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他是业内品鉴普洱茶的权威

找到约12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普洱茶名山古树发展史(1993-2022)中

为什么要写这段历史

名山古树发展史已经发布了一期,观者寥寥。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精力,来做这样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呢?

(相关链接:名山古树发展史(1993-2022):上)

冰岛老寨的纯古树今年的茶山原料价格在大几万一公斤,而九十年代最高不过几块钱一公斤,还很可能卖不出去。不知大家想过没有,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一件东西的价值可以翻上万倍,这是在艺术品和古董市场都很难见到的现象,而且这既非艺术品,也并非古董,而是每年都在生产的农产品,这背后折射出的文化、商业、经济逻辑,其实非常值得人们思考。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了解这些历史,我们才会明白:普洱茶从哪里来,又要向哪里去,名山古树认知如何形成,未来的机会又在哪里。后只有搞清底层逻辑,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行业,才能有真正的突破和发展。

梳理历史,其实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目的。这一段的历史,在我看来,极大程度的被怀着各种目的人士扭曲了。一个充满商业活力和文化趣味的行业,也是一个充满各种潜能的行业,时常被各种各样的迷雾笼罩,让人看不到真相。

在我心中,那些真正扎根茶山辛苦年复一年追求品质的茶人,那些一杯一杯冲泡,不厌其烦向陌生茶友普及古树普洱品鉴的小店主,是真正打造普洱茶文化品牌的英雄。而他们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

他们先是面对大厂的打压,后来打压不住,资本选择进入,以廉价原料来侵占名山古树的品牌红利。这些处于资源弱势的爱茶人没有被打倒,靠着忠实茶友的支持和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传播突破围剿坚持下来。而现在,直播间里很多主播又开始新一轮的血洗,用劣质茶、造假茶来收割真正爱茶人多年积累的名山古树品牌声誉,很大程度破坏透支了普洱茶的潜在消费市场。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这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不奢望逆转时代的趋势,但是力所能及的揭示真相,让更多的人了解,促进这个行业健康的发展,这是可以做的。我并非悲观主义者,所谓事在人为,当你看清了真相,才能有更积极的心态来追求一个更好的世界。

第二章

普洱茶“泡沫”与名山古树概念的兴起(2000-2008)

1.老茶传统的衰落

上次提到,无论是选择产地,还是发现古树,在九十年代末的易武都有了一点萌芽的意味。但是我们要清楚,那个时候主流的观念仍然是所谓的“存新茶,喝老茶”,或者“喝熟茶,存生茶,品老茶“。香港、台湾人进入云南做定制茶,当时还没有名山古树的观念,动因更多的是为了推广老茶,同时存一些新茶作为补充而已。

老茶这件事,说起来比较复杂,不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题。我简单的说几件事,帮助大家看清本质,来理解这个传统。如果你足够聪明,看这些也就够了。

第一件事

普洱茶在成熟的消费市场香港,是一种日常消费品,作为一种日常消费品,一般的商家并没有长期存茶的理由和动力,你要说为了口感考虑,存几年还有可能,最多十几年,要是存几十年以上就说不通了。早年老茶不值钱,长期库存成本要高于茶本身的成本,何况还要考虑资金流转问题。这就决定了,真正的老茶只可能是在偶然的情况下作为例外存下来的,市场是不可能有存量的。慢慢有一点存茶意识,建立大宗的“公仓”,还是六十年代以后的事情,那也完全没可能做几十年跨度的存茶规划。

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香港南天公司的周勇提到,在八十年代的香港市场,他只看到过一饼宋聘,被人锁在玻璃柜里,拿出来看看都不让。请注意,这个并不是一个普通消费者,而是香港最大的头盘商,也就是香港普洱茶资源最强大的公司的搜寻结果。杨聘会更多一点,但也奇货可居,真实情况如何大家自己分析。

第二件事

普洱茶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其实一直有系统性做仓造仿老茶的传统。什么叫系统性,就是并非个别人铤而走险,而是行业内约定俗成。就跟你去景德镇樊家井买个鸡缸杯一样,是假的吗?当然是。但是这是图一个乐,业内人也都知道,并不算什么过分的行为。

