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安溪三茶企

找到约669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人民日报》专版聚焦安溪:“三茶”统筹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今日,《人民日报》刊发报道《安溪:“三茶”统筹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点赞安溪县坚持“三茶”统筹理念,以创建国家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为茶文化强载体、拓窗口,为茶产业夯基础、延链条,为茶科技提标准、强支撑,奋力谱写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篇章。全文如下:

安溪:“三茶”统筹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2年,安溪县被列为福建省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先行试点县;首届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在安溪县启动;“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1430.00亿元,连续七年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安溪县茶产业持续交出亮丽“成绩单”。

▲晒青(叶景灿 摄)

一叶兴,百姓富。成绩的背后是安溪坚定信心、久久为功、赓续奋斗的结果。一年多来,安溪县坚持“三茶”统筹理念,以创建国家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为茶文化强载体、拓窗口,为茶产业夯基础、延链条,为茶科技提标准、强支撑,奋力谱写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文化引领 农遗故事巧传承

今年5月20日,“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我国18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一员,安溪再添一张世界级“金名片”。

▲全球农遗“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保护与发展任重道远

为更好传承和弘扬茶文化,安溪县委县政府内外发力,汇聚茶业专家就保护传承弘扬茶文化出谋划策,加大国际宣传力度,引导各乡镇开办形式多样的茶事活动,不断提升安溪茶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

7月,以“在发掘中保护 在利用中传承”为主题的首届全球农遗·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保护与发展论坛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茶业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围绕如何保护发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把脉开方、共享经验,为安溪更高水平做好茶文化传承弘扬提供崭新视角和创新思路。

▲“茶香农遗——驻华使节走进遗产地”推动茶文化输出

与此同时,安溪县各乡镇也精心策划,助推农遗文化传播。虎邱镇举办“观音铁韵 农遗匠心”国际茶日主题活动,线上线下展示非遗传统技艺魅力;祥华乡举办“我为祥华铁观音代言”系列视频展播活动,全方位推介祥华乡产业资源特色;湖上乡举办春季铁观音品鉴交流会和高层次人才茶话会,掀起非遗宣传热潮……一场场茶事活动,一方面展示、解读、传播安溪铁观音300多年的发展史、讲述有趣的茶文化故事,一方面也提高了全社会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推动农遗故事走进千家万户。

借助茶香农遗,安溪铁观音走出去之路越来越通畅。越来越多的茶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寻求国际合作;“以侨为桥”,发挥“侨力”,安溪铁观音走出去的渠道不断扩大,时尚健康的“中国茶饮”生活方式日益深入人心;合作领域持续拓宽,打造一批国际研学基地,在海外举办茶叶品鉴、茶道表演等茶文化交流活动,安溪铁观音的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

产业赋能 延链补链增活力

日前,由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八马茶业”)承担的福建省区域发展科技项目“基于化学成分变化的铁观音精制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专家组验收。这标志着八马茶业在茶叶精加工数字化领域取得新突破,持续助推传统茶企数字化变革。

这也正是安溪县稳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思路带来的可喜变化。近年来,安溪县持续推动茶产业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开发袋泡茶、速溶茶、茶含片、茶水饮料等快捷茶品,壮大茶机械、包装、器具、物流等产业,培育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不断更新茶叶产品和茶叶配套。目前,安溪新茶饮基底茶年供应量2万吨以上,供应链初步形成,成为全国重要基底茶供应基地;茶叶机械年产值4亿元;茶包装年产值近40亿元,成为重要的茶叶包装生产地和集散地。

做大做强茶产业,还需融合文旅来支撑。借助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安溪积极探索茶庄园业态,学习葡萄酒庄园经营模式,发展集生产、加工、休闲、旅游和文化展示等于一体的茶业综合体,并串点成线、整合推介,释放茶乡文旅经济新潜力。目前,安溪已建成22家茶庄园,各类茶事体验载体、体验活动广受欢迎,茶产业蓬勃发展。安溪县茶庄园每年吸引游客120万余人次,年旅游收入达12亿元。

▲安溪生态茶庄园(刘榕钦 摄)

文旅融合带动茶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也直接带动当地餐饮、农副产品零售等行业发展,促进村民就业,激发经济活力,推动整村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赋力 提质增效强动能

