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紫阳县茶叶局网

找到约43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田元成:从千里学茶的大学生到茶叶大叔

紫阳富硒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茶人的奉献,田元成就是大家熟悉的紫阳茶人之一。他是紫阳县第一个茶叶专业的大学生,他的职业生涯,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茶叶。田元成长期从事丰产茶园培育、烘炒青紫阳毛尖制作工艺研究推广、“三支”名茶研发、天然富硒茶标准制定等工作,是紫阳富硒茶开发的先行者和贡献突出者。

田元成1957年5月出生于紫阳县汉王镇。1977年时逢全国恢复高考制度,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安康农校畜牧兽医班。1978年,安康农校扩大招生规模,新增了蚕桑、茶叶专业,学校从农作、畜牧兽医两个班中选拔了10名学生送往江西省婺源茶校、安徽省屯溪茶校、四川省南充蚕桑学校学习茶叶和蚕桑专业。田元成便是被选中的10人之一,21岁的他从安康来到了婺源,成为解放后紫阳县第一个茶叶专业的大学生。

1980年12月,学成毕业的田元成被分配到紫阳县红椿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红椿区是紫阳县最大的茶叶产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凭借双脚,跑遍了全区6个乡镇56个社队的茶场和60个大队的18000多亩茶园。经过多方考察,结合紫阳县茶园生长、管理现状以及茶叶加工技术,田元成提出了关于低产茶园改造、丰产茶园培育、茶叶机械化加工的建议。1982年,他指导全区加工的炒青茶被县茶厂定点收购,价格比传统晒青茶翻了一番,之后县茶厂成为上海口岸出口炒青绿茶的主要原料基地。

这一年,他按照在学校学习的手工茶制作技术,手把手地教会了6个乡镇的茶叶专干做手工茶。同时,他选择红椿区具有代表性的红椿镇茶场,亲手采摘制作手工茶,并将制好的干茶寄给省茶叶公司、省农业厅等单位的茶叶专家审评,样茶得到了陕西省农业厅和陕西省供销社两个茶叶主管部门的认可。1983年,田元成被陕西省农业厅推荐选送至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全国茶叶干部专修班学习,这是农业部加强茶叶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举措,全省仅有两个名额。

从浙江学成归来的田元成被安排至紫阳县城在多种经营局工作。他负责县多种经营局茶叶技术推广站工作,天地更为广阔。他向领导建议从基层选调两名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茶叶技术推广的队伍,率领县茶叶技术推广站一班人,在全县开展了低产茶园改造、茶园丰产栽培试验,茶叶加工技术培训和指导等工作。1987年,安康茶叶质量评比会议在紫阳举办,紫阳茶叶样品获奖达到50%以上,紫阳绿茶手工烘炒青加工技术得到业内认可。

紫阳毛尖茶质量和知名度的提升,带来的是茶叶价格的上涨。紫阳毛尖茶价格由传统晒青毛尖6.9元一斤,上升到手工烘炒青毛尖60多元一斤,最低一斤烘炒型毛尖茶价格也在38元以上。田元成顺势而为,从镇巴县协调回50口龙井大锅发放到全县产茶大村,推广名优茶手工烘焙干燥加工技术。当年全县加工名优毛尖茶15余吨。紫阳县烘炒型茶叶加工技术走向成熟,紫阳茶连续在安康地区和陕西省茶叶质量评比中获得大奖。田元成主持和参与的低产茶园改造推广项目也获得了安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荣誉。

1987年5月,为了让紫阳茶走得更远,茶农的价格卖得更高,田元成背了10斤自己用烘焙型工艺制作的紫阳毛尖茶来到北京市茶叶公司王府井大街碧春茶庄。总经理石承现场开汤冲泡品鉴紫阳毛尖茶后,十分惊诧:没想到陕南还有这样好的产品。石承当即留下了10斤茶叶,并以每斤茶38.5元的价格给紫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打下欠条和收货单。事后,紫阳人看到王府井大街碧春茶庄紫阳毛尖零售价是每斤150元,是进货价的3倍之多。

之后,田元成又带着茶叶从北京辗转到安徽农学院专程拜访他的老师——国家制茶泰斗陈椽教授,陈教授在他的工作室对紫阳毛尖茶和九华毛尖进行了对比审评,并给予紫阳毛尖很高的评价。田元成记得审评结束时,陈教授的研究生打算把紫阳毛尖叶底倒掉,陈教授对田元成说:“小田,这个茶很好不能倒掉,倒到紫砂杯里,下午我还要喝。”得到老师的肯定,田元成对用烘炒型工艺制作的紫阳毛尖茶信心更足了。此后,他又带着茶样来到杭州中国茶叶研究所拜见程启坤所长、阮一城研究员、茶叶审评研究室主任沈培等茶叶专家,各位专家对紫阳毛尖茶的研究和开发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宝贵意见。9月份,中国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兼所长程启坤一行5人来到紫阳县,围绕全国扶贫开发、硒的发展和利用、名优茶开发等主题实地考察指导,由此开启了紫阳县与中国茶叶研究所长期战略合作的先河。在专家们的建议意见下,紫阳县把延续了几千年的紫阳茶正式更名为紫阳富硒茶。

