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采茶舞曲采风地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25 秒)

浙江泰顺:听《采茶舞曲》,饮泰顺三杯香茶,享康养福地

5月20日,2023年第四届茶乡旅游发展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国博中心举行。大会以“非遗”与茶乡旅游的融合发展作为大会的主题,通过发布“中国茶技·忆之非遗”为主题的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多彩茶乡—特色魅力茶乡”、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典型案例以及主旨演讲等环节,推动茶乡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茶文化保护与传承。

本期为您推介“多彩茶乡—特色魅力茶乡”——浙江省泰顺县。

申报单位:浙江省泰顺县农业农村局

旅游月份:3-10月

推荐茶品:泰顺三杯香茶

泰顺县位于浙江南部,与福建交界,明景泰三年(1452)置县,取“国泰民安,人心效顺”之意。

葛垟茶园基地

泰顺是“生态之县”

泰顺是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首批碳汇城市,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县域森林覆盖率达76.88%,空气质量优良率、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排名居全省前列,主要河道出水水质、出界水质均达到Ⅱ类以上标准。

泰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单体总数295个、聚合区10个,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旅游景区4个。泰顺入选“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最美乡愁旅游目的地”、“浙江十大养生福地”、“浙江省十大欢乐健康旅游城市”。

醉美乡村

泰顺是“茶叶之乡”

泰顺产茶历史悠久,明清时期,茶叶畅销天津、上海、营口等地,并远销东南亚地区。明崇祯六年修纂的《泰顺县志》就对泰顺产茶进行详细记载,清嘉庆十五年所编的《中国名茶志》将泰顺黄汤、银针等名茶列入其中。

泰顺人崇尚自然,垦山种茶,巧手制茶,会友品茶,把对茶的特殊感情融入到自成独特的民俗风情,有着深厚底蕴的茶文化得以弘扬和传承,1958年著名作曲家周大风先生在泰顺县东溪乡采风时,创成的《采茶舞曲》,风靡大江南北,传唱至今,被列为“亚太地区优秀音乐教材”,2016年唱响G20峰会的舞台,2017年在《采茶舞曲》诞生地—泰顺东溪乡建成了周大风《采茶舞曲》纪念馆,《采茶舞曲》的文化菁华得以传承发展,已成为泰顺的一张金名片,极大地提升了泰顺的文化印象和旅游品牌形象。

《采茶舞曲》诞生地

泰顺产茶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县域有茶园面面积8.6万亩,2020年茶叶产值4.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40.6%,是泰顺县的民生产业、农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

茶园自然生态和谐,泰顺有浙江省“五园创建”生态茶园示范基地4个,县级生态茶园示范基地10个,其中休闲观光茶园12座16400亩和万排万亩“中国美丽茶园”,所产茶叶具有“香高味醇,经久耐泡”的独特品质,1985年以泰顺炒青绿茶为原料拼配的“天坛牌”特级珍眉荣获第25届世界食品博览会金奖。

如今的泰顺三杯香茶,秉承炒青绿茶的特质,创新工艺、精工制作,已成为绿茶当中的上品,先后荣获国际名茶金奖、“国饮杯”特等奖等近百项荣誉,获农产品地理标志和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登记,2019年获中欧互认,曾作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指定用茶。泰顺县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眉茶出口基地县、全国茶叶百强县、中国茶叶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

▎万排万亩中国美丽茶园

万排万亩中国美丽茶园,位于泰顺县文化古镇、武状元蔡起辛的故乡—仕阳镇。这里是一个世外桃源,海拔600~800米,林木茂盛,茶园绿树葱郁,生态优美,茶香四溢,远离一切污染源,是纯天然无污染、环保的洁净之地,也是著名音乐家周大风创作《采茶舞曲》采风体验地。区内建有休闲健身骑行道、游憩平台、游客中心、品茶观光亭、生态停车场等,是农业休闲观光、骑游摄影、采茶体验、制茶体验、茶艺体验、茶文化体验、茶园农事体验、农家美食文化体验、乡情体验等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万排—中国美丽茶园

泰顺是“廊桥之乡”

现存各类桥梁970多座,古廊桥33座,其中15座古廊桥和“仕水矴步”被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闽浙木拱廊桥入选中国“世遗”预备名单。泰顺乡土民俗文化底蕴深厚,被列入国家和省市非遗名录123项。

泰顺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浙江省第一批传统戏剧之乡”“第二批浙江省传统节日保护基地”。

