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赞茶诗

找到约311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茶诗中的“贡茶”史


古时候,中国的文人们都喜欢将自己心中的不忿或是现实的生活写入诗歌之中,因此中国的诗歌丰富多彩,既能抒发情感,又能表现现实。


而茶诗也是在这样的文化之中应运而生。茶诗大多由文人雅士在品茶之中创作而出,或写出茶之滋味、或写出饮茶情绪等等。




今天我们就从历史上的那些著名茶诗,来寻找一下关于贡茶的历史吧


⻄晋左思的《娇⼥》诗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茶诗了“⼼为茶荈剧。吹嘘对鼎”。


写的左思的两位娇⼥,因急着要品⾹茗,就⽤嘴对着烧⽔的“鼎”吹⽓。与左思此诗差不多年代的还有两⾸咏茶诗:⼀⾸是张载的《登成都楼》,⽤“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诗句,赞成都的茶;


⼀⾸是孙楚的《孙楚歌》,⽤“姜、桂、茶出巴蜀,椒、橘、⽊兰出⾼⼭”的诗句,点明了茶的产地。到唐宋以后,茶的诗词骤然增多,这些茶诗茶词既反映了诗⼈们对茶的宝爱,也反映出茶叶在⼈们⽂化⽣活中的地位。


自唐以后,历代的名茶绝大部分被列为贡品,每年最早采制的新茶首先派专人送入皇宫,供皇帝享用,往往是为了表示特別的恩宠,皇帝才舍得用茶赏赐亲信的大臣。


唐代柳宗元在《为武中丞谢赐新茶表》一文中写出了得到皇帝赐予的一斤新茶后的诚惶诚恐、欣喜无限的心情:


“臣某言,中使窦某至,奉宣旨赐臣新茶一斤者,天睠忽临,时珍俯及,捧载惊忭,以喜以惶。……衔恩敢同以尝酒,涤虑方切于饮水,抚事循涯,陨越无地,臣不任感戴欣忭之至。



纵观古今诗词,它们都有一大共性,那便是社会职能。透过诗词,我们不仅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情绪表达,思想内涵,更能从中观察出当时的社会民情,风气习俗等。


宋代茶饮风俗形式,在其历史时间与空间具有时代的特征、社会的特色。在宋代,全国范围内出产茶叶200多个品种。其中,皇家的贡茶最具有代表性。


北宋王朝初立,宋帝设立茶局,派重臣督造皇家御茶,他们最终选定福建建州凤凰山北苑贡茶为皇家御茶,旷世奇茗也由此诞生,掀开了中国茶叶史上新的篇章。据记载,皇家贡茶“龙团凤饼”为宋真宗时期宰相丁谓所创,小“龙团凤饼”是宋四大书法家、福建转运史蔡襄所造。


宋徽宗年间,郑可简改制的“龙团胜雪”成为中国制茶史上的一个神话,至今无法超越。


宋代贡茶之美、茶叶之精,使得大量文人墨客为之倾倒。饮茶不仅成了人们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进入上层社会的精神生活,成为文学艺术的主题之一。


在“两宋”时期,先后有180多位诗人、词人用文章赞颂宋代贡茶,诗词达400篇。宋代的贡茶记录着宋代人深耕茶史的足迹,记录着宋茶创造茶史的辉煌。建茶入诗,比比皆是。


北宋文学家苏轼把佳茗和佳人联系在一起,写出了“从来佳茗似佳人”的佳句,为人们所传诵。


陆游写了300多首茶诗,成为历代诗人中写茶最多的一位。陆游对建茶更是情有独钟,他入闽做茶官,就生活在建茶之地建州。“建溪官茶天下绝” 的名句,出自于他的《建安雪》。


欧阳修在病中喜得建茶,品尝之余,遂作《和梅公仪尝建茶》。“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这是梅尧臣的诗句,是说北苑“龙凤团茶”可以比得上“仙人掌茶”,也可与“阳羡紫笋茶” 媲美。



