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与茶园景观相关的

找到约403条结果 (用时 0.018 秒)

从茶中来 向世界走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之路

蜿蜒于青翠山峦之中,景迈山古茶林,在雨热丰富,山势起伏,森林广布的中国西南边陲寂静生长,在世居民族的代代相守间,传承绵延。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气候和土壤条件十分适合普洱茶生长。公元10世纪以来,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是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景迈古茶林 摄影:谭春

景迈山古茶林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区面积7167.89公顷,拥有5片古茶林,9个布朗族、傣族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护林,缓冲区面积11927.85公顷,居住着布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南门河与南朗河将其三面环绕,使景迈山成为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国家文物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重要指示、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又一重要成果。中国将在加强规划、应对气候变化、鼓励村民参与、规范旅游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永续传承,并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承担更多责任,为推动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人在草木间 展现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

游走在景迈山,可见山势舒缓磅礴,茶林内古树森天,茶鸟穿梭林间,古村寨在绿荫掩映中露出鳞次栉比的干栏式建筑瓦顶和金色佛塔塔尖,深灰、熟褐色的建筑外观沉着大气,与森林的浓绿相得益彰。山底,南朗河与南门河绕青山跌宕奔流而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普洱景迈山所在的中国西南地区是学界普遍认为的山茶属的分布中心和起源中心。景迈山现有5片完整古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1140-1600米之间,面积共计约1180公顷,被称为千年万亩古茶林。

芒景上下寨-芒洪古茶林

在景迈村芒埂村民仙贡的带领下,记者穿梭于芒景上下寨-芒洪古茶林间,古茶林巧妙地由乔木层-灌木层(茶树主要分布层)-草本植物层构成。

循着仙贡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古茶林上层主要生长莱英、木荷、多依、红椿、榕树等高大乔木,中层则以古茶树为优势树种,同时分布有樟科、杜鹃花科等植物,下层是药材、野生蔬菜等草本植物。景观上远看是一片十分茂密的亚热带常阔叶林,进入林内则可见上层为参差不齐的高大乔木,下层为疏密不均的茶树。

而茶林中多栽植桂树、多依、樟树也有其讲究,“这些树木特有的香味不仅利于防治病虫害,还会传递给茶叶,使茶叶具有天然的香气,体现出智慧的养护技术。”仙贡笑着说。

古茶嫩芽 摄影:谭春

千余年来,景迈山先民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模拟和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在天然林中砍去部分乔灌木而保留一定的遮阴乔木,然后栽种茶树,养护茶园,形成了“林间开垦,林下种植”土地利用方式。

“‘林间开垦,林下种植’土地利用的传统智慧,以及世居民族遵循野生茶树生理特性和生长规律栽培茶树的漫长历程中领悟积累的生态智慧,体现景迈山古茶林世界遗产价值。”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陈耀华介绍。

为了有效防止大风、霜冻和病虫害传播等自然灾害,景迈山的先民们选择在森林间有限度地片状开发古茶林。他们一方面围绕村落控制茶园开垦面积,另一方面在开垦的古茶林外围保留森林防护线。

“禁止砍伐的森林带,宽约40米,围绕在茶林周围,布朗族称之为‘背’。茶林和茶林之间也会保留一定面积的森林作为分隔防护林。”陈耀华告诉记者,如今,这些分隔防护林大部分得以保留。

记者发现,当村民介绍古茶林时,几乎都会强调,古茶林自形成至今,不施肥料,不洒农药。古茶林为什么形成如此健康的生态系统?

“古茶林主要靠自然落叶和草本植物层提供营养,以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来防治病虫害。”陈耀华告诉记者,景迈山古茶林依托自然森林,茶树长期与多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光、热、水、汽等要素最佳配置的生态系统,是全球古老而独特的农耕文明的杰出代表,在当今世界规模化台地茶种植园主导的背景中十分独特,显示出了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伦理和智慧。

传承千年智慧 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山峦起伏中,翁基布朗古村寨静静地伫立在山腰中,在翁基抬起头就可以看到东北部高大的神山哎冷山。“布朗族村寨一般呈现群落式布局,几个村寨背依哎冷山兴建,村寨的入口朝向神山的方向,以表达对神山的尊敬。”陈耀华在翁基观景台向记者介绍。

翁基村

景迈山世居傣、佤、布朗、哈尼、拉祜等民族,他们与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景迈山的自然条件、宗教信仰以及长期以来摸索出来的经验使得当地居民在不同海拔高度采用了最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遗产区由高到低总体呈现出神山、水源林―森林、茶林、古村寨、旱地、水田、河流的垂直利用模式。”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局长张丕生介绍,这种独特的土地平面利用方式,不仅使景迈山呈现出“森林-茶林-村落”平面功能景观,而且塑造了林-茶-人三位一体的空间关系和生态关系。森林得以利用,茶园得以保护,村寨得以发展,充分显示了景迈山居民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生态智慧,是原始森林农业土地利用的范例。

“为了有效处理和森林、茶林的关系,合理利用珍贵的土地资源,景迈山住民探索形成了自然和文化融合的村镇建设技术。”张丕生解释说,布朗族、傣族先民根据景迈山地形、水源分布和朝向等自然条件确定神山,并禁止砍伐山顶的森林。在确定神山后围绕神山选择西坡或北坡建设村寨,而将朝向较好的东坡、南坡留作耕地。

记者了解到,由于景迈山云海一般在海拔1000-1200米,各村寨都建在海拔1200米以上,而寨心是整个村寨建设的核心,村寨围绕寨心集中紧凑布局,一方面保证所有村民都可以受到寨神的庇佑,同时提高建设用地效率。村寨外围设有寨门,这样从布局上就控制了村寨规模,提高了山地村落土地利用集约性。

傣族、布朗族民居均采用传统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既适应当地潮湿气候,满足生活所需,也能满足茶叶晾晒、加工等生产功能。”陈耀华告诉记者,布朗族屋脊饰以茶叶符号,傣族屋脊则饰以牛角符号,标志着部落对茶叶、动物的图腾崇拜。

