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北大茶学班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北大总裁班同学相聚清铧茶业公司,开启新春茶话会!

2021年1月5日,新年伊始,来自福建省经信委北大总裁班二期三期的同学们相聚福建清铧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园,开启为期一天的新春茶话会。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大道不孤  天下一家
作为国内最顶尖的精英学府,北京大学依托自身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具有战略眼光、有志于进军资本市场以及多元化企业投资运营的企业家量身定制资本运作与企业运营管控研修课程。
福建省经信委北大总裁班以北京大学经典课程为主体,结合企业考察等教学手段,在全省开展流动课堂,力图创造最好的课程效果。此次茶话会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新春联谊活动畅叙同窗情谊。

乘风破浪  携手奋进

茶话会上,同学们共同观看了央视《匠心之路·茶心》《白茶金库》《清铧股份产业园》宣传片,在一幕幕写实画面中,感受25年来的清铧伟大变革与创新。

特别是2014年北大总裁班学成归来后,清铧股份大家长林清修先生带领团队,在福建省经信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相继推出传成老树白茶、白茶金库等竞争力品牌;2016年12月22日,建立了福州市首家茶博物馆;并于2017年8月14日成功登陆资本市场;2020年12月15日,清铧股份产业园正式开启!
图片描述

林清修先生在讲话中提到25年的清铧、7年的传成,走了很多的弯路,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公司上下坚信学习改变命运,实践成就未来,坚持学习《道德经》《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等经典著作,并将所学所悟付出实践,才有今天的清铧股份产业园。希望北大总裁班的同学们经常走走聚聚,为彼此赋能,相互砥砺成长。

来自美国权威的体验式训练机构认证高级训练师曹廷玮教练为在场的同学们带来风趣幽默的拓展训练,精彩纷呈的训练游戏,让久未谋面的同学们放下身段,放下工作压力,释放内心火热的激情!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征途漫漫  惟有奋斗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参观了刚刚落成开启的清铧股份产业园。产业园是25年的清铧苦心经营的成果,位于福州市马尾区马江路19号,园内设闽茶博物馆、张天福纪念馆、传成美学生活馆、白茶金库、生产车间等专区,向全国茶人茶友免费开放。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对产业园展现的文化自信和产学融合,以及对闽茶文化传播和张老茶学思想的传承予以充分肯定,希望未来的清铧人在爱茶制茶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厚积薄发,引领茶行业振兴发展,以一壶健康茶,温暖千万家!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华灯初上,在欢声笑语中,新春茶话会即将落下帷幕。同窗岁月,依稀如昨,期待在充满希望的2021年,北大总裁班的同学们共同奋斗、携手前行!

原标题:“清铧”,北大来啦!

冰岛茶产业一路高歌猛进 而今迎来新的变局

自2000年初走出大山

冰岛茶产业一路高歌猛进

而今迎来新的变局

眼下当地政府正对冰岛老寨实施搬迁

有抗拆村民对世代为生的产业表示担忧

而另外一头,已有不少茶企闻风进驻

展开新一轮的产业布局

冰岛茶变局

本刊记者/黄孝光


月初一阵新雨过后,冰岛老寨漫山的茶树冒出新叶,迎来今春最后一次采摘期。5月2日深夜,茶企“公主壹号”的工作人员王元敏接到采摘任务,连夜开车9小时,从石林赶回冰岛老寨。

身为一线负责人,从采摘、称量、运输到杀青初制,王元敏需要全程监管。第二天接受《中国新周刊》采访间隙,同事频频来电催促——新叶不等人,需要尽快处理。中午时分,他对采摘的第一批新叶进行称量登记:大树15公斤,古树2.9公斤。称重完毕,再由其开车“护送”运往山下的初制所。

云南普洱茶界素有“班章为王,冰岛为后”的说法。近年来,以冰岛老寨地名命名的冰岛古树普洱茶价格赶超老班章,跻身普洱茶中最昂贵的茶品。今年春茶中,老班章古树茶价格约1.5万元/公斤,冰岛老寨古树茶的价格则高达4.5万元/公斤。寸叶寸金之下,“公主壹号”曾发生工作人员在运茶时监守自盗的情况,此后就增设了前述的“护送”制度。

5月1日,冰岛老寨的村民在家中筛分当季茶叶。

声名显赫的冰岛茶,背后其实有不少谜团。它为何备受追捧?何以成为传奇?一茶难求之下,传闻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冰岛茶都是假冒伪劣商品,冰岛茶产业缘何乱象丛生?

“冰岛茶行业不是水深,而是水浑。”一名受访茶商表示。自2000年初走出大山,冰岛茶产业一路高歌猛进,而今迎来新的变局。眼下当地政府正对冰岛老寨实施搬迁,有抗拆村民对世代为生的产业表示担忧;而另外一头,已有不少茶企闻风进驻,展开新一轮的产业布局。

水田上的茶旅小镇

冰岛老寨位于西南边陲的深山之中。从临沧机场出发,途经双江县勐库镇,再行30多公里的蜿蜒山路,耗时近一个半小时方至冰岛。2月以来,双江县交警大队对老寨上山路口设卡,车辆需凭冰岛老寨搬迁指挥部签发的通行证才能通行。

2020年12月4日,云南省双江自治县人民政府以保护古茶树资源为由,发布《关于勐库镇冰岛村委会冰岛老寨整体搬迁征收公告》,决定对勐库镇冰岛村委会冰岛老寨的土地、房屋及附属设施进行征收。但有人质疑称,搬迁美其名曰保护古茶树,实际是建设特色小镇,打造旅游景点。

