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88年有中茶小方砖吗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普洱茶的两大神级天坑:老茶与古树茶

普洱茶,对于许多好茶之人而言一直都是个纠结的存在。

好之者喜欢新茶的馥郁香气、爽口好喝和老茶醇厚曼妙,恶之者讨厌她的粗枝大叶与浓酽滋味。

普洱茶真正在大陆兴起不过是本世纪初至今这十数年间的事情。从默默无名到人尽皆知,从价格低廉到身价昂贵,发生在这短短的十数年间,和所有高速发展的事物一样,荣耀的背后必然会有泥沙泛起。

因为生产、流通与消费端的信息不对称,普洱茶市实在是一个大坑套小坑的凶险之地。

今儿就来聊聊期间最为庞大而主流的两大神级天坑——老茶与古树茶。

普洱老茶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给许多吃瓜群众留下的最为直观的朴素印象,而诸如故宫馆藏清代普洱老茶、拍卖会上屡创记录的天价老茶等热门话题,都一再将这种印象强化。承蒙老天爷恩赐的天资卓越内质丰富的大叶茶,以及种种历史巧合促成的特殊工艺,使得普洱茶可以在历经岁月后愈发醇厚。

这种特质在普洱茶被大陆市场认知并接受后直接体现在老茶的价格上——过百万一饼的号级茶(清末至公私合营之前私人茶号茶品)、数十万一饼的印级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生产茶品,以及部分早期七子饼茶如七子黄印、小绿印等)乃至数万一饼的七子饼茶(1972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成立后生产的茶品)。

可以想见如此高的价格会吸引多少不肖业者来挖坑下套借以牟利。

打开淘宝,搜索普洱老茶的相关信息,你会看到大量令人哭笑不得的场面——数百乃至数十元一饼的七子饼茶、印级茶甚至号级茶,价格可议,量大优惠……除了低廉的价格,商家往往还贴心的附赠了精心编纂的老茶专属故事,双管齐下,难免有消费者会成为一出出屡见不鲜的业界闹剧的主人公之一。

有没有简便方法、方便法门、“一招灵”之类的可以快速辨识老茶的方法呢?

绝对没有。

甚至可以说,任何保持着这种幻想的消费者,已然在上当受骗预备役中报名。

普洱老茶谱系复杂,对老茶的辨识需要熟知不同时代老茶的包装特征、仓储特性、风格特点。与瓷器书画等艺术品不同,普洱茶作为食品,对其辨识必然涉及到实物开汤。

以当下的行情而论,一个新晋入门者若想学习掌握自号级茶至今所有主流老茶的的辨识,仅仅是学习的“伙食费”就会高达数千万元——前提是样本资讯正确,满足一定的训练量,同时学习者的味觉等方面的天赋基本达标。

老茶辨识的学习门槛如此之高,而坊间多数老茶或所谓“老茶”的买主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既是理论推测,也是实际数据。消费者进坑受骗自然也就在所难免。如果说市面上流通的所有冠以老茶之名的货色中有99.99%都是假货,那么着绝对是对世道人心乐观到乡愿的估测。

老茶市场形成至今,正宗的行货都有其行情价格,如红印圆茶60万元左右一饼,88青一饼的零售价在10万上下。到具体茶品,根据其仓储和保存品相可能有一定浮动空间,但决计不会出现一折、0.1折甚至更低的折扣——这种折扣的出现本身就一定意味着“此处有坑”。

不过实际中也发生过高仿老茶以真品价格出售的状况,因此对于普洱老茶而言,价格符合行情不一定是真货,但价格不符合行情则一定是假货。

普洱古树茶

现代普洱茶流行也就二三十年的事儿,先是港台的的一些茶人先知的宣传推广之下,戴着“越陈越香”光环的老茶开始流行起来,只到2007年普洱茶市崩盘,其后在复苏阶段,山头古树茶开始流行,据说最早开始是在景迈山。