今年4月,以“三茶统筹 科技赋能”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启动,这是首次举办的全国性茶科技领域大赛。大赛发挥“磁吸”效应,从绿色生产技术、智能装备技术、茶叶深加工技术、包装储运技术四个方向,助推多个茶领域技术项目落地聚合,引领安溪茶产业创新变革。


▲先进科技的运用让茶园实现“智慧化”管理

依托气象科技,在全县建设74套自动气象观测站,将全县659家茶业专业合作社和3000多家茶企纳入服务对象数据库。同时,开展茶叶气候品质认证工作,在全县8个茶园不同海拔高度安装13套茶园小气候站,将茶园小气候实时气象要素融入安溪“数字茶业”云平台,为茶叶提质保驾护航。截至今年5月,已为八马茶业等35家茶企开展45批次认证。

▲茶园中的小气候站和实景监控系统

借助人工智能,安溪与华为公司、合肥工业大学、中电科机器人公司等科研团队试点开展茶园人工智能管理,团队试验机器狗于3月12日在安溪县年年香茶庄园进行试运用,测试对茶园地形的识别能力和机器续航能力,加快茶园管理新旧动能转换,提高生产效率。

布局“卫星+”。今年2月27日,“安溪铁观音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加速安溪茶产业的数字化进程;62天后,“安溪铁观音二号”卫星再次出征,与“安溪铁观音一号”卫星进行组网。依托“双星”特性和组网优势,可高效获取精准图像数据,有效实时监测茶园各项指标,升级优化茶园管理,提高茶叶品质,助推茶产业发展。

在销售渠道上,推动626家农产品生产主体纳入福建省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平台管理,携手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提升安溪铁观音品牌美誉度和品牌附加值,拓宽消费者购买安溪铁观音的通道,促进国内国外市场并进,加快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格局。(记者:吴明娜)

▲眼下正是安溪秋茶上市季,茶农们正忙着采收秋茶(王美清 摄)

来源:安溪县融媒体中心 安溪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探讨“三茶”发展,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赴安溪调研茶产业发展情况

7月16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庄先高级顾问一行赴安溪开展茶产业调研。

16日上午,安溪县政府洪天阳副县长与海茶协在龙门镇八马茶业开展座谈。县茶管委办、农业农村局、茶促会等部门及八马茶业、华祥苑茶业、桃源有机茶场、裕园茶业等安溪龙头茶企相关负责人参与座谈。

△海茶协一行与安溪县开展茶产业调研活动座谈会

座谈中,双方就安溪县统筹协调发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有关情况及安溪茶产业的发展规划进行深入探讨。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志明向海茶协一行详细介绍了安溪茶产业发展现状及下阶段发展规划,海茶协对安溪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志明向海茶协一行介绍安溪茶产业发展概况

2020年,安溪全县茶园面积稳定在60万亩,产量6.2万吨,涉茶总产值250亿元,连续10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茶业品牌影响力全国十强县。安溪铁观音入选中国茶叶十大区域公共品牌、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选名录,品牌价值连续6年位列全国茶叶类首位。近年来,安溪坚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致力茶业转型、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茶业强县,助力乡村振兴。

下阶段,安溪将全力“稳一产、强二产、优三产”,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擦亮安溪铁观音金字招牌,让茶乡人民的“金饭碗”端得更牢。

16日下午,海茶协一行来到尚卿乡黄岭村调研安溪乡村振兴有关情况,并参观了誉丰国心茶叶庄园。

△海茶协一行在尚卿乡黄岭村调研乡村振兴情况

尚卿乡黄岭村全村总人口1056人,位于安溪县尚卿乡西北部,海拔高度在750米至1080米之间,常年气候温润,云雾笼罩,森林覆盖率高达85%。村域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50亩,茶园面积5000多亩。村内建有誉丰国心茶叶庄园,拥有茶园面积约3000亩,是安溪县十大金牌茶庄园之一,为安溪县最大的茶叶初制基地。先后荣获全国特色乡村建设示范村,国家级“美丽乡村”宜居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试点示范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来源: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企上市难?解读16家茶企拥抱资本市场那些事

注:16家茶企中主板和港股茶企未单独列出,主要按类别列出3家企业;新三板茶企排序主要以年度总营收从高到低为4—16,且入选企业营收达5000万人民币。


中国人的喝茶历史长达千年。

至今,国内茶叶市场3000亿元,但品牌茶企却较少。

业内有一种说法,中国七万家茶企敌不过一家立顿。


目前,只有天福、龙润茶两家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在国内A股市场,只有1家上市公司—深深宝B。随着新三板开放,才有包括谢裕大、八马茶业、白茶股份等数家茶业“取道”新三板寻觅资本融资。中国茶企为何上市难?