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6月,云南公布全省第一批创建小镇名单,冰岛茶小镇为105个入选小镇之一。根据早期规划方案,冰岛茶小镇计划总投资32.9亿元。其中,冰岛印象片区(即大坝子田)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重点建设冰岛茶展示中心、普洱茶博物馆、茶文化体验中心、冰岛茶认证中心、冰岛茶水街、医馆、游客中心、冰岛茶传习所、泼水广场、精品民俗客栈、乡居群落、北大茶学院等14个重点项目;核心区冰岛老寨整体搬迁,打造“冰岛普洱茶古树圣山公园”。

受访的多位老寨村民对项目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老寨实住村民共63户,自2月以来陆续签约,目前尚余16户拒绝搬迁。

虽然正在拆迁,前来冰岛老寨看茶的人仍然络绎不绝。山脚下设卡点旁停满车辆,不少人同“冰岛”村碑合影留念。事实上,从茶山秘境到车马喧嚣,老寨变化的发生不过十几年时间。

冰岛古茶园坐落在邦马山脉北段的半山腰上。据史料记载,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勐勐土司派人从易武古茶区寻得200余粒古树茶籽,在冰岛培育成功了150余株;此后数百年间,冰岛古茶园一直是勐勐土司的御用茶园。冰岛村下辖冰岛、糯伍、地界、南迫、坝歪五个村组,亦即当地俗称的冰岛五寨。五个寨子均产茶,而冰岛老寨的茶最为著名。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冰岛茶长期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一位受访村民于1981年嫁到老寨,两年后包产到户时分得茶地。她告诉《中国新周刊》,2004年通村路之前,冰岛茶鲜叶每公斤不到1元,村民需将茶叶背到临沧市临翔区的勐托村销售。大约从2006年起,在全国普洱茶市场大爆发的背景下,陆续有韩国、港澳台的茶商进村收茶,冰岛茶才得以走红。

《寻味冰岛》一书的作者杨春认为,冰岛茶走红基于两个特质,一是稀缺,二是香甜。资料显示,冰岛老寨茶叶种植面积1710亩,可采摘面积688亩;百年以上古茶树334.98亩,24232株,其中五百年以上古茶树4954株。“很多茶叶喝起来感觉不错,但是没有记忆点。冰岛茶的特点就是甜,它容易打动人,被记住,这被放大了拿来宣传。”杨春说。

茶商高明磊则将冰岛茶的甜形容为“像小时候偷吃糖果的甜”。2010年,27岁的他跟随叔父初到冰岛寻茶,首先来到村民张玉华家。正在带小孩的张玉华指了指院中的簸箕,让他自取茶叶泡茶。“又黑又大的叶子,不像我老家的信阳毛尖黄绿色很好看。我实在渴了,很嫌弃地抓了一把放进黑漆漆的铝茶壶里。”高明磊向《中国新周刊》回忆,茶汤初入口没有味道,几分钟后却满口回甘。“这是我记忆最深刻的感觉,从没喝过那么好喝的茶。”此后高明磊留在寨中,跟随村民当了5年茶农。

冰岛茶价格通常按树龄分成4档:500年以上的古树,300~500年的老树,100~300年的大树,以及100年以下的中小树。树龄越大,茶价越高。高明磊见证了冰岛茶的十年涨价史:“2010年古树干茶300多一公斤,2011年800,2012年3000,2013年8000,2014年突破两万,2017年逼近4万,2018年过了4万,2020年在4万~5万之间。”

如此涨幅下,冰岛老寨充斥暴富的传奇故事。90年代冰岛的女人,因家境贫寒,有机会就想嫁到外地,有一些机会不好没出走成的,现在已有百万甚至千万身家了。

山头争夺战

双江县勐库镇山区面积占比达99.55%,一条南勐河切开邦马大雪山和马鞍山,串起三万多亩古茶园。进入勐库镇,沿途遍布大小茶店。随机入住镇上一家酒店,各房间以村寨为名:小户赛、大中山、坝卡、懂过、冰岛……事实上,当地流行“勐库十八寨,寨寨有好茶”的说法,一百多个自然村均产茶,出名的山头有数十个之多。

勐库镇津乔茶业的机械压制车间,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压饼工艺。本文摄影/本刊记者黄孝光

“红酒论酒庄,普洱茶讲山头。”2007年普洱茶市场崩盘后,市场趋于沉寂,直到2009年古树茶和山头茶的概念兴起。赵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国仙向《中国新周刊》介绍,早年市场培育了一批普洱茶的发烧友,2007年市场崩盘后,他们寻找各自偏好的味道,慕名进山收茶,带动了市场,这股潮流逐渐演变为对“名山古树”的追逐,在这个过程中西双版纳的老班章和临沧的冰岛脱颖而出,成为最火热的两个山头。

将冰岛茶带进“山头时代”的是于翔、郜鸿亮、高明磊三位河南茶商,普洱茶界称其为“河南三剑客”。高明磊从90年代开始玩普洱茶,2009年辗转易武、勐海、普洱、临沧,最终选择了冰岛。据高明磊回忆,他们出于对茶的喜好,有多少收多少。收得多了,有了竞争,就互相抬价,“后来一度我们走到哪儿,茶价就跟着涨到哪儿”。