被有些人推为所谓熟茶教父的卢铸勋,其实就是当时做仓的技师之一。当然我们没必要苛求前人,当时市场环境就是这样,做点仿老茶不算什么事儿。卢老是个中高手,但变成熟茶教父就言过其实了,因为渥堆是普洱茶古已有之的传统,解放前的茶庄,解放后广东和香港也一直在做,是个渐进演化过程,谈不到是谁发明的。

这方面大家可以看一些香港老茶人访谈,讲香港做仓(包括蒸、渥堆,再入仓,老辈人称“焗仓”)的文章,卢铸勋自己就说做过很多同庆号。但是老茶流入台湾以后,这个问题就复杂化了。

因为谁也没想到后面会有那么大的市场在那里。

普洱老茶真真假假难以考证,台湾人刚开始不太了解,后来或多或少还是知道一点。包括邓时海当年写《普洱茶》,这本书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初步建立普洱茶品鉴体系,以及推广普洱茶的存放转化,具体的资料有些也是经不起推敲。

这方面我们也不能苛求邓老师,一个是他当时可能确实不太懂,掌握资料也很少,本来找了一个很小的出版公司,准备随便宣传包装一下,把茶卖了就完事儿了,时风如此,这种在当时台湾的商业宣传书籍中也不算过分。谁成想后面有这么大的影响,成为普洱茶的经典,开放初期大陆人又那么实在。说出去的话还能改,白字黑字也改不了了,已经架到那么高的位置上,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了。

所以看台湾人写的老茶书籍,最好结合云南吴疆老师的书一起服用,阴阳搭配,效果更佳。不过提醒一下各位,吴疆老师的书看多了容易正义感爆棚,可能会有马上揪出两个老骗子痛扁一顿的冲动,这个倒没必要,各有立场和贡献,澄清真相就好。

关于老茶的鉴定,其实并不难,几个简单的常识性的原理就能搞定,这里就不公开发表了,感兴趣可以私下交流。

老茶的背景大致介绍到这里,不管多么复杂的背景,我们需要看到本质:老茶很可能是假的,但是高端消费的市场是真的。从开始有存茶习惯到没有达到足够年限之前,老茶库存是不断减少的,而消费市场却是不断扩大的。

这导致两个结果:

第一根本没有那么多老茶来满足这个高端消费市场,不要说寥若晨星的真老茶,就算把香港上世纪所有的造假老茶全拿出来填这个市场也是杯水车薪。所以我们后来看到,在07之前,假老茶,而且是那种非常低的低仿假老茶是铺天盖地的,一度有媒体报道市场上95%的老茶都是假的,这种现象注定无法长久。

第二就是这个市场需求必须由别的产品来填补,这是整个普洱茶市场传统转向名山古树的根本动因。

而随着中期茶存留逐渐增加,喝老茶传统在最近几年会有一个恢复的趋势,但藏养的问题不解决,还是成不了气候。最终要等到科学藏养普及,对老茶评估形成规范,才有可能彻底成为市场的主流,这个还需要一定时间。

2.

世纪之初的名山古树认知

我们回到我们的主题,名山古树。

在世纪之交的时候,云南整个普洱茶的格局并不复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先是省茶司内部实行部门承包制,后来各大国营茶厂改制,原来的一些原料厂商也纷纷改制为公司,原来系统内的一些人也纷纷出来成立茶企。普洱茶这盘棋就活了。

比如1998年,澜沧县茶厂改制为澜沧古茶公司,1999年邹炳良、卢国玲创立海湾茶业(老同志),2001年黎明茶厂开始生产八角亭,2002年原来勐海茶厂的阮殿蓉创立六大茶山,还有后来董国艳、谭梅等等都纷纷自立门户,一直到2004年大益被收购,这些企业奠定了世纪之初的云南普洱茶企的格局,形成了所谓大厂传统,一直影响至今。

