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紫砂杯泡什么茶好

找到约337条结果 (用时 0.022 秒)

玻璃杯泡茶有哪些优点?玻璃杯泡什么茶好?

  玻璃茶具的优点为质地透明、传热快、不透气、易清洗、耐用,而用玻璃杯泡茶,不仅可以及时观察茶叶的汤色,以及茶在水中的状态,同时亦可以及时品味茶香。

  用玻璃茶具泡茶有什么好处?

  1、玻璃茶具泡茶在于散热较快,有利于水温的掌握,保持茶叶原有的风味特点。

  2、玻璃杯的材质是很健康的。玻璃茶具使用高硼硅耐热玻璃吹制而成,在烧制的过程中不含有机的化学物质,当人们用玻璃杯喝水或其他饮品的时候,不必担心化学物质会被喝进肚里去。

  3、玻璃表面光滑,容易清洗,细菌和污垢不容易在杯壁孳生。

  4、在众多玻璃茶具中,常见的就是茶杯。用茶杯来冲泡茶叶,茶汤之色,茶叶之姿,还有茶叶在冲泡时的沉浮漂移,皆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如果你喜欢欣赏冲泡茶叶时的茶汤之色,茶叶之姿,还有茶叶在冲泡时的沉浮漂移景象,那玻璃茶具是你最好的选择。高档的名优茶,特别是绿茶,更应用透明的玻璃杯冲泡。边冲泡,边观赏茶色茶形,边饮用,别有一番情趣。

  使用玻璃茶具泡茶,集色、香、味于一杯中,充分满足了人们品茶赏茶的需求,是追求古典与时尚绝佳选择,是健康生活不可或缺之器物。现代的玻璃茶具已有很大的发展,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

  玻璃杯泡什么茶好?

  1、玻璃茶具主要适于泡的茶有:草花草、红茶、绿茶、普洱茶、水果茶、养生茶及工艺花茶等和咖啡系列,有较高的观赏性、趣味性。如果你喜欢欣赏冲泡茶叶时的茶汤之色,茶叶之姿,还有茶叶在冲泡时的沉浮漂移景象,那玻璃茶具是你最好的选择。

  2、高档的名优茶,特别是绿茶,更应用透明的玻璃杯冲泡。边冲泡,边观赏茶色茶形,边饮用,别有一番情趣。普通绿茶,可用瓷器茶杯或茶壶冲泡茉莉花茶,可采用盖碗茶的形式冲泡饮用。红茶,特别是红碎茶,宜用高玻璃杯冲泡,使红艳的茶汤更加诱人。

  3、也可以用茶壶冲泡后,用咖啡杯饮用。饮用时可随意加糖或奶,类似饮用咖啡,别有一番“洋”味。高档红茶,也可放入到钧红、祭红或广彩茶具等装饰艳丽的茶具中冲泡。乌龙茶,宜用紫砂茶具冲泡后,用小茶杯饮用,乌龙茶也可选用暖色瓷茶具冲泡,以沸水冲泡后加盖,可保留浓郁的茶香。


泡六大茶类,该用什么茶具冲泡才能汤鲜美味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浮生若梦,清茶解忧。茶由器入道,除了茶叶本身的品质外,茶器则将这种仪式放大,因此,我们更需要一个懂茶的器物,不急不躁,任茶汤鼎沸,成全其本真的样貌和味道,这是器对茶的尊重,也是茶与器灵魂上的共鸣......

因此,精致的茶具往往会增添许多品茗乐趣。

那么,什么茶适合用紫砂壶泡?什么茶又适合用盖碗泡?今天就为大家解读不同茶类的茶具选择,帮助大家泡好一壶茶!

