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文献回顾是什么意思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吉普号×茶业复兴沙龙回顾:茶行业二十年未有之大变局

2021年12月14日,吉普号×茶业复兴沙龙重启,一场主题为“2021茶行业观察,20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沙龙在雄达茶城猫猫茶书馆举办。

这个充满茶香的夜晚,嘉宾和茶友一同回顾了2021年的变革与机遇,寒冷冬夜,因爱茶人的相聚而温暖,更因思想的交锋而热烈。

01

2021年,茶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这一年,各行业有喜有忧,表现分化,茶行业也如此。2021年,茶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大事,我们先来做个简单回顾——

  • 3月,习近平总书记福建考察,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

  • 3月,美国:疫情中求闲,茶叶市场获新增长。

  • 4月,上海警方查获10余吨假冒品牌普洱茶饼:单个市价数十万元。

  • 6月 ,奈雪的茶上市首日破发。

  • 6月,喜茶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达600亿元人民币。

  • 6月,澜沧古茶终止深交所主板IPO 。

  • 6月,英语四级考试考龙井、普洱、铁观音上热搜了。

  • 7月,大益仓颉号二级市场被「熔断」,首次出现无报价时刻。

  • 7月21日,港交所取消龙润集团在香港主板市场的上市地位。

  • 8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茶园面积2527.05万(比原有数据缩水2100万亩)。

  • 9月,茶叶中农药量残留最大量迎来新国标。

  • 10月,八马茶业突然中止IPO。

  • 11月,立顿易主,全球最大茶公司联合利华45亿欧元出售其全球茶业务。

  • 11月,山东大学考古团队发现世界最早茶叶,将茶文化的追溯提前了三百多年。

  • 天猫双十一,茶行业的交易金额整体稍下降,其中普洱、红茶、黑茶类目降低10%以上,普洱茶下降了26%(2020年49.8亿,2021年36亿)。

02

一份茶行业的媒体观察

周重林(茶文化学者,茶业复兴出品人):今年的行情是二十年来未出现的,行业分化明显,头部效应明显。红利消失了,很多靠自然流量的店铺生存面临很多挑战。普洱茶的上一次危机是2007年,茶城搬走了很多人,危机无处不在。

3月份习主席提出的“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最大的不同就是顺序的不同,茶文化放在了最前面。最近几年茶文化和茶产业的发展每年都上一个台阶,我上个月领了个奖,是表彰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我研究茶文化的,第一次被排在了第一。

美国疫情期间茶卖的好,是因为疫情大家哪都去不了,“嘴闲着特危险”,疫情刚刚开始,我去逛超市就发现休闲食品卖的好,超市里的瓜子、袋装茶都很好卖。4月份的造假事件,说明真货假货会长期并存的,我们都知道奢侈品的假货非常多,特别是普洱老茶,利润高,有奢侈品的属性,造假者有利可图。

今年最热的是茶的资本市场的兴起,奈雪的茶是靠新茶饮上市的,据说还有7、8家茶企(包括新茶饮)正在准备上市,这意味着茶的资本市场开始形成。今年多家传统茶企上市受阻,中止的原因也很值得关注。通过看企业报表我们会发现很多,比如加盟店的数量和公司赢利点之间的关系、比如什么样的茶品比较赚钱、我还发现了普洱茶是能持续挣钱、能周期性的挣钱的茶品。

6月份喜茶600亿的估值,让我们看到一个新茶饮品牌能做多大,能多值钱。除此之外,喜茶这一轮带来的是空间美学的变革,喜茶之后,市面上出了很多关于茶空间设计的书,云南的霸王茶姬也是在这一波崛起的,吉普号今年孵化的上山喝茶也很受关注,两个月“霸屏”昆明最受欢迎茶饮店,吉普号是我认识的唯一一家在传统赛道和新茶饮赛道同时在跑的。

回到普洱茶,仓颉号事件可以让我们反思芳村模式,反思消费市场。我们也要思考普洱茶特有的收藏属性、金融属性到底给茶企带来了什么?

立顿易主是今年年底的大事,前些年大家讲的都是立顿故事,最广为流传的是“七万家茶企,不如一家立顿”。立顿易主也标志着变革已经到来,在这些变革背后也看到普洱茶的机会。

山大的考古发现,当天有20多个人转文章链接给我,我国饮茶的历史长,但是文献记载的历史比较晚,最近几年西藏阿里、陕西西安的考古发现都用实物证明了我们有2000多年的饮茶历史,而山大的考古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前了300多年,提前到了战国时期。

总的来说,今年是充满变化的一年,也是充满生机的一年。

03

极边年销售占比40%来自新茶饮

这个数字在3年前是0

徐海波(云南腾冲极边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我一直认为茶行业的变化不是突然发生的,当从业者感受到这些数据变化的时候,变局其实已经早就开始了。我们今年7月份就完成去年的销售额,11月与去年同比有30%的增长,这和我们提前布局新茶饮有关,我们极边专注做优秀的原料供应商,专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好我们可以做的。

极边今年的销售总量40%来自新茶饮,这个数字在3年前是0,因为有新茶饮支撑,我们才可以达到这样的增长。之所以布局新茶饮,我最开始的直觉是发现很多年轻人只喝新茶饮的茶,不用茶壶、也不用公道杯。无论大家如何臧否新茶饮,但新茶饮让大量的年轻人开始喝茶了,新茶饮对茶行业的贡献巨大。传统茶行业各种办法,都没有能让年轻人普遍接受茶,但是新茶饮做到了。传统茶行业现在开始转变仍不算晚,还有机会,但要抛弃一些旧的销售方式,以及文化方面的旧有观念。

我先说茶科技,别的不说,光是研究成果的数量和等级,都远远低于咖啡。茶叶研究所、茶企应当多做这方面工作,但不能被伪科学、玄学骗,要踏踏实实做科研。

一方面,我认为茶文化没进入应有状态。茶不能只讲功能和品饮,前些年马化腾提出了互联网+,这个概念提的很好,它的意思就是每行每业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得自己的加分项。我们回来看茶行业,说的最多的是品饮,而茶的社交属性、文化属性、茶和人的关系,茶在仪式中的作用、以及茶衍生的茶空间、茶具的研究相当不足。

另一方面,我认为茶在各种文化场景中没有发挥作用,我是个茶人,又是个戏剧人,我很少在主流剧场看到茶馆,全是咖啡馆。现在慢慢开始有奶茶店了。所以我对做新茶饮的企业心存敬意,这些企业构建了年轻人喝茶的消费场景、通过茶进行社交的场景,这里边没有太多的高大上的东西,但它确实形成了一种文化。

其次,我认为茶在哲学、美学、科学方面都有很明显的问题,还有太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喝茶带来的美感、真正关注研究得不够,重视的不够。举个例子,最近几年网络上把“茶艺师”这个名词污名化,把“茶艺师”类比为失足女青年,茶行业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绿茶”、“茶艺师”这些与茶有关又相当侮辱女性的新词汇,会对茶行业造成重伤。

希望更多研究者去关注茶在哲学和美学层面的东西。茶一直是文化生活的重要参与者,现在的研究实在太不够了。

大变局来临之时,需要茶行业同仁共同努力、共同探讨。

04

变局之下

如何面对困局,突围增长?

