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梧州六堡茶价格

找到约232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梧州六堡茶产业背后的匠心茶人

  六堡茶是梧州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梧州市大力发展六堡茶产业,不断促进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在产业兴旺发展的背后,有着无数茶人默默坚持、不断创新的身影。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走近这些六堡茶产业背后的劳动者,透过缕缕茶香感受他们的匠心。

  老茶厂焕发新活力

  从业28年,何志强坚持标准建设和科研创新“两步走”,助力企业发展成为“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4月28日,何志强(中)和同事一起品评茶叶。

  广西梧州茶厂被誉为“中国六堡茶工业的摇篮”。在这里,从业28年的何志强,为企业发展成为“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奉献了青春与才智,也从一名供销科业务员逐步成长为梧州茶厂党支部书记、副厂长,拥有高级农艺师的职称,还被评为2018年度“梧州市优秀产业工匠”。

  走下讲台踏上茶路

  对于何志强来说,挑战更能彰显人生的价值。1992年,当时还是大学教师的他毅然走下执教近十年的讲台,到梧州茶厂工作,开始自己的茶路追梦之旅。

  何志强进入梧州茶厂后,从供销科的科员做起,既要把好茶叶原料关,又要挨家挨户地跑市场找销路。然而,即便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之下,他还是会利用晚上的时间,钻研茶叶加工技术。2000年,何志强进入企业领导层,在厂内各个部门都锻炼过的他,对梧州茶厂的优势与不足有着充分的了解。

  “梧州茶厂自成立以来,从未中断过六堡茶生产,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工艺、产品等更是得到社会的肯定。”何志强说,以前,梧州茶厂也曾生产过花茶、保健茶、茯砖茶等产品,但效果始终不算太好,这一次次的尝试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六堡茶是梧州的特色茶品,只有挖掘利用梧州本土文化,把六堡茶做好并打响品牌,才能更多地取得经济效益,才能更好地提升企业价值。

  提高标准致力创新

  每一批产品出厂前,组织厂里的管理、技术人员共同对产品进行技术质量评定和比对标准样,这个做法何志强坚持了二十多年,为的就是保障产品质量。

  早在1995年,梧州茶厂便建立了一套企业生产标准。近年来,黑茶风靡全国,为六堡茶走向更大的市场创造了发展机遇。何志强凭借着敏锐的市场判断力及专业的技术能力,认为这是让企业发展成为标准化强企的一个契机。他大力支持梧州茶厂提升具有特色的加工工艺,以及制订规范化的操作规程、企业标准,努力开创生产经营新局面。

  2006年起,梧州茶厂开始推行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负责该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的何志强在积极参与改善“人、机、料、法、环、检”等要素环节的同时,也推动企业加大科研创新力度,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梧州茶厂的六堡茶陈列馆内,展示桌上的茶叶里盛放着一朵朵小金花,这是何志强常挂在嘴边的骄傲。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活力。”何志强说,多年来,他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研究消费者需求,带领车间技术人员积极研究六堡茶的新技术,成功探索六堡茶发金花关键控制技术、六堡茶发酵工艺自动控制技术和槟榔香六堡茶制作工艺等技术创新,研发推出的“槟榔香”“金花”“陈香”等系列特色产品,受到了市场的追捧。

  弘扬文化打造品牌

  “美丽的鸳鸯江边有一个好地方,梧州茶厂百花飘香令人向往,朋友你知不知道这里的品牌好茶叶,三鹤六堡,三鹤六堡,名茶传四方!”2019年,由何志强作词的厂歌——《三鹤飞翔》从梧州茶厂响起,不断传扬。

