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青海藏茶

找到约165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黑茶类典型代表——雅安藏茶

(《吃茶去》杂志刊文)在川藏公路通车之前,一千多年来,藏族同胞喝的茶几乎都通过茶马古道运送进藏。藏茶,成为演绎茶马古道故事的主人翁。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和亲吐蕃王松赞干布,将蒙顶贡茶带到吐蕃,由此开创和开辟了西藏1300多年的饮茶史和当今闻名于世的“川藏茶马古道”。

背夫文化是茶马古道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背夫演绎了茶马古道的神奇,令人敬仰。

蒙顶山下,位于名山县新店镇的茶马司见证了茶马古道的辉煌与沧桑,这是我国目前有文字记载的四处茶马司中,唯一一处有遗址可考的茶马司。

明《严茶议》载:“茶之为物,西域吐蕃,古今皆仰信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也。是则山林草木之叶,事关国家政体之大,经国君子固不可不以为重而议处之也。”雅安藏茶的特殊意义、卓越功能可见一斑。

2008年1月24日,国家文化部公示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茶制作技艺即雅安藏茶制作技艺名列其中。

这一消息传来,雅安藏茶界振奋不已,有着千余年历史的藏茶逐渐在世人面前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其传统制作工艺带来的醇厚味道将是爱茶人最难忘的记忆。

雅安藏茶采用成熟茶梢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发酵、蒸压成型等工序制作而成,其汤色呈褐红色,味道陈醇回甘。

藏茶所用原料是一芽五叶成熟茶,其内含物远比一般芽茶要丰富得多,这就好比水果,成熟水果不仅口味很好,而且营养也很丰富,未成熟的水果不仅口味不好,也没有营养,一般芽茶也就好比未成熟的水果,内含物没有一芽五叶成熟茶丰富针对藏茶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许多人提出了“藏茶汉饮,边茶内销,粗茶细作”的思路。藏茶汉饮,一个崭新设想的诞生,重新定位了藏茶市场。藏茶,将要进军国际大舞台。藏茶企业也同样注意到了藏茶潜在的巨大市场潜力。随着“绿色风潮”来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绿色”健康饮品。而藏茶对人体的健康功效,注定了它不会继续“深闺人不识”下去。事实上,藏茶降“三高”、助眠、减脂等功效已经广获世人的认可。茶业协会也已根据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边茶内销、各族共饮”八字方针,力图让藏茶走出雅安,走向世界。

千百年来,雅安藏茶赢得了广泛的口碑,如今,凭借着丰富的营养价值,雅安藏茶正逐步走向世界,走进各族人民的生活。

藏茶是最神秘的黑茶,进驻青藏高原已1300多年,在很多藏族同胞身边担当着药剂师、营养师的重任。雪域高原上的藏族同胞“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从唐朝文成公主携茶入藏到今天,这一习惯并未改变。

因为藏茶,造就了一条以雅安为起点的茶马古道,赢得了“南丝绸之路”之美誉;因为藏茶,造就了雅安边销茶产业的繁荣。藏族同胞离不开茶,雅安人也离不开这一充满荣誉的特色产业。

追溯1300余年藏茶发展史,雅安藏茶因畅销西藏、青海、甘孜等藏区而闻名,又有“乌茶”、“边销茶”、“南路边茶”等别称,藏族同胞爱喝雅安的茶。藏区平均海波4000多米,高原上高寒缺氧、辐射性强,人们需要从肉食中摄取热量,造成了食物链的单一。再加上高原上蔬菜、水果较少,维生素缺乏,此种情况下,富含大量营养的藏茶自然而然地受到藏族同胞的青睐。

雅安处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从这里运送茶叶入藏比其他地区更加便利快捷。高原上开水沸点低,茶叶只能熬煮不能浸泡,同时,藏族同胞喜好喝茶,茶叶消耗量非常之大,所以运送到藏区的茶叶必须经煮耐泡。恰好,雅安的茶树主要分布在海拔580—1800米的丘陵和山区,为黄壤、红紫土及山地棕壤上,呈酸性或微酸性,自然生态循环形成的有机质、矿物质丰富,茶树比较充分地利用了光热资源,茶叶天然品质以香高耐冲泡著称。

在如今的市场上,按照“边茶内销”、“藏茶汉饮”产销思路研制开发的雅安藏茶系列新产品日渐增多,也日益成熟。

雅安市茶企将藏茶传统工艺和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研发出了藏汉民族皆宜饮用的精品藏茶。其精心考究的制作、独具匠心的造型设计、卓越的品质和口感,以及巧妙的饮用方法,无不让人感受到茶企业家们的良苦用心。

