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古六山兴衰考究及革登古茶山发展启发

和你一起享受饮茶时光,这里是思妃说茶。

 

题记:通过对易武古六山的历史经济文化分析,希望能找到普洱茶发展的蛛丝马迹,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给我们更多一些产业发展的启发。



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从宫廷到民间,易武古六大茶山的普洱茶可谓是出尽了风头,给无数的普洱茶爱好者留下了无尽的梦幻。历史上易武古六山曾经历了三次大兴衰,但霸主的地位都未曾被取代,哪怕是在最低迷的时候,也没有更强者出现,也就是说:“古六山衰退,其他山更衰落”。而长达数百年的普洱茶贸易中心地位,在近几十年为何会易主呢?相信很多茶友都有过这样的疑问,并且也会尝试思考。难道是勐海的茶或临沧的茶比易武茶好喝吗?当然这只是主观的想当然。接下来我先介绍易武古六山的三次兴衰,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原因,找出答案。

 


易武古六山的第一次衰落和兴起

衰落:清朝中后期,清政府不断加重农民的负担,使农民不堪重负,茶农的经济利益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损害,茶商也无利可图,许多茶商和马帮只好另走他途,茶农们纷纷丢弃茶园另谋生路,六大茶山的茶叶产量逐年下降。到了清朝末年,由于地方混乱,盗匪蜂起,交通阻塞,商旅畏途,茶叶经营无销路,制茶商号纷纷倒闭,过去那种茶商云集、马帮络绎不绝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六大茶山的茶叶贸易也一蹶不振。

 

兴起:到了民国二年(1913年),内地的汉族商人又逐渐进入茶山购买茶叶运至越南的莱州销售,运输全靠马帮和牛帮,牛帮运送一次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随着茶叶销量的逐年增加,六大茶山茶叶才慢慢开始复苏,过去的一些茶号又开始恢复了茶叶加工。

 

易武古六山的第二次衰落

衰落:在倚邦,除了过去已经有的庆丰号、庆丰益号、元昌号、恒盛号等老茶庄外,又新增加了园信公号、惠民茶庄、升义祥号、鸿昌号等茶庄。但是,老茶园没有完全得到恢复,茶号虽多,但产量有限,每年只有两千担左右,茶号之间相互抢购毛茶,一些茶农为了眼前利益,乘机制造了部分假茶,销路再次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兴起:越南莱州普洱茶销售渠道的打开,古六山再次兴盛。当时越南还是被法国占领,中国的“普洱茶”在越南很受欢迎,一度被法国人带往欧洲,国外市场首次被打开,更多的国外茶叶爱好者消耗普洱茶。说到这里就要注意了,勐海茶区的茶叶贸易开始崭露头角了,甚至一度热火朝天的通过缅甸销往印度、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国内的四川、西藏等地。时运不济,二战爆发,国内局势不稳,道路运输困难,极大地制约了茶叶的销售。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刚刚建成的佛海茶厂不得不忍痛撤离,私人茶庄多数也倒闭。尽管如此,但易武古六山的对手已经悄然登场,代表着茶商开始寻求和建立新的普洱茶交易流通市场。

 

易武古六山的第三次衰落

衰落:1949年以后,内战结束,国内形势趋于平稳,各级政府对恢复老茶园,促进茶叶生产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从1952年开始,茶叶生产开始再次复苏,一些老茶庄又开始了“普洱茶”的加工。到了1953年,全国进行了工商业改造,私营茶庄实行了公私合营的运行体制。由于受到国家计划经济的控制,茶叶被列为统购统销的商品,六大茶山和勐海茶区所生产的“普洱茶”由政府统一收购,并按照上级的计划和指令进行调拨和销售。私营茶庄的茶叶只能零售,不得批发。1955年农村实行合作社,1956年底至1957年农村纷纷成立了人民公社,六大茶山的私人茶庄被彻底解散,随之而来的是遍及所有产茶区的国营茶叶收购站、初制所。1958年,茶区所有的茶叶几乎都是用来制作绿茶和红茶,主要供应国内市场,部分红茶也出口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传统工艺加工的“普洱茶”已经很少有人问津。