2010年下半年,他们开始试水承包茶树。早年媒体报道,“于翔是直接抱着现金过去的,她在寨子周围转了一圈,挑自己喜欢的茶树,将其租下来。那场景就是抢,好像茶树不要钱。”“冰岛百年以上茶树我们三家加起来承包了80%左右。”三人之外,还有不少茶企参与。据《寻味冰岛》记载,各路人马闻风而动,冰岛茶树资源在各品牌手里流转,租金越走越高,甚至远超了之前收鲜叶的价格。为防茶农毁约,有茶企甚至连夜紧急修改承包合同,将违约金从2倍提高到5倍。

自2009年起,冰岛茶每年呈翻番的行情暴涨。至2014年,冰岛老寨古树茶以毛茶每市斤突破万元身价,站到云南各名山头古树茶涨价榜首位。有受访者表示,茶价上涨背后有当地政府的推波助澜——2011年起,双江县连续多年举办冰岛茶会,主导冰岛茶的拍卖。2014年4月15日,在冰岛老寨河边广场举行的冰岛春茶拍卖会,上演了争夺冰岛茶最疯狂的一幕:一款名为“问鼎冰岛”的茶拍出了12万元/公斤的天价,2公斤共成交24万元。

据高明磊回忆,这一年于翔、郜鸿亮的承租合同到期。“他们也想续租,但价格已经承受不了了。”高明磊则于2012年1月斥资数百万元租下626株古茶树,签约期限长达10年。“当时对比了勐库各大茶山的茶树之后,放弃了其他山头,就想把合同签的长一点,更稳定一点。”

据一位亲历冰岛茶产业发展史的业内人士分析,在冰岛茶之争中,大约有三路人马在2006年起开始涌入冰岛:一是韩国及港澳台的茶人,二是以“河南三剑客”为代表的实力玩家,三是其他茶商尤其临沧本土茶商。“市场开拓、产品打造在前两拨人马手中逐渐完成,冰岛茶自此走向公众视野,冠绝于普洱茶界。临沧本土茶商紧跟其后。他们资金少、营销手段和市场开拓能力不够强,但是本地优势却十分显著,亲情、宗族、乡情关系交织在一起,让他们更能与冰岛村民打上交道”。

天价“茶树王”

冰岛茶产业链条上包括茶农、毛料商、茶企、茶商、茶庄、发烧友等多类角色。其中茶农为生产者、原料提供者,部分拥有自己的品牌,同时从事出租茶树、房子、茶树广告牌位等营生,和各环节均有交集。

“这个行业不是水太深,而是水浑了。本来应该茶农种好茶叶、茶厂做好加工、茶商管好营销,现在大家一道吃,角色混在一起了。”赵邦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赵国仙向《中国新周刊》表示,在各方混战时期,行业参与主体变得多元而混乱。“大家一窝蜂涌入老寨,老寨成了各路客商的广告基地,茶农变成了茶商,一下把它们打蒙了,过程中利益驱动,衍生了许多乱象。”

乱象之一是“茶树王”的炒作。2019年春,“冰岛茶树王”单株采摘权以88万元的价格签约成交,创普洱茶界毛茶原料的新高。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这棵树的单株采摘权拍卖到99万元,今年更是拍出166万元的天价。

“村里没有公认过、也没有专家界定说它是茶树王。”有受访村民表示。这棵古茶树位于冰岛老寨停车场边的茅厕下方,被茶界批评人士石一龙形容为“茅厕味茶树王”,他直斥前述拍卖“是无良商家惯用的炒作套路”。《中国新周刊》试图向“茶树王”的主人赵玉学询问拍卖一事,对方拒绝了采访。

“冰岛茶树王”的拍卖并非个案。今年4月阿里拍卖网站上,临沧凤庆3200年茶树王10公斤茶青采摘权拍得1068万元,创下了云南古树茶的拍卖纪录。“通常情况下,10公斤茶青可以炒出2公斤左右的成品,算下来成品茶就是5340元人民币1克,而近日黄金价格大概在372.5元人民币1克。”石一龙撰文道。他质疑称,3200年需追溯到西周时期,而无论3200年还是800年,均是没有依据的数字。

“每逢春茶季节,如此炒作套路层出不穷,要么举行各种博览会、茶节等评选活动,制造奖项,或者以买断冰岛、老班章的茶王树等方式哄抬茶价,误导消费者,造成过高的心理预期价格。”石一龙认为,类似“茶树王”的拍卖,是普洱天价茶现象的诱因之一。“对竞拍者来说,竞拍茶树王就像明星要出绯闻一样,是非常有效的广告宣传。”一名茶界观察人士称。

当地有关部门对前述拍卖行为持默许态度。临沧市农业农村局一名负责人曾回应称,冰岛古树茶价格是市场行为,只要是明码标价,就是合理的。双江县地方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袁江华则告诉《中国新周刊》,茶树王采摘权价格由茶商茶农协商确定,他个人认为不会起到抬高价格的作用。

冰岛茶市场另一大乱象是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真正的冰岛老寨古树茶一年产量在8吨左右,然而市场上售卖的冰岛茶已超过数百吨,乃至上千吨。”早在2014年,于翔接受媒体采访时便提到,近年来不大的山头,忽然冒出十几家冰岛老寨古树茶基地的牌子;只有拇指粗的小茶树也被挂上某某基地,呈现出“只见牌子不见树”的茶园奇观;有的从其他地方买来便宜茶,拉到冰岛老寨进行初制,摇身一变就标榜自己是冰岛纯料毛茶。