这些茶企受原来国营茶厂传统影响,对名山古树并没有多少意识,提到山头主要是这样一些:一个是台湾茶人大力推广的易武,以及古六大茶山,这些是当时一线的名山。在勐海来说,较早为人所知的是南糯山,班章差不多在世纪之交也在茶人内部有了名气,其他山头村寨基本无人知晓。在版纳之外,澜沧的景迈小有名气,临沧茶有名的是勐库,而且只到勐库这一级,下面村寨不为外人所知。

大家对山头的认识很模糊,无法想象后来茶的价格和山头有这么密切的联系。前面说到的这些茶厂打着山头包装的所谓山头茶,其实原料也很难说清。

就我个人在茗寿堂的品鉴,大致情况是这样。比如易昌号、顺时兴这些茶号世纪之交的茶,喝起来是老易武原料的感觉。双江勐库(也就是后来勐库戎氏)早期的茶也有明确的勐库风味。何仕华的老景迈也是景迈味。至于当时打着古六大茶山或者班章的大厂茶品,很多并没有明确的产地风格,有的应该是台地原料,品鉴价值不高。这里面性价比高一点反而是勐库的茶,尤其有些2000年前后的干仓勐库活力十足,比易昌和绿大树更惊艳,这要详细探讨涉及到工艺的问题,后面再说。这些仅代表个人观点。

这个时候对古树的认知也很模糊,更没有后来树龄满天飞的情况。在包装方面,有两个概念其实比古树更常见,这也是很大程度受台湾茶人影响。不过今天看来,这两个概念都是误解。

一个是“乔木”,严格说,这是一句废话。普洱茶都是乔木。但是邓老师当时对茶学不太懂,认为只有古树是乔木,把乔木作为好茶原料的一个特征。很多茶厂也因此把乔木印在包装。

后来随着一些专家现身解释,大家慢慢知道普洱茶都是乔木了,但是却带来另一个后果,那就是乔木这个概念的贬值,在2010年之后,乔木茶或者小乔木很多时候指的是放高的小树茶,甚至就是台地茶。实际上,小乔木在科学上可不是指的比较小的乔木,而是树形的概念,感兴趣可以看茗寿堂之前文章。

另外一个误解是野生茶。当时台湾茶人把生态环境比较好的,人为干预很少的茶园称为野生茶。这当然不是野生的,最多只能称为野放茶。真正的野生茶讨论起来比较复杂,有植物学和生态学等不同的角度,所以才会有栽培的野生茶和野生的栽培茶等复杂的概念,这些要到很晚大家才会意识到,而且直到今天大多数人还是搞不清。如果真想搞清,就花点时间读一下我之前的文章《关于野生茶,看完这篇文章,超过99%茶人。》(点击)


这就是当时的主流认知,为什么先谈认知,认知决定格局。我们说名山古树是本土原生的新传统,而并非是台湾茶人引入的观念,道理也在这里。

3.

从易武到勐海的转向,三重逻辑

前面说了,普洱茶最早复兴的名产地,就是易武。世纪之交,随着易昌号、绿大树、顺时兴、绿星星等一大批易武茶产品的出现,普洱茶产区的重心也悄悄发生了变化,以班章为代表的勐海茶逐渐站到舞台中央。

我们以这个为例子,来看看产区热点变幻的逻辑是什么?

除了表面的逻辑,比如勐海有好的资源之外,我们更要看到背后的三重逻辑。

第一,人才逻辑

茶的背后是什么?是人。原来老茶企出来这批人,版纳之外勐库、澜沧、保山之类的不算,主流的人才最熟悉的原料产区就是勐海。尤其是勐海茶厂这一系的人才,逐渐发展成为以勐海原料为基础的第一批私营茶企,那首选的原料来源肯定也是勐海,因为对产地熟悉嘛。

光是熟悉还不够,我们还要看市场的需求,毕竟逐渐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

第二,风味逻辑

市场导向的背后是风味的偏好。我们知道当台湾人进入易武开始吹起易武古六山这波风气的时候,很多过去老茶企的人是有点不理解的。因为在他们看来,易武茶偏淡,勐海茶滋味更足,为什么要选易武茶?说不通啊?