  “三鹤”是梧州茶厂精心打造的产品品牌。为提升“三鹤”的品牌影响力和梧州茶厂的企业形象,何志强一直尽心尽力。2007年以来,他先后发表了《弘扬六堡茶文化,做强六堡茶产业》《梧州茶厂初期回眸》《广西梧州茶厂创建质量文化品牌的实践》等论文,编印了梧州茶厂首部“史书”——《茶人茶事茶香——梧州茶厂研究成果与信息汇编》,在传承企业文化、展示梧州茶厂人风采的同时,也为“三鹤”品牌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2011年,梧州茶厂(注册商标:三鹤)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几十年来,梧州茶厂所打造的‘三鹤’六堡茶不断得到市场的认可,并被评为‘中国六堡茶标志性品牌’。”何志强自豪地说,2019年,梧州茶厂销售收入超2亿元,比2018年增长0.79亿元,如今,“三鹤”六堡茶的品牌价值已达到3.83亿元。梧州茶厂这个老牌企业正不断焕发出崭新的活力。

  “小公司”闯出大名堂

  坚持“对每一片茶叶认真负责”的工匠精神,李访带领他的团队通过技改不断提升茶叶品质和扩大生产能力,公司如今年产六堡茶达500吨  

  4月27日,李访仔细检查刚刚完成汽蒸工序的茶叶。

  4月27日,梧州市中茗茶业有限公司的厂房弥漫着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车间里,刚蒸好的茶叶还冒着热气,公司总经理李访便低头对每筐茶叶进行细致检查。投身六堡茶行业三十年来,李访正是凭借着这股“对每一片茶叶认真负责”的工匠精神,在行业里耕耘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自主研发生产设备

  1990年,李访从学校毕业后,进入了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前身)工作,成为一名生产工人。茶叶制坯、翻堆……每天都要完成生产指标,工作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但李访还是挤出时间学习,主动请教厂里的制茶老师傅,一点一滴积累经验,逐渐练就一身精湛的制茶技术。

  往后二十年间,李访从一名生产工人逐渐成长为梧州中茶公司的华南区销售经理,积累了扎实的茶叶生产与销售知识。2012年,李访看到六堡茶市场发展前景远大,他毅然离职,和家人一起创办了梧州中茗茶业有限公司。

  在六堡茶行业工作多年,李访坚信,茶叶的品质才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在中茗茶业设立之初,李访就确立了“传承传统手工技艺,融入现代科学创新”的宗旨,专门在公司里设立工程部,带领研发团队,自主研发了整套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和卫生检测设备,成功克服了传统六堡茶以往手工制作周期过长、茶叶品质不稳定、卫生条件差等难题,既完整保留了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所带来的独特茶香、汤色和风味,又提高了企业资金周转率和茶叶产出量。

  为了不断提升茶叶品质,李访与公司研发团队不断推进传统制茶工艺的改革,先后成功申请《连续蒸茶设备》、《六堡茶的制备方法》等多项专利,《梧州六堡茶制备工艺技术研究、创新及应用》技术创新项目获得申报立项。通过实施技改扩产工程,中茗茶业从一家小公司发展到如今年产量达500吨的六堡茶企业,成为梧州市颇具规模的六堡茶生产厂家之一。2019年,李访获得了“梧州工匠”称号。

  推出新品助力抗疫

  “他就像个技术男,平时除了去拓展营销渠道,就是一刻不停地琢磨研发。”这是公司多名业务骨干对李访的评价。今年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公司暂停上班不能生产,李访却在家坐不住,一个人悄悄地回到厂里开发新产品。

  李访想到,常喝六堡茶可以增强免疫力,而金银花、菊花又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便按照梧州市民的饮食习惯,尝试研发了一款“金菊六堡茶”。在六堡茶里添加金银花和菊花,分量多了会影响口感,分量少了又起不到效果,为了让茶叶的配比达到最佳状态,李访用克数秤进行了几十次配比试验,一克一克地增减,反复对比进行试饮,终于成功研发出口感温润的“金菊六堡茶”。

  研发出来后,李访第一时间将这款产品捐赠给梧州市红十字会,为在一线奋斗的医护人员加油打气。随后,细心的李访又考虑到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和饮茶习惯,为这个产品设计了袋泡茶包装,方便饮茶者携带和快速冲泡。设计制作完成后,中茗茶业又将新一批产品送到了环卫工人和水利建设者的手中。