归根到底还是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问题——国内原叶茶,一天一个样,生产者不知道自己要产什么,销售者不知道自己在卖什么,消费者不知道自己在消费什么。


茶企与资本市场那些事,我们试图从16家代表性企业窥其一二。


一、16家茶企地域分布

1 华南茶区(5):广东(3家)、福建(2家)

2 江南茶区(6):浙江(2家)、安徽(3家)、湖南(1家)

3 江北茶区(1:湖北(1家)

4 西南茶区(4:四川(1家)、云南(3家)


目前,上市茶企多为上游资源型企业,所以企业主要来自产茶区。

此外,天福茗茶和龙润茶注册在开曼群岛,确是一个有意思的地方。


图1  16家代表性茶企公司名称、注册地址和资本

二、16家茶企关键时间

1 A股茶企(合计1家)

深深宝B(19921012 国企)


2 港股茶企(合计2家)

天福茗茶(20110926)、龙润茶(20020905 借壳,暂停股份买卖)


3 新三板茶企(合计13家)

2014年:挂牌2家,国内首家新三板茶企挂牌—谢裕大(20140124)

2015年:挂牌6家,国内新三板龙头茶企八马上市(20151208)

2016年:挂牌4家,湖北首家新三板茶企挂牌—美灵宝(20161228)

2017年:挂牌1家,普洱市首家新三板茶企挂牌—龙生茶业(20170417)

2018年:新三板龙头茶企八马退市(20180423)、谢裕大终止上市(20181023)


图2  16家代表性茶企公司法人、股票代码、挂牌和成立日期

三、16家茶企年度营收

1 营收1亿以上(10家)

天福茗茶、八马茶业、深深宝B、龙润茶、谢裕大

七彩云南、松萝茶业、美灵宝、茗皇天然、梅山黑茶


营收达0.5亿(6家)

茶乾坤、白茶股份、龙生茶业、恒福股份、雅安茶厂、抱尔钟秀


图3  16家代表性茶总市值、2013-2017年度营业总收入(单位:亿人民币)

四、16家茶企那些事——以八马茶业为例

注:篇幅原因,本文只拆解八马茶业与资本的故事



1、八马茶业进行私募股权投资,向中小板冲刺


2013年5月13日,八马茶业在泉州宣布,已完成首轮私募股权融资,总投资额近1.5亿元,进场机构包括IDG资本、天图资本、同伟创业创投和天玑星投资。


在这笔融资中,四大机构共出资1.46亿元获得1500万股,占比20%,每股价格为9.71元,八马茶业的投后估值为7.28亿元。



以八马茶业2013年净利润3249.60万元计算(八马茶业未披露2012年净利润),对应的投后PE为22.40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机构进场的时间点恰好是八马茶业IPO前的最后一轮融资。

而在当时,这是茶叶行业最大一笔,也是首笔过亿元的私募股权融资。


20倍的PE对于茶企来说并不算低。当时港股的茶企领头羊—天福的PE也仅为13.83倍,远低于八马茶业的投后PE。因此此轮融资双方也制定了相应的投资协议以及回购条款。


公转书显示,八马茶业于2013年与四家机构签订了回购协议,约定四年内或另行协商的时限内取得合格上市核准;此外,八马还和出资最多的IDG资本签订了业绩补偿条款。


据当时新闻媒体报道,完成融资的八马茶业已经进入上市辅导期,预计2013年底登陆中小板。


2、八马茶业遇麻烦,转向新三板


彼时踌躇满志的八马茶业或许没想到,就在融资刚完成不久,2013年中国开始了空前的“反四风”,而且规模和强度不断提升。而这对走高端定制路线的八马茶业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