冰岛老寨的古茶树多数被承包并挂上了茶商的广告牌。

据双江县发改局党组书记李应碧了解,有的茶商只承包几棵古树,却一年到头都在卖冰岛茶。另据《中国新周刊》了解,有的茶商每年给茶农一些钱,只为把他们的牌子挂在树上。双江县融媒体中心主任李发良向《中国新周刊》举例称,今年采茶季,某茶企职员到冰岛老寨直播,谎称某茶树为其所租,被恰好在场的承租商揭穿。

李应碧称,基于这些问题,双江县引导冰岛村民成立了冰岛茶协会,以建立起从采茶制茶到销售全过程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但其中一名会员向《中国新周刊》表示,自2019年成立以来,协会没有搞过什么活动。

今年4月20日晚上,临沧市另一知名茶村昔归村发生了一起焚茶事件——某公司涉嫌以其他山头的茶冒充昔归茶,村民发现后将其当众点燃。

赵国仙告诉《中国新周刊》,鲜叶之所以成为冰岛茶的主要交易方式,正是源于前述行业乱象导致的信任风险:“不相信人就看原料,长在树上的叶子不会骗人。”杨春同样表示,越是高端茶,越在乎源头。“冰岛茶叶是勐库大叶种,特征很明显,买鲜叶最安全。不过这样只能保障源头是真的,消费者最终能否喝到真茶,又是一个问号。”

人茶博弈

作为勐库海拔最高的一个傣族寨,冰岛老寨傣族生活的痕迹已难寻见。寨中惟见三物,茶树,待拆的房屋,和正在作业的挖掘机。废墟之中来往走动的,是拒绝签字的16户村民。

《茶祖居住的地方:云南双江》一书描述了上世纪50年代,冰岛老寨“茶园围村”的景象。而今老寨呈现的景象,却是“房屋围茶”。据津乔公司创始人杨国成了解,老寨村民赚钱后在原有宅基地基础上,将土房扩建成楼房,但由于缺乏规划,建筑格局混乱,后来政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求盖得不好的重建。双江县发改局党组书记李应碧表示,近几年古树茶价格持续飙升,造成老寨私建厂房、扩建家庭房,人茶争地,挤压了古茶树的生存空间。“每年都会有古茶树衰退、死亡,今年也死了一棵”。

石一龙撰文提到,冰岛老寨广场一隅就有茶园,村民修了一条从广场横穿茶园的石板路。“走进茶园,路两边的古茶树树干斑驳,昏昏欲睡,像城市里等待雇佣的苦工,满目沧桑”。

曾多次到冰岛老寨考察的石一龙认为,过度商业化导致茶的栖居地弥漫俗世烟尘。“往来商旅游客的汽车尾气、生活垃圾,常住居民的家园改造、屋舍建筑,以及诸如公厕、停车场等公共设施不合理的规划和设置,早已把冰岛茶的生长环境糟蹋得体无完肤”。

“老寨有太多的话题和焦点了,关注茶的都想去。我不是很爱去,但每个季节还是要过去多次,因为我的客人想看。”昆明茶商崔赛先向《中国新周刊》表示,这种行为充满矛盾,因为茶树需要相对隔绝人间烟火的生长环境。

高明磊承包的古茶树中,有一棵名为“冰岛祖母树”,据称是明代遗留现存不多的古茶树之一。随着人流日益增多,这棵古茶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伤害。“游客下了车,先要到广场附近的祖母树摸一摸,有几棵枝杈被摸得包浆了,干枯了,为此不得不锯掉它们。”高明磊向《中国新周刊》提到,这棵树有一半树干已经中空,他打算今年做一些救护工作。

2013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云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联名倡议保护古茶树,他们提到,不合理采摘,过度开发,在古茶园、古茶树周围建设新茶园等,使古茶树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如今云南古茶园面积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50余万亩缩减到了20余万亩。

2019年7月,云南省出台《关于保护好古茶山和古茶树资源的意见》,要求全面调查和摸清全省古茶树、古茶山资源底数;以古茶山和古茶树集中区为重点,全面深入开展违法违规建构筑物集中治理行动。同年8月,双江县政府发布《关于勐库镇冰岛村违法用地违法建筑整治的公告》。《公告》提到,近年来勐库镇冰岛村违法用地、违规建房、违规建盖茶叶初制所、违规修建坟墓等问题突出,加之古茶园进出车辆、人员逐年剧增,汽车尾气污染等严重破坏了冰岛古茶园的生态环境,影响了古茶树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冰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官网信息显示,截至去年8月,当地划定勐库冰岛茶小镇“两违”整治范围,共拆除违章广告牌45个、“两违”建筑18户6846平方米,已复垦3400平方米。

冰岛老寨原定于2021年3月31日完成搬迁和拆除并没有完成,目前仍在拆迁中。

为“还房于茶,还地于茶”,双江县政府于今年1月起对冰岛老寨进行整体搬迁,迁入的新居点为“大坝子田”,位于山下公路边冰岛湖附近,原为老寨农田,现为冰岛茶小镇核心区的规划用地。

根据政府官网信息,搬迁原定于2021年3月31日前完成,同步启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及生态恢复工作,最终将在老寨原址建设“冰岛普洱茶古树圣山公园”。

该举措引起村民的质疑和抵抗。“房屋补偿数额不足建房成本的一半,山下安置的宅基地不足现今宅基地面积的三分之一,部分签约搬迁村民无法正常晒茶产茶。”村民在相关材料中写道。

