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只属于你的绿茶

找到约718条结果 (用时 0.028 秒)

茶叶榜丨黄山白茶(一款白化叶的绿茶,综评9.0分,茶语评9.0分)


本款茶综合评分9.0分,茶语网综合评分排名第73名。

 

一款来自黄山,白化品种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绿茶。

 

茶叶外形可人,显金边,内质也有不错的表现。看似茶汤清浅,实则滋味饱满,回味有余。香气清鲜,栗香浓郁,呼吸之间带有花香,令人愉悦,滋味也很饱满,有一定的鲜爽度和回甘度。总体协调性颇佳。

 

基本信息

品牌:甘白香

茶类:绿茶

产区:安徽

生产时间:2016年

 

冲泡准备

茶样:3g

茶具:盖碗、公道杯、随手泡、品茗杯、茶荷、茶针、茶盘、茶匙、茶巾

用水:茶语专用水

 

干茶审评

外形挺直,色泽翠绿鲜活,带有芽尖,有金边,白毫显露,带有单片叶,匀整度较高。干闻清香幽雅。

 

冲泡审评

第1泡:90℃冲泡10s

汤色清浅,近水色;香气清鲜纯正,炒板栗香明显,略有花香;滋味甘鲜,爽口,微微带咸,两颊生津快,回甘较快。

 

第2泡:90℃冲泡20s

汤色浅黄,白毫丰富,明亮度高;板栗香浓郁,花香鲜锐,香入茶汤;汤感较稠,汤水细腻,入口顺滑,滋味鲜爽,茶汤带咸,微有涩感,化开快,有回甘生津。

 

第3泡:沸水冲泡30s

汤色浅黄,白毫丰富,明亮度高;稍有栗香,微有花香;茶汤细腻,滋味鲜活度高,爽口性好,微涩,回甘生津好。

 

第4泡:沸水冲泡40s

汤色清浅,明亮;稍有栗香;滋味淡,鲜活度高,微涩,有回甘生津。杯底留香持久。

 

叶底审评

叶底肥软,色泽黄绿偏白,叶质柔软,略有红梗,有焦红边,一芽二叶为主,带有单片叶。

 

茶语审评

外形挺直,色泽翠绿鲜活,带有芽尖,有金边,白毫显露,带有单片叶,匀整度较高。干闻清香幽雅。

 

汤色浅黄,白毫丰富,明亮度高。香气清鲜纯正,炒板栗香浓郁持久,带有花香,令人愉悦,其香入茶汤,杯底留香持久。茶汤有一定浓厚度,汤水细腻,入口顺滑,滋味甘鲜,微微带咸,微有涩感,回甘生津好。

 

叶底肥软,色泽黄绿偏白,叶质柔软,略有红梗,有焦红边,一芽二叶为主,带有单片叶。

 

茶语评分:9.0

 

专家审评

茶叶属于白化绿茶,干茶凤尾形、较挺直、嫩绿带翠金边显;汤色浅嫩绿、清澈明亮,香气清高、鲜爽、花香显,滋味清鲜、甘和,品质优异;叶底较嫩、成朵、玉白鲜亮。

 

本期专家:张颖彬 

专家评分:9.2

 

茶树白化品种是由一类茶树特殊突变体培育而成的,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生长出白化新梢和嫩叶,化学成分含量受环境条件而产生波动。

 

白化品种的茶叶,在古时就已有了。只因量少而稀,很少被大众所知,因其氨基酸含量特别高、滋味鲜醇而备受文人骚客推崇。除了黄山白茶,还有安吉白茶广为人知。

 

来吧,说说你喝到过的那些白化茶吧……

 

绿茶冲泡方式可点击视频查看

 

 

 

 

茶语网经典好文传送门

捡碎瓷片捡成百万富翁?
这八大古窑遗址等着你!