茶具由于制作材质不同,因而可分为陶土茶具、瓷质茶具、玻璃茶具三类。

陶土茶具

是我国最早的茶具种类。

早在北宋初期,陶土茶具就已经初具规模。

由于成陶火温高,烧结密致,因此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传热不快也不容易烫手。

另外陶土茶具的造型往往简单大方,外形各异,色泽淳朴古雅。

所以陶质茶具适合泡一些风格厚重的茶,如:武夷岩茶、重焙火乌龙茶、普洱等。

因为陶器的吸附性会加强这种厚重、低沉的风格,茶汤在陶器内壁的气孔中进进出出,与陶土中的一些矿质元素发生一些反应,茶的醇厚韵味和变化更加凸显。

瓷质茶具

可分为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搪瓷茶具和彩瓷茶具5种,比较常见的是白瓷茶具。

白瓷茶具色泽洁白,胎质薄,密度大,造型也是设计得十分精巧。

茶具外壁常绘有山川河流、花鸟鱼虫、四季美景,或是印有名人书法,颇具欣赏价值。

适合泡一些风格清扬的茶类,如:原料较嫩的绿茶、花香型红茶、清香型铁观音、白毫银针等。

传热快、不吸香,能把茶的风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泡出的茶香高味鲜。

玻璃茶具

相比于陶瓷类茶具,玻璃茶具无可替代的特点就是透亮明。由于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因此用玻璃器具泡茶品茶,可以让人看清楚茶叶的本身形态以及鲜艳的色泽。

对品茶者来说,无疑能带来视觉上最美的享受。

冲一壶翠绿的龙井,看杯中轻雾缥缈,澄清碧绿,芽叶朵朵,亭亭玉立,观之赏心悦目,一定别有一番情趣。

但是玻璃器具的缺点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烫手。

适合泡的茶类有:绿茶、红茶、花草茶等。

想喝一杯好茶,自然要有与之相衬的泡茶器皿,正所谓好茶配好器,才不辜负一款茗茶的情义。

如果你是刚刚入门的新手,不知道从何下手挑选茶具。

如何开启你的茶具选购之旅就变得尤为重要。

选择适合的茶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茶叶的特有功效以及品质特性。

绿茶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茶叶本身细嫩、新鲜、香气馥郁,且不耐高温,正常情况下,宜用80~85℃水温冲泡,最好现泡现饮。

绿茶常见的有三种冲泡方法,分别为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1、上投法:先倒水,再放茶,让茶慢慢沉下去。上投法适合泡碧螺春、信阳毛尖一类的名优绿茶。

2、中投法:先倒水,大概注满容器三分之一的位置,然后放茶,等茶浸润一会儿,再注水。中投法一般适合泡龙井一类的绿茶。

3、下投法:先放茶,再倒水。太平猴魁、六安瓜片一类的绿茶适合用下投法泡,它们的叶片不是特别嫩,而且叶片面积较大,如果想要滋味更饱满,最好先放茶再倒水。

黄茶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其茶质细嫩,水温太高会把茶叶烫熟,所以冲泡温度最好在85℃-90℃之间为宜。冲泡黄茶,按照茶具容量放入四分之一茶叶,也能够依据自己的口味进行斟酌增减。第一泡的最佳冲泡时间为30秒,第二泡延伸到60秒,第三泡再延伸至大概2分钟,这么泡出来的茶汤口感更佳。

最好用玻璃杯或瓷杯冲泡黄茶,尤以玻璃杯泡君山银针为最佳,可欣赏茶叶似群笋破土,缓缓升降,堆绿叠翠,有“三起三落”的妙趣奇观。

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与绿茶不同的是,高水温浸泡能够促进茶中有益成分溶出,因此泡红茶最好用刚煮沸的水,用水量与绿茶相当,冲泡时间以3~5分钟为佳。


推荐青瓷,从色彩美学的角度看,红色与青色搭配具有更好的视觉冲击力,犹如绿叶衬红花,所以建议选择青瓷。

且瓷器无吸水性,传热、保温性适中,泡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

也可选择内挂白釉紫砂、白瓷、红釉瓷、暖色瓷的杯具、盖碗等进行搭配。

选购提示:挑选陶瓷茶具时,一定要用手触摸茶具表面,看内壁的光滑程度;用鼻子闻闻茶具是否有异味。

茶具买回家后,使用前要用沸水煮泡5分钟,杀菌消毒。

乌龙茶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泡乌龙茶一定要用95℃的沸水,乌龙茶的投叶量比较大,茶叶基本是所用壶或盖碗的一半或更多,冲泡后需加盖。

