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长安茶叶专卖店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陕西省平利县:坚持绿色引领,打造茶饮产业集群

平利县位于陕西东南部、陕鄂渝三省市交界处,全县总面积2647平方公里,辖11镇137个村8个社区,总人口23万人。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平利县考察,在老县镇蒋家坪凤凰茶山提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科学论断,作出“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重要指示。近年来,平利县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原则,把茶产业建设成为富民强县首位产业,积极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全面提升茶产业质量效益和品牌竞争力,聚力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努力把平利县打造成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中国名茶大县,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总书记视察的蒋家坪茶园

一、主要做法

针对全县茶饮产业面临的标准化程度不够、品牌影响力较弱、市场化推介力度不足等突出问题,按照“做优茶基地、做大茶龙头、做强茶科技、做靓茶品牌、做深茶文化、做活茶营销”思路,扎实推进“一核一带五区”产业聚集区建设。

(一)做优茶基地。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模式,深入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采取“改土、改水、改树、改园、改肥、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管理技术措施,指导农户施用有机肥5万吨,提质增效老劣茶园3.5万亩,抚育管理幼龄茶园2万亩,实施茶网蝽防治2万亩,开展茶园管理培训会80余场培训3000余人,对70家经营主体5.8万亩茶园启动绿色认证,补植茶园50亩,建设“水肥一体化”智慧茶园350亩,新建标准化茶园350亩。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企业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广产业园管理全程机械化模式,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引进推广低能耗、易操作、方便灵活、智能控制的农机作业、生物防治等设备,全面提升茶园机械化、现代化管理水平。

(二)做大茶龙头。新建成25条生产线,改造升级生产线18条,新建加工车间2个,改扩建加工厂8个。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意愿和茶企需求,整合巩固衔接资源,在长安、八仙、广佛等6个镇,选择产业基础好、加工效率高、需求强度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建成12条夏秋茶生产线,提升夏秋茶产能1000吨,茶产品结构从重视春茶、主攻绿茶,向一年三季多类茶转变,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亩均效益显著增长;坚持“扶强扶优扶大”原则,把女娲银峰、田珍茶业、神草园、一茗茶业、富硒堂、平安绞股蓝等公司培育成农旅融合发展、机械化示范推广、科技创新研发、电商体系完备的龙头企业代表;突出茶企在茶饮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指导具有区域影响力、产业带动力的从业者,成立平利县茶叶协会和平利县绞股蓝产业协会,通过协会架起政府与茶农茶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以协会组织整合行业内部资源,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凝聚产业发展力量,注入产业发展活力,形成“中心+协会”的同频共振模式;示范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在茶产业基础雄厚的基地镇吸纳1000余名农村留守劳动力,针对园区建管、茶叶采摘、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机械维修保养、优良技术示范推广等服务项目,成立11个社会化服务组织,打造一支有组织、有机构、有良方、有人员的专业社会化服务队伍,实现良农、良地、良种、良法、良技的优化组合和集成应用,做到生产托管“有处托、愿意托、规范做、专业干、高效率、增效益”,从源头上整合闲置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三)做强茶科技。依托省级龙头企业平利神草园公司和女娲茶叶专业合作社分别在长安镇中原村、城关镇龙头村建设茶叶、绞股蓝资源保护基地和“平利2号”绞股蓝良种繁育圃,为示范推广国内优良茶树新品种和原产地域研发的绞股蓝新品种夯实基础;鼓励支持神草园、田珍茶业、秦汉古茶、一茗茶业、平安绞股蓝、女娲神草等6家“链主”企业,建立富硒茶产业链研发中心、富硒黑茶科技研发中心、绞股蓝健康食品研发中心各1个,与中茶所、中医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及高校建立6处茶产业专家人才工作站,引进聘用知名茶专家20余名,研发红茶、黑茶、绞股蓝新产品20余种,其中绞股蓝富硒茯茶获得陕西省“三新三小”创新项目竞赛优秀成果奖,复方绞股蓝食品配方粉获得陕西省重点新产品证书,复方绞股蓝粉甜米酒获得发明专利证书。积极探索建立“5G+智慧茶园”模式,在老县镇蒋家坪村凤凰茶叶示范园建成水肥一体智慧茶园工程,通过智能云系统指挥茶园里700个伸缩喷头分批次、按地块进行自动化水肥喷灌,彻底解决了凤凰茶园灌溉问题。建成农业信息化平台1处,安置全要素气候观测站2个、小型气候观测站13个,通过茶园小型气象站、墒情监测站、虫情监测站等各项监测数据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温度湿度、病虫害发生情况及茶叶长势,使茶园单产提高20%以上,亩均产值增加1500元。

