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围炉煮茶图片

找到约71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围炉烤茶”“围炉煮茶”是“老壶装新酒”?

三五好友围坐于温暖的炭炉旁谈天说地,茶水在茶壶内沸腾,烤制的土豆、玉米、花生逐渐散发香气……

最近,多地都兴起了“围炉烤茶”的冬季消费新风潮,大有接续露营成为城市新消费的趋势。

今天,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极具冬天氛围感和仪式感的“围炉烤茶”“围炉煮茶”。

图片

“围炉烤茶”和“围炉煮茶”有区别吗?

“围炉烤茶”“围炉煮茶”最大的区别就是茶的饮用方式——一个是“烤茶”,一个是“煮茶”。

“围炉烤茶”源自西南地区平常人家的饮茶方式。

席地而坐,“乌撒烤茶”更显洒脱之感。 蔡娇供图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就有传承千年的“乌撒烤茶”。贵州乌撒烤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娇告诉小编:“‘乌撒烤茶’是威宁人原始烹茶方式的传承。制作方法是把茶叶放进烤茶罐中,在小火炉上烤成焦而不糊的焦黄色,然后把沸水倒进烤茶罐,待茶罐里的香味四溢时,即可享用。泡茶的过程中,炉火上总会放着几个洋芋,茶泡好时,洋芋也基本熟了。围炉而坐的人们烤茶喝茶、吃着洋芋,聊着大天,好不惬意,这氛围感那也是十足的。”

云南传统烹茶方式——“火塘烤茶”。 图片来源:保山文旅

无独有偶,云南也有一种“烤茶”——“火塘烤茶”。火塘,是在室内用火炭烧水或煮饭的一种火坑。将土陶烤茶壶放在火塘上慢火烘烤,然后放入茶叶,边烤边摇动,等茶叶散发出醇厚的焦香味时,便开始沏茶。

在我国上千年的饮茶历史流变中,煮茶本身也不是什么新奇事儿。唐代时,主流的饮茶方式就是“煮茶法”。陆羽《茶经》的“七之事”中就详细记载了煮茶的方法。很多唐代画作中,也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煮茶的场景,其中就不乏“围炉煮茶”的场景。

目前,主要有两种煮茶方法——“先泡后煮”和“直接煮”。

所谓先泡后煮,顾名思义就是先用盖碗泡上几泡,再放进煮茶器中煮,比如老白茶、熟普茶饼、茯砖茶等比较耐泡的茶,都可以先泡后煮。先使用盖碗冲泡五六遍后再拿来煮,一方面可以使茶叶中的内含物质更多浸出,香气物质更好地散发出来;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煮出来的茶汤过于浓重。

直接煮的方法就是把茶直接放进茶壶中煮饮,这种方法适合陈年铁观音、足火岩茶、普洱熟茶等。

哪些茶适合做“烤茶”“煮茶”?

“烤茶”选用的茶一般都与当地地域特色相结合。以“乌撒烤茶”为例。“乌撒烤茶”用的是威宁当地的炒青绿茶。蔡娇表示,嫩度高、等级高的茶太过娇嫩不适合做烤茶。使用当地绿茶制成的烤茶有独特的熟豆香,甚至还有咖啡香。

充满氛围感、仪式感的“围炉煮茶”。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一般来说,适合“煮茶”的茶,基本都是原料偏粗老、年份偏高或发酵程度偏重的,比如白茶中的老寿眉、熟普、茯砖茶,或者足火陈年岩茶,或者陈年铁观音等。

此外,红茶如果作为调饮,也可以用来煮,适当加入糖、牛奶和乳酪,制作成奶茶,使得红茶的滋味更加香浓。如果清饮,就不太推荐煮茶了哦。

此外,为了满足年轻人追求现代口味的需求,煮奶茶、煮姜茶等新式茶饮方法也相继出现在“菜单”上。还有在茶汤中加入红枣、桂圆、陈皮等,搭配出专属自己的“冬日特调”。

“围炉烤茶”“围炉煮茶”