首先,藏茶的颜色让人心生愉悦,泡上一壶藏茶,看玻璃壶里透出的褐红茶,晶宝剔透,呼之欲出,已经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同时,藏茶还有其独特的品质和文化。雅安藏茶通过深度渥堆发酵后,其特有的消脂、通胀、安神、降糖、降压等保健作用,恰恰是现代时尚健康生活所追求的珍品,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为藏茶汉饮和内销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南路边茶特有的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和独领风骚的黑茶魅力,也让更多人对藏茶产生了浓厚兴趣。

近年来,藏茶饮品“家族”正在不断壮大。除去“金尖”、“康砖”等传统品牌外,藏茶茶饼、茶砖等也陆续问世。今年年初,由雅安市藏茶研究中心研制的散藏茶也成功上市。散藏茶条索完整,色泽乌黑油亮,回味醇厚甘甜,留香持久,采用上等成熟鲜叶制成,堪称藏茶中的名优茶。这种茶的泡制方法简便,出色快,有浓郁的醇香,消费者能直观感受到茶叶的品质特征。散藏茶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市藏茶新产品开发再上新台阶,对于藏茶市场的开拓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茶为国饮,数千年来,茶叶一直延续着饮用的功能。而今,雅安市藏茶企业又突破性地把“砖茶”变为了“茶砖”,砖茶是“茶”,茶砖是“砖”,把茶砖真正当作砖装饰房屋,不仅健康、环保,而且能够体现高雅的文化品味。在我市茶文化主题酒店——西康大酒店,消费者就可亲身感受用茶砖装饰的茶屋,在飘溢的茶香中心旷神怡。

养生茶砖面对的是装饰建材市场,其市场需求量远非饮用茶可比,随着市场的不断推广,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养生茶砖无疑前景可期。

藏茶的加工仍将采用特有的传统工艺,组合最佳配方,采用现代科学新技术,生产出适合现代人群消费特点的南路边茶,其中所含生命物质元素多达几十种,如维生素、茶红素、单糖、蛋白质、单宁等。而这样的优质藏茶,被广泛认为具有消除油腻、溶脂助消化等功效。

一杯好茶,总是让人怀念。更何况,一杯藏茶,还引出了一条茶马古道,搭起了汉藏民族沟通的桥梁,它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特性已经足以吸引世人去探寻。

传说,最初运送藏区的茶并不经过渥堆发酵等工序。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经受日晒雨淋,茶叶运送到喝茶人手中时发生了质变,人们惊奇地发现,这种质变后的茶叶口感更佳,于是,经过几代人的研究,逐步摸索出了现在的制作工艺。

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杜晓告诉记者,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藏茶制作工艺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要继承它的文化属性,这本身就是雅安的一笔财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藏茶的制作技艺也在改进,因此,在传承传统制作技艺时,我们应该有所扬弃,比如渥堆技术,这必须掌握,应该说这是藏茶制作技艺的关键,不管怎样,重点是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味道。

雅安本身是一个生态城市,气候和地理条件都适宜茶叶的生产。在工业文明获得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雅安要用每一片生态茶叶,融入现代科技精华和传统制作技艺精髓,打造优质藏茶。

(摘自2012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陈书谦)

雅茶藏茶组团,共赴北京“两展一节”茶业盛会

       【亚太茶业网】讯: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湖南省益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北京国际茶业展、2020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2020安化黑茶(北京)文化节”(简称“两展一节”)为期四天,将于10月22日在北京展览馆和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同步开幕,整个活动将持续到10月25日,届时将为京城百姓带来一场“茶之盛宴”。作为四川地区茶叶产销“中心”的雅安也将组团,启程,共赴这场首都的茶业盛会!