  “传统+创新”是李访坚持的方向,正如在疫情防控期间研发“金菊六堡茶”一样,李访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市场的风向,创新研发六堡茶产品。眼下,李访带领研发团队将视野投向了年轻人群体,尝试运用合作伙伴模式,开发更多年轻化的六堡茶产品,在传统茶文化中添加时尚元素,吸引年轻人群体对六堡茶的关注,扩大六堡茶品牌的竞争力,助推六堡茶“百年老茶发新枝”。

  老茶人传承茶文化

  作为六堡茶人,陈伯昌不仅在六堡茶传统制茶技艺上推陈出新,更面向海内外积极传播六堡茶文化,被大家称为“六堡昌”  

  4月24日,陈伯昌在六堡茶历史文化展示馆向来访者介绍揉茶机的历史。

  木质揉捻机、竹编水壶、老葫芦、陶瓷茶杯……位于梧州骑楼城的陈伯昌非遗传习所里,摆设着许多与茶有关的老物件,这些都是陈伯昌走街串巷搜罗而来的宝贝,也见证着他对六堡茶的深情。

  在梧州茶界,陈伯昌被大家称为“六堡昌”。多年来,作为六堡茶人的他,不仅在掌握六堡茶传统制茶技艺精髓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更积极推动文化传承和技艺推广相融合,做好六堡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让六堡茶文化走出梧州,走向全国。

  走进高校做老师

  陈伯昌是土生土长的六堡镇九城人,世代务茶,从小便接触六堡茶,耳濡目染间,他对六堡茶的感情越来越深。1978年,高中毕业后,陈伯昌被分配到九城茶厂担任技术员,加深了他对六堡茶的认识。

  釆青、晾青、杀青、揉捻、堆闷、复揉、干燥、分拣、陈化……六堡茶的传统制作工艺像烙印一般烙在陈伯昌的心里。作为六堡茶制作技艺的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陈伯昌认为,传承必须讲究完整性,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

  “就好比制作茶膏,虽然制作成本高、熬制难、市场小,但我还是要做,这是我传承六堡茶文化的责任。”陈伯昌边把一块十多斤的六堡茶膏小心地放入展示柜中边说,茶膏是六堡镇的一种传统茶产品,虽然看上去黑乎乎的其貌不扬,却极具保健功效。要做成一块茶膏,要经过三天三夜的熬制,十斤茶才能熬出一斤茶膏。由于成本高,所以订单较少。即使如此,他还是坚持制作茶膏,并将这门手艺传授给自己的两个儿子。“但是,传承绝不应只限于家族之间。”

  陈伯昌认为,六堡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独特的工艺,只有不断地传承与弘扬其文化精华,才能更好地助推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他不仅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梧州职业技术学院、苍梧中等专业学校等院校担任老师,而且牵头成立了六堡农家茶协会,设立了陈伯昌非遗传习所。传习所里不仅陈列茶叶和茶具,还设置有制茶、泡茶等体验设备,这里已经成为广西师范大学、梧州学院、梧州职业技术学院、苍梧中等专业学校等院校的教学实践基地。2010年,陈伯昌更牵头成立了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面向国内外传播六堡茶文化,促进会的成员涵盖了加拿大、韩国、英国等国的茶人茶商。

  主动参与斗茶赛

  随着热水入壶,一瞬间茶香四溢。陈伯昌为前来拜访的好友冲上一壶“貂蝉”六堡茶,一斟一酌间,慢慢讲述好茶背后的故事。

  “要做一个合格的工匠,不仅要将工艺传承下来,还要学会创新。”陈伯昌说,要让传承具有生命力,就要取其精髓、不断升华,在保留古韵的同时赋予它时代气息。正是传承精神与创新意识的有机融合,让陈伯昌的制茶技艺不断提升、产品日趋丰富,他也因此荣膺2019年度“广西工匠”称号。