需要哪些器具、材料?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火,必以坚木炭为上。”炭的品质决定着茶汤的品质,荔枝木、龙眼木制成的炭会有淡淡的果香,潮汕人喜欢的橄榄炭,火焰稳定,最适合慢火深煮。

炉子的选择比较多,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潮汕的红泥小火炉,还有竹炉、磁炉、石炉。

煮茶壶选择很多,从材质上分有:陶壶、紫砂壶、铁壶、银壶、铜壶。

做工考究的烤茶罐。 蔡娇供图

烤茶罐则需要讲究一些,需要能耐高温,保香透气不透水。蔡娇表示,制作烤茶的烤茶罐是用“观音土”加乌沙等作胎体,运用“堆烧”工艺经过几十道工序高温烧结而成。现在也有用云南大理的剑川黑陶制作的烤茶罐。

传统烤茶的火源是火盆,为了安全起见,现在多为小火炉、回风炉等。

哪些食物适合搭配一起吃?

除了茶,解馋的茶食也是茶席上的重点,好的茶点不可夺了茶性。与潮流文化结合后,与“围炉烤茶”“围炉煮茶”搭配的茶点逐渐往颜色丰富、中西结合的方向发展。最受欢迎的就是烤土豆、烤栗子、烤柿子、烤橘子、烤年糕、烤棉花糖、烤梨、烤青团、烤苦荞粑粑等,甚至有特立独行的茶馆还推出了烤龙眼、烤榴莲。

茶友晒出的“围炉烤茶”套餐。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酸酸的山楂,甘口的橄榄,香脆的花生、各类坚果,还有各种小糕点都可以为茶席增色不少。

为什么年轻人喜欢“围炉烤茶”“围炉煮茶”?

既然“烤茶”“煮茶”都是历史久远的老习俗,它们是如何成为当今年轻人的宠爱呢?年轻人又是如何玩出“老壶装新酒”的呢?

其实,不论是“围炉烤茶”,还是“围炉煮茶”,除了喝茶本身,年轻人更重视的还有社交价值。精致的摆设,讲究的仪式,闲适的情调,重点在于表达自己的爱好,并与同道中人分享,而不仅仅限于追求“喝茶提神”这类实用效果。

网红博主打卡围炉烤茶。 图片来源:小红书

在接受采访时,蔡娇表示,“围炉烤茶”“围炉煮茶”的喝茶方式火遍全网,让她十分欣喜。她希望通过这种饮茶方式,能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群体增添一种与茶连接的方式,让他们在烤茶、煮茶的过程中了解茶、接受茶,甚至从此爱上茶。

茶馆里“围炉煮茶”的年轻人。 安 源 摄

可以看到,茶在年轻人中的一些固有的刻板形象也开始被打破。茶的消费场景不再是保温杯里的一抹热气,或是会议室里的一排瓷杯,茶的整体气质也不再是中年稳健、一成不变,而渐渐变得生动而有趣。这其实就是年轻人对茶的形象再造,让茶有可能焕发一种别样的生机。

“繙经觅句无尘事,坐对尤宜雪煮茶。”可以想象,这两行字一定戳中不少佛系青年的心。茶的悠远与典雅,能够与当代年轻人的精神世界相呼应,何尝不是一件美好的事。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从围炉煮茶到冰茶,这杯茶的生意好做吗?

去年冬天,“围炉煮茶”火遍全网。随着夏天的到来,“围炉煮茶”的夏日版——“围炉冰茶”火了。连茶桌都不用换,“围炉煮茶”的形式摇身一变,火炉变冰炉,加入食品级干冰,热茶变成冷萃茶,烤橘子变成时令水果,同样是古风满满的新中式,却变成了充满凉意的“仙气飘飘”。

“仙女下午茶”

为何迅速火爆全网?

