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的类型以及黄茶的产生

黄茶有两种类型。

一是茶树品种,芽叶自然发黄,称为黄茶。唐朝六安盛产“寿州黄芽”,是以自然发黄的茶芽蒸制为团茶。如从品种说起,远在7世纪就有了。黄茶名称,则首见于苏辙《论蜀茶五害状》:“园户例收晚茶,谓之秋老黄茶。”

二是炒制过程中闷黄,是从炒青绿茶演变而来,时间在1570年前后。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制成的茶呈绿汤绿叶特征,故称绿茶。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过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都会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掌握不当演变而来。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南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县名,其实产霍山之大蜀山也。顾此山中不善制造,就食铛薪炒烧,未及出釜,业已焦枯。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现在的霍山黄大茶制法,正是如此。由此可见,黄大茶的制法是在16世纪前,从绿茶发展而来的。

蒙顶黄茶的闷黄工序

(图片来自网络。文字来自《中华茶史》,夏涛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