1988年,田元成与紫阳县茶叶研究所老专家程良斌合作,在和平茶厂、毛坝关观坪山国营茶场开展紫阳富硒茶品质、含硒水平及保健作用研究、名优茶研制开发的等工作。一天下午,他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说女儿出生了,他连忙请假回家照顾妻儿,但在家里住了不到一个礼拜,他就再也呆不下去了,他挂念着科研项目:名优茶加工季节不等人,不能因为自己家事耽误了科研项目进程。他安慰好妻子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在杀青工艺中,为了求得最准确的减重率,田元成连续杀青了17锅鲜叶,程良斌测试重量结果,减重率基本一致,说明同一批鲜叶杀青程度工艺控制一致。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田元成认识到产品质量的控制是紫阳富硒茶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起草制定紫阳毛尖茶标准的想法在他心中萌芽。1988年,他正式提出制定紫阳毛尖茶地方标准的建议,建议很快得到了紫阳县茶厂王道文、紫阳茶试站胡兴礼等茶叶专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的的支持,随后,他执笔起草了《紫阳毛尖标准》。1988年5月1日,陕西省技术监督局发布了《紫阳毛尖茶地方标准》(DB/6100 X55 011—88),此标准由田元成、王道文、胡兴礼参与起草,由陕西省农牧厅、陕西省食品工业协会提出。

1989年紫阳县成立茶叶局,田元成担任茶叶局业务副局长,主要负责推广名优茶加工机械。借着江苏与陕西对口扶贫的机遇,田元成重点对紫阳县名优茶加工工艺进行提升改造,先后引进江苏碧螺春和浙江西湖龙井一些先进的加工技术,特别是龙井茶的理条、足干焙香等技术。同时,田元成带领全县茶叶技术骨干先后研发出了紫阳翠峰、紫阳银针、紫阳香毫三支名优茶,加上传统工艺制作的紫阳毛尖,这四个品种分别获得西部地区“陆羽杯”名茶奖、中国优质食品金奖及杭州首届国际茶文化节名茶奖,这些荣誉让紫阳毛尖茶一时声名鹊起。1990年,安康地区首届饮茶节在紫阳召开。这一年,田元成因参与紫阳毛尖研制、陕西省名优茶标准的制定和陕西省农业技术科学普及推广等项目工作,分别获得了安康地区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他在《中国茶叶》《浙江茶叶》《安徽茶叶通报》《贵州茶叶》《江西蚕茶通讯》《陕西农业》等刊物发表茶叶论文20多篇,多次获得优秀论文奖,被评为陕西省农村科普宣传先进个人和紫阳县优秀科技工作者,成为当时全省最年轻的茶叶高级农艺师,被各新闻媒体报道称之为“茶乡才子”和“争着抢的科技达人”。他也被多次推荐当选县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

田元成担任紫阳县茶业局局长后,围绕紫阳富硒茶产业的持续发展,结合全国茶区的科技进步和市场主体变化,积极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献计献策。县上“四大班子”领导走出去学习福建安溪县、浙江省新昌县、安徽繁昌县等地先进经验后,统一了紫阳县持续加强基地建设和茶叶专业市场建设的思想,随后,田元成等5人起草了《紫阳天然富硒茶标准综合体》,该标准由陕西省供销合作社提出,陕西省质监局2003年9月9日发布。陕西省地方标准《紫阳富硒茶标准综合体》成为全国富硒茶独有标准综合体,抢占了富硒茶生产和销售的制高点。该标准的发布实施,规范了紫阳良种丰产密植茶园建设和茶叶加工体系建设,推动了茶园建设良种化、标准化、园林化、生态化,茶叶加工体系建设工厂化、工业化、标准化。在田元成任局长的10年间,全县新建良种密植丰产茶园10万亩,由此推动全县茶园面积发展到18万亩。

2017年,在茶叶系统工作一辈子的田元成退休了,但身为茶叶高级农艺师的他,对紫阳富硒茶的热爱和眷顾不会停止,依旧在为家乡的茶产业发展发光发热。退休后的田元成不仅为紫阳县几个茶叶品牌龙头企业做顾问,出谋划策、培训指导、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和企业形象;还为千家万户的茶农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利用科学技术和现代市场信息,提高茶农收入;并利用自身在茶叶行业中的影响,积极争取有关茶叶科研项目;利用紫阳丰富的茶树资源和夏秋茶原料,开发研制紫阳富硒红茶、黑茶、白茶和黄茶,参与修订《紫阳富硒茶标准综合体》,承担着国家农业部全国富硒茶行业标准的修订和陕西省相关茶叶标准审定等工作。

