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自创关于红茶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怎么读复旦李辉教授的《茶道经译注》?

为什么六大茶类性状滋味各异差别如此明显?比如红茶,即使泡一点点,你也知道它是红茶?岩茶即使你只扔进杯子一两片茶叶,你也认不错它。黄茶白茶微发酵青茶半发酵红茶全发酵,如果只是发酵程度的差异,内含物比例的不同,怎么各类茶的气味和功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是不是因为六大茶类完全不同的工艺从而生成完全不同的产物?而不是相同发酵反应的不同程度问题?如果你对这个问题同样有困惑,那么读读复旦李辉教授的《茶道经译注》这本书就对了。

因为喝茶可以呈现人体经络影像,复旦李辉教授团队的这项研究一下冲上了热搜。李辉教授说,他的全部研究都在《茶道经译注》这本书里,于是我就读了读,还抄了抄。当然,读和抄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作为一名茶行业从业者兼写字的爱好者,其实很难找到合适的书写内容。一方面是因为自身,自创能力不够。另一方面,录陆羽茶经,大观茶论,美则美矣,然对于现代人饮茶又有何裨益。不说读者水平如何,就是一通生僻字就够人头大的了,何况时移世易沧海巨变,有些东西已经了无踪影,再去剖析解读无异于刻舟求剑。正好复旦李辉教授的《茶道经》满足了这个书写需求,没生僻字,有一点古文基础都能看懂,理解“阴阳”对中国人来说也不算难事,语气助词少,短句,又不是太具象,正是合适。这是花絮,不是本文的重点,言归正传。

我读了《茶道经译注》三遍。第一遍主要读了序和跋,读了第一篇章和最后一篇章,领略了大概,中间略过,说实话涉及到中医经络知识,我也读的不太懂。第二遍,趁去杭州茶博会出差的时间,时间相对封闭,逐字过,通读了一遍,任何犄角旮旯都不放过,算是研读吧。好在书不厚,核心内容的字数并不多,应对的过来。第三遍,就中间具体操作的章节,类、气、植、制、存、烹、时、季、品、辩、引、性十二部分,做了一些前后对照,看能不能找出破绽。这一点结果显而易见,和教授比逻辑,比表达的体系,无异于以卵击石,肯定败了。再说,目前这本《茶道经译注》是三年前《茶道经》的释读版,基本的体系和逻辑,包括其中的插图都早已确立,且经过时间的磨合,几臻完美。当然,必须说这本书的插图,非常用心和完美,很适合做教程挂图。

读了三遍之后,我愈发觉得这是一本有趣的书。

之所以有趣,因为它呈现了一个认识茶的新视角以及新体系,发现了一个茶界的外太空。

其实基本逻辑也并不意外。很多网友觉得李辉教授根本不懂茶,连六大茶类的基本知识都搞不懂,说出来的话像“神棍”。这是因为你还没读到这本书,读过之后你可能会有所改观。此“六大茶类”并非彼“六大茶类”,字同意不同。

主流的“六大茶类”茶叶观是“求同”。基本按照茶叶中主要成分的多少排了顺序,比如茶多酚,从而提出了“发酵程度决定六大茶类”的假设,“内因”是发酵程度逐渐加重,“外观”是茶汤呈色逐渐加深,这样串起了各类茶,于是有了绿茶不发酵,黄茶白茶微发酵,青茶半发酵,红茶全发酵(80%左右),黑茶后(全)发酵的总结。为了照此逻辑把六大茶类区分的更清楚,研究人员给各自从数值上确定了互不叠合的发酵程度区间以示包罗万象无一漏网。这一点可能是败笔。在实际操作中,如今六大茶类的分类方法已经显示了一些局限,就是有些新研发的茶产品你并无法确定到底归于哪一种茶类,可能就是这个“叠合区间”所导致的。

