇多,如湘抚赵中丞尔巽汇到三千元,奉天增(祺)将军汇到一千五百元,两粤官场入股者尤众,颇有成数,而粤东方某代招至十余万元之多。赵尔巽(1844-1927),字次珊,号无补。奉天省铁岭人。曾任四川总督、湖广总督、东三省总督、清史馆馆长等职。增祺(1851-1919),字瑞堂,伊拉里氏,满洲镶白旗人。曾任齐齐哈尔副都统。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擢福州将军,充船政大臣,兼署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

清末重要政治人物的入股参与,使茶磁赛会公司平添了不少底气。

(四)

不久黄秀伯因故退出,因丧母而回原籍丁忧在家的太平(今黄山区)人苏慕东(锡第)被同乡推为总理。苏慕东接任后,立即根据赛会前方反馈来的信息,对公司征集的赛品种类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扩充。如该公司“原仅设厂祁门制造红茶,嗣查绿茶在美销场更旺,已于徽州屯溪开厂制造,明年拟更推广在婺源添设茶场,多制精品以备赛会。并拟在会场建设中国茶楼,并多储名种,以备各国赴会之人尝茶品味,且多备小箱在肆出售,以广销路。”公司总董王仲芗(善荃)将调整事由专门向清廷外务部作了报告。据外务部档案载:光绪二十九年七月初四日收分省补用知府王善荃等禀称,窃职等创办茶磁出洋赛会公司已于光绪二十八年禀蒙批准咨行在案。惟原呈制茶说帖专指红茶而言,今经工部郎中苏锡第、刑部郎中苏宗秦、刑部主事汪守珍、工部七品小京官左坊考查美洲嗜好绿茶较红茶尤甚,出而集股与职等合办出洋赛会一切事宜。现已在出产绿茶最优之处加工选制,以备届时赴赛。……职等皆供差供职在京,惟丁忧工部郎中苏锡第熟谙商务,洞达外情,其上海茶磁赛会总工司一切事宜,由该郎中一手经理。所有公司添制绿茶,应恳批准归并前案办理,并恳再行咨明南洋大臣、商务大臣立案等因。苏锡第也就办理茶磁赛会添置绿茶等事向赴美国赛会正监督溥伦作了禀报,争取支持:前工部郎中苏锡第为禀请札派以便遵照而资保护事,窃司员前以承重内艰回籍,旋经创办茶磁赛会公司王善荃等充举公司总理,禀明外务部并蒙咨行南洋大臣、商务大臣准予免税在案。盖以茶磁两项均须考究,而出洋赛会之品,尤宜精益求精,不得不有人专理其事。当此请求商务之时,自应仰副国家鼓舞振兴之意。然事艰任重,未奉札饬,无所遵循。且内地运货以及将来出洋终恐有窒碍难行之处,事关赛会大局,实为中国工商之前途所系,除经王善荃等禀明外务部立案外,所有司员办理茶磁赛会缘由,理合具禀正监督台前,即乞恩准给札,以便遵照办理。谨禀。溥伦专门给外务部致函,除将苏锡第禀文转抄外,并称:

查该郎中呈请情形,与贵部先后咨称各节尚属相符,自应准如所请,除给札外,相应咨呈贵部查照可也。

资料来源: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大学、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编:《清代外务部 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 中美关系卷 第6册 国际会议》,中华书局, 2017年第146-149页。

《新闻报》也以《茶磁禀牍述闻》为题作了公开报道。

资料来源:《茶磁禀牍述闻》,《新闻报》,1903年8月31日第2版。

可见,茶磁赛会公司征集赴赛赛品之事,得到了朝野各方的理解和支持。随着开赛日期的迫近,参赛的货物也陆续筹齐并运抵圣路易斯。《东方杂志》曾载,“中国茶磁赛会公司会员康君达章(注:应是康(达)特璋之笔误)现向江西景德镇定造各种瓷器一百二十四箱并

附带徽州所产金豆三十二石,转运美国圣鲁伊斯赴赛。”

(五)

