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兴义市茶叶

找到约3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以茶为媒 余姚与松阳、兴义、望谟、巴州建五地“朋友圈”

四川巴中市巴州区考察组赴兴义市考察茶产业。市对口支援局 供图


“以前我们只生产春茶,而现在已经建起了兴义最大的夏秋茶加工厂,帮助很大!”日前,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茶叶协会会长罗春阳告诉记者,该市七舍镇还新建了200亩示范茶园,带动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这都归功于余姚、兴义、望谟、松阳、巴州五地的“双协作”。

什么是“双协作”?原来,余姚市和丽水市松阳县是山海协作结对县市,又分别与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兴义市和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建立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为进一步打通东西部扶贫协作与山海协作渠道,2020年五地以茶为媒,建立了区域“双协作”新机制。

“‘双协作’是我市在对口工作中的新尝试,打通这个通道,有利于发展理念的融合、产业链的互补延伸以及资源的高效整合,起到了‘1+1>2’的正向效果。”1月25日,市支援合作局副局长叶文涛向记者表示,期待这样的合作平台与创新机制能够在我市各地得到进一步的复制与推广。

打破供需不匹配,五地协作求互补共赢

“五地在原有的结对关系下,存在结对双方供需不匹配的情况,导致产业合作不深入、支撑不足等。”1月19日,余姚市发展和改革局党委委员、市对口办副主任施利森向记者介绍,“双协作”这项机制创新的出发点就是破解不匹配,深化产业合作。

原来,兴义市有6.52万亩茶叶,销路一直难以打开,余姚市也有6万多亩茶叶,本地市场已饱和,基本不能提供额外的消费帮助,而松阳作为中国茶业产业示范县,建有浙南茶业市场,茶产业发达,可帮助兴义打开销路。

与此同时,巴州区外出务工需求较大,松阳人口仅24万,制造业不发达、服务业规模有限,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十分有限,而余姚市制造业实力雄厚,用工需求大,可帮助松阳承接巴州外来务工人员。

“五地之间如果取长补短,资源匹配,就可以有效扩大各自的资源供给和承载能力,实现互补共赢。”施利森说,2020年,经过多地实地交叉调研,五地明确茶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为重点合作方向,在余姚签署了五地合作框架协议及合作项目。

“今后松阳每年3月举办茶叶节时,都会邀请我们的优质茶企、茶商来开展展销活动,这会很好地拓展我们的销售渠道。”兴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唐钢认为,五地合作后,贵州的高山云雾茶会很快走出大山,走出深闺,走向全中国。

茶产业合作显成效,现已销售2530.76万元

“现在茶园的管护经验和技术都是向余姚、松阳学来的,不仅茶园管理规范了,还确保了茶叶增产增收。”罗春阳告诉记者。

根据合作协议,余姚、松阳充分发挥茶叶种植技术、先进制茶工艺及茶艺技术、浙南茶叶市场销售等优势,给予更多帮扶,现已先后派出3批次茶叶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赴望谟、兴义和巴州开展培训10余场,培训600余人次。

“以前茶园的管理属于半散养,在管护方面不怎么重视,余姚和松阳的老师过来指导后,从基地的管护,到茶叶的加工,手把手地教我们,基地的茶叶产量提高了。”罗春阳说,他此前到余姚的茶厂参观过,认为余姚的茶厂规模大,茶叶产量高,值得好好学习。

而在兴义市敬南镇白河村的弘晖茶叶加工厂,由余姚出资35万元帮扶购买的10台茶叶加工设备也早已投入使用,茶厂已逐步实现茶叶生产的规模化,推动了当地茶产业转型升级。

“依托成熟的制茶工艺、良好的管理体系、多样化的销售渠道,拓宽了茶叶的销售市场,提高了茶农收入,增加了村集体收益。”兴义市敬南镇白河村党支部书记吕普祥介绍说,目前白河村茶叶种植规模已扩大到6000多亩,已经生产精品茶叶5吨,产值达300多万元,带动了当地98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据了解,以兴义、望谟、巴州为主的贵州、四川茶叶现已在松阳销售249.57吨,销售额2530.76万元。

多方交流最关键,期待五地文旅产业合作

据记者了解,五地劳务协作目前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巴州、松阳驻余姚劳务基地联络处、巴州外出农民工浙江余姚维权服务站相继成立,望谟、兴义也在松阳成立了劳动力服务站。此外,余姚面向巴州已发布招工信息7条,涉及集中招工排摸意向劳动密集型企业6家,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岗位2045个。

“在帮扶中,真正掌握协作方‘要什么’和‘有什么’是最重要的。”施利森告诉记者,要打通“双协作”,最大的难点在于构建起有效的多方交流对接机制,仅东西部或山海协作,都会由于协作地区相对固定单一,导致产业差异大、可借鉴经验少等问题。