宋人欧阳修《龙茶录后序》中说,“茶为物之至精,而小团又其精者”,当小龙团被列为贡品以后,更是难以得到。当时的皇帝宋仁宗也非常珍惜,就是辅佐他左右的大臣也不易得到赏赐。


只有在“南郊大礼,致斋之夕”四位高级臣僚才共同分得一饼,分割成四份各自带回家中宝藏,仅是在贵客到来时,才拿出来传观展玩。



珍贵如此,无以复加。宋代文人王禹偁在《恩赐龙凤茶》一诗中说:“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


此外,黄庭坚的《谢送碾赐壑源拣芽》,杨万里的《谢木媪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诗中都专门吟咏了赐茶之事,这些可以说是最上层的赠茶习俗。


到了元代,贡茶一直是传统的团饼茶,也还在沿用宋代的龙团茶制法,龙凤团、密云龙的名称仍在。元代皇帝也经常赐给大臣贡茶,“讲筵分赐密云龙”。


龙团茶仍要经过碾末,然后烹点。大臣虞集写过这样的诗句:“摩挲旧赐碾龙团,紫磨无声玉井寒。”宰相耶律楚材写道:“黄金小碾飞琼屑,碧玉深瓯点雪芽。”品饮贡茶的这种情趣与宋代别无二致。



但是在民间及士大夫私下的品茶生活上,元代渐渐发生着转变。元代诗人汪炎昶在《咀丛间新茶二绝》中,写他摘取新茶直接咀嚼,感觉极有韵味,不经过复杂的制作,尝到了茶叶的本真滋味,诗中写道:


湿带烟霏绿乍芒,不经烟火韵尤长。铜瓶雪滚伤真味,石皑尘飞泄嫩香。


       从诗中可以看出,文人们在追求茶的真味,有一种强烈的减少制作程序以保存茶叶真味的要求。宋代已经产生了散茶,元代除了宫廷,民间饮用散茶已经非常普遍。

非常有意思的是,为皇宫修贡的武夷地区,也在大量生产散茶,而且散茶居于主流。元诗人蔡廷秀在《茶灶石》诗中写道:“仙人应爱武夷茶,旋汲新泉煮嫩芽。”


这个茶灶石,就是南宋儒学大师朱熹在武夷讲学时经常品茶的地方。朱熹当年所饮之茶,应是散茶无疑。当时朱熹带领学生亲自种茶采茶,品饮的就是制作简单而不失真味的芽叶散茶。


        明朝开国之始,贡茶主要由武夷地区的建宁府贡进,还是依照宋代以来的方式,研造成团茶,有大龙团、小龙团。

这滞后于茶事发展的状况,是一种恪守陈规的作法,从概念上人们仍以加工繁琐的龙团为精品。


但洪武二十四年九月(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发了一道诏令:“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正式宣布皇室不再需要团饼茶了,这道诏令成了炒青散茶取代蒸青团茶的转折点。


明太祖的这一诏令,的确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从此,散茶成为绝对主流,由此炒青也成为主流制茶方法而延续至今。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特意下发这么一道诏令?


明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中说:“国初四方贡茶,以建宁、阳羡茶品为上。时犹仍宋制,所进者俱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





诗人张岱曾在诗文《曲中妓王月生》中写道:“白瓯沸雪发兰香,色若梨花透窗纸。”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茶叶的香气以及颜色作出自己的评价,并且描绘出了茶水清澈透亮的感觉。


这证明明朝的诗人更加赞赏茶香清幽似兰,茶色清淡透亮的茶品,不再只关注于口感,更加注重茶的品质。


图片

清代茶诗数量庞大,也有许多著名诗篇。如高鹗的《茶》诗:"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漱齿浓消酒,浇胸清入诗。樵青与孤鹤,风味尔偏宜。"


边寿民的《好事近·茶壶茶瓶》词:"石鼎煮名泉,一缕回廊烟细。绝爱漱香轻碧,是头纲风味。素瓷浅蓝紫泥壶,亦复当人意,聊淬辩锋词锷,濯诗魂书气。"两首诗词都在淡雅之中,透出无限韵味。