舌尖上的西藏:

 

那些藏区美食和茶教会我们的事儿

 

他们用近千吨茶、耗时十数年

终于揭开了易武茶陈化内幕让春雨医生张锐猝死的心梗离你有多远,
跟你的日常饮茶量有关!
茶语评测5款星巴克茶叶,
最低仅6.9分(每喝一口都让我们绝望)

 

 

 

警惕普洱茶的“绿茶化”

普洱生茶是绿茶的“悖言乱辞”由来已久,眼下,甚至连云南普洱茶界都有人下了定论,将普洱茶“绿化”,自毁长城,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1、东施效颦只会迷失自我

翻遍浩如烟海的茶学研究文献,似乎并没有哪位真懂茶的茶学专家下过这种结论。我只知道,很多资深茶学专家称普洱生茶为:“晒青绿毛茶”。

咬文嚼字的专家很慎重的在描述普洱生茶的一些属性,给了很多前提和限制,晒青,是绕不去的一道工序;毛茶,意味着是半成品;一个“绿”字最巧妙,但再天衣无缝的悖论,终究跑不出悖论的属性,正是这生茶“绿化”陷阱之所在。

普洱茶和那些小叶种绿茶有近似的工艺——杀青。但毕竟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原料类型。普洱茶引以为荣的乔木大叶决定了其后期仓储转化的物质基础,也是普洱生茶在长期存储过程中给人带来的惊喜源。

基于此,普洱茶或者说“晒青绿毛茶”和绿茶的分水岭就出现了。绿茶讲究色、香、味、形,讲究鲜爽香,并且围绕这些特征有属于自己的保质期。

因此,把普洱茶归入绿茶,或者说是借鉴绿茶,无异于东施效颦,同时也埋没了自己最出彩的特点。

六大茶类的划分是为了更好理解茶,不是故步自封狭义去区分茶,并不是某种工艺固属于某茶类,就如同杀青不仅仅限于绿茶。普洱茶国家标准看起来和绿茶相似,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绿茶杀青干燥完工艺就结束了,但普洱生茶只是完成了一部分,接下来的紧压和存放才是这让普洱茶大放异彩的核心工艺。

或许你还会认为,那绿茶紧压存放不是一样?普洱茶国家标准写得很清楚,原料必须是云南大叶种,这也是普洱茶得以越陈越香的核心吧。

西双版纳易武茶区的工艺如是简述:

“按照一芽二至三叶的采摘标准,将採摘好的鲜叶均匀的摊开,晾晒于簸箕等竹皿上,如果采摘不时,过老的茶叶需精细分拣开来晾晒,待萎凋时间差不多,生火准备炒茶。每锅鲜叶量控制在5公斤左右,炒制过程中,一定要专门配备人员把关好火候,根据炒茶师傅的经验,适时调整火候大小;刚开始下锅时,火温偏高,在均匀翻炒过程中,有噼里啪啦的声响为宜;随后,火温逐渐降低,整个炒茶大约需半小时,只有待炒匀炒熟之后,方可出锅。出锅后,把茶叶均匀的撒凉在簸箕中,待基本冷却后,开始以5公斤左右的力道、同方向揉捻,使条索均匀明显。揉捻完后再均撒于簸箕里,次日进行阳光直晒,正常天气,一天翻一次,到下晚即可晒干,这即是‘普洱茶晒青毛茶’的炒制。”

2、茶商在做茶,“大师”在吹牛

普洱茶这几年来自五湖四海的茶商涌向茶山,给我们云南的茶农也带去了若干新的制茶思路。我们纯朴的茶农肯定是谁给钱就听谁的,所以也就出现了我们现在市场上五花八门的普洱茶。

据易武高山村的XX茶农朋友说,一位张口闭口:“‘宋聘号’、‘大红印’是其日常饮品”的何姓“普洱茶大师”,在他们寨子里买了块村民的地,盖起房子,开张做起做何姓普洱。

这位“大师”打着“立志恢复普洱茶传统工艺”的口号,他的普洱茶加工,制作工序可以说是精了又简,简了又精。

说起来你可别不信,第一道工序:他把采回的鲜叶进行分拣,分拣完后即不进行摊凉,也不筛粗除病,往往将萎凋的鲜叶直接倒入锅中“杀青”,“杀青”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顶多不超过七、八分钟,甚至五六分钟也是常事。

