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云南普文茶厂

找到约143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徐蝶梅:蝶舞马连道 梅开紫砂春

蝶舞马连道   梅开紫砂春
——记北京徐氏嘉和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蝶梅
◆ 梁 妍
座右铭
作为一个茶商,如何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只要你真心爱茶、了解茶,就能找到突破口。北京徐氏嘉和茶叶有限公司的经营宗旨是以先知先觉的量化投资,赢得保质保量的利润。
说起马连道,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马连道的“紫砂大姐”徐蝶梅。徐蝶梅可谓是马连道元老级的人物,第一批进驻马连道的老板中就有她。用她的话说,她是和马连道一起成长起来的。当她回忆起在马连道的点点滴滴时,感慨万千……

耳濡目染,爱茶看壶攒经验


1967年,徐蝶梅出生在江苏盐城的小县城阜宁,这个小县城虽然不大,却离生产紫砂壶的宜兴很近,这就让徐蝶梅从小耳濡目染,学习了不少紫砂方面的知识。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些知识将会是她一辈子的财富。18岁时,她家在盐城开了一家叫“龙井茶庄”的小茶叶店,每天家里都充满着清幽的茶香,茶的种子就这样播撒在她的心中。

当时,江苏人基本上都在喝龙井茶和碧螺春,偶尔买一些杭白菊。为阜宁不是产茶区,所以只能从宜兴进货。那时候的徐蝶梅在常州纺织工业学校学习服装设计,身边有很多来自宜兴的同学,他们的家里大多都有几亩茶园,她经常到同学家里收购茶叶,拿到自家店里售卖。

毕业之后,徐蝶梅被分配到一家制作阿拉伯长袍的服装厂上班。工作之余,她仍旧在帮家里卖茶。本以为今后的日子就一直这般安逸地度过,可是命运却没有如此安排。徐蝶梅工作的服装厂在改制过程中没有顺利渡过难关,不久便倒闭了。被逼无奈,年轻气盛的徐蝶梅凭着一股闯劲儿,决定上北京碰碰运气。

闯进北京,挖掘黑茶高价值


1997年,徐蝶梅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来到北京之后,徐蝶梅思来想去,决定继续经营茶叶生意,便在马连道原京马茶城、现在的马连道家乐福下面,租了一个小店。刚开店的时候,她很发愁茶叶在北京的销路,毕竟她擅长经营的绿茶保质期很短,一旦超过保质期,就要全部丢掉,如此便会亏本。这时,她想起在宜兴收茶的时候,看到紫砂制品很受欢迎,而且紫砂制品不涉及保质期的问题,没准儿在北京也会很受欢迎呢!抱着这样的想法,徐蝶梅购进了一两千元的绿茶和几千元的紫砂制品,到北京的店里售卖。别人将进价20元的产品标价300元,而她却只卖35元,她说卖得价高了,良心不安。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徐蝶梅的紫砂制品在北京打开了销路。当时,紫砂泥人的小茶宠很受欢迎,很多旅游景点、茶叶店、小商品店都在卖,很多人都到她店里批发紫砂泥人,每天能卖出几千个。

就这样,徐蝶梅卖了七八年的紫砂壶。当时几乎没有人在马连道卖紫砂制品,所以徐蝶梅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只知道她的外号——紫砂大姐。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她竟然成了当时马连道的标志性人物。打开北京市场之后,徐蝶梅的胆子也放开了,她根据顾客的需求购进了上千斤宜兴产的碧螺春,还在宜兴建立了自己的茶厂、仓库、办事处。碧螺春的销量超出想象的好,为了赶上货物供应,徐蝶梅将茶叶包装工作外包给其他企业;每次发货的车队都排得很长,因为怕影响交通,只敢在晚上发货。看到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徐蝶梅准备给自家产品注册商标,就这样,“洞螺” 诞生了,“洞螺”是洞庭山碧螺春的简称。注册商标在当时可是个“时髦想法”,很少有人想到,蝶梅的这个做法也为她今后的发展省去了不少麻烦。