张宇(吉普号CEO):听了徐总的分享,我最明显的感受是确实未来整个行业的进步是体现在生态位的分化,极边找到了很棒的生态位,把握住了极边的优势,有自己的护城河,有自己的利润,配合起来很愉快。我们今天现场听装冷萃茶中的乌龙茶原材料就是徐总他们公司提供的,在冷泡方面我们试了很多种乌龙茶,极边的青心乌龙是最合适的。

徐总分享了咖啡案例,我补充说一点,上山喝茶使用的主流器具,三分之二是咖啡器具,为什么我们要用咖啡的器具呢?是因为标准化和精细度很好,基于标准化与精细化,云南咖啡的初制和烘焙最近几年进步很快。

徐总刚刚围绕着茶社交和空间,进行了哲学层面审美探讨,我今天刚刚得到了一组数据:昆明市区现在正在营业/持平盈利的独立咖啡馆有300多家,这是昆明独立媒体《山茶花小姐》的数据,每个店都有自己对咖啡的理解,以及在审美、技术层面的实践,构建了精品咖啡馆丰富的生态,我觉得这是值得茶行业借鉴的。

下面我要回到吉普号数据和行业数据的对比,这些数据在茶业复兴公开,是希望和行业有一个互动。

刚刚PPT的最后一条数据是我提供的,“双十一”指的是10月20-11月11日晚零点,普洱茶缩了13亿,相较去年萎缩了26%,这是真实状况。即便之前有刷单,也说明今年刷不动了,因为刷单要垫钱,需要2-3周的资金周期。26%的缩水,我第一时间是不敢相信的。看到这个数据,很多人会说销量都去抖音了,其实根本不是,这个数据出来之后,我们电商团队很焦虑,于是我们进行了内部的订单比对,筛了几百条订单之后发现,我们在天猫和京东购买的老客户去抖音的只有7%,但是抖音首次成交后,再跳转来天猫的有15%,这说明不是天猫和京东的去抖音了。

我再分享一个数据,我们在抖音上卖普洱茶饼,80前的客户只有10%-15%,结合天猫的数据,我们发现这是80前消费者断代的问题,综合各种原因,80前的消费者失去了消费信心。像茶城的很多店铺,过去的订单是解决收藏和礼品,但这部分用户这两年少了收藏和礼品消费的信心。再举个例子,我们今年的单品503,今年出了1万片,在抖音、京东和天猫预售不到10天就卖光了,数据复盘时发现20%是95后用户,一开始看到数据我是很惊讶的,503预售的价格是不到3000十片,200多一片,我们的数据是80后、90后、95后在主力消费。

从我入行前8年到我入行以来的12年,这20年间我们聊茶的语境没变过,这个语境下主要聊的是普洱茶是越陈越香的、是可以送礼的、是可收藏的、是可增值的等等,这个语境和今年缩水的百分之二十多一比对,我们就会知道是什么类型的消费缩水了。

一个时代塑造一代人的价值观,吉普号门店店长周欣就发现今年来门店买茶的消费者和过去的不太一样了,以前很多消费者买茶关注的是树龄、山头,坐下来和你聊一下午。现在很多年轻消费者不想和你聊天,他进店一看包装价格差不多就买了走了,交易的速度快了很多。这种变革迟早会发生,只是被2020年、2021年的疫情和大的经济形势加速了,广州的茶叶交易过去商行很重要,依靠熟人、重定制等等。现在商行和熟人的交易在衰落,随着科技的发展,陌生人之间的交易成本在下降,交易变得更加简单、便捷和透明。

最后,我觉得最棒的是普洱茶的消费在变局之中逐渐回归品饮、回归日常、回归流通,整个语境开始回归到消费品行业。

05

对产品标准化的探索,没有终点

吴坤(吉普号产品策略部负责人):普洱茶行业的极度不成熟,导致市面上乱象横生,充斥着各式玄学与造魅,我们身为从业者,也为之困扰。吉普号的产品到今天能有一套标准化的呈现,其实也是经历了长达9年的探索与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曾彷徨过、质疑过,但秉持着“做理性的普洱玩家”的理念,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

纵观整个进程,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阶段、四度更名,详见下表——

关于完整的产品体系,下图可做案例说明。简简单单的数字编码,却蕴含了一款产品的主要信息,消费者可以按图索骥,根据自己的需求或者口感喜好,快速锁定自己中意的茶品,不用去花一下午时间不停的喝,同时还要听一大堆的普洱茶玄学和故事,大大缩短了决策成本,最终提升了商业效率。

时至今日,吉普号产品的标准化已经得到了很多茶友的认可,甚至在抖音留言区都形成了独特的语境社区:“买了一提405,我终于可以4系自由啦”、“我啥时候才能6系自由呀”... ...当然,在这9年期间,不止吉普号,其他同行也有试图走这个标准化路线的,比如说有用星级来区别的、有用颜色(黑票、蓝票等等)来区别、也有用数字来区别等等,但是大都浅尝辄止。现在想来,我们产品标准化的这一路,真是太不容易了。

当下,除了生茶、熟茶之外,吉普号的滇红茶、柑普两大系列的单品之间,也都呈现出非常强的逻辑链,但我们认为仍然还没有完善到位,这个对于产品标准化的探索,没有终点,我们将持续前进。

06

现场茶友精彩发言

周晴(塞林格咖啡馆主理人):小黑总提到让“上山喝茶”回到社区的话题时,我忍不住拍手称快、表达期待。塞林格咖啡馆坚守已经门可罗雀的钱局街白云巷多年。自从2019年谷雨,茶业复兴、吉普号联合塞林格咖啡馆举办“云南咖啡与茶,哪一个更普及”活动之后,隔了个疫情年,虽然一直关注,但从未与小黑总见面,直至今日参加活动。其间,到“吉茶庭”探店,也关注到“上山喝茶”,赞叹和钦佩于小黑总在传统普洱茶和快销潮茶饮品之间坚持不懈的探索和愈加的努力,未被疫情阻隔反被激发出新的热忱。

感谢小黑总引领新生代回到味觉美感的正途,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用云南天然茶跨界运用咖啡品饮手段,把他们从工业添加剂和巨糖奶茶中拖拽出来,取得超强认同感的消费主张。

我从地产公司辞职接手一个奇葩咖啡馆,本身就是文脉老社区精神家园的回归。并不是看不到商业综合体人流、看不到快销市场红利,而是坚信人和人之间面对面交流、交往反而更为网络时代所急需;并在上百场次活动中自身和客人以及主讲人达成共同的精神流动承载。小黑总在取得快销市场阵地后,竟然已经“鸟瞰”到快销品市场的“快起快落”,期许社区商业业态的温情暖意和持久生命力,我一个不务产品正业的票友,必然翘首以盼,期待“上山喝茶”花落隔壁。

国潮之下,以小黑总团队为首的“云南潮茶饮品”成为全国品牌和“全国劳模”时日可期——审视昨日活动准备的“茶味评测笔记本”和手办即可知:他们做广谱性茶市场是认真的!