(四)做深茶文化。以安平高速、308省道、207省道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为重点,精心打造“茶园风情游、巴山风光游、人文景观游”精品旅游线路,建成长安高峰、中坝,城关三里垭、龙头,大贵儒林堡,老县蒋家坪,洛河安坝、丰坝等一批高效观光茶园,培育了一条起于老县镇蒋家坪村,途径三里垭贡茶新村、马盘山生态观光园、龙头茶旅新村、长安硒茶小镇的百里生态产业示范带,打造了集品茗休闲、参与体验于一体的“古茶之源安康秦汉古茶美丽乡村游”旅游线路,认定长安硒茶小镇、马盘山农业生态观光园、龙头茶旅新村、蒋家坪现代农业示范园等AAA级茶旅游景区4处,三里垭贡茶新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老县镇蒋家坪村2022年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坚持“茶园与观光相结合、茶庄与农家乐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以地域文化为引领、特色产业为主线、融合发展为目标,实施茶旅融合提升行动,在城关、长安、老县、八仙、广佛等镇打造茶旅特色小镇、茶旅精品线路、茶旅融合园区,构建“茶旅+民宿”“茶旅+研学”等新型复合业态,建设茶文化创意体验中心3个,生态休闲茶庄园10个,建设茶研学基地5个,以茶为媒深入推进茶旅融合发展,以旅促茶提高茶产业综合效益。

(五)做靓茶品牌。修订申报《平利女娲茶》《平利绞股蓝》省级地方标准,为企业种植技术、加工工艺、质量要求、包装运输提供技术指南,为执法部门产品质量、检验方法等提供执法指南;制定执行《平利县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管理使用办法》,实行“六统一”标准,规范平利女娲茶、平利绞股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与管理,新增“平利绞股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使用企业10余家,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成功举办5·21“国际茶日”系列茶事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大型展会20余场次,4家茶企斩获第七届亚太茶茗大奖,3家茶企获得“中茶杯”茶王赛金奖,神草园茶业有限公司绞股蓝新品种“福音”荣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绞股蓝兴强非遗工坊成功入选陕西省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名单,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先后深度宣传推介平利茶品牌,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平利绞股蓝荣获陕西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平利女娲茶”“平利绞股蓝茶”依次入选2022年第一批、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六)做活茶营销。立足国际国内市场,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目前龙头企业在国内大中城市开设茶叶体验店15个、专营店4个、代销网点82个,发展电商微商企业36家、建立电商交易平台20余个、组建专业运营团队6个,培育专业销售人才100余人,茶产品线上交易额达到2.5亿元以上;培育茶叶出口企业8家,出口茶产品2700余万元;平利县城南茶叶交易市场、长安仿唐街茶叶交易市场建成投用。产业园整体呈现出品牌提质赋能、产品产销两旺、产业质效双优的良好势头。

二、工作成效

截至2023年9月底,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25万亩(茶叶20万亩、绞股蓝5万亩),培育现代农业园区153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9个,万亩以上茶叶基地镇8个、千亩以上茶叶专业村65个,建设标准化茶叶加工厂265家、涉茶出口企业6家,在县外大中城市开设茶叶专卖店、体验店、销售网点200余处,全县茶产品产量达1.7万吨、实现产值18亿元,“平利女娲茶”“平利绞股蓝”被认定为国家地理证明商标,“平利绞股蓝”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平利县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全国茶业百强县”等称号。全面实现“人均一亩园、户均一万元”目标。

三、经验模式

(一)理顺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平利县2023年富硒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奖扶办法》《平利县首位产业招商引资十条扶持政策》《茶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抓党建促富硒茶产业链发展二十条措施》,建立“一位县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专班推进、一个实施方案、一套支持政策、一个考核办法”“六位一体”工作模式,实行“指导+督导+巡查”工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为茶饮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丰富带动模式。推行“龙头企业+园区+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型利益联结、工商企业联农带农模式,通过多元化联农方式,培育龙头企业、壮大经济组织、带动农户增收。截止2022年,全县茶园总面积25万亩,年产茶1.7万吨,产值18亿元,60%以上的平利人吃上了“茶叶饭”,茶产业为平利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注重品牌效益。成立平利县茶叶协会和平利县绞股蓝产业协会,推行“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品牌共享增值增收带动模式,发展宽领域、深层次、多方面、多样化、个性化优质人才会员200余名,累计创建国家驰名商标2件,区域公用品牌3个,省市名牌产品5件。

