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安吉溪龙乡

找到约147条结果 (用时 0.313 秒)

集市+直播带货,安吉溪龙乡搭建助推经济发展新平台!

  8月12日,企业集中服务日当天,“安吉溪龙乡2020助企助农‘三服务’公益集市暨网络直播带货节”开幕。万亩茶园、百亩花海间,乡领导和商家变身主播,吆喝声不断。白茶、竹编、家居建材、旅游优惠券等一系列商品通过多个直播平台,畅销线上,人气火热如夏。

  本次活动由安吉县溪龙乡党委政府主办,活动旨在展示溪龙乡各村特色产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打响溪龙知名度,不断激发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新活力。

  活动现场,随着“驻企服务专员与企业结对仪式”、“项目签约仪式”相继举行,本次“带货节”正式拉开帷幕。分设在重点企业展厅、黄杜村万亩茶园、新丰村花海码头内的3大直播间随之同步开启。多位乡领导、村书记、企业老板化身“推销员”,与网红主播一起通力合作,直播间内弹幕不绝,笑声不断。

  “我把这个竹编再拿近些,各种细节你们都能看到,一看就很费功夫的,质量相当好。”在乡干部积极带货的吆喝声中,一件件商品被不停售出。镜头前,“白茶之乡”溪龙正展现更多可能。

  “我是来找工作的,感觉这边既正规又安心,政府工作人员还能帮我解答各种疑惑,太方便了。”在活动主会场——后河村体育馆,招聘会与“三服务”集市同样人头攒动。

  乡“三服务”办、“最多跑一次”便民窗口、安监、市监、环保、人力社保等职能部门集中办公,实时为企业、个人解决各种问题。“政府一直大力支持我们复工,前段时间还送过很多防疫物资,今天在现场,多部门协同,一些比较复杂的事,几分钟就能办好。”活动现场,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驻企服务专员与企业结对后,专员还将主动登门服务,企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将在第一时间获得帮助。

  个人应聘、企业招人、政府办事,一并高效解决,无数网友通过直播,看到了本次活动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

  开幕式当天,“寻找溪龙网红主播”活动如期举行,众多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也将自己拍摄的“美食、美景、美物”上传到了指定平台。据主办方介绍,本次活动的前三名不仅能获得精美奖品,其作品还将通过溪龙乡官方微信进行多次推广。

  作为“中国白茶第一乡”,溪龙全乡茶园面积达2.1万亩,白茶年产量489吨,年产值超6.7亿元。溪龙境内茶企有140余家,其中省级著名商标6个、市级13个,安吉县知名茶叶品牌商标有60%诞生于此。

  2018年,总投资60亿元的“中国安吉白茶小镇乡村振兴综合体”落户溪龙;今年7月底,该综合体成功入选国家“千企千镇工程”项目库。近年来,溪龙乡正不断为安吉、湖州坚持绿色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溪龙乡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通过直播带货“以销促产”,进而带动企业、农民增收。作为疫情下蓬勃发展的新形式,“直播带货节”也是溪龙乡以“白茶全产业链”为引领,不断拓维,大力发展乡村新经济的最新体现。接下来,溪龙乡将继续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乡、开放兴乡、产业强乡”三大战略,全面推进“中国安吉白茶小镇”建设,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溪龙样板”。

  (来源:浙江在线)

安吉溪龙乡白茶受旱面积高达60%

高温干旱,安吉溪龙乡白茶受旱面积高达60%。

连日来,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村民丁金林家的40多亩茶园还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枯黄。为了保住茶园,8月以来,丁金林几乎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山上的茶园,每天要轮换浇水,山下的茶苗圃,每隔2小时就要浇水降温。为了保卫白茶,丁金林全家总动员,儿女下班后也上山浇水。

种茶大户陆黎丰310亩茶园近八成受损。

7月以来,高温干旱使得安吉白茶遭遇危机。溪龙乡农技专家钱义荣告诉记者,整个溪龙乡白茶受旱面积高达60%。而在中国白茶第一村的黄杜村,1.2万亩茶园,也有30%焦枯。

茶农阮祥敏在山脚黄金芽茶园安装喷灌。  

高温旱情对白茶的影响在8月中旬开始集中显现,随着高温的持续,损失也在扩大。

安吉白茶的种植多在山地,茶园南北朝向的不同,土质的好坏,灌溉设施的有无,都会给白茶生长带来影响。而连续一个多月的高温少雨,正在放大这种地势差异带来的后果。“出现焦枯的茶园,第二年白茶产量将减少一半,严重的甚至无茶可采。”钱义荣表示,对于一些环境更加劣势的茶园,眼下正在面临生死“烤验” 。  

茶农摸黑在茶苗圃喷洒农药,消除病害。

高温干旱带来的次生病害——赤叶斑病,也让今年的安吉白茶祸不单行。这种低于32℃才会消失的高温高湿型病害,正在蚕食着本就脆弱的白茶。对于茶农来说,为将损失减到最小,很多人一个多月以来,整夜在地里抗旱保茶,而持续的抽水,让山脚的多个水库开始见底。  

凌晨5时,黄杜村茶农刘宝发给茶苗浇水。

针对高温干旱影响,溪龙乡在7月就组织村民开展茶园管理培训,农技专家纷纷走进茶园指导茶农抗旱,安吉气象部门派出人员前往黄杜村人工增雨……


为缓解旱情,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在黄杜村实施人工增雨。

8月16日傍晚,干旱已久的黄杜村,终于迎来持续2小时的大雨,茶园旱情暂时缓解,让多日不眠的村民终于睡了一晚安心觉。山下干涸的小水库,也有了可供三五天灌溉的蓄水量。  