当然,我们不得不说的是,清代最善写茶诗的可能还是乾隆皇帝。茶在这位"康乾盛世"主宰者之一的生活中,是具有重要地位的。


相传,当他85岁要退位时,一位大臣谄媚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啊。"乾隆皇帝则回答说:"君不可一日无茶啊。"就是这位皇帝,撰写过几百首茶诗。其中有一首专门写普洱茶的:


《烹雪用前韵》清·乾隆皇帝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未足夸雀舌。点成一椀金茎露,品泉陆羽应惭拙。寒香沃心俗虑蠲,蜀笺端砚几间设。兴来走笔一哦诗,韵叶冰霜倍清绝。

这是一首乾隆皇帝赞美普洱茶的茶诗妙句,乾隆尤爱普洱,曾作御制诗赞普洱多首,诗中多为极尽赞颂之语,写出了诗人饮罢普洱之后的愉快心情及对普洱的喜爱之情。


纵观我国的茶文化,以茶作诗为载体起起伏伏发展。尽管茶文化有过落寞的时候,但茶诗却依然在诗歌发展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乾隆皇帝的茶事

诸位茶虫可知道,乾隆皇帝作为这么一位喜欢在古代书画真迹留白上满满盖戳的鉴赏家,这么一位对瓷器品味独特以至于被现代的网友欢乐追捧的花式审美者,在喝茶品茗这件事儿上,却是出奇地云淡风轻。


他所创制的茶事格调超群,即使放在整个茶文化史上也不遑多让。



乾隆皇帝曾经自创了一款茶,名叫:三清茶,是用松子、梅花和佛手泡的茶。乾隆十一年(1746)秋巡五台山,回程时路过定兴,遇到一个雪天,乾隆皇帝雅兴很高,搜集雪水,在毡帐中烹煮这款他人生的最爱。


还作了一首《三清茶》诗:“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烹以折脚铛,沃之承筐雪……”如此高古的品味,实在令人称奇,比《红楼梦》里那位用梅花上的雪水烹茶的妙玉也不逊色。


乾隆四十六年(1781),在《咏嘉靖雕漆茶盘》的诗注后,他这样写道:“尝以雪水烹茶,沃梅花、佛手、松实啜之,名曰三清茶。


纪之以诗,并命两江陶工作茶瓯,环系御制诗于瓯外,即以贮茶,致为精雅,不让宣德、成化旧瓷也。”


嗯,诸位茶虫们理解得没错,茶的故事又回到了乾隆皇帝对花式瓷器的热情中了。他下令让工匠制作了一些喝茶的瓷杯,杯子的外围环绕着自己的诗句。


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这杯子很精雅,比起宣德、成化的瓷器来一点也不输。看图说话:


定制了这么多瓷杯的乾隆皇帝要怎么使用这些杯子呢?他又有新发明:三清茶宴。


这不同于一般昭示皇恩浩荡的酒宴,而是邀请皇帝心中认定的最有文化品位的侍臣一起来品茶、作诗。

茶宴举办的日期在每年正月上旬,由皇帝亲自择吉日以定。与宴名单的确认也有既定流程,一般先由奏事处首领太监事先晋呈名单,由皇帝裁夺圈定,确认之后太监再奉旨将名单交给奏事官,宣召有关臣工按时入宫。


茶宴举行的当天,奉旨进宫的大臣提前两个时辰到达,由宫殿太监引入。席间所用果品虽然为了配合茶宴特地清淡,但是也会提前甄选准备,同时,也会为与宴者准备好笔墨纸砚。


宴时,诸臣朝服衣装,鱼贯而入,叩首皇帝,按序入座,清乐响起,三清茶方始奉上,之后便是乾隆皇帝品茶、赋诗,臣工传阅,依韵恭和。


如果皇帝心情特别好的话,就会把三清茶诗瓷杯赏赐给侍臣。比方说参加过三清茶宴的著名才子纪晓岚就曾经获赠过这样的杯子,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涕零之情,他连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是这么写的:


红沁丹沙白腻脂,越窑风露满花瓷。

凡茶不敢轻煎注,上有君王自制词。


——

《侍宴重华宫联句赋·蒙赐三清茶盏恭记二首》其二


看官没看错,纪晓岚对这个赏赐的杯子有点诚惶诚恐:花瓷上满满的自制词,在这样的神物面前,怎么能轻易使用普通茶叶呢?