这其实已经进入风味偏好的范畴。过去老茶企用勐海原料生产青饼供香港也没有问题,生产熟茶也没问题,为什么台湾人喜欢易武茶?当然老茶很多原料是易武的,这个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随着后来更多的茶山被开发,台湾人仍然对易武情有独钟,这确实和偏好有关系。

风味偏好,看似是一个很玄妙的问题,其实也没那么复杂。我们看一个地方风味偏好:风格看历史形成的基础,品味看经济发展阶段。

什么意思,以台湾为例,前面说了,台湾所谓的茶文化,主要是两个传统,一个是闽南乌龙茶的传统,所以普洱茶刚进台湾时,品尝了宋聘之后还是要买黎山乌龙。另一个是日本清茶传统。无论哪个传统,都是重香气层次的,和重滋味汤感的香港传统有所不同。

我们后面看冰岛为什么能在价位上轻松超过班章,除了产量,更为重要的还是习惯喝花茶的北方市场和习惯喝绿茶的长三角市场被打开,人们更喜欢滋味鲜爽甜美的风味。这和早期珠三角偏爱的布朗山系的滋味雄强是有很大不同的。

这是历史形成的口味偏好,这个其实很难短时期转变的,就算你品牌很强势,能做的事也很有限,扭转不了大趋势。即便冰岛再贵,很多广东的老茶客还是更喜欢班章。

  

条索漂亮的老班章干茶

那经济发展阶段决定品味又是什么意思?

这个主要是指品鉴的粗细。当人们还在为温饱奔忙,茶叶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农产品。经济发展了,温饱解决了,慢慢能静下来喝杯茶了,这个时候开始关注香气滋味了。再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社会交往和享受生活的需要,那就有更细致的茶文化,香气的层次,滋味的风格,汤水的细腻度饱满度等等概念才会有市场。

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台湾和大陆显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易武茶重新受到重视,赢来新一波高峰,还要等到十几年后,我们的经济发展到相应的阶段。而当我们的经济发展超过当时台湾的时候,也就迎来了名山古树新的发展阶段。

这么看好像这个问题已经很明白了,不,其实背后还有第三重逻辑,这个逻辑其实比前面两层更重要,也更隐秘。如果真的懂了这个逻辑,看名山的兴起轮转,如观掌中果,有机缘了我会专门展开讲,这篇文章点到为止。

第三重逻辑:产区逻辑

这个逻辑是什么呢?我们回到茶树本身。

如果听过我茶山风水大格局讲座的茶友,可能会知道,虽然都是古树茶,所谓江内茶,也就是易武古六山茶,和江外勐宋、布朗山、格朗和这些勐海茶,有着本质的不同。

江外勐海茶,虽然也是群体种,具体说当然也有差别,甚至还有少量小叶种,但是风味相对趋于统一的风格,这也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勐海大叶种的基本印象。比如帕沙帕真和布朗山茶,树种差异没那么大,更多的是风土差异。

而江内易武和古六山茶的复杂程度要远远高于勐海茶,多次的移民,多次的树种融合,不同的养护方式,包括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勐腊茶山小产区林立,风味复杂多变的特点。

古六山一处茶园

这两种不同特点,你说孰优孰劣?谈不到优劣,要看谁更“得时”。

回到世纪之交,那个时代茶企需要的是打造品牌,按那个时代的逻辑,打造品牌就要有拳头产品,然后通过传统媒体进行广告宣传,这一切的前提是这个产品要有量,要有鲜明而稳定的风味。

要有量,要有相对统一的口味风格,又要和当时的经济发展阶段结合,哪个产区更有优势,一目了然。集中依托勐海在当时必然是一个大的趋势,这是勐海崛起成为普洱茶第一县的基础。而易武复杂多变的特点成为优势,还要等到移动互联时代兴起才逐渐重回巅峰。

这是背后大的逻辑,我们做茗寿堂古树茶山数据库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很多特别有趣的因果关系,我们看名山成名与价格似乎有很多偶然因素,但背后其实有其物质基础,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

4.