1904年4月30日,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正式开展。由中国茶磁赛会公司选送的红绿茶叶在赛会上大受欢迎。据会场传来的消息:“自中秋后,各货逐渐销动,红绿茶则全行售罄,缘各国茶叶互相比较,独推中国为第一,现有可以奖给超等文凭之说,会场中播扬已遍。除零售外,尚有三万磅皆为纽约伯兰克茶行全数包销,更有其他茶行加价五百元至一二千元向公司争购者。该公司总理苏慕东部郎以信实为重,悉行谢去。伯兰克茶行重向该公司订立永远交易之合同云。”在家乡安徽,由陈独秀先生创办的《安徽俗话报》得知这一消息后,欣喜万分,迅即在该刊《时事》栏目发表《圣路易赛会华茶的价值》一文,称:“圣路易赛会中国各样货物都是滞销得很,而且受人糟踏的事也很多哩,只有红绿茶,统概都卖罄了。因为和各国的茶叶比较起来,要算中国第一……这件事真是中国第一件有体面的啊!我们安徽省产茶的地方也很多的,各处种茶制茶的人听着,以后格外要顶真才好哩。”接下来的评奖,由推举的各参赛国考查员进行查考。“华历七月二十三日,美员公举考查品物之人,每国到有数百人者得举一员,中国人数不及五十,而竟得举七员,可谓破格优待矣。计京师工艺商局举三人,上海茶磁公司举二人,广东荣昌公司举一人,与是役者均给宝星一枚。”评奖结果公布,“商部茶磁赛会公司运往美国赴赛之茶磁,计所赛之茶,各国均甚推许,己得超等文凭。惟磁器则只得头等奖牌。闻赴赛苏部郎有函致康舍人,嘱其再行多备佳茶,以为运往比国赛会之用。”“上海茶磁赛会公司近接美国会场函云,除茶得超级文凭、磁得金牌外,总理苏慕东部郎亦得美国酬奖特别金章。”

据学者研究,本次博览会中国共有包括各口海关在内的 72 家参展单位提供展品,茶磁赛会公司提供了5类3775项的展品。“中国一共获得了191项奖励,其中超等文凭36个,金奖66个,银奖57个,铜奖32个。”茶磁公司的红茶、绿茶均获超等文凭。虽然公布的没有具体获奖的茶叶品名,但从组织赴赛茶品的区域及执行人推断,获奖的茶叶就是祁门红茶及徽州绿茶。可见,早在1904年,以祁门红茶等为代表的安徽茶叶就已经问鼎世界博览会,比众所周知的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整整提前了11年。