徐蝶梅接受央视采访。

渐渐地,徐蝶梅的本钱越来越多,她又开始寻找新的商机。以前,她只收低档的紫砂壶,本钱多了以后她开始收中、高档的紫砂壶,扩大了紫砂业务的范围。为了解决绿茶保质期短的问题,她开始寻找一种保质期长、保健功能突出、最好还能有保值效果的新茶类。这时,普洱茶进入了她的视线,这是一种完全符合以上三种条件的茶类。但是,徐蝶梅对普洱茶的印象不是很好,不能接受普洱茶的加工过程和口感。为了消除对普洱茶的刻板印象,她几次去普洱茶区考察,最终在2005年选择代理普文茶厂的普洱茶。普文茶厂是云南的一家国营茶厂,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当时普文茶厂与徐蝶梅在绿茶出口的项目上有合作,借此机会她代理了普文茶厂的普洱茶。代理普洱茶之后,徐蝶梅就很少售卖碧螺春了,除非客人开口要茶,才从自家的茶厂进货,这无形中就减少了碧螺春的销量。

之后,善于思考的徐蝶梅又把目光放在了茯茶上。生性保守的她选择代理国营大厂湖南益阳茶厂的产品。这次,她又去了益阳茶厂进行考察。令她惊讶的是,益阳的厂房里竟然很少有工人出现,基本实现了全机械化清洁生产,工人们都在有条不紊地操作机器,厂房里窗明几净,完全颠覆了她印象中茶厂脏、乱、差的形象。通过这次考察,徐蝶梅对茯茶的印象大为改观,更加坚定了代理益阳茶厂产品的信心。随着时间的发展,徐蝶梅慢慢变成了“湘益”茯茶的最大代理商之一。

薄利多销,打开北京紫砂市场


徐蝶梅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健。她反复强调不追求高利润,价格绝对不虚高,要将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依靠产品质量和口碑在马连道立足。因为利润薄,所以顾客来她店里批发紫砂壶,可以给批发价,但是不可以赊账,一定要现款现货。一开始,紫砂壶的销量没有那么大,她就低价位销售。慢慢地,她开始扩大规模。刚开始店面只有30平方米左右,后来做到200平方米,再到700平方米。她还在马连道建立了3个分店。2006年,她租下了现在2000平方米的店面,并把3个分店的业务整合到现在的店面。

发展到现在,徐蝶梅可以骄傲地说自己是全国最大的紫砂经销商之一。因为,她把紫砂这种高端、文艺范儿的产品,推进了千家万户。很多宜兴的紫砂厂通过徐蝶梅打开了北京市场,得到了长远发展。有的紫砂个体户已经徘徊在倒闭的边缘,因为徐蝶梅的一单生意就盘活了资产,这也吸引着很多人带着感恩之心与她合作。很多紫砂制作者只会创造产品和品牌,却不会经营。徐蝶梅凭借自身在业界的多年积累,对紫砂市场很熟悉,她会告诉紫砂制作者什么样式比较流行、什么造型泡茶会更好、什么元素可以让产品更加出彩,从专利、外形到服务、艺术风格、品牌的名称,她都可以提出最中肯的建议。参考了徐蝶梅的建议后制作出的紫砂壶往往在市场上非常畅销。

为了走规模出效益的路子,徐蝶梅开了一个紫砂大卖场徐氏嘉和。即使在宜兴,也找不到像她品种那么全、产品那么多的店。拥有大规模产业的徐蝶梅从来没想过与其他同行竞争,因为她的体量已经是她的核心竞争力。这个稳健而又认真的女人只知道做好自己的事情,跟着自己的思维走,隔绝外界的“杂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她认为马连道卖紫砂的人多了,总比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战”的时候生意好做。