陈耀华认为,景迈山世居民族的村落选址、布局和民居形式,都做到了对自然环境巧妙的适应和利用,体现出世居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摸索出的人居环境营建的科学性,以及与茶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共融。

“景迈山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技术和村镇建设技术等传统知识体系一直得以延续,其核心价值是基于自然资源有限性认识基础上对自然的合理和可持续利用。”陈耀华说,这些知识体系不仅完好保存了古茶林、古村寨和分隔防护林等遗产要素,而且造就了“村寨围在茶林中,茶林隐在森林中”的空间格局和整体景观,以及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有机融合,人与自然、人与人的高度和谐。古茶林不仅是他们的生产场所,也是他们的生活家园,更是整个景迈山的生态宝库。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也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生动缩影。它连绵千年、延续不断,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它高超的土地利用方式、不断改进的种茶技艺,具有突出的创造性;古茶林中芒洪八角塔等景观,兼融中原与西南建筑风格,展现了中华文化对云南边疆的辐射和影响,具有突出的统一性;景迈山上布朗、傣、拉祜、汉等各民族友好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里所产的茶叶通过茶马古道走出国门,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合作共赢,具有突出的和平性。

欢乐景迈山 摄影:谭春

在2022年9月的现场考察评估中,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充分肯定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展现出的自然和谐、生态和谐、宗教和谐、民族和谐、社区和谐,认为这对当代世界具有重要启示和示范作用。

人茶共荣 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为何维持千年仍生机盎然?

“古茶林能够延续一千多年传承至今,一方面是其独特的‘林间开垦、林下种植’方式,另一方面也与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有关系,他们把带领部落来到景迈山并开始种茶的首领帕哎冷尊奉为茶祖,每年要祭拜茶祖,并牢记茶祖遗训,‘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茶林’。”澜沧县博物馆副研究员熊登奎告诉记者,“布朗族的茶魂树,傣族的茶神树,代表茶祖守护着茶林。茶,不仅是作物,更是他们的文化和精神。”

林中茶园 摄影:陈强

陈耀华进一步解释说,独特的茶祖信仰、以“和”为核心的当地茶文化、保护生态的村规民约,以及互敬互爱的风俗习惯,缔结了人与茶、人与自然的精神联系,保证了古茶林文化景观延续千年并依然充满活力。

2010年,针对世界遗产领域茶主题“空白”,国家文物局首倡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并于2012年将其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国家文物局报请国务院将“景迈山古茶园”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支持和指导云南省、普洱市系统提升遗产保护、管理、展示水平。2021年1月,国务院批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为我国2022年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国家文物局指导云南省、普洱市,编制提交申遗文本,克服新冠疫情影响,采取超常规、闭环方式,顺利通过国际组织现场技术评估,最终确保申遗成功。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历时13年,这一历程是中国文物工作者锚定目标、致力于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和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过程,是中国文物工作者笃行不怠、推动国际文化遗产领域新理念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目前的考古发现显示,中国古人栽培茶树的历史可追溯至6000多年前,随后茶的种植、饮用和茶文化从我国相继传到邻国,并逐步走向世界。

而申遗,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理解与支持。

当记者问仙贡,如何看待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时,她脱口而出,“肯定是好的,申遗成功,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古茶林。”

多年来,为顺利推进申遗工作,更好守护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国家文物局、云南省开展了大量工作。

茶林、古村寨、茶产业和茶文化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重要价值载体。国家文物局始终坚持文化景观整体保护原则,支持和指导云南省、普洱市,一方面建立古茶林监测体系,指导村民完善古茶林保护村规民约,确保古茶林安全;另一方面加强古村寨风貌管控,实施文物保护修缮、展示体系建设、基础设施提升、建筑有机更新、环境风貌整治。

据了解,为实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颁布了《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等3部专项法规、7部规章制度,为申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完成对现行177项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整理工作,编制景迈山村庄规划,为景观范围内15个自然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

景迈山遗产监测中心

在遗产监测中心,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邹怡倩说,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建立了监测预警体系,截至目前已经安装152套监测设备,监测覆盖9个古村寨、古茶园重要位置、重点路段等,通过线上智能监测与线下人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风险因素实施监测预警,做到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同时,建立了集镇区、行政村、自然村3级阐释展示系统,设置近200块保护牌和说明标识牌,对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情况和价值进行阐释宣传。

糯干老寨作为景迈山列入遗产要素的9个古村寨之一,是唯一分布在山间小盆地,传统古建最为集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传统傣族村寨,也是向心式布局最为集中的寨子。“虽说糯干完好保留了传统傣族村寨特色,但这里的村寨环境、传统民居和生活其中的人,不是一成不变的。房子不仅是房子,更是生活的地方。”景迈村村委会主任岩赛乱解释说,由于气候潮湿,干栏式建筑一般在30年左右就需要更新置换。在修缮之前,寨内的干栏式传统建筑往往存在梁柱倾斜、木构件糟朽、瓦件酥裂残破等问题和安全隐患。

让岩赛乱欣喜的是,2015年国家文物局下拨了糯干古村寨保护资金,用于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消防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如今的糯干老寨,文物建筑得到有效保护,生活其中的村民乐业安居。

糯干老寨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余剑明介绍,2015年以来,在遗产区9个古村寨开展了文物建筑修缮、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一般建筑整治、景观绿化、道路治理、展示利用等分项工程,有效保护了传统村落的空间肌理和整体风貌。编制实施《景迈山建设活动导则》,对景观范围内村民和村集体的日常建设活动进行管理,保证了建设活动规范有序。在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充分考虑居民生活改善的需要,在保护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和风貌的前提下,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适应性改造和性能提升,为村民带来更多便利,得到村民的充分认可。

