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普洱——山山有茶树,寨寨都种茶

易武普洱茶是产于云南易武的一种茶叶,俗话说,班章为王,易武为后。意思是说易武山头出的茶则口感细腻,像温柔的皇后。

        易武,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北部的一个历史名镇,是闻名中外的“普洱茶”原产地中心,古六大茶山之一,有“易武正山”之称,早在南宋时期,易武就成为“普洱茶”的故乡

       易武老树茶是标准的大叶种茶,具有条索黑亮、较长、泡条,汤色金黄,苦涩较轻、香气较好,汤中带甜,汤质较滑厚、回甘较好、陈化较快等特点,由于矮化和长于山林的特点,山野气韵不同寨子的有所区别。

易武位于勐腊县城北方,距勐腊县城110公里。易武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降水量1500-1900毫米。

        易武正山海拔656-2023米之间。海拔差异大,形成了立体型气候,具有温湿、温暖型两种气候特点,不同的小区气候条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茶区土壤,在热带亚热带季雨林成土条件下,由紫色岩和沙岩母岩上风化发育而成,主要为砖红壤、赤红壤、黄壤。各地土质呈微酸性反应,pH值在4.6-6.5之间。土壤养分积累快,分解利用快,土壤有机质含量4.6%以上,腐殖质厚5厘米以上。

有老话说“云雾山中出好茶”,易武茶山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气候温润,雨量充沛,云雾笼罩,茶叶占天赋条件而得美名。正因为长期没有被人精心照料,因而很生态、很自然,成为热爱生态、热爱自然的人们追逐的心爱。在当地人中得知,一些古树茶的老叶子甚至黄叶子都有人出高价购买。

易武的文化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是集儒、道、佛为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具体展现。易武在唐代称“利润城”,何时改为易武,无确实资料可考。据历史和大唐文化遗产提供的信息推测,易武的文化及其含义与儒文化主流的汉文化有关。

据考证,在唐代易武当地就种茶。明朝末年江西和云南石屏汉人开始进入易武种茶,面积不足一万亩。清雍正七年(1729)古六大茶山改土司制为“流官制”,清政府实行“茶引”制放宽茶叶专卖,为易武茶山的发展提供了体制和政策保证。于是,大批汉人涌入易武,用了近半世纪的时间,易武茶山面积达3万亩,出现了“山山有茶树,处处有人家”,10万人入山做茶的景象。易武茶文化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其中经济的发展是决定性的,是集儒、道、佛为一体的中华茶文化。易武的“易”得于“易经”的易,“武”得于“武圣”的武。单看这个易也很有意思,从字体上看,“易”又似日月相交之形。“易武”从文化根源上看,应是一文一武之本意。

在易武这块沃土上生长着上万亩的千年野生茶树、过渡型古茶树和栽培型古茶树。它们是大自然和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是茶树的基因库,是茶文化的“博物馆”。

  而易武作为六大茶山之首,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加之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原生态茶文化。苗族喜欢饮用盐巴茶,彝族劳动时喜欢饮大锅茶,家家喜欢饮烤茶,瑶族劳动、待客用火罐茶、土锅茶,傣族待客用竹筒茶。即使是同一民族不同地域,也有不同的饮茶习俗。