适应市场,经验创造畅销壶


随着效益越来越好,徐蝶梅也在考虑如何经营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徐氏嘉和有很好的实体店销售模式,管理模式和库存模式也很完善。现在快递很发达,信息能成为商机,渠道也能成为商机。要想适应市场就必须要做定制款紫砂壶。于是,她开始和一些紫砂制作人定制一些个性化紫砂壶。如果一个紫砂制作人一年做十款壶,他的家里不可能十款壶都有库存,而你可以在徐氏嘉和找到他做的全部紫砂壶款式,这就是规模出效益。徐蝶梅凭着眼光和经验以及对北京市场的了解,根据客户的需求,往往能采购到最便宜、质量最好的紫砂壶。宜兴的紫砂制作人做了一辈子壶,却不拿茶壶泡茶喝。那么这些壶在泡茶的时候,实用不实用?方便不方便?什么样的壶嘴可以出水更顺畅?什么样的泥料泡茶最好?很多制壶人的经验都来自于徐蝶梅,她给他们提出设计建议。

现在的紫砂艺术家的固有观念没有改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所以好壶在他们手里往往就成为了滞销品。而在销售这方面,徐蝶梅是行家,她不但可以帮助这些艺术家销售紫砂壶,而且还可以通过分析为艺术家提出修改意见,让他们的壶不但好卖而且更适合泡茶。

其实徐蝶梅并没有系统学习过紫砂知识,她的知识积累都归功于一个多年的好习惯——记笔记。无论是在店里还是去宜兴收壶,她总能从顾客或制壶人的话语中得到书本上看不到的知识,这时候徐蝶梅就会拿出她的笔和本,记录她学到的知识。日积月累,她对紫砂了如指掌。现在很多人买壶并不是自己使用,而是将它作为礼物赠人。徐蝶梅的紫砂壶就这样乘着中外友谊的巨轮漂洋过海,走向了世界。这也给了她了解外国人喜欢什么流行元素的机会,帮助她的壶远销海外。

看准人才,把紫砂壶当期货


徐蝶梅坚持的是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那她最大的利润点是什么呢?她神秘地说:“把紫砂壶当做期货。”她随后开始解释:比如艺术学校刚毕业的孩子,有创作的经验。因为年轻,他们的灵感特别强,创作激情比较高昂,设计的紫砂产品也多。而且初出茅庐的学生开始创业,他们设计的壶价格一般也不会很高。在这个阶段,徐蝶梅就会大量收购价位在1 000元~3 000元的壶,集中力量投资几百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学生慢慢成长为艺术家,设计出的紫砂壶也变得更加精美,价格自然就会提升,等价格涨到一定程度,她就不收他们的壶了。这些紫砂艺术家的壶随着他们名气的增长,价格也水涨船高,他们年轻时制作的紫砂壶的价格比当初翻了好几番,这之间的差价就是徐蝶梅最大的利润点。徐蝶梅骄傲地说:“我投资的其实不是壶,而是这些艺术家的造诣。”当然,她也不会盲目地找学生收壶,她会按照他们擅长的制壶技艺,例如雕花、泥塑、壶型等进行分类。然后选出这些类别中制作技艺拔尖的人,把钱投资到他们制作的紫砂壶上。

教育孩子,寻找热爱的行业


徐蝶梅不光是马连道的“紫砂大姐”,她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3个孩子的母亲。她经常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教育孩子们一定要找一份热爱的工作。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们可以继承他们的衣钵,为孩子们的未来铺路搭桥。然而,徐蝶梅却更愿意放手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热爱的行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她不愿用“枷锁”禁锢住孩子们的梦想。孩子们曾经不能理解为什么妈妈的紫砂事业可以做到如此红火,直到他们看到了她记得满满的笔记本、井井有条的店面布置以及亲力亲为去宜兴收壶的举动……孩子们理解了妈妈常说的那句话——你不喜欢这个行业,它怎么会为你带来收益呢?因为你不喜欢,所以你不会想去深入了解它;因为你不喜欢,所以你不会了解它的价值……这样的话就干脆换一个自己热爱的行业。在行业里最重要的“武器”就是兴趣,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热爱。

当谈到马连道转型升级计划时,这位“紫砂大姐”对此充满向往:“徐氏嘉和公司现在也在慢慢地升级。相信在马连道转型升级的带领下,这条街会更加规范,更加有文化韵味,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发展突破口!”

