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保山茶叶技术推广站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一杯芒市酸茶,品味时间涤荡的晶莹茶色

云南是世界茶树起源地,也是名副其实的茶叶大省。云南的茶不只是一片树叶、一种味道,更是生活的滋味、无尽的希望。2023年,云南制定《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2022—2024年)》,助力推动云南由“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转变。一片叶,一杯茶,藏着大千世界,蕴含无尽宝藏。


云南有多个著名的茶产区,保山、临沧、普洱、版纳、德宏……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带来不同风味的茶。草木含金,香飘世界。今天,云南网策划推出“请你喝杯茶”系列报道,带你走进云南的著名茶产区,品云茶风味,了解各地茶叶背后的故事。

云南秀美的山水,使这里的茶叶带着自然的芬芳,青翠的茶山不仅是一处美丽风景,从中取得的茶叶冲泡后更是让人忍不住赞叹。云南茶叶种类繁多,每一口都是新的滋味,这一抹馥郁悠长的茶香,是古老工艺与优质茶叶的共同作用。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有着一个与茶叶有着深刻渊源的古老民族——德昂族,德昂族被称为古老的茶农,他们将茶叶看作是自己民族的命脉。


德昂族酸茶制作 杨帮庆 摄

有德昂族的地方就有茶山,有茶山的地方就有动人的故事。据他们的创世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记载,“德昂族的祖先是茶树上的,一百零二个茶叶精灵。”

他们一生一世与茶结缘,崇拜茶、热爱茶、离不开茶,他们根据生活环境和文化习俗,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酸茶,用古朴的生活方式讲述着“人生如茶、茶如人生”的故事。

酸茶历史悠久,具有极高的医用、经济、文化与社会价值。在陶器出现之前,人们运用“土坑法”制作酸茶。将鲜茶叶采摘回家后,经过杀青萎凋后搓揉,然后放入锅中炒制。将当地的大龙竹做成高约80厘米的竹筒,把炒制过的茶叶装入竹筒,再用新鲜芭蕉叶扎紧封口,用新鲜芭蕉叶垫底,放入事前挖好的深坑内埋半年左右。然后将茶叶取出在德昂族特有的堆窝舂成茶泥,在阳光下搓弄并晒2天,待茶叶稍干时又将其包裹放回深坑内3天,取出晾干便可泡饮。


酸茶制作

德昂酸茶制作工艺独特,风味同样也独特。一壶酸茶,茶色通透,溢出阵阵奶香,嗅之微酸,喝之轻柔,味道独特,入口先酸后苦,苦后回甘,爽口清新。

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变迁中,德昂族一直保存着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文化。这些年,虽然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但他们尽量保留着自己的民族传统,坚守着关于茶叶的古老信仰,用自己古朴的生活方式讲述着“人生如茶、茶如人生”的故事。

2022年,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申遗成功,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德宏州委宣传部供图

芒市处处是茶香,来芒市的村寨里品尝一杯地道的酸茶,和村民们聊聊各自的故事,仿佛调慢生活的时钟,在这缥缈的茶香中身心都放松下来。芒市三台山乡出冬瓜村,是一个传统的德昂族村寨,这里民风淳朴、风景秀丽,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种茶、制茶、喝茶,茶叶也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德昂酸茶是村民们最喜欢的饮品,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德昂酸茶。千百年来,村民们坚守着传统的制作工艺,也坚守着对茶文化的信仰。

来到出冬瓜村,你可以到茶山去体验采摘茶叶的乐趣,也可以到酸茶制作大师家里了解酸茶的制作技艺,感受酸茶文化,还可以随意走进一户德昂人家,泡一杯酸茶慢慢地仔细品味,在缕缕茶香中放飞思绪,体验物我两忘的境界。


酸茶

酸茶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小小的茶叶铺就了长长的致富路。据不完全统计,芒市有20多家企业或茶叶初制所从事德昂酸茶生产,年产酸茶量在200吨以上,平均销售价格在300到600元/kg之间,生产产值约1亿元,每年销售德昂酸茶约100吨以上,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

2022年6月德昂酸茶团体标准、德昂酸茶加工技术规程、德昂酸茶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开始实施,标志着这一项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后又被作为子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德昂酸茶技艺有了规范化生产标准,形成了产业优势。

据悉,该标准由州茶叶技术推广站和芒市茶叶技术推广站、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州德昂族研究学会以及德凤、志成、四季4家本土茶叶企业联合起草,对德昂酸茶的术语和定义、类型与等级、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采摘杀青等加工技术、包装、运输、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等进行了规定,适用于德宏州行政区域内以云南大叶种鲜叶为原料,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德昂酸茶。