浓香型或焙火程度较重的乌龙茶,适合用紫砂壶冲泡,可品味其深厚的韵味。而清香型乌龙茶,适合用盖碗冲泡,有助于展现其高扬的清香。

白茶

白茶,属微发酵茶。由于白茶冲泡要求原料细嫩,叶张较薄,所以冲泡时水温不宜太高,一般掌握在85℃-90℃为宜。

白茶冲泡宜用透明玻璃杯或透明玻璃盖碗。白茶冲泡通过玻璃杯可以尽情地欣赏白茶在水中千姿百态,品其味、闻其香,更能观其叶白脉翠的独特魅力。

黑茶

黑茶属后发酵茶,需要100℃水温冲泡。第一次冲泡,要用10~20秒钟快速洗茶,然后把水倒掉,再倒入开水,盖上杯盖。

紫砂壶、盖碗杯都可以冲泡黑茶,投放量一般是绿茶的2倍。

不同的茶需要不同的茶具冲泡,其中大有智慧。茶具的材质、颜色、大小、形状,都会影响这杯茶最后喝到嘴里的口感。

自古茶名一事,说起来便有无尽风雅。

入喉,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入心,是琴棋书画诗酒茶。

刚开始学泡茶,就用一只通用的白瓷盖碗练习即可。

等泡茶基本三要素掌握之后,再来考虑茶具搭配、注水手法等。

如果没有一点泡茶、品茶的基础,茶具与茶的搭配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下次泡茶的时候不妨多花点心思吧~

来源:茶生活展,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禅悟与读茶

(《吃茶去》杂志)冲泡的沸水止了,杯中的茶叶却慢慢地开了,舞之蹈之。从条索紧密到如苞绽开,像从冬天赶到春天的少女急不可待地早早穿起了盛装。此时,氤氲的水气已经在杯唇慢慢凝结为珠,挤挤捱捱地沿着杯口一溜排开,透明的茶汤也仿佛洇染了窗外青山绿水的颜色,又浅又淡的鹅黄中晕着诱人的绿意儿,吮吸着你的心思,让你忍不住想要轻轻地一嘬,像那初吻时的心情,紧张却又羞涩。

我就在这样的情景中饮了故乡的马陵春芽,带着一种惊讶,一种兴奋,当然也带着一种欣慰!

记得,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茶是有气质的水,因之古典、蕴藉、内敛,我甚至把它当成美丽且有涵养的女子,最重要的是,她身上有着不可多得的诗意!

我喜欢饮茶,喜欢饮茶的心境,也喜欢看饮茶的人以茶具侍弄。我也有一套茶具,宜兴紫砂,只是很少用。我甚至一直认为茶具是用来欣赏的,无论是精湛的工艺,还是制壶人的心思,都值得我们敬畏。持之在手,轻摩细挲,那柔腻而又淡泊的紫砂中,微微的温润感由然而生,似乎是那制壶人的情感还滞留在壶上未曾散去,感觉之美,远比用之泡茶来得浓烈,来得悠久。我终究不喜欢用那种方式泡茶,它会让我失去欣赏茶开放的机会,对我来说,饮茶前和饮茶中的过程同等重要,是不容错过的环节。我最爱用的器皿是玻璃或者水晶做的杯子,简洁、透明,既可以观茶的汤色,也可以赏茶的形体!

我一直觉得故乡马陵山是产茶的,读小学时,我曾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活动,在马陵山上采摘金银花,而金银花就是茶的一种,只是我从没用金银花泡过茶,不知道它的味道如何。几年前,有个从北京赶过来的作家,游了马陵山后说,他问了人,想知道山上产不产茶,答案是不产。我不知道他问的人是谁,也不知道那人是如何回答的,但是我相信他问的那人肯定是不懂茶的。后来,我记下了北京作家带着失望写下的文章,他说“此地无茶。这让我不免失望。转而又想,紧邻徐州的新沂虽在江苏,可已是苏北的尽头了,再北十数里便是山东地界,气候使然,茶至此怕是很难成活了。而离此不远的西南是河南信阳,信阳却产茶,尤以鸡公山那里的毛尖最负盛名。我还知道,在新沂东南方的山东日照,也有不错的茶,因在那里喝过,便不能忘。”我不知道是他的地理认识有问题还是方向感不明确,我总觉得他不该把在新沂东北方向的日照看成东南方向,无论如何这个错是不应该犯的。我说故乡的山上产茶,除了之前的金银花外,原因另有三个,一是马陵山下有个叫“长安”的村子,它原本叫“茶庵”;另一个是明代诗人徐维超,他曾在马陵山上留下《梅村煮雪》一诗;再一个是清朝宰相刘墉,他在随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途经马陵山,后在此处题下“读书煮春茶”五字。

