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安化茶史

  

百年茶厂,见证沧桑。

湖南产茶首重益阳,益阳产茶首重安化。唐末至五代之初,益阳县管辖安化东坪以降资江中下游的广袤区域。这一时期关于茶叶的记载,有杨晔《膳夫经手录》和毛文锡《茶谱》,提到“阳团茶”和“渠江薄片”。“阳团茶”后被考证为“益阳团茶”,根据原文描述,这两种茶的品质不高。但渠江薄片“有油,苦硬”,今天看来,就适合于与奶酪共煮。后世以茶换马、以茶制边,安化茶叶有先天优势。

五代至宋初,安化为当地少数民族所割据,是著名的梅山蛮地,不服王法,历史上关于这段时期的安化茶叶生产无从考证。清同治《安化县志》记载:北宋“启疆之初,茶犹力而求诸野……山崖水畔,不种而生”,“崖谷间生殖无几,惟茶甲诸州县。”安化地域广阔,茶叶一直是支撑民生经济的重要产业,所谓“赖以完国课活家口者,唯茶一项。”宋哲宗元年(公元1088年),官府在安化设立“博易场”,运入米盐布帛,交换以茶叶为主的土特产。南宋取消茶叶专卖制度,但对民间茶贸严加管制,征税极重。各地茶商小贩为了生活,组织“茶商军”进行对抗,武装流动购运。对此,同治《安化县志》亦有记载。当时安化出产的茶叶几乎都要通过资水过能运销境外,荆湖南路安抚使为此在资水要冲的安化龙塘设寨,驻兵镇守,设关收税,控制茶叶的水路运输。由1949年上溯至宋初建县,有记载的历史表明,茶叶生产一直就为安化人民经济生活之倚重。民国时期的统计表明,茶叶收入平均占到一般人家常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约在元、明之际,安化茶树由野生进入艺植(人工栽培),乡民大半以种茶制茶为生计,茶叶是当地最大的出产。由于耕地稀少,粮食不能自给,茶产多又价格较高,以茶易粮成为解决民生的主要门路。明清两代实行“榷茶”制度,特别是明朝与西北游牧民族之间茶马互市的出现,安化茶叶生产得到了长期而稳定的发展。作为历史上出现较晚的一类茶叶,在明嘉靖三年(1524年)以前安化创制了黑茶,历史记载(《明史·食货志》)中,最早的“黑茶”一词就是专指安化黑茶。从那时起到现在近500年的历史中,安化出产的黑茶原料和黑茶产品,一直在西北地区茶类消费中担当了主力军的作用,是明、清王朝茶马政策的主要茶叶基地。清末民初之时,以水运码头黄沙坪、江南坪等处为集散,资江两岸几十公里的区域形成了东坪、乔口、黄沙坪、酉州、雅雀坪、江南坪、边江、小淹等一大批繁荣的茶镇,当时有一定规模茶号、茶行、茶庄总数超过100家,外地资本居多,经营者为山西、安徽、陕西、甘肃和本省商人。历史上安化黑茶最高年产量达40万担(一担合59.682公斤)。

清咸丰初,福建商人把红茶制作技术传入安化。安化红茶崛起,以做工精细、品质上乘而广受欢迎,成为当时中国三大正宗红茶之一,远销海外市场。清末民初,安化红茶生产进入鼎盛时期,省内外茶商来县经营者,正式悬牌的有二三百家,设茶行(集收购、加工、贸易于一体者)80余处。1886年红茶出口35—40万箱(折合12000吨),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2%。当时安化红茶在汉口口岸的叫价高,最高时达到米价的28倍。

据一般考证,清末民初,安化茶叶已形成五大宗。一是引茶,即黑茶中的甘引和陕引,茶商向官府完税领引赴安化采买。二是工夫红茶,用于出口。三是青茶,即绿茶。青茶是当时的称呼,上等绿茶称细青茶。现在的青茶主要指产于福建的半发酵的岩茶和铁观音,以及别的茶区采用半发酵技术生产的茶。四是砖茶,主要指彭先泽等首创的黑砖茶。五是茶卷,即以千两茶为代表的花卷茶。历史上千两茶是安化独有的特产,今天千两茶制作技艺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千两茶在1958年停产,1983年有过少量生产,规模生产的恢复在2006年以后。1957年安化花卷茶生产出现过一个高峰,年产量达560吨,折合千两茶15000余支。

来源于:益阳日报,作者:故川,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