  据悉,此次展会展览面积共计22000平方米,设有1000个标准展位,展馆分为两层,特装展位占90%以上,分设包含西城区展区、益阳市展区、云南展团、台湾展团、黄茶展团、紫砂展团,黄山、梧州、咸阳、铜仁、临沧、雅安、日照、安顺等地级市展团,以及福鼎、福安、横县等十余个主产茶县展区,还设有精品茶具区、茶包装区、媒体直播室、网红带货区等集传统与时尚于一体的多个展区。内容囊括绿红黑白黄青六大茶类及花茶、茶食品、茶具、紫砂、茶包装、茶机械、茶深加工产品、茶席、茶服、香道等,汇集了中茶集团、浙茶集团、大益集团、竹叶青、武夷星、品品香、张一元、吴裕泰等众多国内百强企业参展。

  生态雅安,至美雅茶

  雅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底蕴深厚,茶叶种类丰富,品质优异,这些都源于雅安特殊的地理环境,这座位于神奇的北纬30°金腰带上的城市,多山、多雨、多雾,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水充沛、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居全省第一,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是“一座最滋润的城市”,素有“天然氧吧”和“天府之肺”的美誉。良好的生态气候加上“五朝贡茶”的传统制作技艺,孕育出了“形美、色润”、“性温”、“味独珍”的蒙顶山茶和“红、浓、陈、醇”的雅安藏茶。

  本届“两展一节”,雅安市组织了7家本土企业参展:

  雅安茶厂股份有限公司

  雅安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原国营四川省雅安茶厂)始于公元1546年,距今已有473多年不间断制茶的历史。是藏茶产业唯一上市企业,总资产近2亿,股票代码832057。

  公司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大兴国家农业高科技园区1号,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藏茶生产基地,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保护和传承企业;是中国砖茶标准制定管理企业;是唯一通过国家认定的“四川老字号”藏茶企业;并获得有机藏茶认证的企业。公司生产的“康砖”、“金尖”“雅细”“双环”四大系列品牌,是目前藏茶行业中生产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集生产、文化、产量、品质、科研、销售、信誉过得硬的百年老厂和龙头现代化企业。

  四川康润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康润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在雅安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下成立的雅安首家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由四川农业大学何春雷教授领衔运营。

  公司现有厂房与仓储面积20000余平方米,拥有全自动化红、绿茶兼制生产线1条、清洁化藏茶生产线1条,以及全套的茶叶精加工与自动化包装设备和5000立方米气调冷库1座,拥有四川省藏茶工程技术中心的全套茶叶质量检验检测设备,具备绿茶、红茶及藏茶的初、精制加工及茶叶质量检测与控制能力。

  公司秉承“科技先行、质量至上、产销协同、互惠共赢”的理念,依托雅安丰富的茶叶资源,联合茶叶初加工企业,稳定以鲜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毛茶资源,并依托以毛茶为原料的茶叶精深加工技术,搭建茶叶精深加工共享工厂平台,通过为茶叶品牌营运商提供“产品的合法性、质量的可靠保证、周到细致的服务及公道透明的价格”方式,构建茶叶产销联盟新模式,共同打造“产、制、销”一体化的茶叶命运共同体。以此助推“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两大公用品牌的建设,为雅安茶产业发展探索一条新的路径,以此促进雅安茶产业的稳定、快速和可持续地发展。

  四川省雅安义兴藏茶有限公司

  四川省雅安义兴藏茶有限公司源于1995年建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于2007年成立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康砖、金尖、青砖等边销茶为主。多次评为市级龙头企业。公司产品远销西藏、青海、内蒙、四川甘孜、阿坝、凉山州等地,得到广大藏族同胞一致好评。

  公司在硬件和软件设施方面作了很大的技改投资,新建两条边销茶生产线、两条青砖茶生产线、多条先进的藏茶生产线,生产车间结构均按QS标准设计,防蝇、防鼠、防蚊虫等设施建全,洗手更衣程序化。在藏茶研发、检测化验设施、生产设施方面作了较大改进,公司具有自主质量检测能力。

  公司运用现代营销理念与策略,加强 “义兴”、“藏家宝”、“雅龙”的品牌建设,迅速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把绿色藏茶、健康藏茶等新理念、新时尚,带进都市生活圈!

  雅安市山雅茶业有限公司

  雅安市山雅茶业有限公司,位于的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水津村,注册资金一千万元。 公司的“雨城”牌注册商标已成为“四川省著名商标”。公司自有茶园种植总面积2800多亩,具备年产2000吨名优绿茶、红茶、藏茶等各种茶叶的生产能力,并辐射带动当地30万余亩茶园。 公司的“雨城”牌茶系列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食品(茶叶)认证;是首批获得国家QS认证的企业,2015年10月获第十六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雅安市蔡龙茶厂