易武茶制作过程

采摘鲜叶

        一般来说,普洱茶采摘都是以一芽两叶为主,而易武茶的采摘标准则是一芽两叶至一芽三叶、一芽四叶。

        这样的茶青,虽然在炒青方面会比较困难,也很补好看,但却是易武茶后期陈化之所以能够爆发的基础。

鲜叶摊凉

        采摘回来的鲜叶要先经过摊凉。

        摊凉可以让鲜叶脱水让鲜叶中的苦度、涩感挥发,同时让茶香味溢发出来。

        每一批鲜叶的含水量都略有不同,所以摊放的时间和厚度也各有不同。

普洱茶杀青

        摊凉后的鲜叶,就可以开始杀青了。

        杀青的主要作用,一是减缓茶青的发酵速度并增加其柔韧度,二是去除鲜叶本身的青味。

        而易武茶的特点是重杀青,因为鲜叶的梗茎比较长,所以对杀青的温度和时间把控要求非常高。

        掌握不到位,可能就会出现红梗和青味过重的现象,或者是糊片和糊味。

普洱茶揉捻

        杀青好的茶叶就可以从铁锅中倒出,在揉捻台上摊凉至尚有余温,然后再人工用手对茶叶进行“揉”和“捻”。

        茶叶量大,也可采用机器进行揉捻。

        易武茶的揉捻特点则是轻揉捻。

        因为轻揉捻的缘故,所以新茶喝起来都会口感清甜,比较好入口。

但同样是轻揉捻的缘故,易武茶的细胞壁破损较轻,氧化速度就自然较慢,所以经过长期存放之后的易武茶,陈化持久充分,导致内含物质更溶于水,口感更加醇厚。

我们经常会听到用“抛条”来形容易武茶的特点。

        所谓抛条,就是指易武茶揉捻轻,外形粗松,紧结度较低。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形容,就是“紧条”。

        从短期来看,紧条的茶比较容易出味,氧化速度快,而抛条的茶则口感比较清淡,氧化速度也慢。

挑拣老黄片

        揉捻好的茶青还要经过日晒干燥,然后挑拣老黄片,才可以称得上是完整的晒青毛茶。顾名思义:普洱茶老黄片是在原料筛选拣工序中,因条索疏松、粗大,在揉捻过程中不成条的部分,按照生产标准拣出来的这部分茶箐,俗称为“黄片”。老黄片由于叶片组织厚实,以甘醇厚的滋味和持久耐泡见长。 黄片的冲泡,可以稍增加一点投茶量,最关键的是水一定要开,泡的时间一定要够,否则滋味就不能够充分展现。黄片口感不苦不涩,香味独特,而且不像嫩叶生茶那么伤胃。

蒸压成型

        挑好的晒青毛茶,一般都会做成紧压茶,以便更好的保存。

        刚做好的毛茶,需再存放一段时间才可以进行压制。因为新制的毛茶在存放的过程中,青味会褪去一些,茶香气激发出来,口感也会更加浓醇。这样再来压制成饼茶,口感更好。

  毛茶蒸软,装入干净布袋,把茶揉紧,揉成圆饼。

再用25公斤重的石磨来压茶,使茶成饼形。因是人工石墨压制,饼型偶有不规则,也是正常的。

        低温蒸、石磨人工压制,是易武茶的特色之一。

定型后的茶饼放在木架上进行风干。

易武茶特点

 

  易武茶外形特点:外形上,条索较长、茶梗长的冲泡后成扁棱状、茶叶为卵圆形,边缘齿明显,条索肥壮显毫;叶底鮮活、大、长、厚,韧性好,叶面革质状、叶背绒毛多,均勻整齊,茶质优良极耐泡。

 开汤后,汤色明亮,生茶呈微黄色,茶汤入口清香甘甜柔和、在梅子香、蜜香中透著一股幽兰香,谷雨前後所採芽茶味淡香入荷、刺激性较低、汤色明黄透亮色,汤质厚重,微苦涩味,香气高扬、汤水柔和。在香甜茶系当中属于最具有特色的茶品。

 口感柔滑绵长。说到细腻两字,非易武莫属。易武茶的茶汤细腻柔滑,可以喝到颗粒均匀的丝滑之感。其回甘生津和喉韵都很含蓄,滋味持久性很强,这也是易武茶颇具特色的“柔中带刚”。甜度普遍较高,低苦涩,涩主要集中在舌面,也分布到舌两侧。低刺激,饮茶后口腔较为纯净。大部分易武茶不带喉韵,个别有喉韵但不及班章下得深,也不及班章明显。生态好的茶新茶即有凉气感,汤感醇厚。生津尚可,有但不猛烈。

叶底上,易武茶梗通常较多,叶片肥厚,锯齿密集,叶片呈长柳叶状。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