多名村民表示,他们当前一大担忧是,村庄搬迁后,基本农田、宅基地被征收后,未来茶地也可能被征收。对此,双江县发改局党组书记李应碧接受《中国新周刊》采访时回应称,不会改变老寨茶地的集体土地性质,茶农茶园茶树权属不变,“政府的目的是将吃住行功能移到特色小镇,不会(对茶地)进行征收。”至于未来将在老寨打造的“圣山公园”,他表示具体规划方案尚未出炉。

以打造公园模式保护古茶树,在云南尚无先例。高明磊认为搬迁对茶树生态恢复利大于弊:“茶树已经生存了几百年,真正带来破坏的,就是最近几年。我个人希望搬迁越早越好。”

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院长吕才有向《中国新周刊》强调,对于古茶树保护,主要是采摘问题或具体管理问题。“老百姓到底采多少、如何采,要因地制宜制定指南、意见。目前古茶树保护技术手段相对落后,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有的古茶树本身就营养不良,有的年龄到了自然死亡,有的自然生态受到破坏,一山一策,不可能一个简单模式照搬。”

吕才有认为,减少人为干预是最直接的保护措施,难在如何处理好眼下需求和长远发展的矛盾,如何平衡好各方面的利益。“问题根源是市场过分追捧古茶树。需要引导消费,形成一个共识——不是所有古树茶都好喝,也不是只能喝古树茶,没必要过分追求它的稀缺性和独特性。”

赵国仙则认为,相比搬迁,更有效的保护应落实在茶树管护环节,“通过对行业疏通,让茶农把茶采好、管好,不要让土地受到污染。”

从“山头”到品牌

双江县发改局党组书记李应碧告诉《中国新周刊》,冰岛茶小镇由冰岛印象片区、勐库集镇片区、冰岛湖片区及大雪山片区4个板块组成,总投资35.2亿元,其中小镇冰岛印象片区详规已通过审核,其他三个片区目前停留在概念性规划。

李应碧表示,项目以冰岛老寨搬迁安置点为核心,引导冰岛村其他四寨有经营能力的村民向小镇聚集;通过项目建设还将引导茶企入驻。“它是一个以产业为依托的特色小镇,预计未来每年能有30万的人流量。”

冰岛茶特色小镇项目的推进并不顺利。去年9月,临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答复某政协委员相关提案时,披露了该项目的相关规划和建设情况:“项目原规划地类为旅游设施用地,面积347.4亩(占耕地282.75亩;林地54.6亩;自然保留地10.05亩),项目规划调整完成后,2017年自然资源部门计划启动项目用地报批,由于项目设计不符合旅游用地相关要求,未能如期开展项目用地报批工作。”

据该局陈述,目前冰岛茶特色小镇项目用地征转用地报批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该项目涉及的17.33公顷(约260亩)水田指标难以保障;二是用地报批费用特别是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等阻碍项目进一步推进;三是新《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实施,影响了用地报件组件上报。

关于用地征转报批问题,双江县自然资源局局长杜静梅向《中国新周刊》解释称,52.23亩冰岛老寨整村搬迁集体用地已得到批复,剩余符合规划面积则还在报批过程中。“目前有一些困难,就是走农用地征收转用的程序,水田的指标比较紧缺。”

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双江县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确保年底完成冰岛茶小镇总投资的60%,2021年6月建成运营。然而日前记者走访看到,小镇核心区茶博物馆正在推进,冰岛茶展示中心已封顶,唯一完工的是农户临时安置点。

整体搬迁永久安置点原计划今年6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然而据李应碧介绍,目前完成了地勘、地灾评估等工作,截至5月仅进行了一部分基础开挖。“做地勘后发现,地质有点复杂,但不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我们力争12月底让主体成型,确保明年春茶季茶农能够在里面经营。”

与老寨茶农相反,不少受访茶企则看好冰岛茶小镇的前景。高明磊说,每年春茶季节,各地茶商、茶友纷纷往冰岛扎堆;现在高铁高速即将双通,未来会越来越火热。他与老寨村民的10年合约即将到期,据其了解,“很多商家已经去找他们了,等着我们到期。”

据杨国成介绍,津乔公司早期承包了冰岛村大约7亩古茶园,后因竞争格局混乱,改为鲜叶收购的模式。而今时隔近10年,虽然承包价格上涨,津乔茶业仍然重新选择承包。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全国仅有87家茶企总资产超过1亿元,超过10亿元的仅有6家。企查查显示,当前中国共有在业存续茶企132万家。

杨绍巍表示,过去茶叶批发零售的模式,市场价格混乱、品质参差不齐。最终市场还是要回到“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茶农维护好茶园,品牌诠释好茶的品质,最终让消费者购买到放心的茶。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中国茶产业长期不规范、不透明,首先得规范化,才能品牌化,再能规模化。“行业规范的标志,是茶商、茶企、茶农、消费者各得其所,政府则在其中扮演管理、监督、服务的角色。”杨春提到。

来源:中国新周刊,作者:黄孝光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原文标题为:冰岛茶变局

凤茶印迹——从凤冈锌硒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名录看凤冈茶产业发展历程

最近,凤冈茶企铆足干劲生产明前锌硒茶,源于2020年入围《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加深了国内外消费者对凤冈锌硒茶的信赖。

也因入围《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而作为“贵州绿茶”大地标方阵的“优秀选手”的凤冈锌硒茶,无疑再一次成为贵州绿茶的高光“代言”。

最大获益方在茶农,今年1斤鲜嫩的明前翠芽茶青比去年同期平均高35元,去年1斤40至60元就能收到的,今年起价就是80元,最高1斤收到95元……

这是凤冈县几届领导班子盯住茶产业持续不断开拓,凤冈人齐心协力的成果。从中国锌硒有机茶之乡、贵州省首个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到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凤冈人昼夜兼程,脚步从未放缓。

