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历数澜沧江流域两岸分布的普洱名茶区,恰似银河系里闪烁的繁星,颗颗都这么明亮,粒粒都这么耀眼。这里有新晋明星冰岛,有十几年前崛起一直傲视群雄到今天的老班章,有古茶树资源博物馆的之称的景迈等,这其中最有历史积淀和岁月风采,堪称百年辉煌的却当属易武。易武是古镇越县政府所在地,仍有古镇留存至今。易武茶山是传统普洱茶的主产地,茶园面积和茶产量长期居于古六大茶山之首。
易武庆丰号野生茶
冰岛茶成名于2008年,老班章成名于2004年,而易武却成名于清中期的嘉庆和道光年间,那也是易武普洱茶最辉煌的时期。清朝雍正年间,鄂尔泰任云贵总督时,在滇设茶叶局,统管云南茶叶贸易。鄂尔泰勒令云南各茶山茶园顶级普洱茶由国家统一收购,挑选一流制茶师手工精制,并亲自督办,在贡茶上印“鄂尔泰”私宝,进贡朝廷。于公元1732年,正式列入《贡茶册案》。易武街上商铺连商铺,茶庄接茶庄,生意兴隆,人丁旺盛,内地茶商和马帮往来不绝。仅仅依靠易武本地的原料已经不能满足易武茶号的加工了。因此,倚邦、革登、蛮砖,甚至攸乐山的茶菁也都有一大部分被集中到易武加工成“七子饼茶”,最多的时候达到了6000多担。那时候,易武可以说是山山有茶园,处处有人家。历史上的易武不仅茶叶种植面积居六大茶山之首,且在清中期已经是制茶中心。
普洱茶无论是堆积在历史上的种种辉煌遗迹,还是在今天拍卖行里屡创咋舌天价的号级老茶,亦或是闪烁于中国各大顶级奢靡普洱茶商圈中冲泡的上上品,其名称或者出处皆指向同一个地区——易武。
为何普洱茶能风靡当下,成为新时代中国茶叶品种中的佼佼者,皆因喝普洱茶不仅喝到的是口感、滋味、越陈越香,更是能喝到历史文化的厚重,时代变迁的唏嘘。越老的普洱茶越能体会到这些,而留存当世为数不多的百年普洱老茶品种如宋聘号、福元昌号、同庆号、同兴号等等基本都来自易武,所以当下我们喝到的百多年前普洱味道基本都是“易武的滋味”。
由此可见,百多年前的易武镇,易武茶是何等精彩,而新时代下的易武作为普洱茶的好茶地理区域或普洱名茶的代名词,其江湖地位又如何呢?
由此可见,百多年前的易武镇,易武茶是何等精彩,而新时代下的易武作为普洱茶的好茶地理区域或普洱名茶的代名词,其江湖地位又如何呢?
普洱茶无论是堆积在历史上的种种辉煌遗迹,还是在今天拍卖行里屡创咋舌天价的号级老茶, 亦或是闪烁于中国各大顶级奢靡普洱茶商圈中冲泡的上上品,其名称或者出处皆指向同一个地 区——易武。
那么为何历史上曾经在茶区产量和加工排第一的易武茶区会沦落到老二的地位。这不得不提及历史上易武曾经的衰落。
从清末易武镇的衰落开始,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时间不知不觉的去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外界已经悄然发生巨变,易武古镇却依旧如沉睡中的小镇,完全被这崇山茂林阻碍不知外面世界的变化。直到某天走进一群台湾、香港的茶商、茶人。
易武庆丰号攸乐古树茶
曾经的技艺和传承不死,只是悄然埋没,一旦浴火重生的星火燃起,必将迅速产生燎原之势越烧越旺。台湾香港人走后,易武乡人按古法手工石磨制作先后生产出两款在日后带动易武茶铺天盖地发展的明星产品,一款是台湾茶人吕礼臻定制的小众产品“臻纯雅号”,另一款就是后来大名鼎鼎先引起港澳台和马来西亚等地一片称赞,墙里开花墙外香,然后又从港台迅速风靡回内地的“99易昌号”系列产品。
随着以易武古树茶制作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大量出现并引起其消费市场一致赞誉,从而带动了一波又一波全国各地茶商茶人涌进易武山朝圣和做茶的热潮,无论从广度深度都再现易武古镇普洱茶制作的辉煌。
这其中就有后来在经历08年普洱茶低迷风波后不畏风险,一心一意致力于“纯正易武”茶口感制作的东莞“岁月知味”企业……“祥源”首次提出“易武小产区”概念,是以大资金整合易武零散茶区原料制作的又一新做法。势必给易武古镇普洱茶生产和制作带来一个新的篇章。
易武古镇
易武庆丰号分享文章,祝您生活愉快,来源:普洱杂志 普茶藏珍
证明一款茶的优劣有很多种方式,看其受欢迎的程度是其中简单直接的一种。如果你是茶语的资深茶友,想必对郑老家的易武七子饼再熟悉不过,甚至是你年年必抢好茶之一。
那这七子饼究竟有多受欢迎?
