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种类型的茶,真不值得存!

天韵古茶

众所周知,普洱茶是可以喝的古董,它“越陈越香”的属性,让人着迷,甚至沉醉!我有一个朋友问我,是不是只要是普洱茶,都可以收藏?其实,不是的!


在普洱茶界,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勐海苦,临沧涩,思茅淡”。显然,不同的普洱茶区,茶的特性各有其味,值不值得收藏,和这点也不重要!为什么呢?因为一款茶值不值得收藏,在于它的内质!


(图片来源:天韵古茶坊)
类型二:原料问题


原料问题,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茶树本身不具有适制性:并非所有的大叶种普洱茶树都具备制作优质普洱茶的条件。例如一些苦涩度特别高的茶种,新生茶根本无法品饮,甚至经年累月存放后,依然是苦涩凸显,毫无品饮愉悦感。


(图片来源:天韵古茶坊)
有些茶友在初入门时对“不苦不涩不是普洱茶”的理解有偏差,以为这样越苦涩的普洱以后转化空间就越大。不曾想,放上多年,依然是苦涩难化。笔者多年来就曾接触过不少这样的中期茶。这种茶同样不具有收藏价值。


二是用料采用雨水茶:例如拿雨水茶制作生茶,营养物质会相对少、滋味比较寡薄,一般不会越陈越香。如一款生茶汤质寡薄、涩显、水味重,多半有以雨水茶为主料的嫌疑。


三是用料采用劣质台地茶:部分台地茶由于管理不当(如土壤、气候等立地种植环境不理想,种植密度过大等)、树龄不足、采摘过度等因素,同样会造成品质低劣。


(图片来源:天韵古茶坊)
类型三:工艺缺陷


主要有几类情况:
一是在各个加工工序中存在一种或多种突出弊病。例如出现闷青、杀青不透、揉捻不足造成青味过重;紧压茶干燥不到位影响后期转化。


二是拼配问题。在用料拼配上没有注重协调性,造成茶品在转化过程中协调性越来越差。这一类茶在中期茶市场中也是普遍存在,茶汤协调性差,有明显的缺点,品饮愉悦感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三是发酵问题。熟茶发酵不当,特别是发酵过度的情况。熟茶堆味重、杂味多、发酵不均匀甚至出现叶底炭化等情况均属发酵工艺不当的问题。


(图片来源:天韵古茶坊)
类型四:仓储不当


仓储是普洱茶的第二生命力,但是不当的仓储也是普洱茶不可忽略的杀手。
温度、湿度、异味、强光等因素都会影响普洱茶的转化,甚至直接对普洱茶造成毁灭性杀伤,例如吸入异味导致变质,过高的湿度导致霉变,而水浸则会直接结束普洱茶的生命。


(图片来源:天韵古茶坊)
市面上也存在不少人为因素或管理失当导致的仓储问题茶,其中,“湿仓茶”就备受诟病。虽说关于仓储的探讨各持一说,但是从品饮角度来看,只要仓储出来的茶品不受消费者欢迎,就是仓储问题茶。事实上,在中期茶市场中,仓储问题茶是客观存在的,且为数不少。


湿仓茶的表现往往是汤色暗、浊,口感呆滞,叶底暗淡、缺乏活性。仓储问题茶有些可以通过仓储尝试改良,但过度湿仓或吸入异味会造成茶品内质霉变,变成不可逆的问题茶。


(图片来源:天韵古茶坊)
类型五:最佳品饮时期把握不当

这一类情况,主要是对于一些中期茶、老茶而言。每一款普洱茶,都有一个最佳试饮期,尤其是对于个体而言。当一款普洱茶到达巅峰状态后,就会开始走下坡路。当然,这个巅峰状态因人而异。而对于这一类型的分析,恰恰具有现实意义。


(图片来源:天韵古茶坊)
因为我们选茶、存茶,目的就是为了期待收获一款茶的最佳品饮价值。对于一些内质一般的普洱茶,在10多年陈期时,大多就会出现香气弱、汤质寡薄、滋味偏杂等问题,走下坡路。遇到这种茶,应该及时作为生活茶消耗掉。


上面5种类型是普洱茶“越陈越不香”的常见情况,而在实际的案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交叉类型,说到底,主要还是用料、工艺、仓储等三方面综合造成“越陈越不香”的结果。这就要求普洱茶爱好者要擦亮双眼,拨开迷雾,去还原一饼茶的本来面目,避免收藏到次品甚至假劣品。


(图片来源:天韵古茶坊)
收藏普洱茶,大家关注较多的“增值”其实是附加,更重要的原因是新制的普洱茶品饮价值有待提升,经过后期的存储醇化,普洱茶的适口性更佳,品饮价值更高。而收藏普洱茶,自然要将原料、工艺、仓储等都进行综合考量。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