为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对古茶山的干扰,张丕生介绍,以古茶林为核心,山顶严格保护水源,山中限定区域集中建设村寨,山脚发展生产,实施翁基、糯干、芒景等14个古村落整体资源和环境保护利用工程,人茶林和谐的空间生态关系更加巩固。

“在申遗工作中,我们还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主体作用。”张丕生说,通过制定管理规划、村庄规划,出台建房导则和茶树管理规范,并在村规民约中进一步细化管理,形成了社区参与的良好反馈与治理机制,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社区共治机制,并形成“政府、社区、宗教、老人”协力共管机制,山上村民自觉遵循村规民约、长者带头参与治理村庄公共事务、宗教对茶文化信仰的传续,对古茶林保护传承和传统村落社会治理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多年的有效保护管理,目前遗产区内的5片古茶林、9个古村寨格局保存完整、3片分隔防护林生态系统稳定,遗产价值载体保存完成,古村寨景观风貌保存良好,古村寨和民居建筑有机演进的进程真实、完整。

茶林航拍图 摄影:贾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符合世界遗产标准ⅲ和标准v,反映了传统茶祖信仰基础之上,政府管理与基层自治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古茶林保护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充分尊重了当地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和动植物种群,实现了对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展现了山地环境下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人民对自然资源互补性利用的独创传统,而遗产构成要素中的村寨与传统民居建筑在选址、格局和建筑风格方面,也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利用。

一切从茶中来 文物助力乡村振兴

一切从茶中来。

景迈山世居民族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与茶相伴,以茶为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包括种茶、制茶等生产文化,食茶用茶、民族习俗、民居建筑等生活文化,品茶咏茶、民间艺术、宗教信仰、民族精神等精神文化。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保护中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通过民居保护、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使景迈山各民族的生活质量、生活环境、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升,保护景迈山茶业原始业态得到有效保护,实现了景迈山古茶林申遗保护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惠及广大百姓。

玉洪是翁基村村民,她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一家共有三口人,家里有40多亩茶地,主要在家里制茶,每年大概的收入是在10多万元左右。”

采茶 摄影:苏锟

陈耀华介绍,景迈山茶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景迈、芒景两个村寨90%劳动力从事与茶产业相关的工作,诸如种植、茶园的维护、茶的制作、加工、储藏及贸易等各个方面,茶叶收入占村民总收入的90%以上,遗产地居民收入远远超过所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带动了遗产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促进了古茶林的保护。

保护与发展良性循环、相得益彰,使得这一古老的遗产,经久而不息、历久而弥香。如今,因茶而生的物质、精神文明依旧饱满鲜活,为世界提供了一份真实完整的茶文化遗产,彰显了景迈山古茶林强大的生命力。

制茶

在景迈山采访多日,回想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和谐。在糯干老寨,发现很多人家都在一楼设有专门的茶室,并在桌上摆有食物水果等。“几乎每家都有茶室,这里的百姓淳朴善良,喝茶是不要钱的,不管认识不认识,都可以走进去喝茶,不管买不买茶,老百姓都会很热情地接待。”岩赛乱介绍说。

在翁基小广场,发现很多小店铺比邻而立,但却无人看守,熊登奎解释说,“老百姓只是在旁边标注上价钱,贴一张收费二维码就放心做他们的农活去了。他们相信,人与人的关系亦如茶一般,简单、干净,彼此需要的是一份用心、懂得和信任。”

如今的景迈山,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生活创业,1994年出生的芒景村村民岩砍,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创业。

问到为何选择回来,岩砍告诉记者,“我想起小时候,当时都是泥路,没有电,当时的梦想就是好好学习,走出这座大山。后来,我成功地走出大山,去到首都北京。一开始几年还不错,可是到了后面,总觉得生命里缺点什么,很难看到生命的意义,于是我选择回到了家乡。”

景迈山云海 摄影:胡里城

翁洼观景台是岩砍最喜欢的地方,“每每站在这里,我都会无比感动,从这里望去犹如一幅壮丽的山水画。每一秒都在不停地变化着,早上这里云雾缭绕,中午这里山清水秀,傍晚这里彩云满天。如果要说哪里离天堂最近,那么就是这里了。”

回到了家乡,仿佛充满了能量,岩砍说,“现在我与朋友一起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开启景迈山探索之旅,致力于景迈山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非常有意义。”

申遗成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表示,国家文物局将继续指导云南省、普洱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贺信精神,“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不断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打造“活态”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案例”,向世界讲好茶文化遗产的“中国故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贡献“中国力量”。

2022年9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马龙·马丁从普洱带回一粒古茶种子,今年他短信告诉同行的中国人员,“带回的种子发芽了!”

人在草木间,白驹忽过隙。传承千年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改变的是走出大山,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而不变的是,人茶共荣的文化景观仍将生生不息,传承千年。

来源:茶贵人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世界遗产价值认知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遗产区、缓冲区范围图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区面积7167.89公顷,集中在惠民镇景迈、芒景两个行政村地域范围内,包括10个自然村寨。缓冲区11927.85公顷,除了上述两村外还涉及惠民镇芒云行政村和糯福乡勐宋行政村,有5个自然村寨。遗产地总面积19095.74公顷。

景迈山古茶林的遗产要素及其特征

景迈山古茶林的遗产要素包括5片古茶林、9个古村寨和3片分隔防护林。

古茶林

景迈山完好保存着5片古茶林,共计1180公顷。它们是悠久的、智慧的、生态的、活力的古茶林。

大坪掌古茶林 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摄

古茶树 谭春/摄

悠久的古茶林。首先指景迈山古茶林种植历史悠久。公元864年著成的《蛮书》已经记载该区域广泛种植茶树,而芒景缅寺木塔残碑之一的《功德碑计》则记载了傣历377年(公历1015年)建盖总佛寺的故事,因此景迈山种茶的历史应有千年以上,当然确切的具体开始年份仍待进一步考证。其次是说古茶林茶树树龄古老,由于栽培型茶树在一定树龄以后(约100年)逐步进入低产期和衰亡期,因此古茶林存在更新演替的动态过程,但仍有约10%的茶树树龄超过100年,最老的茶树树龄300年以上。