2016年,易武正山七子饼首次登陆茶语,仅6个月就创下2吨销售数量,成为茶语当之无愧的口碑与销量之王,好评率高达97%,回头客复购率极高。
2017年3月的七子饼预售,支持率高达1427%,支持金额更是目标金额的14倍!人气之盛由此可见。
如此高扬的热度离不开七子饼本身瞩目的优势特点,从茶语寻到它之时便定位为:极为少见的高性价比易武小树普洱——既有典型易武口感,也有丰富的转化空间,是能让人喝懂易武、爱上易武的入门级好茶。
却不仅只是如此,郑老的易武七子饼茶几乎每年以15%-25%的幅度升值!
2016年份的易武正山七子饼茶语售价为360元/提,如今市价已涨至约560元/提;
2017年份茶语售价为400元/提,如今市价已涨至550元/提;
2018年份茶语第一波众筹价320元/提,筹超1吨后涨至360元/提,市价已涨至480元/提。我们相信,今后每年的市价依然会递增。
“郑老”是谁?
前文提到的“郑老”指的是与茶语多次合作的普洱制茶名匠郑必能先生,熟悉茶语的茶友对郑老和他的“郑四隆茶庄”并不陌生。
作为易武原住民,他对易武古茶山了如指掌,数十年与茶农深度合作,让他对手中的优秀原料资源有着极强的把控力,能做出地域市场行情的平实价格,加上精湛的制茶技艺,可以说,他的茶就是高品质普洱的代表。
这款人见人爱的易武正山七子饼便是他带领团队以易武正山的小树春茶制成的作品。
那么这茶品质如何?我想这可以从原料上谈起。
47年平均树龄、种子种植茶树
常常混迹于各大茶山的茶友都知道,经由有性繁殖(种子种植)、且未经过度人为干预的茶树,口感表现更加丰富自然,哪怕是同一个山头的茶,所处的朝阳(背阴)方向不同,茶叶的滋味也会稍有区别。
树龄较大的茶树不光拥有自身品种特点,还会彰显出生长区域的风格特质。
易武正山茶之所以备受追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片适宜茶树生长繁衍的土地赋予了茶叶丰富多彩的滋味变化。
有性繁殖自然生长的茶树,历经大自然洗礼,所蕴藏的独特滋味是无性扦插茶树所无法具备的。
易武正山七子饼的原料全来自于种子种植、自然生长47年以上的茶树,相对无性扦插的原料而言,口感更加丰富,变化愈发多样,丰富的内含物质不光让茶叶在新茶时期就有极强的风味表现,经过妥善存放后还能有惊艳的转化。
十多年与茶农相互信任和友好合作,使郑四隆茶庄在易武各个山头都形成了一定的原料控制权。
郑家人对合作茶园要求十分严格,杜绝橡胶林混种现象,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每年还会对每批茶样进行抽检,对茶园原生态管理进行监督指导,正因如此,与郑老合作的茶园各项指标远远优于国家标准。
制茶工艺大道至简,全凭一颗初心
普洱茶的制作并不复杂,靠的全是匠人的制茶经验。
易武正山七子饼由郑必能先生亲自监制,从选料、炒制、摊晾、拣黄片、压饼,郑老全程把控,确保每一杯茶叶品质。
我们无法从语言上去描述郑老茶叶工艺的标准和优秀,但我们可以告诉你的是,著名云南茶文化学者詹英佩老师、曾任台湾茶联会会长的著名茶人吕礼臻先生都在郑四隆茶庄定制了不少茶叶。
优秀的原料加上精湛的工艺,让易武正山七子饼饱含易武典型风味:
开汤品之,入口甜润爽口,既带有梅子的清甜香气,又兼具苦涩劲爽与鲜醇柔美,汤感立体、饱满,口腔清凉甜润,回味悠长。
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没抢到或没抢够的朋友,你们可以下手了
七子饼众筹在今年的3月已经结束,时隔8个月,仍然有不少的茶友对其念念不忘。
正如一代宗师之中所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茶语团队再次联系郑老,多番交涉之后,从郑老库中翻出这最后一批七子饼,开启第二波的众筹。
