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如潮般的好评声中,本次“无“普”不欢——福建首届顶级普洱茶收藏分享会暨茶文化交流会”活动最终拉下了帷幕。
会长为来宾们讲解普洱茶
我会张荣生会长,作为茶行业资深权威人士,应厦门茶叶采购平台的邀请作为此次活动的主讲人。
本次分享会中张会长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为我们讲解了普洱茶的“前世今生”。
会长一一解答大家的疑惑
什么是普洱茶?生普熟普的分别是什么?普洱茶为什么适合收藏?干仓与湿仓存放有什么不同?……
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答,覆盖在普洱茶上的那一层神秘面纱也被缓缓揭开。
普洱茶在国内的兴起也不过几十年,在座的许多人虽说都是早已在茶行业当中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的老茶人,但是在听到张会长的讲解后依然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普
在张会长的带领下,大家先后品尝了四款不同的普洱茶:有香气浓郁的“枣香圆饼”;有口感稠郁的“海丝情古树熟普”;还有品质香气皆上乘、难分轩轾的昔归古树生普与大师冰岛古树生普。
<>
在唇齿间流连的茶香,让每一位品尝者都露出了满足的神情。。。
茶人们品茶谈茶,相互交流感受与心得,现场气氛融洽而又热烈。
细心的平台员工们不断为来宾们添茶加水,还为大家备好了新鲜的水果与美味的茶点,这些细微之处,令不少来宾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称赞有加。
平台董事长詹兴木先生亲自帮大家碎饼、泡茶
普洱茶知识问答
1、什么是普洱茶?
普洱茶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云南11个州,75个县,639个乡)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2、国家是如何规定普洱茶原料产地分布的?
2008年6月17日,国家质监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22111-2008),国家标准对普洱茶定义的表述中,明确划定了普洱茶的地理范围,包括其原料生产地范围和加工地范围。这一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特指“云南境内适合云南大叶种茶栽培和普洱茶加工的区域,为北纬21°10′—21°22′,东经97°31′—105°38′的区域,包括普洱市、西双版纳、临沧市、昆明市、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楚雄州、红河州、玉溪市、文山州等11个州市、75个县(市、区)63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3、普洱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普洱茶既不是绿茶也不是红茶。虽然从汤色上看,"生普洱"的汤色和绿茶的汤色相似,"熟普洱"的汤色和红茶相似,但因普洱茶的本质特点(自然转化、越陈越香、可以长期存放、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实用功效)及独特的制作工艺,与六大茶类各不相同,因此将普洱茶定为特种茶。
4.普洱茶属于我国十大名茶吗?
是的,普洱茶作为茶的始祖,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不仅成为了我国的名茶,还因它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和独特的制作工艺以及丰富的健康功效,赢得了港、澳、台、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美国家和地区饮茶爱好者的赞誉,所以说普洱茶还是世界名茶。
5、什么是普洱茶(生),什么是普洱茶(熟)?
普洱茶按照制程的不同,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
普洱(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茶包括散茶及紧压茶。其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
普洱(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渥堆工艺,经后发酵(人为加水提温促进有益菌繁殖,加速茶叶熟化去除生茶苦涩以达到入口醇滑、汤色红浓之独特品性)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均匀。
6、如何区分生熟普洱茶?
区分生熟普洱一般从外观的颜色、口感、汤色、叶底等方面来区分。
名称:生普洱(一般十年以下);熟普洱
外观:条索匀称,颜色是墨绿色,香味是清香;条索紧密、颜色是深褐色,香味是熟香
口感:苦涩、回甘、生津、唇齿之间留有清香、樟香;甘甜、滑厚、细柔,上好的熟茶还含有陈香、参香、枣香等口感丰富。
汤色:桔黄色、浅红色、晶莹透亮;褐红色、暗栗色、红浓剔透
叶底:淡青色或栗色充满鲜活性;暗栗或黑色,没有鲜活性。
7、生、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有区别吗?
生、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是根本不同的。生普洱茶传统制作过程是:杀青---揉捻---晒干后进而压制成各种紧压茶,令其在自然存放中缓慢发酵陈化。一般的茶厂只要保证原料的品质和能将各茶山的茶菁按消费者的喜好进行拼配即可生产。而熟普洱茶则不然。
简单的讲,熟普洱茶的制作过程就是:杀青-揉捻---干燥-增湿渥堆-压制成品-干燥脱水。但在生产过程中技术含量是极高的,除温度湿度要求外,它对生产环境、水质、酵种等都有严格的要求,熟普洱茶的工艺技术是茶厂的核心机密。目前能批量生产优质熟茶的厂家及少。
8、生茶放多久才能好喝?
茶友的经验之谈,生茶要达到好喝的口感至少需要8年的时间。
新制生茶口感猛烈,大多数人不敢多喝,都将其储放若干年待茶汤变得顺滑、醇厚再品饮。至于储放多少年才开始好喝,很难给出统一回答,一般储放5年已经不同于当初,但要达到好喝的口感可能至少需要8年或更多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不仅仅是时间,其他因素,诸如温度、湿度、存放环境、包装状况等等,同样影响生茶的转化。就同一饼茶而言,在相同的时间内,存在南方的就比存在北方有更多的变化,汤色更趋于红亮,口感也更好。实践中发现饼茶的外包装是否透气,对后发酵的影响也很大。
面对当前普洱茶市场,陈放了几年的生茶都很难得,茶友不妨以5年为一个阶梯,新制生茶喝一点,掌握味道,自己也存一些,然后从陈期5年的生茶开始喝,渐次上升,逐步感受。虽然几年之内的生茶口感距离醇和还有距离,但可以用熟茶弥补陈化生茶的断档,基本上就有好喝的普洱茶了。
9、熟茶能存吗?
经储放的熟茶在口感上的改善上虽不如生茶明显,但仍然具有自己的特色。
熟茶采用了人工渥堆发酵工艺,加速了晒青毛茶的发酵时间,提前获得了可以当即品饮的顺滑而醇厚的茶汤。但由于是人为提速,难免透支了茶叶的内含物质,不像生茶经自然而干净的陈化那样,能够得到纯正的陈年茶品。
虽然如此,熟茶除了可以随时饮用之外,和生茶一样,也是可以陈放的。新制熟茶的燥火味和渥堆味会逐渐消失,口感会越来越顺滑,汤水更甜,香气也会变得比原来好,沉稳而持久。储放的熟茶在口感上的改善虽不如生茶明显,但仍然具有自己的特色。
当然,熟茶的转化结果也会因存放环境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一般说来,存放5年的熟茶已经很不错了。
10、生茶陈化的上限?
对于生茶陈化的期限,目前看法并不统一,有的说生茶陈化上限为50年,有的说是100年。
学界就目前普洱茶存放时间的上限问题各抒已见,仍未有定论,一些结论也是基于实践得出的,没有直接的科学证明。理论上来说,只要是存放,就存在期限,存期过长,茶叶内含物质氧化殆尽,就失去了饮用价值。
然而有痴迷者对陈放百多年老茶的口感赞不绝口,盛赞其“无味之味方是至味”,俨然已经进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境地。
当然对于大多数茶友来说,不会有人将生茶存放50年乃至100年之后再来品饮,一般存个十年十几年,已经是很好的茶品了,所以这个存放的时间限度问题可以忽略。
11、生茶放久了就变成熟茶了吗?
生茶放久了会变成“陈茶”“老茶”,永远都不会变成熟茶。
目前普洱茶界关于“生茶”“熟茶”的定义十分详细,二者的制作工艺各有差别,成品茶在汤色、口感和叶底上差别明显,在后期储放中,茶品的转化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生茶不会因为存放久了就变成熟茶。
究其根本差别,熟茶是用晒青毛茶经过发酵制成,这种发酵属于人工发酵;而生茶在储放的过程中发生的是后发酵,是自然发酵。因此生茶就是生茶,熟茶就是熟茶,生茶放久了虽然会转化,变成陈茶或老茶,但是永远不会变成熟茶。
即使生茶在后期储放过程中经过人为入仓——一种类似熟茶发酵制作手法,但制作出的茶品仍旧和熟茶有明显不同。
12、普洱茶是如何分级的?