针对农村新型农业主体的变化,他受邀成为紫阳县总工会、紫阳县人劳局技能培训中心、紫阳县茶业局、紫阳县农林科技局、紫阳县市场监督局联合举办的“职业茶农培训”高级讲师和班主任,为全县培训职业茶农、茶叶职业经理、评茶员、茶艺师1500多人。结合大众媒体的发展,他积极发布各种茶叶知识、技术信息、茶文化知识、市场信息,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茶叶大叔”和“大叶泡茶神”。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句话用在田元成和茶叶之间再合适不过了。从初出茅庐,千里学茶的学生,到产业的推动者,标准的制定者,不知不觉,田元成已经和茶结缘40余年,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田元成都将自己的人生和紫阳茶紧紧捆绑在一起,他参与并见证了紫阳茶的发展,紫阳茶也成就了田元成灿烂的人生。

来源:陕茶网

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程良斌:中国安康富硒茶·茶叶科技——科技机构

程良斌,高级农艺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康市茶业协会名誉会长。主要著作:《中国安康富硒茶》、《一心为了人民健康——我认识的于若木》、《紫阳茶业志》、《安康地区茶业志》、《陕西省农牧志·茶叶》、《硒都曙光》、《中国名茶志·陕西卷》、《紫阳富硒茶文集》、《陕西茶产业》、《紫阳富硒茶研究与开发》等。

一、管理机构

安康原来专设林特局,下设特产科,主管全区茶叶生产。1986年,林特局内成立茶果技术推广指导工作站,指导全区茶果技术推广。2003年市茶果站划归林技中心管理。

1988年,主产茶县紫阳县为了促进茶产业发展,专门成立了茶叶局。1991年,平利县成立了平利县名茶开发公司,为了狠抓茶产业发展、追赶紫阳,2001年也成立了茶叶局,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平利县很快由一个产茶小县跃升为产茶大县。紫阳县茶业局和平利县茶业局为全区茶叶技术推广作出了重大贡献,未设茶叶局的其他县均由林特局管理茶产业显然稍逊一筹。

2019年,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内设立的市茶叶局正式成立,理顺了上下级业务关系。

二、教学科研推广机构

1. 安康专区茶叶指导所

是新中国比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还早6年建立的省厅管理的县级科研推广机构,是陕西省人民政府农业厅1953年批准建成的,当时是陕西也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一个茶叶科研机构。经西北局农林部派员考察,地址选在紫阳县繁华的水旱码头瓦房店。当时的东北局还给西北局送了一份厚礼:一个厚度0.33~0.35米,直径1.62~2.24米的东北大红松巨型树墩,取名为知茶墩,至今仍保存在紫阳县委大楼门厅内,是西北区茶史上的一个重要文物。

长期以来,茶叶指导所科技人员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积极参加课题协作,认真开展了衰老低产茶园改造、茶园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冻害、茶树病虫害、茶树品种资源、茶树良种选育、茶叶区划、制茶及茶叶品质等项研究工作。

2. 安康农校开办茶叶专业班

1979年开办了陕西省10所中等农校中唯一的一个茶叶专业。茶叶专业按省教委统一的教学大纲授课,学校成立了茶叶教研组,开设了茶树栽培、茶叶制造、茶树病虫防治、茶叶机械4门专业课,有全套绿茶初制机械,审评室和小片实验茶园。学生除了在校上课外,还在紫阳茶叶研究所、平利示范茶厂、西乡茶区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与生产实习。

农校茶学毕业生已成为陕西茶叶发展的重要力量,各县、市部门的技术骨干,有的被选拔担任县、县级部门和乡镇领导职务。安康农校现已和安康师专合并,升格为大学本科院校安康学院,为培养高等茶业技术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3. 安康学院开设本科茶学专业

安康学院2015年开办茶学班,开始招收茶学专业学生,是西北地区唯一的茶学本科专业,其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安康农业学校开办的茶学班。茶学专业培养掌握茶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具备过硬专业素质和良好综合应用能力,能在茶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茶叶生产、制茶技术开发、审评检验、品质控制、生产管理、产品营销、企业管理与文化建设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安康学院茶学专业师资力量强。建有陕西省省市共建茶叶重点实验室、安康富硒茶研究院2个省市级教学科研平台,与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陕西鹏翔茶叶有限公司等10个茶企或机构建立了校外实习教育基地。

4. 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

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省农业厅和安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科研机构,其前身是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是国家级富硒产业科技创新平台。