但需要说明的是,今年七子饼毛茶的价格与2018年相比,本身就有15%-25%的上涨幅度。
第一波众筹时茶语秉承为茶友谋福利的宗旨,和郑老商定,今年的售价仅在去年的基础上小幅上涨6%,但此价仅限约一吨的总量,超过限量部分将适当调整价格,因此第二波众筹价格相比第一波会有小幅增长,但仍低于市场售价,保证高性价比。
所以不要再犹豫,库存不多,手慢无啊~朋友们!
【真星期待】
衷心感谢各位茶友长久以来对茶语网微信公众号的支持,为了能让您第一时间就看到茶语网的好文推送,我们建议您将茶语网微信公众号设为星标公众号。具体操作为在茶语网微信主页面点击右上角后,再点击“设为星标”,您以后就能第一时间找到我们啦!
* * *
【荐号】
茶小白研习所(ID:chayucxb),为初级学茶者打造的趣味干货知识分享平台。将专业茶知识、茶类养生常识和趣味习茶生活,用最简单和优雅的方式,让你零门槛习茶、懂茶,变身生活美学知道分子,扫描下方二维码可关注。
100年前的一提紫票福元昌号普洱茶,在去年以两千多万港元成交。
30年前的三饼88青普洱茶,在一次拍卖会上以42万的高价成交。
20年前的一件班章六星孔雀普洱茶,最高被炒到过7千万的天价。
这些都是什么类型的普洱茶?业界常说的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中期茶等等都有什么区别?
今天,陆离就来科普不同历史时期普洱茶的名称和由来。
号级茶
号级茶也叫古董茶,一般是指清朝末年到解放初期,截止1956年以前,由私人茶庄出品的普洱茶。
在当时,这些茶庄大多由地方豪强势力控制,通常都是由“号”来命名的,比如宋聘号、同庆号等等,因此生产出来的普洱茶,也统称为号级茶。
号级茶的制作,保持着古早的风格,基本上都是由乔木古树茶制作而成,规格为一饼357克左右,七饼一桶,最外边用笋叶包装,包装顶上印有茶号标志。
里面的茶饼,都是用石磨压制的裸饼,不像现在一样有棉纸包装和内飞说明书,内飞上通常只简单记录了宣传文字和商号负责人的名字。
号级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普洱贡茶上,为了保证贡茶的有序生产,清朝还专门设立了普洱府这一机构,来控制普洱茶的采摘和制作。
普洱贡茶让普洱茶走向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也造就了声名赫赫的古六大茶山,分别为:易武(古称漫撒)、倚邦、蛮砖、革登、莽枝、攸乐。
六大茶山之首的易武,更是如日中天,道光年间至民国初期的这近百年时间,易武茶业兴旺发达,茶庄茶号遍地开花。
这些在易武的茶庄和商号,就是号级茶的主要制茶者。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有宋聘号、同昌号、同庆号、福元昌、车顺号等等。
知识延伸勐海反超易武:贡茶时代的落幕与更替。
印级茶
如果说号级茶,见证了从清朝到建国前的普洱界兴衰,那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的这段时间,普洱界就是“印级茶”的时代了。
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私人茶庄成为了历史,20世纪50年代,普洱茶的生产制作进入了计划经济时期。这些由国营茶厂出品的普洱茶饼,就是大名鼎鼎的印级茶了。
说起印级茶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八中茶”。所谓八中,是八个呈包围形式的中字,把茶字围绕到中间,也就是下图正中的中茶商标造型。