普洱茶可按高、中、低档分等级。高档次茶如:金瓜贡茶、极品砖(饼)茶、7266七子饼、宫廷、礼茶、特级;中档次茶如:7576熟饼、7432青饼,一级、三级砖茶,沱茶、一级到五级散茶;低等级是六到十级的散茶。茶叶采摘时,叶和芽同时采,一般从茶树枝条的尖往下采摘到第三叶:一叶一芽的采一芽、二叶一芽的采一叶一芽、三叶一芽的采二叶一芽。分级时,级别高的芽多,级别低的叶多梗多。
13、普洱茶级别越高,越好喝吗?
这个问题不能笼统的讲,首先人与人的喜好是各不相同的。普洱茶级次不同,口感也不一样。级次高的茶口感细腻、滑润,属温柔型,级次低些的茶则往往茶气足,有股子霸气,属粗旷型。其次,由于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性,存放时间长的级次低的茶就要比级次高的新茶好喝,价格也要贵的多。
14、普洱茶的级别不同功效上有什么区别?
如果同一类的茶树,如都是乔木茶树主要是口感不同,所含成分及含量基本是一样的,功效也相同。
15、普洱茶饼号为7576、8586、7436等各代表什么?
由于普洱茶品种繁多,其不同年代不同配方生产的茶品又各有不同,为使各厂家生产的茶品有统一的识别标志,70年代初由云南省土畜产公司进行了编号。开头的前两位数字代表个产茶地区茶品的麦号,第三位数字代表茶菁配方,末尾数字代表茶厂。如:7576,75代表勐海茶区,7代表第7号茶菁配方,6代表福海茶厂。
16、什么是台地茶?乔木茶?
人们习惯上将台阶型种植饼修建平整的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的成为茶园茶、台地茶或灌木茶。这类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原来是乔木型,甚至是百年古树茶,后来在茶园改造时被矮化。第二种是20世纪50-70年代用茶籽繁殖的。第三种是近年用扦插技术繁殖的。
就植物学分类而言,不论是乔木茶还是台地茶都属于乔木。但人们习惯上把茶树高度较高且树龄较长的茶树所产茶叶称为乔木茶。
17、什么是“乔木”、“灌木”,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普洱茶有乔木和灌木之分。一般而言,乔木就是我们平常见到的大树,它高大、粗壮,树高3-10米,树龄在500-1000年以上,树叶长20多厘米,叶宽10多厘米,叶片厚,生长在海拔1000-2000米以上地区,那里终年云雾缭绕,土壤腐质层厚度达数米,有机质含量极为丰富,呈原始生态状,由于和其它树木如樟树、参树等混合生长,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天然抗虫害能力,不需打药施肥,内含物质极为丰富,且经久耐泡,但是产量少,价格高。而灌木呈树丛状,主茎不发达,丛生、矮小,树高1米左右、树龄3-40年,叶长7厘米左右,叶宽4厘米左右,叶片薄,一般种植在海拔几百米-1000米的地区,呈单一品种成片集中种植,无天然抗虫害的能力,土地相对有机物含量低,需人工施肥,目前推广种植的均是这个品种。
18、乔木茶树有那些品种?
据植物研究专家证明,云南的乔木茶树有四个变种:皋芦变种,德宏变种,云南变种,白毛茶变种。以叶种区分:有乔木大叶、乔木中叶、乔木小叶三个品种。
19、乔木茶树的生长环境有何要求?
茶树属于酸性植物,对土壤酸碱度比较敏感,宜于茶树生长的酸性土壤PH值4.5-6.5为适宜。茶树喜湿爱暖,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温度是20-25度,日平均温度低于10度或高于35度的地区都不宜种植茶树。西双版纳地区在海拔800-1800米之间,高山雾多,雨水充足,年降雨水量1300-1800毫米,生态系统完整,正是因为这里优越的生态环境,才使普洱茶具有了独特而丰富的口感和健康功效及收藏价值。
20、什么是老树茶?古树茶?
在乔木茶中,人们习惯将栽培时间较长的称为乔木古树茶,相对来说,在一定范围内,栽培时间短的,被称为老树茶,目前古树茶并没有学术性的标准。澜沧古茶公司对老树茶定义是树龄介于60-150年的茶树;古树茶则为150年以上的茶树。
21、普洱茶的主要茶山有哪几座,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普洱古茶山以澜沧江为界划分为江内六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江外六座: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
由于各茶山的茶树生长环境各异,土壤所含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因而这12座茶山所产的茶叶在口感上各有不同。
>先看江内六座:
(1)革登山: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淡清香,汤色深桔黄。
(2)莽枝山: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较淡,汤色深桔黄。
(3)倚邦山:属乔木小叶种,回甘快、生津较好,香气幽香如澜,汤色深桔黄。
(4)蛮砖山: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好,香气呈梅子香,汤色深黄。在历史上有喝蛮砖看倚邦一说。
(5)曼撒山(易武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澜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津好,易武正山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
(6)悠乐山: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气一般,汤色淡桔黄。
>目前上述六大茶山的产茶量已渐少,产茶重心已移至江外六大茶山:
(1)南糯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透着蜜香、澜香,谷花茶淡香如荷。历史上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
(2)布郎山: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3)巴达山:属乔木大叶种,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此山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
(4)南峤茶山: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薄甜,汤色深桔黄,香气一般,茶叶等级低。
(5)勐宋茶山: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
(6)惠明景迈山:属乔木大叶种,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号称"万亩乔木古茶园。"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这里的乔木茶树上还生长着一种寄生物俗称"螃蟹脚",可消炎怯痰、对治疗胃病和糖尿病较有效。
23、“渥堆发酵”技术是什么概念?
熟茶的渥堆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普洱茶色香味品质形成的好坏。
1973年4月,云南省召开茶叶加工会议,安排实验人工发酵普洱茶。
1974昆明茶厂研制成功普洱茶原料的湿水渥堆技术,以此为基础制成普洱茶熟茶。
1975年开始,省茶叶公司安排在勐海茶厂、下关茶厂、普洱茶厂、澜沧茶厂和宜良茶厂等国营单位到昆明茶厂学习熟茶渥堆发酵生产技术。“熟普”散茶压制的茶砖7581面市,从此以后各种普洱茶熟茶产品风起云涌,普洱茶“熟饼时代”开启了大幕。
渥堆工艺并不是洒水发酵那么简单,随意的发酵是缓慢的、不可控的、无标准技术参数的,而“渥堆”技术则完全是两个概念。撒水量、茶堆厚度、温度的保持方式、持续时间、干燥方式等指标参数后面,都支撑着一个系统技术,目的是可控熟茶品质。这并不是家庭作坊式的个体茶农可以实施操作得了的。
这就是为什么生产熟茶的渥堆技术是在茶生产企业已经发展为大企业的时代才诞生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普洱茶熟茶生产技术仍然是国家保密技术之一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之后,一些有实力的私营企业的技术工程师都是聘请老国企的离退休人员,无条件的企业主要是卖青饼。在国企里面真正把整个渥堆技术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全盘高质量运作的更是寥寥无几。而不同茶厂生产的熟茶口感和品质也各有风味。
24、普洱茶拼配是不是不好?
无拼配普洱茶简单的说是原材料百分之百是原产地茶。在加工过程中,不拼配、添加源地以外的任何材料。
普洱茶一直有“纯料”与“拼配”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普洱茶“纯料”或“一口料”的原料选用,是传统普洱茶制作的基本规则,这是因为:一是古代普洱茶的制作者由于受交通不便的束缚,不可能将不同产区的茶叶“融到一起”。
因此,古代流传下来的普洱茶制作工艺没有“拼配”一说;二是“拼配”的提法是一些现代制茶企业为了扩大产量、降低成本的一种说辞,缺乏普洱茶制作的“正宗性”。“拼配”工艺加工出的普洱茶属于“鸡尾茶”,缺乏正宗的“韵味”,其产品的品质也必然大打折扣,这种说法在市场确有此现象,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拼配”理念。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普洱茶的“拼配”是品质再优化和再提高的一种工艺手段,经典的普洱茶产品一定有其独特的“保密配方”,而这个配方的核心内容就是“拼配”,这种说法则是目前大多数茶厂所运用的制茶技术手段。
普洱茶的拼配具体内容是什么?它的“秘方”到底有哪些?由于普洱茶拼配工艺是很多茶人及企业的“机密”,其特有的“秘方”属知识产权范畴,是不能泄漏的。
拼配的技术自古至今没有被“格式化”和“模式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时代的制茶人都可依据自己对自然的了解,对茶性的领悟,通过种种实践,去塑造更高品质的产品。这个空间即使在现在也仍然十分广阔。“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或许是普洱茶拼配工艺所遵循的永恒主题。
25、挑选普洱茶时应该注意什么样的品质?