更感谢重林,愿意成为首度也是唯一搭建茶产业文化平台巨大“蜘蛛网”的“大蜘蛛”,数年不断吐丝结网,吞噬信息,产出书籍。

Bonnie :感想一:茶产业从一开始就离不开茶文化,而且从历史、经济、社会、哲学、美学、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是最具影响力的休闲消费方式。所以爱茶人和做茶人都要研究茶文化,也是茶之魅力。感想二:社会越发展、文明越进步,茶越有市场!茶作为消费品永远是解决温饱后才能有的,是文明、文化高度的产品,所以必须要有仪式感、体验感,对于年轻人也不例外的有需求,只不过要用这个时代特有的呈现形式。感想三:各位茶人还是让茶体验尽量慢下来吧!这个时代什么都讲快,带来的精神焦虑日益增长,你们的产品体验能让大家静下心来、收获宁静美好就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李丽琼:普洱茶行业或者说整个茶行业的健康发展一定跟我们从业者本身对茶的正确认知,以及正确对消费者的引导是分不开的。这需要我们从业者对茶的了解是基于自身实践的,(如投身源头关心茶树生态、懂制茶工艺,了解茶性等)而不是现在市场以讹传讹的乱像,或单纯把茶作为赚钱的媒介,不考虑品质,只关心盈利。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新茶饮时代的到来带动整个行业的新发展,但传统茶行业以及茶文化的复兴,更需要专业宣传和正确引导。传统茶企如有人手和资本的条件下可以细分企业业务,发展新茶饮。如自身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坚守茶人本真,扎根传统茶饮,为新茶饮企业提供好原料,共同为茶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钟梅:我是一名茶师,以茶为师,我饮故我思。今天晚上的沙龙,听着过瘾,喝出期待,发人深省。

为什么说是听得过瘾呢?因为茶业复兴,绝对可以说是茶行的所有信息集散中心,今晚分享的行业大事件,非常具有代表性,虽然普通茶友并不见得对这些大事件感兴趣,但它却与每一位茶友息息相关!与此同时,这些信息的后面暗藏玄机,看起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所有事件的发生都是必然的,那,凡是看透了一定发展规律的企业,都能够顺应茶行业的发展,获得阶段性的成功,那吉普号无疑正是这样一个茶行的弄潮儿。

今晚的易拉罐听装冷萃茶,确实是让人意外,第一次尝试乌龙茶和普洱茶的拼配,香气自然而清心,茶汤,层次分明,且余味持久,第一次喝到有余味的即饮茶,茶行年轻化非常有望。

2021年,包括过去的2020年,其实都是充满了挑战,但是又处处是机遇的时期。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企业的发展才真正的见分晓,只有既能够体现自己的特色和核心资源优势,善于利用新媒体,又能够适应和满足市场的产品和茶企,才会脱颖而出。

春和景明(农大吃货):学习要一直在路上,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花茶,都是值得学习的重要内容,特别感谢周老师及“茶业复兴”提供的这个开放而前沿,又非常接地气的学习交流平台。也希望能一直坚持下去。

农大吃货与茶,除了兴趣于个人把玩的“三无”产品(十年前保山挂职锻炼以来),现在更要关注云南普洱茶的品牌与行业发展,尤其是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下的云南普洱茶之何去何从,唯有此,才能说自己一直追求的当一个“吃相优雅”的吃货。

从今天开始,我会重点关注“吉普号”,这是一家立足于普洱茶未来发展,关注于年轻消费市场,致力于普洱茶与时尚快销完美接轨的创新型普洱茶企业。

从某种意义上讲吉普号代表了普洱茶未来重要发展趋势,而且这是一家云南成长起了地方本土化企业,更为难能可贵,也任重道远。值得更多的掌声和祝福。

我们一起来为吉普号,为云南普洱茶的明天,撸起袖子加油干。

跨界思想的共创——第三届青年茶人TED论坛现场回顾

9月5日下午,在深圳茶博会茶文化活动区的现场,现场观众席坐得满满当当,就连唯一的入口处也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与茶道新生活共同主办的第三届青年茶人TED论坛,几位分别来自茶行业不同版块以及来品牌讲好故事、数字化、茶产业投资、产品思维对销售的影响等跨界领域的重量级嘉宾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思想的交锋,从不同的维度就茶行业的创新和发展话题进行各自的分享以及激烈地讨论。

他们分别是中国茶界的文化学者余悦先生,浙江大学教授博导屠幼英女士,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茶学系教授博士陈文品先生,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朱澄先生,深圳天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CEO贾华先生,首席故事官、关于创始人故事思维理论的奠基人戚泽明先生,多采自然陈宗爱先生,茶道新生活研究所数字中心主任、资深IT专家任鹏先生,华巨臣企划总监易琼女士,茶道新生活创始人、茶源地理主编吴垠女士。

计划3个小时的活动,超时了一个小时结束,而许多场内外的观众也全程陪伴着嘉宾们一起共品了这场思想的盛宴。在一阵雷霆般的掌声下,主持人即茶道新生活创始人、《茶源地理》主编吴垠女士缓缓走上台为大家介绍到场的专家和评委们。

首先由华巨臣企划总监易琼女士为大家致辞。在致辞中易女士表示,乡村茶产业要依托青年、面向青年,借助青年在市场观察和创新型上的优势,积极开发更具有市场接受度的茶产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走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可喜的是在华巨臣茶博会的平台上,青年茶人论坛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力量的崛起,听到了越来越多的新锐观点,延续往届风采,书写崭新篇章,第三届青年茶人论坛再度升级,举办首届赢在中国茶,青年茶人创业大赛,为青年茶人提供展现自我、实现创业梦想的舞台,也为茶企和茶产区注入更多新鲜的力量,对茶行业精准输入人才。在这里我期待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在中国乡村广阔天地,在古老又焕发这无限生机的茶产业找到为之燃烧的事业,书写自己的茶业故事。  

从江西、浙江、云南到深圳这样传递,第一位发言的嘉宾正是多采自然的陈宗爱先生。他讲述了如何使用产品思维做营销与市场,以及是如何打开他心目中这一片的茶世界。

陈宗爱先生是一位创作者且是一个连续创业者来到这个舞台上。他很风趣的说是因为经常失败才会连续创业,他把今天分享更多的内容应该是叫坑,于是他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避免以及面对踩坑的问题。

产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他建议大家不要谈卖点,而是应该谈买点。因为消费者只会选择他认为好的东西。因此为了创意而创意的产品是没有意义的,产品的关键点是真正能解决什么问题。他不建议花大量的精力集中在茶的口感上面,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的内卷行为。在茶产业中,同质化的竞争最为严重。他举了一次去德化找茶和茶具的例子,在茶行业一定是防贼一样防着的,因为茶都是一样,虽然这片叶子很神奇、很神秘,但是终究要考虑到自己跟他有什么不一样,不是都做一样的东西。比如普洱里面,他曾经因为翘铁饼而伤到手,他认为这个体验感不舒服。因此他认为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茶叶的品质细节的提升上,价值不大。因为有比企业更专业、更专心在研究茶的品位跟口感的人。创新是一个坑,创新是巨头干的,企业对于这些巨头来说没有钱、没有精力、没有团队,可是有资格去培养用户习惯。创新最大的一个定义叫培养用户习惯,因此做企业的人可以做优化,可以把市场上卖的最好的、最有优质的产品再进行升级、优化,或者是进行一些差异化的拓展。

做产品的思维,叫逆向思维,要考虑这个产品是谁买单,性别是什么,喜欢的风格与客单价。当精准的做到产品对应到精准人群的时候,销量和转化率会快很多。另一个是用户的定。茶行业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从来不考虑消费者感受,只是考虑自己的感受。过于我行我素往往忽视了消费者真正的需求。颜值即正义,做茶叶的增量市场,他建议大家把设计放在心上。设计需要做出差异化的感觉、差异化的东西,不做同质化的竞争。

当有了产品,最终是想把这个产品卖成钱。在产业的运营和企业的运营当中,有限的资源需要行分配统筹,在进行物流和卖货整个过程中,资源应如何分配呢?关于运作,关于投资,接下来是贾华先生来分享《当资本遇到茶》。

贾华先生来分享他出生在北方,在他的印象里茶叶就是一个大茶缸,北方人都是“牛饮”,他儿时有一个很大的茶缸,把茶泡在里面喝。他真正了解茶是2015年来到深圳后才看到很多的老板喝茶,才开始对茶有了真正了解。他从“为什么需要投资、做什么吸引投资、做什么能满足投资的需求”来跟大家来讲。