▎廊桥文化园

廊桥文化园景区位于廊氡度假区泗溪镇内,是国家AAAA级景区。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观优美,以廊桥文化历史为主要发展定位,体现浙南地域风情和民俗特征,打造小桥流水、良田炊烟的世外桃源景象。被誉为“世界最美廊桥”的北涧桥和溪东桥组成,均为编梁式木拱廊桥,造型古朴,结构精巧,均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廊桥的“活化石”。此外,还建有古廊桥博物馆、集文保和非遗体验一体的临水殿非遗体验馆。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闽浙木拱廊桥入选中国“世遗”预备名单。园区内主要有北涧桥、溪东桥、陈十四娘娘庙、宋代十八学士旧址、汤氏宗祠、林家大院等多处人文景观,以及险峻高耸的将军山、泗水洄澜等自然景观。

溪东桥

泰顺是“养生之地”

拥有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承天氡泉”,被称为“神水宝地”“天下第一氡”,为全省两个4A级温泉之一。

氡泉为国内罕见的高热含氡矿泉,表露水温54-62℃,含氡量21.4埃曼,具有4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极为显著的医疗、美肤和养生功效。泰顺入选“中国生态养生旅游目的地”“浙江省十大养生福地”。

▎氡泉景区

泰顺氡泉景区坐落于廊氡度假区雅阳镇境内,是温州四大王牌景区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泰顺氡泉景区以山水秀丽、水热含氡而闻名,素有“天下第一氡”的美誉。经检测,泰顺氡泉是高温低矿度含氡含氟含硅,具有弱放射性四十多种微元素的大温泉,日出水量500吨以上。沐浴氡泉对高血压、糖尿病、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风湿病、皮肤病等多种疾病有疗效,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浴用医疗热矿泉水。

氡泉景区

泰顺是“印石之都”

泰顺矿产资源丰富,尤以泰顺石最为著名。泰顺石储量丰富,理论储量1亿吨以上,极具文化艺术创造价值和收藏价值,是与寿山石、昌化石、青田石、巴林石“四大名石”同等优秀的工艺石。泰顺龟湖被誉为“世界蜡都”。泰顺籍篆刻大家方介堪先生,为20世纪中国三大篆刻大师之一。

茶乡—罗阳城区

泰顺是“珍禽之家”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生态系统完整,动植物种类占全省一半以上,被誉为“天然生物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博物馆”,是世界唯一的黄腹角雉保种基地和科研基地。黄腹角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乌岩岭现存种群数量500多只,是目前已知的野生黄腹角雉最高种群密度区。泰顺被命名为“中国黄腹角雉之乡”。

雾锁乌岩岭

▎乌岩岭景区

位于浙江省泰顺西北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约18861.5公顷。原生态系统完整、山岳风光绚丽,森林植被结构完整、典型,山峻地广、复杂的地形地貌及原始森林构成了独特多样的自然景观,常年温暖湿润,雨水充沛,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10万个每立方厘米,是真正的天然氧吧,被誉为“天然生物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博物馆”。乌岩岭还是世界唯一的黄腹角雉保种基地和科研基地,被命名为“中国黄腹角雉之乡”。拥有黄腹角雉主题馆、飞云江源,浙南第一高峰白云尖,廊桥,瀑布群,5月杜鹃花,原始森林等各种自然奇观和珍惜动植物资源,是亲近自然、亲子游玩、科普研学、避暑度假等主题旅游的好去处。

《与自然共舞》乌岩岭白云尖

注:图文材料均由浙江省泰顺县农业农村局提供,图文版权归浙江省泰顺县农业农村局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传唱66年,《采茶舞曲》魅力何在?

“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风光”,在上一个龙年之后,时隔12年,《采茶舞曲》再度唱响春晚舞台,带来了浙南茶乡的缕缕芬芳。66年前,著名音乐家周大风在浙江泰顺采风,在乡村土楼里一夜挥就《采茶舞曲》,从此传唱不衰。近年来,除了两度在春晚上演出,《采茶舞曲》还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专场文艺演出、2023年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亮相。

传唱66年,《采茶舞曲》魅力何在?

《采茶舞曲》再度唱响春晚舞台

词乐意韵相和合

“这首歌曲直接表现和歌颂劳动,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劳作形象和精神风貌,同时,这些充满生机活力的场景,是在以抒情为主的优美曲调中体现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原副院长、浙江省音协原副主席卢竹音说。

而曲调的优美就来自于民间的滋养。卢竹音告诉记者,《采茶舞曲》以越剧的唱腔和音乐曲调为主,糅合了“滩簧”“走书”“四明南词”等多种江南民间音乐的曲调,并以曲调中的“起、平、紧、叠、落”为基本结构框架,同时采用某些小调的句型和旋法,并应用了民间音乐中“多上一下”的手法。

“周大风先生采用了中国传统五声音阶中的‘宫徵交替’调式。”卢竹音分析说,《采茶舞曲》遣“角”为先锋,以“商”为依托,取“羽”作跳板,获得了与众不同的富有特色的音乐语言。“《采茶舞曲》具有厚实的民族、民间音乐基础,很容易为人们普遍接受。”

