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重点打造

找到约7,465条结果 (用时 0.043 秒)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对《关于确立湖北茶叶品牌战略,重点打造“一红一绿一黑”品牌建议》的答复

8月31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陈晓燕委员提出的《关于确立湖北茶叶品牌战略,重点打造“一红一绿一黑”品牌的建议》从五个方面予以了答复。

提案答复如下:

01

关于确立湖北茶叶品牌战略

省发改委在牵头推进全省茶产业链建设过程中,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结合我省茶产业品牌发展现状,研究确定包括恩施玉露、宜红工夫茶、赤壁青砖茶在内的7个品牌为省级重点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并制定《湖北省茶产业链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工作举措等,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湖北省农产品品牌三年培育方案》,提出将重点支持赤壁青砖茶等区域公用品牌;《湖北省种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重点打造包括赤壁青砖茶在内的一批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19年1月,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湖北省农产品品牌三年培育方案》,提出将重点支持恩施玉露、宜红茶、赤壁青砖茶、利川红等区域公用品牌。

02

关于健全品牌标准体系

省直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积极有序推进标准化工作。一是指导各茶叶主产区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品牌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制定茶叶等级标准体系和全流程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着力塑造湖北茶叶品牌特色,提升产品质量。推动健全重点区域品牌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权限,强化授权管理,推动品牌管理规范化。二是积极推进茶产业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已指导行业组织和企业制订出台茶产业地方标准89项,对提高我省茶叶“一红一绿一黑”品牌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03

关于聚力茶叶品牌宣传

历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恩施玉露、宜红茶、赤壁青砖茶、利川红在中央电视台亮相,2020年,全省遴选24个区域公用品牌与中央电视台品牌强国合作,其中“一红一绿一黑”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均入选进入央视宣传。同时组织起草《关于实施品牌战略推进茶产业链发展的若干措施》,研究提出了品牌建设、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用地用电等12条具体扶持政策,将由20个省直部门联合印发。整合财政奖补资金和省预算内资金超过1.5亿元,支持重点区域品牌下的重点龙头企业推进品质提升、加工升级、茶文旅融合、品牌宣传等项目建设。

04

关于聚势提升品牌影响力

2018年4月,继推荐“恩施玉露”“利川红”成为东湖国事活动茶叙用茶、联合国粮农组织会议用茶之后,抢抓机遇,继续扶持在大平台上宣传推介,“恩施玉露”“利川红”“赤壁青砖茶”分别被指定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绿茶、红茶、黑茶类独家供应商,作为中国绿茶、红茶、黑茶的优秀代表对外交流合作。2021年4月12日,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期间,恩施玉露、利川红等茶产品,作为湖北名片获得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支持八马茶业、中茶公司、湖北省楚商联合会等单位与湖北产区合作,深耕武汉市场。2022年7月17日,春季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举办湖北“一红一绿一黑”名优茶专场,“利川红”亮相“品鉴第一泡茶”,活动签订了“利川红”区域公共品牌大湾区推广推介战略合作协议。省农业农村厅连续多年支持“一红一绿一黑”重点茶企参加国际茶日(湖北)活动、湖北农业博览会、食品博览会、种业博览会、中国国际茶博会、武汉茶博会、“湖北名优茶·健康边疆行(沿海行)”等大型经贸和文化交流活动,大大地提升了湖北名优茶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

05

下一步重点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在区域品牌建设、推进产业链建设、强化品牌宣传推介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恩施玉露、利川红、赤壁青砖茶等湖北优秀茶叶品牌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的跨越。

一是聚焦区域品牌建设。加快推进品牌合法化,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完成部分品牌的重新注册登记,努力实现省级重点区域品牌合法化。加快推进品牌管理规范化,支持推动省茶叶协会成立品牌管理专业委员会,统筹省级茶叶重点区域品牌标准制定、授权管理等工作,健全规章制度,明确管理权限,加快管理规范化进程。加快推进品牌等级标准化,组织省茶叶协会和茶叶学会研究制定重点区域品牌的省级茶叶等级标准体系和全流程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着力塑造湖北茶叶品牌特色,提升产品质量。