“围炉冰茶”火速出圈,主打的就是雾气缭绕的氛围感。

首先,干冰雾气是氛围感“助攻”。把烤炉中的火换成冰块,再加入适量食品级干冰,倒入水后,瞬间溢出雾气,仙气缭绕透出丝丝凉意。

其次,茶产品本身也做了更新:原本的现煮茶换成了冷泡茶,冰爽回甘的口感,十分适合夏季;提前预制好,装进透明玻璃瓶,摆入冰块、雾气中,清爽感扑面而来。

另外,小食、物料的搭配上也很出彩:鲜切水果、茶点用精致的中式器具摆盘,各式各样的冰粉、竹筒水果茶,还有店家推出了放在冰炉里的冷粽,丰富度非常高。

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博主开始分享家庭版“围炉冰茶”的制作攻略和工具清单。在购物平台上,不少卖家也嗅到了商机,纷纷推出“围炉冰茶”制作工具套餐,包含冰茶瓶、冰茶壶、茶杯、冰桶、点心架、果盘以及干冰桶等,消费者可根据需求组合购买。

这种专属夏季的氛围感,狠狠戳中了年轻人的心,配上“美到窒息我已经说累了”“仙气飘飘的仙女下午茶”等文案,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大面积传播,全国各地的茶馆,都在准备上新。

从煮茶到冰茶

年轻人为什么钟爱“围炉”?

目前,“围炉冰茶”相关话题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的点击量已经超过800万次。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围炉冰茶”接续了“围炉煮茶”的热度,这与它的产品特点和迎合当前市场的营销策略密不可分。

“围炉冰茶”的摆拍氛围感很强,也就是年轻人口中的“出片”。把水浇到炉中的干冰上,就可以拥有仿佛置若仙境的视觉体验。

小红书(左)与抖音(右)关于“围炉冰茶”的搜索结果。

在小红书上,体验过“围炉冰茶”的网友评论:“简直爱上了水浇干冰的过程!”而店家们也在宣传文案中这样写:“‘围炉冰茶’就是夏天该有的下午茶,仙气缭绕的那一瞬间,有种天上人间的错觉。”

当然,这种氛围感也不能仅靠干冰产生的“仙气”,木制或竹制的小圆桌、竹编的水壶、透明的玻璃容器、形状各异的果篮或点心架,再配以或花花草草,或小溪流水,或庭院深深的背景,再使用类似于竹帘和纱幕进行装饰,场景唯美而又不失现代感。在视频和网络转播中,“围炉冰茶”的店家、博主都会特别注意场景、环境布置,精心布景、用心调色,以期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围炉冰茶”恰到好处的参与感和简单的游戏性也是它的“出圈”法宝。“围炉煮茶”是一项相对传统和专业的体验消费,但目前市面上的“围炉冰茶”不需要消费者具备泡茶技能或经验。干冰是提前购买好的,仪式感主要是浇水;坚果糕点水果等是成品的食物,顾客可以针对颜色、形状进行搭配和摆盘。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审美,自由地组合和调配,让“围炉冰茶”更具独特的个性。

仙气飘飘的“氛围感”是“围炉冰茶”的主要卖点。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此外,“围炉冰茶”的具体制作方法很简单,可以让消费者在制作过程中感受一种亲手制作的成就感。在一些“围炉冰茶”的服务项目中,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添加花果茶、水果、奶油等,调配出喜欢的口味和风味,从而让制作过程更具趣味和挑战性。在制作和品尝的过程中,消费者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和感受,建立新的社交关系,在舒缓的节奏中获得更加轻松愉悦的体验。

与此同时,“围炉冰茶”与年轻人各类社交场景的适配度较高,活动环境相对灵活,也就增加了可操作性,这也是受到年轻人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商家营造的田园农家风“围炉冰茶”。 图片来源:小红书

夏季炎热的户外,“围炉冰茶”可以搭配凉席、凉伞,配合干冰挥发的“仙气”,打造更加舒适凉爽的环境。“围炉冰茶”可以结合场景定制主题,通过不同材质和色调的物品搭配,围炉的风格也不止一种。有纱帘、汉服、油纸伞的新中式风,也有落花、纸扇、棉麻制品的文艺清冷风;有柴堆、草垛、缤纷瓜果的田园农家风,还有高楼、月夜、霓虹灯的现代商务风。公园、茶馆、营地、楼顶——没有当代年轻人想不到的场景,只要一方天地、几位“闲人”足矣。

“出圈”难“长红”

“围炉冰茶”是在割韭菜?