普洱茶品质外形评定条索、色泽、匀整、净度四项因子,侧重条索、色泽两项因子。内质评定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四项因子,以香气、滋味为主。
条索:以紧结、肥壮、重实的为好,条索松泡、身骨轻的为差。
色泽:熟茶以色泽褐红油润为好。
汤色:熟茶以红浓明亮、红亮剔透(似琥珀色)为好;深暗、浑浊较差。生茶汤色黄绿明亮为好,浑浊为差。
香气:熟茶以陈香馥郁或陈香浓郁为正常。无论生茶或熟茶,有酸味、异味、霉味、杂味为差。最重要的是香气要令人愉悦。
滋味:熟茶以入口顺滑、醇稠为好,生茶以回甘、生津快为好。
26、普洱茶“越陈越香”是什么意思?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品质,主要源自于普洱茶的原料、制作的工艺、贮放的时间和方法。说到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常有消费者询问其特征和陈香感受。“香”字,是广义性的,包括普洱茶的茶韵、茶香、滋味和茶气等整体风味。同是普洱茶品,茶菁的老嫩等级,制作成生茶或熟茶,贮放在干仓或湿仓,以及保存时间长短等不同,会形成独自特有的气韵和滋味,使普洱茶具有丰富多变的特色。产地、品质相同的同一批普洱茶,由于贮放时间长短不同,存贮地不同,品饮时会有各不相同的气韵和滋味。同是一片普洱茶,冲泡的人不同,冲泡时的心境不同,冲泡出的茶汤滋味和香气也会有很大差异。即或是一泡普洱茶,从头慢饮细品,前后的水性也会变化万千,令人着迷。
27、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普洱茶的品质与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等密切相关。普洱茶的贮藏过程实质就是茶叶中化学物质的缓慢氧化过程。普洱茶经一定时间的存放后,汤色由生普原来的黄绿或橙黄向熟普的红浓明亮逐渐过度,滋味出现醇和、爽滑的感觉。由于茶多酚氧化酯性儿茶素减少,可溶性糖增多。收敛性降低,苦涩味消除,甜味增加,呈现出特殊的陈香。
28、烘青原料为什么不可以做普洱茶?
有一席话可以很清楚的说明为何烘青原料不可以制作普洱茶:“烘青与晒青的唯一区别,在于干燥方式不同。
烘干机内温度高达130℃以上,只用6~7分钟时间,便可结束茶叶的干燥过程。高温杀死了茶叶内残余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凝固了茶叶内的多酚类化合物,中断其进一步发展变化的条件,或改变了发展变化的方向。科学家就多酚氧化酶的动力学性质作过实验,最适宜的温度为37℃,极端温度60℃,超过60℃以上使酶迅速失活——烘干机让普洱茶失去生,只会越存越苦”。所以烘青普洱越存越苦,失去生命毫无收藏价值。
29、为什么普洱茶又称为“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说法的来历有多种。七子饼,又称圆茶。它是将茶叶加工紧压成外形美观酷似满月的圆饼茶,然后将每7块饼茶包装为1筒,故得名“七子饼茶”;
七在中国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七子作为多子多福象征;同时,七圆一筒原是清政府为了规范计量,规范生产和运输所制定的一个标准,从当时的名称沿用下来。
30、普洱茶用什么包装较好?
总的原则是,卫生、透气、无杂味。一般讲普洱茶在存放期间还是用传统的棉纸及竹制容器包装为好,因为棉纸透气,便于茶的转化,还能在转化中吸收竹子的香气。在饮用前或饮用过程中可放入紫砂罐或陶罐中,既能防止杂味的入侵还可让茶在罐中继续完成转化过程,有些人为了美观用塑料纸包装,是不可取的。
31、普洱茶包装上为什么没有生产日期?
这个问题一直是很多初次接触普洱茶的人士提出的问题。在商品上标明生产日期是现代商品所必有的,因为绝大多数商品都有保质期或使用年限。普洱茶它从远古走来,延续着一个自然古老的历史文化,它制作加工的方法和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使它没有过期之忧。这在让我们品味普洱茶时多了一个趣味话题外,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想象的空间。
32、包装纸上的茶印有什么作用?
最早生产普洱茶时,没有包装纸,只是在茶饼的面层压一张印有标志的方型纸(称为内飞或内票)以示生产者和生产时期。后来随着市场发展勐海茶厂、下关茶厂等厂在包装纸上印上了红印,蓝印,后来其它厂家还添加了绿印、黄印,以作为茶厂名称,生产年代的标识。
33、普洱茶表面的白霜是什么?
它是茶叶本身氧化酵素发生作用的结晶,俗称"单宁"。味苦,具有消炎的作用,是茶物质逐渐氧化的结果,在学术上称这种现象为自然氧化作用。
34、普洱茶树的鲜叶是绿色的,为什么转化后会变成红色?
不错,普洱茶的鲜叶采摘时及晒菁加工后都是绿色的,但它完成转化后茶叶和汤色都变成了红色。这是一种化学变化,也称氧化过程。其中“酶”的发酵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专家认为茶叶变红是三种现象的结果:茶叶本身的氧化现象、酶促作用和微生物的参与下完成的。
35、选购普洱茶时应注意些什么?
普洱茶在茶菁原料上有乔木和灌木之分,在年限上有新茶和老茶之分,在发酵转化上有生茶和熟茶之分,在口感上又有清香、樟香、荷香、枣香、参香、陈香之分,存储中有干仓和湿仓之分。这些区分使普洱茶的价格、口感、功效上各有不同。目前市场上普洱茶品种较多,良莠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应加甄别:
①乔木普洱茶树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树龄在500年以上,和樟树等多树种混生,构成完整的植物生态系统,不施肥不用杀虫剂,营养成分充足,增值潜力大,但价格较高,适宜经济条件较宽裕的人士品用;
②普洱茶按茶区和级别等级不同,口感有一定的差异,有的苦涩重、有的淡青香、有的生津强有的茶气温和。但都应汤色清澈,口感甘甜润滑,气味自然;
③生茶茶气重、去油腻效果好,但对胃有一定的刺激,适宜胃功能较好,身体肥胖,血脂血压较高的人士饮用;熟茶茶气温和,润滑细腻、温胃暖胃、通便利尿、瘦身养颜,适宜所有人群饮用;
④普洱茶的增值潜力大,收藏普洱茶确实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但收藏时一定要选择茶质好的乔木大树茶并由品牌信誉好的厂家生产的茶品;
⑤年限久的普洱茶确实口感好、品味高,但市场上老茶的品种和数量是及其有限的,而且价格极其高昂。为追求利润,一些不法商人采取各种手段制作假老茶,由于一般人很难在外观上辨别真伪,其欺骗性很强。因此不要盲目的追求老茶,应多看多问多交流,或在信誉好的商家定向购买。
⑥纯正的普洱茶是不添加任何色素、调味剂和香料的。
我们建议您购茶时以"清纯正气"作评鉴标准:一是清:闻其味:味道要清,不能有杂味。二是纯:辨其色,茶色如枣,不能黑如漆。三是正:存其位,存放干仓,不可位于潮湿处。四是气:品其汤,口味温和,不可五味杂陈。但无论选购哪种茶品,都应到信誉好的专卖店,这样的店内种类齐全,品质有保证。
36、茶树有花吗,是否可以饮用?
茶树有花,开的是白色的花,花蒂象丁香,花瓣有五片,当地人俗称"火把花","疯婆娘花"。茶花可以饮用,而且香气醇厚,口感润滑,但冲泡次数没有茶叶次数多。
37、已发现的最古老的茶王树有多少年了,生长在什么地方?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茶王树树龄高达1800余年,树高32.12米,根部直径2.9米,是目前为止全世界所发现的一株最大的"茶树之王"。位于勐海县巴达区贺松乡的大黑山。因遭雷击,从32.12为变成了现在的14米。
38、野生茶树的茶能喝吗?
野生茶树的茶能喝,但是苦涩味浓,没经过驯化管理,所含营养成份较少。野生茶王树的茶叶现在已不允许采摘,为保护茶王树,当地居民已自发组织起来看护。
39、什么是"螃蟹角"?