  明前茶生在乍暖还寒时,如貂蝉登楼拜月夜;明后茶形态娇美,恰似西施回眸一笑百媚生;夏茶汤似瑶池醴泉泻,色如春娇芳草绿,仿佛贵妃醉酒众生迷;秋茶入口即有沧桑意,让人联想到马上琵琶昭君怨……“四大美人”茶是陈伯昌在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选用苍梧群体种六堡茶原料制作,通过创新杀青和提香的工艺改良口感,并用我国古代四大美人来分别命名的四个季节茶叶产品。这个系列的茶品一推出市场,就受到各地茶商和消费者的青睐。

  创新不仅仅体现于制作技术和研发产品,更体现在传承技艺与传播文化的方式上。陈伯昌说,以前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是父子之间“手上功夫”的代际传承,但如今,技艺传承要走上课堂面向大众,传授者不仅要将“手上功夫”传授出去,还要用科学依据让学生理解和信服。

  翻、捺、挪、甩、抖、扣、挺、抓、压磨、烫……为了让学生准确掌握传统工艺炒青的动作,陈伯昌将技术动作具化为文字,并印刷成培训小手册。此外,“茶多酚”“光合作用”“茶多糖”“茶单宁”等词汇也走进了陈伯昌的传统工艺教学课堂,让学生可以更加科学地认识六堡茶的特性及种制技术。

  这些年,诸多荣誉加身,陈伯昌却将此视作鞭策与责任。去年,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动参与梧州日报社举办的2019梧州六堡茶民间斗茶大赛,协助组织茶人茶商参赛,让六堡茶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如今,在做大传统工艺六堡茶产业的征途上,他仍在不断地努力着……

  “百家茶”有了“统一味”

  茶人谭爱云潜心研发出传统工艺六堡茶生产线,在保证茶叶品质的同时,大大提升了茶叶制作的生产效率,给合作社拓开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4月22日,谭爱云在传统工艺六堡茶生产线上检查茶叶的柔韧度。

  “轰隆隆——”4月26日,在茶山环抱的苍梧县六堡镇四柳村里,传出了一阵阵机械运转声。这是从苍梧县沁怡六堡茶业专业合作社的厂房里传来的声音,一条村里前所未有的传统工艺六堡茶生产线正在运行。而研发出这条生产线的,正是2019年“梧州工匠”称号获得者之一、沁怡合作社的负责人谭爱云。

  茶叶“换”来生产线

  “我就是爱做茶,一年至少有两百天是‘泡’在茶里面的。”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制茶技术的谭爱云,是自治区级六堡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多年来,她不断改进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让茶香从六堡茶山飘往全国各地。

  创建制作传统工艺六堡茶的自动化、连续化、清洁化生产线,是谭爱云一直以来的目标。以往,在做茶的过程中,谭爱云经常听到一些茶商评价称,传统工艺六堡茶靠手工制作,给人的印象是“百家茶百家味”,质量不统一且产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传统工艺六堡茶更好地‘走市场’。”谭爱云受访时说。

  为了实现传统工艺六堡茶的加工全过程流水线作业,提升茶叶的产量,并让茶叶从鲜叶到成品“不沾地”、“不沾手”,进而提升传统工艺六堡茶的市场竞争力,谭爱云从2017年就开始构思传统工艺六堡茶生产线的配置。

  在构思的同时,谭爱云也在默默地积蓄实力。六堡茶是时间陈化出的“黄金”,沁怡合作社存有一批靓茶叶,谭爱云原计划让这批茶叶陈化久一些以增加经济价值,但为了筹措研发生产线的资金,她咬牙将这批茶叶推出了市场。谭爱云卖出了15吨茶叶,终于换来了搭建厂房与研发生产线的资金。

  今年订单大幅增

  杀青——揉捻——堆闷——复揉——干燥,深耕传统制茶工艺几十载,谭爱云早就将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熟记于心。她从一台小小的杀青机获得灵感,把传统制作工艺每个步骤所需的工序列出来,结合自身制茶经验,花费一年多时间,设计出了一张细致的生产流程工序图。