兴起: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易武古六大茶山古茶园在休眠了30多个春秋以后,再次焕发出了它独有的光彩。如今的六大茶山是家家采茶,户户卖茶,茶商络绎不绝,茶叶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综上所述,易武古六山的衰落,是由市场消退、销路受阻、人为破坏、战争与民族冲突和国内阶级斗争等多重客观与主观因素所致。在经历了多重内因和外因的打击下,又加上西双版纳的交通线路改道,普洱茶经济中心正式转移勐海,易武古六山累积几百年的霸主地位开始易主,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秀的茶叶品质,让越来越多的勐海普洱茶快速走向大众视野。

 


但是,到了今天,这个具有很强包容和开放经济的时代,再也不是茶区或者市场霸主的时代。既不是勐海茶区称霸,也不是易武古六山独裁,更不是哪一个品牌或者茶厂垄断,一家独大的时代早已翻篇。迎来的,而是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可能你会说勐海发酵熟茶一家独大,但你也应该知道易武、临沧和景迈的熟茶已经盛行,大部分都是在当地取源,当地发酵,品质甚至更优越。在当今盛世,特别是普洱茶的天然养生健康功效,已经被更多人认知和接受,人们手里有闲钱,购买力也不断持续增长,国内外市场被不断扩大和拓宽,提高服务和茶品质,传播更多正能量,不做误导和违法的勾当,普洱茶这个健康产业就会走的更远,也就避免出现第四次大衰落。

 

革登古茶山发展现状

在易武古六山中,为何单独谈革登茶山的发展?一是受革登茶农之托,多做下宣传,让更多人知道革登,喝革登普洱茶。二就是革登的重要性。我们知道古六山的倚邦、蛮砖、曼撒、攸乐和莽枝都已经混的不错了,特别是倚邦、蛮砖和曼撒,交通相对便利,更有名山头撑腰,茶农生活还算不错。像攸乐,出了景洪市,2个小时能直达,生态环境好,旅游观光团络绎不绝,茶农家里都成了接待旅社。但革登,这个曾经一度辉煌的古茶区,好像要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里。没人出品这款茶,大部分茶料是被拼配和冒充其他名山头,所以,提到革登,你可能会一脸茫然。

 


历史上,革登最兴旺的时期是乾隆年间,老寨曾有两三百户人家。乾隆二十年(1755年)左右革登老寨盖过一座大庙。乾隆四十六年(1781)革登又盖了一座关帝庙,关帝庙盖在革登到倚邦的三岔路口,离老寨半公里路:关帝庙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顺坡建了三台,台基现还较完整,第二层台基上还有一块大碑,是建庙时捐银的功德碑。但革登山的衰落来自于外因的波及,是躺着都中枪的无奈。咸丰年间,莽枝茶山的民族械斗波及到了革登茶山,那场战乱使革登茶山人口大减,革登老寨住户大部分迁走,到了清末民初,革登老寨已无人居住,一片荒凉和萧条,所产茶叶至此无人问津。

 

革登是布朗语,意思为很高的地方。在革登这个地方,土壤是很不肥沃的,云南人讲叫害地。所谓害地就是贫瘠的土地,但奇怪的是,革登所产出的茶叶的品质却不会差,反而会更有特点。主要是因为土地贫瘠,茶树的生长期更加漫长,茶的体内就积蓄了更多营养成分和物质,耐泡度也更高。这跟曼松的情况有些相似。

 

最近一段时间,《思妃说茶》系列更新的有点慢,因为一直在革登茶山寻访和谈定2019春茶收购事宜。这里主要说的是,革登茶山的交通真的是太差,去年6月底去革登,遇上修路,绕道多走了3个多小时,现在再去革登,土路上下点雨,不是车载着人,要人推着车。在上文的古六山衰落中,谈到交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本身易武茶区的山路就很绕,如果路再不好走,又有多少茶商愿意进山收茶,那结果只能是被小商贩收走,冒充名山茶出售。关键问题是,小商小贩又能收购多少原料呢。这样,革登还是发展不起来,因为普洱茶消费者未曾对革登有过认知,没有需求,又何谈供应?当地经济又何谈活跃?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