而复旦李辉教授提出的“六大茶类”是“存异”。他找出“六大茶类”各自相对独有的个性成分,如绿茶的茶多酚,白茶的茶多酯,黄茶的茶黄酮,红茶的茶多胺,青茶的茶多酸,黑茶的茶多糖,李辉教授认为,是这些物质决定了不同茶类的不同性状和滋味。之所以用“茶多*”这种语法,是因为这些酚、酯、酮、酸、胺、糖其实并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类物质。茶中含有酚、酯、酮、酸、胺、糖这些知识实际上每个茶人都耳闻目染。听李辉教授这么一串起来,还真是有点道理。六大茶类的确形状和滋味各异,正如本文开头所叙,投的干茶即使再少也能分辨出来。

李辉教授《茶道经译注》书中关于茶叶的分类表述如下:

“一阴一阳谓之道。茶道者,茶气之阴阳也。阴阳和谐,则天下乐进。观天下之茶。因采制技术各异而分阴阳。未杀青而成分已化、茶气已成者谓之阳茶;杀青而后转化成分、积累茶气者谓之阴茶。阴阳之茶,各应于天地人三才之造,盖有六类。

得天之气,杀青不化者谓之绿茶,气属太阳,多咖啡因而利尿提神。因人之力,摇青发酵者谓之青茶,气属阳明,多单宁酸而清肠排毒。就地之厚,渥堆发酵者谓之红茶,气属少阳,多茶多胺而利胆养颜。就地烘青而闷黄者谓之黄茶,气属少阴,多黄酮类而活血洗肾。因人而炒青种曲者谓之黑茶,气属厥阴,多茶多糖而疏肝安神。得天而晒青陈化者谓之白茶,气属太阴,多白茶脂而健脾润肺。

阳者发散,阴者收敛。故阳茶日久则气失,不复可饮;阴茶则存之日久,其气愈浓。”

同为“六大茶类”这四个字,传统六大茶类“求同”,李辉教授“存异”。一正一反,这对我们认识茶是一种促进。

李辉教授的“六大茶类”承继的是陈椽老先生六大茶类的名字,装的是“阴阳天地人三才”二三得六的主张。此六大茶类与传统六大茶类的分类标准“貌合神离”。李辉先生在本书《译注序》中谈到了他研究的缘起,引用了遗传学家复旦大学生命学院的创始人谈家桢院士对当下茶学研究的看法。”黄茶、白茶微发酵,青茶半发酵,红茶全发酵“,如果只是发酵程度的差异、内含物比例的不同,怎么各类茶的气味和功效有这么大的不同?所以理论上应该是完全不同的工艺生成完全不同的产物,而不是相同反应的不同程度问题。所以李辉教授的研究是找出六大茶类相对独有的成分,称之”主要功效“,如绿茶中的茶多酚、黄茶中的茶黄酮、红茶中的茶多胺、白茶中的白茶脂,黑茶中的茶多糖。然后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加工“。根据茶叶的制作工艺的根本差异分为六类。在具体阐述上,李辉教授引入了他理解的中医思想,建立了阴阳及天、人、地两个维度,2*3就是六大茶类。其中阴阳是指茶叶加工过程中转化反应的根本性质,以杀青(或辉锅)灭活生物酶为界限。“天、地、人”三才“指茶叶加工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来源。简而概之,不揉轻揉谓之天,闷黄渥堆谓之地,摇青重揉谓之人。不同茶类的茶叶茶气各异,在种植、加工、储存、调饮、时辰、季节、品种、评辨、佐引、体性上都有不同体现。读完《茶道经译注》这本书,虽然我读的也不太懂,但感觉逻辑是成立的,诚如作者所言,是一个“自洽的范式”。

许嘉璐先生曾说过“中医和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翼”。茶的地位有多高,这是最上庙堂的一次。只是这两翼,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说说也行,不好抓住,不好打通。中医讲,茶是治未病之药。西医讲,茶不是药。中医的厉害之处,我想应该在“医”不在“药”,它们发生作用的机理在哪,如何分型诊治,怎么制怎么服怎么佐引最优化,尤其是茶,在这些方面关注的人不太多,愿意研究的人更少。如今以分子研究为主的茶叶科研太令人乏味了,所以,李辉教授用茶去让经络“显形”,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研究重心放在如何“体用”上,是很难能可贵的实践。