螃蟹角是一种寄生在树龄较高的乔木茶树上的寄生物。它的颜色是绿色(但采摘晒干后变成棕黄色),形状像螃蟹的脚。有股浓浓的梅子香,它含有多种有机物,营养价值很高,可做药用,用于消炎、治疗胃病、糖尿病效果较好。
40、茶梗有用吗?
由于茶梗影响了茶叶的美观,于是人们往往忽视了茶梗的优点,对茶梗总是不屑一顾,然而,人们却不知,茶梗对茶叶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香气由第一叶至第三叶逐渐下降,而茶梗的香气最高。茶叶香气物质主要在茶梗和嫩叶的主脉中,而且嫩梗中的氨基酸高于嫩叶。茎梗中的维管束是养分和香气的主要输导组织,所含物质大部分是水溶性的,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从梗中随水分蒸发转移到叶中,这些物质转移到叶片后与叶片的有效物质结合转化形成更高更浓的香味品质。
所以,要有适当的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浓的茶叶,茶梗的长度根据茶类品种和花色不同而要求不一样。
41、普洱茶主要成份有哪些?
乔木普洱茶树由于有它优越的生长环境和漫长的生长时间,内含物质及其丰富。其主要成分有: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糖类、有机酸、脂质、茶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这些成分是普洱茶造福人类的基础。
46.普洱茶除了茶叶都有的保健功效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特有的功效?
首先在于普洱茶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这点对熟普洱茶尤为明显。一般轻发酵茶对爱茶人来说,确有“不可承受之轻”的顾忌,尤其是整日喝茶又饮食不正常的现代人,在咖啡因、单宁酸的长期浸渍下,常有搜肠刮胃之苦,相信很多人都有切身体会。
其二,普洱茶可以降血脂。许多医学实验证明,持之以恒地喝普洱茶能降低血脂达30%(视个体不同),在克雷泰伊的莫道尔医院给20位血脂过多的病人,一天喝3碗云南沱茶,一个月后,发现病人血液中的脂肪几乎减少了1/4,而饮同样数量其它茶的病人血液脂肪则无明显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普洱茶在降血脂方面的特别功效。
其三,血脂降了,自然也就能带来减肥的功效了。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有人提起普洱茶减肥的功效并不明显,而又有人说功效显著。这种矛盾来自个体的差异以及对肥胖程度认识的不同。如果本来血脂就不高,喝普洱茶是不会再降血脂的。
早期古书《本经逢原》、《纲目拾遗》、《本草再新》、《随息居饮食谱》等有记载,普洱具备消肉食、逐风痰、泄热、解毒、生津、止渴、治痧气腹痛、干霍乱、痢疾等保健功效。
42、以前普洱茶在内地为何了解的人较少?
普洱茶作为茶文化的代表,大概有两千年的历史了。但在以前,内地知道并了解普洱茶的人却很少。
究其原因有很多:一是普洱茶原产于云南边陲,所产茶品一直通过茶马古道运往西藏和东南亚等地区,部分茶叶经过长途跋涉进入内地也只能供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享用,普通百姓很难接触到;二是普洱茶一直产量不大,至今仍供不应求,绝大部分产品销到港、台、东南亚和广东一带,因此厂家也没有重视普洱茶的宣传推广;三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致使普通百姓把普洱茶与富商和皇亲国戚联系在一起,一提到普洱茶就感觉可望不可及,认为价格贵消费不起,这样在心理上与普洱茶形成了一定的距离;四是过去内地经济不发达,生活水平低,健康保健意识差;五是生活习惯和饮茶习惯不同,把喝茶单单作为解渴之用,没有把饮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养生休闲的一部分、社会交往的一部分。
43、普洱茶的价格会逐年上涨吗?
在近一个时期内,普洱茶的价格是呈上升趋势的。普洱茶是纯绿色生态食品,它内含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效是其它任何茶叶所不能比拟的,但和其它茶叶的价格比较,普洱茶的价格定位就显得偏低了。
普洱茶的原料尤其是乔木茶的原料有限,随着人们对普洱茶优良品质的认同,市场的需求会急剧扩大,供求矛盾也会导致普洱茶价格的上涨。还有一个重要的也是导致普洱茶涨价的主要原因就是原料价格的上涨。
乔木茶树都种植在高山森林里,那里山寨的少数民族山民们市场经济意识也在迅速增强,各厂家争购原料也使他们看到了手中茶叶的价值,2005年乔木茶树茶叶的收购价格就比2004年上涨了一倍多,过去的低价原料不会再有了。
44、目前市场上普洱茶的价格从几十到几百几千上万,究竟什么样的价格是合理的?
的确,目前普洱茶市场上价格较乱,茶品销售价格相差悬殊。这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小厂以次充好,把那些毫无价值的原料拿来制作后销售,企图以低价占领市场,但这样的茶品是没有品茗价值的。二是原料的品种和品质不同,价格差异也较大。
如乔木茶和罐木茶比较,乔木茶要高;春茶和夏茶比较,春茶要高;不同茶山的茶比较,知名度高的茶山的茶价格要高些;三是从价格制作方面看,正规厂家严格按规范和工艺标准来生产,其成本要比那些临时上马的小厂高,销售价格上自然也要高些。
45、普洱茶为什么特别经久耐泡?
所谓耐泡,指的是茶经过多次冲泡后,其汤色口感没有太大的变化。普洱茶确实经久耐泡,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它之所以耐泡,是因为普洱茶所内含的物质在起作用。乔木普洱茶树历经了数百上千年的生长,它的叶芽上积攒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在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这就是我们感觉到的它经久耐泡的缘故。
46、喝普洱茶会上瘾吗?
大部份常喝普洱茶的人士说喝普洱茶上瘾,一天不喝就感觉不舒服,很多接触普洱茶时间不长的人也说,喝了普洱茶就再也不想喝其它茶了。这是因为喝普洱茶上瘾了吗?其实不是上瘾,而是普洱茶的优良品质对人们的吸引和丰富的保健功效在起作用。普洱茶由于有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加工工艺,它所内含的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确实比其它茶种丰富的多。这些物质进入体内后在不知不觉间对人各部位器官和肌体进行着修复和养护,使人感觉到精神振作、周身舒畅,同时它美丽的汤色、滑润甘甜的口感也是吸引人门喜爱它的因素。
47、我不懂普洱茶,但是又想购买,如何挑选?
普洱茶只要觉得好喝就行,不用刻意去懂。不懂普洱茶并不影响一个人体验茶带给他的乐趣。
人人都知道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我国的饮茶人数也在逐年增多。但是也常会遇到一些朋友,提及茶总是小心地说自己不懂,即便是喝茶,也是随便喝喝。不管这谨慎的态度是不是谦虚,其实懂不懂茶对大多数人来说不那么重要。如果喝了某个茶感觉还不错,能接着喝下去就足够了。
茶不是功课不是束缚,不是只有“懂”的人才有资格爱好。茶是享受,本着享受和放松的心态喝茶,暂时不必想着去弄懂它,反而会越喝越懂,要是一开始就说自己不懂,对茶有隔阂感,岂不是越来越不懂?
懂茶与不懂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每天都在喝茶。好茶在手,一人得幽,二人得趣,三人成品,于尘世偷来闲暇时光,不啻为人生之一大乐事。
常说茶能修心,当我们喝茶的时候,请你把身份放在一边;请你把虚荣放在一边;请你把贪欲放在一边。茶承受不起那些分量,平静的人才能从茶中寻到惬意时光。
48、体质虚寒的人能不能喝普洱茶?
生茶不适合体质虚寒的人,熟茶则有益。
《本草纲目》中对茶性格的总结有:“苦寒无毒,性冷……”等句,现代人的饮茶经验也告诉我们,汤色青绿的茶偏寒性,而乌龙茶和红茶等经过发酵的茶,较温和,比较适合体质虚寒的人饮用。
普洱茶有生熟之分,生茶汤色偏绿,新制生茶味苦性刻,对于胃不好的人或体质虚寒的人来讲不太适合。而熟茶经过了发酵工艺,一此地工茶或老茶也经过较充分的后发酵,茶性温和,体质虚寒的人适当喝喝这些茶,对身体还是有益处的。
49、普洱茶能减肥吗?