图片来源:李爱丽:《晚清美籍税务司研究 以粤海关为中心》附录二

1904年圣路易斯博览会大奖牌正面

1904年圣路易斯博览会大奖牌背面

图片来源:仝冰雪著《世博会奖牌收藏与鉴赏 1851-1958》

此次赛会对近代华茶发展有根本性影响的另外一个事件,就是上海茶磁赛会公司与美国纽约伯兰克茶行“订立永远交易之合同”。以赛会搭建的平台,中美茶商互信共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它开启了中国茶叶对外自主经营之先河。据上海《时报》、《新闻报》载:此次白兰克茶公司与茶磁公司订立合约计有要义二则:一系茶磁公司运至圣路易城万国大博览会场陈赛之绿茶红茶计五十八种,除在会场零售外,仍存四万余磅全数归白兰克茶公司一家独买。此项赛会茶叶已经万国评议官、农学博士等会同会场督办、总办考验评论,各茶分数均在九十五分以上,将来茶磁公司所得各式超等文凭、金牌应即照式制赠白兰克茶公司一份,以为白兰克茶公司之荣宠。再会场杂艺馆中国国家会场中茶磁公司陈列赛品处,应准白兰克茶公司悬牌告白,声明中国赛会茶叶现归白兰克茶公司一家经售。尚有一则系为白兰克茶公司愿充茶磁公司之美国中央各省总代理人,永远专销茶磁公司商标之各种茶叶,白兰克茶公司允愿俟会场完毕之后,即专销获奖超等文凭金牌之中国茶叶。该公司商业所占地面分列界址如下:东以盘塞维亚省为界,西至大石山,南至墨西哥国海湾,北至英属坎拿大,共占美国腹地三十五省地方。各该省中之都府商港,均由白兰克之支店兼任茶磁公司代理分局。至界外之东方纽约、波士顿等城,西方太平洋沿岸各商埠,均听茶磁公司另立经理处,与白兰克茶公司无涉。自此以后,两公司均应往返函电,消息灵通,考査报告中美两国逐日茶市情形,务使白兰克茶公司得以竭力推广华茶销路,在美国大兴茶业。1904年12月1日,美国圣路易城万国大博览会落下帷幕。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以官方形式应邀参会,清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官绅商庶也呼应参与。康达、苏慕东、王善荃、黄思永等安徽同乡以茶磁赛会公司为平台,积极组织徽茶赴美参赛,并获超等文凭金牌奖。茶商们经过博览会的体验,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自豪感,同时也意识到了华茶产制与他国的差距,振兴商务,复兴华茶的愿望更为紧迫。《申报》的一条消息颇具代表性:“安徽茶商近因中国茶市日坏,亏折日甚,急欲设法挽回,拟仿照日本中央茶业公司办法,以茶磁公司为枢纽,如何改良如何推广,均请苏慕东部郎锡第总理其事。据部郎所述,此次在会场亲见各国之茶实不及华茶之良,然其销路转旺于吾华数倍者,以魄力既大而又能实行推广之法也。如华茶整顿合宜,复继以畅销之妙用,则数年以后,定可操纵利权。但就美洲各地推算,较之今日销数可增一倍。惟日本某公司其政府既为保护,复为辅助,是以克全其功。今欲举一大公司,起初一二年间恐难遽收全效,又未知国家振兴商务之意实欲造至何等地位,故部郎筹议至今仍未允承其任云。”

但是,此时的大清帝国已经老迈不堪,行将就木,对于振兴实业,走向世界的正确主张已无余暇顾及,康达、苏慕东等以茶磁公司为枢纽,改良推广华茶的设想,终成虚话。

注释:

1.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33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宫万国博览会档案(第1册)》,广陵书社2007年,第187-188页。

3.江岳波:《晚清赴美参加圣路易斯博览会史料》,《历史档案》1987年第4期,第27页。

4.磁,本意指磁石。也指磁性、磁化。历史上“磁”“瓷”混用。本文中之“磁”同“瓷”,指用高岭土等烧制的材料,即瓷器。

5.赵祐志:《跃上国际舞台:清季中国参加万国博览会之研究(1866-1911)》,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25期, 1997年6月,第323页。

6.(清)颜世清:《约章成案汇览》乙篇,卷42下,1905年,第213—216页。

7.《茶磁赛会公司》,《新民丛刊》第25期,1903年,第119页。

8.《申报》,1903年3月4日,第3版。

9.《中外日报录黄秀伯观察茶磁赛会公司说帖(附跋)》《湖北商务报》第138期,1903年,第4—7页。

10.《茶磁赛会公司重订章程》《新闻报》1903年5月2日、5月3日第3版。

11.《茶磁赛会公司之希望》,《鹭江报》第40期,1903年。

12.《茶磁赛会近闻》,《新闻报》1903年4月25日,第2版。

13.台湾“中研院”近史所档案馆藏档案号02-20-002-03-002。

14.《赴美国赛会正监督溥伦为前工部郎中苏锡第办理茶磁赛会事致外务部咨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大学、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编:《清代外务部 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 中美关系卷 第6册 国际会议》,中华书局2017年,第146-149页。

15.《赛会志略》,《东方杂志》第1卷第3期,1904年,第186页。

16.《茶磁赛会消息》,《北洋官报》第468期,1904年,第8、9页。

17.《圣路易赛会华茶的价值》,《安徽俗话报》,第16期,1904年,第3、4页。

18.《申报》,1904年12月5日,第2版。

19.《商部茶磁赛会之获奖》,《湖南官报》第936号,1904年,第5页。

20.《中国茶磁之声价》,《北洋官报》第492期,1904年,第9页。

21.李爱丽:《晚清美籍税务司研究 以粤海关为中心》,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71页。

22.《美国白兰克茶公司与上海茶磁公司订立之销茶合约摘要》,《新闻报》,1905年3月23日,第3版。

23.《整顿茶务》,《申报》,1905年3月27日,第16版。

来源:徽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余悦研究员:潮州,潮州,应是"潮州工夫茶"!