二是推进产业链建设。目前省级和省内主产区已成立了茶叶产业链工作专班,全省逐步形成了部门联动、上下协同的产业链推进机制,已研究制定《湖北省茶叶产业链实施方案》,将聚焦恩施玉露、宜红茶、赤壁青砖茶、利川红等重点区域品牌,统筹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大力实施品牌培育、龙头壮大、补链强链、品质提升、市场拓展、科技赋能六大工程,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区域品牌价值50亿元以上1个、30亿元以上3个。

三是强化品牌宣传推介。从省级层面推动恩施玉露、宜红茶、赤壁青砖茶、利川红等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推介机制,组织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会等活动,支持全省各地挖掘湖北茶历史、茶文化资源,举办参加各类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型茶事活动。组织重点茶企举办高层次品牌推介活动,借力主流媒体、新媒体广泛宣传,登陆央视、主销区省级卫视等主流媒体,利用机场、高铁、公汽和城市标志物及高速主干道等平台,全方位加强广告宣传,通过专场推介、媒体宣传、茶艺展示、市场开拓等综合措施,提高湖北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版权声明]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云南省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云南5年内打造千亿云茶大产业

 

云南省政府办印发《云南省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云南要抓住全国茶叶市场从“名茶”到“民茶”向理性回归的机遇。2018年-2022年之间,以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为重点,着力推进基地提升、主体培育、品牌打造、质量保障、科技创新、市场开拓、消费透明、文化引领等重点工作,打造新时代千亿云茶大产业。

 

将30个知名古茶树(园)基地

打造成产业名片

 

《方案》明确,到2020年,全省茶叶面积稳定在630万亩左右,茶叶产量达到38万吨,综合产值达到1000亿元;茶产业人均收入从2900元增加到4000元;打造综合产值5亿元以上重点县、市、区30个,其中,50亿元-100亿元2个、20亿元-50亿元10个。到2022年,全省茶叶面积稳定在630万亩左右,茶叶产量达到40万吨,茶叶综合产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茶产业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打造综合产值5亿元以上重点县、市、区35个。其中,100亿元1个、50亿元-100亿元2个、20亿元-50亿元15个。

 

此外,2018年启动古茶树保护和利用立法工作,制定我省古茶园、古茶树管理技术规范。着力打造30个知名古茶树(园)基地,将古茶树(园)打造成为我省高效益、有特色、竞争力强的茶产业名片。到2022年,打造3个茶产业三产融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以茶叶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园区、10条茶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建设100个秀美茶园、美丽茶乡村。

 

重点打造凤庆、勐海、思茅

3个茶叶加工园区

 

以培育茶业大集团、“小巨人”和龙头企业为重点,省级重点扶持年产值5亿元以上茶业企业10户,州、市、县、区重点扶持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茶业企业30户。

 

落实茶叶加工园区土地、用电、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茶企向加工园区集中,重点打造凤庆县、勐海县、思茅区3个茶叶加工园区。到2022年,全省茶叶精深加工比重提高到80%以上,3个茶叶加工园区产值总和达到100亿元以上。

 

突出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等云茶品牌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加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支持各地、有关企业积极申报云南名牌农产品认定和品牌价值评价。到2022年,力争全拾三品一标”茶叶认证面积达到300万亩以上。

 

加强宣传和推介普洱茶、滇红茶公共品牌,支持每个重点产茶州、市打造1-2个区域品牌,全省着力打造10个区域品牌。积极推动普洱茶生产技艺入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围绕大型龙头企业,择优重点培育10个有规模、有前景、基础好、效益好的企业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和国际认可度。到2022年,品牌产品占成品茶销售量比例达到70%以上。

 

完善经营者诚信体系建设

曝光失信经营者黑名单

 