注:图片由北京徐氏嘉和茶叶有限公司提供

高山仰止 匠心写茶香 丰碑励后人,多位资深学者为肖时英老先生书写悼文

2022年8月16日1时30分,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大国茶匠” “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之父” 肖时英在普洱市逝世,享年91岁。

惊悉肖时英老先生仙逝,茶界高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行业协会、资深茶人等在哀痛之余,更深深感到作为后辈应学习肖老先生精神,砥砺前行,为茶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编者按:得知肖时英老先生离世,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的资深茶树种质资源和育种专家虞富莲先生也发来缅怀悼文。虞富莲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育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资深茶树种质资源和育种专家。

悼肖时英

肖时英先生是茶界著名人士,云茶产业的有功之臣。我与他虽是同侪同行,但他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每每来到普洱,有机会总要与他见面,聆听他在茶科技领域的一些见解和创意。从他身上我体悟到有几点精神值得称赞和学习。

一、我读过他的《感时木荣》等书。1953年刚从武汉大学出来,就跟着马帮走了一个多月从省城来到勐海,从此开启了他的筚路蓝缕之路,偕同夫人张木兰,为云南茶叶事业,克艰尽责一辈子。要知道,五六十年代,云南的边疆条件是很艰苦的,所以,当时也有一些大学生想方设法调回内地。但肖时英先生为致力于云南茶产业的振兴与发展,扎根边疆,无怨无悔。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二、肖先生一生几易其职,历经坎坷,但他对茶叶科学事业,始终坚毅不拔。他深知“一颗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所以无论在当时的勐海茶叶试验站,或而后来的普文农场、思茅(普洱)茶树良种场,他都把选育茶树新品种作为头等任务。几十年来经他亲手选育的新品种就要七八个之多,云抗10号、矮丰、雪芽100号(普茶1号)等都是云南广泛推广的良种,云抗10号是我国育成的推广最多的无性系品种之一,雪芽100号是云南最适制的无性系白茶品种。他还提倡、传授、示范无性繁殖技术,为加速大面积推广无性系品种创造了条件。他为育种事业做出的贡献在全国茶树育种界是屈指可数的。

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肖老退休后,仍不忘他未竟的事业,耄耋之年还在茶树栽培、有机茶领域等继续摸索创新。他的时木茶园我去过几次,每次都有新样,尤其是生态茶园的多样性创造、大叶种与中小叶种配置种植、屋脊形树冠养成等都很有创意。大中小叶种配置种植是生态茶园优越化的一种形式,屋脊形树冠不仅产量高,而且更适合目前的简易采茶机采茶。他的茶园和茶厂还是很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实习场所和教学基地,每次他都亲自授课,不厌其烦地讲学,他的这种传帮带的作风受到师生的赞誉。

肖时英先生为云南茶产业操劳一生,贡献突出,但他居功不傲,也不张扬,踏实做事。现在一些后辈,打着某某专家或某某长的牌子,忘记自己的责职,到处游说,出头露面,讲一些大话套话空话,对生产对茶农没有实用价值;还有一些年青人,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不潜心搞创新,却争着名利双收。相比肖老的品格,应该感到羞愧。肖时英先生的精神应该学习和发扬!

斯人已去,精神永留;先生千古,惟愿安息!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原育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资深茶树种质资源和育种专家

虞富莲

2022/8/19

编者按:日前,普洱市文物管理所原所长、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黄桂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满怀不舍得回忆了他与肖时英老先生的往事,读之动容,备受鼓舞。

肖老在茶科技领域的贡献令人敬佩

“听闻肖老去世,我非常震惊,有点不相信,我还专门打电话去普洱市茶协会求证。”今年已是86岁高龄的黄桂枢抚摸着和肖时英老人的一张张合照,脸上满是悲伤和不舍。

“这是我和肖老的第一次合影。那是1993年的4月4日,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上留下的。”黄桂枢拿出一张照片,讲起了他和肖时英结缘的故事。