智慧的古茶林。景迈山古茶林在种植、养护等方面具有高超的生态智慧,以“林间开垦,林下种植”的茶林种植技术尤为突出。“林间开垦”指在森林间以村寨为中心斑块状开发古茶林,古茶林之间保留森林防护线或防护林。“林下种植”则指每片古茶林都保留大部分高大乔木,从而尽可能维系自然生态系统,中层种茶,地表保持草木层,从而形成“乔-灌-草”的立体群落结构。另外,在茶林养护上也多有技巧,他们在茶林中保留或栽植桂花树、多依树、樟脑树,其特有的香味会传递给茶叶,使茶叶具有天然的香气,而对茶树有害的那些树木则予以适当清除。

生态的古茶林。一方面是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目前,古茶林内共记录种子植物943种和变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5种,陆生脊椎动物187种,鸟类134种,蜜蜂等经济昆虫21种。另一方面是具有稳定高效的自然生态系统。古茶林的物种数、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与天然林极为相似,且明显高于林相相对单调的现代茶园。良好的植物、动物多样性使物种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可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同时上层乔木的落叶又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丰富有机养料,因此有效地维持了古茶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活力的古茶林。首先是景迈山茶林更替有序,生长良好,整体生态系统充满活力。其次是其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也使景迈山茶农人均收入远远超过澜沧县、惠民镇平均水平。山上人口持续增加以及年轻人留乡种茶、大学生回乡创业等显示了古茶林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活力。

古村寨

景迈山古茶林遗产区共有9个遗产要素村落,人口近5000人。其中南部5个为布朗村寨,分布在南北走向的芒景山(又名帕哎冷山)西麓;北部4个为傣族村寨,分布在东西走向的白象山北麓。这些传统村寨在整体选址、村寨布局和民居风貌上具有鲜明特点。

整体上围绕神山而建。在与森林、茶林的长久相处中,景迈山原住民通过对自然环境巧妙适应和利用,探索形成了科学的人居环境营建模式。当地先民根据景迈山地形、水源分布和朝向等自然资源条件确定神山,而后围绕神山选择背山面水的地方建设村寨。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村寨均在海拔1200米(景迈山云海/雾线高度)以上。当寨子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另外选址建新寨,以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村落防火安全。通常,几个村寨围绕一座神山呈现群落式布局。

翁基民居 陈耀华/摄

翁基寨心 陈耀华/摄

每个村寨则围绕寨心紧凑布局。遗产区古村寨的总体布局受自然环境与佛教信仰体系的影响,村寨建设以“寨心”(村寨守护神居住的地方)为基准点,内部建筑与街道基本围绕寨心集中紧凑布局,有些地形条件相对平坦的村寨还呈圈层的向心式布局,以保证所有村民都可以受到寨神的庇佑。村寨由内部到外部形成“寨心”—通向寨心的建筑街道—入口“佛寺”建筑—古茶林、森林(茶神自然崇拜)—神山水源林(自然山神崇拜)的信仰空间体系。傣族村寨内均有寺庙,在村口和缅寺及特定方位种植树木作为村寨神树。村口建撒拉房用于接待南来北往的行人。村寨周边是古茶树与森林的混合区域,区域外较低海拔位置分布着生态茶园、耕地。

傣族、布朗族民居均采用传统干栏式建筑,经过四代演变改进,形成了既适应当地潮湿气候,满足生活所需,又便于茶叶晾晒存储和加工的当地干栏式建筑,是自然条件和茶文化以及民俗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干栏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是主体建筑一般为两层,屋顶为坡屋顶,一层用于储藏、饲养动物,二层用于居住,二层平台作为活动空间与茶叶晾晒与加工区域。建筑装饰上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傣族屋檐博风口以黄牛角作为装饰符号,而布朗族则饰以大叶茶“一芽两叶”的符号,标志着部落对动物、茶叶的图腾崇拜。

分隔防护林

为了保持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避免大规模连片种植,产生低温冻伤、虫害传染等自然灾害,确保整个景迈山古茶林能持续传承,在不同古茶林片区之间保留部分森林作为分隔、防护之用。本次遗产要素包含了3片典型分隔防护林,总面积617.65公顷,它们是各片区古茶林的分隔带,同时也是村落重要的水源林。近年来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维持着良好的天然林林相。

国际专家现场考察时无人机俯瞰分隔防护林 景迈山管理局/摄

景迈山古茶林的遗产价值

景迈山古茶林的突出普遍价值

从世界遗产视野来看,景迈山的突出普遍价值概括来讲,就是例证、典范、启示。

首先,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世界上现代茶园种植技术普及前,传统“林下茶种植”模式保存至今的实物例证和典型代表。这一种植方式利用森林系统创造适宜的茶树生长环境,并利用生物多样性预防病虫害、促进授粉并提供天然养分,持续生产出高品质有机茶叶,在当今世界规模化台地茶种植园主导的背景中十分独特,显示出了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伦理和智慧。

景迈山林下种植立体结构示意图

景迈山土地垂直利用示意图

景迈山古茶林依托自然森林,茶树长期与多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生,形成乔木—茶树—草本相结合的立体群落结构,不同高度的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光、热、水、汽等要素最佳配置的生态系统。云南大叶茶作为耐荫、喜温、喜湿的作物,当光强达到80%左右时茶树可实现最佳生长状态与最大产量。而这种立体群落结构既巧妙分配不同高度层植物的光照和养分,又可以使自然植物的各种芬芳沁入茶叶,从而最大程度保障古茶林的生态健康和茶叶的天然品质。此外,这种近似天然林的生态群落种物种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明显高于林相相对单调的现代茶园。它特有的病虫害自我控制和土壤肥力自我维持的稳定、高效的生态系统是全球古老而独特的林下茶种植传统的杰出代表,也是人类早期茶种植模式的活化石。