这样的高端定制,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无从安置,除了“蒙赐”、“恭纪”之外,只能永远地供奉起来了。


其实茶宴这件事,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涵而言,在中国传统的饮茶文化中规格一直是很高的。茶宴源于魏晋,正式记载则见于中唐。

《茶事拾遗》记载“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与友人一起举办茶宴,当时很多诗人的诗作中也明确出现了“茶宴”之说。宋代“以茶会友”逐渐成为文人之间相互酬唱的风雅之行。帝王家办茶宴,唐太宗、宋徽宗都很知名。论及席间风雅,清代康熙朝也已有召集文臣学士与宴赋诗之事。


然而,乾隆皇帝的三清茶宴自有超越前代的独到之处。他钦点文臣中能诗者十八人与宴,暗喻“十八学士登瀛洲”之意,后来增至二十八人,喻合二十八星宿。


茶宴中,更采用他个人创制的三清茶款待侍臣,只布果盒为席,不及其他肴馔,席间饮茶品茗,有清雅之意,亦寓清廉之意。可以说,正像赏鉴书画、督造花瓷那样,乾隆皇帝用自己的独特审美和文化情怀,又将传统文化中的茶事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事实上,乾隆朝的茶宴韵味独特,也的确蕴含着诸多传统文化的元素:“三清茶”既有文人逸士“雅”的一面,“三清茶宴”也有以帝王之尊亲贤礼人的一面。


十全的乾隆就是这么有个性有创意,一生作了四万首诗可不是盖的,他永远文思如喷泉。


文思从哪里来呢?一杯醇香普洱茶就有了!



《烹雪用前韻》

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来足夸雀舌。

点成一椀金筌露,品泉陆羽应惭拙。


这是乾隆皇帝对普洱茶的高度赞誉,他还创造了以普洱茶为中心的新茶道。此外,酷爱炫耀天朝大国风范的乾隆,给外国使臣的礼品也是普洱茶。


乾隆创造以普洱茶为中心的新茶道


这么说,大红大绿接地气的乾隆帝,品鉴能力也是很可以的嘛,至少在品茶鉴茶能力上,值得一个大大的点赞。


乾隆喜欢普洱茶的历史人尽皆知,但乾隆也是一位带货达人,这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


这个故事发生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当时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为了加强与中国的贸易,便派遣外交使节马嘎尔尼率领一支庞大的使臣团前往清帝国拜会乾隆皇帝,这也成为中英外交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


马戛尔尼带领天文数学家、艺术家、医生以及士兵组成的使团,携带最能代表英国文明的天文、地理仪器、车辆、船式等“贡品”出使中国。1793年7月1日,马戛尔尼一行在舟山登陆,短暂停留后,从外海入天津,然后进京。马嘎尔尼带来的西洋礼物,让乾隆皇帝龙颜大悦。


为了彰显清帝国的威严,乾隆也准备非常丰厚的礼品,在这些礼品当中,普洱茶(金瓜贡茶)赫然在列。不知是出于对普洱茶的偏爱,还是因为普洱茶的贵重,乾隆分批、多次加以赏赐英国使臣团。在这几份礼单中,多次出现了团茶、茶砖、女儿茶、茶膏、大普洱茶团(可能是饼茶)等与普洱茶相关物品,可谓是一次全方位的推广。


如今这段记载已经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今日旧事重提,就是希望大家能够记得,两百多年前,有一位叫做爱新觉罗弘历的帝王亲自带货普洱茶。

 

文章最后,附上当时的礼单,供以大家参考:


  附录:

 

  赐该国王百花蟒缎二,袍缎、线缎各四,紫檀彩漆铜掐丝珐琅龙舟仙台一,玉器八,玛瑙盂盘一,瓷器二百有二十,漆器三十七,葫芦器十四,文竹挂格、棕竹漆心炕格各二,花卉册页二,画绢二十,洒金五色字绢笺纸、白露纸、高丽纸各二十,墨六匣,各样扇四十,普洱茶团八,六安茶八瓶,武彝茶四瓶,茶膏、柿霜四盒,哈密瓜乾、香瓜乾各四盒,藕粉、莲子各二盒,藏糖三盒。