普洱茶减“小肚子”的功效超群。
普洱茶和绿茶的美体功效不同,绿茶降糖功能强大,普洱茶降脂去油功效显著。因此绿茶主要流行于气候潮湿,饮食偏甜的地区,而普洱茶流行于像西藏一样饮食油腻,多食用奶制品的地区呀国家。
在减肥方面,普洱生茶不如熟茶有效,并且生茶不宜多喝,反倒是熟茶或老茶茶性温和,茶汤醇厚,稍微多喝点也无妨,并且降脂功能显著,比较适合。
50、陈茶或老茶就一定好吗?
请茶友抛开一切名头,只相信自己的嘴巴。
在普洱茶未被热炒的时候,陈茶和老茶的口感都是普洱茶人津津乐道的。产自天然的云南普洱,经自然的陈放,从当初的生涩猛烈转化为醇厚而不失生命力,本就是个神奇的事情,更因经因岁月洗礼,使得这一过程糅入了人文色彩。想想在你面前氤氲的这杯茶,是几十年前的某个人制作出来而专等你的品饮,这是什么感觉?但是商业因素的入侵,赤裸裸的金钱、利益,使得如今普洱茶一粘上“老茶”的名号,价格就像变魔术一样上涨。现在市场上标榜“陈年”不少,但真正有陈期的不多,即使有价格也不菲。市面上通行的规则是夸大存储年份,编造老茶历史,用各种手段炮制陈茶老茶。
在这样的环境中,“陈茶”“老茶”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味道。茶友喝茶要把重点放在“喝”字上,放在口感上,相信自己的嘴巴。再老的茶喝起来感觉不好,也不要买。退一步讲,如果是真的老茶,但其市价远远超过了它的实际品饮价格,作为普通茶友就应该放弃了。茶友不要一味地追棒老茶,刻意的追求反而违背了茶之自然的精神。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蓝印圆茶铁饼(一片)五年代
随着茶文化的回归,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喝老茶,这些沉淀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陈年普洱,在经历世代变迁后,洗尽铅华,以最质朴最原始的风貌展现在各位茶友的面前,让朋友们有幸有机会一饮为快,这品饮的不仅仅是茶味与茶香,更是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历史。本期邀请了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瓷器工艺品部经理马良举,为大家讲述什么样的老茶值得收藏,希望朋友们对普洱茶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知。
红莲圆茶(一饼) 五年代
收藏投资导刊:匡时出于什么原因设立了茶叶专场?这个专场有什么特别之处?
马良举:近几年随着大家生活品质的提高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饮茶文化越来风行,老茶收藏越来越热。尤其普洱茶又有越陈越香的特性,大家也越来越关注普洱茶的收藏投资属性。所以我们经过多年的准备筹备了这个专场,到现在应该已经是第三年的第六场了。三年来,北京匡时通过“寻味求真”祺昌号茶事茶叶专场,为广大品茗茶友不断呈现了存世量稀有的上等“号级”和“印级”普洱茶以及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七字饼,给大家一个完整的脉络。本专场聘请了被业内称为中国“普洱茶第一人”、“普洱茶王”邓时海先生为顾问。此次北京匡时秋拍“寻味求真”专场中推出的普洱茶皆是普洱韵的标杆茶品。其中,号级老茶不仅有“百年敬昌号”、“百年同庆号”,本次更特别推出拍卖市场中鲜有露面的“同昌号黄文兴”和“群记号”等珍稀品种,以飨茶友。专场中所有上拍茶品均由邓时海先生严格把关。
百年号级圆茶大票典藏组合 民国时期
收藏投资导刊:普洱茶的收藏投资属性是如何体现的?
马良举:普洱茶不仅可以做日常保健的饮品,它还有一个很好的收藏或者投资功能。以我的经验和了解,多年来老茶没有出现过跌的情况,虽然也出现过大涨,但整体情况处于平稳的保值状态。前几年,至少每年升值10%到15%。最近两年比较热,举例来说,本次拍场里的8582 或者八八青都属于属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前年的市场行情基本在5-6万的价格区间,今年基本已经达到了10-12万的价格,也就是说在三年的时间普洱茶的价格涨了一倍。所以说普洱茶是一种既可消费、养生又可以投资收藏的品类。
八八青饼-7542七子饼茶(一饼) 八年代
收藏投资导刊:刚刚您提到的八八青是一种怎样的茶?
马良举:八八青是80年代相对知名的一种普洱茶,1989年至1991年生产的7542七子饼,简称八八青饼。此茶由陈国义先生发现,是最早干仓茶的标杆产品,八八青饼以肥壮紧实茶菁为里,幼嫩银芽铺面,经过近三十年陈化转变,饼面乌黑亮泽,茶汤细致婉约,滋味浓厚甘甜,茶气足,经久耐泡。作为纯干仓普洱茶的鼻祖,深受普洱茶藏家喜爱。所以我们在收藏普洱茶的时候要注意,除了真假之外,仓储也决定了它的价值、品质和价格。
中茶牌繁体8653七子饼茶 八年代
收藏投资导刊:普洱茶是否也会有真假问题?如何避免买到次品的普洱茶?
马良举:市场上的老茶肯定会有真假问题,为避免此类事件,建议大家还是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如果买到假茶或者不好的茶肯定会受损失的,要买真正具有收藏价值的老茶一定要找专业靠谱并有职业操守的人把关。我身边的朋友如果找对专家,绝大多数投资都是成功的,如果没找对人或者想自己成为专家,成功的概率比较低。茶叶本身是一种用于“饮”的消费品,所以随着事件的推移,越陈的老茶就会越少,也就决定它的价格也会越来越高,这也是很简单的逻辑和道理。
祺昌号圆茶(一饼一筒) 二一六年
收藏投资导刊:如何喝茶,生普和熟普那种更好?
马良举:普洱茶分生普和熟普,在消费方面,尽量喝10-15年以上的生普洱茶,毕竟普洱茶属后发酵茶,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真正达到应该有的风貌。熟茶是经过人工催化的方式,可以立即达到饮用的标准,但是可能就缺少了一个“品”的过程。
收藏投资导刊: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是如何界定的?
马良举:解放以前,私人老茶庄它们生产的产品归为号级茶。如,乾利贞宋聘、龙马同庆、双狮同庆、同兴号、同昌号、敬昌号等等,这些很多茶庄用自己茶庄名字做号级茶商标。号级茶一般是7饼,没有外包装纸,然后存放在一个竹桶当中,每桶会有一张大票,相当于我们的商标。每片会压一张小票,这是号级茶的基本特征。
祺昌圆茶(一饼三筒) 二七年
号级茶最简单的辨别方式是没有外包装,其后的普洱茶有外包装,如果有人出售的号级茶有外包装纸,基本就确定是有问题的。时间长了之后,普洱茶的颜色会慢慢的转化,表面泛油光,这是号级茶的基本样貌。若要深究的话,就要多看真正号级茶的实物,然后慢慢养成经验,有机会最好多喝。但是喝的机会毕竟比较少,现在号级茶的价格基本是几十万人民币一片,而且有钱也未必能买到。
自50至60年代,普洱茶饼包装纸上中间印着八中茶字样,上方书繁体字的“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下方“中茶牌圆茶”,字序自右往左。由于八中茶商标中的茶字是手工印盖,所以这期间的茶被称为“印级茶”。
印级茶包装用的纸张可为印级茶的特征,他的外包装一般是手工棉纸、手工拓印。简单来说就是纸张里有白色的条形絮状纤维(这个很重要,后现代是很难仿出来的,可以作为辨伪第一要素),由于是手工拓印,随着印模使用的时间的增长,印出来的字越来越细,所以年代越久的茶,字体就越粗壮,我们称之为大红印,字体越细我们就称之为小红印。但现在市面上印级茶本身就非常稀少,所以大家也就不再区分大小红印了,就能一片红印茶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昌字熟饼 九年代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普洱茶称之为七子饼茶。这时间的茶就会有棉质的外包装纸,里面会有内飞、大票,中间会有茶渍。外包纸印有“云南七子饼茶”并附印拼音字母。较为常见有勐海茶厂出的7542、7572、7592、8582等,还有下关茶厂8653、8633等。
七子饼时期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海外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逐渐增大,进出口公司为了统一规范而逐渐形成的体系。为出口需要,也为使各厂家生产的茶品有统一的识别标志,1976年,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对普洱茶进行了编号,规范唛号的使用。饼茶唛号用4位数字表示,前两位数字为该厂创制该品号普洱茶的年份,第三位数字表示该产品主拼料级别,第四位数字为该茶厂的代号。
收藏投资导刊:那么那种普洱茶是最值得收藏的呢?
