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存点茶,老了喝
有好多茶,可以存着慢慢喝,而且越存品质越高,也会更好喝。在如今存钱真不如存些茶,保证自己健康安享晚年,是多么幸福的事。存些好茶,等十多年,二十多年时,我们也老了,说不定退休了,也要退出江湖,带着我们存了许久的好茶,找我们老朋友,一起享受好茶。
立春用一杯茶的时间,向万物道一声“春安”
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今年的立春时间为2021年2月3日22:58:39星期三,农历庚子年,十二月廿二。立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即“开始”,“阳和起蛰,品物皆春”。东方为春。春者,万物之所出也。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生生
遇一杯好茶,共一人白首
们常常会在乎所喝的茶好不好,饮茶的环境好不好,却未曾发现,其实和谁一起品才最是重要的。世上好茶数不胜数,有些茶,你或许此生无份,有些茶你可能避而远之,由此便产生“好茶”、“坏茶”。然而,任何一种茶,都各有其佳处。茶无好坏,只有喜欢与不喜欢,适
茶叶跨界流动与瑶族边民互惠——以中越边境猛硐瑶寨为例
【摘要】基于民族志田野调查方法,从跨界人类学理论视角出发,探析了中越边境茶叶流动与瑶族边民生产性互惠表现形式、组织架构。认为从互惠性到文化共享性强化了瑶族传统茶俗茶文化,而共享的生态文化理念、跨界市场文化规则建构了区域命运共同体。加强跨界区物
近代“川藏茶马古道”的“背子”及其文化价值略论
茶马古道最本初的功能是商道,茶马古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政府、各民族不停地给它赋予了太多的角色和任务,它已成为一条文化传播之路、经济交流之路、民族联系之路。从这条路上,我们不要仅仅看到物品,更要看到人的活动,如我们本文要讲的“背子”(又称“背夫
2021,愿你我,还有一杯茶的时光
2021,终于来了。2022,终会来。2023,我不知道那个时候的自己在哪里?但愿你我,还能有杯茶,絮絮叨叨。余光中,曾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只是这一句,已经把人的关系,体现的淋漓尽致。那天看一篇报告,2020年,我们整
泡茶让我们“知礼、专注、优雅、敬畏”
泡茶的人都懂得“知礼、专注、优雅、敬畏”。一个长期泡茶的人,总是会让你看一眼就觉得舒服。特别是那些长期深入投入泡茶的人,他的举手投足之间就自带深沉之光芒。长期泡茶的人具有以下品质1、知礼礼,《说文解字》:履也,履足所依也。引申曰:凡所依皆曰履
茶,一杯有思想与意境的水
茶,是一杯有思想有的水。只有在你朱唇轻启的那一刹那,才是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碰触。若无喝茶这一环节,单以品貌评论优劣,便是犯了茶之大忌。据说东坡曾摈去官服,一身布衣去寺庙游玩,恰逢庙里的方丈为人势利,对其身份判断一错再错,于是上演了“坐,请坐,请
76岁老人亏本开了一辈子“一元茶馆”,用一杯茶温暖了整座城!
当今社会,许多人为了挣钱不择手段。也许,你早上吃的包子是由“血脖肉”包成的;你喝的豆浆是由“豆浆粉”勾兑的;你买的衣服鞋子也可能是劣质的;甚至你路上遇见的残疾乞丐也是假的。他们没有善意,只想挣钱。但却有这样一个人,默默开了一间老茶馆,一杯茶只
闽南茶故事,回味上世纪80年代的乌龙茶
“拳头烧酒曲,流香一枝春”,这句俗语中,“流香”和“一枝春”指的是茶叶,由此可见,南拳、南音、乌龙茶早已根深蒂固地融入泉州人的生活之中。热爱收藏的吴林海就喜欢收集上世纪80年代的乌龙茶,因为这些老茶承载了许多人当时的回忆。充满岁月感的茶具纸包
我国茶文化休闲旅游概述
中国是茶的故乡,具有4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先辈以茶为载体,以中国为中心,向世界各国和地区传播茶的品种、茶的培育加工技术和茶道等。俗语道:“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作为雅俗共赏的一种存在,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一个重要的载体。俗语又曾道:
走进茶的世界,用一杯茶点缀生活
喝茶就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一杯香茶在口腔里转一圈,浸润整个口腔,之后再下肚。泡茶的过程令人平静,结合茶中的有益成分,人就因此开心起来,身心也更加放松,心情也不知不觉平静了很多。在茶中拥有丰富多样的香气成分,是天然的香水,闻起来可以舒缓安神、
循序渐进的五世茶祖——浅述“世界茶源”在普洱市
2013年5月23日,国际茶叶委员会将“世界茶源”牌匾授予普洱市云南省普洱市辖10县(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国内外专家学者考察研究和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论证,普洱市居于“世界茶源”的地位,证据是“五世同堂”。茶树演化发展的5个重要进程
茶叶是谁发现的?漫话茶史上的三个“第一”
茶是中华民族最早发明且享用的饮料,“始于神农时代,闻于周公时期,繁于唐代,荣于宋朝”。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无论最早发现茶的用途,还是饮茶、种茶、制茶,皆渊源于我国。第一个发现茶的人:“中华茶祖”神农氏神农氏是被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奉为祖先的“三皇五
宋代分茶不容易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云:“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这里的“分茶”,不是平常意义上的把茶分到品茗杯里,而是诞生于北宋初年的一种独特的烹茶游艺。图文无关,仅供参考北宋初年的陶谷在书中记载了“茶百戏”的游艺:“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
予我一盏茶的时光
余光中,曾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只是这一句,已经把人的关系,体现的淋漓尽致。那天看一篇报告,2020年,我们整个过的不太容易,全球新冠感染者9800多万,死亡人数接近两百万,愿逝者安息。生者都接力共勉,共同抗疫。月光中,
茶袋革新推动茶饮风行
将茶叶放入茶壶或者杯中,注入沸水,顷刻间茶叶遇水翻滚,热气袅袅——这是包括十四世纪以后的中国在内,全世界的传统彻茶法。然而,美国人发明的袋泡茶横空出世,短短一个世纪,定义了世界普及率最高的红茶饮用法。现在的英国,80%以上的红茶属于袋泡茶。美
王维毅:潮人食茶与华夏茗饮的文化之同
编者按:作者王维毅为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概述语:华夏茗饮,“混煮羹食”至今已经两千载。潮人食茶,“茶灶香龛”算来刚好一千年。从茶以药用,到混煮羹食,再到撮泡清饮,这一路下来便是几千年。籍由可见,人类与茶的对话,的确蕴含了很大
如果女性不饮茶,这个世界会变成怎样?
女性地位的逐渐提高,离不开一杯茶。1662年,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了英国国王查尔斯,随着她到来的还有几箱来自中国的正山小种红茶。从此,红茶被带入英国宫廷,饮茶的风气才逐渐在英国妇女之间流行了起来。在凯瑟琳公主嫁到英国之前,葡萄酒、烧酒是英国妇
一起来学习:习茶“三字经”
中国茶,源流长发神农,起汉唐先入药,后成汤闻四海,传八方茶经书,陆羽撰人工培,吴理真茶产区,布长江存古树,在西南数茶制,工艺繁六大类,同树干红绿白,黑青黄俱神韵,不一般红茶柔,绿茶香黄茶悠,青茶扬白茶雅,黑茶亮举精品,每惊叹毛尖细,出信阳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