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羊楼洞茶马古镇的前世今生

  赤壁羊楼洞,这个被大山拥抱着的小镇,随着岁月变迁,尘封在过往的时光中,渐渐被人们淡忘。现在,这个古村神秘的历史,以及它拥有湖北省境内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明清老街,又重新引起世人的关注,正在挖掘它的历史渊源,还原它昔日作为茶马旧道泉源之一的辉煌一页。

  首先看到的是羊楼洞“青砖茶制作技艺(川字号)”原址,它的正门是一座两层的门楼,拱形门,两边有楼梯可上到楼上。拱门正上有“羊楼洞”三字,右边为上联,写的是“唐宋以来羊楼三泉酽醉千年”:左边为下联,写的是“东西口外洞庄川字飘香万里”。羊楼洞标明产地和品牌,上联写出羊楼洞青砖茶的历史,“三泉”指的是赤壁附近的三股泉水,泉水泡茶古来推崇,唐宋以来羊楼洞茶砖即已闻名于世,可见羊楼洞茶砖历史的悠久。质地的精良。下联说的是,羊楼洞作为万里茶道源头,青砖茶以及茶叶被辗转运往东西口外,洞茶与川字号畅销欧亚,其影响力足以“香飘万里”。

  2014年5月国家农业部已在羊楼洞立碑,说明羊楼洞的茶文化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在羊楼洞村入口不远处看到一块巨石,上面刻有万里茶道的线路图,让我震惊的是,赤壁(原称蒲圻)羊楼洞古镇竟然是欧亚万里茶道的源头。有史料为证,在2015年11月8号闭幕的世界茶叶大会上,湖北省赤壁市和该市羊楼洞古镇分别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万里茶道源头”和“世界茶业第一古镇”荣誉称号。有这两道光环,让我们对羊楼洞有了新的认识。

  据记载羊楼洞位于湖北省赤壁市西南26公里处的群山之间,为湘鄂交界之要冲,背依松峰山北麓,毗邻公路和铁路的交通要道赵李桥镇,如果你不是专程来寻访,很容易会直接经过赵李桥而与它擦肩而过。如今的羊楼洞实在是太冷清了,就如群山里隐藏的一个看不到几个人的旧村落,一眼刻满绳痕却早已弃用的寂寞古井,一户朝夕与晨昏相伴东倒西歪的沧桑老屋,但让人惊奇的是,羊楼洞有5条主要街道,百余家旅店铺。镇区现存一条以明清建筑为主的古街,主街宽4米,长2200米,伴有一条丁字小巷。古街建筑面积0.7平方公里。街面全部以青砖石铺设,历代运茶的“鸡公车”将石板碾成寸余深槽。据说那个年代邻近的乡镇运送茶叶和货物时碾轧而成的,街巷两旁保留着100余家制茶作坊,茶庄,钱庄,商铺,酒肆及大量鄂南特色古民居,可以想象,羊楼洞一定曾有过如今不为人知的辉煌历史。

  原来羊楼洞产茶制茶的历史久远,可追溯到唐宋时期。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羊楼洞周围出产一种松峰茶,当时享誉鄂湘赣一带,加工的茶叶经由大唐安西都护府翠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销往西亚和欧洲。汉代王昭君是湖北人,据说她奉旨出塞时,随身曾带去了湖北的茶叶作为礼物,深受蒙族人的欢迎,吃茶品茗在草原渐成风俗,后来羊楼洞渐渐成为一条唐宋时期的茶马古道。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羊楼洞更是成为中俄茶叶国际商道的起点,经此茶马古道,砖茶从羊楼洞由独轮车运抵新店装船,出大江运至汉口,溯汉水至襄阳,然后舍舟登陆,改用蓄驮车运,经河南洛阳过黄河,再经山西大同到张家口或晋北的杀虎口入内蒙古,穿越草原荒漠,最后进入俄罗斯各地,那时若提起汉口羊楼洞,可谓闻名遐迩。羊楼洞古镇在极盛时,有茶庄200余家,清道光年间,英、德、日、俄等国商人竞相于此办厂制茶,国内的晋、津、沪茶商也都蜂拥而至,一时间这里成为驰名中外的茶市。

  明清时期,羊楼洞制茶业已相当发达,是方圆百里的茶叶集散地,羊楼洞凭茶一跃为国际名镇,俗称“小汉口”。羊楼洞青砖茶被称为“洞茶”,千百年来远销蒙古、新疆、俄罗斯等地,久而久之这种砖茶文化成为鄂南地区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地域文化。民国初年修筑京汉铁路,原本线路设计要经过羊楼洞这个繁华的茶马集镇,但由于羊楼洞的乡绅们怕会坏了当地风水,于是铁路改线经赵李桥镇南下,铁路通车后,身处大山里的羊楼洞,人们依然用独轮车这种原始的运输方式运进茶叶和送出茶砖,考虑到交通不便,上世纪五十年代政府决定将羊楼洞茶厂迁到几里路外铁路公路便捷的赵李桥镇,羊楼洞由此繁华落尽,渐渐沉寂下来。