马良举:从收藏投资的角度来说,号级茶和印级茶绝对是最稀有的,也最值得收藏的,而且一定是硬通货,不会跌,但是毕竟它的价格已经很高了,升值的幅度也少了。将来涨幅比较大的可能是七子饼,因为它现在到了一个瓶颈期了。如果有的朋友资金不太多,可以先选择2000年左右的茶,这个时期的茶价格还没有涨起来,也会有较大的投资空间。
本文转载自[收藏投资导刊],如有不妥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6月26—28日,“中茶杯”第十二届国际鼎承茶王赛春季赛茶样审评环节在位于杭州的中国茶叶学会和位于昆明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同时举行。由茶行业一批知名权威专家组成的审评专家组,分别在云南昆明、浙江杭州对全国范围内各茶企选送来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黑茶、黄茶、普洱茶、特种茶、再加工茶等多类型茶叶样品进行审评鉴定。在激烈的角逐之下,经过严苛审评,优中选优,“茶王”正式诞生!
本次茶王赛由中国茶叶学会作为指导单位,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深圳市华巨臣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昆明审评专家组。
杭州审评专家组。
鼎承茶王赛春季赛于3月29日正式启动,覆盖六大茶类,辐射全国18个产茶区,吸引了320余家企业报名参赛,收集了600多个审评茶样,规模较往年增长114%,再创新高。其中红茶、绿茶尤甚,占收样总量的55%左右。此外,大赛以密码审评的方式(审评前统一编号),从茶样条索、色泽、匀净度、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各个方面,对茶叶样品进行专业审评。
据了解,“中茶杯”被誉为“中国茶界奥斯卡”;“鼎承茶王赛”,是华巨臣倾平台之力打造的赛事品牌,是茶行业最具专业性的高规格标杆赛事。“中茶杯”与“鼎承茶王赛”强强联合,优势叠加,以最权威的机构、最专业的审评、最严格的检测、最强势的宣传,打造茶行业顶尖年度评选赛事,树立行业茶叶审评标杆。十一年深耕,“中茶杯”国际鼎承茶王赛影响力辐射全国18个产茶省71个县市。
大赛秉承“公平、公正、科学、严谨”的原则,汇聚行业顶尖之力,选拔优质茶叶,力求以赛为媒,弘扬工匠精神,精化产业市场,树立产业标杆,指引市场消费,推动茶产业良性发展!
“年度茶王”究竟花落谁家?获奖茶品又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为大家一一揭晓!排名顺序不分先后。
白茶组
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
鼎白牌白毫银针
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
鼎白牌白牡丹
福建顺茗道茶业有限公司
顺茗道白毫银针
福建水木年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水木年 白牡丹
普洱生茶—纯料组
双江勐傣茶业有限公司
冰岛古树春尖
广州贵群号茶业有限公司
麻黑(普洱茶)古树生茶
绿茶组
纳雍县山外山有机茶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彝岭苗山牌雪芽
贵州纳雍金蟾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高山福”福禄茶
红茶组
广东翔顺象窝禅茶有限公司
象窝红茶
四川大观梁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高观茗香—红茶
黑茶组
西乡县巴山春雨生态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巴山春雨” "西牛春”牌硒香黑茶
特别金奖
黄山市清溪茶业有限公司
黄山松太平猴魁
长兴丰收园茶叶专业合作社
大岕峰牌长兴紫笋茶
纳雍县山外山有机茶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彝岭苗山牌雪芽
贵州省绿羽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贵御春仙竹
紫金县沐林听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沐林听风—沐林绿茶
长兴水口龙山梅茶坞茶场
顾渚岕茗牌长兴紫笋茶
镇巴县明玉生态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巴眉牌汉中仙毫
南郑县汉山茶业有限公司
“汉缘”牌汉中仙毫
浦江县兴檀茶叶专业合作社
心檀牌毛尖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武隆高山茶—仙山有茗
汉中山花茶业有限公司
张骞牌汉中仙毫
安吉县黄杜瑞云茶场
瑞良 安吉白茶
安吉茗盛远茶业有限公司
茗盛远牌 安吉白茶
江西赣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神脉溪牌都昌皇金芽
浙江安吉玉尔茶文化有限公司
玉尔安白安吉白茶
长兴大唐贡茶院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大唐贡茶院紫笋茶
宝罗(广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宝罗香茗
陕西舞龙尖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舞龙尖白河春燕
都昌县观音山茶业家庭农场
鄱茗牌都昌白茶
贵州纳雍金蟾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高山福”福禄茶
白河县五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田湾云雾茶白河春燕
陕西紫阳春富硒茶业有限公司
紫阳春+紫阳春雨
浮梁茶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浮梁茶绿茶特级
景德镇市瑜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瑜见浮梁绿茶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武隆高山茶—野放冰花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谢裕大·黄山毛峰·裕大贡茶
金奖
黄山市田园徽州精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田园徽州黄山银毫
雷山县全都茶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雷公山金球茶
陕西琼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琼熙牌汉中仙毫
霍山县杨郑茶业有限公司
品六缘牌六安瓜片
陕西鹏翔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鹏翔汉中仙毫
陕西汉唐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汉滢牌汉中毛尖
三江县御香茶业有限公司
三江早春茶
紫金县泰铭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
泰铭坤绿—绿茶
贵州省余庆县凤香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竹韵清雅
紫金县金山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武顿山牌—武顿山绿茶
河南五尖山茶业有限公司
五尖山信阳毛尖
四川省鼎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玉顶山"牌大竹白茶
宁强县凤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凤源”牌汉中仙毫
重庆浙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金佛贡茗牌白叶一号绿茶
乐昌市沿溪山茶场有限公司
雾翔牌沿溪山白毛尖
毕节七星太极古树茶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七星太极古树茶
黔南州贵天下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贵天下牌都匀毛尖
德清县莫干山镇石颐茶场
石颐牌莫干黄芽
宁强县羌韵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羌傩牌汉中仙毫
三江县边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八协红系列江口春
湘西高崎山黄金茶种植专业合作社
矮寨小兴寨高崎山 + 湘西黄金茶
平利县田珍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田珍茶业+女娲银峰
吉首市湘雅秋黄金茶有限公司
湘西黄金茶(2)号
四川云鼎雪玉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云鼎雪玉白茶
信阳云尖茶叶有限公司
五云村信阳毛尖
海南天然茶叶有限公司
陨坑茶牌绿茶
深圳市羽师科技有限公司
羽师湄潭毛峰
宁强县千山茶业有限公司
青木川牌汉中仙毫
黄山六百里猴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六百里太平猴魁
南郑县干龙洞茶业有限公司
干龙洞牌汉中仙毫
陕西盛华茶叶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栗乡缘象园雾芽
广西昭平县将军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将军峰牌有机绿茶
江西峻岭茶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峻岭剑绿
上犹县冰芽高山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古树冰芽”绿茶
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茶厂
伏侨牌伏虎茗珍
纳雍县山外山有机茶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彝岭苗山牌雪芽
陕西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東”牌汉中仙毫
利川市雾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雾洞绿峰
紫金县青林峰茶业有限公司
青林峰+紫金绿茶
上犹县齐云峰茶厂
卷曲型毛尖
江西华农绿欢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绿欢缘庐山云雾茶
广西凌云一尖茶业有限公司
尖牌凌云白毫茶白毫王
重庆市秀山县钟灵茶业有限公司
钟灵毛尖
白河县淙溪茶业有限公司
白河春燕珍品
江西省上犹县油石嶂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油石嶂银针茶
安吉梅溪碧玉茶场
逸芳泽安吉白茶
贵州沿河洲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白叶一号
吉首市新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湘西坊湘西黄金绿茶