  四川雅安市蔡龙茶厂是生产边销藏茶的大型私营企业,拥有多条先进的边销茶生产线,2006年率先通过了“QS”质量安全认证。我厂生产边销茶历史悠久、品质上乘,所生产的“德仁”牌金尖、康砖茶、特制茶系列产品,畅销四川、西藏、青海、宁夏、云南、北京、广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四川省雅茗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凤之彩”绿茶,因产自凤鸣乡,绿润与银白相间的色泽,像凤凰振翅欲飞,兼甘露和龙井之甜香口感。

  “凤之彩”藏茶系列,具有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加工工艺,制作出“丹凤朝阳”、“凤之瑰”、“凤之珠”等特色藏茶。  

       四川又几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又几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牌名:又几制茶),创立于2016年,诞生在蒙顶茶源沃土之中,是产品极客思维下应运而生的现代制茶者,和集研发、生产、销售、品牌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创新整合型新兴茶业品牌。

  经过几年的发展,又几制茶已形成完备的产品体系:“早春蒙顶”名优茶、“平山海”黄茶、“晚春”黑茶等产品系列,覆盖黑茶、黄茶、绿茶、红茶、花茶等不同风味特点和历史来历。

  又几制茶致力于成为以黄茶、黑茶类为主的茶叶消费品服务商,在制茶上传承古法、创研新茶,立足蒙顶,布局四大茶产区,原创出口感鲜明的珍稀黄茶、精细便捷的黑茶类产品;在饮用上坚持便捷创新,采用充满现代设计感的包装风格,让茶真正“好”喝,更加契合当代生活。

  雅安市此次组团参展目的在于巩固对外宣传推介“雅安藏茶”区域品牌的成果,并推动雅安藏茶品牌的持续发展,进一步扩大雅安藏茶知名度,拓宽雅安藏茶销售渠道,提升雅安藏茶整体品牌形象,最终达到茶农小康,茶友健康的目的。

建国后青海边茶贸易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前,青海农牧业生产落后,宗教和封建头人统治盘根错节,历史上民族隔阂较深,尤其是马步芳统治集团对牧区人民血腥镇压、贸易掠夺,造成了少数民族对官方的不信任,畜牧产品卖不出去,所需要的茶叶、粮食、布匹和日用品买不进来,缺吃少穿。

青海解放后,人民政府将边茶贸易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予以重视,千方百计确保青海地区的边茶供应,稳定了大局,实现人民安居乐业。随着时代的发展,青海边茶贸易也在不断变化。

解放初期边茶贸易是首要的政治问题

茶叶是青海省各少数民族人民的一项主要生活必需品。建国初,工农牧产品比价不合理,广大农牧民购买力极低,紧压茶消费长期处于低水平。

1949年9月,青海省贸易公司建立后,即从兰州、西安调进大批茶叶,满足各族人民的需要。为了稳价销售茯茶,打击市场上的投机倒把活动,10-11月,省贸易公司以低于市场10%的价格抛售茯茶1000多封。

1950年10月,不法商人套购茶叶,抬价销售,造成物价波动。省贸易公司当即调低茯茶售价16.4%,并大量抛售,迫使市场物价回跌。全年,省各级贸易公司供应茶叶25.4万多斤。全省国营和私营商业共销售紧压茶42万公斤。

当时,全省组织了8个贸易工作队到边远部落进行贸易,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贸易工作队一边向牧民供应粮食、茶叶和日用工业品,一边收购农牧土特产品。工作中始终坚持买卖公平、价格合理、服务热情的原则,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群众从贸易中得到实惠,过去反动统治阶级造成的民族隔阂和群众对人民政府的疑虑逐步消除。果洛这藏族的显巴隆布听前来贸易的湟中回族商人说,西宁解放了,人民政府和解放军非常好,羊毛涨价了,可以自由买卖,他就与本部落43人赶着牦牛,驮运大批羊毛,跋涉千里,到湟源贸易公司换了棉布、茯茶、粮食等生活用品。

显巴隆布的秘书当即用藏文写下诗句:“毛主席像太阳,暖烘烘地照在人身上,牛羊也肥壮。马步芳象冰雪,太阳出来融化光,终究没有好下场。喝牛血,吃野果,三十多年没破伙(没吃到粮食之意),今天一袋袋装青稞。人民政府样样好,解放我们获新生。”

▲贸易队的雪地靴

西北军政委员会贸易部在1950年工作总结中指出:少数民族地区“一年来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贸易关系改变了政治关系”。

1951年贸易工作队发展到17个,先后到50多个地方开展贸易活动。

1953年,全省流动贸易组发展到76个,继续在边远山区和牧区开展流动贸易。这年,省贸易公司还组织西宁裕丰昶等7家私营商号运输大批茶叶等商品到玉树结古,开展深购远销。

