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一千支银针

找到约21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吴建利:千两茶应化繁为简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湖南有3个项目入选,分别是黑茶类的千两茶、茯砖茶制作技艺,黄茶类的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成为湘茶行业守正创新的生动见证,湘茶传承精益求精的澎湃动力。即日起,红网茶频道推出《舌尖山水非遗湘茶》系列报道,回顾“田园山水打交道,烟熏火燎练功夫”的湘茶非遗传承人延续技艺、守住根脉的前尘往事,展示湘茶非遗传承新篇。


红网时刻新闻1月16日讯(记者朱俊宇)“千两茶,以每卷(支)的茶叶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现为36.25千克)得名,因外表的篾篓包装成花格状,故又名花卷茶。”安化千两茶非遗工艺传承人吴建利向记者介绍,千两茶传承逾两百年,独特的花格篾篓包装形如圆柱、外观古朴,具有原始、大气、粗犷、阳刚之美,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与奋发精神的象征。


安化千两茶。

事实上,将黑毛茶踩压捆绑成圆柱形的“千两茶”,是一门传子(媳)不传女(婿)的独门技艺。为了打破这一状况,1952年,当时的安化砖茶厂(湖南省白沙溪茶厂前身)聘请刘家后人(千两茶创制家族之一)进厂带徒传艺,这门技术才得以推广。据吴建利回忆,湖南省白沙溪茶厂(以下简称白沙溪茶厂)是当时独家掌握千两茶加工工艺技术的厂家,在1958年机械化改造完成后,千两茶原料改制成了花砖茶,千两茶从茶厂的生产销售清单中消失。

1981至1997年,吴建利在白沙溪茶厂潜心研究安化黑茶期间,凭借出色的制茶技艺,从学徒晋升为厂长。当时,吴建利发现黑茶生产普遍机械化,虽然顺应了工业化、智能化的潮流,但是传统的手工制茶技艺却慢慢退出舞台,于是他开始带领团队挖掘与恢复传统制茶工艺——千两茶。他们寻找了几位老师傅,带领一些徒弟重新制作千两茶。1997年,他们成功生产了414支千两茶;1998年,技师团队承包厂里千两茶的生产,正式恢复传统工艺。2008年,千两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坚守传统工艺制茶,除了勇气,更多的是责任,我们一定承担起这份责任,将安化千两茶传承下去,将安化黑茶文化发扬光大!”2000年,吴建利从湖南省白沙溪茶厂领导岗位退下来,携妻子王小平(原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质检科科长)一道创办“利源隆”茶厂,在延续黑茶事业的同时,传承并发扬安化黑茶。二十余年间,吴建利夫妇带领制茶团队积极探索黑茶制作工艺的创新发展,从千两踩制场、光棚晾晒场、移动式渥堆发酵箱到梅山蛮茶,陆续获得20多项黑茶制作专利。


吴建利,安化千两茶非遗工艺传承人,湖南利源隆茶厂创始人。

红网茶频道:您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接触到安化千两茶?

吴建利:1981年从部队退伍,被分配到湖南省白沙溪茶厂工作,有幸见证了千两茶自1958年停产后时隔23年的唯一一次千两茶踩制。当年共踩制千两茶327支,因销售不畅,后续没有继续生产。

红网茶频道:您参与了千两茶恢复生产过程,可以和我们科普一下,如何做好一支安化千两茶?

吴建利:千两茶是安化黑茶最具文化特征的产品,也包含了黑毛茶制作、筛选复制和千两茶成品制作三个阶段。鲜叶采摘后,要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发酵、七星灶火焙等传统工艺,制作成黑毛茶;再经一年以上散仓自然陈化,期间要对黑毛茶进行筛选、去梗、分级等制成半成品(也称“青茶”);继而使用粽叶裹茶、棕衣加固、篾篓做形,经筑、拉、压、捆、绞、锤等多重手法的反复运用,千两茶方得成型,再经108天的光棚自然晾晒,吸日月之精华,纳山水之灵气,一支千两茶才算制作完成。


鲜叶采摘。



杀青。


揉捻。


渥堆发酵。


七星灶火焙。


散仓自然陈化。


千两茶踩制。


光棚晾晒。

红网茶频道:千两茶面临制作过程复杂、销售周期漫长、从业人员老龄化等问题,该如何进行保护与传承?