如今已是一个商业的社会,他列举出他福建朋友和深圳朋友做茶的例子。讲到很多茶商囤了茶换了钱又囤了茶的循环,钱基本上都换成了茶。对于资本来说,这样的钱流动不起来,是对社会巨大的浪费。他建议引入投资,让库存转起来。他还提到茶产业小作坊很多,凭借自身实力很难吸引到投资。他也提到投资存在一定风险(投行有风险,吸引进来投资也是有风险)。假如要判断到底这个企业属于谁,当大家吸引投资之时,可能资本控制了你的企业,这个时候是否能发挥你原来茶文化的本质,取决于办企业引入投资的人是否坚持自己的商业本质和商业初衷。

有了商业计划书不一定会吸引到资本。最核心的是要让消费者觉得有买点。当引入投资之后,企业就应该在整个市场规模规划的过程中就要和资本方去沟通清楚,到底企业要做的规模、市场的份额和怎么做,以及建立运营系统的模式。这个系统是如何做打造的,商业价值要在最后有保留。因为资本需要不断的复制,商业模式也需要有复制功能,否则资本就很难进入进来。他还分享了其中的关键的是销售、人事和披露。而披露的最关键之处在于沟通。资本对于茶行业来说一定会推动效率,当想把一个企业做大做强,必然离不开资本的运作。

当有了投资的时候,还离不开数字化数据化,茶道新生活研究所数字中心主任、资深IT专家任鹏先生为大家讲述《当传统的茶遇到数字化》。

任鹏先生通过数据分析,中国流量的负增长时代即将到来,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总用户已经进入存量时代。在整个存量时代发现公域流量很昂贵(对于传统来讲,阿里、拼多多、美团就是线上的公域流量),他列举了京东和美团的信息化已经在上升,可是商家的利润被无限的挤压,可以说中心化的流量对用户、对商家来说非常不友好。这里明显表示公域流量对用户的控制力是不足的,所以采用新的系统,成为新的方向。

当有了新的方向的时候,大部分商家的结果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回头一看白忙活。比如私域要写公众号文章,要搭建运营。任鹏先生强调,数字化运营首要是要清晰目标用户,另一个是要明确内容方向,要做整个内容和数量的匹配,不断的从内容去筛选标签,最终要做精细化运营,最后到人物互联。我们基于人的消费者分析,基于标签的客户分层,基于货的转化,形成长期价值,一定要通过数字技术达到整个的营销变革。另外是强调了数字化分四个阶段,业务的信息化、业务的数字化、数字业务化、数字的智能化。数字化在茶行业的应用中也有做的不错的,比如喜茶奈雪这样的新式调饮品牌。新茶饮的崛起定义了四个标准:产品品质、产品影响力、线下线上全场景、数字化赋能。前三个都能够看到,第四个是看不到的,是在品牌产品背后的。而数字化升级成为后疫情时代新产品的主要着力点,主要做了三部分,第一个是建立了消费者的数据资产挖掘消费者数据为他的决策、品牌经营以及产品研发提供支持。第二个,通过线上化的数字平台,帮助消费者提升用户体验,包括建立小程序、实现精准营销、最后做了私域的培育,公域是越来越贵的,不管任何行业都一定要进入私域,所以新茶饮做数字化主要是这三步。

比如喜茶做数字化任鹏先生认为它做了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客户数字化也就是说消费者数据分析及私运营的构建,因此在2017年的时候喜茶的公众号单篇可以100万+的阅读量;第二个是营销数字化,也就是千人千面的线上营销;第三个是做供应链的数字化,这也是喜茶在做的。从这里可以看到新茶饮是从各个环节和数字化来赋能转型的,从原料的获取到运输,到门店,到整个运营、接单、制作、配比、交付,每一个环节都做了所谓数字化的赋能,只有这样才能叫数字化企业。他们仅仅是做了尝试,本质来讲就是掌握了数字资产,可能未来年轻人的饮茶方式就被奈雪、喜茶吸引了,这种习惯有可能会慢慢的被改变。对于名优茶来说,任鹏先生认为也是有机会的。让传统茶成为时尚化,用数字化提升茶的产业,是近年来传统茶叶应该走的一条路。

当有了好的产品,有了好的数字化营销,还需要有好的故事,有了好的故事才能便于消费者更了解企业的产品。由故事首席官戚泽明先生为大家带来《茶企如何讲好品牌故事》精彩分享。

戚泽明先生为大家讲述品牌故事的绝招,以一个吃汤圆和pizza的故事举例说明。这本质上味道并不是事物的特性,而是我们人的体验,是我们大脑接收的信号,比如说去吃东西,跟食材有一点关系,跟环境、氛围、餐具、心情、服务员的笑容都有很多关系,这都是一个又一个的信息点输入到自己的大脑,大脑告诉自己这叫好吃。所以食材只是其中的一项而已。比如有人做了一个实验,同样的一杯酒倒到两个杯子里,一个是特别华丽的杯子,一个是一次性杯子,去扫描他们的大脑,发现大脑中的嗅觉区域的反应是一样的,但是愉悦区域是明显不一样的,拿着华丽杯子的大脑区域的愉悦区域明显要大很多。

首先戚泽明先生讲述“是叫为什么的故事”,当我们能够把这个问题回答出来的时候,就说明故事的模型已经有了。这里他给大家举了个化妆品品牌孙来春故事和李子柒的例子。其二他讲了选择的故事,以探鱼为例,在企业中你的哪些选择让你跟别人不一样,你的哪些选择让你的产品比别人更好。最后一个是用户的故事,他列举了一个百度导航的故事。当你更好的回答好这三个问题的时候,你的故事就开始慢慢的出现了。

从这些例子证明,故事是改变人最直接、最有效、最根本的方式,是故事改变了消费者。故事有人物故事、创始人的故事、合伙人的故事、员工的故事、用户的故事,包括产品故事、研发过程中的故事、功能故事、卖点故事和买点故事,都会有,这是整个企业故事化的模型。他列举了林清轩和李子柒的故事。并由此展开论述,人是感性动物,本质上没有人想听“干货”,比如在朋友圈都看到干货保存收藏,然后再也不看了,本质上没人不想听干货,想听故事。因为故事在打动人们的心理,是故事在改变人们的立场,是故事让人们心甘情愿的去掏腰包,这一切都是故事的辛劳。

大会进行到这里便开始了四个年轻团队的的演说,讲述他们在创业项目中的成长与经营模型。

来自春来茶文化的王赫同学介绍了他的创业项目茶研所V2.0,首先他介绍了自己的企业愿景、使命与价值观,进而对目标市场与客户,分析环境政策和产业现状,然后进行标准化与本地化的结合模式,并且讲出了他们的实践方式、规划与团队组成部分。

来自竹罐茶的演讲者叶童,他们的项目团队起源于广东省英德市,英德有着巨大的麻竹资源。项目组翻阅相关文献与历史数据,提出三个核心问题,一是如何能解决当地麻竹资源浪费和红茶产业持续的问题,二是如何能打造一款结合麻竹资源和红茶品质优势的产品,三是如何能打造一个能快速传播茶竹文化的品牌。通过打造一个茶竹文化的ID,借此来推动赢得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且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鼓励青年学生返乡创业。最后他们讲述了自己线上的运营模式与团队的组成。

来自福鼎白茶印的翁寿宇同学,讲述了他对于B端茶馆解决销售的难题,帮C端解决了购买的难题。他的定义是好产品会说话。在他看来,真正能够让大家印象深刻的可能不是最好看的产品,但他一定是最记忆深刻的产品。在他的产品上,从纸盒到整个木箱,有着一体化的视觉呈现。在标签上可以明显看到右边是溯源,左边是所有的背书。这算是一个营销卖点,在这个产品上他们项目组了一个讨巧的事情,让茶叶回到最初的味道。他们为了证明了这款产品能够让大家震撼,并且白茶印三个字让大家感受到就是一款你能够喝到的正宗的福鼎白茶饼。在讲述期间,他们还分享了自己如何做C端,提出了打造2.0的想法和努力的方向,并且也已经在实践中。