其次,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在结合水平和垂直土地利用方式的基础上的可持续土地利用系统的杰出典范,也是人类与挑战性环境互动的杰出典范,尽管这一挑战性环境面对现代化、城市开发和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而显得脆弱。世居民族利用因地制宜的土地平面、垂直利用技术和村寨选址、建设技术等传统知识体系,通过以古茶林为核心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的合理分配和可持续利用,创造了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耕地和其他生产活动在茶林外的智慧的山地人居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山地森林农业文化景观的杰出代表,也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的典范。

糯岗傣族村寨 谢军/摄

景迈山先民定居以后,在村落周围的森林中实行有限的“林间开垦”,以村寨为中心周边种茶,这种独特的土地平面利用方式,不仅使景迈山呈现出“森林—茶林—村落”平面功能景观,而且塑造了林—茶—人三位一体的空间关系和生态关系。森林得以利用,茶园得以保护,村寨得以发展。同时,景迈山的自然条件、宗教信仰以及长期以来摸索出来的经验使得当地居民在不同海拔高度采用了最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遗产区由高到低总体呈现出神山、水源林—森林、茶林、古村寨、旱地、水田、河流等与自然和文化相适应的土地垂直利用模式。使得不同的土地利用形式在空间分布上实现了互补。

景迈山古茶林这一山地和森林资源利用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巧妙利用自然的结果,其传统土地利用系统是体现人类与挑战性环境互动的杰出典范。

第三,景迈山作为千年传承的历史杰作,其“林下茶种植”模式和合理利用山地与森林资源的传统,均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生态伦理和生态智慧。而这一杰作演化至今,则离不开以“四个传统”为核心的传统保护机制。这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多元文化共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景迈山古茶林的千年传承机制

景迈山的千年传承依赖于其传统保护机制,包括传统信仰体系、传统社会体系、传统茶文化和传统知识体系“四个传统”。

在传统信仰体系方面,一是基于万物有灵论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景迈山世居民族相信山、水、虫、兽万物皆有神灵,爱护自然环境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各村寨都设有竜林(埋葬祖先的场所),受到严格保护。二是茶祖信仰作为一种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宗教崇拜结合体,促进了景迈山世居民族的族群认同和集体自觉,世居民族把发现茶叶的部落祖先敬为茶山守护神,每年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破坏森林和古茶林的行为将受到惩罚。三是宗教信仰维系了景迈山世居民族的价值观,向世居民族灌输了爱护自然、爱护茶林的基本价值观。在传统社会治理体系方面,景迈山世居民族具有独特的“部落—政府—宗教”三位一体的社会治理体系,即政府官员、部落头人(1949年以后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代替)和宗教首领实施共同管理。三者互有分工,又密切合作,较好地实施了景迈山社会治理。村内的一些重大事务由头人和老人、宗教人员讨论决定,比如确定村寨选址、划定茶园外围的防护林、指定专门用于建房和砍柴的用材林,选择土地垦荒的时间和地点等等。

在传统茶文化方面,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深刻影响着世居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景迈山的传统茶文化既包括世居民族种茶制茶的生产文化,又包括食茶用茶、民族习俗、民居建筑等生活文化,更离不开品茶咏茶、民间艺术、民族精神等精神文化。茶文化塑造了世居民族勤劳踏实、坚韧拼搏、热爱生活、善良温和的民族性格,使得景迈山的多元文化共存;尊重自然、和谐共处的道德伦理使得景迈山古茶林得以千年传承;景迈山古树茶已成为民族身份的符号,同时也是景迈山人集体认同的身份象征。

在传统知识体系方面,景迈山世居民族创造出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技术、村寨建设技术和生产技术。包括因地制宜的土地平面利用和垂直利用方式,传统的村寨选址、建造技术,以及独特的林下种植和利用传统、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作为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景迈山独特的传统保护机制,深刻影响了世居民族的性格和价值观,不仅造就了他们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朴素生态伦理,还形成了与茶文化密切相关的民俗传统、乡规民约,极大促进了人们保护茶林的自觉性,并有力推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进步,保证了整个景迈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种茶方式的延续性、林下经济的高效性、生活环境的宜居性、茶文化的独特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和谐性,景迈山古茶林因而得以延续千年并依然充满活力。

国际比较视角下的景迈山古茶林特色

与世界遗产名录中以农业为主题的世界遗产相比,景迈山古茶林填补了茶类型世界遗产的空白。目前,世界遗产名录中以农业为主题的世界遗产共有30项,其中与景迈山古茶林相似的有15项经济作物类文化遗产和4项粮食作物类文化遗产,包括咖啡类文化遗产2项(哥伦比亚咖啡文化景观等),葡萄酒类文化遗产12项(瑞士拉沃葡萄园梯田等),其他经济作物类文化遗产1项(墨西哥龙舌兰景观和特基拉的古代工业设施),水稻梯田类文化遗产4项(菲律宾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等)。与以上以农业为主题的世界遗产对比,景迈山是唯一以“茶”为主题的遗产类型。作为典型的农业文化景观,景迈山古茶林的成功列入填补了世界遗产这一重要类型的空白。

印度阿萨姆茶区、印度大吉岭茶区、日本宇治茶区、印尼爪哇岛茶园、斯里兰卡中央省茶园、肯尼亚因布茶区等国际著名茶园皆为台地茶园。与它们相比较,景迈山古茶林的特色在于“古”和“林”。古茶林历史悠久,其独特的林下种植和利用传统以及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使其明显有别于世界上的其他著名茶园。在现代茶园种植技术在世界范围普遍应用的今天,其传统的种植方式延续至今,成为原始的茶种植方式的典范,反映了充满智慧的传统知识体系。