吴建利:1958年安化国有黑茶加工企业机械化改造完成后,千两茶原料改制成了花砖茶,千两茶从茶厂的生产销售清单中消失;1981年是时隔23年唯一的一次千两茶踩制,但因销售不畅而无法继续;直到1997年,千两茶的踩制技艺得以恢复并传承发扬,带着“世界茶王”的光环,展现在人们的茶杯,进入人们的生活。

保护与传承传统制茶工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比如鼓励企业坚持传统制茶工艺,传承人按照传统方式授徒传艺,以及依托中职院校和高等院校培养专门人才,巩固代际传承,建立研学基地,提高青少年对千两茶及其加工技艺的了解与保护意识,最为重要的是做好茶,让人们喜欢上千两茶,不断的消费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础。



吴建利带徒传授千两茶制作技艺。

红网茶频道:安化千两茶凝结了古人的智慧结晶,在哪些方面可以体现?

吴建利:制作千两花卷茶用竹篓包装是一个保持了多年的传统,而这个传统的形成正是因为竹子本身的优点。外包竹篓在千两花卷茶灌装成型时充分利用了竹篓的特点,为产品的干燥、贮存、长途运输创造了良好的保质条件,是千两花卷茶成形的模具和收紧的工具之一。


茶马古道上,马背上驮载竹篓包装的千两茶。

安化位于北纬28度线,春末夏初采茶旺季为阵性降水多发季节,使用七星灶烘焙则不受天气和时间影响,可以提高烘焙的速度和效率。安化山多,具有丰富的薪柴资源,为七星灶使用松柴明火进行烘焙干燥提供了物质基础。七星灶明火烘焙因其自下而上的热干燥方式,连续加层所带来的“热被效应”让茶叶的温度可以达到100℃以上,这是其它干燥方式达不到的。

散仓存放的过程充分利用了茶叶的陈化性和吸异性,茶叶在自身水分较低,处于常温常湿的自然环境下缓慢自然发酵,既能使自身品质变化,也让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就形成了黑茶越陈越香的特点。

红网茶频道:千两茶制作技艺入选世界非遗,对湖南茶产业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吴建利: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申遗成功,这对世界来说,是中国茶文化的一次宣言,对中国茶业界同仁来说,极大提振了信心。湖南安化黑茶文化历史悠久,发掘、保护、利用千两茶制作技艺等,对做强安化黑茶产业、提振安化黑茶文化自信、宣传安化黑茶品牌,对于安化黑茶产区乡村振兴、文旅经济的促进,对于凝聚社会各界对安化黑茶的关注,以及推动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是极其有意义的。


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代贡品“安化千两茶”(经安化黑茶专家鉴定,该茶为现存最早的安化千两茶实物,距今200余年)。

红网茶频道:谈一下你未来关于安化千两茶的创新方向?

吴建利:传统产业的传统产品创新受到制约的方面很多,千两茶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传承,就必须要有创新。一是品饮模式的创新,千两茶受制于紧压且体积大,品饮取茶不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品饮人群的快速扩大,化大为小,化繁为简应该是基本方向。二是功能成分的运用还是一片蓝海,前景广阔。


安化天井山茶园。

来源:红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福鼎白茶史 | 从志书、古诗文见证茶业发展

关于福鼎茶业,我们可以从志书、古诗文中寻找踪迹,从茶叶种类及其变迁中看到演变,从茶叶的贸易中看见兴衰,从福鼎重要的茶人、茶行中了解过去,从民俗中感受茶叶的文化底蕴,以及从与茶业发展关联性的人和事中再次读懂福鼎的茶业发展。

我们将分几个篇章从以上这些角度分别来叙述福鼎的茶业发展历史,今天,我们就从志书、古诗文开始。

01

福鼎白茶

清乾隆四年(1739年)从霞浦县划出望海、遥香、育仁、廉江四里独立设县;但据考古学家对境内新石器遗址的研究,认为早在五千多年前这片土地就有人类活动。这与相传尧时太姥娘娘用白茶治小儿麻疹的传说提供可能的现实条件。

古老白茶制法被认为是生晒的茶叶,也有学者认为最早出现的茶叶应当是白茶。福鼎有漫长的海岸线和港口,为茶叶对外贸易提供便利,茶叶进入贸易流通期,可追溯到明朝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历史上出现的茶叶种类很多,根据市场需求,不同时期,出现过古白茶,白毫银针白茶,莲心米和白毛猴绿茶,白琳工夫、红茶标红茶,平阳黄汤黄茶,茉莉花茶等。清朝至民国时期,广商(广东的茶商)、闽商(福州、泉州的茶商)在福鼎采购茶叶并运往广州、福州、泉州等地,再销往国外。