研究院内建有富硒食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农业农村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主要任务是:开展富硒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为行业提供技术开发及成果工程化的试验、验证环境,承担国家、地方和行业下达的科研开发及工程化研究任务,解决制约富硒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促进富硒产业科技进步。其重点研究方向是:富硒新产品研发、富硒标准制定、硒相关基础研究、富硒品牌创建、硒资源详查。

其他教科研机构还包括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紫阳县职教中心、平利县茶叶工作指导站、汉阴茶叶研究会等。

三、茶叶协会

1. 紫阳县茶业协会

紫阳县茶业协会是在1986年成立的茶叶学术组织,为紫阳富硒茶开发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紫阳县茶叶学会的基础上组建的。1999年经紫阳县民政局批准注册登记,由本县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经营、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相关产业管理机构组成的非营利性,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行业性社会团体。

2. 安康市茶叶协会

2013年,在1984年成立的安康地区茶叶学会基础上,召开了第一次茶叶协会会员代表大会,安康茶叶协会成立。20016年6月举行了安康市茶业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修改了协会部分章程,并按程序改选了一届理事会。

2018年9月16日,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了《协会章程》修改建议,选举产生第二届理事会。

来源:陕茶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重磅】助推陕茶走向世界 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成立

  8月7日上午,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成立大会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曲江宾馆举行。为深化茶行业服务,引导和促进茶叶信息、贸易的合作与交流,为陕西茶叶流通行业做出积极贡献,西安陕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15家茶行业单位发起成立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

  “希望乡亲们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考察时,同茶农们亲切交谈时说。近年来,陕西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陕西省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支持茶叶等产业发展。这也是茶叶连续多年写进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陕西茶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把握和预判市场趋势、提升品牌价值、拓展营销渠道、扩大市场销售等挑战。面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走向全国,迈向全球,是陕西茶产业新时代的使命,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应运而生。2020年5月,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拟成立登记审核资料呈报陕西省政务服务中心;7月初,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行政许可公示信息在陕西省民政厅官方网站及陕西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公示。

  8月7日,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召开。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园艺技术工作站站长安凯春、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二级调研员袁建军、陕西省商务厅二级调研员吴杰、陕西省工业与信息化厅二级调研员张小平、陕西省商务厅办公室郭巍、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园艺技术工作站茶叶科科长梁军青、安康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刘虎、汉中市茶产业办公室主任鲁玉俊、商洛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阮斌、商洛市农业农村局桑果站站长王凌云、安康市农业农村局茶叶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陈友乾、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科技创新与新经济局局长金宁、副局长阮军、泾阳茯砖茶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吕雯、紫阳县茶叶发展中心副主任聂旺等领导出席大会。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西安六如茶文化研究院院长林治、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梁子、法门寺博物馆特聘研究员王苗、陕西省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陈泽伟、陕西省茶产业促进会秘书长王荣利、商洛市茶业协会办公室罗印等。参与采访的媒体有: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陕西卫视、农林卫视、都市青春频道、农村广播、西部网、群众新闻网、三秦都市报、西安晚报等。

  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现有会员单位78家、理事单位23家,监事3位。成立大会上,西安陕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建军当选会长,汉中山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培元、平利县田珍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田珍、陕西北极宫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翔、安康秦汉古茶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振华及紫阳县茶业协会当选副会长,西安正原茶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红当选秘书长, 陕茶网运营总监闫方方、企业战略咨询顾问蒋瑞军、陕西广播电视台胡小秦、西安九紫阙茶馆总经理李文当选副秘书长。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园艺技术工作站站长安凯春讲话

  记者采访安凯春站长

  协会筹备期间,中国茶叶学会、福建省茶叶学会、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江西省茶叶协会、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广西茶业协会、湖南省茶业协会、宁夏茶叶流通协会、黑龙江省茶业协会、辽宁省茶业协会以及陕西省茶产业促进会、陕西省茶文化研究会等茶行业社会组织发来贺信,在肯定陕西茶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条件,孕育了秦岭好茶的同时,均表示希望与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保持紧密团结与协作,共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为弘扬我国茶文化、促进茶叶经济发展,携手并肩,做出更大的贡献。

  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郭建军讲话

  记者采访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郭建军

  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郭建军表示,协会是所有会员的服务机构,是陕西茶叶行业的资源共享平台。将严格按照陕西省民政厅对社会组织的相关要求,努力发挥茶叶行业的桥梁纽带作用,突出重点工作,提升服务能力,切实做到为会员服务,为行业服务,为社会服务。将带领会员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

  西安六如茶文化研究院院长林治讲述《茶与健康》

  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筹备组副组长田珍

  宣读并表决《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章程》(草案)

  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筹备组副组长刘翔

  宣读并表决会费标准及管理办法

  直击现场

  会员表决

  现场投票

  现场核票

  授牌及颁发证书

  为会长、副会长单位授牌

  为监事单位颁发证书

  为理事单位颁发证书

  会务花絮

来源: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

找到约43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