(四)科学谋划项目。推行“县、镇、村、企业”四级联动模式,采取业主申报、村初审、镇复核、县审定的方式,增强了项目制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项目建设推行“县、镇、村”三级联动模式,由镇负责征收建设用地,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相关村集体经济出资建设标准化厂房,农业部门组织招引产业园建设主体入驻经营,形成产业要素聚集、县镇村三级联建、共同受益的经济实体,减轻了入驻企业资产性投资,从而实现三方共赢。

来源:陕西省茶业协会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安康市平利县2021年富硒茶产业发展成效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启之年。陕西各产茶市、县(区)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稳面积、重创新、优结构、强品牌、提效益”的思路,着力提高陕茶供给体系品质和品牌,促进茶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茶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21年富硒茶产业发展成效

——安康市平利县

2021年,平利县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全面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奋力实现“因茶致富 因茶兴业”,不断夯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产业基础取得明显工作成效。

产业发展情况

因地制宜做优茶基地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良种良法在11个镇新建镇党政主要领导标准化茶园示范点21个,完成建园5237 亩。以老县镇蒋家坪至长安关垭子百里生态经济示范带建设为重点,完成茶园提质增效25000亩。

集群发展做大茶龙头

大力推进“十百千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选择新强富硒茶业、号房茶业、马盘山生态农业园、飞燕茶业等4家公司成功创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指导圣泰茶业、善斌茶业、宏鑫茶业、女娲凤凰茶业、秦巴茶业5家公司创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规划建设19个清洁化茶叶加工车间。

传承创新做深茶文化

围绕“游女娲故里、品平利绿茶、赏美丽乡村”形象定位,把茶园当景点、把园区当景区、老县镇蒋家坪凤凰茶山智慧茶园高标准建成。蒋家坪村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丝路瑰宝 秦汉古茶》专业书籍编撰出版,秦汉古茶博览馆对外开放,5.21国际茶日陕西分会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田珍、马盘山、金陕红等一批茶文旅研学基地建设成功,茶文化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久久为功做强茶品牌

坚持“质量优先、安全至上”原则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对接国内国际茶叶市场质量标准和要求,扎实推进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程,积极开展“两品一标”认证,严格管控农用物品投入,强化标准执行力度,确保茶产品源头安全。指导茶企规范使用“安康富硒茶”品牌,增强品牌保护意识,扩大品牌推介宣传力度,组织茶企利用展会平台开展推介活动10余场次,利用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多角度宣传,平利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平利茶业全国百强县排名第61位,较2020年提升18位。

线上线下做活茶营销

主动适应农业供给侧改革,积极优化产品结构,在立足绿茶生产基础上,扩大红茶、黑茶、粗茶、茶食品生产,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内销外销结合拓展市场,今年在县外大中城市开设平利茶叶专卖店5个,营销网点30个,发展微商电商42家,新增出口企业3家。鼓励企业加大与网络带货和大型连锁超市、高校消费等平台合作,建立完善的平利茶市场营销网络和渠道,扩大主流市场占有份额,平利茶产品销售实现产销两旺。

2022年工作计划

做精做实特色产业

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目标,按照稳总量优存量的要求,全面提升茶园管理水平,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茶产业集群发展、全产业链提质增效,把茶产业打造成乐业富民的首位产业。2022年,全县通过有推广机肥替代、绿色防控技术,推行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茶园30000亩。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落实好各项惠企、稳企政策,利用企业自身优势,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拓展项目营收渠道,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实力。培育2家“链主”企业,启动创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规划建设夏秋茶生产线12条。积极开展主导产业社会化服务,支持各镇组建茶叶采收、茶园规范化管理、高素质茶农培训等社会化服务组织,让服务组织在生产经营中盈利,龙头企业与服务组织合作中减负,力争年内成立社会化服务组织10个。

做强做活品牌市场

大力推进品牌强农战略。积极推行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和绿色防控、清洁化生产技术,指导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开展绿色食品和出口农产品质量体系认证,确保平利农产品消费市场放心。积极参加各类展会、精细举办5.21国际茶日,加大“平利女娲茶”“平利绞股蓝”“秦汉古茶”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平利县茶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引导企业线上线下同步营销,提高平利农特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支持茶企业扩大出口,让平利茶叶走出国门,热销“一带一路”。2022年,全县取得绿色食品认证5个、出口认证2个,开展品牌宣传5次以上,在县内外开设专卖店5个,出口茶产品300吨以上。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支持重点龙头企业聘请国内获得高级职称的知名茶专家“坐诊”指导,吸纳本科及本科以上大学生稳定就业,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人才队伍不稳定,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支持企事业单位积极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品种,转化利用新科技。利用好阳光工程、实训基地、田间学校,培育一批高素质农民、乡土人才、能工巧匠、农村经纪人,推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来源:陕茶网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陕西好茶推荐,陕西红茶品牌——金陕红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启之年。陕西各产茶市、县(区)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稳面积、重创新、优结构、强品牌、提效益”的思路,着力提高陕茶供给体系品质和品牌,促进茶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茶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21年富硒茶产业发展成效