这么说来,《茶道经译注》倒像一本哲学书。在这方面,李辉教授还是有同行者的,比如人大的茶道哲学团队,比如周先生的茶道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毫无疑问,陆羽更是茶道哲学的开先河者,治大国如烹小鲜,陆羽寄意于茶,而兴“格物致知修身立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主张。但注定这条道不可行,太过艰难。茶永远不会成为主流价值观,只能成为生活艺术。唐朝时的文艺评论家针对韩熙载夜宴图就已经指出了这一点。区别在于,研究茶道哲学,陆夫子一系是儒家的家国情怀。而另一方面,李辉教授以茶关照宇宙,天人合一,倒有点道家思想。李辉教授呈现的人体经络茶道,可能也是一个理想的彼岸,不见得更容易实施。但无论如何,虽然此路艰难,但诸位先贤在茶道哲学上的努力是值得尊敬的,让我们一步一步更接近“道”的境界。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成茶之为物,所用之壶盏,此器也;制茶存茶饮茶之技艺,此术也;茶中所含功能成分,及其理化机理,此法也;茶之阴阳和谐规律,此道也。道可领法,法可化术,术可成器。故知茶道,方能善茶术,而得养于茶之天物也。”

此乃《茶道经译注》尾声。

我看复旦李辉教授的《茶道经译注》,读出了茶界《三体》的感觉。为了证明喝茶能发现人体经络,李辉教授团队做了辛苦的实验,结论大家都从其论文和相关媒体报道看见了,成果显而易见。但李辉教授也说,这项实验并不具有重复性,仅限个体感应。把具体的茶对应到十二序列十二类别,对应到具体某条经络,再辅以“子午流注”时辰的影响,还在季节年份以及佐引体性上进行了“加权”,以我愚见,可能并不是完全的个体感应,其中一定有推理的成分,才健全了这个茶的体系。用李辉教授的原话说“这是一个自洽的范式”。所以,我说《茶道经译注》有一些茶界三体的意味,或者说有科幻的成分,有未来的眼光,这恰恰是这本书的价值。

不可否认,我们目前读的茶书都是历史的过往。

因为李辉教授的《茶道经译注》逻辑太严密,安排的太到位,民众关于茶道养生的需求又过于迫切,所以读起来代入感会很强,很容易让人有对号入座的冲动。但必须得说明,你肯定跟不上,所以说读书需要适可而止,要有一点不求甚解的精神,尽量避免对号入座。我们更需要的是李教授的逻辑和指导思想。第一波的读者反馈回来,都在询问李教授团队研制的黄茶,这个效果并不是我们荐书想要达到的。如果纠结于某种产品,我想这书读的也不算成功,进得去出不来。当然也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第二波的读者会有个福利,读书之余可以体验一下李教授团队研制的经络茶。你可以试喝,但一定不要对号入座,幻想着神功入体。

再次声明,比产品更重要的,我们需要的是李教授的逻辑和指导思想。中国茶区分布广泛,茶叶品种众多,天时地利人和的好茶太多,如果李教授能走遍中国茶区,相信还会有更丰富的茶单。但如果李教授走不到你的茶区,你也可以通过本书学习李教授的思想,去丰富你的表达和包装你的产品,实践茶道养生,这就是书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还得给读者们补充一个花絮,是关于书中红茶“redtea”的表达。有朋友觉得上图“redtea"的英译和国际用法有点“冲突”,这又是一个李辉教授不懂茶的反面“佐证”。我倒觉得此处用对了,在表示纯粹颜色概念的阴阳五行中国语系之中,此处用”blacktea"似乎就有错位之嫌,还有表示黑茶的“darktea"也不好安放。为了语意的精准表达和中国文化对仗的审美,redtea用的很合适。

总之,这是一本有趣的书,开风气之先。茶界不能做一言堂,多些这种书就好了。

作者:奚斌锋

来源:茶贵人,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福安:走“三茶”融合路 谱乡村振兴曲

春暖花开,茶树吐绿,又是一年茶香飘溢的时节。

“哦……茶发芽咯!”3月6日,地处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景区山麓的生态茶园,“坦洋工夫”非遗制作技艺传承人引领着茶企、茶农代表和爱茶人士,一起“喊山祭茶”,“唤醒”茶树催生新芽,祈求茶季风调雨顺。