普洱茶话语体系的构建

如果能看到这一段,应该是普洱茶的真爱粉了,既然是真爱粉,我们就再探讨一些平时看不到的,深入一点的东西。

普洱茶行业向高级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什么?这个很多人会说这个原因那个原因,都有部分的道理。在我看来最大的瓶颈是话语体系没有成功构建。

这个逻辑很简单,咱不管金融茶那些,也不管只能用来解渴的饮料,我们讨论的是像葡萄酒、威士忌或者精品咖啡那样范畴。我们如何判断一种风味的价值?一种味道是值10块钱,一千块,一万块还是十万块?谁说了算?

这个是非常玄妙的事儿,但是有一个基础,就是要有一套话语体系。

有了话语体系,我们才能建立品鉴体系,才能对一种风味做出评估,这样才能有一些共识。品鉴体系决定价值体系,而这个话语体系是品鉴体系的基础。

在我看来很多吹的神乎其神的大厂中期茶,品鉴上根本就是不及格,但是不影响卖很高的价格,在会所里面成为zb神器。为什么,因为没有人能准确的评估它的价值。

你说这还不简单,咱们建一个啊。还真不简单,因为你拍脑袋想出来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认,张三有张三的说法,李四有李四的说法,咱们这片土地本来就缺乏公共空间,茶人相轻,很难达成共识。你真要看到很多人推一套体系,那很可能是微商来了,我们反而要警惕了。

我们反过来看葡萄酒,虽然有很多不同的打分体系,但是基础的话语体系是有共识的,你可能说罗伯特帕克给新世界的某款酒打分高了,但是他说的基本语汇和偏好旧世界的品酒师没有本质不同。对同样一款酒,可能不同评酒师评分不同,但是大趋势还是一致的,好东西就是好东西。

但是普洱茶并没有这样的话语体系,两个人就茶气争了半天,才发现你说的茶气和他说的茶气根本就不是一个茶气,这怎么玩啊。

这种局面下,谁最得利?当然是谁最能忽悠谁最得利啊。反正你也不知道樟香、烟香、药香是什么,这些味道是好是坏?是高级还是低级?还不是我随便说。

邓老师的《普洱茶》那么多人批评,商业动机明显,历史信息错乱,也没有多少科学性可言。这些我都知道,但我认为目前为止还算是普洱茶的第一书,因为书中总结的那套并不完善的话语体系,至今仍然深刻的影响着普洱茶的品鉴啊。

很多人看不到,这背后才是惊天的关捩所在,一种味道的价值谁来确定?这才是行业的本质。能玩到这个层面才算是真正的高人。无论是你直播间炸福利卖出天量,坐庄玩金融茶轻松收割,不管你赚多少个亿,和这比起来还是太low了。

在这篇文章里提到这个问题,是想说,普洱茶新世纪兴起的时间,面临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剧烈变化,没有足够的时间沉淀出这套话语体系。

我们知道在新世纪的头几年,大家交流的公共空间是一个称为论坛或者BBS的平台。这对于普洱茶行业形成一些基础的共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当时上网的人数总体不多,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能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讨论,这些其实是非常好的条件,也是现在不具备的条件。

当时的三醉斋,茶语清心等等论坛,虽然争论激烈,但争论其实是不怕的,如果大家都是真诚的,即使最后达不成共识,至少对问题逐渐深入还是有好处的。

怕的不是争,怕的是假。

现在你让我看某博热门,就跟看看某宝买家评论一样,非常好笑,好一点的人工智能写答案都比这些评论有意义。中国的公共空间大抵如此,现在某音慢慢也有这种趋势了。可能有的人很满意,觉得这种公共空间很稳定很好管,其实社会的信任成本非常高,背后蕴藏着很大问题,我们不去展开。

随着公共空间不断被挤压,随着更多的私心,更多的水军进入论坛,也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这些普洱茶公共讨论空间逐渐沉寂,普洱茶也错过了一些重要共识的形成。

有一种说法,说是这些论坛把所有普洱茶的问题都讨论完了,这当然不至于,在我看来很多重要的问题不仅在当时,即便到现在都还没有提出和讨论,在当时的认知水平下,怎么可能都讨论完了呢?但是讨论的平台没有了倒是真的,这才是最大的遗憾。