“茶庵”原是马陵山上最大的寺院“泉潮律院”所设山下的角庙,因紧邻官道而常设茶寮,以供四方过客解渴。马陵山是苏北平原上难得一见的低山丘陵,它自北向南由山东入江苏绵延百里,此山钟灵毓秀,青翠可人。或是由此,马陵山上自古庙宇繁多,自宋至清,代有营建。较有影响的当属世有“从南京到北京禅堂半边僧”之说的禅堂寺,苏北最大禅林之一的泉潮律院和建筑最早、最壮丽的山隐寺等。而今山上还遗留着禅堂寺,重建的山隐寺和红陵寺等,可谓余韵犹存。也许是这个原因,曾听人戏说如果把马陵山的寺庙和马陵山的茶联系起来,来个禅茶一味,没准也能吸引一些游人向往。我不禁哂然,禅茶一味,难道只是把茶和禅扯为一谈就行了吗?

徐维超诗人,系明嘉靖进士,他在游马陵山时写下《梅村煮雪》一诗:“钟吾南境上,花魁开满路。节序留嘉平,六出积寒冱。因风似雪飞,冰魂暗香度。取水煎春芽,七碗愈沉痼。”此诗鲜明地描写了在马陵山上以雪水泡茶的情景,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读书煮春茶”据说是置于新沂马陵山顶乾隆行宫“宜园”之中的石碑,故刻有“宜园石刻”四字。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读书煮茶都是文人喜好的雅事。只是,我不知道是什么茶让刘墉能在马陵山上情不自禁地留下“读书煮春茶”,但我相信,能让刘墉为之动容并题书,定有让他惊讶和感动之处。

如今茶庵已经不在,行宫和宜园也都消失得了无踪迹,只有刘墉的题字还收藏在新沂市博物馆内。但我是不会由此伤感的,事情已经这样了,不论该与不该,那些事物都已逝去,徒留伤悲也于事无补,不如珍惜眼下,把能留的东西留下来,这应该才是我们需要做的!

是为了呼应刘墉所写的“读书煮春茶”,或是为了让远道而来的作家不再失望?

马陵山茶场就这么在悄无声息中冒了出来。我之所以在此用了冒字,实在是有些猝不及防,虽然,我一直渴望故乡有片真正的茶场,可是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没想到茶场已经初具规模,而我竟然没有准备好接纳它的心情。生活就是这样,人经常处在矛盾之中,明明心怀渴望,临了,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春时天,接到一个老作家的邀请,说是应约去茶场采风、品茶。于是,我带着惊喜,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走进了马陵山茶场。同来参加活动的几个老作家,都是熟人,只有从徐州来的文友,略显陌生,但都是摆弄文字之人,沟通容易,自然很快互相认识了。所来的作家文友中有好几个之前来过,算得上是故地重游,兴致却出奇地好。想来还是因为茶的缘故,茶为“百草之首,万木之花,贵之取蕊,重之摘芽,呼之茗草,号之作茶。”文人墨客似乎对茶总是比对酒要热衷。酒是浊物,易激扬和暴躁,故常惹事端;茶为清汤,性淡泊与温和,故被称为雅事。我虽为俗人,却好饮茶,除了被酒伤得过度的胃肠不能再承受重负外,应该还是饮茶的心境让我屡屡得益吧!

茶场建于国家四A级景区——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风景区,对于这里,我非常熟悉,我本出生在离此不远的小村子,小时候经常跑到山上玩,只是近些年回来的次数渐少,尽管如此,每年仍要来上几回,却未曾留意过这里已经成为茶园。我不能不说我的惊讶了,“茶场现在种植面积已达1万亩,其中无公害优质茶叶三千余亩,有机茶基地二千余亩。”我得说,如果不是茶场给出的这组数字,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就在几年前,这里的山坡上还是野草遍地,杂树丛生,没想到只是短短几年,这儿竟冒出了一个可称万亩的茶园!

然而,我又不能不承认面前既成的事实,那一片片青翠诱人的茶树,一垄垄袭人的茶叶清香,是那样的明朗、昂扬,似乎它们存在已久,有着骄人的历史。但是,我知道,它们才只是刚刚起步,从09年建茶园至今不过六年,出产新茶也不过一年,岁月的步履,还未曾在它们身上留下风雨剥蚀可供探究的痕迹,光阴的长河里,更淘不出足以令他们骄傲的荣耀。

站在登山的小径上,面对着一半已经初具规模,一半尚未成形的幼苗,望出去的目光中,渐渐有了种说不清的感动,那曾隐匿在我内心深处的疑问却不合时宜地再次冒了出来。

是谁说马陵山不宜种茶的呢?