在这之前,黄桂枢与肖时英未曾谋面,但心却近在咫尺,他们互相仰慕对方的才华及对茶产业的贡献。“肖老对科研严谨踏实的态度,也是值得年轻人学习的。”说着,黄桂枢又拿起一张和肖老的合影。这是2004年,肖时英和黄桂枢两位老茶人到西盟佤族自治县佛殿山考察野生古茶树时留下的。记者看到,照片中,肖时英坐在满是枯枝败叶地上,把笔记本放在左腿上一脸认真的在做记录着,而黄桂枢老人也是坐在枯草地上,认真观察着叶片。“3天的考察,肖老随时笔、本不离手,每一个数字都要反复确认才记录,并且记录得非常详细。”黄桂枢对肖老的敬业精神非常佩服。

“肖老是湖南人,从武汉大学茶学专业毕业后,他主动申请到云南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勐海基地从事茶叶科研工作。经过无数次试验研究,茶树扦插获得了成功,为良种繁殖开辟了道路。肖老夫妇曾背着行李,开展大叶茶品种资源调查,走了11个县,建立了原始材料园和品种比较园,从中选出了优良单株,开展有性系和无性系良种选育。”谈起肖时英在茶科技领域的贡献,黄桂枢娓娓道来,这一时期,肖老夫妇写出了《云南大叶茶文扦插技术》《云南地方品种图谱》《云南特有的茶树栽培经验》《扦插繁殖的新途径》《关于茶树地方品种的整理与鉴定》等论文。后来他们培育出来了“云抗10号”“云抗14号”,被评为国家级良种茶。1986年,他们夫妻同调到思茅茶树良种场,把选育良种的丰富技术经验带到了思茅茶树良种场,为良种场的建立和发展贡献了力量,一批年轻茶叶科技人员在他们的指导下成长起来。在良种名优茶研制方面,他俩创制出了“雪兰1号”“雪兰2号”“雪兰3号”和“秀芽”系列产品,得到专家和消费者赞誉。

“肖时英的一辈子都奉献给云南茶界了,特别是他对传统茶园到现代茶园、再到立体生态茶园创新发展,为普洱生态茶园增产、普洱茶农增收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黄桂枢说。

回忆起与肖老的往事,黄桂枢感慨万千,他说:“肖老的离去对茶界特别是茶科技领域来说是个重大损失,现在像他那样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一心做研究人不多了。年轻一代茶人更要传承好他不断创新、拼搏进取、不重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团结一心,为推动普洱茶产业走向新的时代辉煌贡献力量。”

沉痛悼念肖时英老师

肖时英老师一生侍茶,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实战,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于边疆,把论文写在边疆茶山上,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习主席"两山” 理论和"三茶"融合精神。肖时英老师作为老一代的茶叶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代表,在以下几方面给我们建立了榜样。

(一)响应号召 献身边疆 1953年,大学毕业的肖时英,和同时代的青年们,怀着建设边境,保卫边疆的豪情,响应党的号召,一步就深入到西双版纳勐海茶叶试验站工作,终身与茶为伴,先后在西双版纳茶试站、普洱市云南茶树良种场等从事茶叶事业,为茶产业奉献青春,奉献一生。

(二)甘于奉献 潜心育种 肖时英老师和夫人张木兰在云南大叶种优良品种的推广和品种选育方面成绩显著,选育了云瑰、矮丰、雪芽100号、短节白毫、云抗10号等无性系良种,前三个品种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云桃、短节白毫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生态茶园 示范推广 肖老师为了把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转化为生产力,自掏腰包,承包山地,采用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创建多品种搭配,“厂”字型树幅剪,创新性地构建复合高产生态茶园模式,为云南及相应茶区绿色有机茶园建设提供了典型,发挥了较大的示范作用。

(四)大师风范 良师益友 肖时英老师作为大国茶匠、云岭工匠、普洱茶传承工艺大师、云南省五一劳动模范奖章获得者的肖老师,退而不休,依然奋斗在茶业一线,收徒传艺,精神传承,大师成长为产业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肖时英老师从品种选育到产品呈现,从理论探索到躬身实践,从带徒传经桃李天下,不愧为茶界大师,学习楷模,深切怀念肖时英老师,恩师一路走好!