福鼎的白琳、桐山、店下、巽城、点头涌现出一大批茶商、茶行,如邵维羡、梅伯珍、袁子卿、吴世和、广泰、广顺、协和隆、喻秋记、张元记等,民国期间茶叶的繁荣引起了国内知名茶专家吴觉农、庄晚芳、陈椽、张天福的重视,促成了福鼎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建有三个国营茶厂。

茶箱花(茶叶出口木箱上的印花)图片来源于福鼎市茶文化研究会

02

历史白茶

《福建省乡土志》载:“早在唐代,闽东、闽北已开辟了许多茶园。”《新唐书》载:“唐朝贡茶地区有:江南道……福州长乐郡。”(当时福鼎属长乐郡)唐代陆羽《茶经·七之事》引用《永嘉图经》的一句话:“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椽教授在《茶业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鼎,系白茶原产地。”《永嘉图经》是隋唐时期的温州地方志,可惜已经失佚,但这个时期的永嘉县只在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至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间存在。陆羽的茶经记载,让我们获得一个重要信息,太姥山的古白茶早在隋朝时就已被外人所知。

据央视报道,2009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吕氏家族墓的发掘中,发现了距今一千多年前宋朝的茶叶,更让大家惊奇的是,这些千年以前的茶叶还是茶叶中少之又少的极品白茶。白茶出现在北宋时期的西安贵族阶层,进一步证明了白茶在唐宋时期就已生产。

明嘉靖版《福宁州志·食货·贡辨》(1538年)载:“芽茶84斤12两,价银13两2钱2分;叶茶61斤11两,价银1两4钱7分9厘。”从这段记录可以看出,明嘉靖以前,福鼎茶人把制造白毫银针的芽茶收购价格与制造叶茶的白牡丹价格区别开来,这也是十分珍贵、难得的志书上关于茶价格的记载,表明明代茶叶早已进入贸易时期。

明田艺蘅《煮泉小品》(1554年)赞道:“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生晒茶沦之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明确指出,以日光萎凋生晒芽茶为最佳。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陆应阳《广舆记》载:“福宁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绿雪芽。”说明绿雪芽名称早已问世。

明代学者谢肇淛(1567~1624)《太姥山游记》,全书共三卷,成书于1609年。志中有多处关于太姥山产茶的记载。如:“太姥洋,在太姥山下,西接长蛇岭,居民数十家,皆以种茶樵苏为生。”“白箬庵……在摩霄峰背,有径路可达……凡五里许始至;前后百亩皆茶园。”明确了太姥山周边的村民种茶砍柴为生,距离太姥山5华里的村庄,就有大片茶园。

谢肇淛的诗作里有许多是写茶的,如《天源庵》:“清溪环竹屋,不觉类禅关。酌此庵前水,遥看天际山。棋声春院闭,鹤梦午松间。借问僧何处,采茶犹未还。”在他的带动下,同时期文人骚客,如周乔卿、陈仲溱、林祖恕、崔世召、于灃、萧如玉等莅临太姥山,也写下大量关于茶或茶人的文字。

明末清初周亮工《闽小记》(1655-1662)载:“太姥山茶,名绿雪芽。”绿雪芽就是现在太姥山上鸿雪洞旁可见到的福鼎大白茶古树。吴振臣《闽游偶记》:“太姥山亦产茶。名绿云芽者最佳(“云”估计是作者笔误)。”清嘉庆版(1807年)《福鼎县志·物产》载:“太姥山有绿雪芽茶”。郭柏苍《闽产录异》(1886年)、邱古园《太姥山指掌》都有绿雪芽茶的记载。清代的志书和文字告诉今人“绿雪芽”是当时茶叶的著名品牌。民国时期的学者卓剑舟在《太姥山全志》中,对绿雪芽作这样诠释:“绿雪芽,今呼为白毫,色香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产者为最。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售外国,价与金埒。”可见绿雪芽(今白毫银针)珍贵程度。

清乾隆《福宁府志·物产》(1762年)载:“茶,郡治俱有,佳者福鼎白琳,福安松罗,以宁德支提为最。”明确指出白琳出产好茶,这是茶市形成的必备基础。白琳位于福鼎中部,是全县的交通枢纽,古官道穿过其中,宋代还有驿站。更为重要的是集镇距离内海码头——后岐码头比较近,只有5华里,为茶叶海上运输与贸易提供了便利,后岐码头在19世纪成为福鼎最繁忙的码头之一。白琳工夫红茶的繁荣也就在这个时期。同治年间,闽浙总督兼摄福建巡抚卞宝第的《闽峤鞧轩录》(1869年)载:“福鼎县,物产茶。白琳地方为茶商聚集处。”