  2018年上半年,谭爱云拿着工序图去到浙江,找到一家专业机械制造厂商,询问能否按照工序图打造出传统工艺六堡茶的生产线。“拿到图后,工程师说要考虑一下,因为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生产线,担心做不出来。”谭爱云说,一开始,她心里很忐忑,担心没有厂家愿意承接这条生产线的制作。幸好,一个月后,对方答复称,这条生产线可以打造。

  为了让工程师能更精准地制作生产线的各部分配件,在生产线打造过程中,谭爱云不断与工程师沟通,向工程师讲述制茶原理。鲜叶杀青需要控制温度,嫩茶需100℃至150℃,老茶则需要180℃,传统杀青机难以准确控温,谭爱云便要求在生产线的杀青模块加入温度调节功能,可以根据鲜叶状态进行杀青的温度调节;在进行揉捻步骤时,老茶需快揉,嫩茶需慢揉,谭爱云便提出揉捻机器要能调节快慢,必须精准到可以控制每一分钟的转速……

  将近一年时间的不断沟通磨合,谭爱云前后三次修改机械设计版本。2019年春季,传统工艺六堡茶自动化、连续化、清洁化生产线终于组装完成,顺利投入2019年秋茶的制作。由鲜叶提升机、热风杀青机、网带冷却输送机、回潮机、闷堆机、揉捻机组、动态烘干机等机械组成的一条长达几十米的生产线,不仅融合了传统制作工艺的特点,且现代设备的精准控制还解决了传统工艺“百家茶百家味”的问题。

  而更令谭爱云和沁怡合作社170多名茶农欣喜的是,这条生产线让传统工艺六堡茶的产量大大提升。以往,一名工人手工制作传统工艺六堡茶,一天大约只能处理7.5公斤鲜叶,而工人操作生产线制茶,8小时便可处理5000公斤鲜叶,产出1000公斤毛茶。

  谭爱云说,有了生产线后,合作社的制茶效率提高了,人力成本降低了,市场的竞争力大大提升。有不少外地客商为沁怡合作社的茶叶品质、产量与价格所吸引,纷纷要求合作,合作社今年前四个月接到的订单量已经超过往年一年的订单量,这让茶农们对种植六堡茶增收有了更大的期盼。

  西江都市报

  文字:本报记者 蒙敏莹 陈雨燕

  图片:本报记者 杨扬

  编辑:覃燕霞

  编审:黄祎婧

“茶船古道·新丝路”六堡茶行销全球2023杭州站暨梧州六堡茶投资推介会在杭举行

一品六堡,天下梧茶。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要打出自己的品牌,把六堡茶做大做强”的殷切嘱托,这一年来,梧州六堡茶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持续旺销走进了千家万户,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5月20日下午,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开幕之际,由梧州市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办的“茶船古道·新丝路”六堡茶行销全球2023杭州站暨梧州六堡茶投资推介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北辰大酒店隆重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仲华,浙江省原副省长、浙江省政协原常务副主席陈加元,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姜仁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韦波,梧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广勇,中共浙江省委老干部局原局长诸春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原院长、浙江茶业学院执行院长张士康,梧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梧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孙本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中华茶人联谊会秘书长孙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黑龙江茶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哈尔滨茶业协会顾问、大发国际集团董事长周敏,茗边主编孙状云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本次活动。

梧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广勇首先致辞,他提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为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梧州市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主动融入广西面向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开放开发,使梧州与长三角地区及世界各国开放合作的友谊之船继续沿着“茶船古道”扬帆前行,行稳致远。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梧州市围绕打造广西千亿元茶产业“半壁江山”的发展目标,坚持规划引领、提质赋能、服务优化、品牌塑造、集聚发展,逐步构建起覆盖全要素的现代茶产业体系,全面推动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新增茶园面积10万亩,在建规模以上生态茶园31个;获得SC认证茶企总数达到109家;年产六堡茶3万吨,综合产值160亿元;梧州六堡茶制作技艺于2022年底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梧州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7.64亿元,获评2022中国茶叶最具品牌传播力品牌,梧州六堡茶成为了畅销全国的网红产品。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韦波在致辞中表示西湖龙井茶,广西六堡茶,同样以地名为命名的两种茶,有幸通过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城相会,这是一种奇特的缘分。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延续这种奇特的缘分,以茶为媒,共商合作,携手发展。