 

  随敕书赐国王龙缎三,蟒缎二,妆缎七,百花妆缎六,倭缎三,片金缎二,闪缎、袍缎、蓝缎、彩缎、青花缎、衣素缎、线缎、帽缎各四,绫、纺丝各二十二,罗十三,杭绸七,画绢、白露纸各百,洒金五色绢五十,五角笺纸、高丽纸各二百,宫扇十三,十锦扇百,连三香袋四盒,十锦香袋八盒,锦香袋四盒,香饼四盒,普洱茶团四十,茶膏、柿霜各五盒,哈密瓜干、香瓜干二盒,武彝茶、六安茶各十瓶,藕粉、莲子各三盒,文竹炕桌二,雕漆炕桌二,挂灯十二,墨二十匣;


图片



  正使龙缎、帽缎各一,妆缎、倭缎各二,蓝缎、青花缎、彩缎、杭绸各三,绫、纺丝各六,茶叶二瓶,茶膏二盒,砖茶二块,大普洱茶团二,刮膘吉庆一架,青玉全枝葵花洗一,玛瑙葵花碗一,玛瑙葵花碟一,藏糖二匣;副使龙缎、帽缎各一,妆缎、蓝缎、倭缎、青花缎、彩缎、绉绸各二,绫、纺丝各四,茶叶四瓶,茶膏一盒,砖茶二块,女儿茶十,白玉全枝蔡花洗一,花玛瑙菊花瓣碗一,葫芦器藏糖二匣;

 

  副使之子龙缎、妆缎、倭缎、青缎、蓝缎、锦、漳绒、帽绒各一,绫、纺丝各三,绉绸二,茶叶二瓶,砖茶二块,茶膏一盒,女儿茶八,藏糖一匣;

 

  总兵官、副总兵官二员,每员龙缎、妆缎、倭缎、蓝缎、青缎、帽缎、锦各一,绫、纺丝各三,绉绸二,茶叶三瓶,砖茶二块,茶膏一盒,女儿茶八,藏糖一匣;


图片



  通事、管兵等官四员,每员龙缎、妆缎、漳绒、锦、蓝缎、彩缎各一,绫、纺丝各二,茶叶二瓶,砖茶二块;

 

  代笔、医生等官九员,每员龙缎、妆缎、锦、漳绒、蓝缎、彭缎、绫、纺丝各一,茶叶二瓶,砖茶二块;

 

  贡使从人七名,每名绫、绸各二,布四,银十两;


  吹乐、匠作、兵役等六十七名,每名绫、绸各二,布四,银十两;内地护送官二员,大缎各二;

 

  贡船留存管船官五名,每名回子布、高丽布、波罗麻、兼丝葛各二;

 