来自茶叶小作坊之家的曾晓嘉同学,他从现状分析、愿景、市场分析、财务可行性分析、商业模式及企业战略、团队介绍进行了具体汇报。他们在做潮州产品的时候,做好了仿伪溯源管理、线上和线下精准对接客户,提升品牌和孵化能力,引入现代企业化管理。他们的企业愿景是国内健康和乡村振兴,让深山茶农过上好日子,带上更多人就业,为我们的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我们让中国人喝上更多天然绿色的精品茶。他们的项目让每一杯茶都可追溯,让我们的茶商、茶农之间有连接。并分析了自己优势与不足。

大会最后一项是对于四位选手的点评、评分与颁奖环节。第四名是茶研所,优秀奖;第三名是竹罐茶,三等奖。第二名是茶叶小作坊之家,二等奖。第一名是白茶印。点评环节中各位专家给出了专业意见,价值千万。

致橡树:

【主持人】:谢谢小佳最后一个商场,让老师和观众朋友们都需要更大的耐心来聆听这个项目。现在请各位评委老师先对以上的4位演讲者做出第一轮的评分,因为这个时候已经进行了展示,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第二个环节,就是辩论和答辩的环节,你可以就你的项目进行再次的说明,有老师会对你的项目感兴趣或者是提出质疑,千万不要玻璃心。这个环节结束之后就会收上您手中的并表来做最后的统计,下面请评委老师都上场就坐。对他们有提问。

【余悦】:您觉得你这个项目为什么打70分,你们2.0和现在推出的板块除了产品的质量、构想之外,还有什么不同点可以体现出特殊?

【翁寿宇】:回到2.0和1.0的事情,因为这个思路或者是说这个启发是之前在小米的时候提出来,他说你们的产品很好,如果我喜欢会去买,但是我们的茶之心没有感受到,在整个1.0的时候针对B端,回归到2.0虽然说后期做项目的角度不一样,更多的会从一款好茶饼的角度去思考怎么去优化。

【余悦】:我16年前就去过福鼎,我刚才注意到一个问题,有没有发现有瑕疵?比如说你们在团队当中,蔡先生是制茶方面的专家,可以追溯到宋代,所以我想通过细节能不能更加让别人有印象,给你一点建议。

【翁寿宇】:谢谢老师。

【余悦】:第二位,你是广东的,姓曾的有一个名人是曾国藩。你们一年有多少销售是你们创新之后,原有的就是这个基数?

【曾晓嘉】:创新之后我们有了120万元销售。

【余悦】:在原有的56亩茶园你们是什么样的情况?

【曾晓嘉】:现在的茶园还是自产自售的方式。

【余悦】:区块链的技术怎么应用有没有考虑?

【曾晓嘉】:正在考虑当中。

【余悦】:你刚才讲了培训,培训当中全国现在在茶艺培训这一块,品茶培训这一块,线上做的最好的,你能不能给我介绍5家?

【王赫】:在厦门有一个机构,在北京有一个机构,这种是商业机构,还有是像院校里面的王教授个人在慕课大学上的浏览量。

【余悦】:在全国如果要建立一个独立体系的线上课程体系,他的投入是多少?

【王赫】:就每一个细分渠道来说,包括茶艺、插花,一门课程如果是从职业技能角度讲,不同的等级,从学科的角度来讲像少儿的课程是10万左右,不包括日常的运维,只是前期的产品开发。

【余悦】:网络课程这一块你了解的还不够全面,王越辉是教育部的慕课课程的,我指的和你做的培训课程是不一样的。投入当中有一家光是课程投入就600万,为什么我提出财务的问题。

【王赫】:法务方面的成本我没有计算进去。

【余悦】:培训这一块我是最了解的人员之一,因为国家标准从第一版到现在版,过去的教材到现在是我总结,所以我很熟悉。你们那个项目我觉得有一个生态概念非常好,茶竹是什么关系?

【吴玥】:我们竹和茶的结合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在产品上,用产品包装结合竹和茶。

【余悦】:你是饮料型的还是纯茶?

【吴玥】:我们做的是甘茶,冲泡的时候是将竹管和茶叶一起冲泡,但是我们是用茶叶来做包装。

【余悦】:有没有注意到茶的年份,一般是45-60年,你们的成本是多少?所以细节的问题是需要作为年轻的创业人群要更重要的,我是设计院的,我们有一个叫可行性研究,还有一个是不可行性研究,两方面,有利的在哪里,不利的在哪里,这个供你参考。最重要的一点是你们有想法,一定会有办法,有办法一定能够找到你们发展的方向和出路,一定能够创造你们自己追求的目标,也会实现你们人生的价值,谢谢你们四位。

【主持人】:今天我觉得四位年轻的朋友要特别感恩,有这样一个老前辈坐在这里,将他既有产业的深度经验,又有现代思维,对于线上的运营和区块链、成本他都非常清楚,包括对于运营和产品也结合着考虑,我们自己是不是有这样扎根和让我们去务实的思考一个项目的能力。其他的老师有什么提问?

【屠幼英】:我先从吴悦开始,我是大学的老师,也参加过一些大赛,也拿到过不少的奖,我也喜欢做创新的事情,今天看到这四位年轻人能有这样的一些想法,设想已经实施了,非常好,整个茶产业的发展是有希望的,也传承的,今天这个论坛让我耳目一新,我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年轻团队,我觉得这个事情要做下去。刚才于老师已经提到了,本身年轻人能够站在创意茶和竹的角度是很好的,很多地方竹叶是可以喝的,但是你不做研究可以,但是你可以做健康市场,如果你没有健康市场,竹筒为什么适合做红茶呢,而不是绿茶呢?你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因为茶的清香跟红茶的品质有影响,竹筒的烘干才能储藏好红茶,或者是存放过程中他们两个是相互结合和影响的,其实你可以把他作为一个卖点,因为你的竹子是有天然功能,所以把红茶放在里面,存放带来新的品质是怎么样的,甚至在干燥的环境里,把茶装进去,在干燥的过程中产生更加有魅力的香气和更加健康的产品,这个可以作为你的亮点。

对于王赫,你已经在上海已经有创业空间了,说明你已经实施成功了,你要做更多的传播方式,你刚才讲到王老师,最早课程是一起做的,我也参加过。我觉得我们自己不同的单位,因为我们是教育部的单位,有国家的支持,于老师刚才说的很对,慕课国家是有钱的,学生去做群众演讲是不要钱的,你做文化传播处处都需要钱,你要做出你的亮点或者是与众不同,你不能全方位的去做,我认为你的面太宽,你不要每样都想做,因为你就这么多人、这么多财力,怎么可能包罗万象,做出你的特色就可以。年轻人有很多做的好的我也看过,根据你的定位找一两个就可以了,不要把全国的榜样都学了,这样思路会混乱一点。今天你们的打分都低了。

曾晓嘉的想法,我也去过潮汕,你们的思路很好,产品特色也很好,怎么把产品特色挖掘和传播,这个就可以了,这是我自己的观点。当然你说溯源,这是产业必须的。

白茶印我打的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产品已经出来了,全方位的品牌都已经加入到产品里面去了。但是我看这个数据不太懂你刚才说第一天直播的时候卖了10000片,150万,你平常都是打3折卖吗?