近年来,广西将茶产业作为绿色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乡村振兴产业,有效促进了脱贫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已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根据统计部门数据,2022年全区茶园面积、茶叶产量达155万亩、10.79万吨,同比增长11.45%。茶叶一产产值约110亿元。广西有多个茶叶产区,主要有六堡茶、茉莉花茶、绿茶、红茶、白茶等5大类。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州市、三江县、苍梧县、昭平县进入2022年中国茶业百强县。多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六堡茶产业发展,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品牌建设,高质量打造“桂茶”产业。

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姜仁华在致辞中提到,近年来,梧州市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茶”统筹发展的要求,始终坚持把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富民兴业的支柱产业。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曾作出指示:“茶产业大有前途。下一步,要打出自己的品牌,把茶产业做大做强。”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嘱托,令茶界备受鼓舞,更使六堡茶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增添了新的发展动能。

六堡茶的持续热销,除了产品本身品质过硬以外,值得一提的是六堡茶行销全球的推介会,极大地提升了六堡茶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大手笔的亮相与推介、大规模的市场开拓与营销、系统性的分析与规划,迎来了六堡茶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连年提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仲华作主旨演讲,他提到5·20,我们要爱茶,尤其要爱六堡茶!表示自己与六堡茶是十分有缘的,十多年前就曾走进梧州配合当地政府与茶企研究六堡茶的健康属性,并于2012发布了六堡茶健康研究成果。从此双轮驱动,一是品饮属性的驱动,二是健康属性的驱动,让过去一度成为“侨销茶”的六堡茶能够走进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走进了北方一些不产茶的城市。所以这些年来是一路见证了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如今六堡茶的产量超过了3万吨,综合产值超过了160亿元,税收超过了1亿元。特别是过去的三年疫情期间,六堡茶逆势而上,这是难能可贵的。

在如今全面推进六堡茶转型升级的大好形势下,就六堡茶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一定要坚守品质,包括吸取传统工艺的精髓以及安全这一底线,做到既要有高的品质,也要有好的口感风味;二是进一步加强品牌的打造,六堡茶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我们要高举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的大旗,提升所有的龙头企业及茶农的信心;三是梧州六堡茶要借助机会加强业态创新,利用好山好水好茶,以梧州优势的历史文化底蕴来打造业态创新,做好茶旅融合让更多的人因为六堡茶的魅力走进广西走进梧州来体验六堡茶的物质与精神两个产业的魅力。

梧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梧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孙本旭作六堡茶产业推介,他介绍道,六堡茶的故乡——广西梧州,是一座具有4100多年文明史、2200多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和粤语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历史上汉代岭南首府、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和三总府所在地。梧州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是一座建在“两广”交界线上的千年古城,是我国西部地区最靠近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是名副其实的广西东大门,国家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梧州生态环境美,北回归线从市区穿境而过,光热条件好,水资源丰富,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市森林覆盖率75.8%,位居广西第一,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5%。优厚的环境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为优质六堡茶原料生产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机会,是广西六堡茶的发源地、核心区。

梧州市锚定打造广西千亿元茶产业“半壁江山”发展目标,坚持以全产业链思维,发挥“原产地、原种茶、原工艺”三原优势,聚焦“茶苗、茶园、茶企、茶师、茶市、茶城”六个环节,以“带农促增收,引企拓市场,铸魂塑品牌,建标稳发展”为抓手,实现六堡茶产业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推动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六堡茶产业呈现出产销两旺、量价齐升、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19年到2022年,六堡茶价格年均增长20%~30%,六堡茶企业销售额年均增长20%以上。

现场,苍梧县副县长高方超,蒙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副县长韩格,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管委会副主任邓行智分别对六堡茶产业重点项目进行投资推介。