我默默地踩着一路的山石,行走在茶园的地头,一边任由着山风的轻抚和撞击,一边享受着茶香的沭洗和熏染。因为对茶的喜爱,茶场的老总从一个茶叶经销者变成了种茶人,种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却不惜一切地投身其中。我不知道是什么让他变得如此执着,也不知道他在茶中贯穿了怎样的人生认识。市场上经销茶叶的人很多,可是有几个可以像他这样,把一枚茶叶发愿成一片茶林?或者,这也是一种饮茶的境界吧!

马陵山属暖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也十分充沛,加上山体阴阳两面形成的小气候影响,适宜多种温带动植物生长。另外,马陵山山体为紫红色砂岩,土壤偏酸,有机质低、磷钾丰富,山里泉水清澈、甘甜,具备种茶树的先决条件。几年前,我曾因编辑一本文化读物,对这里的土地进行过调研,一些数据和水土环境都表明这里可以种植茶叶,只是我不知道为何会有人称此地不宜种茶?

“任何一片土地都得有适宜它生长的茶树,否则再好的茶树也难以生存。”茶场老总每次说起种茶都是感慨万端。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试种的600株茶树全部枯死。是的,每一片土地上都要有适合他们的事物,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人,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我想,马陵山无茶或许只是人们的一种错觉。茶树种植是传统产业,是慢生活的产物,马陵山地处江苏北部与山东交界,喝茶的人数自然无法与南方相比,又因马陵山在早些年间屡遭破坏,炸石造房,开山种地等等,而此地冬天的气温又较低,各种树叶的发芽期本就比南方晚,四季的雨水也比较均匀,所以一来二去,茶树也就渐渐地被人们忽略了,即使曾经剩过一些茶树,也在此前的无意识破坏中毁掉了,故而形成了本地无茶的认识!

我知道这也只是我的个人猜想,我并不想误导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我总觉得这个观点应该有一些道理,像现在的茶园,他们为了保证足够的用水,专门在山下建了大型的蓄水池,用来收集雨水等。这能否可以当作是对我推测的一种回应呢?

马陵山的茶采摘时间相对较晚,因为气温的缘故,常常要到谷雨节气才开始采摘茶叶。尽管如此,马陵山的茶叶“不仅能和南方茶叶相媲美,而且比南方的龙井茶叶还香高味浓,经久耐泡,茶叶所泡的茶汤色泽也较翠绿。”这是中国茶产业体系专家、南京农业大学茶叶科学研究所教授黎星辉在品尝了所泡的马陵山茶叶后说。无独有偶,省农业委员会教授唐锁海在品完马陵山茶后也说:“马陵山的昼夜温差大,土壤有机质含量好,因此所产的茶叶香高味浓,耐冲泡,入口爽。”

如果,他们所说的一切是马陵春茶场生产的茶叶“马陵春芽”荣获江苏省第十六届“陆羽杯”名特茶评比特等奖的外因,那么,茶场人坚持不用农药和化肥,而施以农家肥,以有机化生产,科学化管理,来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就应该是马陵山茶口味纯正的内因了吧!

其实,我本不在乎什么外因和内因,茶场在故乡的重现新身,才是我最大的快乐。

当我们抵达马陵山顶,在司吾清晓楼前的树荫里坐下,大家一边喝着马陵山茶,一边享受着吹过的山风,一边眉飞色舞地描绘着茶园将来的景像。我真的有些兴奋,在这短暂却又漫长的一天里,我不仅看到了梦想中的茶园,品到了茶园自产的新茶,还经历了曾经的幻想突然变成现实的巨大幸福。就这么想着,品着,慢慢地,我竟有了些沾沾自喜的感觉,马陵茶场的出现,不正是对我坚持的一种回应吗?

马陵读茶,我又哪里是在读茶,分明是以茶为由,述说自己内心的不甘呀!

唉!我终是不及一枚茶呀,无法像它以一颗淡然之心泊于水中,载沉载浮,以与世无争的豁达,超然物外。

【摘自2015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阿土(江苏新沂),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苏北》杂志主编】

找到约329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