据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观察,从已推出或即将“围炉冰茶”的商家情况来看,几乎每家去年都尝到了“围炉煮茶”的“甜头”。如今再推“围炉冰茶”,显然是想再续“围炉煮茶”的热度。

北京一家茶舍老板告诉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去年10月开店时,店里主打果汁饮品,但生意并不好,于是他把店铺转型为新中式茶馆,主打“围炉煮茶”,生意一下好了起来,每天下午都是满座,一天能卖出三四十份,节假日的时候还要排队叫号。如今,看到“围炉冰茶”如此火热,他也打算推出“围炉冰茶”。他说:“‘围炉煮茶’也好,‘围炉冰茶’也好,它肯定不会一直火下去。这个阶段年轻人可能喜欢,下个阶段有更好的玩法了,大家可能就去玩别的。作为经营者来讲,我们一方面要抓住‘风口’,另一方面要理解、思考这些新兴消费形式背后的逻辑,思考怎么去留客。”

大众点评上的“围炉冰茶”套餐。

“围炉煮茶”“围炉冰茶”,这类消费主打氛围感和体验感。“围炉冰茶”在各个城市陆续上线,社交网络也在刷屏,这种商业现象实际上是新茶饮结合新消费而创造出的一个新社交消费场景,是在冬季围炉煮茶场景基础上结合季节变换的升级与创新,自然会顺应一部分社会群体的社交消费需求并会在短时期内引领和形成一定的消费潮流。这些“氛围感”经济的玩法,向经营者传递出的是消费者对于用餐环境、氛围的追求已经到了新的层级。因此,经营者承接情绪价值与审美需求比以往更为重要。

不管是否只是一阵风,“围炉冰茶”当下热度不减,商家们还是纷纷站上“风口”,随着夏天临近,也会有更多商家“蹭”上这波热度。有茶馆老板表示,夏天将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对“围炉冰茶”的套餐不断优化升级,比如增加一些时令水果,更适合炎热天气解暑降温。还有的茶馆老板准备在用餐环境、氛围消费上多下功夫,以吸引更多年轻人拍照打卡。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张腾蛟:围炉煮茶的流行是文化的浅表现象

不论外界风雨如何,年轻人总能找到一些新鲜的方式,安放自己的身心,让日子过得有滋味一些。露营、骑行,一波接一波,热闹不已。

围炉煮茶火了,成为2022年秋冬新“顶流”。从南到北,人们或在郊外,或在庭院,即便是没有条件的,也要在室内开辟出一小块地儿,小炭炉上支个架子,摆上茶罐,煮上一壶茶,再烤一些喜欢的茶点。三五好友,或是萍水相逢者,大家围坐闲聊,身心的松弛感,秋冬生活的气息就这样伴随着袅袅茶烟,洋溢而出。在能搜索到的社交平台上,围炉煮茶都是热门话题。

△ 图:鉴盏堂“浮生炭几”

对于围炉煮茶的走红,张腾蛟并不感到意外。几年前,在他圈子及周围的人就已经在玩围炉煮茶了。张腾蛟是茶文化思考者与践行者,钻研茶器设计十多年,把唐煎、宋点、明清淪茶重新思考和演绎一遍是他的梦想。这两年,在茶圈广泛流行、辨识度又高的宋式执壶、工夫茶套组、户外茶桌,产品很多出自他的研究设计。2022年,他设计开发的“浮生炭几”在茶圈备受追捧。