【翁寿宇】:是的。

【余悦】:标的售价和实际的网络售价是有差异的,因为直播卖货是不断的在变。

【主持人】:下来之后你们的项目成功了,要给屠顾问股份。朱老师是在新疆的云南人,有什么问题?

【朱老师】:第一个是竹罐茶,在云南和浙江都有很多对茶的运用,竹筒茶不像你说的那样,不同的少数民族有不同的方法,而且在使用当中有一些是破坏性的,云南人对于茶和竹的利用是有历史经验的。竹筒对茶的存放当中是很多材质无法具备的优势的,非常环保,价值比较低廉,他是少有的不但不会影响茶叶气息,反而对茶叶气息有改善提升的少有的材质。但也有他的短板,材料如果处理不好非常容易生虫,为什么云南对竹子的部位要求很严,就是因为我们知道什么竹子会生虫。我们在使用当中发现有一道工序叫洗茶,有软化的作用。商品有一个属性是标准性,一个35公分,一个25公分,对于商品的买卖者不太可能接受。你是以竹为主还是以茶为主?你的竹是让茶叶升华,还是茶叶只是为了把竹子盖上去成为一种包装?

【吴悦】:第二个。

【朱老师】:这个是我很关注的,当你一件事情有两个目的的时候100%会失败,只有一个目的的时候成功率要高很多。首先你是为茶服务还是为竹服务要搞清楚。

你的茶跟红茶的区分我很赞赏,你要研究的更清楚,茶放在竹子里面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应,让茶变的更好吗,为什么只放甘茶呢?竹子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把酒注入进去,到达竹子成熟的时候砍下来就是天生的竹酒,年轻人创业必须要天马行空。我是来自云南的,竹子在云南的区域很广,在干燥的地区你要防止开裂的问题,如果运到那边三五个月开裂了,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都会有很大的问题,竹子开裂在南方不会考虑这个问题,因为湿度够,但是你的东西不能只卖给南方,这是你要考虑的。

茶叶小作坊,我本身是搞茶叶加工的,而且我的主要看家本事是冰配,如果成大量出的时候有一个品质的问题,一百家、两百家全部集中在一起出货,形成品牌,很好,这是一个解决名门的问题,放量的问题,你们谁对质量把关。毛茶加工,尤其是茶叶加工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品质的关键,商品不一定是品质好、品质差,稳定是命门,如果不稳定,今天这个很好,明天那个很差,不能今天这个好久得意,你如何解决品质稳定的问题。如何取长补短,这是你们要考虑的问题,否则这个创业会因为这些短板命悬一线。

关于白茶印我打了很高分,花了8个月的时间推出这个东西非常好,为什么急于推出2.0,我做一个猜想,因为1.0的发展趋势慢了?

【翁寿宇】:当时这款产品计划用三个月的时间去卖,结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2.0上线是因为下半年疫情的结束,加上展会的增加,我们希望如果通过茶博会现场零售能赚到这个差价,我们什么都不用做,通过华巨臣聚焦产品。

【朱老师】:宣传纸非常好,让我眼前一亮,非常好。

【主持人】:陈老师肯定有话要说。

【陈文品】:这个盛会是为我们茶人能够更好的为这个产业服务举办的,今天四位演讲者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好的产品的思维,我们的产业应该怎么做的更好,大数据的思维是他把现代的科技技术手段和对消费者更好的服务,用数据进行信息化传递,更好的把我们的产品和消费者的对接联系起来。还有一个是资本,现在茶产业非常大,中国占全世界65%的茶叶种植面积,这么大的资产存量,有几千万人在从事这个产业,一年几百万的产量,这个是很大的资本,但是这个资本的配置是不是有效率,还要由跨界的更好的合理的资本配置,要有跨界的资本进入,集中更多的社会资本来参与这个行业,茶产叶的效率才能更好的去提升。

文化的思维是要讲好一个茶的故事,这个故事不是虚的故事,是实实在在更好的为消费者服务的故事,怎么样能够打动消费者,说话是初心。今天的四位参赛者都很年轻,我们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中展示他们的创业,他们的思想,其实非常好。四位创业者他们处于不同的阶段,能够很好的把一系列的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实现价值和目标。他们今天的表现都不错,应该给他们鼓励,给他们掌声。

我打的分基本上都是70多分,最好的是80分以上,创业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在想创业有基本的三个过程,第一个是价值目标的确定过程,我们要干什么,为什么要做,怎么来做,价值目标的确定就是消费者,茶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从事茶产业,从事茶产业的初心应该是更好的为消费者服务,这杯茶对消费者来讲是什么。吴垠老师开场的时候提过,这杯茶对消费者的价值可以是减疲劳、可以是美容、抗癌,是心脑血管病的克星,是让我们世界和平的健康饮料。他还是灵魂之液,可以把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把中庸之道的体系加以践行,加以实践,去修养。以至于我们把这杯茶怎么喝好泡好的过程中去服务消费者,所以是灵魂之液。

茶还是友谊之桥,客人到来,茶是主任对客人最好的关怀,茶还是“一带一路”战略的载体。茶还是艺术之味,刚才王赫团队介绍茶的审评,怎么样让消费者怎么样泡好这杯茶,是艺术之味,把茶泡好会更优雅,形成甘美、甜美、醇美的一杯茶。茶的价值体现在中华文化里面以至于在全世界的消费体系里面有非常多的价值体现。

第二个是价值创建的过程,就是创业者要做什么,我们说茶产业发展了几千年,这么多人从事茶产业,一个是要怎么样更加优化的实现价值,一个是要有创新,所以创业的过程,你在从事茶企业的很多工作者来说,企业老板,你在不断的优化、在革新、在创新的路上。

第三个是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一种市场的思维、消费者的思维,爱茶是因为爱人。

茶是一个目标确定、价值创建和价值实现的过程,谢谢大家。祝未来大家在茶产业工作创业中顺利,谢谢。

【主持人】:今天非常好,各位老师都是不同纬度的视角,有微观的、宏观的,确实我们在做产业创新的时候既要了解政策产业和趋势,又要能够对每个产品的细节和概念精打细磨,做到入微之处。想听听任总跟贾总有什么话要说?

【任鹏】:我给个建议,第一位选手要抓住给年轻人的茶,年轻人对传统茶不太一样,关键是调性,怎么样给年轻人的茶。第二位建议你重新整理一下商业计划书,要用最精简的话简单的梳理出来,你讲了很多,但并没有把核心的东西梳理出来,另外一位或多或少也有问题,但是他们的基本框架是有的,您这边没有,我建议你做好这个。第三位选手虽然是小作坊,又做零售,我觉得是一个大平台,所以我建议你要找最小的点在哪里,把这个定位做好,因为小作坊一开始卖的太大确实不好。第四位一直讲小米,我给你一个建议,小米的发家,包括华为,都是名粉、花粉,在我看来是“脑残粉”,你做的很好,利用了视频的流量红利,但是未来一定要把这一块的粉丝抓住,形成KOC,由这个部分再扩大,所以这一步很重要,不要说茶一天就卖完了,这是第一步,最终要做到给你做脑残粉那一位,再推2.0、3.0都没有问题,因为你整个视觉效果和体验都比较好,所以最关键的玩法是先怎么样找到最关键的脑残粉,把他给运营起来,这个是最关键的。

我就讲这些。

【贾华】:我对茶不是特别了解,对茶行业也没有特别的建议,对茶行业也没有问题。但是我关注大学生创业这件事情,所以问一下吴悦,你们的创业团队全部都是学生吗?

【吴玥】:学生是主要团队,有指导老师,还有专门做比赛的指导老师。

【贾华】:我注意到你们的指导老师,创业团队你们是大学生?