地处低纬度、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安,具有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自隋唐以来,这方圆188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缕茶香飘过了千百年的时光。祖祖辈辈走茶路、做茶事、吃茶饭的福安人,对大自然的这份恩赐倍感珍惜,以拼搏创业的韧劲,锻造了“中国茶叶之乡”“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中国红茶之都”“花果香红茶发源地”等国字号品牌。2022年,福安市茶园面积约30万亩、茶叶产量2.81万吨、总产值21.2亿元、茶业综合产值达110亿元、涉茶人口约40万,农民人均收入40%来自茶叶生产。

新时代、新征程,福安以茶为媒、向茶而兴,精心谋划茶产业,扎实推进品牌建设、科技兴茶、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建立全国首个“三茶”研究院,揭牌“三茶融合创新园”,踏上了“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融合发展新征程。

打造品牌从“茶叶大市”到“茶业强市”

“茶季到,千家闹,茶袋铺路当床倒。”一首民谣传唱出了坦洋工夫好光景的年代;“一座雕楼,墙挂‘信封’,上书地址‘中国福建坦洋’并盖邮戳,就可寄达。”一段记载道出了坦洋工夫蜚声海外的历史;坦洋村内,随处可见的清代古民居、茶行、廊桥,无不诉说着坦洋工夫昔日的繁华与荣光。

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福安茶人以当地土生土长的“坦洋村菜茶”试制红茶并取得成功。自此,工序精制的坦洋工夫风行世界,1915年,更是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随着坦洋工夫声名鹊起,各地茶商接踵而至开设茶行,坦洋村遂成茶叶集散地,鼎盛时期拥有茶行36家、雇工3000多人。1853年,清政府同意闽茶在福州码头出口,自此形成了以福安赛岐港为起点、主运坦洋工夫的“海上茶路”,坦洋工夫茶成了福安最早出口的农产品。然而,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坦洋工夫的生产与出口也受到影响,尤其是二战期间海路受阻,坦洋工夫茶渐趋式微。

坦洋工夫虽几经沉浮,但薪火相传,从未停歇。2006年秋,福安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举办坦洋工夫茶新闻发布会,开始恢复打造历史名茶“坦洋工夫”品牌,坦洋工夫再获新生。

多年来,福安将茶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重要抓手,在政策扶持方面不断加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促进“坦洋工夫”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等一系列促进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及措施。

在政策指引下,福安茶产品质量稳固提升,重新迎来春天。目前,该市有机茶生产示范基地3000多亩、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2.2万亩,成为福建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市)。

拥有新理念的新茶人,也为福安茶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原来张锦华对坦洋工夫知之甚少,政府重振坦洋工夫的热情感染了他,2008年,他成立了福建新坦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有机茶园,创立了茶品牌,实施茶旅融合;“90后”林晶晶在父亲创办的茶业公司负责新媒体运营,还成立文化公司,致力于发展电子商务,推出了杯装茶、红茶饼等新品。

2019年12月24日,一段关于坦洋工夫茶的宣传视频,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滚动播放;去年,中央媒体走进坦洋村,聚焦茶产业富民强市新变化,坦洋工夫在央视《朝闻天下》《东方时空》等频道播报,并在央视进行全方位宣传推介;今年年初,“坦洋工夫祝您全家福安”的祝福语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持续闪耀,坦洋工夫品牌再次走入国际视野,再启新征程。

政策、质量、品牌等多维度发力,福安茶产业焕发新活力。如今,该市共有茶企600多家,其中,规上茶企29家、省市级龙头企业52家;7家茶企拥有自营出口权、8家茶企获ISO认证;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坦洋工夫”2022年品牌价值为46.4亿元,“新坦洋”品牌以7918万元的品牌收益值位列全省第一,福安茶产业形成“百花齐放、满园春色”的生动局面。

融合发展从“卖茶叶”到“卖风景”

