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普洱茶能治病?科学论证普洱茶的健康功效

说到喝茶功效这块,几乎每个茶友都能聊上几句,身边朋友的案例,茶商的大力宣传,乃至茶叶专家的健康讲座,但很多例子其实都缺乏切实的数据和事实。

从上世纪起,科研界就对茶叶的药用物质和治疗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如茶多酚,茶红素,L-EGCG,其中普洱茶的研究起步虽晚,却取得了不少成果。

这次的专题文章,陆离就来和茶友们聊聊普洱茶中的各类植物营养素,是如何作用在人体,并产生切实功效的。

古人与现代人的保健需求

自古以来,藏区就流传着加察热(茶是血),加霞热(茶是肉),加梭热(茶是命),这时的牧民就认为普洱茶是一种能“解牛羊毒”,功能强大的健康饮品。

到了清朝,普洱茶“解油腻、消食、解酒”的功能性更是被发扬光大,翻越了重重大山,成为了紫禁城中的无上贡茶,迎来了普洱茶史上的第一次辉煌。

而普洱贡茶受欢迎的原因,是因为满族是游牧民族出身,膳食结构上也是以肉食为主,需要普洱茶来消食解腻,促进身体健康。

得益于在京城中的繁荣,普洱茶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阮福的《普洱茶记》,药学家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都有记录下普洱茶的这一强大功能。

清末时期,普洱茶传向南方,走向了更加广拓的东南亚地区,在香港地区扎根落户,当地也一直流传有喝普洱茶能减脂减肥,乃至缓解高血压的说法。

上世纪末,经济迅速发展,膳食结构得到了极大改善,人民从营养不良到营养过剩,富贵病开始出现,而普洱茶也于此时崛起,与其消食解腻的功能也不无关系。

不过以上这些历史,虽然包含了大量有关普洱茶功能性的论断,但却没有指出这种结论的依据,因此只能归于“经验科学”,仍需要“实验科学”加以验证。

而经验与实验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实验以数据模型为依据,经验却以个体感受为依据。理性实验建立在感性经验之上,两者经常能相互验证,并得出相似结论。

而普洱茶也不例外,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科研界对普洱茶的功能性认知进一步加深,发现了一种能对抗衰老,延长寿命的植物营养素:初级与次级代谢产物。

初级代谢物与植物营养素

食物含有的各类养分统称为营养素,维持人体生命运转的基础营养素目前可分为水、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1]

而很多植物除了含有这些基础营养素外,还含有“独家”营养素,如蒜类的大蒜素,西红柿的番茄红素、蛹虫草中的虫草素、茶叶中的茶多酚和茶皂苷等等。[2]

这些植物营养素都属于初级代谢物,效用虽各不相同,但都对人体大有裨益,一些学者视其为最珍贵的天然物质,甚至称其为“植物黄金”。

而普洱茶,就是含有植物营养素品类最多,含量也最高的茶叶,有茶友可能认为这是夸大其词,亦或是自卖自夸,我们可以从茶多酚上来验证这一事实。

茶多酚(TP,TeaPolyphenols)是知名度最高的茶叶营养素之一,按化学结构不同,科学家将茶多酚细分为儿茶素、花青素类等不同品类。[3]

首先是L-EGCG,这是《茶叶化学》教科书唯一提到的抗癌物质,从研究初期的抗氧化研究,到最新发现的预防重大疾病机能,L-EGCG的意义十分重大。[4]

其次是儿茶素这个大家族,有学者认为这是茶叶中药效最好的一类活性成分,具有防血管硬化、降血脂、消炎抑菌、防辐射、防癌等功能。[5]

最后是花青素,这是一种可溶于水的天然色素,具有抗氧化,抗辐射,抵抗紫外线等功效,目前已经能稳定提取,并被广泛用于保健品和美妆产品中。[6]

此外,茶叶中的植物营养素中,还有近三十种氨基酸,十几种生物碱,以及茶多糖,γ-氨基丁酸,茶黄素,茶氨酸等有益物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而普洱茶的原料属于大叶种(C.sinensisvarassamia),叶片硕大,海绵体肥厚,所含茶多酚类化合物多达干茶的三分之一,是所有茶类中最高的。[7]

而且,喝其他品种的茶叶时,人体想吸收这些植物营养素,还要再克服一大难题:脂溶性植物营养素不溶于水,日常冲泡很难提取出有益成分为人体吸收。

而普洱茶则没有这样的担忧,这得益于其以揉捻晒青为核心的加工工艺,能将大量不溶于水的脂溶性物质,转化为易吸收的水溶性物质,也让茶品更加耐泡。

因此,得益于大叶种和特殊工艺的双重加持,普洱茶成为了植物营养素含量最多的茶叶,这些不能由人体合成的有益物质,能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并增强体质。

具体到品类,新普洱生茶含有的植物营养素最多,其次是普洱熟茶,最次是普洱老茶,不过在次级代谢产物这一重要物质上,普洱老茶却是含量最多的。

什么是次级代谢产物?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说它对人体的功效比初级代谢产物更显著?

篇幅受限,下篇专题文章,我们再来聊聊普洱茶功能性的核心——次级代谢产物。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J].饭店现代化,2000,23(3):193-196.

[2]史载祥,杜金行.大蒜素治疗脑梗塞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1,006(001):33-35.

[3]杨贤强,曹明富,沈生荣,等.茶多酚生物学活性的研究[J].茶叶科学,1993,13(1):9.

[4]沈生荣.茶多酚复合体及L-EGCG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特性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2,000(004):11.

[5]夏涛,高丽萍.类黄酮及茶儿茶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8):2899-2908.

[6]方忠样,倪元颖.花青素生理功能研究进展[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1.

[7]刘本英,王丽鸳,周健,等.云南大叶种茶树种质资源I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8,9(4):7.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