围炉煮茶乍看十分新颖,其实并不算新鲜。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有记录煮茶的过程。白居易《晚起》中写,“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苏东坡雪天煮茶,“红焙浅瓯新活火,龙团小辗斗晴窗”。今天,我们从云南的火塘烤茶、陕西的罐罐茶中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子。只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高楼大厦取代了平方宅院,燃气灶台取代了笼火烧煤,围炉煮茶才逐渐远离了生活舞台。

△ 张腾蛟 鉴盏堂创始人 茶文化思考者与践行者

张腾蛟认为,围炉煮茶的流行是文化的一种浅表现象,也是生活化提升的一种变化方向。它存在于过往生活的印记中,在今天的氛围下,人们潜意识里的印象被重新激发,最终跟现实生活叠合起来。

他认为,围炉煮茶会火有几个关键点,一是,现在天气渐冷,围炉煮茶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二是,茶叶的饮料化趋势。第三,跟中国经济消费降级,小院经济和咖啡化发展有一定关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新媒体下短视频的发展也加速了信息的传播与互动。

01

人间烟火气,小院经济发展

近三年来,在疫情反复无常的打击下,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在悄悄发生变化,开始回归生活。围炉煮茶的一个重点是“围”,很多人可以聚集在一起,充满着人间烟火气,能够抚慰人心。而且,充满氛围感的围炉煮茶,恰好迎合了当代年轻人对于“出片”和“仪式感”的诉求,又能让年轻人从浮躁的工作和生活中暂时抽离出来,填补在社交生活上的空缺,这很难不吸引年轻人入局。相比传统茶室客单价高、品鉴门槛高,围炉煮茶更容易满足年轻消费者快捷时尚的生活需求。

如今,在乡村振兴的大主题下,国家也在大力支持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庭院里摆上几张桌子,对茶馆经营者来说,可复制性高,投入成本又低。眼下,不少茶馆也支起茶摊,推出了相关的服务套餐,吸引年轻消费者。

△ 图片提供万德轩

02

茶叶的饮料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为什么茶叶的饮料化是一种必然趋势,这从近年来新中式茶饮的蓬勃发展可以看出,它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饮茶的行列。张腾蛟介绍,茶叶一直以来都是饮料化,历史上,茶叶的饮料化是一个轮回。过去中国红茶远销英国,成为深受贵族欢迎的调饮红茶,再度流传回中国,被新一代的年轻人接受并赋予了很多东西,慢慢又回归饮料化,必然衍生出很多土洋结合的新玩法。

围炉煮茶从形式上,可以煮茶,还可以烤茶、烤吃的。在茶汤里加红枣、桂圆等材料一起煮,不管你懂不懂茶,都更容易接受,而且有的茶叶寒凉,多酚类含量高,物质刺激性很大,把茶叶再烤一遍,可以综合掉很多东西。对于刚开始接触茶叶的年轻人来说,好玩、好喝是关键,喝得健康也很重要。围炉煮茶变成他们了解茶叶的一个介质,看到实物,接触到茶,喝茶也会慢慢升级。过去,喝茶是民俗化,因为茶叶自有地方属性,就像闽南人、潮汕人喝工夫茶,到了北方,人们不一定会习惯。民俗的东西有时很难跨出地域性,而将茶叶饮料化,大众的接受程度都普遍更高。

△ 图片来源海西茶艺师大赛

03

新媒体下短视频发展加速信息传播

不能否认的是,新媒体时代下短视频的发展具有巨大的魔力。张腾蛟犀利指出,围炉煮茶的兴起,一定会标志着以往那些高高在上“传道授业”的茶人们开始走下神坛。在茶文化复兴,际缘开端的时代,或许我们需要一个学习的对象,对大师、对茶人有着崇拜的情节,但是今天,年轻人已经不再吃那套高高在上的宣教模式。随着90后、95后的出场,他们获取信息,掌握信息更加方便,他们的辨识度、知识性的维度广泛而深刻。新媒体时代下,以抖音、小红书为代表的社交平台的发展,玩的是一种从众机制,平台边界在消融,互动效应在增强,因此只要有火了的内容,就会迅速聚焦目光,围绕了火的内容进行继续新的传播。据悉,“浮生炭几”在小红书上卖得非常好。