在卢竹音看来,《采茶舞曲》里全是普普通通的常用词语,语言朴素富有生活气息,有对自然风光的写实描绘,有采茶姑娘的对话或内心独白。“这些并不‘高档次’的词语,一经与旋律‘化合’,就产生了闪电般的光芒。歌曲既保留了越剧的神韵,又打破了越剧的‘方整性’,使‘词意合着乐意,乐韵和着词韵’。”

越剧史学家、纪录片《百年越剧》总导演钟冶平告诉记者,1958年,《采茶舞曲》在中国唱片社灌制唱片,首版就制作了80万张。1959年,它还被选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乐曲之一。叶彩华、朱逢博两位歌唱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末的两度精彩演绎,也令《采茶舞曲》两度“爆红”。20世纪80年代,《采茶舞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亚太地区优秀民族歌舞保存起来,并被评为这一地区的音乐教材。

1959年,在梅兰芳和戴爱莲两位大师的建议下,浙江民间歌舞团根据《采茶舞曲》编排了更符合舞蹈风格的《采茶舞》。《采茶舞》不但成为最有代表性的浙江舞蹈作品,还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外的文化交流活动,先后被23家文艺团队作为保留节目。

▲《采茶舞曲》歌词曲谱

茶乡采风踏歌行1958年的春天,在浙江越剧二团(今浙江越剧团)担任艺术室主任的周大风来到泰顺采风。浙江越剧二团当时成立一年有余,承担着一项重要的戏曲改革任务——越剧“男女合演”。越剧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完成了女班对男班的取代,如何在“男女合演”方面改革创新,就连周恩来总理也非常关心。

钟冶平说,周大风此行是与下乡演出的同事会合,同时还惦记着周总理交给浙江文艺界的另一项任务。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先后五次访问了杭州西湖著名的茶乡梅家坞,对杭州的茶叶大加赞赏:好山好水好茶叶,独缺一个反映茶叶生产的好作品。著名作家陈学昭把这个指示告诉了周大风。此后,周大风专门去梅家坞村采风。而让他艺术灵感喷薄而出的地点,则在浙南的泰顺县东溪乡。

▲世界名曲《采茶舞曲》诞生地泰顺东溪

“大概在清明后,谷雨前的采茶时节,周大风先生一路步行,来到了东溪乡,住在上村供销社的三楼,亲身体验茶农的生活和劳动。”钟冶平说,周大风很快发现了采茶和插秧争夺劳动力的矛盾,开始构思一个茶农开展技术革命的剧本,这就是后来讲述青年农民研制水力炒茶机,实现采茶插秧两不误的越剧现代戏《采茶曲》。而《采茶舞曲》就是这部戏的幕间合唱曲和主题音乐。

1958年5月11日夜,周大风品着乡亲泡好的新茶,不到两个小时就写出了《采茶舞曲》。第二天上午,他把简谱交给当地小学的校长请学生们试唱,孩子们大多都会唱了,有的学生还模仿着采茶动作,欢快地跳起舞来。

1958年9月,周总理观看了晋京演出的《雨前曲》。演出结束后,他对周大风讲,《采茶舞曲》有时代风格、有地方风格,但是其中“插秧插到大天光,采茶采到月儿上”两句歌词似有不妥,前者不符合劳逸结合的政策,后者不符合茶叶质量要求,需要进一步修改。

回到杭州后,周大风多次前往梅家坞采风,但是始终找不到合适的词句。1960年底,周总理视察梅家坞时见到了周大风,建议可以改为“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从此,《采茶舞曲》的歌词正式定型。

根植沃土扬国风

▲泰顺醉美茶园 夏克升/摄再过半个月的时间,泰顺县即将迎来新一年的采茶季。目前,全县共有茶园面积9.1万亩,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周大风生前最喜欢品尝当地的特产“三杯香茶”,2004年,他重返泰顺,将《采茶舞曲》赠予当地,作为县歌。当年《采茶舞曲》的诞生地——东溪土楼已经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土楼为中心,当地正在建设一座音乐小镇。

▲周大风先生当年所住的泰顺东溪土楼卢竹音告诉记者,许多人都觉得周大风一夜写就《采茶舞曲》不但是佳话更是神话,但是周大风生前一直和他说,自己在创作之前,已经积累了30多年,有生活、劳动、所见所闻以及自己学习的民间音乐和西洋音乐知识,方能厚积薄发。

▲著名音乐家周大风先生在泰顺东溪乡

“他一直和我说,我们搞音乐的方向在哪里,方向就是广大人民群众,要把音乐献给人民大众。所以他年届八旬,还在编写音乐普及的读本,带领小乐队下乡演出,开展音乐普及教育。演出后他很高兴,说人民群众很喜欢,说比起在少数人手里,音乐掌握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手里,作用会大得多。”卢竹音回忆说。