——安康市平利县

2021年,平利县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全面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奋力实现“因茶致富 因茶兴业”,不断夯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产业基础取得明显工作成效。

产业发展情况

因地制宜做优茶基地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良种良法在11个镇新建镇党政主要领导标准化茶园示范点21个,完成建园5237 亩。以老县镇蒋家坪至长安关垭子百里生态经济示范带建设为重点,完成茶园提质增效25000亩。

集群发展做大茶龙头

大力推进“十百千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选择新强富硒茶业、号房茶业、马盘山生态农业园、飞燕茶业等4家公司成功创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指导圣泰茶业、善斌茶业、宏鑫茶业、女娲凤凰茶业、秦巴茶业5家公司创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规划建设19个清洁化茶叶加工车间。

传承创新做深茶文化

围绕“游女娲故里、品平利绿茶、赏美丽乡村”形象定位,把茶园当景点、把园区当景区、老县镇蒋家坪凤凰茶山智慧茶园高标准建成。蒋家坪村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丝路瑰宝 秦汉古茶》专业书籍编撰出版,秦汉古茶博览馆对外开放,5.21国际茶日陕西分会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田珍、马盘山、金陕红等一批茶文旅研学基地建设成功,茶文化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久久为功做强茶品牌

坚持“质量优先、安全至上”原则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对接国内国际茶叶市场质量标准和要求,扎实推进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程,积极开展“两品一标”认证,严格管控农用物品投入,强化标准执行力度,确保茶产品源头安全。指导茶企规范使用“安康富硒茶”品牌,增强品牌保护意识,扩大品牌推介宣传力度,组织茶企利用展会平台开展推介活动10余场次,利用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多角度宣传,平利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平利茶业全国百强县排名第61位,较2020年提升18位。

线上线下做活茶营销

主动适应农业供给侧改革,积极优化产品结构,在立足绿茶生产基础上,扩大红茶、黑茶、粗茶、茶食品生产,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内销外销结合拓展市场,今年在县外大中城市开设平利茶叶专卖店5个,营销网点30个,发展微商电商42家,新增出口企业3家。鼓励企业加大与网络带货和大型连锁超市、高校消费等平台合作,建立完善的平利茶市场营销网络和渠道,扩大主流市场占有份额,平利茶产品销售实现产销两旺。

2022年工作计划

做精做实特色产业

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目标,按照稳总量优存量的要求,全面提升茶园管理水平,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茶产业集群发展、全产业链提质增效,把茶产业打造成乐业富民的首位产业。2022年,全县通过有推广机肥替代、绿色防控技术,推行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茶园30000亩。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落实好各项惠企、稳企政策,利用企业自身优势,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拓展项目营收渠道,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实力。培育2家“链主”企业,启动创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规划建设夏秋茶生产线12条。积极开展主导产业社会化服务,支持各镇组建茶叶采收、茶园规范化管理、高素质茶农培训等社会化服务组织,让服务组织在生产经营中盈利,龙头企业与服务组织合作中减负,力争年内成立社会化服务组织10个。

做强做活品牌市场

大力推进品牌强农战略。积极推行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和绿色防控、清洁化生产技术,指导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开展绿色食品和出口农产品质量体系认证,确保平利农产品消费市场放心。积极参加各类展会、精细举办5.21国际茶日,加大“平利女娲茶”“平利绞股蓝”“秦汉古茶”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平利县茶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引导企业线上线下同步营销,提高平利农特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支持茶企业扩大出口,让平利茶叶走出国门,热销“一带一路”。2022年,全县取得绿色食品认证5个、出口认证2个,开展品牌宣传5次以上,在县内外开设专卖店5个,出口茶产品300吨以上。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支持重点龙头企业聘请国内获得高级职称的知名茶专家“坐诊”指导,吸纳本科及本科以上大学生稳定就业,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人才队伍不稳定,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支持企事业单位积极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品种,转化利用新科技。利用好阳光工程、实训基地、田间学校,培育一批高素质农民、乡土人才、能工巧匠、农村经纪人,推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来源:陕茶网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