  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调研时,当天下午来到潮州市,察看文物修复保护、非遗文化传承、文旅资源开发等情况。

  在与群众亲切交流中,他说:潮州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一部分,岭南文化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我曾经在福建省工作了17年半,我在福建那些年,喝茶是以工夫茶为主。

  在自媒体时代,这条热点新闻立即引爆了各类传媒,“工夫茶”也受到高度关注与谈论重点。

  而且,转发的视频中,有的写“工夫茶”,也用的写“功夫茶”,使不少人搞不清楚究竟该如何称呼,纷纷向“悦读茶书会”讨教。

  为此,我们特请著名茶文化专家余悦研究员回答大家的问题。他长期研究茶文化基本理论问题,又担任多卷本《中华茶史》的总主编,自然具有权威性。不过,余悦研究员正在出差途中,只能简要回答。

  下面是余悦研究员回答的要点。

  广东潮汕地区一带盛行工夫茶,既是传统的饮茶风俗,也是礼宾待客的第一道习俗,还是海外潮汕华侨认祖追宗的标志。

  由于热点新闻,潮州工夫茶再次受到关注,有利于茶文化和茶艺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是大好事!

  是“工夫茶”,还是“功夫茶”,不同运用,由来已久;不同意见,各持己说。如果搜索网络,可以看到相关的争议。

  不过,一个名称的确立,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的意见是:在潮州,应该称“潮州工夫茶”,才是适当的。更何况,潮州工夫茶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已经得到国家认同,应该成为共识!

  理由有五个方面:

  一、名称应该以首先运用为原则。

  潮汕工夫茶,是指流传并保存于潮汕中心区域及其周边地方的中国工夫茶。

  潮汕地区的饮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潮州八贤之一的张夔《和徐璋送举人韵》诗中写道:“燕阑欢伯呼酪奴,鸾旌凤吹光寒儒。”(见《潮州三阳图志辑稿.卷之四.艺文志》)。“酪奴”是茶的别称,诗写酒宴之后进茶助兴。张夔是政和七年(1117)进士,可见当时潮汕地区饮茶情景。

  至明代,潮汕饮茶已渐次成风,并较多见诸文字记载:

  正统年间,潮阳教谕周泰《治平寺》诗云:“僧童煮茗烧红叶,游客题诗扫绿苔”(载顺治《潮州府志.卷十一》)。

  嘉靖十一年(1532年),状元林大钦《斋夜诗》云:“扫叶烹茶坐复行,孤吟照月又三更。城中车马如流水,不及秋斋一夜情”。(载《东莆先生文集.第五卷》)

  嘉靖《重刻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梳妆意懒》出有句:“安排扫厝点茶汤”,《闺房寻女》出有句“不见益春点茶汤”,万历《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借银往京》出有句:“讨茶来食”。

  至清代,“工夫”与烹茶方法联袂,称“工夫茶”。

  最早采用文字“工夫茶”称此泡茶法的,是1793年至1800年任广东兴宁典史的浙江人俞蛟(1751-?)。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俞蛟《潮嘉风月记.工夫茶》,全文照录: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斗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识,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唯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余见万花主人,于程江月儿舟中题《吃茶诗》云:“宴罢归来月满阑,褪衣独坐兴阑珊。左家娇女风流甚,为我除烦煮凤团。小鼎繁声逗泉响,逢窗夜静话联蝉。一杯细啜清于雪,不羡蒙山活火煎。”蜀茶久不至矣。今舟中所尚都惟武夷,极佳者每斤白镪二枚。六篷船中食用之奢,可想见焉。”