与中国著名茶园相比,景迈山古茶林以“林”这种特殊的森林景观、生态系统、特有的种植方式和相关茶文化传统而独具特色。作为普洱茶故乡的云南省,众多古茶山各有千秋。景迈山古茶林以特殊的茶祖信仰等地方文化、茶与人紧密而特殊的精神关联及其展现出来的人地关系而与众不同,是云南普洱茶园的一种特殊类型和代表。

通过以上四个层次对比,景迈山古茶林具有千年悠久历史,以种植技术独特、森林景观显著、民族文化丰富、人地关系和谐而成为保留原始森林农业特征的传统茶园种植模式标本,在景观风貌上、文化内涵上明显区别于世界上其他诸多农场化台地茶园。其蕴含的独特生态智慧和文化传统至今仍充满活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当今世界仍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因此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目前,全球已有葡萄园、咖啡园、水稻梯田等多项农业文化景观作为种植传统的特殊见证、土地利用典范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具有千年林下茶种植传统以及可持续的山区土地利用技术的景迈山古茶林,符合世界遗产标准(iii)(v),其列入有助于填补对人类文明具有重要影响的茶文化遗产空白。

结语

2017年7月,“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要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充分认识遗产价值,开展针对性保护和适应性治理,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在讲好景迈山故事和中国茶故事的同时,开创景迈山遗产保护与治理模式,为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本文作者: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陈耀华;来源:国家文物局)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茶品牌专题,丸久小山园与伊藤久右卫门:体现茶道精神的日本宇治茶品牌

导语

以茶季和“国际茶日”为契机,研究院公众号特推出茶品牌专题,分享国内外茶品牌的相关文章,与诸位共同探索茶品牌的建设路径,感受茶文化的多样魅力。今日为第十九篇《丸久小山园与伊藤久右卫门:体现茶道精神的日本宇治茶品牌》。

当提到宇治茶时,我们会想到什么?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抹茶,接着便联想到商业街上各种名为“宇治抹茶”的甜品店。实际上,宇治茶的范围远不止于此,其概念也不可被滥用。宇治茶与静冈茶、狭山茶并称为日本三大茶,是日本绿茶的高级品牌。除了抹茶外,它也包含了其他品类:煎茶、玉露、番茶、焙茶等。宇治所产的玉露及抹茶,在日本堪称第一。

宇治茶属于区域品牌概念,有着严格的定义。由宇治茶的生产业者所组成的京都府茶企协会组织,将宇治茶做以下的定义:使用京都、奈良、滋贺、三重四县所产的茶叶,并于京都府内加工者,即称为“宇治茶”。因此许多国内在售抹茶产品并不能冠上“宇治茶”名号。

图1 宇治茶产区范围

丸久小山园与伊藤久右卫门,这两个子品牌都是著名的宇治茶老店,均是宇治茶乡发展协会授权的宇治茶馆。两个品牌在品牌个性上互为补充,丸久小山园坚持“品质本位”的制茶理念,其名下茶品屡次获得大臣赏等奖项。伊藤久右卫门在传统基础上传达着茶的新价值,精进茶产品深加工,与时俱进推出新式抹茶餐点,涵盖范围广,种类繁多。两者共同构成了体现出茶道精神的宇治茶品牌。

图2 丸久小山园的茶室

图3 伊藤久右卫门门面

一、丸久小山园:“品质本位”的治茶理念

元禄年间(1688-1703),丸久小山园的第一代园祖小山久次郎在适宜种茶的小仓地区,开始着手茶的栽培与制造,自此开创了丸久小山园的悠久历史。丸久小山园的茶人代代相传,致力于改善各个环节,维护宇治茶的传统与品质。第四代茶人开始茶的销售贩卖。进入明治时期,第八代元次郎将销售网络扩大到了日本全国。目前丸久小山园已走过了300多年的历史。

图4 丸久小山园的早期茶人工作场景

丸久小山园将“品质本位”的制茶理念,贯彻于从栽培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为了精进自身品质,每年都会选送茶品,参加全日本茶品评大会等竞赛,屡次获得大臣赏等奖项。它曾21次获得全日本茶品评大会第一名,9次获得关西茶品评大会第一名,2次在全日本茶审查技术竞技大会取得优胜。

通过视频中的丸久小山园的治茶过程,即可更深刻地了解到它的治茶理念。

丸久小山园经营着多种细分的宇治茶,包括抹茶、煎茶、焙茶、玄米茶、冠茶、玉露、茶包等。包装用色清淡,典雅精致。

图5 丸久小山园的系列包装

二、伊藤久右卫门:极致的茶产品延伸

距今已经有180多年历史的伊藤久右卫门,是京都著名的宇治茶老店,同时也是万福寺、平安神宫、宇治平等院等知名寺庙和神社的指定茶叶供应商。它以各类高级抹茶及抹茶系列食品闻名,是京都的著名店铺与旅游必去之处。

伊藤久右卫门目前在日本已有5家分店,其中位于宇治市的茶铺为总店,其他还有JR宇治站前店、平等院店等。总店是最大的店铺,紧邻日本国宝——宇治平等院(印在日本10元硬币上的)的是平等院店。总店内经营品种齐全,在茶香四溢的茶苑里准备了各式抹茶产品。不仅包括新鲜和冷藏的甜点,还有非常适合馈赠亲朋好友的宇治茶、抹茶甜点礼盒等。

伊藤久右卫门的品牌理念是:继承传统,同时不断为宇治茶融入新元素,以增强宇治茶的吸引力。宇治茶除了可在茶壶中冲泡饮用,还有更丰富、更休闲、更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享用方式。因此伊藤久右卫门在茶的深加工方面下足了功夫。

(一)种类繁多,包装精致

伊藤久右卫门的茶加工产品品类众多,既有主食,又有甜点和零食,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也再次强化了自身的品牌特质。主食类产品仅供店内享用,将抹茶元素融入日式传统饮食中,诞生诸如抹茶荞麦面、抹茶咖喱饭、抹茶寿司、抹茶饺子等餐食,且不断吸取消费者意见以改进口味。

