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的辉煌历史

  安化位于湖南中部,境内峰峦起伏,云雾弥漫,溪流纵横,资水从西南到东北贯穿全境,是全国闻名的黑茶主产县。

  安化出茶,历史悠久,在整个中国茶文化史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1972—1974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箱茶,箱内黑色颗粒状实物经专家考证为安化黑茶。安化黑茶的历史至少又再前推了900年,达到2300年。

  安化黑茶记录可追溯到1400多年前唐代的“渠江薄片”

  其实,有史可查的安化黑茶记录可追溯到1400多年前唐代的“渠江薄片”。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资江边有“阳团茶”“渠江薄片茶”,经江陵、襄阳,进长安。

  五代毛文锡的《茶谱》记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又说“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这说明在唐代安化就已有“渠江薄片”生产,茶呈黑褐色,即典型的上等黑茶色泽。也正是从唐朝开始,安化黑茶成为了历代朝廷贡茶。

  到了宋代,安化茶的地位得到进一步认可。朝廷对安化如此评价:唯茶甲诸州县。并在安化设置了以米盐布换茶的官市。

  由于北宋战乱频繁,战马紧缺,而在西北地区唯有茶叶才可换马,这时出现了一种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特殊军队—茶商军。朝廷指派茶商军到安化收黑茶,再押运西北,换成战马。茶马互市在宋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和发展。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靠的也是三大硬件:一是骑兵威猛,二是领导超凡,三是克服水土不服的法宝—安化黑茶。

  公元十三世纪中叶,成吉思汗大军从北方大草原来到长江以南,却因水土不服士兵腹泻不止。随队医生四处寻觅后,在安化深山里的农家找到了一种可以温汤泡服的干枯植物,饮用后症状即刻消退,而这种植物就是后人所知道的安化黑茶。

  明朝朱元璋洪武年间,钦点安化每年交22斤“安化芽茶”为贡茶。而茶马互市方面,基本上沿袭了宋朝的做法,由户部在各产茶地设置“茶课司”与“茶马司”,负责制定课额以及管理茶马贸易事宜。

  万历年间,明王朝本意通过暂停茶叶边贸打击湖南黑茶走私,却让北方的蒙古及女真各部陷入混乱,在力争开放清河茶马互市未果后,最终引发了一场长达三年的清河堡战争。随后明王朝宣布重开茶市,批准湖南茶作为官茶销往西北。类似这样的茶叶战争,明朝中后频繁发生。

  安化黑茶被定为官茶后,茶业空前兴旺。明清时期,安化成为世界黑茶中心,黑茶产量世界第一。制茶季节,晋商、陕商、徽商、广州、汉口、兰州等客商齐聚安化,打造了500年“茶市斯为盛,两岸人烟稠”的茶业历史奇观。

  同治十二年,左宗棠对安化黑茶实行“政府采购”,将“引茶”改为了票茶制,“以票代引”。

  民国时期,仍沿袭左宗棠茶票制,凭陕西财政厅发放的官茶茶票到产地安化采购黑茶。直到1942年国民党将茶税列入统税中征发,左宗棠创立的茶票制度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而到近现代,在老一代茶人的努力下,安化黑茶的加工技术得以传承发展,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安化黑茶申请了12件国家专利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包括申请注册“安化茶”、“安化黑茶”和“安化千两茶”三个商标,以“安化黑茶”为名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将“安化千两茶工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安化千两茶的制造方法”发明专利…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