  俞蛟对潮汕工夫茶的记述,与现在流行程式几近一致。可见,最迟在乾隆年间,潮州地区的工夫茶冲泡方法业已形成规范。《潮嘉风月记.工夫茶》,为茶学界所公认的有关“工夫茶”的最早记录。

  命名一般以初始名为准,也就是说:“工夫茶”是初始名,应该作为命名的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陆廷灿《续茶经》成书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其卷下“茶之出”引《随见录》有记:武夷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此处“工夫茶”,是指茶种,因制工精细得名,并非品饮艺术。故专指茶艺的“工夫茶”,以俞蛟文章为首见。

  二、名称应该以名实相符为内核。

  工夫茶,并不单指泡茶过程,而是包括泡茶、饮茶,以及所费心思、所处心境的统称。工夫茶不能简单理解其为泡茶技艺,而是潮汕地区茶文化的一种复合呈现。

  潮汕工夫茶的主要程式有:茶师净手、茶具讲示、泥炉生火、砂铫掏水、榄炭煮水、开水热缺罐、再热茶盅、茗倾素纸、壶纳乌龙、甘泉洗茶、提铫高冲、壶盖刮沫、淋盖去沫、烫杯滚杯、低洒茶汤、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请品味、先闻茶香、和气细啜、三嗅杯底瑞气圆融等二十一项。

  翁辉东著《工夫茶》,有自序,概说;茶之本质;取水;活火;茶具(依次详说茶壶、盖瓯、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水钵、龙缸、红泥火炉、砂铫、羽扇、铜箸、锡罐、茶巾、竹箸、茶桌、茶担);烹法(依次论述治器、纳茶、候汤、冲点、刮沫、淋罐、烫杯、洒茶、品茶)等,记述细致,眉目清晰。

  清代俞蛟《梦厂杂著.工夫茶》指出:“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俞蛟之说,可谓一语中的。只有采用“工夫茶”,才能名实相符。

  三、名称应该以语言实际为体现。

  书面语言,由于文字已经固化,是最清晰明确的。

  在文字表意之中,“工”、“功”是有区别的。

  工,《说文解字》:“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徐锴注曰:“为巧必遵规矩、法度,然后为工。”段玉裁注曰:“凡善其事曰工。”

  功,《说文解字》:“功,以劳定国也,”《尔雅》云:“绩、勋:功也。”

  “工”、“功”的原始意义,区别一目了然。两者不可混用,例如:《论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句,“工”绝不能代之以“功”。

  在文字表意之中,“工夫”、“功夫”也有区别的。

  “工夫”、“功夫”,虽然不乏通用的实例,但区别仍然存在。如果混用,必然导致概念不清,指向不明。

  我从1975年起研究朱熹,已用45年。宋明理学家把“工夫”一词,作为哲学范畴来使用。例如:《朱子语类.卷六九》云:“谨信存诚是里面工夫,无迹。”朱熹还有“穷理工夫”、“涵养工夫”之说。明代王阳明《答友人问》云:“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着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黄绾《明道篇.卷一》去:“以致知示工夫,以格物示功效”;钱德洪《论学书》去:“见在工夫,…….....此即行著司察、实地格物之功也”。黄、钱之话,“工”、“功”联用是有差别的。可见,“工夫”范畴是对主体整个现实活动的哲学概括,显示更深积功累行,涵养心性修养工夫。此类“工夫”,绝对不能代之以“功夫”。

  同样,表现武打为主的故事片称为“功夫片”。此处的“功夫”特指武术,绝不可以“工夫”代替。

  在文字表意之中,“工夫茶”、“功夫茶”也是有区别的。

  前面谈到,专指品饮之“工夫茶”,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清代俞蛟《梦厂杂著.工夫茶》。其后,寄泉《蝶阶外史》、徐珂《清稗类钞》等文献资料,多称“工夫茶”。