  留存贡船兵役水手共六百十五名,各高丽布、回子布、小增城葛、波罗麻各一。

茶书网:《不读诗何以解茶:历代茶诗选注》

编号:GDZPS7748
书名:《不读诗何以解茶:历代茶诗选注》
版别:海峡文艺出版社
作者:阮蔚焦编著
书号:ISBN 978-7-5550-1683-0
定价:98.00
出版日期:201901
内容简介
《不读诗何以解茶:历代茶诗选注》收入了中华大地上自西周下连清代的涉茶诗篇 300多首,作者达200多位,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中国茶诗品鉴作品。蔚蕉同志穷数年之工夫,在浩如烟海的古籍经典中大海捞“珍”,而且一一加以注析、解读。读后使人对我国茶诗发展脉络以及古往今来丰富的涉茶诗篇有个大概了解,而且通过他的注析和解读,对诗人词家因对茶的喜好而歌而吟的背景,及茶史、茶艺、茶道都有了进一步的感知。可以说,这是一本传播茶文学的很好读本,对探索茶史、研究茶学、普及茶文化乃至社会学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西周]
《诗经》大雅•绵(节录)
[晋]
孙  楚    歌
左  思    娇女诗(节录)
张  载    登成都楼(节录)
杜  育    荈赋
[南朝]
王  微    杂诗(节录)
[唐•五代]
王昌龄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人上房
王  维    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
          赠吴官
孟浩然    清明即事
李  白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储光羲    吃茗粥作
颜真卿等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杜  甫    重过何氏五首(其三)
岑  参    郡斋平望江山
裴  迪    西塔寺陆羽茶泉
皎  然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寻陆鸿渐不遇
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
          饮茶歌送郑容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张  谓    道林寺送莫侍御
钱  起    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
          与赵莒茶宴
皇甫冉    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皇甫曾    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
李嘉祐    秋晓招隐寺东峰茶宴,送内弟阎伯均归江州
袁  高    茶山诗
灵  一    亢居士青山潭饮茶
陆  羽    歌
顾  况    焙茶坞
          过山农家
戴叔伦    春日访山人
韩  翃    同中书刘舍人题青龙上方
韦应物    喜园中茶生
卢  纶    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舅
孟  郊    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
刘言史    与孟郊洛北野泉煎茶
武元衡    津梁寺采新茶与幕中诸公遍尝,芳香尤异,因题四韵兼呈陆
              郎中
鲍君徽    茶宴
裴  度    凉风亭睡觉
张  籍    茶岭
          山中赠日南僧
王  建    宫词
          寄汴州令狐相公
刘禹锡    西山兰若试茶歌
          酬乐天闲卧见寄
尝茶
白居易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
萧员外寄新蜀茶
招韬光禅师
          山泉煎茶感怀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
          新居早春二首(其二)
          重题新居东壁          
          琵琶行(节录)
          食后
          琴茶
          晚春闲居,杨工部寄诗、杨常州寄茶同到,因长句答之
李  绅    别石泉
柳宗元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奉和周二十二丈酬郴州
                侍郎衡江夜泊得韶州书并附当州生黄茶一封率然成篇
                代意之作
          夏昼偶作
韦处厚    茶岭(附张籍和诗)
施肩吾    蜀茶词
          春霁
卢  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元  稹    宝塔茶诗
杨嗣复    谢寄新茶
姚  合    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
          乞新茶
          杏水
张文规    湖州贡焙新茶
李德裕    故人寄茶
          忆平泉杂咏•忆茗芽
吕  岩    大云寺茶诗
朱庆余    凤翔西池与贾岛纳凉
杜  牧    题茶山
          茶山下作
          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
温庭筠    西陵道士茶歌
李商隐    即目