【吴玥】:对,在校学生。

【贾华】:创业本身就是九死一生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现在社会的宣传,把乔布斯的创业过程搬出来,让大家都误以为创业很容易。你们在没有商业背景,在没有社会经验的过程当中,虽然有指导老师指导你们,但是他们替代不了你们创业,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你们竹罐茶这个方向用事实证明做不了怎么办?

【吴玥】:把我们既有的成果以论文的形式记录下来,给以后创业的参考。

【贾华】:我换一个问法,你们为什么一定要创业?

【主持人】:可不可以去找一份工作?

【吴玥】:可以。

【贾华】:那为什么非要创业呢?

【主持人】:你真的要创业吗?

【吴玥】:先尝试。

【王赫】:一定是。

【曾晓嘉】:是。

【翁寿宇】:当然。

【贾华】:你自己都要放弃了,别人肯定放弃你了。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不会要去打工的,这件事我非要干成。

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和参与,今天由于场地的局限,我们很遗憾只能让选手们站着来做讨论,在我们的世界里面茶是最平等的而愿意为茶做通过的人都是我们想要祝福和平等交流的。于越老师的意思是要鼓励你们向上的力量,站着是向上的生长的力量。再一次感谢四位。感谢老师们对孩子们的加持。

下面要进行下一个环节,我们要请继续教育学院的蒋波先生和华巨臣的向飞先生,让他们在我们持续探索的道路上继续往前,让大家有一个机会接受茶的继续教育和教育成长,共同探讨。在今天老中青三代的见证下,下面有请华巨臣的向飞先生上场,有请继续教育学院的蒋波书记上场,让我们大家在不同领域茶的见证者和推动者的关注下,见证他们将青年人的力量在这个现场进行定格,愿这样的学院能够将茶的产业、文化、科技、市场、思想、艺术都能够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让我们用掌声祝贺他们的签约成功。大家再次用热烈的掌声祝贺。

(颁奖典礼)

用掌声祝贺四位老师,让他们继续为茶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感谢。

现在采访一下各位老师,请各位老师说一下三个感受。

【屠幼英】:这样的活动真的非常好,青年茶人如果有创意,思想活跃,爱茶,一定能在茶产业发扬光大。第二个,茶是全世界人民的事情,不止是我们的事情。第三个,这样的事情要多办,茶道新生活。

【主持人】:贾老师第一次来我们茶行业“玩”,感觉怎么样?

【贾华】:感觉非常好,以前对茶叶不是特别了解,通过这样的活动对活动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了解了茶背后很多的故事,我们期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多多交流,多多学习。

【主持人】:茶行业真的是一直都需要跨界的思维,特别需要,更缺企业的运营框架,所以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整体的运营体系。

任总也聊一聊,之前您都是在广州闷声做研究,今天终于亮相了,讲了茶的数字化,有什么心得吗?

【任鹏】:茶的数字化我认为是刚刚起步,今天会上我最大的感慨是这些创业者们基本都是95后,非常好,在传统的行业里有年轻人在做,所以我觉得这个行业一定会越来越好。

【主持人】:您愿意为这个行业做一份贡献吗?

【任鹏】:一定的,我本身就是爱茶人,所以一定会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

【主持人】:于越老师讲一下感觉和意见,再讲一点意见?

【余悦】:茶道新生活,掌握青年就是掌握了未来,刚才你问屠老师说明年还会来吗?这个说的太小气了,像我们这样的人起码茶寿的时候还要跟年轻人交流。

【主持人】:我特别想隔着桌子跟于越老师拥抱一下,希望大家在华巨臣的展会舞台,之内、之外都可以将跟青年人的交流持续做下去,也感谢于越老师的祝福,茶道新生活就是在一个“新”字,我们一定要保持开放探索的心去做。

【陈老师】:给我们主持人,美丽的吴垠女士鼓个掌好不好,今天主持的非常精彩,多的就不说了。

【主持人】:戚泽明讲故事讲的特别好,刚才我看到新加坡的同业理事长,他们家四代都是做茶的,把茶叶采下来,用缆车来运茶,发到群里说,快来听这个故事,说还有那个数字化,这里有新东西,所以我们特别希望能够把我们茶的故事讲好一点,请你们跟我们讲一讲怎么把茶的故事讲好。

【戚泽明】:我先讲今天的论坛,7、8年前我也是在台上评过奖的,我从大一开始就参加这种大赛,一年参加4、5次,每次我带队参加的时候没有一次拿奖,每次都是在决赛的时候淘汰。第二个,我觉得在学校内创业的,你就是用来失败的,确实什么都没有,成功的概率非常低,即使失败了,以后的经历也会非常丰富。

【余悦】:在校的创业者就是失败者,不怕失败,你们就是站在平地上,你们想往上走,平地摔跤不可怕,山顶摔下来最可怕,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在学校创业的时候,哪怕摔一跤,没有关系,平地摔一跤,如果今后成为商界巨子摔下来会是什么样子,为了今后不摔跤,宁愿今天摔跤,摔跤之后一定攀上山顶。

【主持人】:王赫的茶里面缺少一颗心是真的,策略上是OK的,心还没有出来,要像这样的老人家出茶心。第二个是原料怎么保障。晓嘉的战略太大了,干不了,王赫讲了太多宏观的东西,具体项目的心得没有表达出来。叶童好好干,肯定行。

经过了各位老师们的点评,选手们信心满满,仿佛获得了新生力量。屠幼英老师说TED才第三次,以后要继续举办她还要来;余悦老师说茶寿是108岁,要办到108年,茶道新生活把握了年轻人,也是把握了未来。这是茶行业非常有创新力的活动,未来也是年轻人的,时代也是年轻人的。作为一个年轻人主导的创造平台,青年茶人TED希望能够给茶界年轻人提供展现创新的舞台,而也期望通过更多跨界嘉宾的分享开阔茶行业从业者的事业,从而推动整个茶行业的创新发展。本次的青年茶人创业大赛圆满落幕,我们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记者:程雪夫

摄影:鱼啊乐

图片:部分图片来源于华巨臣

来源: 茶道君 茶道新生活,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评论:从方舟子扯普洱茶事件谈茶行业亟需提高公共关系能力

内容概要:

1、普洱茶事件中的危机处理

2、危机处理的5S原则

3、事件始末梳理

4、笔者观点:

①质量优良的普洱茶无致癌风险;

②湿仓制作伪老茶或仓储不良是导致黄曲霉素超标的原因;

③打击劣质茶、保障茶叶质量安全是行业责任;

④积极应对本次危机,对普洱茶甚至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利;

⑤在茶产业进一步升级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系统地管理品类、品牌及行业声誉,需要学会基本的公共关系处理原则。

 

01

普洱茶事件中茶行业的危机处理能力

 

事实上,到今天为止,本事件在行业外的人群中被了解并提及的概率也不高,都是行业内人士或者非常资深的爱好者在关注。而由于信息发布者有知名度、有自己一定量的粉丝、信息发布载体专业对口、论文引用和基本逻辑看上去成立,在公众和网络媒体上进行了再次发布,事件有可能进一步发酵和扩散,所以,算得上普洱茶行业的危机了(当然,仅仅是普洱茶吗?)。

 

 

我自己在第一次看到方舟子的文章时,判断行业所应该采取的公关态度是,请权威专家陈述研究报告,陈述在不同环境变量下是否存在致病可能及分布的概率,给消费者和行业经营者清晰的指引。这样既能消除担忧也将引导从业者做正确的事,避免可能的风险真的演变成实质问题,从而导致真正的危机。

 

还有另外一点就是,如果回应,也只是作为科研和学术研究主体主动发布,不用和方先生去做所谓口水话的对质。如果对方影响力低发布媒体不权威或者信息再次发布的载体辐射范围小,都是可以冷处理的,而这样的条件从一开始就不成立。