1954年7月,海西贸易中心支公司在阿尔顿曲克的库尔班崖吉草原上建立了贸易商店,受到哈萨克族人民的热烈欢迎。

1954年冬到1955年春,果洛地区连降大雪,地面交通受阻,兰州军区空军调用飞机空投粮食4.8万公斤、茶叶3000公斤。

从1953年到1955年,国营和合作社商业供应给各族人民的茶叶达1004万斤,供应数量逐年增长,与1952年比较,一九五三年为2.67倍,1954年为3.45倍,1955年为5.19倍。

茶叶贸易的发展,使各族人民从自己的切身利益中体会到党的关怀和新社会的温暖。在青海省的藏、蒙群众中曾经流传过这样一首歌:毛主席太阳红又红,牛马羊子都兴旺。买上茶壶买茯茶,帆布来了添帐房,幸福生活哪里来,感谢中国共产党。

计划经济年代边茶为指令性计划商品

▲1958年机制茯茶

1955年后,边茶实行计划供应。西宁市机关、团体和饮食服务业用茶,视实际需要按季分月编制计划,经批准后供应,对消费者也限量供应。

1955年开始,全国紧压茶不足,商业部门在货源分配上,尽量照顾牧业区少数民族的需要。1957年供应开始紧张,全省销量仍达430万公斤。1959年,国家扩大计划管理和统一调度,将茶叶列为二类商品,由国务院主管部门管理。

▲青海省部分地区茶票

由于边销茶货源紧张,从1961年10月开始,实行茶叶凭票供应,标准为西宁市每人每月供应0.15市斤,海南、海北、黄南州(含循化)0.4市斤,大通、互助、湟中、湟源、民和、乐都、循化县0.2市斤,柴达木地区0.3市斤,果洛州0.6市斤,玉树州0.7市斤。

1963年,采取死定量活供应办法,允许群众按定量一次性购买一个季度或半年的茶叶。

1963年,商业部将在少数民族地区供应的商品定为特殊商品、照顾商品和一般商品三类,当时茶叶被列为照顾商品。

1966年,采取各地销售指标包干使用的办法,在不超过年销售指标的前提下,供应上可以不受定量限制,办法由各地自定。

1973年,将茶叶改为专项照顾商品。茯茶主要供应牧业区。

1976年,全省各地一律实行敞开供应,并要求有一定的库存储备,以防止脱销。

▲军用马料票

1979年上半年,省副食品公司库存突破1000万市斤。

1982年青海省人民政府51号文件规定,茶叶分配要照顾民族地区特别是牧业地区的需要,凡是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需要有矛盾的,要优先供应民族地区特别是牧业区。

1983年,全省销售量750万公斤,为历史最高水平。

1984年,根据边销茶销量不断增加,财政补贴不能增加的情况,省内实行分地区定基数供应办法,即以前三年各地平均销售量和省人民政府批准的272万元补贴额,核定各地区定量供应基数,对消费者采取按人定量平价供应和保本敞开供应两种办法。

1985年,商业厅将边销茶列为指令性计划商品,并理顺了茶叶价格,购销价格不再倒挂,于是停止实行定基础的供应办法,又敞开供应,当年全省销售673万公斤。

茯茶除供给各族人民饮用以外,还用于牲畜补饲。

仅1966到1967年,国营商业供应牧业区牲畜补饲和农业区役畜补饲茶达51万市斤。

牲畜补饲茯茶绝大部分供应给了青海省军区的骑兵部队,由当地的民贸公司负责向驻地的军用骡马按月供应。

骑兵部队对巩固新生政权意义重大,剿匪、平叛离不开骑兵,军马作用凸显。马虽然被人类驯服使役已经数千年,但在进化上仍存在许多缺陷,尤其是肠道系统,常被草料阻塞,导致马匹便秘,兽医称之为“结症”。

一匹军马每天的营养套餐为十多斤草料,7斤精料(玉米等),定时50克茯茶。至今青海境内仍驻有少量骑兵部队,需采购优质边销茯砖茶,每天饲喂军马。

边茶供应是政府长期的惠民工程

国家对定点茶厂实行流动资金贷款优惠利率、技改贷款贴息和税收优惠等政策,规定边销茶的指导价格,在青海建立了一定的边销茶战略储备。

一是边茶供应总量在逐步增大,人均消耗逐年提升。

二是保持了边茶价格相对稳定,人民群众实际购买力大幅提升。长期以来,政府严格控制边茶价格,保持了价格的相对稳定。

1955年9月20日,人民茯茶零售牌价每封由原来的4.59元调为4.90元。1956年,人民茯茶每封零售价5.47元。1962年4月7日,全省调高了高中级茶叶价格,但供应少数民族地区的边销茶一律未动。