李群玉    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
          答友人寄新茗
李  郢    茶山贡焙歌
          自水口入茶山
薛  能    谢刘相公寄天柱茶
          蜀州郑使君寄乌嘴茶
崔  珏    美人尝茶行
陆希声    茗坡
郑  谷    峡中尝茶
陆龟蒙    茶坞
茶人
茶籯
茶舍
煮茶
谢山泉
皮日休    茶笋
          茶焙
          茶灶
          茶鼎
          茶瓯
崔道融    谢朱常侍贶蜀茶剡纸二首(其一)
李咸用    谢僧寄茶
韩  偓    信笔
秦韬玉    采茶歌
徐  夤    谢尚书惠蜡面茶
          贡余秘色茶盏
齐  己    咏茶十二韵
尝茶
          谢雝湖茶
          谢中上人寄茶
          闻道林诸友尝茶有寄
          过陆鸿渐旧居
郑  遨    茶诗
成彦雄    煎茶
詹敦仁    送道人介庵游历佛耳,待月而归
刘  兼    从弟舍人惠茶
 [宋]
徐  铉    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
王禹偁    茶园十二韵
          龙凤茶
          谷帘泉
丁  谓    咏茶
          北苑焙新茶
林  逋    烹北苑茶有怀
范仲淹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鸠坑茶
晏  殊    煮茶
宋  庠    谢答吴侍郎惠茶二绝句
宋  祁    答天台梵才吉公寄茶并长句
余  靖    和伯恭自造新茶
李虚己    建茶呈使君学士
梅尧臣    建溪新茗
          七宝茶
          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答建州沈屯田寄新茶
          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尝何如耳因条而答之
刘成伯遗建州小片的乳茶十枚,因以为答
          闻进士贩茶
文彦博    蒙顶茶
欧阳修    双井茶
          和刘父扬州六题(时会堂二首)
          和梅公仪尝建茶
          送龙茶与许道人
赵  抃    次谢许少卿寄卧龙山茶
          重游龙井
蔡  襄    北苑
茶垄
采茶
造茶
试茶
修贡亭
即惠山煮茶
文  同    谢人寄蒙顶新茶
          谢许判官惠茶图茶诗
          北斋雨后
曾  巩    寄献新茶
苏  颂    太傅相公以梅圣俞寄和建茶诗垂示,俾次前韵
王安石    寄茶与平甫
沈  括    茶诗
王  令    谢张和仲惠宝云茶
韦  骧    和刘守正月十日新茶
郭祥正    招孜佑二长老尝茶(二首选一0
苏  轼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月兔茶
          汲江煎茶
          试院煎茶
          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
          赠包安静先生茶二首
          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黄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
          游惠山(三首选一)
          调水符并序
          种茶
          咏茶
          记梦回文二首
          次韵周穜惠石铫
          [西江月]龙焙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行香子]茶词
苏  辙    和子瞻煎茶
          宋城宰韩文惠日铸茶
黄庭坚    双井茶送子瞻
          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
          谢刘景文送团茶
          谢人惠茶 
          [阮郎归]茶词
秦  观    次韵谢李安上惠茶
          茶
          茶臼
晁补之    次韵苏翰林五日扬州石塔寺烹茶
孙  觌    饮修仁茶
赵  佶    宫词
僧福全  汤戏
李清照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曾  几    述侄饷日铸茶
          逮子得龙团胜雪茶两胯以归予其直万钱云
陈与义    初识茶花
郑  樵    采茶行
陆  游    建安雪
          喜得建茶
          兰亭道上(四首选二)
          临安春雨初霁
          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
          过武连县北柳池安国院(三首)
          试茶
          九日试雾中僧所赠茶
          戏书燕几
          同何元立、蔡肩吾至东丁院汲泉煮茶二首
          幽居即事九首(选一)
          雪后煎茶
          [渔家傲]寄仲高
          啜茶示儿辈
          八十三吟
范成大    夔州竹枝歌
          晚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三)
周必大    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