图6-8 抹茶寿司、抹茶荞麦面、抹茶咖喱

在甜点与茶点方面,伊藤久右卫门既深耕于熟悉的和食领域,如团子、羊羹、大福等,同时也将抹茶融入西式小点,推出抹茶巧克力、抹茶提拉米苏、抹茶冰棒、抹茶芭菲、抹茶瑞士卷等产品。除芭菲外的产品均开通了网上贩卖渠道,价格与实体店铺一致,配送可至除偏远小岛外的日本各地,使得全国的消费者均可品尝到伊藤久右卫门的产品,拓展了收入渠道。

图9 伊藤久右卫门的抹茶大福

产品的外形与包装十分精致,其中抹茶冰棒类产品获得年轻女性的喜爱,中外社交媒体都可窥见它的踪影。平板形状的冰棒上,缀以生巧克力、团子、白玉、冻水果、奶油等作为装饰,色彩和谐,激发消费者拍照分享的欲望,自发地为品牌进行口碑传播。

图10-11 Instagram和小红书上的冰棒晒图

(二)限定类甜点,创造稀缺

限定类甜点包括两方面,一是节日限定,二是季节限定。

2020年的父亲节将至,伊藤久右卫门推出了父亲节竹篮套装,内含7件产品,包括抹茶羊羹、夏蜜橙冻、抹茶糖酥饼、抹茶布丁、抹茶麻薯、抹茶小圆面包、抹茶曲奇和宇治玉露。用材高档的绿色裹布将竹篮包起,充满复古感和品质感。在之前的母亲节与青谷梅酒达成合作,推出夜半之翠母亲节限定纪念瓶,瓶身布满红色的康乃馨图案,符合女性审美。

图12 伊藤久右卫门父亲节限定礼盒

图13 伊藤久右卫门母亲节限定梅酒

在每年的樱花季、紫阳花季、红叶季、草莓季推出季节限定产品,在口味和造型上做出调整。如樱花季时推出的樱花芭菲,内有樱花冰淇淋、樱花味白玉团子以及抹茶果冻,额外添加了体现日本传统工艺的发簪形的菓子;红叶季时推出了红叶芭菲,在抹茶冰淇淋的基础上加入了鸣门金时的香芋和栗子的甘露煮,红叶形状的果冻在视觉上为甜品增添秋季感;紫阳花季的芭菲,除了标志性的抹茶元素外,能工巧匠也将果冻雕成紫阳花形状。

图14-16 樱花季、紫阳花季、红叶季的抹茶芭菲

限定产品创造了稀缺感和仪式感,限量概念促使消费者缩短消费决策过程,别具匠心的外形也诱使消费者拍照上传至社交平台。

(三)联名产品,强强结合

伊藤久右卫与雀巢的Kit-Kat巧克力威化合作,推出宇治抹茶风味的饼干,口味微苦醇香,中和了威化的甜腻感,吃起来醇厚但有清香。与巧克力威化的巨头合作,既保证了合作产品的品质和口味,同时也拓展了自身的国际知名度,提升了品牌形象。

图17 与Kit-Kat合作款抹茶巧克力威化饼干

三、茶旅融合,打造品牌

宇治茶的产量少,因此不是主打出口的日本茶,大部分宇治茶仍是就地消费或国内消费。因此宇治必须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民才可实现创收。依托地域特色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实现三产融合,也是我国许多地区农业发展的规划,但具体实施中却面临不少挑战。

据宇治外国游客来访动机的调查显示,55%的国外游客主要受到平等院等寺庙神社的吸引,45%游客的主要目的则是体验宇治茶文化,由此可见宇治在茶旅融合方面成果斐然,对我国的乡村旅游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茶田观光,美不胜收

京都府山城广域振兴局邀请景观设计师,为宇治设计茶田。出产抹茶的茶田高低错落,放眼望去不同程度的绿交相辉映,被认定为京都府景观资产之一,并加入“日本最美乡村联盟”,2015年作为“日本茶八百年的散步道”被收录为日本遗产。这样的茶园在保证不影响作物品质的同时,在美学上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随手一拍就能拍出好风景,赢得了消费者的好感度。京都府针对宇治的茶田拍摄了一条宣传片。

若想促进消费,光是调动消费者的视觉感官远远不够,必须与消费者产生互动,让他们全身心、全感官地参与进来。宇治的茶田观光活动中常包含茶体验活动,如采茶、磨制抹茶等。

(二)大街小巷的茶元素

一出宇治火车站,就可见到茶壶形邮筒以及采茶姑娘时钟。时钟设计别致,采茶姑娘的塑像浸没于类似抹茶茶汤的液体中,一到整点便会完整地浮现出来,颇具巧思,恰如迪士尼乐园门口的米奇蒸汽船喷泉一般,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图19 茶壶形邮筒以及采茶姑娘时钟

根据宇治茶的历史、文化、景观等资源特色,宇治在山城区域设立5条宇治茶历史街道,以此促进在地观光;在丰富观光配套设施的同时,广泛传播宇治茶的魅力与价值。在宇治田原町,宇治茶巴士、下水井盖均会有宇治独特的标识,如茶田中劳作的茶女插画等。

图20 5条宇治茶历史街道

图21 宇治田原町井盖绘

人工景观融入了宇治的独特元素,点缀大街小巷,避免了“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强化了记忆点;也烘托了茶氛围,带来沉浸式体验。

(三)用仪式灌入新鲜感

宇治会在每年10月的第一个周日举行宇治茶祭。宇治茶祭是感恩祭,是对将茶从中国带回日本的荣西禅师、在宇治开设茶园的明惠上人、茶道始祖千利休这三位恩人的报恩感谢。而在追慕三位恩人功绩的同时,也祈愿宇治茶繁荣兴盛,希望今年的茶可以更上一层楼。宇治川中汲取清水的“汲取名水仪式”,是祭典的一大看点。取来的名水将被送往兴圣寺,在主殿举行的新茶首次开汤仪式中使用。茶道师穿着传统服饰,进行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表演,期间不能触碰任何金属,用木桶取水,烧碳火,将茶汤装入陶瓷碗中。