白云山麓,碧水流韵,走进坦洋工夫红茶发源地——坦洋村,“春茶图”上除了茶农采茶、茶师制茶的场景外,多了游客踏青及坦洋工夫传习所里孩子们认真学茶艺的新景。

坦洋村所在社口镇现有茶园4911亩,茶叶年产量1400多吨、产值约1亿元。近年来,福安市以社口镇为核心,在打响“坦洋工夫”品牌,做旺茶产业的同时,锚定了“村、人、茶、文、旅”多元化融合路子:建设环白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坦洋历史文化圈”,将茶文化展示、古民居观光、休闲体验融为一体;依托独特的茶旅研学资源优势,主推非物质遗产文化、知青文化、制茶体验、劳动教育等项目,不断拓展茶旅研学市场空间;坦洋茶谷成功入选“2019中国美丽茶园”、2020年首个国际茶日“春季踏青到茶乡——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茶旅融合不断升温。

为了让坦洋工夫跑上更多新赛道,眼下,坦洋村建起了电商直播间、茶业技术培训中心,鼓励龙头茶企将百年传统红茶和现代工艺融合,推出坦洋工夫奶茶新产品,并成功入驻“茶百道”,坦洋村自创奶茶品牌“遇见坦洋”也即将面世。

从“卖茶叶”到“卖风景”,小茶叶“泡”出了更多新花样,新的产业图景在福安茶人的心中愈发明晰。近年来,福安加快茶旅融合步伐,不断融入休闲、研学、文化等元素,拓展茶叶竞争新赛道,让茶乡的“香”以多种形式飘向四海。

在甘棠镇北门生态茶园,到此踏青、摄影的游客络绎不绝。作为全国民间最大的茶苗无性系繁殖基地,甘棠镇拥有3300多亩茶苗圃,年出茶苗8亿多株,在全国市场份额超半,产值超2亿元。

每当夜幕降临,位于福安北郊的城阳镇岩湖村的富春茶城、茶王街灯火辉煌、流光溢彩,商户设桌品茗、顾客品茗选购。作为福安打造的又一茶业新地标,富春茶城茶叶年交易量1万多吨,交易额近40亿元。

福安市南郊,天马山森林公园融入坦洋工夫茶文化,完善五福楼茶文化体验室、茶香广场、休闲登山茶道、灯光文化景观、茶文化主题茶餐厅等设施,打造“北有茶叶交易市场、南有茶文旅综合体”的城市新名片……

科技赋能从“会”种茶到“慧”种茶

仲春时节,坦洋村前村后茶园生机盎然,茶香沁人心脾。

“种茶是一门技术活,我经常找茶科所专家聊天,探讨种茶技艺。”茶农林正锦说,他家的15亩茶园,一年能赚近15万元。过去,施用传统肥料,虽然一年采四轮,但因为单价低、人工成本高,只能赚10万元左右。

林正锦说的“茶科所”,就是坐落于社口镇区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距坦洋村仅5公里路程,而宁德职业技术学院距坦洋村也仅40分钟路程。1934年,福建省第一所茶叶学校“省立福安初级茶叶班”在福安创建,1935年,全省第一所茶叶研究机构“福建省建设厅茶叶改良场”落户福安。《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所列十大茶人中的吴觉农、庄晚芳、陈椽、李联标、张天福以及吴振铎、林桂镗等都在此工作过,为此福安被誉为“茶界黄浦”。

近水楼台先得月。得益于茶科技与人才加持,坦洋工夫不仅改写了白云山麓下一个偏僻山村的命运,还由此辐射周边,带动整个福安茶产业发展。

近年来,当地政府因势利导,将“数字化”应用于茶叶种产销全过程,以科技赋能,让福安茶产业提档升级。

在坦洋村全国首个5G农业智慧茶园里,一排排高清摄像头紧贴地面,对茶树情况进行实时拍摄,自动采集和监测园区病虫害信息。“数字+”与茶产业的有机融合,实现茶叶生产、管理提质增效,茶园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城阳镇茶洋村隽永天香茶业生产基地内,该企业与省农科院开展的《福建省红黄壤区退化旱地肥力提升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不仅提高了茶叶品质,增加有机茶的产量,也提高了茶园土壤肥力,改善有机茶园生态环境,并被列入国际标准农产品示范基地。