          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
杨万里    以六一泉煮双井茶
          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
          过扬子江
朱  熹    康王谷水帘
          春谷
          茶灶石
李正民    余君赠我以茶仆答以酒
张孝祥    [浣溪沙]以贡茶沈水为杨齐伯寿
张  栻    从郑少嘉求贡纲余茶
辛弃疾    [定风波]暮春漫兴
徐  照   谢徐玑惠茶 
虞  俦    谢周希颜亭惠新芽
刘克庄    西山
白玉蟾    茶歌
          卧云
杜  耒    寒夜
戴  昺    尝茶
李南金    茶声
陈  岩    金地茶
文天祥    扬子江心第一泉
施  岳    岁月•茉莉
[金•元]
马  钰    长思仙•茶
          [瑞鹧鸪]咏茶
冯  璧    东坡海南烹茗图
李俊民    陶学士烹茶图
元好问    茗饮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选四)
          夜坐弹《离骚》
刘秉忠    尝云芝茶
汪炎昶    咀从间新茶二绝
赵孟頫    留题惠山
虞  集    题东坡墨迹
王  旭    题三教煎茶图
黄  缙    滦阳邢君隐于药市,制芍药芽代茗饮,号曰琼芽,先朝尝以进御云
周德清    [双调]折桂令•自嗟
乔  吉    [双调]卖花声•香茶
洪希文    煮土茶歌
张  雨    湖州竹枝词
谢应芳    阳羡茶
          寄题无锡钱毅煮茗轩
萨都剌    闽城岁暮
          谢人惠茶
李德载    [中吕]喜春来(阳春曲)•赠茶肆(十首选二)
徐再思    [双调]水仙子•惠山泉
谢宗可    茶筅
孙周卿    [双调]蟾宫曲•自乐
          [双调]水仙子•山中自乐
叶  颙    石鼎茶声
[明]
朱  升    茗理
蓝  仁    谢卢石堂惠白露茶
高  启    采茶词
          茶轩
          江村乐
瞿  佑    茶烟
王  绂    《茅斋煮茶图》题诗
于  谦    寒夜煮茶歌
吴  宽    爱茶歌
陆  容    送茶僧
朱  谏    雁山茶诗
祝允明    暮春山行
李东阳    茶陵竹枝歌(十首选一)
唐  寅    画中茶诗
文征明    煎茶
          是夜酌泉试宜兴吴大本所寄茶
          茶坞
          茶人
徐祯卿    秋夜试茶
韩邦奇    富阳民谣
杨  爵    雪茶
徐  渭    谢钟君惠石埭茶
          陶学士烹茶图
          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 
王世贞    试虎丘茶
李  贽    茶夹铭
王稚登    竹枝词[西湖龙井]
汤显祖    雁山种茶人多姓阮偶书所见
于若瀛    龙井茶歌
陈继儒    无题
          试茶
潘允哲    谢人惠茶
谭元春    汲君山柳毅井水试茶于岳阳楼下(三首)
          三塔僧孚若予我题曰东坡三过煮茶亭三首(选一)
黄宗羲    余姚瀑布茶
阮旻锡    武夷茶歌
[清]
金圣叹    三吴
吴伟业    掖门感旧
杜  濬    北山啜茗
周亮工    闽茶曲
顾炎武    自大同至西口
施闰章    绿雪
吴嘉纪    芜城病中,谢吴彦怀寄敬亭茶叶
杜  蚧    雪水茶
陈维崧    朝中措•客中杂忆十首(选一)
王士禛    洪昉恩送湖州茶笋二首(选一)
李  符    滇南春词(十二首选一)
纳兰性德  [浣溪沙]
孔尚任    试新人同人分赋
郑熙绩    [巫山一段云]游小武当
查慎行    初登惠山酌泉
康熙皇帝    试中泠泉
金  农    杨隐士寄遗君山茶片
郑  燮    家兖州太守赠茶
          紫砂壶铭诗
董天工    御茶园旧贡茶有感
乾隆皇帝    观采茶作歌
            坐龙井烹茶偶成
            荷露烹茶
曹雪芹    茶诗二首
袁  枚    试茶
          湖上杂诗
陈  章    采茶歌
陆廷灿    咏武夷茶
蔡廷弼    卖花声•焙茶
高  鹗    茶
康友祥    竹枝词
阮  元    西洋米船初到
          正月二十日学海堂茶隐
蒋周南    咏茶诗
龚自珍    过扬州
祁寯藻    少泉六安雨前茶以绵山茶报之
吴  藻    临水卷书帷
林昌彝    广州采风杂感八首(选一)
黄炳堃    采茶曲
张日熙    采茶歌
王步蟾    工夫茶诗
周顺倜    莼川竹枝词
翁时农    榕城茶市歌
金  田    鹿苑茶
[现代] 
郭沫若     为湖南茶叶研究所题咏高桥银峰茶
朱  德     访龙井村
连  横     咏茶(四首选二)
张伯驹     听泉
赵一荻     茶诗述怀
赵朴初     题赠中华茶人联谊会
庄晚芳     咏茶诗(四首选一)
舒玉杰     [清平乐]六月二十九日,荣幸地被邀请出席中国茶禅艺术展开幕感赋
邬梦兆     [水调歌头]茶寿
钱时霖     采茶机
黄士乾     七境堂绿茶 
王  劲     赞福州茉莉花茶
赵太常     颂福鼎白茶
黄桂枢     [画屏秋色]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
梁贤文     咏安溪茶艺
大量批发或经销商面议。
茶书网中国区北京经销商: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F3-19号
客服:010-63433810
详见:茶书网(www.culturetea.com)说明

找到约301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