云南农业大学

茶学院原院长、教授

吕才有

2022年8月17日

来源:本刊综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云南“天价茶”现象之我见 ——根据2021年6月3日农业农村部等“天价茶”专题调研座谈会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云南全省成品茶均价为104.1元/公斤,虽较“十二五”同比增长4.4%,但仍低出全国平均水平较多。云南向以普洱茶、绿茶和红茶生产为最主要,近20年来,又以普洱茶产业发展迅猛;市场上偶尔爆出的“天价茶”,则多与普洱茶中的“陈年茶”“古树茶”有关。

2021年6月3日上午,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供销总社“天价茶”专题调研座谈会在勐海茶厂综合部会议室召开

一、普洱茶的兴起是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等多种因素的叠加

普洱茶是云南地方特产、历史名茶。清康乾盛世时始为贡茶;嗣后“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至清末民国时期,云南普洱茶内销川渝、京沪等地,边销康藏地区,外销俄罗斯等国,侨销港澳地区、南洋一带,名扬海内外。

盛世兴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茶产业得以蓬勃发展。西方经济学家曾称19世纪是属于中国茶的世纪,但那时我国茶叶的总产量亦不过500万担上下,约合25万吨。如今,我国茶叶年产量约达300万吨;仅云南一省,去年总产量就超过46万吨。由此可见,普洱茶的兴起,与我国茶产业的蓬勃发展息息相关。

普洱茶的健康功能。当代科学家对饮茶促进人类健康的研究,大体可归为两大学说,即“自由基学说”(延缓衰老:抗氧化、抗辐射、调节免疫、改善记忆、抗抑郁)和“肠道菌群学说”(调节代谢: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降尿酸、减肥)。支持前者的主要是以多酚类物质含量较多的绿茶类;后者则以含有丰富多糖类物质的黑茶类为代表。而以云南大叶茶为原料制成的普洱茶,生茶属于绿茶类,熟茶属于黑茶类,且内含物质较省外以小叶类茶为原料制得的成品更为丰富,因此广受追捧,并赢得“减肥茶”“美容茶”“长寿茶”的美誉。也正是因为黑茶产品普遍拥有的这种健康属性,在进入21世纪以后很短的时间里,黑茶就成长为我国第二大茶类,仅次于绿茶。

普洱茶的文化属性。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在我国有着千年历史,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基因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而饮茶不仅可以令自己身心愉悦,且有助于人际交往,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云南是茶的故乡,云南独具魅力的原始茶文化、边疆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自带吸引力。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文化是软实力”的概念。中国茶叶之所以自17世纪后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流行,并最终于19世纪成长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第一对外贸易商品,正是因为西方人士特别是上流社会对当时大清帝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所深深吸引和折服。可以认为,烙上滇文化印记的普洱茶,在云南不断开放的步伐中再度兴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勐海茶厂生产车间一景

二、“陈年茶”“古树茶”的由来及利弊之分析

基于上述原因,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普洱茶再度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其中“陈年茶”因为同时具有较好的品饮感受、更多的健康成分、深厚的地方文化和因“物以稀为贵”而进一步触发的投资功能,市场价值得到重塑并逐年以较大幅度攀升。2010年前后,“古树茶”开始受到市场追捧。其原因,一方面当时普洱茶刚从2007年的低谷中暂缓过来(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对当时熟茶生产的卫生问题产生疑问引发),市场需要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生茶正式列入国家标准,而以古茶树茶菁为原料制成的普洱生茶(即“古树茶”),以其饮用上的安全性、滋味上的协调性和数量上的稀缺性,成为了消费者的“宠儿”。

21世纪伊始,云南为实施古茶树保护条例,将其定义为“树龄100年以上”,大抵是将民国以前栽种的茶树归入此类。茶树树龄目前尚无科学测定的准确方法,窃据个人对云南历史、人文详加考证后认为,云南现有人工栽培、连片的古茶园、古茶树近30万亩。其中少量树龄超过100年,散布于西双版纳州境内古六大茶山、勐宋山、南糯山及临沧市冰岛等较古老的茶区内;大多数树龄接近100年,广泛分布于现有各大普洱茶产区。若以每亩产量20公斤计,云南全省每年古树茶总产量约为6000吨;其毛茶单价,大体言之,平均约为1500元/公斤。