在社口镇红新茶业厂内,只闻机声,鲜见人影,无尘自动化生产线的投入使用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工,也让茶叶品质大幅提升,目前,该企业已着手研发茶多酚萃取等项目,进入茶食品、茶饮料等领域,做长做强产业链。

在做强科技支撑的同时,福安持续擦亮“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品牌,去年,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与此同时,该市还通过举办开茶节、坦洋工夫茶文化周、斗茶赛以及全省茶叶加工技能大赛等,将茶文化、茶科技与茶产业紧密融合,让传统茶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涉茶从业人员占福安市人口近60%,做好茶产业这篇‘土特产’文章意义重大。”福安市委书记周祥祺说,将以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的思路为引领,推广生态茶山和茶旅融合,切实提高“坦洋工夫”品牌价值,做大做强茶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产业支撑。

福安茶产业大事记

2006年10月,福安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举办坦洋工夫茶系列活动,正式揭开了恢复打造历史名茶坦洋工夫品牌的序幕;

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坦洋工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录;

2008年,国家工商总局核准“坦洋工夫”注册“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09年,坦洋工夫红茶制作技艺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坦洋工夫红茶获中国驰名商标;

2010年,坦洋工夫成为上海世博会指定专供茶;

2011年,福安获“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市”称号;

2013年,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红茶工作组在福安成立;

2015年,坦洋工夫成为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唯一指定用茶;

2016年,坦洋工夫入选《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2017年,坦洋工夫入围中国茶叶区域共用品牌价值十强;

2018年,福安获“中国红茶之都”称号;

2019年,农业农村部认定福安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坦洋工夫入围《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

2021年,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入围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福安获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市称号;

2022年,福安获“花果香红茶发源地”称号;

2022年,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文/图:陈雅芳  吴庆堂

来源:今日福安,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贵港市覃塘区政协助力“覃塘毛尖”茶产业发展纪实

覃塘毛尖,香飘万里。一场阵雨过后,走进贵港市覃塘区叁袋茶产业基地,只见茶园焕发出勃勃生机,葱翠的茶树上冒出尖尖嫩芽,茶园里双双巧手采下的枚枚芽尖,散发出沁人清香。

覃塘区政协常委、叁袋茶产业基地负责人韦国泽是“覃塘毛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把自己全部的热爱和心血都倾注于一片茶叶上。看到茶产业基地一片繁忙的景象,他难掩心中的喜悦:“这可要感谢城区政协的鼎力支持和委员们的积极助推。”

推动“老品牌”蓄势绽放

“覃塘毛尖”茶创制于上个世纪70年代,以鲜醇甘润、香悠馥郁的上乘口感备受赞誉,亦被冠以“广西名茶”“全国名茶”等称号。

随着时代的发展,种茶历史悠久的覃塘区目前茶园种植面积达6万亩,年产干茶2500吨,年产值15亿多元;发展了20多家有一定规模的茶企业,形成了区域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驰名茶叶品牌。

俗话说,好酒也怕巷子深。如何发挥政协优势,助力培育茶叶名优品牌,提升品牌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擦亮“覃塘毛尖”这块金字招牌,成为覃塘区政协履职的重要着力点。

为助力“覃塘毛尖”走深走远,覃塘区政协围绕“推进覃塘毛尖茶产供销‘一条龙’产业化发展”主题,由城区政协主席罗建勇率队,深入城区12个茶园、茶企开展重点调研,提出一揽子建议,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报送党委、政府作决策参考。

“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融合”是大势所趋。覃塘区政协通过举办“委员沙龙”活动,协商加快推进布山古郡“茶文化一条街”建设,成功促成26家企业签约入驻,为促进布山古郡景区提档升级、获评国家AAAA级景区出谋出力。

好茶是种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覃塘区政协引资在黄练镇建设一个5万亩茶园项目,通过品种改良、提升产量等举措,延长“覃塘毛尖”产供销链条;建成“覃塘毛尖”茶文化展厅,传承发展毛尖茶文化;引进布山紫砂壶博物馆亿元建设项目,打造毛尖茶文化研学基地。