德化一家陶瓷电商负责人同样表示,“主要是现在传播很厉害,一个新兴的东西,传播扩散得很快。有关围炉煮茶的各种短视频到处发,大家看到闲情逸致,氛围非常好,又吸引人们不断传播。而且在疫情影响下,人们长期窝在家里,也喜欢到户外走走,但是户外不方便用电,但是用炭可以,也很方便。”

△ 图:鉴盏堂“浮生炭几”

04

“围炉煮茶”热的产品启示

对茶具企业而言,围炉煮茶爆火带来的好消息是,带动了相关炭炉、煮茶器产品的热销。上述德化陶瓷电商负责人表示,2022年双十一之前,他们在京东、天猫店上架了相关的炭火煮茶器,产品销量迅速上升,平均一天200多套,不到月底就开始严重缺货。产品缺货,供应不上,抖音渠道上更不敢去推,而他的一位朋友主要在抖音上销售,一天能出1000多套产品。据说,围炉煮茶也直接导致了几块的陶壶忽然涨到几十块,本来云南街边20元一个的手工陶壶,也被炒到了上百元一个。

但是,随着围炉煮茶产品的热销,一些质疑的声音也相伴而来。炸壶是很多新手在使用时出现的问题,而且,对于真正爱茶的人来说,炭炉火力不好控制,热力不足,也不合适冲泡所有的茶叶。那么,从产品开发角度,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张腾蛟认为,关键还是在于产品设计本身。以“浮生炭几”为例,这是个全新的又具有典型性的产品,以黑胡桃木、紫光檀材质为主,四足猫腿,中间的火钵可以放炭,内部结构具有专利设计。“浮生炭几”采用双重内胆结构,四向通风,可以很快聚热,让所有的热量集中在中间,外层金属不锈钢不会导热。

图:鉴盏堂“浮生炭几”

“炭炉的内胆进行结构性优化,在火钵里面再放个内胆进去,内胆又算出它的通风拉力和内循坏结构,加了一些黑科技,让炭炉容易烧起来。上面的网又做了高度的测绘,防止炭炸灰喷溅。很多东西都是有设计理念跟使用经验,我们开发一款产品不是随随便画个草图,或者拿过来抄,肯定是有借鉴、有优化、有测试使用过一段时间,寻找它的优缺点,再优化,再改良,才上市的。”张腾蛟说。

为了起到更好的隔热作用,烧炭时不炸灰,“浮生炭几”的内胆结构就做了五六十次的尝试,才最终呈现出如今使用时,木头不变形,里面在烧炭的时候,外部摸起来不会烫手,炭燃烧热力充足的效果。因此,很多客人在买了“浮生炭几”使用之后,很快又推荐给了身边玩炭的朋友。

对张腾蛟来说,产品开发既要有门槛,又要具有时代的实用性,更需要融入对生活的思考。就像“浮生炭几”,设计具有多用途,增加了岩板的设计,不使用的时候,又变成一张小茶几。最近,他又着手开发了一款新的“燎炉”,从宋代《撵茶图》获得灵感,加以设计改良,燎炉中间的位置打开一部分可以取暖,在南方没有采暖设备的茶室中,这个“燎炉”可以很好替代取暖设备。

潮流的变化总是难以捉摸,唯一不变的可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体产品而言,实用、便捷永远是主题。在茶具产品已然丰富,且产品开发到了一个新的天花板时期,什么样的产品能“爆”,其实很难一概而论。重要的是,顺应时代需求,洞察用户内心,在流行中,注重产品差异性。

---------------------

来源/茶驼《茶业用品》总第79期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1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