 

 

作为组织运营者,我们需要界定事情的不同阶段和状态:是问题?风险?还是已经发展成危机?或者一开始,就是危机?如此,应对的策略是不同的。

 

不过,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公关”——通过关系去搞定。公关,是公共关系的意思,而这是一个长期经营的过程,当然,也包括这种面临危机的状况下,如何回应各个有利益关系的公众。

 

 

日常的管理,无非是基于正确的价值认知所展开的一系列符合社会整体共赢的策略和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管理好产品品质卫生安全、减少环境工业污染减少能耗、增强员工福利、增强消费者和政府等各个关系方对自己的认知、开展公益事业等等。

 

 

02

危机处理能力的5S原则

而危机来临的时候呢?比起什么6C、3T原则来讲,我个人一向喜欢简单实用的5S

SPEED,速度第一。这里面除了积极采取行动让影响面尽可能控制在更小范围的速度外,在我们不适合采取行动和不能采取行动的时候也要上下统一明确清晰的认识,对事情要有明确的预判,不至于令内部员工不知情或者盲目应对。在本次危机事件首次出现声音时,普洱行业协会、茶行业协会和各个企业或者售卖普洱茶的不管是茶馆还是餐馆,有没有第一时间意识到和自己相关、并和相关人员进行互动,确立自己的态度和需要应对时的回应内容?

 

 

第二,是承担责任(shouldering the matter)的态度。遇到事儿了,别先想要推卸,在口头或者行为上说“事情不是那样的,和我没关系”。不,那没有用,只会让人产生不信任的感受。承担责任的意思,不是不管青红皂白地揽下来,而是一种积极回应的状况:“哦,事情这样发生了、您是这样理解的啊,我知道了,这个情况看上去真的让您担忧了,那么如果确有其事,那么我们接受和改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不是或者不完全是那样的话,也希望您能了解真相……让我们来看看事情是不是像您说的那样啊,有没有别的可能或者说这是个误会啊,请您允许我进行深入自检后再来和您交流啊……”。也许我们并不需要立刻给出结论,但是,我们的态度是“如果有问题,我是愿意承担的,总之,我一定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三,是真诚sincerity)。无论事情如何,都要真诚地交流,理解各个方面的立场,甚至在并非真的是自己过错的时候,也可以体恤关联人的利益。看看人家“海底捞”的公关啊,都不把问题推卸给员工,真的是打动人心的诚意啊。

 

 

第四,权威实证(standard)。我们需要科学系统理性地呈现,通过权威机构或者专家背书事实,否则言而无力。

 

 

第五,是系统性(system)。我们有没有在危机发生后建立信息监测和汇报的机制,有没有建立负责事件的责任人机制,比如:谁负责做舆论监测,监测各媒体对事件的解读和走向;谁负责自检;谁负责联络专家取得专业支持;谁负责跟进信息发布;谁负责在危机中发现其正面意义和机会等等。

 

在以上5个原则中,兼具了情与理。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事情的过程,身在其中的诸位可以一起回顾下我们自己和自己带领组织所发出的言行,是否可以称得上一个“公共关系的能手”? 

 

事件始末:

 

2017年8月1日方舟子文章逻辑:黄曲霉素是强烈致癌物--普洱茶储存过程可能造成黄曲霉素污染--普洱茶曾被检出黄曲霉素超标--曾有造成急性中毒的案例--常人无法辨别普洱茶中是否含有黄曲霉素--普洱茶有致癌风险。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d8p7IPRFXOQNIeFmIyBhA

2017年9月6日科学松鼠会作者云无心的批判如下:真正品质优良的普洱茶几乎不可能有黄曲霉素--检测出黄曲霉素的是湿仓普洱茶--即使有按检出结果也微不足道——品质优良的普洱茶不会致癌。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eba110102x7b6.html

2017年9月7日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食品检测所:普洱茶的特点抑制黄曲霉素生长--查阅文献未见普洱茶中分离出黄曲霉素的报道--该所每年检测黄曲霉素的样品超过1.5万批次--2008年摸底检测茶叶中未检出黄曲霉素B1--旧版国标检测方法存在漏洞。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教授周红杰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也质疑了检测方法。

原文链接:http://www.ishuocha.com/news/cy/24376.html

2017年9月10日,云南省普洱茶协会表示将正式起诉方舟子索赔600万元名誉损失费。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副会长包忠华:规范的企业生产不会产生黄曲霉菌。不法商家可能导致在普洱茶生产过程中产品不合格的情况。

原文链接:http://news.163.com/17/0908/08/CTQ225I0000187VG.html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也指出,品质不佳,仓储卫生条件差,被检出黄曲霉素是正常的--黄曲霉毒素不溶于水--规范的生产过程不会产生黄曲霉菌--喝普洱是安全的。

原文链接:http://www.ce.cn/cysc/sp/info/201709/07/t20170907_25819467.shtml

9月12日经济日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在正常条件下生产的普洱茶中,是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的。普洱茶在流通等环节中由于条件不佳,导致产品沾染了黄曲霉,从而产生黄曲霉毒素。不过,这种流通中遇到的污染问题,是很多食品都会有的风险,需要加以防范和控制。

原文链接:http://news.cnfol.com/xiaofei/20170912/25324671.shtml

9月12日陈宗懋院士:正常情况下普洱茶并不是黄曲霉菌的适生基质,但不能排除在恶劣极端的环境条件下或储藏条件不良时黄曲霉的生长繁殖--现有报道来看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很低且浓度不高-黄曲霉毒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低--消费者的饮茶量有限—饮用普洱茶是没有风险的。

原文链接:

http://www.kepuchina.cn/kpcs/fcl/kjmj2/201709/t20170913_224162.shtml

 

 

未完待续: 

从方舟子弄唐骏学历门事件的时候我的小结是“唐骏之错和方舟子之恶”,我对其人挖掘信息和思维能力表示欣赏,而对其行事风格以及因此所展现的某些特质持保留态度。

 

这次事件,他激发了大家对产业产品安全健康的进一步关注,他做了个镜子,只不过镜子里有些斑点令影像并不真实,我们用常识可以回答:哪个食物不存在污染或者受潮长霉的可能,普洱茶才会吗?花生油高温后也可能致癌,你能说花生油致癌吗?以我浅薄的医学和生活常识来看就压根儿不成立,因为没有讲清楚条件和变量。而你不能因为没放好的米发霉了就说米会致癌不吃米了。但产业从业者(不只是普洱茶)需要审视的是,由此,我们需要学会或者进一步理清的是什么?

01

品质不佳,仓储条件差的普洱茶(各种茶,尤其各种所谓老茶和假老茶)是否在市场流通?什么机制可以规避其流向市场?

02

工艺和仓储的标准体系是否进一步明确和共识以及实施?

03

产业如何形成上中下游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是否建立在日常中共同提升、危机时共同应对和确立正向的回应机制?而不是用情绪和情感去回应,能从策略到手段都拥有系统性,不给心存不良者机会。

04

何时可以摒弃山头主义?而不是在看到某个小品类出问题的时候就以为自己没问题看笑话甚至偷着乐。应该深刻地看到,本是同根生,相互关照、相互提醒、相互帮助成长,中国茶产业才有希望。

 

我们期待着茶产业的同仁们一起:在每件事的发生里,用正向、积极的态度,逐渐构建更好的系统去回应,在其中发现和创造机会,共同见证和推动产业的升级,让每个发生,都成为进一步探索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台阶。

 

 

/ 苏辉煌、吴垠

编辑 / 茶道君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