“我父亲常说,《采茶舞曲》和泰顺有着天然的缘份,‘清清溪水’说的就是泰顺东溪,他是因感而发,由情而作,创作了这首歌曲。”在儿子周小风的心目中,父亲周大风是个多面型的天才:他在宁波灵山学堂读小学时,就深受两位音乐老师的赏识——一位是宁波市音协首任主席李平之,另一位则是星海音乐学院的首任校长陆仲任,被他们称作“自己身边的小莫扎特”。

而在上海读中学时,周大风又常去宁波同乡开的三家琴行练琴,练就了调律的绝活。他在当时著名的益丰搪瓷厂画搪瓷画,无师自通三原色的调色法,很快就从学徒升为打样师,还被老板派往香港办分厂。周小风说,父亲性格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热爱生活,热爱人民,为人正直。  “‘大风’这个笔名是解放前取的,意即要像大风一样吹走世间的黑暗和不平。”周小风说。

在晚年,周大风一直记得在泰顺采风时的一幕一幕:大片原始森林和林中的猴群,山间的清清溪水和溪上的座座廊桥,以及茶农的劳作和歌声。他告诉钟冶平:“我是学西洋音乐出身的,最终还是回归到民族音乐,今天很多年轻人也是学西洋音乐的,希望他们深入民间,在人民中间得到丰富的营养,作为自己创作的素材,作为自己创作的基础,再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作更多具有我们民族风格的作品来,这也是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泰顺东溪乡:一曲《采茶舞曲》奏响小康旋律

今年48岁的东溪乡上村村村民蔡旺挥,种植茶叶2亩多,仅出售茶青一年收入2万多元,勤劳的他空闲时还从事来料加工和村里的卫生保洁等工作。现在,得益于“茶歌小镇”“音乐东溪”的创建,游客慕名而来,老蔡家的茶叶、农产品在家门口就能卖出好价格,相比以前增收不少,子女教育、医药费用等各种开支不再和以前一样那么紧张,家里渐渐有了起色。

泰顺县东溪乡是《采茶舞曲》的诞生地。1958年春天,浙江越剧二团艺术室主任周大风先生在东溪驻足采风、体验生活一个多月。当年5月11日晚,周大风在东溪乡上村村土楼“因感而作、由情而发”,通宵达旦一气呵成创作了《采茶舞曲》,并由当地村民首先唱响。歌曲迅速传唱大江南北。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亚太地区风格的优秀教材”,2016年更是在杭州G20晚会上惊艳世界。2005年经泰顺县人大审议,《采茶舞曲》被确认为泰顺县歌。

2016年起,东溪乡围绕“茶歌小镇·音乐东溪”的目标定位,挖掘《采茶舞曲》文创产业,打造以《采茶舞曲》元素为核心的文化提升项目,将文化资源变成经济资源,从音乐中找到乡村振兴路。近几年东溪乡建成了滨水音乐公园、周大风《采茶舞曲》纪念馆、《泰顺茶馆》体验馆、音乐名家创作工作室等项目,并每年举办全省茶歌大会,吸引了省内外媒体、音乐爱好者积极宣传和关注。如今走入东溪,跃入视线的是音乐五线谱的建筑外立面、音符形状的路灯、拿着不同乐器的人物雕塑、刻在石板上的《采茶舞曲》乐谱,还能邂逅乐团、乐手在东溪的演出和炫技,欣赏东溪少年、儿童们的歌唱。满眼是音乐元素的东溪,已成为本地乃至国内乐迷和游客们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采茶舞曲》奏响的小康旋律,给东溪乡的老百姓带来了增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东溪乡上村村村民感受颇深。上村村村委会主任蔡伟平说,在全村人口1490多人的上村村,蔡旺挥家的变化只是一个缩影。此前,村里村民主要靠外出打工为主,现在,得益于这一曲《采茶舞曲》造就的“茶歌小镇”“音乐东溪”,原本需要送到外地销售的茶青、茶叶以及其他农产品,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卖给游客和客商。村里茶园由3年前的500来亩增加到1000多亩,村民还引进新技术、新机器,实现“机器换人”,大大提高效率。目前,仅茶青一项销售平均就能给每户村民带来万元以上的收入,村民们的腰包因此鼓了起来。村民还抓住“茶歌小镇”“音乐东溪”建设契机发展起3家民宿、5家农家乐,客人络绎不绝。“有意思的是,以前村民要外出打工,现在村里人手不够用,还要去外面找人来村里打工。”蔡伟平说。

接下来,东溪还将以创建省级旅游风情小镇为目标,加快采茶舞曲·音乐小镇建设,将东溪打造成全省重要的音乐胜地。

注:内容来源温商,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