再加上后来古树茶品牌本身就十分分散,各自为战,各个品牌的粉丝茶友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大多停留在商业概念层面,对品鉴的一些本质性问题很少能深入。

这是非常大的挑战,这也是名山古树没法复制葡萄酒精品咖啡路径的重要原因(还有其他原因),在话语体系方面,普洱茶一直缺少扎实的基础。但还是那句话,事在人为,后面我们会看到时代赋予另一条路径的可能。

有时还是会怀念那个比较纯真的时代,意气风发的少年,可以依靠头脑和双手,挑战所有的权威,只为求得一个真相。不过商业大潮如此汹涌,人们的目的不再单纯,曾经的屠龙少年,发现自己渐渐满身鳞甲,一个时代落幕已无可挽留……

5.

被误解的普洱茶泡沫——表象

稍微了解一点普洱茶的老茶友都听说过2007年的普洱茶泡沫,但其实这里面有很多误解,至今没有任何一篇文章彻底澄清。今天我们借这个机会来做一个深入的梳理。

这个问题如果不澄清,几乎一样的错误会不断上演。如果真正理解了普洱茶的泡沫,就会对名山古树的兴起,以及现在整个普洱茶行业的格局一目了然。看似完全不同的企业和经营理念,如果我们一点点的溯源,都会在那一年相遇。

关于普洱茶泡沫的过程,我们要想真正理解,要避免两种肤浅的思维。

一种是以某主流媒体为代表的,完全依照自己的想象,不去了解具体的市场、背后资金流向和商业逻辑,当成简单的炒作牟利最终泡沫破灭的故事。可以说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反面教材。

这种不去了解真相,纯靠想象编故事的报道导致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该媒体在07年过后,几乎每两年都说一遍普洱茶泡沫的故事,都说即将破灭。而名山古树却一路上涨,翻了十倍至几十倍,把脸打的越肿越高。所以当时流行一句话:“某视一说茶,普洱就发笑。”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些报道是否别有目的。换句话说,操守和智商至少有一个不在线。

还有一种是网上流行的阴谋论,说这些泡沫完全由幕后黑手操纵的。阴谋论说出了部分的事实,早期市场的快速拉升的确很大程度是由庄家操纵的。但这只是开始的动因,后面的发展就不能简单的用阴谋论来概括了,那会错过最精彩的部分。当我们看清整个时代大潮,才会发现,所谓的庄家也只不过是其中几朵浪花而已。

这些目前大家看到的分析,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普洱茶市场其实是需要细分的。就普洱茶泡沫破灭这个事件来说,我们需要分成三个不同的市场:

老茶

新茶通货(大厂和小厂)

古树茶(名山和非名山)

我们先从一个一般群众的视角,来看新世纪最初这几年普洱茶市场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都发生了哪些大事?然后我们再看这背后,三个市场究竟是如何运作的,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又有哪些延续至今的深远影响。

时间回到世纪之初,普洱茶肯定是当时风头最劲,争议最大,发展最快,市场也是最混乱的茶。

第一个特点是——“乱”

混乱到什么程度?缺乏产品标准,也没有后来的QS认证,老百姓缺乏基本认知,完全不辨真假,有的媒体说,当时市场上的普洱茶95%是假的(这篇报道说的是北京马连道,各地其实差不多)。假老茶,假品牌茶满天飞。如果我们看现在存留下来的大量老茶,比如某宝上随处可见两百元就可以买到的99易昌,这个说法可能还真不算太夸张。

当然这个是一个行业发展初期正常的现象,标准可以慢慢建。03年《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0-2003)是普洱茶的第一个地方标准,06年云南省地方标准《普洱茶》(DB53/103-2006)和《普洱茶综合标准》(DB53/T171-173-2006)真正区分了生茶和熟茶。直到08年《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22111-2008)颁布,普洱茶的标准才算正式确立下来,并沿用至今。

第二特点是——“火”

关于普洱茶的热点事件和拍卖层出不穷。当然离不开资本背后推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

比较重要的拍卖包括但不限于:

2002年广州茶博会,茶王宫廷普洱茶(古普洱茶业)100克拍了16万元(当时的人是真敢玩啊,这个是有背景的)