从2010年开始,到2014年古树茶跃入高峰,其后每年稍有下挫,但古树概念一直坚挺,每一年都有名山头古树以天价被人包采:2017年的32万老班章茶王,2018年的68万老班章茶王,2019年的冰岛茶王。。。似乎每一年的名山头古树的价格均成几何倍数的增长。

普洱茶山头古树概念的流行,一方面确实带动了相关茶山的茶叶经济(虽然极为有限),另一方面却衍生了两个畸形的现实:一是过分夸大古树茶的价值;二是新茶和老茶价格的倒挂。

1、过分夸大古树茶的价值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虽说个别名山头大古树涨得很猛,事实上,云南茶山整体的茶价却有价无市,越来越不好卖了。

古树茶真有吹嘘的那么神?

真的值那个价吗?

未见得!


从理化成分分析,古树茶和台地茶的内含物质含量各有千秋,新茶对比品饮起来,古树茶贵在口感的协调性,但普洱茶不是贵在越陈越香吗,同一年的古树茶和台地茶放20年,陈化期相同的这两个茶转化后的口感又如何呢,虽然至今没有这样的茶样证明,但我们发现一些台地茶为原料的老茶品饮口感也不差,有些直接成为老茶中的极品,如92方砖、88青等。

从保健功效来看,没有任何数据资料证明古树茶对人体的保健功效强于台地茶!

即使现在鼓吹的古树熟茶和古树比台地转化更快更好,也没有多大的差距及现实意义,至少远远达不到价格上显示的差距。

2、新茶和老茶价格的倒挂

古树茶概念的流行,在外人眼里,开初也许是对一种普洱茶优质原料的看好,至少它还是一种饮品,但现在,这种茶似乎已经沦为恶性炒作的商品了。

为什么现在普洱山头茶的新茶比老茶还贵?

先从品饮价值来看,“新茶和老茶哪一种好喝?”这一问题如果稍稍对普洱茶有些了解的人都会很容易地选择老茶,即使不了解,对比着喝上一口就心知肚明了。

新茶的品饮价值更多的在于品鉴、测评这款茶的存放潜力和陈化价值,不管是老班章还是冰岛。

古树茶贵的原因之一,可以用资源较少,物以稀为贵来解释,但同样稀少的老班章,冰岛茶等名山头古树茶,2010年左右存到现在的价格比不过2018年的价格,这又从何说起?

“好喝的茶更便宜”这一反常的价格倒挂现象,其原因比较复杂,但有几点是关键,新茶炒得太狠、老茶老得太慢,老茶老得可疑等,详见小编专文:【刀哥说茶】普洱茶的奇葩现象之——新茶比老茶贵!

云南茶资源中,古树茶仅占5%,一窝蜂地去追资源少得可怜的古树,僧多粥少之下,被追的古树茶价上涨是必然,反观云南茶中占比较大的台地茶,关注的人少,好好做茶的也少,甚至李代桃僵上演出一幕幕9.9包邮老班章的闹剧。

对于普洱古树茶,还有一点也很奇葩,就是喝得懂的人少,能分辨的人更少,但这些人仍执迷不悔地照追古树,也许,他追到的不是货真价实的古树茶品,而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古树概念。


历史:五十年代的红印普洱茶是否真实存在?

 

老茶神话,似乎是普洱茶界的一个巨大利润点。百年老茶的存在,证明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质。但是好多不明所以的老茶,趁普洱茶市场低迷的时候卖出一两饼,就能保住房租和其他生活开销,无疑让老茶成了众人“仰望”的对象。

卖老茶的,都成了卖高档茶的一个代言人了。

90年代的时候,台湾茶人邓时海就专门为五十年代的红印著书立传,邓时海还因此饱受茶界的批判质疑。

关于老茶的历史,如果没有确凿的依据,是没办法澄清其深藏已久的“身世”的。近日,云南下关茶叶集团总经理杜发源为五十年代的红印翻案,他公开了很多尘封已久的历史资料,证明了五十年代红印的存在。

一、杜发源首次公开档案资料,回应五十年代红印老茶造假谣言

邹家驹先生的普洱茶书,很多茶人都会拜读,“铁饼神话”也成了证明邹家驹先生对铁饼考证的有力证据。

下面这份资料是写于1957年2月的《云南省茶业公司下关茶厂先进经验汇编》相关内容,现公之于众。

 