清光绪版《福鼎县乡土志·十五都分编》(1906年版):“福鼎出产以茶为大宗,二十年前,茶商糜集白琳,肩摩毂击,居然一大市镇。”

清光绪版《福鼎县乡土志·户口》(1906年)“……总核近年来本境土著流寓,共四万户有奇。鼎民皆汉族,无旗户,男十四万六千余口,女九万四千余口。虽然利兴弊除,庶乃可保。福鼎出产,以茶为大宗。二十年前茶商糜集白琳,肩摩毂击,居然一大市镇。比来亏折者众,开庄采办廖廖数十家而已。”在清末,茶商受国际茶叶市场的影响,亏本破产者比较多。

《福鼎县乡土志·十四都分编》“举州一带,多植茶,谷雨一过,人行路中,茗香扑鼻。”在清代的十四、十五都正是如今白琳、点头一带村庄,它包括现在大坪、后坑、翠郊、叶举、牛埕下、棠园、莘洋、石床、梅山、桃枝坑等村。

《福鼎县乡土志·商务表》载:“白、红、绿三宗,白茶岁二千箱有奇,红茶岁两万箱有奇,俱由船运福州销售。绿茶岁三千零担,水陆并运,销福州三分之一,上海三分之二。红茶粗者亦有远销上海。”从商务表看,红茶、绿茶的产量高,白茶产量低,详细说明出产茶叶的品种、数量、销区、运输工具。换算后,白茶约40吨,绿茶150吨,红茶400吨。

《福鼎县乡土志·物产》载:“茗,邑产以此为大宗,太姥有绿芽茶,白琳有白毫茶,制作极精,为各阜最。”福鼎的大宗物品出产就是茶类,白琳的白茶质量最佳。《福鼎县乡土志·十九都分编》记载“茗洋为产茶名乡”。除了白琳、点头、磻溪等地产茶,还把贯岭镇茗洋村列入当时的重点产茶地。

《福鼎县乡土志·睦》载:“林嗣元,字士雄,巽城人,国学生。……宁帮茶商公所,鸠资创立,并订新规,同业便焉。同治纪元,诏举孝廉方正加待诏衔,时年八十有五。”《乡土志》对林嗣元这个人物的记载比较详细,在同治纪元(1862年)前就筹资创建茶业同业公会,从侧面可以说明福鼎在清末茶业的繁荣。

1933年周梦虞著《民国福鼎县志》之《第四自治区分编》:“……出产有茶、竹、木、纸、炭等,而尤以茶为大宗,各乡之拥巨资开高第者,半由茶叶起家。白琳为闽、广客商荟萃地,尤以茶市中心。本邑凡百销场之喧寂,悉视琳山茶利之盈亏,其关系綦重,有如此者。”第四区就是包括白琳、磻溪等地,茶叶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

1942年卓剑舟著《太姥山全志》载:“陈焕,湖林头村人,光绪间孝子,家贫。一日,诣太姥祈梦,姥示种绿雪芽可自给。焕因将山中茶树移植,初年仅采四五斤,以茶品奇,价与金埒,焕家卒小康。自是,种者日多。至民国元年,全县产量达十万斤矣。”

《中国茶树品种志》记载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栽培历史:“福鼎大白茶又名白毛茶,简称福大。……产地及分布:原产福鼎市点头镇柏柳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福鼎大毫茶简称大毫。……产地及分布:原产福鼎市点头镇汪家洋村,已有百年栽培史。”

来源:华茶号,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漫话福鼎茶业 ,从志书、古诗文见证茶业历史发展

关于福鼎茶业,我们可以从志书、古诗文中寻找踪迹,从茶叶种类及其变迁中看到演变,从茶叶的贸易中看见兴衰,从福鼎重要的茶人、茶行中了解过去,从民俗中感受茶叶的文化底蕴,以及从与茶业发展关联性的人和事中再次读懂福鼎的茶业发展。

我们将分几个篇章从以上这些角度分别来叙述福鼎的茶业发展历史,今天,我们就从志书、古诗文开始。

清乾隆四年(1739年)从霞浦县划出望海、遥香、育仁、廉江四里独立设县;但据考古学家对境内新石器遗址的研究,认为早在五千多年前这片土地就有人类活动。这与相传尧时太姥娘娘用白茶治小儿麻疹的传说提供可能的现实条件。