建立完善茶叶质量生产控制标准、检测检验和监管体系,严格云茶市场准入、流通、仓储各环节管控,实现云茶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采取最严厉措施、实施最严格监管,千方百计提高云茶质量安全的“公信力”。

 

以茶叶生产企业、茶叶销售市尝电商营销为重点整治范围,以普洱茶制假售假、以次充好、编造年份为重点整治内容,对企业生产、市场销售、产品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无死角严格监管,及时公布检查结果,从严、从重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强化社会监督,畅通消费者权益维护渠道。完善茶叶经营者诚信体系建设,加大违法失信经营主体惩治力度,及时曝光失信经营者黑名单。

 

瞄准欧美等重点区域

做大“民茶”市场

 

抢抓全国茶叶市场从“名茶”到“民茶”向理性回归的机遇,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搭建多元营销网络,构筑放心云茶体系,努力提高云茶市场竞争力。其中,瞄准重点市场,稳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巩固华南地区传统市场,开拓东北、西北、华北地区新兴市场,扩大藏茶(边销茶)市场份额,培育华东、华中地区潜力市场,深入拓展欧美、中东、东南亚、南亚等国际市场,努力构建云茶市场新格局。

 

完善营销网络,以一线城市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在全国省会城市择优建立10个云茶展示贸易中心,辐射带动二三线城市设置营销中心、分公司,大力发展经销商,开设专营店、代销店、体验店等,项目实施纳入“云品连锁(专卖)”补助范围。鼓励支持网商、网店发展,努力构建交易中心、茶城、茶店、网店齐头并进的云茶市场网络体系。

 

持续举办“云茶中国行”活动,扩大云茶知名度。推广“茶产业+互联网+金融+现代物流”的创新运营模式,推动茶产品连锁经营、直供直销、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和现代交易方式。大力开展电子商务进茶区综合示范,在全省创建10个茶叶“淘宝村”,提高电商覆盖范围。定期发布云茶产品产销供求信息、价格指数,提升市场话语权。

(来源:昆明日报)

 

 

 

 

湖南: 强力打造公共品牌 早日实现千亿产业

湖南是传统的产茶大省,种茶历史悠久、茶叶品类齐全,既是全国著名的“名优绿茶优势产业带”、“中国黑茶之乡”和标销茶生产加工中心、“中国黄茶之乡”、中国花茶大省,又是全国红茶的主产区。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充分发挥湖南茶类齐全的优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协会平台”的原则,围绕湘茶优势特色、区域特点,重点打造“湖南安化黑茶”、“潇湘绿茶”、“湖南红茶”、“岳阳黄茶”四大省域品牌,构建千亿湘茶产业的支撑极,通过品牌效应,全面提升湖南茶产业整体实力与综合效益,极大地加快了建设千亿茶产业的步伐。

 

2017年湖南省茶园面积243万亩,产茶25.1万吨,出口4.7万吨(含边贸和代理出口),创汇1.6亿美元,实现茶叶综合产值71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强化了对茶产业扶持,整合项目加大了资金投入,相继出台了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制定并完善了茶产业的发展规划,为湘茶跨越式发展、实现千亿目标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具体支撑。

 

千亿产业建设下的品牌打造

——继续支持安化黑茶品牌

 

黑茶作为湖南省茶产业异军突起的闪亮名片,2017年,包括安化黑茶在内的全省黑茶产业实现综合产值250亿元,年增长超过10%,并走向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性通途,已成为千亿湘茶重要的增长极和支撑极。为此,湖南省委省政府在继续打造安化黑茶品牌的同时,进一步放大产业效应;重点建设以安化、临湘为核心,涵盖安化、临湘、桃江、赫山、资阳、沅江、新化、桃源、溆浦等为主的湖南安化黑茶产业带;主要支持公共品牌的宣传与推介、加工工艺及品质提质升级、黑茶精深加工及衍生品开发、产地的延伸及质量监控、国内市场拓展及国际市场的开发等。