▲50年代末民族团结牌茯茶

1962年上半年,经营湖南益阳茯茶由于购销价格倒挂每百市斤亏损7.38元。7月1日起,又因出厂价提高20%,每百市斤亏损达到23.50元,全年全省共亏损64.7万元(扣除红、绿、花茶利润5.38万元后的亏损额),边销茶实际亏损70.08万元。

1972年,益阳茶厂用全黑毛茶试制了一些高质量的“特制茯茶”,试销后群众反映良好。按保本经营原则计算,每市斤批发价1.046元,零售价1.20元。较原机制茯茶0.8559元提高19.6%。

1975年8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天津会议上将江西、浙江、江苏、安徽4地所产茯茶价格进行了调整,批发价由原来每市斤0.7925元降为0.6956元,零售价由0.9125元降为0.80元。

1984年1月1日,茯茶实行基数内为平价,基数外保本价的两种销售价格。1985年理顺了价格,亏损问题也随之解决。之后,省物价局、商业厅、供销合作社《关于对边销茶销售价格实行向下浮动的通知》中确定,以现行牌价为最高限价,只准下浮,不准上浮。

▲50年代末,2.5公斤白沙溪花岭茶

80年代,2公斤茯茶的零售价格大体在5元左右。现在1.5公斤茯茶的零售价格在23元左右,以年人均消费6斤边销茶计算,不过50元,与1斤牛肉价值相当,几可忽略不计。

三是严厉打击劣商和劣茶。解放初期,不法资本家大肆造谣、欺骗、恐吓,对蒙民、藏民进行敲诈,破坏民族贸易政策,他们把一千元人民币,当一万元给蒙、藏民,向牧民推销他们的劣质茶。他们造谣说:“贸易公司的胜利茯茶喝不得,喝了头昏。”等等。改革开放后,一些非国家定点厂生产的质劣价低砖茶,严重冲击边销茶市场。对于劣商和劣茶,国家一直予以严厉打击,较好地稳定了边茶市场秩序。

新时代边茶升级发展的趋势

建国后,商业系统在抓好传统边销茶供应的同时,从全国调拨了各种高中级茶叶,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从1957年中国茶叶公司青海省公司茶叶罐上看,全国各名优茶叶基本齐全。

▲70年代,青海省西宁解放商场茶叶专柜

80年代起,安徽、福建等地茶商陆续进入青海西宁,开设茶叶专卖店,批发零售南方各类茶叶、茶具。青海560万人口,一半在省会西宁,年轻一代多数不知茯砖茶为何物。

目前,西宁有五个茶叶批发市场,全市茶叶从业人员保守估计有300多人,进入了“六茶(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共享”“六茶共舞(喝茶、饮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的新时代。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提升,传统意义上的边销茶逐渐退出了市区、郊区和农业区市场,牧业区也不再是传统湖南茯砖茶和雅安藏茶一统天下的局面,六大茶类已进入青海的雪山草原、帐蓬寺院,真正进入了千家万户。

近些年主要边销茶厂积极调研边区消费市场,抓品质创品牌,多次来西宁参加青洽会,增强了社会影响力,喝好茶的观念深入人心。

▲50年代青海茶叶罐

2018年,青海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农村突破1万元,每年拿出收入的一定比例喝点好茶是完全可行的,在城镇存新茶喝老茶已蔚然成风。近十年来,喝茶的人多了,喝茶的量升了,茶文化氛围愈来愈浓了。

传统边销茶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应该赋予边销茶以新的时代内涵,要融入现代茶饮发展大趋势,在好喝养生、方便携带、快速泡饮上下功夫。

▲现今青海西宁路茶城一角

近年来,湖南益阳一些边销茶厂在开发中高档黑茶产品上作了大量的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白沙溪茶厂、益阳茶厂及一些私营茶厂的高新产品受到广泛好评。人们期待更多更好的边茶产品投放市场,普惠青海人民。

作者:朱晓峰(青海老茶文化交流品鉴中心)

来源于: 安化黑茶传媒平台,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60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