苍梧县副县长高方超

蒙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副县长韩格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管委会副主任邓行智

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经理覃丹,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严晓丽,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棉分别进行品牌推介。

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棉

几年前,茗边就曾预言“下一个风口六堡茶”。如今,六堡茶风口已来,六堡茶产业一片兴旺,市场前景广阔。此次梧州六堡茶在杭州隆重召开推介会,这不仅仅是一次路演,更预示着六堡茶行销全球再下一城。

或许你早就听闻六堡茶是“可以喝的古董”,有着越陈越香醇、保健功效越好等特点,殊不知醇厚的味道里沉积的是悠远的文化。六堡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种植历史。据史料《苍梧县志》记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醇隔宿而不变,茶色香味俱佳”。作为著名的“侨销茶”,早在清嘉庆年间,就以“红、浓、陈、醇”及其独特的槟榔香味入选中国二十四名茶,远销东南亚各国及粤港澳地区。我们常说的“一杯六堡茶,半部茶叶外贸史”正源于此。

六堡茶的药用价值,自古沿用至今。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六堡镇当地人把六堡茶当成药汤,用来消暑和缓解肠胃不适。如今的六堡茶作为药方入选《中华药典》的唯一茶叶,具有护肝、养胃、祛湿、清火、养颜、降“三高”等独特功效,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六堡茶的制作技艺于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六堡茶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年来,梧州进一步深化发展思路,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的六堡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了六堡茶产业发展指挥部,成立工作专班,多次组织召开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工作专题会,广泛调研,深入思考,系统谋划,如今已形成了以“梧州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和“茶船古道”文化品牌为引领,企业品牌为支撑的品牌矩阵。梧州市围绕打造广西千亿元茶产业“半壁江山”的发展目标,坚持规划引领、提质赋能、服务优化、品牌塑造、集聚发展,逐步构建起覆盖全要素的现代茶产业体系,全面推动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销量快速增长、实现历史性突破。

梧州市加大力度打造“梧州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编制了“梧州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注册了“梧州六堡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茶船古道”商标;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期间,举办了“茶船古道六堡茶发展高峰论坛”和六堡茶推介活动;积极参加中国茶业经济年会等国内重大茶事;组织“梧州六堡茶”高铁冠名活动;组团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参加相关经贸活动宣传推介六堡茶;大力推动六堡茶产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共建发展,拓展升级海外市场,不断把梧州六堡茶推向更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

为持续提升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动力,梧州通过优化六堡茶产业发展思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多方面发力,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实现了苗圃和茶园建设、茶企和茶店总量、茶产业重大项目建设、标准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七大“突破”。

六堡茶品牌建设自2019年起提升到自治区层级打造,并于2020年获得“广西六堡茶”国家地理标志登记,实现了从“苍梧六堡茶”“梧州六堡茶”到“广西六堡茶”的三级跨越,2021年和2022年先后获评中国茶叶最具品牌发展力品牌和最具品牌传播力品牌。2021年,梧州市委、市政府以全产业链发展思维,提出打造广西千亿茶产业“半壁江山”的目标,梧州六堡茶产业发展由此翻开了历史新篇章。

截至目前,梧州市茶园面积已达28.89万亩,创下茶园面积新纪录。据统计,2022梧州市年产六堡茶3万吨,增长20%,综合产值约160亿元;六堡茶生产企业入库税收约1.15亿元,增长70.6%。六堡茶茶企和茶店总量实现新突破,获得SC认证茶企总数达到109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

一直以来,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成果是有目共睹的,近年来梧州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产业,积极打造六堡茶品牌,茶旅文农融合发展,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更是坚定了梧州六堡茶发展的信心。未来,梧州还将继续在做大做优茶园、集聚壮大茶企、唱响区域公用品牌、构建市场营销体系、加快茶产业融合发展、增强科技人才支撑六大方面系统推进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推动六堡茶品牌走向全国,香飘全球。