请你来德宏喝一杯口味独特的酸茶,品这杯茶,感受传承了多年,经过时间的涤荡的这晶莹茶色,体会德昂族的热情和快乐,在这一刻,随着这杯酸茶,领略自然与恬淡。

记者:张琪芳

来源:云南网 德宏州委宣传部 德宏网 德宏州文旅局 芒市委宣传部 芒市融媒体中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昌宁:设擂斗茶 论出茶产业美好前景

近年来

昌宁县依托资源禀赋

在念好“茶字经”的同时

通过政府“摆擂”、企业“比武”的方式

在良性竞争中不断提升茶叶品质

走出了一条品牌引领、规模助推

创新发展的路子

让“千年茶乡”的美誉名扬四海

我们尝滋味,感觉以后,我觉得滋味香甜回甘很好,香气里面甜香还是很明显的。

在日前举行的“昌宁·论茶”活动上

茶学专家们正按照评分标准

认真地对参评茶叶样本

逐一进行品鉴、打分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教授吕才有:一款好的茶我们要求外形美,内在的质量也要美,我们这次是用五因子审评的方式,通过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个因子分别打分,来评判一款茶的好坏,60分以上的及格,好的茶我们要求它比较优秀,就是要达到90分左右。

昌宁位于北纬24度至25度之间,是世界公认的茶叶生长黄金纬度,凭借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的地理环境,无污染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地资源,昌宁成为了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全国最适宜种茶和茶资源的富集区。截至目前,昌宁全县共有103个村、4.7万户、18.2万人涉茶种茶,昌宁的山水因茶而绚丽多彩、群众因茶而增收致富。而此次的“昌宁·论茶”活动也吸引了108家当地茶企带来239份样茶参加评比。

昌宁县土司贡茶庄园负责人张永生:我们主要是带了5个产品,最看好、最喜欢的就是土司贡茶,现在我们在工艺上进一步挖掘新的技术去完善它,希望通过这次斗茶赛,带动昌宁茶叶的发展,带动昌宁茶农增收。

昌宁县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始终狠抓基地建设、品牌打造和市场拓展“三个关键”,依托31万亩茶园和20余万株古茶树,逐步走出了一条品牌引领、规模助推、创新发展的路子。2021年,全县实现茶叶总产量2937.3万公斤,实现总产值55.66亿元。

昌宁县茶叶技术推广站站长王洪斌:通过推广茶园的绿色高效综合生产技术,还有推广标准化示范茶所建设技术,对广大茶农进行培训,到目前为止,我们全县的茶园面积达到31.43万亩,茶农的人均收入达到7200元。

下一步

昌宁县将进一步做大做强“昌宁红茶”品牌

促进昌宁茶叶加工向清洁化

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加快推进茶叶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茶叶产业提质增效

助推乡村振兴

昌宁县委副书记侯琰:依托“昌宁·论茶”这个活动,我们主要的目的是想通过政府搭台,企业来唱戏,专家来品鉴,对前期的茶产业发展做一次大检验。下一步就是要把昌宁茶叶品质提升,让茶叶产业走上一个良性发展的道路,我们是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论出一个好工艺,论出一个好品牌,论出一个好产业,论出一个好市场,也论出昌宁茶产业发展美好的前景。

记者:文黔星 段晓晖

来源:保山广播电视台,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3年云南省科技特派团—昌宁县茶产业科技特派团项目正式启动

为昌宁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5月29日,经云南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作为2023年云南省科技特派团31个团队之一的“昌宁县茶产业科技特派团”项目在昌宁县举行启动仪式。云南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市科学技术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昌宁县工业信息商务科技局、昌宁县农业农村局、昌宁县茶叶技术推广站、昌宁遐迩茶品有限责任公司、昌宁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启动仪式。

在启动仪式上,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特派团团长刘本英研究员讲解了2023年—2025年特派团工作任务指标:一是开发“智慧茶园”数字化管理系统1套;建设绿色有机茶园示范基地500亩以上,带动10万亩茶园实现绿色技术管理;二是建立古茶园生态风险评估模型1个,建立昌宁古茶园茶叶指纹图谱1套;三是开发红碎茶/富硒茶产品生产流程1套,开发红碎茶/富硒茶新产品1个;四是开展绿色有机茶园技术培训1500人次以上,培训乡土人才10人以上;五是收集适宜性茶树资源20份,发表学术论文5篇,申请专利4项。特派团成员王凯博博士还对来自省、市、县相关单位的20位特派团成员进行了任务分解。

供稿:市农技中心段学良

来源:保山农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