  背负松峰山的羊楼洞镇口,近年立了一块巨石,上醒目的写着“欧亚万里茶道源头”几个红色的大字,旁边刻有以羊楼洞为起点直至欧亚的茶道线路图,从这里可以看到一条老街正蜿蜒地向镇深处延伸而去。走在凸凹不平,然而又被岁月风雨打磨的光滑如鉴的青石板老街上,一种旷远的感觉油然而生,昔日运茶的独轮车将青石板碾出的寸余深槽,像打开一册尘封古书的插图,在对我们默默地诉说古镇的历史过往。可以想象,那些年,每年几十万担茶砖,由那些当地或来自江西的精壮农民,用吱呀作响的独轮车,日夜不停地运往三十里外的新店,再运往汉口,运往包头和张家口,直至遥远的俄罗斯,那是怎样繁忙的情景。老街两旁的明清古建筑布满沧桑,由于年久失修显得古朴衰败,除了民居外,不少是过去的茶庄,屋顶都竖着制砖茶的烟囱,从门前挂着的“巨盛川”、“乾泰恒”、“义兴”、“大昌川”、“阜昌”等铜牌介绍,能看出自清代以来制茶业务十分兴盛,其中既有本地人办的,还有俄罗斯商人来此兴办的茶行,人们形容当时的情形是“羊楼洞一条街,家家都把茶行开”,让人遥想羊楼洞上空茶香飘散,融入云端的盛景。

  石板街过去是羊楼洞最热闹的一条街,茶庄商铺门户相接,鳞次栉比,现在也异常冷清,只有那些挂在屋檐下的红灯笼随冬日的寒风寂寞的摇动。过去的店铺大都陈迹斑斑,关门闭户,仅有几家尚有人居住的老店,主人还在摆摊出售笋干、蘑菇等当地山货,难得见到的老式曲尺形柜台上零散摆放着各种茶叶礼盒。有的店铺屋顶坍塌,几成废墟,创建于清乾隆年间,当时远近闻名的大昌川茶庄不知何时已是瓦砾遍地,难见旧日的模样。倒是旁边一家装修一新的茶庄,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家全木结构的两层建筑,店招“兴商茶号”,创建于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原是羊楼洞一家规模较大的茶庄,店主是一个叫黄萍的女青年,她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店参观,在与她交谈中,我向她表达了对古镇衰落萧条,自生自灭现状的忧虑。她介绍说,镇有关部门正准备有计划地修复原有的古建筑,由于居民没有能力,目前由政府出资维修,修复后的店铺再反租给居民经营,初始阶段不收租金,这个修复的茶庄就是她接手承租的。店内陈列出售不少品种茶叶,主要则是羊楼洞产的“川”字青砖茶。茶庄前后两进,后进房屋内挂有不少羊楼洞历史的图片展板,如同一个展览馆。小戴向我们介绍羊楼洞欧亚茶马古道的久远轶事,还有青砖茶的独特功效。

  沿木楼梯登上二楼,错综复杂的梁构和雕刻精致的藻井让我们叹为观止。羊楼洞房屋大都有天井结构,上面是藻井天窗,用于透光,下面是地井,羊楼洞群山环抱,气候温润,如遇下雨天,雨水从天窗落在地井上,顺着石头的缝隙渗透到排水系统里,一直流到院外,根本不用担心房子会被雨水淹了,这些房子虽老,但住起来很舒服,冬暖夏凉,非常适宜,这也是羊楼洞世代繁盛的原因之一。

  随着年轻人相继离乡外出打工,青石街只能偶尔看到老人和孩子的身影,见一个老人孤单地站在自家门前,我上前与他交谈。他自言已70岁,一直住在这里,见证了羊楼洞的兴衰。他说,一百多年前,第一块青砖茶就诞生在这里,用九眼泉井的水制成的青砖茶很快便闻名遐迩,被人们称为洞砖,并远销到俄罗斯等地,这段历史在羊楼洞妇孺皆知,引以为豪。

  青山叠翠,茶园飘香,羊楼洞就这样淹没在历史,尘封于岁月,但是羊楼洞明清石板街还在,茶马古道的源流还在,远在万里的欧洲还喜欢羊楼洞青砖茶,还知道昔日号称“小汉口”的羊楼洞。羊楼洞是中国制茶业发展的历史缩影,现已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随着羊楼洞得到保护和恢复,相信不久,尘封了的这段历史会翻开新的一页,那些游子回到故乡又能在石板街寻觅到祖先的足迹和乡愁,历史也会永远记住这个被淹没已久的羊楼洞。

  1914年开设的电报局,专为茶市服务。

  出入羊楼洞古镇或者古街,看远处最清楚易见的建筑物,是圆通寺的宝塔。

  圆通寺,过去曾全部毁坏。现在所见,系现代重建。有这座寺庙与羊楼洞明清古街遥相呼应,好像增加了古街的古味。因为圆通寺并非古迹,所以就没进去瞻仰。

  图文来源于:古镇青砖茶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