回溯来路,凤冈县的茶叶产业走出了一条不平凡,但惠及凤冈45万人的发展道路……

雏形

寻茶印迹时发现,早在汉代,就有《汉书》《史记》载:汉使臣唐蒙出使夜郎,发现了夜郎之特产蒟酱、茶叶。在秦汉时,今凤冈正处夜郎方国之东北部边沿,有“夜郎古甸”石刻为证。

东晋《华阳国志》载:“平夷产茶蜜”。时平夷为今贵州西、北大部区域,恰含今凤冈县地。

唐代,茶圣陆羽著《茶经》载:“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据考,唐夷州彼时辖绥阳、宁夷、都上、义泉、洋川诸县,其州治就在今凤冈县绥阳镇场集边,唐绥阳县治所就在今凤冈县永安镇境,现存有绥阳、永安两地“古城遗址”为证。

宋代,《太平寰宇记》载:“夷州,土产茶、硃砂、水银、蜡烛、犀角”……相关史料、石刻及古茶树群落均佐证凤冈茶的历有印迹。

另外,还能从茶的礼俗、地名、图雕等方面详知凤冈茶在凤冈人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凤冈种茶虽然历史悠久,但由于清朝以前的茶场都是官办为主,民间很少有人种茶。

直到民国时期,因抗战所需,国民政府中央实验茶场从东部整体搬迁,落户在现湄潭永兴与凤冈交界一带,彼时永兴场的北半街实属凤冈行政辖区。

加之1939浙江大学西迁到湄潭,并与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联合开办贵州省立湄潭实用职业学校初级茶科班和高级农科班,培养了杨思华、罗胜寅等茶学学生,为凤冈早期茶叶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由此,凤冈步入了江浙模式的规范茶园种植期,亦陆续有外来茶树品种落户凤冈。民国30年(1941)全县产茶15担,民国34年产茶18担。

直到1949年,凤冈也没有成片茶园,只有零星茶丛和野生茶树。多为农户在自家田边土坎或房前屋后零星的小丛种植,种植的品种主要是本地苔茶,产量极低。

这是凤冈茶的雏形,即在自然形态下的曼妙生长历史时期,亦是茶宝宝被关在“深闺”中的最大因果。

发轫

解放后,政府对茶叶生产实行统购、统销,这就产生了供求矛盾,数据为证。

1949年,凤冈县由18万人口上升到21万余人口,茶叶年产量从1.7万斤上升到3.59万斤,年需饮茶量从23万斤上升到31万斤,尚差从21.3万斤下降到2.64万斤。

这期间除由县政府每年组织10万斤茶叶供应外,不足部分用苦丁茶、老鹰茶替代。

为解决这一矛盾,1958年冬季,县政府才发动群众在龙潭区水河乡开山办土,预备种植万亩茶园。却因一阵“共产风”,“刮掉”已开垦的2000多亩梯土。

但这并未削弱凤冈人的种茶热情。

1969年,凤冈县革委规划开发茶园5000亩,并以水河为试点,发动群众,在原来开垦的荒废梯土上种了536亩茶,创办第一个社办茶场,这就是何坝镇水河村“知青茶山”的前身。

接着永安、田坝、石径、新建等公社又相继开辟茶园,全县栽种茶树2700亩。

此后几年,凡公社几乎都开辟茶园、兴办茶场,部分大队和生产队也办了茶场,茶种大部分是浙江中小叶种(鸠坑种),均属有性系种子点播。

至1976年,茶园发展达43800亩,有137个社队茶场,280个生产队茶场,全县用于茶场的投资270万元。

田坝乡1301户农民,种茶1320亩,户均一亩茶。

由于在短时间内大批茶场的兴起,大面积茶园的开辟,使得产、供、销一时无法协调,技术指导不力,制茶机具缺乏,土法加工、生产的茶品质较差,有的茶场年年亏本,甚而成了包袱,不可避免地出现毁茶种粮的严重现象。

加之当时政府重粮轻茶,强调“以粮为纲”,群众只得在茶园内大种粮食作物,这就是“一年种、二年铲、三年四年光板板”囧境的来源。

1978年,县里对茶园进行普查,实有面积缩至23080亩。那时,乡村茶场绝大多数已经垮掉,仅存17个茶场4249亩茶园由集体专业队耕管经营。

这个时期,县供销社负责茶叶种子等物资投入和统购内销,外贸销售由凤冈县外贸公司负责,生产技术指导由各区农技站承担,行政管理由各公社、大队和生产队负责,实行产、供、销分离。

1981年农村实行生产包干到户责任制,茶场解散,茶园下放给村民分户管理,有的荒芜,有的毁茶种粮,加上县供销社大量收购边茶,茶园受毁严重,茶产业一时跌入低俗。

茶园布局分散,规模小,单产低,加工设备简陋,工艺简单,产品局限于晒青茶、青毛茶、炒青茶三种。

到1982年,全县茶园缩至12873亩,平均亩产茶叶9公斤,亩产值仅有23.80元。

复苏

茶园产量低、质量差、效益不佳,成片被毁的状况,并不只有凤冈,整个贵州省茶业都面临这样的境况。

对此,省农业厅和科委作出对五个县进行低产茶园的技术攻关改造决定,并在经营管理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凤冈有幸在其中。