 

坡绿飘香(吴海安)

 

——重点打造湖南红茶公共品牌

 

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不断兴起了红茶消费热,湖南省抓住“一路一带”难得机遇,不失时机地因势利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公共品牌为抓手,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集中力量重点打造“湖南红茶”省级公共品牌。在政策、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与支持,扶持以新化、安化、宜章、桃源、石门为重点,涵盖平江、古丈、保靖、沅陵、慈利、城步、洞口、新化、桂东、江华、常宁、炎陵等区域的湖南红茶”公共品牌核心产区红茶产业的发展。健全标准体系,保障茶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拓展湖南红茶”品牌的国际国内市场,不断提高红茶产业综合效益;支持龙头企业品牌打造,增强竞争力,致力于将湖南红茶”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茶叶品牌和千亿湘茶产业新的增长极。

 

——继续支持潇湘绿茶品牌打造

 

绿茶是湖南省优势茶类,综合产值占全省的40%在湖南省发改委、省农业委促进企业精准扶贫,打造千亿湘茶产业的支持领导下,湖南省大湘西茶产业发展促进会牵头整合了包括湘西州、怀化、张家界三市及石门、安化、洞口、新化等县大湘西地区的茶叶品牌,统一打造“潇湘”牌,积极推进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为此,湖南省委省政府肯定并支持继续推进“潇湘”绿茶品牌打造,积极拓展“潇湘”绿茶的国内外市场,强化千亿湘茶产业绿茶的支撑作用。

 

——支持岳阳黄茶品牌发展

 

岳阳黄茶是湖南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茶类,在岳阳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下,正成为环洞庭湖产区的一张名片。为此,湖南省委省政府肯定并支持以君山为核心涵盖云溪、君山、华容、汨罗、湘阴、宁乡等的环洞庭湖岳阳黄茶区域公共品牌优势产区构建和“岳阳黄茶”品牌的打造

 

加强四大品牌宣传拓展国内国际市场 

 

湖南省重点支持湖南安化黑茶、潇湘绿茶、湖南红茶、岳阳黄茶四大省级品牌,制定公共宣传计划,扩大强化主流媒体、公共场所、网络媒体的公共品牌宣传密度;支持举办和组织参加各地茶专业博览会、展销会、推介会、经销商会等;继续举办好“中华茶祖节”、“湖南(国际)茶业博览会”,加大品牌推介,提升品牌形象,积极拓展市场;支持推进茶、茶文化进餐饮、进机关、进景区、进校园、进超市、进社区等行动,支持公共场所免费饮茶装备配置,便利饮茶,复兴传统公共消费市场;创新实体店经营,发展电子商务、配送、代理、直销、批发、邮购、微营销等新型市场业态;抓住“一带一路”和“开放崛起”建设机遇,扩大绿茶出口、加大红茶出口,推动黑茶、黄茶、花茶、白茶出口,积极开拓品牌湘茶国际市场。

培育核心龙头企业整合产业优势资源 

 

以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为重点,坚持“扶优、扶大、扶强”,培育壮大10个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打造企业品牌,增强竞争力。建设20个现代化茶叶加工示范企业,加快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升级换代;鼓励龙头企业在环境适宜、资源丰富的山区,建设高标准自有茶园基地,标准化加工、生产,构建“龙头+基地(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茶农”产业发展模式;推动龙头企业以经营优势为前提,以品牌整合为契机,以参控股方式,组建品牌联盟;推进以综合性核心龙头企业为主带动、生产加工企业集聚的省、市、县茶叶产业园区建设;有选择性地重点扶持优势龙头实力企业,推进建设茶文旅研养综合产业项目,拓展产业链,扩大带动面,放大龙头效应,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至2020年,分类扶持打造300亿元以上的湖南安化黑茶产业集群、400亿元以上的潇湘绿茶产业集群、200亿元湖南红茶产业集群、100亿元的岳阳黄茶产业集群,早日实现千亿茶产业目标。

