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紫阳县茶园

找到约293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盏茶如碧 四海共赏——常州市新北区与安康市紫阳县协作侧记


紫阳县地处陕西省南部,前有悠悠汉水,后有秦巴绿屏,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经先贤千年耕耘,现如今已成为集文化、旅游、美食、茶道于一体的多元化小城,其中,更以紫阳富硒茶声名远扬。近年来,紫阳县以县域首位产业——富硒茶为切入点,对各项工作进行积极的统筹谋划,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这青山绿水之间,为这静谧的山水平添一抹灵动。

立身——欲行其事,先利其器

紫阳县坚持生产为基,优先将苏陕协作资金投入茶园建设,茶园标准化、生态化水平明显提升。2018年以来,全县在茶园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苏陕协作资金1.96亿元,积极推广机械采茶、无人机防病虫、山地茶园单轨运输等技术,创新实施智慧茶园等示范项目,助力打造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茶园4万余亩。焕古镇焕古村借助苏陕协作资金,采取“资本金注入+村集体经济”模式建设了200亩数字化茶园,茶园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同时带动230余户茶农增收。自此,科技与传统开始了完美的融合,在这山河一隅,紫阳人民用晶莹的汗水和辛劳的身影,扛着那千百年来的梦,缓步向前。

展颜——精雕细琢,洗尽铅华

紫阳县坚持品质优先,注重苏陕协作资源在茶叶加工方面的投入,茶产品现代化生产能力明显提高。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苏陕协作资金1.25亿元,促进90多家茶企实施生产线改造、工艺改进、设备购置、产品开发等项目,助力100余家茶企通过食品生产许可认证(SC)。2023年,投入苏陕协作资金6900万元支持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新增厂房1.6万平方米,为园区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位于产业园区的闽秦茶业多年扎根紫阳发展,在绿茶、红茶产品基础上,申请苏陕协作资金建设了白茶生产线,大幅提高了夏秋茶鲜叶利用率,2022年闽秦紫阳红茶荣获“中茶杯”第十二届国际鼎承茶王赛特别金奖。目前,紫阳富硒茶品质稳定提升,实现了以绿茶为基础,红茶、白茶、黑茶、黄茶、调味茶等多元发展格局。紫阳,终于撩起了神秘的面纱,古今茶文化,在这一片时空,于万众瞩目之下,交织出了璀璨夺目的画卷。

出阁——香茗为聘,共话桑梓

紫阳县坚持产销衔接,积极借助消费帮扶政策,助力富硒茶等特色农产品走出深山、走向全国。2018年以来,积极宣传紫阳富硒、绿色优势,主动对接江苏市场需求,通过订单销售、832平台、电商带货等方式帮助销售紫阳农特产品,通过苏陕协作支持企业销售到江苏等东部地区的紫阳茶叶等农产品1.2亿元,带动1.2万余户农民增加收入。特别是2023年,组织紫阳企业与常州市天目湖南山竹海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农产品销售订单1060万元,当年完成销往江苏等东部地区以茶叶等为主的农产品1500余万元,直接带动农户3000余人增收,消费帮扶活动连接起了农产品产区和广阔的消费市场。紫阳,如同出阁的女子,用优雅的身姿,跨越千山万水,将婉约的足迹留在了大江南北。

访贤——集思广益,古树新妆

紫阳县坚持技术引领,将苏陕协作资金用于产品创新研发和孵化,创新实施富硒茶良种、技术、产品研发等项目。2021年,紫阳将1500万元苏陕协作资金投入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项目,目前该项目基本建成,拥有孵化服务厂房21451平方米、科技馆2245平方米,建设了富硒产品体验区、展示馆、专家公寓楼、硒检测研究院等板块。近年来,依托创新中心和骨干企业实施了“紫阳县茶园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并与相关科研院所开展紧密协作,引进高聚硒植物栽培试验品种5大类23个。同时开展了陕南(紫阳)山地茶园、台地茶园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范等规程制定,紫阳在富硒茶技术研发和建规立标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纤纤素手紧握时代的力量,以茶文化为基,在这五湖四海之间,访贤纳新,翩若惊鸿的身姿,凭借着自身的魅力,引来高朋满座。