此外,覃塘区政协牵头,联合贵港日报文化传媒集团,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魅力覃塘》丛书,并开展丛书发布暨“书香政协”迎新读书分享会,得到贵港宣传、广西云平台、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等媒体广泛关注,阅读点击量超百万次,在更高平台、更大范围推介“覃塘毛尖”。特别是《魅力覃塘》丛书中的《茶之香》,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覃塘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大大提升了“覃塘毛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激活“一片叶”富民效能

产业振兴,委员践行。

在发展毛尖茶产业的大道上,同样活跃着政协委员投身毛尖茶产业的动人身姿,传颂着政协委员推动毛尖茶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的感人故事。

覃塘区政协常委、叁袋茶创始人、名星茶业有限公司经理韦国泽立足资源优势,加快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盘活了绿水青山,拓宽了产业道路,走上了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其公司茶场种植面积200亩,辐射周边农户200户,年助农增收达150万元。公司产品荣获“旅游评比十佳”商品、中国—东盟博览会林木展“银奖”。

覃塘区政协常委、龙凤覃建禄茶场经理覃星若,推动毛尖茶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过程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开发打造的“建禄”牌覃塘毛尖茶通过了ISO9001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食品认证和“覃塘毛尖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原产地认证,多次荣获“广西著名商标”“广西名牌产品”“广西知名商品”等称号。目前茶场生态茶园面积1800多亩,安排农村劳动力400多人就业,带动周边150户农民种植茶叶800多亩。企业每年为周边村屯捐资助学、修桥修路等公益事业捐款30多万元。

覃塘区政协委员韦旭桂创办的桂鑫茶厂,拥有2000多亩高标准的生态茶叶基地,其中野生茶上百亩。茶厂依托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技术力量研制名优产品,在第11届桂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荣获绿茶类一等奖、红茶类一等奖,“壮帽山金刚拳红茶”获得第12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覃塘区政协委员、银毫茶业经理覃有林,注重良种选育、科学栽培、严格采选、茶师秘制,致力打造名茶之精品,生产中、高端覃塘毛尖茶。银毫茶业由于种植环境好,产品质量有保障,市场反应良好,供不应求,自创办以来累计产值突破100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增收200多万元。

……

擦亮“毛尖茶”产业名片

“覃塘毛尖,香飘万里,行走乡野,最美是遇见覃塘毛尖。”在深入覃塘区各茶园茶企开展专题调研后,覃塘区政协委员宋杰妮如此感慨。

为助力做大做强“覃塘毛尖”茶产业,覃塘区政协委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相继提出《关于加快覃塘茶产业发展和提升产业链的建议》《推进茶旅融合,打造茶旅一体化》《关于打造覃塘紫砂壸博物馆,以茶文化+壸文化补链强链,加快推进覃塘区茶叶“一条龙”产业化发展的建议》《关于发挥毛尖茶传统农业品牌优势,做大做优覃塘区毛尖茶产业的建议》《关于保护覃塘区野生古茶树的建议》等20多件提案。

委员们提出的真知灼见得到覃塘区党委、政府的积极采纳和落实,坚持把“覃塘毛尖”作为富民强区的主导产业,强政策扶持、强科技支撑、强品牌培育、强茶旅融合,城区茶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覃塘毛尖”先后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入选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清单、广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覃塘毛尖”从一片茶叶逐渐发展成为万亩产业。

“喝茶,喝的不仅是味道,更有意趣和心境。覃塘有这么悠久的产茶历史,‘覃塘毛尖’理应成为覃塘向世人展示农业现代化水准、城市品位和文化符号的一张金名片。”覃塘区政协主席罗建勇表示,覃塘区政协将进一步助力覃塘茶产业发展,坚持“红绿并进,三茶统筹”,聚力数字赋能、质量提升、品牌建设、茶旅融合,赋能茶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加快茶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全产业链价值延伸,让“覃塘毛尖”真正成为带动群众共同富裕的“金叶子”和“摇钱树”。

来源:广西政协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