“只有实地深入交流,才会充分考虑到各自的资源优势、产业特色、发展规划等开展产业合作,而且要一定以市场化合作方式为主体。”施利森说,五地打通“双协作”的探索已取得初步成效,随着合作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的产业合作内容可以开发,有更多的优势资源可以整合利用,有更多的领域会擦出深层次合作的火花,推动“双协作”进一步深化。

“比如在文旅产业合作,可利用余姚在开发红色文旅产业、松阳在民宿和古村落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兴义市的万峰林、马岭河峡谷等休闲旅游资源、望谟县的布依民族文化、巴州的川蜀文化等,在文旅产业合作上加深合作。”

施利森向记者表示,未来还要进一步深化茶产业和劳务协作领域的合作,引导更多产业企业到兴义、望谟和巴州进行投资合作,构建起“茶企联盟”,并利用好松阳浙南茶业市场的销售平台和余姚电子商务优势帮助三地打开茶叶销路,在劳务协作方面,将利用好望谟、兴义、巴州在姚劳务站,构建完善用工信息平台,进一步组织好企业赴三地开展专项招聘会,助推劳务协作全面深化。(记者 房伟)

注:内容来源中国宁波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兴义市农业农村局:茶叶实用技术进茶园 助力春茶采摘提质增效

眼下正值春茶采摘时期,兴义市农业农村局抢抓农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茶园开展采茶技术培训,提高茶农的采茶技术和效率,助力春茶采摘提质增效。

“我们采摘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择采,一种是提采,像我们这个乌牛早采侧芽的话,一般就用择采法,就是用我们的拇指和食指配合,捏住我们要采摘的部分,然后轻轻一择它就下来了。”在乌沙镇天沁茶园里,兴义市农业农村局中药材和茶叶技术推广站负责人董云富正在耐心地给茶农和务工群众介绍采茶方法。


据了解,茶产业作为兴义市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目前全市种植面积达7.6万亩,可采摘面积5.4万亩。为了进一步助力茶产业提质增效,带动茶农和务工群众增收致富,市农业农村局每年都会根据时节,组织技术专班深入全市各个茶园开展茶叶采摘、加工和茶园管护等茶叶实用技术培训。

“今天的培训对我们还是非常实用的,可以提高我们的采茶效率,我们一天多采点茶青,就可以多赚点工钱。”从洒金栗坪社区到茶园务工的新市民陈天会开心地说。

“今天是我们2023年的第一期茶叶采摘技术培训,主要是给务工群众讲解一些茶青的采摘标准,提升我们的茶青质量,同时给他们讲一些采摘过程中注意事项等。”董云富表示,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茶农和务工群众采摘茶青的采摘质量,进而提升茶叶的品质和产值,让茶叶真真正正的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

来源:天眼新w,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兴义市七舍镇:春暖茶飘香,茶农采摘忙!

近年来,兴义市七舍镇不断扩规模、提质量、强品牌,做强做优茶产业,带动一方百姓致富。

眼下,七舍镇2万多亩春茶进入采摘期,茶农、茶企抢抓农时采茶、制茶,茶商也慕名前来品茶、购茶。

七舍镇党委副书记赵仁佳告诉记者,“自春茶开采以来,全镇每天都有800至1000人采茶,熟练工每天能采7.5公斤左右。”


兴义市春旺茶叶加工厂作为七舍镇的主要茶企之一,加工厂负责人荀仕旺表示,明前茶口感好,茶青品质上乘,他们作坊要采摘250公斤茶青才能产出50公斤干茶,每年清明之前的茶叶成品只有1吨左右,因此价格较贵。

七舍镇鑫缘茶业合作社负责人宦其伟说:“明前茶采摘期短,我们每天都尽量多组织群众采摘茶青,收购茶青一天的量在1000公斤左右。”

七舍镇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现有种植面积2.7万亩,可采摘面积2万亩左右。目前,全镇有省级龙头茶企2家,规模以上茶企、作坊40余家,茶叶种植户2200余户,年产干茶110余吨,产值9000余万元,采茶、产茶、销售,茶叶产业已成为该镇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

糯泥村龙家寨组村民陈明涛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种植了24亩茶树,茶的长势让他对今年的收入信心满满,“24亩茶一年能有8万元左右的收入,对我们农民来说,种茶是一条好路子。”

高山出好茶。低纬度、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七舍茶条形均匀、汤色靓丽、香气持久等特点,每逢新茶上市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闻讯而来收购新茶,订单不断。


“重庆那边的一些客人都喜欢喝七舍的茶,常常都找我购买,每年我在七舍购买的茶叶有50多公斤。”重庆客商黄斯琳说。

七舍茶中的绿茶、红茶、古树茶等品牌也远销浙江、福建等地,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我们的毛尖、毛峰都是根据客户下的订单赶制,每天干茶产量在50至100公斤之间,主要销往浙江、江西等地。”宦其伟介绍。


下一步,七舍镇将在茶叶的种植、管护、采摘、制作以及销路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茶叶产业各环节水平,为促农增收添加动力。

(文/图黔西南日报特约记者 张懿 罗寿欢)

来源:中国黔西南,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