 

建立健全质量标准 完善加强市场监管

 

按照科学部署,建设高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加强标准化茶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机械化采摘及管理规范;建设标准化、清洁化、自动化的加工工艺与生产线;制定并推广区域公共品牌茶类产品的系列标准,不断提升企业产品标准,构建完善的茶产业标准体系。建立健全茶叶质量生产控制标准、检测检验和管控体系,抓实投入品源头管控,严格湘茶市场准入、流通、仓储各环节管控,建立全省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加大标准宣传和执行落实力度,加强行业自律;鼓励企业开展SC、ISO、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大市场整治力度,维护品牌和消费者权益。

 

强化科技引领效用,增强产业竞争力

 

依托湖南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加强适合茶产业发展的特色种质资源选育及复壮,山区茶园机械化管理及采摘,湖南红茶特定品质加工技术及工艺,清洁化标准化设备智能操作,茶叶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支持重点龙头企业与省内外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建立博士后、院士工作站点;龙头企业研究开发特定方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不断提升茶产业科技含量。推进茶叶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下乡进村入户,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与运用。加大茶叶生产技术、营销管理、茶文化人才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增强湖南茶产业竞争力与发展后劲。

 

推进茶文旅融合,放大产业综合效益

 

支持各地举办采茶节、茶祭祀、茶禅会、斗茶赛、茶艺师赛、茶旅节等不同形式、丰富多彩、民族风情浓郁的茶文化节会活动,建设结合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用茶文化串成一线,具有湖湘茶文化特色的茶博览园、茶博物馆、国茶馆、茶体验店、茶产业集群园区。加强茶文旅养融合,引导茶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科普教育、养生养老深度融合,茶文旅科养,五路交融,跨界拓展,从而以旅兴茶,以茶促旅,旅养结合,五位一体,带动农户当地就业;同时,通过专业合作社连接、农民土地入股、农舍民宿等形式与渠道,引导并转移更多的农民向茶园业主、产业工人、三产服务等领域,实现当地稳定就业、增收致富,在加快千亿产业建设步伐的同时,为茶叶精准粉扶贫、农村振兴、小康湖南、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进一步放大产业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挥行业组织服务职能推动产业科学健康发展

 

以建立健全茶产业相关行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独特优势、桥梁纽带和参谋作用为手段,通过充分发挥茶业协会、茶叶学会、大湘西茶产业发展促进会等社会组织开展技术推广、品牌宣传、文化挖掘、组织参展参会等活动的职能,促进行业自律,规范同行业企业之间生产经营行为的行业指导、协调与服务的作用,积极推动茶产业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行业内公平竞争,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努力构建产业服务体系,促进千亿茶产业的早日实现。

 

依据湖南省茶产业发展现状,为早日实现千亿湘茶产业,建议湖南省政府设立千亿茶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同时整合省直相关部门项目资金,突出支持市场开拓、品牌宣传打造、龙头企业培育、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广、品牌茶出口、茶旅文融合等。各级政府相应设立茶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茶叶良种繁育推广、茶园基础设完善,支持生产加工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标准体系建设,支持市场渠道建设、参会参展、产品质量认证、知名品牌申报等。并通过政府投入、企业融资,个人、集体投资和银行信贷等社会多元化投入方式,积极拓宽引资渠道,努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茶叶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同时,近年来湖南省茶业协会、省茶叶学会、大湘西茶产业发展促进会等行业组织对产业的推动与服务作用不断增强,应在政策层面落实行业组织通过公共服务购买、服务项目申报、服务平台构建等形式,给予行业组织相应的资金支持,提振行业组织服务产业积极性,保障其工作的有效开展及其作用的发挥,以推进全省茶产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本文作者为湖南省茶业协会会长、湖南省茶业集团董事长周重旺)

*本文根据2018年3月5日的湖南省茶业协会会员大会的工作报告改编

找到约7,373条结果 (用时 0.01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9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