随后的揉捻工艺,由于“杀青”没杀熟,到第二天晾晒时,炒过的鲜叶大部分变得红梗红叶。如此一来,茶梗和叶片的细胞结构直接坏死,失去好茶应有的基础品质,宛如动物的身体受到重击后溃烂,细胞死亡一样。

如此一来,何姓“大师”的易武茶,冲泡成的茶汤就是红色的,乍一看,仿佛陈年茶汤似的,而其真实目的,莫过非就是制造假陈化效果,以此蒙骗少知消费者。

何姓“大师”“教导”大家说,他的这种工艺两三年就好喝了,不用等十几年。其实,倒不如说,他这样粗糙浅薄的工艺迫使茶本身失去了活性,后期的发酵和转化都成了问题,丧失了普洱茶的光焰。

我们必须承认,经验是历史长河、人类文明、社会实践的沉淀,我们没有理由轻视创新,更不可蔑视经验。在普洱茶的领地,我们常常鼓励传统与创新融合,但仍然必要将成熟的主流产品与实验性产品区分开来,让时间领导消费市场去证明一切。

多年来,伴随着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与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普洱茶。普洱茶成为一种健康饮品的象征,熟茶对应的养生健康,生茶对应的口感转化,为我们在普洱茶的体验上带来了回味无穷的乐趣。

3、茶路漫漫,不争朝夕

普洱茶已然成为了一种地理标识,同时也是广大消费者对普洱茶消费的一种普遍共识。这种共识囊括了用户的体验,口感记忆,体感及长期饮用的嗜好与经验等等。

而今天的普洱茶界,总有那么一些人为了名利,做了诸多背离共识,甚至将普洱茶“绿茶化”的行当,企图让普洱茶陷入“无名”“无类”“无谱”的境地,着实令人生厌。

例如,茶性寒凉,对于脾胃虚弱的人而言就只能告别这个美妙的味觉之旅,例如,喜好收藏普洱茶的老茶客又需要战战兢兢的去等待那个未知。遗憾与美丽交相并存,就像普洱茶的中国属性,处处体现着中庸之美。

“不忘初心”、“怀素抱真”。事实上,不独普洱茶,在中国茶的舞台上,各茶类都需要守住自己最本真,最核心的东西,固本弘毅。唯有这样,才能在信息多元、市场多样的大千世界自如遨游,独立不迁。

回顾茶史,过去追求鲜、香的茶商,浩浩汤汤开创了“清香型铁观音”的时代,但那个时代的好景不长,铁观音终究逃不出“唯利”的死胡同。

早些年,浙江大学专做茶叶公共品牌评估的机构,一直将铁观音视为珍宝,历年排名,屡夺魁首。今天你再去研究研究,在朝晖夕阴,变幻莫测的茶市,在清香型中栽过根头的安溪铁观音,早已面目全非,在茶市排进十都算是“阿弥陀佛”了。

茶路漫漫,不争朝夕。今天的普洱茶,历经沧海桑田,风雨洗礼,勇夺“魁首”之位,确实是云南茶业的荣耀,这不仅仅依托于普洱茶与生俱来的“王者”风范,更在于万千茶人的赤子茶心。

戏剧家曹禺先生说:“一时成败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勿忘初心,防微杜渐,这是历史以来所有为业者的品质,我们要引以为鉴,保护普洱茶,警惕普洱生茶的“绿茶化”。

老茶:“可以喝的古董”

泉州不仅是茶叶生产大市,更是茶叶消费大市,爱茶人多,收藏老茶的人也多。铁观音、白茶、岩茶、普洱茶……一些年份久远、具有收藏价值的老茶,受到泉州茶人的追捧。老茶不仅越老越香,而且药用价值高,部分茶还会随着年份增加而不断升值。