图22-23 宇治茶祭

图24 宇治茶祭

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对于祭典活动是陌生的,因此能给予他们新奇感,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仪式的参与也能让消费者体验宇治茶相关的历史与文化,了解宇治茶人的匠心,从而对品牌产生认同感,更易产生消费行为。

(四)授权茶馆,经济利益与文化传播的双管齐下

宇治茶乡发展会议认定了一批“授权宇治茶馆”,这些茶馆被认为可以普及茶生活方式、汇集宇治茶相关的各种美味,同时还能对宇治茶的历史、文化、泡茶方式等进行说明,从而推广宇治茶品牌。较为知名的茶馆有丸久小山园、伊藤久右卫门、中村藤吉、辻利等,装修风格典雅,融入了“禅”的元素。

图25 丸久小山园茶铺后院

图26 辻利茶铺外观

宇治茶馆在茶产品的深加工方面也做得淋漓极致。除了可在店内饮用正宗抹茶,消费者还可在店内品尝各式各样的抹茶甜点,如抹茶冰淇淋、芭菲、大福、蕨饼、抹茶冻等。对抹茶饮品兴趣缺缺的消费者,也很难对外观精致、琳琅满目的甜品不动心。实际上,使用抹茶粉作为甜品配料的做法在国外风靡已久,1996年哈根达斯就已推出抹茶冰淇淋;星巴克的抹茶拿铁、抹茶星冰乐也是饮品类常青树。宇治茶屋的抹茶小点在创新上下了功夫,满足新一代年轻人不断变化的口味。每家茶馆都有自己的招牌甜点,如伊藤久右卫门的经典抹茶馅蜜(内含寒天、抹茶冻、抹茶冰淇淋、红豆、橘子、白玉汤圆)与抹茶荞麦面;中村藤吉的抹茶布丁冻膏搭配抹茶冰淇淋。甜点的搭配和颜色都经过精心设计,颇具美感,消费者自然而然地将其拍下,分享至社交平台,自发地为宇治茶进行口碑传播。

图27-28 伊藤久右卫门的抹茶荞麦面、抹茶馅蜜

为了普及茶生活方式,茶馆多设有茶教室,消费者可在其中进行抹茶手工体验课。茶屋内设有伴手礼商店,可购买便携包装的抹茶粉和长保质期的抹茶零食。

图29 丸久小山园的伴手礼

图30 中村藤吉的伴手礼

根据近畿经济产业局提供的名单,宇治地区有5家对外开放、可提供参观的工厂。丸久小山园、福寿园等茶馆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制茶厂,传播茶知识的同时更传递出文化、健康、舒适的生活方式。

(五)复合营销手段,打造国际形象

这一策略的辐射对象不仅是在地的消费者,也包含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潜在消费者。宇治举办茶女采茶会,每年一次评选宇治茶小姐,这体现了广告3B原则中的Beauty(美人),利用消费者喜爱美丽事物的天性,夺取他们的注意力。设计茶茶王子卡通形象,体现品牌性格。同时由于宇治是日本文学名著《源氏物语》第三卷的舞台,因此深挖地域文化,结合《源氏物语》开发相关游戏,在网上进行宣传造势。

纪录片《茶界中国》也对此也有简短的呈现。

因此,这对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是:需要加大对旅游商品设计的投入。我国目前的旅游商品大多较为粗放,缺乏美感,使得许多商品难以获得年轻人青睐。应该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契合当下需求进行呈现,注意与时俱进;需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不止停留于表面,应该准确提炼地方传统、 自然资源、文化景观等特色元素,凝练出独特的文化符号植入产品和景观设计中,与其它地区形成足够大的区分度。

四、品牌国际化面临的困境

在中国,宇治茶的山寨品横行。山寨品不仅在中国销售,还渗透到了海外,如北美和东南亚地区。2014年4月,京茶协曾经向中国商标局申请“宇治茶”的商标注册,得到的回答是“宇治”、“宇治抹茶”和“宇治露”这三个商标已经被中国企业抢注。2019年,中国含“宇治”字样的茶品牌注册商标已达到191件;不止茶叶,光“宇治”字样的商标已达到3000件以上。不仅是商标类似,甚至连产品外包装也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宇治抹茶著名制造商丸久小山园在4年前逐渐发现山寨品现象,目前受害金额已经达到2亿日币(约1300万元)。这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还会导致消费者对真宇治抹茶品质的错误认知,损伤品牌形象。

图31 原产品与山寨产品的包装对比

这提醒了茶叶品牌应树立品牌保护意识,建立起独特的品牌标识系统和防伪标识,提前注册与本品牌相关的防御性商标,以免假冒伪劣产品“傍名牌”与抢注商标。同时监测国内外产品动态,遇到山寨品时需及时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并通过社交媒体、传统媒体、线下门店等对外宣传窗口及时告知消费者这一现象,指导消费者辨别真伪的方法,避免消费者上当受骗,保护品牌形象。

2020年5月26日,丸久小山园通过官方网站发出通知,宣布了有关商标纷争的裁决书公告,纷争商标“宇治小山园”被认定为违反了《中国商标法》第10条第2项中“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的规定。“李鬼”商标宣判无效。为方便中国消费者购买正宗丸久小山园茶,公司特地开发了中文网站及线上商城,同时附上《产品防伪对策》,下载“正品认证:丸久小山园”应用程序后,只需扫描商品防伪标识即可溯源。

本土品牌也应该树立起知识产权意识,尊重他人的成果,提高原创水平。山寨只能获利一时,不能只盯眼前薄利而损害自身乃至国家形象。唯有建立起独立的品牌,开发原创产品才能细水长流,沁入消费者的心田。

来源:农业品牌研究院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01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