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史料:解放初期的六堡茶生产情况

1952年11月14日成文的《省茶叶改进工作组工作报告》。(此档案现存于苍梧县档案馆)

六堡茶生产历史悠久,远销广州和港澳地区,期间虽经抗日战争,一度衰落,但仍具有一定的规模。解放初期,经政府的扶持、引导,六堡茶生产交易得到了恢复性发展。苍梧县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中,有一件名为《省茶叶改进工作组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档案,详细记录了解放初期六堡茶生产销售情况。

《报告》全文共8页,约6000字,系普通白纸使用钢笔书写而成。成文时间为1952年11月14日,作者郭镇安。这是当时广西省茶叶改进工作组以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方式进驻十区(今六堡镇)塘平、不倚等地农家,调查研究、宣传发动群众,组织互助组,建立示范典型,开展劳动竞赛、进行茶园改良、推广科学耕种方法建立新式茶园而形成的工作报告。《报告》详细记录了六堡茶的茶区分布、产量,种植、采制、踩制的方法与工艺,茶叶生产运销和成本等相关情况,颇有参考及研究价值。

1952年9月,六堡茶区刚完成土改复查,茶价好,农民生产积极性比较高,茶叶生产和销售有了一定的起色。《报告》在“茶叶产量情况”中指出,苍梧“出产茶叶的九、十两个区,旧称五堡及六堡”。“第十区有茶的高涧、塘平、不倚、四柳、梧桐、理?、六堡七个乡,年产(茶叶)500000斤,该区茶叶年出口量为552889斤,内(含)贺县的茶叶约五六万斤。1952年9月17日卖出茶叶440270斤。其中茶产最多为塘平79680斤,不倚73612斤,总称六堡茶区。第九区出产茶叶的安乐、万生、富丰、大碑、木皮、民生、合源、富宁、大正、狮寨10个乡,年产371660斤,统称五堡茶。另合水、外深、武岭三个乡出产茶12000斤,叫长发茶区。”当时苍梧五堡六堡两区的茶园以黄笋顶为中心,沿溪流展开,与北面的贺县茶区相连,形成一个大茶区。苍梧全县茶园面积约26000亩,共产茶883660斤。虽与历史上鼎盛时期相比还相差很远,但之前战争造成的茶叶生产消费不振的境况已有了相当的改观。

当时的茶叶运销基本上靠肩挑船运,经合口圩、狮寨、长发集散后,由昔日的茶船古道运往广州。《报告》在“茶叶运销”章节中提到,“茶农普遍用肩担运出,六堡茶区现仅合口圩为集中地,第九区的五堡茶,则以狮寨为主要集中地,少部分以长发为集中地。茶农挑茶到圩场需50里路,经收购私商、合作社等踩制运往广州。”

《报告》对六堡茶踩制成本和毛茶成本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调查。在“六堡茶踩制成本调查”章节中,详细罗列了筛工、踩制、柴火、篓价、上船搬运费,合口至梨埠、梨埠至都城、都城至广州等各环节的运输费用,还有毛茶收购价格,苍梧县茶叶完税率以及广州市场六堡茶的价格等。

“茶农经营方法”章节介绍了垦地播种、施肥、中耕、收种子、病虫害、茶树生长等情况。当时种植和经营比较粗放,春二月,茶农用火烧除山坡上的杂草后,在坡上直接挖穴播种,穴径4至5市尺,穴距2市尺,每穴放一大把茶果,外加一小把草皮灰,茶果不去壳,有80多粒籽,每亩用80至100斤茶果。头两年同时间种木薯,幼苗长出时,一丛8至10株,因阳光空气不足,以后逐步萎缩枯死,仅剩一两株,平均高度60至80公分,第三年可收茶。茶园坡度大,在30度以上,有的达60至70度,无梯形,排水沟也很少,仅在四周挖一条水沟,使水不流入茶园。茶树成长以后因不再施肥,不剪枝修整,也不进行病虫害防治,茶园普遍逐步老化,产量低,每亩平均仅出产30斤茶叶。

“毛茶采制”章节中介绍了茶叶采摘、炒制、揉捻、烘干等环节的工艺。每年农历三月底可采头遍茶,当时茶农缺乏科学的指导,“采摘时不论芽叶的多少,也不管新枝的长短,凡今年新出枝叶,一起采光。”因采摘过度,导致产量下降。茶农采茶一般“天光上山,日暮而归,晚归后,炒至半夜,做完为止。”炒制,一般用锅头炒青,每次放四五斤生叶,炒二分钟。有的为避免锅破烂,用蒸气杀青。揉捻时用脚,在大?箕内揉。揉好后堆积至翌日,晒至半干。老叶则堆放很久,有堆放两日,使其变黑。天气好用太阳晒干,雨天则用明火烘干。烘茶用焙笼,高65公分,宽50公分,下面有30公分的缺口,罩在火灶上,用柴火烘干,每次得干茶五六斤。老叶则用松枝烘,利用烟薰。茶叶多则用茶?焙,?是砖砌成的,大小不等,大致用砖150块,可用10年左右。用明火?焙的茶叶,成品条索不美,焦的不少,且烟味较重。

《报告》对六堡茶生产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改进意见。如将旧式茶园改造成新式茶园,将茶园改成梯形,中耕茶园时,将茶树修整补株;采用新式种植法,穴径1尺,植距4尺,行距5尺,不带果壳下种,每亩施肥70担以上;加强病虫害防治指导;采摘要有一定标准,不能老嫩一扫光;指导互助制茶,相互交流经验;改用炭火焙干,以增加茶叶香味等。

文章来源于:湖南茶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