老茶存储有讲究

陈年铁观音是主要收藏对象

福建省收藏家协会老茶收藏研究会会长叶志祥是个地道的安溪人。在茶都成长的叶志祥,耳闻目染,对茶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爱屋及乌、喜欢茶的叶志祥,同样痴迷于收藏老茶。上世纪末,他就尝试着学做茶叶生意,同时收藏一些老茶。后来,叶志祥有更多的机会与各茶商、茶农接触,也为他收藏一些好的老茶提供了条件。经过近20年的不断积累,叶志祥现在收藏的老茶已达1.5万公斤,包括陈年铁观音、白茶、岩茶、普洱茶、绿茶,成为远近闻名的老茶收藏“大王”。

“陈年铁观音在我的老茶收藏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叶志祥说,民间的许多茶农有些卖不掉的茶叶,以为都过期了,就想把它们处理掉。这种情况下,他会亲自登门拜访,有时候能免费收到一些品质不错的“过期茶叶”,有时候花个两三百元就能把一大袋的“过期茶叶”收入囊中;而当茶农正在出售新茶的时候,他就会询问他们是否有剩余的老茶没有卖出去,在进一步沟通中最终达成“买一送一”,即购买新茶赠送老茶。

“我更注重收藏陈年铁观音,主要是因为它有不少妙用。”叶志祥介绍,陈年铁观音搭配各种天然植物,适宜各类人群饮用;陈年铁观音加入1—2粒咸橄榄,可快速消积解胀、排油解腻;与适量的陈皮、菊花一起泡饮,有清热降火的功效;若加入适量麦芽、神粬,能起到安神助眠的功效;若添加红枣、桂圆肉,具有暖胃健脾的功效;陈年铁观音茶叶的另一大功效就是帮助治疗消化不良,有胃胀不止的朋友不妨试试;陈年铁观音还含有一种黄酮的混合物质,能够起到杀菌解毒的功效。

“收藏老茶同样讲究一种缘分,属于你的,不管经过多少波折,最后还是会属于你的,逃也逃不掉。”叶志祥坦言,只要有心收藏老茶,就会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为你提供各种资讯,让你打开收藏老茶的渠道,丰富老茶的品种。

好茶成就未来老茶

一说起老茶,许多人会下意识想到普洱茶。但如今,老茶这个说法已经从普洱延伸到白茶、红茶、乌龙茶,甚至连绿茶、黄茶也开始出现老茶。

叶志祥更钟情于陈年铁观音。在他看来,好原料、好工艺、好仓储成就了最好的茶。原料是陈茶的基础,一百年前的垃圾存放到今天还是垃圾,只有好茶存放经年才会变成老好茶。其次是工艺,传统工艺的铁观音,绿叶红镶边,无论是做青还是焙火都非常到位,若不经心可能误以为是岩茶。最后是保存,存茶必须选择干燥、阴凉的地方,茶叶用陶缸、铁罐、木箱等装好,做好密封、避光、防潮,在常温条件下储存;存放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温湿度的变化,一旦湿度升高必须马上打开门窗通风或用木炭吸湿;还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翻堆,让茶叶透透气,均匀转化;也有人把老茶压制成饼,以便于收藏、储存。

1992年安溪老茶

老茶受追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首先,从老茶本身具备的品饮价值来说,老茶存放的年份、干茶的活性以及冲泡后的陈韵,带给品饮者与新茶完全不一样的感受,让其欣赏岁月沉淀的艺术。其次,老茶具备收藏价值,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盈利点。再次,老茶热,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茶、了解茶、品饮茶,这无疑促进了茶叶消费的增长。

“今天的好茶,才是将来的老茶。”叶志祥说,不论老茶是因商业炒作还是消费需求,其价值一定是建立在好茶的基础上。只有用好的工艺生产出的茶,拥有好品质好口感的茶,才有收藏的价值。只有按照严格的温湿度标准与卫生条件保存的茶,保持茶叶本身品质的茶叶,才能形成真正的老茶。因此,不是所有茶都适合存放,有些茶就适合当下喝,有些茶就适合存放几年再喝。就比如绿茶,绿茶的品质特色就是氨基酸、维生素、芳香类等物质丰富,后期没有微生物参与转化,越陈其活性物质越少;而红茶中所含的活性物质已完全被氧化,微生物几无物质可转化,陈年亦无益。

