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纸上谈茶

找到约162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纸上谈茶》之一:做茶和做菜

很早就有写些文章的想法,来谈谈茶。

做菜我做过很多,做茶我看过很多人、很多的方式方法,但从没有自己做过,以后也不打算自己去做茶,不过不影响我做好茶,我并不打算往这方面发展,我的目标是能够找到做好茶的人,大家组成团队,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样才能成就一款款好茶。

更不影响我来谈茶,这些谈茶文章系列就叫《纸上谈茶》,就是我只负责谈,是不实际去做的。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诠释什么是好茶,不一定对,就算有争议也是好事,有争议才会有讨论,才会多方融合,才会促进工艺、行业的改进,好事情嘛。

先来说说我理解的做菜。

这里的讨论仅限于青菜,荤菜我觉得和茶离得远了些,就不对比讨论了。洗好择好青菜,滴干水用盘子装好,洗锅后加热至水完全干,放色拉油,可稍多,烧至略微冒油烟,将火调至最大,将整盘青菜放入锅中,急炒,翻动几个来回,让菜匀匀沾油受热,刚熟透溢出少量汤汁,关火,迅速加盐翻动匀匀,不要放入任何味精鸡精,起锅盛盘,大功告成。色泽鲜绿,吃起来脆嫩爽口,怎一个好吃了得。

炒青菜注意事项:不盖锅盖,火要大,青菜下锅水要滴干,下锅要急炒、最好练就单手翻锅的绝活,关火再放盐。

再来说说做茶(讨论仅限于普洱晒青毛茶,其他茶区我涉猎少,就不班门弄斧了)。

1,鲜叶的处理

鲜叶不是太娇气的,不容易吸味,可以通风运下山。萎凋是鲜叶处理的关键,这一步做好了,才有出好茶的可能。整个做茶的过程我理解就是走水、排浊和转化的过程。拿走水来说,我个人理解是萎凋拿掉四分之一的水,杀青再拿掉四分之一的水,最后晒干又拿掉四分之一的水,剩下的四分之一就是干茶了。当然,这个数字不是绝对的,要看茶做茶。

萎凋一定要离地,有条件就用萎凋槽,没条件就用竹筛,放在架子上或者找凳子架空也可,一定要离地,鲜叶萎凋堆放不宜过薄,萎凋过程中要注意定时翻动。



2,杀青

杀青就是炒茶,一般炒茶的过程比较长,都在20分钟左右。单锅鲜叶杀青在7-8公斤为宜。我个人认为滚筒杀青并不一定比手工炒茶差(绝顶高手的小量特制茶除外),推荐滚筒杀青十来分钟,再接锅炒几分钟,这样质量稳定,又可以上量。炒茶需要注意的就是每炒一锅都要把锅洗干净,要有专人控制火来控制锅温,炒茶是个经验活,炒的关键还是炒茶人的感觉,什么时候要快翻还是慢烘非常关键。

(图是南糯山的一个粗制所,锅的斜度似乎不够)
3,揉捻

揉捻非常关键,揉多重,揉几次,都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还是要看茶做茶。一般说来炒完茶起锅后,我建议要手工翻扬茶叶,使茶叶温度快速降下来,再进行揉捻。



4,晒

晒就比较简单了,但也非常关键。杀青完之后,揉捻和晒都非常要注意环境的干净,杜绝异味,这个时候吸进去其他味道再想去掉就不大可能了。晒茶要离地,用竹席离地直接放太阳下晒最好。现在非常流行塑料晒房,也不是不行,但如果高度不够、通风不好,味道就是一个大问题,即使高度够、通风好没雨的时候也一定要在塑料晒房外直接让阳光直晒最好。

就这四步,全程不落地,茶叶就做完了。好不好喝了就知道。


之所以把做茶和做菜对比,就是想告诉你,做茶不是太容易,和做菜不一样,不是说你会做菜就会做茶的。

部分图片来源百度,文章原创,作者吕建锋,就职于51普洱网,后月众筹茶发起人。






《纸上谈茶》之五:好茶公式Alpha版

截止到今天我整整在茶山呆了43天,我一直以我个人的理解去寻找好茶,茶真的是百味,有太多的因素左右,那有没有一个公式可以去推算一款茶是否为好茶呢?这就是我今天想解决的问题。我今天要尝试给一个答案,那就是好茶公式:

生态分数*50%+树龄分数*35%+工艺分数*15%=总分数

公式注解:

1,此公式使用仅限当年普洱生茶,仓储的好茶公式另文详解;

2,总分数。大于60就算及格好茶,越大越好,最高分为100分,反之算差茶;

3,生态分数。推荐值为:完全森林覆盖100分,其他树和茶树数量差不多且有大、高树60分。台地无农残30分,任何生态有农残零分,石化、岩层土壤60分,石化、岩层土壤又在森林中可以直接到80、甚至100分,其他分数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给分数;

4,树龄分数。超过一百年为90分,20年左右为60分,50年左右为75分,超过200年为100分,砍过头的扣10分;至于树龄的理解请查阅我的另一篇文章《纸上谈茶》之二:树龄的诱惑1》

5,工艺分数。鲜叶管理占30分,杀青揉捻占30分,加工环境占40分,工艺分数就是这三项的总和。好的工艺一定是鲜叶管理到位,杀青熟、透,揉捻及时、充分,室外晒干,全程不落地,加工环境宽敞无异味,初制所最好是远离村庄的山上。


森林中的生态小树茶
林子中的初制所晒场

Alpha版是什么意思?

我之前是做开源WEB软件的,Alpha版就是提供测试,但不建议正式使用的版本。还有Beta版就是不稳定,但可以正式使用,正式版就是推荐使用的版本。Alpha版一般不提供数据升级的,用了也升级不了,但Beta版一般都提供数据升级的。

这里好茶公式使用Alpha版,言下之意是这个版本是测试试用的,没有经过市场检验,可以参考使用。

.............

文章、图片均原创,作者吕建锋,就职于51普洱网,后月众筹茶发起人。


《纸上谈茶》之十:如何做一个全新的茶企

2015年5月份的文章,是我当时的思考,接着开始“中国第一款古树普洱茶”众筹,这是我的选择。现在看这篇文章依然有意思,特收录到我的纸上谈茶系列,分享给大家。


传统茶行业的局限、落后性在当今中国显得是那么的落后,这么的格格不入,但凡有点思路想法的人都可以对茶行业数落一番,都可以对茶行业从业人员教育教育,茶行业的聚会被说成是穷人的聚会......

确实是这样!我们中国的茶企,至今没一家真正的上市公司,七万茶企不敌一家立顿的说法,今天依然让我们汗颜;茶行业的高富帅都是其他行业的佼佼者,来茶行业打打酱油,一段时间后高富帅挥一挥衣袖、不玩茶了,大多留下这个行业太差劲、赚不到钱、骗子等一堆之类的说辞;茶叶江山剩下的只是传说,英雄老去,美人迟暮,落日的余晖一直强照着这个曾经傲视全球、今天无足轻重的行业。

斯人已去,空余传说,唯有重新再来!

首选要让自己不懂茶

懂茶,会喝茶要忘掉,工艺要忘掉,深入茶山要忘掉。立足永远绕不开的假传统,动辄消费者永远搞不懂名山古树,讲故事拼口感卖茶,这些统统忘记,先要让自己不懂茶,用全新的眼光来确定战略,看看自己的长处,多向饮料企业学习,如何卖好一款消费茶。

再向消费者学习

看看九零后喜欢喝什么样的茶,是方便,还是口感,还是好玩,还是便宜,还是这些都要有?去高楼大厦看看企业茶水吧,他们在喝什么,用什么喝,我们的茶如何让他们喜欢?去机场候机厅看看,那些旅客随手带的杯子装的是什么,问问他们喜欢什么形式口感的茶。

还要向广告公司学习

产品没做,思路先行。不要怕商标知识产权注册费用,更不要吝啬产品识别系统,砍柴永不怕磨刀功,包装都做不好,商标老变来变去,企业也就黄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要做的茶了

我们是以茶的名义在做饮料,只是我们不提供兑好的液体,我们提供好喝便宜的茶,我们提供方便好玩的茶,创新有时候仅仅是想法。

............

找到约140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