回眸——身居高处,不忘初心

紫阳县坚持产业融合,以标准化生态茶园为基础,串点成线、以线带面,不断植入休闲、观光、体验等功能,积极拓展茶园的衍生产业,最大化挖掘茶产业的综合价值。2023年,紫阳将500万元苏陕协作资金投入青中村隐居乡里民宿综合配套提升项目,助力新建小木屋10座、露营地3000平方米,改造提升民宿400平方米,目前青中村花婆婆民宿已成为紫阳民宿产业的破题之作。以此为牵引,宦姑六舍、九舍、宦姑滩、营梁青檀树、高桥梦紫阳、燎原望山等民宿,吸引了大批省内外游客前来休闲体验。同时,紫阳还推出“紫阳蒸盆子、三转弯、蒸碗子”为代表的地方特色传统风味菜品,举办“春之茶”开茶季等代表性文旅活动,集“入茶乡、登茶山、游茶园、采茶叶、购茶品、赏茶艺”于一体的茶乡韵味持续彰显。自此,千年之梦终于得以实现,于这太平盛世之中,在这徐徐展开的画卷之上,那一片小舟般的叶子,带着绿色的涟漪,向着朝阳,迎着春风,渐行渐远。

一方小炉烹新茶,苏陕新紫共佳话。苏陕协作,新紫对口,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时代的春风里,以掌声为音符,以政策做帷幕,用翩翩起舞的身形,展现着无尽的活力。如火如荼的新时代,萦绕着清幽的茶香,将带着苏陕的希冀,载着千年的梦想,漫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图里,轻柔而坚定。

(作者:袁 航)

来源:陕茶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科技特派团 绿肥产业组指导紫阳县绿肥茶园建设

为有效促进科技特派团与产业主体实现无缝对接,进一步优化紫阳县茶产业。1月23-25日,国家科技特派团绿肥产业组前往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开展科技帮扶工作,以“绿肥+”机制服务乡村振兴,因地制宜指导茶园绿肥相关工作。


23日,特派团绿肥产业组实地走访紫阳县焕古镇6家茶叶生产企业,了解紫阳县茶园绿肥种植技术需求和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向当地企业、大业主和茶农讲解“绿肥+”茶关键技术要点,加强了同当地龙头企业合作力度,达成绿肥茶园技术应用、示范和推广合作意向,形成了通过绿肥种植实现茶园“以草控草”、“生态培肥”的共识。目前,绿肥产业组和紫阳县当地龙头企业共建绿肥茶园生产基地200余亩,形成了以鸡眼草、鼠茅草等为主的绿肥茶园覆盖栽培技术模式,力争把当地茶产业培育成为特色更突出、品牌更响亮、效益更显著的农业支柱产业,增加茶农收入,做好精准对接和长期服务的准备,帮助紫阳县“绿肥+”茶产业实现新发展。


24日,科技特派团一行19人与紫阳县委县政府进行座谈交流,沟通讨论2024年精准帮扶计划。科技特派团绿肥产业组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就该县茶园立地条件、土壤健康状况、绿肥茶园发展等情况,提出了今后对接帮扶思路和重点工作任务,形成了建设以绿肥为核心的生态茶园、低碳茶园的共识,为促进紫阳县茶叶产业提质增效,拓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

(果园及林下栽培岗位 供稿)

来源:绿肥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张宇亭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紫阳县狠抓夏季茶园管理,强化组织生产延链促增收

进入7月份以来,紫阳县茶业发展中心、县茶叶研究所着力围绕提升全紫阳县茶园管理水平和夏秋茶生产提量,在全紫阳县茶区镇村认真组织开展夏季茶园管理、夏茶生产技术培训指导服务工作,大力实施机采茶园培育,推广机器换人走机械化采摘路子,以机采替代修剪实现茶园“一体化”管护,既降低了茶园修剪管护成本,更重要的是有效利用资源增加了茶农和茶厂经济效益。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重点结合推广普及茶园标准化管理、机械化采摘和白茶、黑毛茶产品加工技术进行。以市场为导向,茶农茶厂增收为目标,紫阳县茶业发展中心、县茶叶研究所广泛发动有市场、有积极性的茶农茶厂组织机采加工夏茶。如康硒天茗茶业公司、闽秦茶业公司、向阳茶厂、宏威茶业公司等全县多数骨干茶叶企业,自春茶结束后,始终不间断的组织加工白茶、黑毛茶,带动周边茶农生产增收。

随着茶叶市场发展需求形势变化,紫阳茶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需要,利用“紫阳富硒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夏秋季茶鲜叶资源生产紫阳白茶、黑毛茶等产品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看好。据建成运营不久的城关镇紫澳茶厂负责人刘远兵说:“去年和今年,他相继从陕西有名的一家生产茯茶企业拿到了黑毛茶产品订单,而且产品质量符合对方要求的话,收购订单价格会高于紫阳当地同类产品市场价10%,基本上每市斤能超过30元。今年,我一直发愁生产黑毛茶的原料来源,实行机采正好解决了他的采茶难问题,且极大地降低了采摘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强了他生产黑毛茶的信心,今年预计将利用夏秋茶原料加工黑毛茶20吨销售给对方,明年将争取拿到更多订单,利用机采技术再加大生产力度和产量,促进与我合作的茶农增产增收,也实现自己茶厂盈利。”

来源: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90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