  书面语言表明,采用“工夫茶”具有权威性。

  四、名称应该以当地习惯为遵循。

  当地习惯使用情况,应以大家的语言称谓为依据。

  清中期以后,“工夫茶”作为型种遗存,流行于潮州及其周边地区。而潮汕地区的传统叫法,是“工夫茶”。

  按潮汕话声韵分部,“工”属“江”韵,“功”属忠韵。

  潮州方言中,“工”(gāng,读如“刚”)与“功”(gōng,读如“攻”),读音截然不同。

  “工夫”与“功夫”的含义,也不一样。“工夫”指精细,例如:“某某人过工夫”,意思是某人为人处世十分精细、周到。这里的“工夫”,绝对不能用“功夫”代替,就像“工笔画”不能说成“功笔画”一样。而“功夫”,则指本领、造诣,如唱功、扇子功。

  根据潮汕话中的发音,非常明确是“工夫茶”,并不是“功夫茶”。而且,“工夫”和“功夫”在方言中的含义并不相同,所以不会有混淆的可能。

  潮汕话中的”工夫“,也多表达时间的概念。但还暗含了“花心思“的概念,作形容词用。例如:“伊指个人办事过工夫”,指人办事用心、认真,和技巧并无关系。而“功夫”,最直接的含义就是“武术”,但很少有用于表达技巧技艺的含义,后者多用“看(kan)课”表达。在潮汕话中,“工夫”二字并不用来强调“技巧、技能”。

  作为茶道,“工夫茶”含有器具精巧、方法精致、物料精绝、礼仪周全等涵盖物质与精神多层面因素。因此,用“功夫”不能表达潮州茶道的精致讲究,应以“工夫茶”来指称。

  当地的语言习惯,并不等同于普通话。在普通话中,“工”“功”同音,《现代汉语词典》把[工夫]、[功夫]合为一个条目。其释义为:①时间(指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方)时候;④本领,造诣。共四个义项,但又说明:“注意①②③多作‘工夫’,④多作‘功夫’。”如果把普通话释义简单套用,未必符合当地的语言习惯实际。

  潮州当地的口耳相传,表明工夫茶作为起自宋代,至今仍然保留完好的“活化石”,拥有特殊的民俗意义。

  五、固有名称的运用并不具有排他性。

  “工夫茶”是指“潮州工夫茶”,除了特定语境下的例外。“工夫”茶,“工夫茶”,二者含义相距甚远,不能以前者的存在而否定后者。潮州人叫“工夫茶”,你非要说叫“功夫茶”,只会贻笑大方。

  有的认为:“工夫茶”是茶叶名,“功夫茶”是茶艺名。应该是茶叶名在先,茶艺名在后。其实,两者并不具有排他性。他们列举的依据,我们一一来看看:

  其一、作为茶叶名的工夫茶,庄晚芳在《茶史散论》中叙之颇详。工夫茶原是武夷岩茶的一个茶名。武夷岩茶以茶产地之岩名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树名为名,不可多得。1753年刘靖《片刻余闲集》又提到:“岩茶最高者曰老树小种、次则小则、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花香……”根据所说,“工夫”原名以岩为名,是武夷岩茶中之最佳者,小种则以树为名,是工夫茶的最佳者,但后来随着武夷岩茶商品生产的发展,“工夫”、“小种”这两个花色品种被茶商用来作武夷茶的两个商品茶名了。

  1840年后,随着五口通商,武夷岩茶外销畅旺,供不应求,各地群起仿制,且简化工艺,采取以红边茶为准,青叶为凉晒后,经过揉捻堆积,再用日晒加工而成,这些茶事实上已成了红茶。随着红茶之名逐渐在市场上为外商所接受,原先统称“工夫茶”和“小种茶”的红色乌龙茶便正式改名为“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并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我国条红茶的两个专用茶名。其中小种红茶专指产于武夷山桐木的条红茶,工夫红茶泛指产自各地的条红茶,故有闽红工夫茶、祁红工夫茶、滇红工夫茶等名,因此,当今茶学辞书中,只有工夫红茶之名而无工夫茶之称。


  其二、工夫茶制作工艺在“工夫”二字。“工夫”指茶鲜叶原料红嫩,制工精湛;萎凋均匀、揉捻充分、发酵适度、毛火高温、松烟熏烘,低温慢焙,精制加工十分细致,程度复杂颇费工夫,制造红茶时“鼎中笼上炉火旺,心闲手敏工夫细”,因此得名工夫茶。