1982年,县政府抓住时机,成立茶叶技术攻关领导小组,投资340多万元,利用3年多时间,改造低产茶园6408亩,新(换)种茶园9745亩,建立了22个初制加工厂,改造的茶园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提高,平均亩产62.5公斤,亩产值由原来的23.80元提高到322.00元。

同年10月,县政府批准县农业局农技站茶叶组改建成立股级茶叶公司,聘请贵州省茶科所的专家作技术指导,通过“深耕、补密、稳水、增肥、除草、修剪”等技术手段和措施,使濒临荒芜的低产茶园重新焕发生机,凤冈茶产业日渐恢复。

这一阶段,恰好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产、供、销体制发生改变,跑市场与茶园基地建设成了茶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凤冈的侧重在技改、建园上。

连续3年,县委、县政府号召在非耕地上搞开发,利用非耕地开发、贴息开发等贷款193.9万元,低改茶园3281亩、换种茶园2796亩、新种茶园16620亩。

在低改技术攻关中,重心放在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宏丰、水河、田坝、茶花、金鸡等乡村茶场,总面积5160亩。

此间,因低改工作出色,取得“攻关一等奖”,一跃为贵州省十大产茶县之一。

趁时,凤冈县农业局、贵州省茶科所和17个乡村茶场成立“凤冈县茶叶联营公司”,实行生产、技术、科研和供销四位一体联营。

1987年,县人民政府成立局级茶叶公司,负责全县茶叶的生产发展、技术、供销等服务、管理职能。

并从省茶科所引进良种扦插苗40多万株,建立高标准良种茶园100亩,新发展的茶园引进“福鼎大白茶”品种和无性系列良种苗。至1989年底,全县茶园面积又发展到40818亩。

本该欣欣向荣的茶产业却直遇二类商品放开,难抑本就先天不足的茶产业迅时江河日下……

1990年,茶叶产品由二类商品放开,允许自由经营,外销基本停止。

那时,县茶叶公司承担的茶叶贷款230万元,要及时支付银行本息、茶农技术培训、茶种技术改良等等各种费用,已使公司苦不堪言,茶产业发展着实难以为继。

在那个填饱肚子才是王道的年代,群众更看重的是眼前利益。1992年底,茶园严重丢荒,品质下降,全县茶园实际管理面积下滑至28977亩。

一时间,该产业再度陷入低迷。

破冰

国营茶叶收购、销售公司纷纷倒闭,这是全国现象。茶叶销售困难的因子,表面看,是私营购销体系的不健全;根子却在,国人传统思想的桎梏,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就在1993年,凤冈县委、县政府找到了症结所在,当机立断,作出站在食品高端差异化发展的决定,并让县茶叶公司通过清算债务的方式,先后接管大堰、大都、田坝、金鸡、新建、西山茶场,截断了茶园面积下滑局面。

同时,嘱托农业部门、茶叶公司研究土壤结构、生产出的茶叶与其他产地茶叶的相同、相异之处,并送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测试分析,凤冈县茶叶公司选送的茶品“龙泉毛峰”锌含量43.2㎎/㎏、硒含量1.38㎎/㎏;“凤绿茶”茶品锌含量103.2㎎/㎏、硒含量2.08㎎/㎏。

这一测试成为凤冈茶产业破冰之望,仿若看到了五彩斑斓的春天。

当即聘请安徽农业大学专家组刘和发教授一行四人指导开发凤冈“富锌富硒绿茶”和名优茶生产。争取到贵州省茶科所、遵义地区茶叶学会及县技术监督和食品卫生部门的支持,制定了《凤冈富锌富硒绿茶名优茶企业标准》和《凤泉雪剑名优茶企业标准》。

至此,“富锌富硒绿茶”正式诞生!

仿若告诉世人,在茶叶和凤冈千年水乳交融的过程中,正式越过平铺直叙、润物无声的老基调,实现由“茶叶”到“茶业”的惊人一跃,将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造福一方百姓。

紧锣密鼓地加大名优茶开发力度,量、质并举,先后购进珠茶机械20台(套)、眉茶加工设备一套、名优茶机械10台。

偶遇全国茶叶市场复苏,四川、湖南等地客商纷至沓来,全县各茶场生产销售量大增,凤冈县一步跨入年产1.5万担以上产茶大县。

1998年,名优茶产量继续增加,产值提高。凤冈县茶叶公司将“凤冈富锌富硒绿茶”、“凤泉雪剑”两个产品参加农业部在北京农业展览馆组织的农产品博览会,凤冈锌硒绿茶首次在农博会上亮相。

第二年,凤冈县茶叶公司在田坝村改造种植无性系良种茶苗300亩,培育良种茶苗300万珠。这一年,“凤泉雪剑”特级茶荣获遵义市首届评比优质名茶称号,“凤冈富锌富硒绿茶”被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

趁兴,县里改造种植无性系良种茶苗700亩,培育良种茶苗400万珠。还充分利用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和生态建设项目资金,对全县老茶园进行品种改良工作,建立茶树良种苗圃基地50亩、苦丁茶苗圃20亩。同时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当年实现无公害管理茶园2.1万亩。

县茶叶公司改制,成立凤冈县茶叶事业办公室,是在2002年,主要负责实施省农业厅安排的《茶叶机械化采摘项目》和《名优茶采制技术推广项目》,完成机械采摘面积5000亩,技术培训4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多册。

在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推广实施中,技术小组的18名技术人员在公司的三个基地茶场进行了重点示范推广,然后组织全县50多名农民技师在全县的2万亩茶园中逐渐推广实施,生产无公害茶叶960吨。