“老茶必须具备冰、爽、润、滑、甘、甜的特性,这样的老茶才值得收藏。”叶志祥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市场的变化,人们的感知已经很难不被这个纷乱复杂的世界所影响,因此需要保持自我丰富的感官世界与理性思考判断。老茶不一定是好的,好茶也不一定非要老,只有今天的好茶才能成为将来真正的老茶。

1997年铁观音

收藏老茶不要盲目跟风

市场上的老茶一般和三个关键词有关:年份、价格和传说。关于“年份”绝大多数消费者只能从包装和口感方面来辨别,懂品鉴老茶的人又少,一些不良厂家、商家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消费心理,故意将年代不长的新茶标注为陈茶,或者将新茶掺入老茶中,滥竽充数。更有甚者,采取了“湿仓造假”的作假方法,把新茶存放在通风不畅、湿度较高的地窖,因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容易加速茶叶陈化。人为地“加速陈化”的老茶,都会丧失茶叶的本味,只剩下单薄的老味和酵味,品饮起来十分不悦。

近年来,喜欢老茶的群体越来越多,市场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其中,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两个品类老茶表现尤为突出。陈年老茶受到许多资深茶人的一致追捧,并成为不少成功商人出国必带的礼品。

选购老茶的人,一般都是资深茶客。叶志祥建议,作为普通投资者,在不了解茶市之水深浅时万万不可盲目跟风,这主要是因为目前老茶市场还很不规范,价格也无法一概而论。

客观上讲,缺少行业标准是形成老茶收藏、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业界、消费者在判断茶叶品质时,都以各自认知衡量,这是造成市面上老茶品质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

老茶市场不规范的另一表现是以假乱真的多,所以不懂行的市民不要盲目跟风。但对于爱喝茶并真想收藏老茶者来说,茶叶收藏首先是一种感官体验,与别人演绎的故事无关。要想收藏到好茶,就得提高喝茶的品鉴能力。

理论上讲,好的老茶,最突出的香气是木质香和陈香,汤色澄黄明亮,入口纯滑甘甜,馥郁飘香。老茶之所以被称之为老茶,至少要保存良好,年份在10年以上。而收藏者购买老茶最好选择一些具有较长经营年限的品牌茶企。

特级铁观音

存新茶喝老茶品鉴有讲究

“喝老茶,存新茶”是很多茶友的习惯,老茶越陈越香,口感也越佳。但也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成为老茶,没有收藏价值的茶即使存放多年,品质也不会有大的提升。那么,什么样的茶值得收藏呢?又如何品鉴呢?

入口得舒适

茶汤入口,第一感觉,是清甜,还是浓重的苦味,或是厚重的涩味?第一口入口,是不是你能接受的?如果入口就让您对口感非常排斥,那这样的茶,就没有存放的必要。

回甘速度和持续的时间

不管是茶质多好的新茶,制作再好,山头再好,新茶如果说没有苦涩,基本是不可能的。茶汤入口,首先感受是苦味重,还是涩味重,苦和涩,表现不同,苦是单一的,就是舌面感知,涩味应该是舌根或者是舌面,舌两颊的收敛感。好的茶回甘比较快,而回甘的速度和持续的时间都是反映一款茶品质的重要因素。

茶香是否丰富

茶叶的香气很多变,新茶多少会带有青草气。我们在喝茶的时候,除了青草气,还能感受到淡淡的花香或是森林中树木散发的清香,那说明这款茶的品质不错。当然也许在闻茶汤的时候不明显,有些新茶的茶汤香气,会包在茶汤里面,入口之后,上腭会感知这些香气。

茶汤是否有层次感

所谓的层次感,这个词,说起来觉得很缥缈,茶友在喝茶的时候,特别是新茶,可能不会注意,茶汤入口,在舌尖是一个滋味,在舌面又会是另个滋味,舌根又会不同,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茶汤口感也是会有变化的,如果一泡到底,从舌尖到喉部都是一个滋味,这样的新茶,在后面也不会有多出彩的表现。(曾广太辑)

来源:泉州晚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92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