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还有: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顾问姚俭,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技推广中心原副主任徐云焕,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秘书长刁学刚,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原茶叶首席专家、研究员罗列万,中国茶叶博物馆文化推广部主任蔡嘉嘉,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贺春,杭州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商会秘书长赵宏权,浙大茶友会常务副会长李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杭州你我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晓英,华茶名师会创会秘书长、中国茶文化教程副主编、云南香象渡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建军,厦门同航咨询机构创始人兼首席顾问同航商学院院长毕晓军,素女会总会长阿甘,安吉白茶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李锋,中国原料茶交易中心(云南一叶茶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营销中心总经理郭小龙,和其坊静庐茶舍经理舒晓燕,中国《桐君煎茶道》非遗传承人陈岗。

来源:茗边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茶船古道”品牌高端定制(单位定制、个人定制)介绍

六堡茶的文化要想在未来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六堡茶,懂得六堡茶,欣赏六堡茶,必须坚持对六堡茶资源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同时更要不断创新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的茶船古道”品牌背书及高端定制系列,就是一种既能够更好地传承梧州六堡茶千年茶历史文化,又能够非常好地促进产业创新、更进一步推动六堡茶文化传播的新模式



在上一期,我们已经系统地为大家介绍了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的“茶船古道”品牌背书这一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现在,我们继续为大家介绍“茶船古道”品牌高端定制(单位定制、个人定制)这另一种创新发展模式。


“茶船古道”品牌高端定制(单位定制、个人定制)系列


“茶船古道”品牌定制类产品是由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和经销商(客户)共同合作开发的一款或者一个系列的商品。产品的开发完全根据客户需求,在茶叶选择、包装设计、价格体系完全为经销商(客户)量身打造。



高端定制系列产品具有以下三个区别于传统产品的定制优势:1、宣传企业文化,弘扬企业形象;2、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3,定制类产品极具收藏与纪念价值。



下面为大家展示几款由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茶船古道”品牌高端定制(单位定制、个人定制)系列产品,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高端定制这一推动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


梧州市引进人才宣传纪念茶



梧州市引进人才宣传纪念茶,是由中共梧州市委人才办与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共同推出的“茶船古道”品牌高端定制系列产品。



茶饼选用一级六堡茶,由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专门研制,纪念茶包装由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梧州市委人才办的需求而专门设计。



纪念茶外包装正中印有“西江党旗红”梧州党建的品牌LOGO及曾经的广西第一大酒店“新西旅店”的图片,旁边写着“凤凰栖梧,智汇西江”的梧州引进人才标语。



梧州市委人才办与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强强联手,通过发挥“西江党旗红”梧州党建及“茶船古道”两个品牌的影响力,利用梧州六堡茶这一区域品牌名片为载体,共同打造出品的高端定制系列茶饼,将“凤凰栖梧,智汇西江”的梧州引进人才理念实体化、具象化,使其更加锦上添花。



广西桂宝防水定制六堡茶



广西桂宝防水定制六堡茶是由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与“桂宝防水”联合打造的“茶船古道”品牌高端定制系列产品。



茶叶选用的是一级陈香六堡茶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梧州桂茶六堡种植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纪念茶包装由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广西桂宝防水的需求而专门设计,茶叶外包装采用的是广西桂宝防水的主色调金鱼黄色,外包装正中印有“桂宝防水”的品牌LOGO及小蜜蜂品牌主形象,写着桂宝防水的宣传标语“金牌桂宝,品质卓越”。



广西桂宝防水通过与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出品企业定制系列茶叶产品,充分发挥了“桂宝防水”及“茶船古道”两个品牌的影响力,并利用梧州六堡茶这一区域品牌名片为载体,使品牌形象、企业形象得到更大限度地优化和延伸。


深圳航空高端定制六堡茶



由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深圳航空推出的“茶船古道”品牌高端定制系列产品



这款高端定制产品由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及广西六堡茶种质创新与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联合监制,选用一级六堡茶作为原料生产。



产品包装由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深圳航空的个性化需求而专门设计,产品外包装正中印有深圳航空的飞机品牌形象,外包装采用的是深圳航空的主色调大红色。

找到约231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