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瓮安白茶

找到约6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瓮安:紧盯“四个关键字”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2021年来,瓮安县以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为契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始终按照省委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总体要求和州委“六大产业”定位,按照县委县政府“133”产业布局,紧盯“强、精、净、响”四个关键字,推动全县茶产业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着眼基地“强”,在政策资金上精准发力。一是依托广州市对口帮扶瓮安县2020年精制茶叶生产线项目建设,建成建中精制茶叶加工厂7条碾茶生产线及1条成品包装线,提高茶叶下树率及茶叶精深加工能力。二是实施广州对口帮扶资金消费协作深化提升扶持项目,对年销售500万元以上的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和线上销售达200万元的线上流通企业及外出参展茶企采取“自主申报,一次性奖励”方式给予扶持,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决心。三是成功申报2021年农银企产业共同体创新试点项目,充分发挥190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金融资金投入茶产业,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瓮安县2021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茶叶加工专题培训班

围绕业务“精”,在培训教育上下足功夫。一是分期举办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培训1000余名基层干部。选派优秀干部参加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及省州组织的业务培训,提高农技干部服务水平。二是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及电商骨干和致富带头人培训项目,培训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1320人,电商骨干、创业致富能手77人,进一步提升农村实用人才致富带富能力。三是选派县级农技专家组团到村、到企到田间地头开展服务行动,解决农业领域疑难杂症,让人民群众安心种放心养。

瓮安桔杨雨辰夏茶长势喜人

突出品质“净”,在茶园管护上实时跟进。一是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农户参与、公司出资”的管护机制,开启农技干部“主动上门”服务模式,扎实开展修枝、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秋冬季茶园管护工作。二是坚持宁要草不要草甘膦,按照“茶园生态化、茶树良种化、加工规范化、产品标准化”要求,深入开展绿色防控、化肥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茶叶专用肥,全县茶叶583项检测指标达到欧盟标准,“瓮安白茶”“瓮安黄金芽”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是以举办全国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会、全省茶园绿色防控及茶叶加工技术片区培训会及全州茶园绿色防控培训暨茶园管护全程机械化现场观摩会为契机,打造瓮安“干净茶”名片。

聚焦品牌“响”,在宣传推介上灵活把握。一是利用电视台、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高速公路广告牌等媒介宣传“瓮安白茶”“瓮安黄金芽”。二是开设省外营销网点4个,省内营销窗口21个,网上专营店3家,县内专营店28家,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销售模式。三是组织10余家茶企在贵州省十三届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广州茶叶博览会、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参加展销,提升瓮安茶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来源:黔南州农业农村局,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我眼中的这十年:瓮安茶产业绿了青山富了民

初秋时节,瓮安县夏秋茶采摘接近尾声,开始进入冬管阶段。在瓮安县花竹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几名工人忙着将茶园修剪下来的枝叶进行杀青、冷却、烘干、粉碎、分筛、包装……大家分工明确,动作干净利索。

瓮安县龙源茶业有限公司基地

捧起一簇正在加工的茶叶,瓮安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胡友明凑近仔细闻了闻茶叶散发出的香味。

胡友明查看绿片茶生产情况

“大家在操作这套绿片茶生产设备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规范操作,保证茶叶分筛的成品和质量,因为我们的茶叶是要送去进行欧标检测的。”胡友明向身边的工人叮嘱道。

贵州桔扬雨辰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加工车间

从2009年从事茶产业工作至今,胡友明一干就是13年。这十多年,他亲历了瓮安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也见证了瓮安茶产业的可喜变化,每一个茶园的发展变化,他都如数家珍:“2012年的时候,瓮水街道办事处新庄社区只有一家500亩左右的茶场和一个简易加工厂。现在这一带有5家茶企,茶园面积发展到8000多亩,种植茶叶的茶农越来越多,茶企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效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瓮安县花竹茶业有限公司绿片茶生产设备

谈到十年来的发展变化,瓮安县花竹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建中也深有感触:“我们公司2013年初投产的时候,产值有100多万元,现在产值达1200余万元,茶叶生产设备从15台(套)增加到70余台(套),厂房也从2000平方米扩大到5800平方米,还新增了碾茶和绿片茶生产线。在这个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对茶产业的重视与大力扶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瓮安县天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茶青收购现场