古老白茶制法被认为是生晒的茶叶,也有学者认为最早出现的茶叶应当是白茶。福鼎有漫长的海岸线和港口,为茶叶对外贸易提供便利,茶叶进入贸易流通期,可追溯到明朝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历史上出现的茶叶种类很多,根据市场需求,不同时期,出现过古白茶,白毫银针白茶,莲心米和白毛猴绿茶,白琳工夫、红茶标红茶,平阳黄汤黄茶,茉莉花茶等。清朝至民国时期,广商(广东的茶商)、闽商(福州、泉州的茶商)在福鼎采购茶叶并运往广州、福州、泉州等地,再销往国外。

福鼎的白琳、桐山、店下、巽城、点头涌现出一大批茶商、茶行,如邵维羡、梅伯珍、袁子卿、吴世和、广泰、广顺、协和隆、喻秋记、张元记等,民国期间茶叶的繁荣引起了国内知名茶专家吴觉农、庄晚芳、陈椽、张天福的重视,促成了福鼎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建有三个国营茶厂。

志书、古诗文见证茶业历史发展

《福建省乡土志》载:“早在唐代,闽东、闽北已开辟了许多茶园。”《新唐书》载:“唐朝贡茶地区有:江南道……福州长乐郡。”(当时福鼎属长乐郡)唐代陆羽《茶经·七之事》引用《永嘉图经》的一句话:“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椽教授在《茶业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鼎,系白茶原产地。”《永嘉图经》是隋唐时期的温州地方志,可惜已经失佚,但这个时期的永嘉县只在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至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间存在。陆羽的茶经记载,让我们获得一个重要信息,太姥山的古白茶早在隋朝时就已被外人所知。

据央视报道,2009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吕氏家族墓的发掘中,发现了距今一千多年前宋朝的茶叶,更让大家惊奇的是,这些千年以前的茶叶还是茶叶中少之又少的极品白茶。白茶出现在北宋时期的西安贵族阶层,进一步证明了白茶在唐宋时期就已生产。

明嘉靖版《福宁州志·食货·贡辨》(1538年)载:“芽茶84斤12两,价银13两2钱2分;叶茶61斤11两,价银1两4钱7分9厘。”从这段记录可以看出,明嘉靖以前,福鼎茶人把制造白毫银针的芽茶收购价格与制造叶茶的白牡丹价格区别开来,这也是十分珍贵、难得的志书上关于茶价格的记载,表明明代茶叶早已进入贸易时期。

明田艺蘅《煮泉小品》(1554年)赞道:“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生晒茶沦之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明确指出,以日光萎凋生晒芽茶为最佳。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陆应阳《广舆记》载:“福宁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绿雪芽。”说明绿雪芽名称早已问世。

明代学者谢肇淛(1567~1624)《太姥山游记》,全书共三卷,成书于1609年。志中有多处关于太姥山产茶的记载。如:“太姥洋,在太姥山下,西接长蛇岭,居民数十家,皆以种茶樵苏为生。”“白箬庵……在摩霄峰背,有径路可达……凡五里许始至;前后百亩皆茶园。”明确了太姥山周边的村民种茶砍柴为生,距离太姥山5华里的村庄,就有大片茶园。

谢肇淛的诗作里有许多是写茶的,如《天源庵》:“清溪环竹屋,不觉类禅关。酌此庵前水,遥看天际山。棋声春院闭,鹤梦午松间。借问僧何处,采茶犹未还。”在他的带动下,同时期文人骚客,如周乔卿、陈仲溱、林祖恕、崔世召、于灃、萧如玉等莅临太姥山,也写下大量关于茶或茶人的文字。

明末清初周亮工《闽小记》(1655-1662)载:“太姥山茶,名绿雪芽。”绿雪芽就是现在太姥山上鸿雪洞旁可见到的福鼎大白茶古树。 吴振臣《闽游偶记》:“太姥山亦产茶。名绿云芽者最佳(“云”估计是作者笔误)。”清嘉庆版(1807年)《福鼎县志·物产》载:“太姥山有绿雪芽茶”。郭柏苍《闽产录异》(1886年)、邱古园《太姥山指掌》都有绿雪芽茶的记载。清代的志书和文字告诉今人“绿雪芽”是当时茶叶的著名品牌。民国时期的学者卓剑舟在《太姥山全志》中,对绿雪芽作这样诠释:“绿雪芽,今呼为白毫,色香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产者为最。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售外国,价与金埒。” 可见绿雪芽(今白毫银针)珍贵程度。