印级茶的包装看似大致相同,实则种类繁多,板式多样,有的无内飞,有的会错印,棉纸上印有“中茶牌圆茶”的字样,也有繁体简体,字体风格,色彩鲜艳度的区别。
有的会印有不同颜色的“茶”字,并由此延伸红印、绿印、蓝印、黄印等品种。
印级茶中的翘楚,当属大红印、无纸红印、红印铁饼、蓝印铁饼等品种。这里科普一个知识点:
“铁饼”是用金属模具,直接压制成型的饼茶,由于液压机器会将茶饼压制得非常紧实,因此这些坚硬如铁的饼茶,也就被简称为铁饼了。
如果说易武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号级茶,那勐海就是印级茶的标志了。民国中后期,由于各种因素,普洱茶交易中心由易武转移到了勐海(时称佛海)。
问世于建国初期的印级茶,已经历经了七十余年的岁月洗礼,作为普洱茶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现在的地位极高,隐隐有普洱发展精神旗帜的趋势。
七子饼
1972年后,云南普洱茶的经营自主权,被下放到新成立的云南省茶叶分公司,这一时期的普洱茶,有了一个新名字:“云南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的包装,与号级茶有很多相似之处,外包纸上印有“云南七子饼茶”及拼音字母的字样,包装中心也延续了八中茶标志,大部分种类以绿色字体为主。
七子饼的出现,是又一个新时代的标志。
在这一时期,中国逐渐融入国际舞台,普洱茶的国际市场逐渐增大,为了统一规范进出口,1976年,唛号制度正式落实。
七子饼茶时代的主角,是勐海、下关、昆明等国营茶厂,比如勐海茶厂的7542、7572,下关茶厂的8653、8633等。昆明茶厂的7581等等。
知识延伸:7542,7581。聊聊普洱茶唛号的由来。
中期茶
中期茶的具体归类,业界目前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定论。
这主要是因为1996年左右,计划经济结束不久,很多民营茶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很多自负盈亏的国营茶厂处境艰难,开始大量承接私人定制茶品的业务。
旧的制度不再适用,新的规范尚未诞生,这是中期茶概念复杂,定义混乱的主要原因。
有人说陈放3-15年的茶是中期茶;有人说陈放3-7年的茶是中期茶。除此之外,还有中生代,标号级,新生普洱等不同说法,还有人认为应该从实际品鉴划分...
目前认可度较高的普洱茶的年限划分是,陈期六年以下为新茶,陈期六到二十年为中期茶,二十以上为老茶。
尽管业界现在对中期茶的时间界定相对模糊,但“中期茶”一定是个动态概念,陈期是恒量,生产年份是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期不变,但是生产年份会不断向前推移。
也就是说,今天存世的百年号级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印级茶,也曾经历过中期茶的时期,而现在市场上赫赫有名的老茶,如“88青”,在近10年间,也是从中期茶华丽转身,迈入了老茶的行列。
所以,中期茶是一种不断成长的茶。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贵为国礼的贡茶,到易武称雄的号级茶,到勐海为王的印级茶,再到三足鼎立的七子饼茶,最后是尚未清晰的中期茶。
各个历史时期中涌现的普洱茶类,串起了近百年的沧桑岁月。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