为了完成对投资人的承诺,2015年八马茶业在新三板挂牌。



但有意思的情况如下——即便八马茶业在2013年底中止IPO,2015挂牌新三板之后浮盈有限的情况下,这四家投资机构也没有立刻退出而是选择继续坚守。


实际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见。同样作为福建安溪的茶企,2010年,安溪铁观音同样在IPO前夕引进了私募机构高能资本,但在2013年IPO终止审查以后,高能资本立即撤出,要求安溪铁观音回购股份。


从业绩上看,八马茶业在政策调控和业务转型的双重压力下,营收不及预期。


数据显示,八马茶业营收状况呈下降趋势:

2013年营收约4.26亿元,2014年降至约3.94亿元,2015年营收为4.04亿元。


但2015年12月挂牌新三板之后,八马茶业营收状况呈上升趋势:

2016年营收为4.62亿元,2017年增至约5.79亿元。


营业收入持续上升,但八马茶业却在挂牌两年以后(20151208-20180423),宣布终止挂牌新三板。


3、八马茶业的2018,注定是不平凡转折之年


大事件:退出新三板、武汉东湖茶会、舆论危机、宣布2019开店1万家


(1) 2018年4月,八马茶业宣布正式终止挂牌新三板。为了成功IPO?


投资机构进场逻辑无非以下3个:标的被并购,获得投资回报;挂三板寻求退出途径;通过IPO,赚企业成长和套利的钱。


先看并购。作为铁观音的创始人家族产业,又是福建的茶业制造代表,八马茶业不管从家族传承还是自身的资本诉求来看,短期内应该没有被并购的可能。


此外,八马茶业挂牌新三板2年多,其股价表现可圈可点,表明市场认可八马茶业的投资价值。因此,挂牌新三板寻求退出途径的投资逻辑也不成立。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投资机构坚守的最终目的还是在等着八马茶业IPO。而这也是机构进场的最初的逻辑。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IPO常态化、新三板掀起IPO热潮、挂牌公司纷纷转投IPO的大趋势下,曾经的准IPO概念股八马茶业却并无任何动作。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或许是作为小农经济代表的茶企,想要成功IPO还存在不少硬伤。因为新三板多处硬伤,八马茶业的IPO之路失败,最终退出新三板。


(2) 2018年4月,八马茶业承办高端茶会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东湖宾馆同印度总理莫迪举行非正式会晤,八马茶业提供了会议期间茶品和茶歇服务。


此外,八马还承担了国际性论坛(比如博鳌亚洲论坛等)和高端茶会活动(比如一带一路茶会等)的茶相关服务,有助于扩大企业影响力和树立企业品牌。



(3) 2018年9月,八马茶业被指责滥用授权或许可


博鳌亚洲论坛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从未给予八马茶业公司任何产品任何授权或许可的声明。


八马茶业对此回应称自己也是受害者,得到了虚假授权,已报警维权。


八马茶业传统的品牌思维,估计要改一改啦!



(4) 2018年12月,八马茶业成为央视《大国品牌》唯一入选茶企



八马茶业宣布将在2019年加速全国的连锁店及十大名茶产区布局,预计在全国将有超过10000家的八马茶业连锁店。


1万家连锁店,这需要拭目以待吧?

同时,2019年八马茶业也将沿着“一带一路”的路径开始布局全球。


五、16家茶企前景展望

为何茶企鲜有上市公司?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认为,首先是主板要求的盘子往往比较大,但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资本管理结构、盈利能力却与上市公司的要求有一定距离,而民营茶企往往规模又较小。


规模小的背后,其实是标准化在作祟。

只有标准化之后,才能实现规模化,之后才有品牌化。标准化最难的,是将评判标准固化下来,将所有内容量化。


比如说采摘度、发酵度、烘焙程度等,甚至在品茶环节,固化茶的香气、甜度、汤色、滋味,形成评判标准。

但这些标准,不是一时能建立起来的。


实际上,以八马茶业为代表的中国茶企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市场集中度低:即便是在茶叶行业中营收最高的茶企,市占率却不到1%;

区域性明显:茶企的业务多集中在国内某个特定区域;

行业低端制造业:人工属性高,机械化程度低,“看天吃饭”;

茶饮、茶衍生物等开发不足:大多以原叶茶、茶粉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

家族企业居多:财务数据不规范;受当地政府补贴较多等等;

吸引人才能力弱:企业员工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比普遍不到20%。


从这个角度看,以原叶茶为主的茶企IPO依旧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茶界小学生」

找到约662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