清乾隆《福宁府志·物产》(1762年)载:“茶,郡治俱有,佳者福鼎白琳,福安松罗,以宁德支提为最。”明确指出白琳出产好茶,这是茶市形成的必备基础。白琳位于福鼎中部,是全县的交通枢纽,古官道穿过其中,宋代还有驿站。更为重要的是集镇距离内海码头——后岐码头比较近,只有5华里,为茶叶海上运输与贸易提供了便利,后岐码头在19世纪成为福鼎最繁忙的码头之一。白琳工夫红茶的繁荣也就在这个时期。同治年间,闽浙总督兼摄福建巡抚卞宝第的《闽峤鞧轩录》(1869年)载:“福鼎县,物产茶。白琳地方为茶商聚集处。”

清光绪版《福鼎县乡土志·十五都分编》(1906年版):“福鼎出产以茶为大宗,二十年前,茶商糜集白琳,肩摩毂击,居然一大市镇。”

清光绪版《福鼎县乡土志·户口》(1906年)“……总核近年来本境土著流寓,共四万户有奇。鼎民皆汉族,无旗户,男十四万六千余口,女九万四千余口。虽然利兴弊除,庶乃可保。福鼎出产,以茶为大宗。二十年前茶商糜集白琳,肩摩毂击,居然一大市镇。比来亏折者众,开庄采办廖廖数十家而已。”在清末,茶商受国际茶叶市场的影响,亏本破产者比较多。

《福鼎县乡土志·十四都分编》“举州一带,多植茶,谷雨一过,人行路中,茗香扑鼻。”在清代的十四、十五都正是如今白琳、点头一带村庄,它包括现在大坪、后坑、翠郊、叶举、牛埕下、棠园、莘洋、石床、梅山、桃枝坑等村。

《福鼎县乡土志·商务表》载:“白、红、绿三宗,白茶岁二千箱有奇,红茶岁两万箱有奇,俱由船运福州销售。绿茶岁三千零担,水陆并运,销福州三分之一,上海三分之二。红茶粗者亦有远销上海。”从商务表看,红茶、绿茶的产量高,白茶产量低,详细说明出产茶叶的品种、数量、销区、运输工具。换算后,白茶约40吨,绿茶150吨,红茶400吨。

《福鼎县乡土志·物产》载:“茗,邑产以此为大宗,太姥有绿芽茶,白琳有白毫茶,制作极精,为各阜最。”福鼎的大宗物品出产就是茶类,白琳的白茶质量最佳。《福鼎县乡土志·十九都分编》记载“茗洋为产茶名乡”。除了白琳、点头、磻溪等地产茶,还把贯岭镇茗洋村列入当时的重点产茶地。

《福鼎县乡土志·睦》载:“林嗣元,字士雄,巽城人,国学生。……宁帮茶商公所,鸠资创立,并订新规,同业便焉。同治纪元,诏举孝廉方正加待诏衔,时年八十有五。”《乡土志》对林嗣元这个人物的记载比较详细,在同治纪元(1862年)前就筹资创建茶业同业公会,从侧面可以说明福鼎在清末茶业的繁荣。

1933年周梦虞著《民国福鼎县志》之《第四自治区分编》:“……出产有茶、竹、木、纸、炭等,而尤以茶为大宗,各乡之拥巨资开高第者,半由茶叶起家。白琳为闽、广客商荟萃地,尤以茶市中心。本邑凡百销场之喧寂,悉视琳山茶利之盈亏,其关系綦重,有如此者。”第四区就是包括白琳、磻溪等地,茶叶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

1942年卓剑舟著《太姥山全志》载:“陈焕,湖林头村人,光绪间孝子,家贫。一日,诣太姥祈梦,姥示种绿雪芽可自给。焕因将山中茶树移植,初年仅采四五斤,以茶品奇,价与金埒,焕家卒小康。自是,种者日多。至民国元年,全县产量达十万斤矣。”

《中国茶树品种志》记载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栽培历史:“福鼎大白茶又名白毛茶,简称福大。……产地及分布:原产福鼎市点头镇柏柳村,已有100多年栽培史。”“福鼎大毫茶简称大毫。……产地及分布:原产福鼎市点头镇汪家洋村,已有百年栽培史。”

来源:福鼎市茶文化研究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1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