茶农在水库抽水抗旱。

两天之后,高温再起,丁金林和村民们又回到茶园全力抗旱。作为黄杜村最早种植白茶的村民之一,丁金林从没遇到过如此高温干旱的天气,眼下昼夜不停的坚守,是和高温干旱的“耐力赛”,若赢了,那些枯萎的茶树来年还会生根发芽。

农技专家钱义荣(右一)在丁金林的茶园指导抗旱防病。

丁金林和村民们都在焦急地盼望着雨水光临。好消息是,据气象部门预报,8月24日起,我市最高气温有望回落到35℃以下,高温退去,茶农最为渴望的降雨预计也会到来。

原文标题为:《保卫白茶》

记者 项飞 实习生 沈逸凡 摄影报道

来源:澎湃新w ---原创 项飞 沈逸凡 湖图网

“中国白茶第一村”安吉溪龙乡黄杜村

碧影映湖间,悠然云水天。小船穿村而过,晨间,在千亩田园采摘果蔬;午后,去百亩花海中拍照闲逛。眼下,浙江安吉县溪龙乡新丰村4公里内河游船航道即将全线贯通,“烟雨酿诗篇”的栖居愿景正变成风生水起的现实。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如何快速打通转化通道,找到特色发展之路?西苕溪畔,“中国白茶第一乡”溪龙正以白茶为根基,加快打造“未来乡村理想国、诗意经济栖息地”。面对未来,溪龙不仅底气十足,而且充满信心。

产业融合+产城融合

一片茶叶拥有无限可能

中国白茶看安吉,安吉白茶看黄杜。溪龙乡黄杜村,素有“中国白茶第一村”美誉。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人均年收入还不到400元的贫困村,到现如今1000多村民拥有400多辆汽车、人均年收入超4.9万元的省级3A景区村。这里的巨变源于靠卖茶,更源于“茶+N”的产业融合。

“当时听说上海商人要在安吉选址建酒店,我们往对方公司总部跑了三趟,最终用诚意打动了对方。”黄杜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说,早年间,村民靠白茶种植发家致富,作为第一产业,毕竟要“靠天吃饭”,土地资源有限,种植面积饱和后,如何实现茶产业健康发展是近些年的“新课题”。

2014年,投资2亿元的帐篷客酒店如期运营,黄杜村的知名度大大提升,游客也越来越多。

万亩茶园间,因为没有一根电线,黄杜村还成了热气球、滑翔伞等户外低空运动爱好者的乐园。眼下的黄社村,“游客比村民多”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借旅游业发展向市场要红利,在溪龙乡,一片叶子的“魔力”还远不止于此。

2018年,总投资60亿元的“中国安吉白茶小镇乡村振兴综合体”落户溪龙;今年7月底,该综合体成功入选国家“千企千镇工程”项目库。

总用地面积7770亩,“白茶小镇”项目以全域旅游产业先导,共分4期开发。一期主要集中在镇区核心区范围、新丰西苕溪滨水休闲带,建设用地约200亩,主要工程为完善相应基础设施,建设小镇客厅、白茶博物馆、上马坎博物馆、大自然学校、商业配套、民宿酒店、水上运动基地及配套社区。

自争先创优行动启动以来,溪龙乡设立七个工作专班,以“季目标、月评比、专班干、重激励、争高分”的推进机制,抓好分析研判,精准统筹调度,高质量推进白茶小镇建设。目前,以黄杜村白茶公园为中心的白茶飘香精品观光带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两馆一厅”小镇客厅已启动建设,白茶博物馆、上马坎博物馆土地也已实现“摘牌”。

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个项目将以白茶全产业链拓维、乡村新经济整合、美丽乡村振兴、心灵休旅度假为理念,集中打造“魅力茶镇”“活力茶乡”“创意茶谷”“浪漫水乡”四大板块。

不远的未来,小镇内还将开设“大自然学校”,通过设立博物馆与艺术村,为年轻艺术家提供迸发创意的平台,从精神层面不断促进城乡融合。

生态意识深入人心

护好绿水青山 共享金山银山

“好的环境是最重要的,大家很早就养成了环保习惯,你像现在垃圾分类,大家就很配合,没什么阻力,很顺利。”得益于持之以恒的宣传与引导,溪龙乡各村村民,无论长幼,时刻心存“生态意识”已蔚然成风。十数年如一日,这里的青山绿水不曾改变。

人若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源于人的积极性,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绿色惠民、全民共享,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我们很早就把保护生态环境、创造生态价值、履行公民义务写进了茶产业商会的会员公约、各村的村规民约,这对保持群众的生态安全感和满意度很关键。”溪龙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多方互动,多方共建,才能持续“共享”。

“你像公共区域大家都爱护,保护环境大家都挺积极的,我的工作不怎么累。”村民的环保意识究竟如何?在上了年级的村保洁人员口中,“相对轻松”是诚恳的回答,也是最好的评价。

一片叶子在富了一方人后,溪龙人对这方水土也不曾“怠慢”。大山坞茶场创建于1980年,作为最早开发、繁育和生产安吉白茶的单位之一,“不污染环境”始终是企业的不变坚守。“茶树植保用的是物理防治,茶叶外包装上有二维码和条码,施肥施药记录一清二楚。”企业负责人说。

在帐篷客溪龙茶谷度假酒店,因为房间非永久性建筑,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景区的生态环境。同时,每一家“帐篷客”都拥有生态循环系统及可再生能源加热系统,整个酒店的能耗已降至最低。

8月12日,“溪龙乡2020助企助农‘三服务’公益集市暨网络直播带货节”开幕,通过多线路多平台直播,总点击量破200万。透过镜头,无数网友足不出户便纵览了溪龙的风土人情、茶园花海间,“好美”成了直播间内最高频的弹幕。

来源:茶艺师网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47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