陕西安康草木青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马顶山牌绿茶
湖南云半野农业有限公司
雲半野野生绿茶
贵州省余庆县凤香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雪宝石
婺源县华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婺牌天子芽玉婺源绿茶
江西绿之叶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正山野狗牯脑绿茶
湖北省鹤峰县翠泉茶业有限公司
翠泉荆楚留香
上犹县光菇山茶业有限公司
光菇山云片
岚皋县硒博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御口韵—南宫翠芽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武隆高山茶—双凤石花
江西峻岭茶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峻岭茗毫
安康市汉滨区星庐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
星庐 极品贡芽
江西遂川汤湖茶业有限公司
汤湖狗牯脑
安吉隐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隐将细芽牌安吉白茶
会昌县永隆乡佛云山茶场(普通合伙)
"赣南高山茶"“佛雲山”牌佛云山毛尖
平利县沃源美创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安康富硒茶+平利女娲茶
信阳市大别山佳茗茶文化有限公司
融心牌信阳毛尖(兰若)
白河县宋家镇水洞溪茶厂
水洞溪牌 白河兰韵茶
秀山县尖山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尖霖牌秀山毛尖
利川市临江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临江绿毫贡芽
贵州印江宏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净团牌梵净山翠峰茶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武隆高山茶—双凤云雾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武隆高山茶—天生雪锦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武隆高山茶—千年乌江—野化茶
特别金奖
利川市硒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腾龙洞·利川红
利川市鑫屿茶叶专业合作社
蓝田梦利川红
安康闽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闽秦 紫阳红茶
紫阳秦硒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秦禧春 紫阳红茶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仙女红—野化西周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仙女红—仙女礼茗
寿宁县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下乡的味道高山红茶
金剑
浙江七叶集农业有限公司
银屏茶 高山野放红茶
浮梁茶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浮梁茶红茶特级
浙江省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
绿剑牌古越红茶
广东齐民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烟竹红杏仁香
福建上茶初品茶业有限公司
上茶初品牌天山花香红茶
紫金县龙窝镇兴才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双云峰紫金蝉茶(红茶)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新元茶业有限公司
瑶缘牌金山红韵
贵州纳雍金蟾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高山福”鸿福茶
上犹县犹江五指茶业有限公司
上洞牌金针红茶
三江侗族自治县仙池茶业有限公司
侗美仙池牌三江红
江西省太阳红茶业有限公司
纱坦太阳红牌 纱坦宁红野生有机红茶
广东翔顺象窝禅茶有限公司
象窝红茶
重庆市秀山县钟灵茶业有限公司
钟灵工夫红茶
浮梁茶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浮梁茶红茶一芽一叶
浙江龙泉地阳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地垟红牌金牡丹红茶
金奖
利川市硒韵茶业有限公司
夷水丽川牌利川红~星斗野
湖北猫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武陵猫湾利川红
利川市硒润茶业有限公司
三尖坝 利川红
利川星斗山红茶有限责任公司
星斗山·利川红
利川市临江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临江牌利川红
利川市奇景家庭农场
利川市冷后浑
南郑县汉山茶业有限公司
“汉缘”牌汉中红茶
陕西紫阳春富硒茶业有限公司
紫阳春 紫阳红茶
陕西安康草木青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马顶山牌红茶
白河县淙溪茶业有限公司
白河春燕特级
陕西原生富硒工夫茶业有限公司
安康富硒茶《金陕红》牌红茶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仙女红—仙女功夫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仙女红—仙女特茗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仙女红—野化1950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仙女红—茶游1号
浙江浦江唯高茶业有限公司
金玉红牌高山红茶
湖南云半野农业有限公司
雲半野野生红茶
遂昌遂红茶业厂
遂红牌红茶
紫金县青林峰茶业有限公司
青林峰+紫金蝉茶(红茶)
厦门菲博科商贸有限公司
润初霖正山小种
赣州华歌茶业有限公司
华歌茗高山红茶
上犹县南峰峻茶叶厂
南峰峻牌红茶
紫金县金山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武顿山牌—武顿山蝉红
婺源县华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婺牌文公芽玉婺源红茶
上犹兰溪田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犹蘭红茶
福建水来香茶业有限公司
水来香 寿宁高山古树红茶“丛味品过”
浙江景宁慧明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慧明红牌惠明茶
广西昭平县将军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将军峰牌有机红茶
三江县雨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七彩侗魅牌雨露红
遂昌县天堂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夏鸿牌红茶(小金丛)
揭西县云顶茗茶叶专业合作社
高山英红九号
重庆小乔商贸有限公司
王氏小乔
紫金县敬梓客家皇茶场
紫金蝉茶&椪风蝉茶—红茶
贵州正山堂普安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正山堂普安红 锦·普安红茶
紫金县高坑龙岭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萱梓绿红茶
江西华农绿欢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七都红红茶
深圳市唐宋茗茶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盛棠野生红茶
浙江省新昌县澄潭茶厂
府燕尔天姥红茶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金丝滇红1号
贵州祥华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阡纤美人牌石阡苔茶
祁门县正源茶业有限公司
祁域源香牌祁门红茶
遂昌县天堂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夏鸿牌红茶(金丛)
安徽木广茶业有限公司
木广红茶
霞浦县梨花草堂农业专业合作社
梨花草堂金骏眉
贵州凉都水城春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凉都水城春高山红茶
秀山县民蕊农业有限公司
民蕊红牌民蕊红茶
贵州正山堂普安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正山堂普安红 曦·普安红茶
始兴县车八岭茶业有限公司
车八岭有机红茶
四川大观梁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高观茗香—红茶
海南天然茶叶有限公司
陨坑茶牌红茶
紫金县琴江源茶业有限公司
琴江源一紫金蝉茶
祁门县顺辉茶厂
红鼎芽十(祁红金毫)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中华红
河南其鹏茶业有限公司
其鹏牌信阳红
贵州沿河洲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洲州茶—沿河古茶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古树红茶
秀山凯堡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凯堡牌凯堡红茶
上犹县树木园茶场
树木园牌:上犹红茶
龙泉市岩樟源茶叶专业合作社
磨石栏牌龙泉红老枞
海南百圣创科技有限公司
叁杄二国誉礼小金芽红茶
江西绿之叶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正山野红茶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老树红茶
湖南烟溪天茶茶业有限公司
天茶村牌天茶红
紫金县沐林听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沐林听风—蜜香金丝蝉茶(红茶)
特别金奖
福鼎市八闽清音茶业有限公司
八闽清音牌白毫银针
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
鼎白牌白毫银针
福鼎市老茶昌号茶业有限公司
老茶昌牌白毫银针
福鼎妙境茶叶有限公司
荒茶林白毫银针
福建省三山源茶业有限公司
玉琳清语福鼎白茶
福鼎市春绿茶业有限公司
大濶福鼎白茶
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
鼎白牌白牡丹
乳源瑶族自治县华瑶茶叶有限公司
粤白牌白茶
福鼎叶鸣茶业有限公司
叶鸣茶业—贡眉
福建省白之源茶业有限公司
善源白枞小白贡眉
金奖
福鼎市八闽清音茶业有限公司
开元首采牌白毫银针
福建省董德茶业有限公司