  上面所引用的诗句,作者是清代著名茶僧释超全(1627-1712),俗名阮旻锡,同安人。他在《武夷茶歌》有“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得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的诗句,指当时的制茶,注重“清漳”(漳州的雅称)之法。武夷岩茶既炒又焙,其制作工艺出自漳州,异于闽北的“小龙凤团”,也异于绿茶、红茶的制法,而显出其细致的工夫。他还写道:“终朝采采不盈掬,漳人好事自珍秘。”

  其三、闽南、粤东的工夫茶始于明末闽南厦门一带,而后传到潮州(见《潮州府志》)。最早记载品饮工夫茶的文字,是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龙溪县志》中的《风俗》:“灵山寺茶俗贵之,近则远购武夷茶,以五日至,至则斗茶,必以大彬之壶,必以若深之杯,必以大壮之炉,扇必以馆溪之蒲,盛必以长竹之筐。凡烹茗,以水为本,火候佐之,水以三叉河为上,惠泉次之。穷山僻壤,亦多耽此者,茶之费,岁数千。”其中所述从茶叶、茶具到择水、火候,与闽南、粤东的工夫茶十分接近。

  其四、功夫茶是一种新型的泡饮方式,最早文字记载功夫茶泡茶法的,是清初彭光斗,他记述了龙溪(今漳州)人迷恋于小壶小杯喝乌龙茶的生动经历。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永安知县彭光斗在其《闽琐记》中记载:“余罢后赴省,道过龙溪,邂逅竹圃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炉活火,烹茗相待,盏绝小,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客闽三载,只领略一次,殊愧此叟多矣”。一啜难忘,足见闽南功夫茶的独特魅力。

  施鸿保完稿于1858年的《闽杂记》写道:“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茶具精巧,壶有小如胡桃者,曰孟公壶,杯极小者名若琛杯。茶以武夷小种为尚,有一两值番钱数圆者。”

  祖籍漳州的台湾史学家连横(1878-1936)在《雅堂先生文集》中说:“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最早采用文字“工夫茶”称此泡茶法的,是1793年至1800年任广东兴宁典史的浙江人俞蛟(1751-?),他在《梦厂杂著·潮嘉风月记》中说:“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他称要用紫砂壶、小杯、崇尚武夷茶等等。这些描述的泡茶方式一如漳州,但他的记载晚于彭光斗《闽琐记》30多年,可见传承的渊源关系。

  上面四个方面的材料,都不足以排除“潮州工夫茶”的说法。

  从一、二来看,无论茶叶采用“工夫”之名,还是制茶工艺需要“工夫”,都不能排除茶艺使用“工夫茶”。因为一词多义,是中国语言、文字的惯例。就是从茶事来说,也是随处可见。例如:“茶”这个字,就是多义:茶树、茶叶,都可以用一个“茶”字表达;喝的茶,喝的水,也可以用一个“茶”字指称。又如:“乌龙茶”,可以指茶类,也可以指具体的茶叶。

  从三来看,《龙溪县志》中的《风俗》,只记情景,并无命名。情景相似,而名称不同者有之,名称相同者也有之。究竟如何,今人难料。从四来看,清乾隆年间的彭光斗在其《闽琐记》中的记载,仅写事实,未作评判。《雅堂先生文集》,亦是如此。至于施鸿保于1858年的完稿《闽杂记》,写得很清楚:“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也就是说:漳州、泉州称“功夫茶”。但是,也不能因此不许别人称“工夫茶”吧!

  本来,名称之争,来历如此,不足为怪。但是,如今成为社会关注,不得不发表浅见。

  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为了工夫茶事业成功,我们不得不说!

  王阳明说:“合得本体是工夫,做得工夫是本体”(《传习录》)。“工夫”即“本体”。

  工夫茶需要哲学的领悟,才能得其神、精其艺!

  原标题丨潮州,潮州,应是"潮州工夫茶"!一一余悦研究员回答"热点新闻"引起的新疑问

  注:内容来源悦读茶书会,作者旷达斋,内容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