瓮水街道办事处新庄社区的蝶变,折射出了瓮安县茶产业的发展脉络。

贵州黄红缨茶业有限公司基地

这十年,瓮安县委、县政府“三化”并举、高标准推进茶园建设,加大支持力度、推进茶产业发展壮大,强化技术支撑、提升茶产业发展质量,强化宣传推介、不断拓展市场影响力,持续推动茶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打造了“都匀毛尖茶核心生产基地、珍稀名贵茶叶生产基地”,成为了“贵州绿茶”45个茶叶主产县之一。全县茶园基地从2万亩增加到20.81万亩,种植面积全州第三;产值从2.3亿元增加到21.7亿元,产量从0.18万吨增加到1.6万吨,产量全州第一。全县茶叶加工企业从5家增加到74家,现有加工机械设备2410台(套),年加工能力达2万吨以上。“瓮安白茶”“瓮安黄金芽”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茶企中有3家获欧盟认证、6家获出口备案登记证明、7家获雨林认证、4家获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全县茶园劳务用工达200万余人(次),支出劳务工资2.4亿元以上,带动脱贫户3500余户务工5.5万余人(次),户均增收1800元以上。

来源:掌上瓮安,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瓮安:借“茶”生金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瓮安县坚持在茶产业上做文章,以“五化四强三推”为抓手,在推进产业发展壮大、提高茶园建设标准、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上“精耕细耕”,以茶聚财、以茶富民,为乡村振兴“添色增香”。

“五化”并举,产业壮大力量足。茶园管护标准化。以欧盟茶园定位拔高茶园管护标准,将全县20.81万亩茶园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进行划分,精准分类制定茶园管护措施。截至目前,全县符合欧盟标准茶园面积占总面积80%以上。茶叶生产标准化。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强化政策引领,加大茶叶经营主体培育,以欧盟茶叶标准规范茶叶生产标准,促进产品标准化生产,推进茶叶品质提升。截至目前,获欧盟认证企业3家、获SC认证企业18家、获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企业4家。基础设施布局合理化。以健全生态茶园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完善茶园主要道路硬化、水池水窖等基础设施,提升茶园抗灾减灾能力,现已建设茶园主干道450余公里,建成水池水窖1000余个。茶叶品牌化。制定并通过全国团体标准平台发布了“瓮安白茶”“瓮安老白茶”团体标准,实施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市场建议价,采取带货直播、进军商超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拓省内外茶叶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共培育省内营销窗口21个,省外营销网点4个。

“四强”并重,茶园建设标准高。强化资金保障。制定《瓮安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案》,用活用好省级茶园建设绿色防控专项资金及中央、省、州、县购机补贴政策,着力提升重点乡镇茶园绿色防控水平。强化宣传培训。组织农技干部、党员志愿者深入重点茶叶示范核心区,采取发放宣传册、专题培训等方式,持续提升茶农茶园管理水平。今年以来,开展茶叶采摘、绿色防控技术培训活动25次,发放技术资料2000余份,惠及茶农1500余人次。强化技术指导。实行农业技术干部分片包保,指导茶企开展绿色防控、化肥零增长行动、茶叶专用肥推广、遮阳网搭建、中低产园改造等技术措施,明确专人针对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制定工作方案、及时跟踪防控及应用效果。强化农用投入品监管。明确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控制各类农用投入品使用范围,组织督查队伍打击非法售卖和违规使用农药行为,重点抓好禁用限用农药和进出货台账的监督管理。截至目前,抽检茶样检测结果整体达到欧盟检测标准。

“三推”并联,产业质量稳提升。推进企业主导作用。采取“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大户”的模式,指导贵州黄红缨茶业有限公司、贵州桔扬雨辰茶业有限公司对全县茶企(大户)茶青收购,筑牢茶企发展意识,提高企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合力推动茶园提质增效。推进绿色防控核心样板打造。在重大病虫害发生关键时期持续开展监测预警,按照统一调查、统一防治、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方法“五统一”标准,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建立6个茶叶绿色防控示范核心区,以点带面辐射到全县茶区。推进茶旅一体化发展。利用粤黔协作共建乡村振兴突出特色产业和区位比较优势,以建中茶旅小镇为核心,用好东西部协作资金打造8个民宿设施,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建立“林-灌-草”综合治理体系,形成了集山水林田湖草于一体的绿色防控生态系统,加快推进“一县一园”建设。

来源:黔南热线,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