董德牌白毫银针
福建省大沁茶业有限公司
大沁白毫银针
福建顺茗道茶业有限公司
顺茗道白毫银针
福建恒馨茶业有限公司
龍井崗白毫银针
福鼎市湖林清茶叶有限公司
福鼎白茶·白毫银针
福鼎叶鸣茶业有限公司
叶鸣 白毫银针
福鼎市柴头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柴头山牌白毫银针
福建福寿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帖山 白毫银针
福建水来香茶业有限公司
水来香 寿宁高山白茶水来香牌白毫银针
广东齐民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红山银刀白毫银针
福建省隆合茶业有限公司
隆合茶业2022年白毫银针
福建福寿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帖山+白牡丹
福建顺茗道茶业有限公司
顺茗道白牡丹
福建省白之源茶业有限公司
善源白心梦牡丹王
福鼎市八闽清音茶业有限公司
八闽清音牌牡丹
广东齐民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红山银刀白牡丹王
福建省政和云根茶业有限公司
2022年白牡丹
福鼎国号茶业有限公司
国号白牡丹
福建省董德茶业有限公司
董德牌白牡丹
福建水木年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水木年2022白牡丹
三江县御香茶业有限公司
三江御香白茶
福建省大沁茶业有限公司
大沁·知青白牡丹饼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大白茶
福建泰美茶业有限公司
泰美茶镇贡眉
福建水来香茶业有限公司
水来香 寿宁高山白茶水来香牌贡眉
福建政和姜小白茶业有限公司
姜小白政和白茶贡眉
福鼎国号茶业有限公司
国号2022年贡眉
福鼎国号茶业有限公司
国号寿眉
福鼎太姥山畲谷幽蓝茶业有限公司
太姥南麓牌白毫银针
特别金奖
潮州市陈韵堂茶艺有限公司
钱尚家牌岽韵香
广东翔顺象窝禅茶有限公司
象窝乌龙茶
广东百香茶业有限公司
百香 鸭屎香
六禾(武夷山)茶业有限公司
东方六禾牌坑涧肉桂
广州茶多哩茶业有限公司
高山鸭屎香
六禾(武夷山)茶业有限公司
东方六禾牌正岩肉桂
金奖
潮州匠心茶业有限公司
甘露大师单丛茶
汕头市金平区宝春茶行
宝春牌凤凰单丛花香杏仁
潮州市湘桥区仙之茗茶叶店
凤凰单丛老枞鸭屎香
潮州市潮安区大质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大质牌凤凰蜜兰香
漳平市仕安茶厂
张士安漳平水仙
武夷山南湖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傲凡尘牌大红袍
汕头市臻正茶业有限公司
三博香牌高山赤叶
汕头市遵古工夫茶有限公司
凤凰单丛—通天香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东潮茶叶商行
凤凰单丛蜜兰香
福建探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武夷岩茶大红袍
潮州市湘桥区金单丛茶轩
潮茶人家牌—乌岽东方红
广东千庭茶业投资有限公司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千庭岽顶八仙
汕头市遵古工夫茶有限公司
凤凰单丛—宋种
特别金奖
双江勐傣茶业有限公司
磨烈
云南臻字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臻字号2022年春布朗山邦盆357克饼
广州市盟海号级茶叶有限公司
盟海号 冰岛老寨
双江勐傣茶业有限公司
大雪山
云南茶谣茶业有限公司(和饮号茶业)
坝卡
广州鑫蕊达茶叶有限公司
鑫蕊达牌福虎班章
云南勐海普熙韵茶业有限公司
普熙韵曼松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2022年春小多依树
双江勐傣茶业有限公司
冰岛春尖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梅子箐
金奖
勐海吉普堂茶业有限公司
藏山613冰岛老寨
云南臻字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臻字号2022年春曼竜357克饼
云南茶谣茶业有限公司(和饮号茶业)
冰岛南迫
云南勐颖茶业有限公司
勐颖牌刮风寨
勐海吉普堂茶业有限公司
藏山603老班章
勐海华农茶业有限公司
班章 普洱茶(生茶)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2022春昔归
深圳鑫蕊达茶叶有限公司
鑫蕊达牌福虎冰岛
澜沧高山雾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高山雾茗牌厚樸生茶
云南臻字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臻字号2022年春景谷山苦竹357克饼
双江勐傣茶业有限公司
昔归无双
勐海普盛茶业有限公司
普盛号 班章孔雀普洱生茶
云南轩阳号茶业有限公司
御品轩阳号 倚邦皇家贡茶·五行太和
云南轩阳号茶业有限公司
御品轩阳号 犀牛塘
云南茶谣茶业有限公司(和饮号茶业)
冰岛地界
云南西双版纳易武宛鑫堂茶厂
高杆古树
勐海吉普堂茶业有限公司
藏山603藏峰
广州贵群号茶业有限公司
2022年麻黑(普洱茶)古树生茶
勐海远达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鑫远达牌帕沙生茶
西双版纳叁伍株茶业有限公司
流派老爷说对味•大雪山
云南景未茶业有限公司
芒俄古树茶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冰岛
普洱布凡茶叶有限公司
2022年岁俸京师迷帝贡瓜
云南农垦集团勐海八角亭茶业有限公司
八角亭七星吉象班章
云南勐海普熙韵茶业有限公司
普熙韵虎跃
云南龙园号茶业有限公司
龙园号易武正山普洱茶紧压茶生茶
国皓古树茶业有限公司
【易武丁家寨】普洱生茶
勐海布有茗茶业有限公司
布有茗老班章
云南苍海纪茶业有限公司
苍海纪+无尽藏(普洱生茶)
西双版纳问鼎天下茶业有限公司
问鼎天下 千羽班章
深圳修享茶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修享王子山曼松
家有名茶茶叶有限公司
大雪山古树
特别金奖
勐海吉普堂茶业有限公司
潜山405蛮润
昆明今雨轩经贸有限公司
金达摩普洱茶(生茶)
勐海千羽茶叶有限公司
八角亭懿品冰岛
家有名茶茶叶有限公司
邦东古韵
勐海极普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极普号班章孔雀
金奖
西双版纳泉海茶业有限公司
泉海 领五福生茶
广州市斗记茶业有限公司
斗记普洱茶金斗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
中茶大红印 尊享版 普洱茶(生茶)
清云凤凰茶业有限公司
土林牌云南凤凰沱茶甲级
广州市斗记茶业有限公司
斗记普洱茶上斗
广东八方茶园茶业有限公司
八方茶园蜜境冰岛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
中茶蓝印圆茶 普洱茶(生茶)
广东八方茶园茶业有限公司
八方茶园老树班章
勐海若雅轩茶叶有限公司
普洱茶
深圳市坐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坐忘 正合心意
双江勐傣茶业有限公司
碧玉天香
清云凤凰茶业有限公司
土林牌达摩禅茶
西双版纳叁伍株茶业有限公司
流派老爷说对味•澜沧味•醇甄
双江勐傣茶业有限公司
勐傣留香
云南润土茶业有限公司
润土 润藏500冰岛地界普洱生茶
特别金奖
云南洪普号茶业有限公司
洪普号南糯山普洱熟茶
云南龙园号茶业有限公司
龙园号龙园九星班章普洱茶紧压茶熟茶
深圳市坐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坐忘 混沌
勐海宝和祥茶业有限公司
2022年 虎洱熟茶
勐海普盛茶业有限公司
普盛号 老班章
金奖
云南润土茶业有限公司
贡聘号 列传L00普洱熟茶
镇沅圣润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圣润祥和+圣润砍盆箐之巅
勐海普盛茶业有限公司
普盛号 荷露饮普洱熟茶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缅宁号
云南昆明郎韵茶叶有限公司
布朗 熟
云南轩阳号茶业有限公司
轩阳号+犀牛塘古树熟茶
勐海永聘號茶厂
2019秘境老班章熟茶
云南勐颖茶业有限公司
勐颖牌天韵
云南龙园号茶业有限公司
龙园号龙园七子饼普洱茶紧压茶熟茶
云南润土茶业有限公司
贡聘号 世家S01普洱熟茶
云南润土茶业有限公司
润土 紫金印普洱熟茶
勐海永聘號茶厂
永聘號1901熟饼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大雪山熟
勐海龙园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几棵树国石
勐海华农茶业有限公司
班章熟饼 普洱茶
特别金奖
广西村姑茶业有限公司
村姑16103
广西横县芊茗阁茶业有限公司
芊茗阁牌花香六堡茶
金奖
广西横县芊茗阁茶业有限公司
芊茗阁牌参香六堡茶
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
熹誉牌—T19103六堡茶
祁门县祁名顺辉茶叶专业合作
芦溪安茶
广西凌云一尖茶业有限公司
尖牌凌云白毫茶六堡茶散茶
广西梧州芙叶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芙叶 F2201
广西村姑茶业有限公司
村姑六堡原种明前茶
广西梧州茶船古道陈茶有限公司
花香六堡 0202花香
特别金奖
湖北山精石液茶业有限公司
楚希牌远安黄茶
宜昌鹿林茗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古苑金贡—传统工艺黄茶
远安县晟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南晟茗牌远安黄茶
金奖
远安县鑫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远安黄茶
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
鸿雁牌英葟黄茶
远安县晟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南晟茗牌远安黄茶(黄金芽黄茶工艺)
远安县晟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南晟茗牌远安黄茶(御金香黄茶工艺)
特别金奖
广东橘香斋大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陈李济—八年陈皮白茶茶饼
江门市新会区泓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侨津/侨彤
金奖
云南润土茶业有限公司
润土 陈皮熟茶龙珠
汕尾市释茶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金花普洱生茶砖
江门市粤宝堂茶业有限公司
粤宝堂2017年东甲圈枝陈皮二红皮(八年树)
云南润土茶业有限公司
贡聘号 白珍珠陈皮白茶龙珠
深圳市天行健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冠饮山国天马大红柑普洱茶
江门市新会区腾雨陈皮茶业有限公司
腾雨古茶陈皮白茶
金奖
霞浦县梨花草堂农业专业合作社
梨花草堂茉莉银针王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