从植物科学的角度分析,可能是品种特性的原因,云南的古茶树通常树形高大、主干粗壮,故省外人士咸以为其树龄远超百年。20世纪60年代起,云南老茶人肖时英先生就在普文农场开始种茶,他数十年如一日的科学实践表明,自然生长的云南大叶茶树,每年树高增长39cm,10年后高达466cm。云南农业科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国家种质大叶茶树资源圃(勐海)”内1985年以茶籽播种、自然生长的云南大叶茶树,到2016年时,大多直径已达20cm~30cm(离地20cm处测量数据),其中较大的一棵,树高830cm,干围135cm(直径43cm)。

科研人员正在测量国家种质大叶茶树资源圃(勐海)内1985年栽种的茶树干围

云南古茶树之所以可以留存如此之多、保护如此之好,主要原因是自20世纪30年代末起,特别是1949年后计划经济条件下,云南被国家有关部门划定为红茶产区,80年代后又侧重于绿茶的开发,普洱茶生产则主要是国营下关茶厂的边销任务,转口和自营出口的数量很少,因而采摘困难、产量较低、芽毫不显、滋味欠浓、叶底花杂的古茶树不受关注,改造后的老茶园和新植茶园成为当时主要的原料来源。

尽管如此,“陈年茶”“古树茶”为人诟病之处,堪称多矣。

直到21世纪初,云南省内尚以绿茶消费占最主要,不知普洱茶为何物者大有人在;以几大国营茶企为主生产的普洱茶,除边销藏区外,大多供应广东省和港澳地区等地市场。因此,所谓“陈年茶”的话语权,被销区而不是产区和茶企掌握,由此带来商品名称、生产年限的混乱,让消费者真假难辨,对逐年高企的价格疑虑重重。

“古树茶”平均单价总体虽然不高、耐泡度亦远超其他茶品,但每公斤价格跨度从几百元至数万元,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对于古树茶的鉴定和品饮,至今没有科学方法,没有统一标准,仅仅依靠社会评价及个人口味,既提高了普通消费者的门槛,让人望而却步,同时又给不讲诚信的企业和经营者以可乘之机,进一步造成市场混乱。

据云南省统计局统计,2001年~2020年,云南茶叶年均产量约26.67万吨,但同期云南规模以上工业的精制茶叶产量年均仅约10.45万吨,表明云南实际上仅是茶叶的原料大省。若以此作参照物(实际上“古树茶”在云南规模工业中的精制率更低),可见每年收购和生产“古树茶”者,大多为家庭作坊、小微企业及省外爱茶人士、个体经营者,增加了监管和调控的难度。

专题调研组实地走访茶叶市场

三、关于“天价茶”现象的建议

加强产地和市场联动,促进交流,让“陈年茶”具备真历史,摒弃伪文化。

搞好基础调查,摸清“陈年茶”“古树茶”的“家底”,建档入户,形成可追溯制度;各级组织和个人不宜为“陈年茶”“古树茶”背书;建议相关部门对古茶树拍卖过程进行实时跟踪调查,若参与拍卖的单位和个人存在违规、违法行为,及时处理。

呼吁生产企业严格执行《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22111-2008》,严禁以境外茶、野生型茶树原料加工生产“古树茶”,扰乱市场;同时,建议对该标准中已不能适应当前条件下普洱茶生产的相关条款进行修订。

淡化“古树茶”概念,对全省20世纪80年代前实生苗栽种的、品质接近“古树茶”的约100万亩茶园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将总量提上去、单价降下来;继续着力打造茶园绿色化、有机化,使传统的普洱熟茶生产品质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促进普洱茶总体消费和产业的平稳发展。

建议科研院校组织力量,针对市场需要展开科技攻关,培育出酚氨比适中即适饮性好且又兼具耐储存特点的适制普洱茶的茶树新品种。

来源:云南省茶业协会  郭红军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40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