到2002年,全县共有19个茶场参与县茶叶公司联合经营,有初制厂房19间,红茶设备5台(套),绿茶机具100台(套),珠茶机械20台(套),名优茶机械30台(套),茶叶修剪机15台,精制绿茶设备15台(套),茶叶精制厂一间(1000平方米)。

主要产品有炒青绿茶、烘青茶、红碎茶、珠茶和名优绿茶。名优茶中有开发生产的“凤泉雪剑”、“凤泉毛峰”、“凤泉毛尖”和“富锌富硒绿茶”。其中“富硒富锌绿茶”获中国攀枝花第四届苏铁观赏暨技术交易会“金奖”,田坝茶场生产的“富硒绿茶”获“中国现代家庭消费品质量鉴评和最佳质量保健品”金奖,代表凤冈茶叶形象的“仙人岭”商标通过国家商标局注册。

一时间,精品凤茶销往湖南、四川、广东、山东、广西、上海和本省的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于是,凤冈锌硒茶踏上了南来北往的列车。

领跑

21世纪初,凤冈茶产业驶入快车道,领跑茶产业,在于战略发展准确。

凤冈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茶叶产业因其生产环境、产品质量、产品特色等优势而被列为绿色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凤冈茶叶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源于茶树长在北纬27-30°之间,恰好处于产茶黄金纬度带。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66%,99%山泉水可以饲养娃娃鱼(大鲵),平均负氧粒子达10多万,这为茶树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空间。

但,凤冈县委、县政府并不自满,坚持“高端运作、抢占先机”的思路,本着“差异就是特色”的发展理念,从2003年开始,注重茶叶品质,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建立了一套严格的“从田间到茶杯”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强化“舌尖安全”,确保凤冈锌硒有机茶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呈给世界一杯净茶。

茶园一律建立了“猪-沼-茶-林”循环建园模式,一律使用沼液、沼渣和农家肥,一律设置太阳能灭蚊灯等来达到“物理杀虫”效果,一律禁止在茶园周边建工业厂房。政府还加大对茶农种茶、管茶、制茶、卖茶等一条龙技术培训,农牧、市管等部门不间断检查监控,用全方位保障“茶宝宝的生长”安全。

正是县委、县政府、质量监督部门运用了这套近乎苛刻的安全质量监督措施,强化茶农的质量意识,茶叶才有了国内外消费者信得过的有机品质。

连续9年,凤冈茶顺利通过欧盟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食品安全指标检测,其检测指标从2011年的414项上升到2020年的583项,年年以“零检测标准”顺利通关。

正是凭着凤冈人对茶那种深到骨髓的挚爱,消除农残,注重品质的发展,才确保了茶农的收益,茶园几年间增至50万亩,人均1亩多,其中投产面积36.2万亩,分布于全县14个乡镇,涉及群众20余万人;有机茶园面积3.18万亩,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

“凤冈锌硒茶”品牌价值达22.96亿元,全国排位由2019年的56位上升到2020年的39位。

也因,“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的运作方式,在茶叶加工、市场建设、产品研发、茶旅一体化发展等领域下足功夫,让凤冈在“茶叶、茶旅、茶药”等方面一年上一个台阶,在全国乃至世界占了一席之地。

在“中茶杯”“中绿杯”“百年世博”等重量级名茶评选活动累计获金牌66枚,先后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贵州十大名茶”“贵州三大名茶”等称号,并于2013年喜获中国驰名商标,亮相2015年米兰世博会,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中国工程院院士、茶学专家陈宗懋对凤冈锌硒茶做出了“锌硒同具,世界唯一”的至高评价;知名茶叶专家吴甲选品尝之后,高度赞誉其为“神茶”。

凭借锌硒茶的品牌优势,凤冈锌硒茶在国内外开设了237家专卖店,覆盖西南、华南、华中、华北、东北等市场区域,100多家茶企在淘宝等网上开店,市场拓展正风生水起。

随之,凤冈的知名度,美誉度级级翻升。凤冈绿茶无疑便是凤冈,乃至贵州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先行者。汇集了高原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的凤冈绿茶,更成为中国饮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代表。尤为重要的是,贵州这些年对茶品牌的成功塑造,加速了凤冈茶享誉海外。作为贵州重要的绿茶种植出口的代表区域,享有“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美誉的凤冈茶漂洋过海,畅游欧盟各地,成为消费者衷爱的“中国营养保健第一茶”。

2011年底,凤冈县永安镇田坝的“绿宝石”绿茶顺利出口德国。随着凤茶的进入,德国两大高端连锁百货商场考夫霍夫和卡斯达特及其下属近百家商场才首次出现中国字样的茶。

2011至2015年,凤冈县瞄准高端连锁店、超市、酒店等市场载体,绿茶出口逐年增加,出口总量超过331吨,创收6610万元。相继美国、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等重要的国际市场接纳凤冈茶。

喜事接二连三。2015年4月,香港邵氏集团投资凤冈,决定用5亿元勾兑一杯茶酒,8月19日首批茶酒下线。10月,凤冈与杭州西湖区在“东有龙井·西有凤冈”品牌文化交流论坛上签署了战略合作五年行动纲要。

2019年,凤冈县出口茶叶1890吨,出口金额达5933.1万美元,占贵州省“半壁江山”,位居贵州省第一。

2020年10月,全县投产茶园36.2万亩,年生产总值49亿元,创汇9200万美元,占全省的39.8%;同时,凤冈锌硒茶入围《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签定了凤冈锌硒茶领占贵州省出口茶的霸主地位。

来源于:凤鸣高冈,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