文中的第14号经验:“改进紧压茶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对铝甄子压铁饼的加工方法做了详细的描述。包括最初由永昌祥茶厂使用铝甄子压茶,没有成功,1954年“在生产中经群众的积极努力试验成功了”。

 

这种压茶方法,包括紧茶工艺、饼茶(小饼茶)工艺、圆茶(大饼茶)工艺的改进三种。各位普洱茶爱好者看到这些详尽的历史档案之后,对于铁饼及其工艺自然会有自己的判断。

当然,如果一个人连档案都不相信,你还能跟他讲历史吗?

二、五十年代红印沱茶诞生始末  

从下关沱茶集团公司的综合档案室查到的1952年到1954年的工作总结与生产计划,清晰地记录了甲、乙级二分之一(俗称)沱茶的生产情况。

下关茶厂“1952年的工作总结”,包括收购、销售、仓储、运输、税务、加工、基本建设、三反运动、调整人事,整顿组织、尾语十个部分。

在加工部分详细的描述了加工甲、乙级沱茶,有多少个茶锅(即机组),每锅的人数、产量等全年加工的数据,共生产沱茶957市担零22筒,折合95755市斤。

销售部分记录:沱茶仅售卖42.5市斤,并且在备注项中说,沱茶系供应机关部队零星出售(绝大部分沱茶为统一调拨)。

所以五十代的下关红印沱茶是真实存在的,至于消费者要不要叫做红印、蓝印或者绿印,就只能根据他们的理解来进行叙述了。

至今,之所以很少出现五十年代的(红印、蓝印或绿印)甲级、乙级沱茶公开成交或者拍卖,正是因为存量实在是少之又少的缘故。(此部分内容转自下关沱茶公众号)

▲50年代初红印沱茶甲级

▲50年代初红印沱茶乙级

以上两张图片,本来就是两个产品,一个是甲级沱茶,一个是乙级沱茶,且包装形式、生产年份也不完全相同,拍照的时间、地点更不相同,不可能产生相同的色彩,然而只要是用心于研究包纸材质的人很容易鉴别那个时代特定的牛皮纸。更何况高铁开通后昆明到大理,只需要两个小时就可以到下关看个明白。为什么偏偏不愿意?

 

▲1950年中茶云南公司下达任务文件

▲1952年中茶云南公司下达任务文件

▲中茶云南公司通知封面

 

这是在下关沱茶的档案室里查到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总结,附件里直接写明了沱茶一共在五个年份生产了多少担。如果这个时候的沱茶不使用中茶商标(红中及绿中),我真希望哪位高人能够指点一下使用的是什么商标?用的是什么包纸?什么材质?如何印刷?

三、老茶并非神话,只是江湖必有纷争

有人说:老茶是一个神话,号级茶、印级茶、88青、92方砖、99绿大树、99易昌号……唛号是一个神话,7542、7572、7581……古纯是一个神话,老班章、曼松、刮风寨……

不可否认,这些神话,一方面带来了普洱茶行业的整体升级,让普洱茶产生了无形的收藏和品饮价值,使其在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老茶在某些人的手中就成了造就了经济泡沫的工具,产生了高价茶,更可怕的是由此产生了数以万吨计的假冒伪劣产品。

以至于我们习惯了1000多元的老班章,也习惯了9.9元包邮的老班章,以及老班章熟茶等等。这些茶的无限扩展,我们是无法阻挡的。

总之,不管是台湾大师、广东大仓,云南专家,北方茶人、玩家、大厂、游客都会形成各自的圈子与旗帜。每一个发声的背后,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利益。

我们不可否认老普洱茶的真实存在,但他们真实存在的几率到底有多大?多年来,关于老茶年份真伪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历史的真相和虚构的谎言迷一样地流传在整个茶界。老茶真与假的问题,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年份问题,其背后隐藏的确是整个利益分配与话语权争夺的大问题。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