2004年鲁迅许广平旧藏普洱茶膏3克拍至1.2万。(这个说是来自周海婴,剩余的被捐给故宫博物院,有朋友质疑其真伪,其实涉及到清代茶膏工艺与现代的不同,如果感兴趣可以找时间讨论)

2005年广州茶博会,德利茶业50克陈年普洱被拍至13.8万,兴海茶厂班章熟饼8.8万(这个拍的也很直白)。

2005年马帮进京,张国立捐的一桶茶拍了160万(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是慈善拍卖,捐给希望工程的)

2006年昆明普洱茶博会,澜沧古茶宫廷散茶100克22万(这个是澜沧古茶0085原料堆筛的宫廷)。

2007年深圳茶博会,凤庆锦绣茶祖499克拍了40万(从此以后茶组开启了隔几年拍一次的模式,每次成交价上涨幅度精确吻合国家GDP上涨幅度,还是茶祖给力。)

这些拍卖具体怎么操作就不说了,但是制造热点话题的效果是很明显的,老百姓街谈巷议的氛围是到了,都知道普洱茶值钱,这就够了。

这里面有几件事值得单独说说,一个是05年的马帮进京,43位赶马人和120匹骡马组成的“马帮”从普洱县(今宁洱)出发,经过80多个县(市)行程4000多公里,于10月9日到达北京。这个今天看起来有点莫名其妙的活动,当时的影响力是非凡的,相当于现在连续多天霸榜热搜级别的营销事件。多年后当我和当事人聊起这段往事的时候,他们还是充满自豪。

后来其他地区、其他单位也都把马帮搞起来了,包括大益的“大益天下”等等。而且目的地也不限于北京,全国各地都走起来,掀起一波马帮普洱热潮。甚至直接杀到福建,风头太猛,把主场的乌龙茶都打的措手不及。

所谓人红是非多,就在马帮还在路上的2005年七月,猪圈发酵普洱茶的报道新鲜出炉,给普洱茶热铺了一盆冷水。这个报道本身疑点很多,用猪圈也毫无必要,但是传播开来还是让普洱茶市场出现了短暂的危机。当然这个报道虽然吸引眼球,却没抓住要害,真正的要害是普洱茶造假的产业链。不管怎样,政府和媒体紧急公关,澄清真相,普洱茶继续高歌猛进。,

后面还有什么哥德堡号带普洱茶环游世界,故宫贡茶回乡等等活动,总而言之,用那个时候的话说,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第三个特点是——“热”

这里指的是大量公共资源和媒体资源的倾斜。

一件标志性的大事,就是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要说这件事儿的源头还是在普洱茶文化学者黄桂枢这儿,很多人不知道老爷子早在2001年就给领导提出更名的建议。但当时兹事体大,轻易大家也不敢动这个念想。后来随着普洱茶越来越火、05年某著名的新市长上任,这件事在2005年的两会就报上去了。最终在2007年4月8日正式更名成功。

更名这件事怎么说呢?从历史来说,当然也有根据,不能算是捕风捉影。改名字确实给普洱市在普洱茶领域带来极大的先机,当时的风头压过版纳,临沧、保山更不用说了。但市场这个东西自有其底层逻辑。虽然在政府、学者、媒体各个方面,普洱市的天团当时都是碾压式的存在,但是无论在名山古树还是企业品牌的发展方面,普洱市后面都有些乏力,天、地、人、时自有道理,这个有时间再和大家分享。

媒体资源投放也是巨量的。央视的专题就做了好几个。

在《疯狂的普洱茶》专题报道中,主持人的开场白说:如果有人问2006年什么饮料最火爆,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都会惊人的一致——那就是普洱茶。

纸媒不多说了,我们简单看一个图。

请注意,这只是部分报纸在07年上半年的宣传。你要是做媒体的,不和人聊聊普洱茶,给人感觉太不专业了。《三联xw周刊》在2006年也出了一期“茶叶极限”专刊,虽然捎带着说了说龙井铁观音,但明眼人知道,还是冲着普洱茶来的。


在2005年2月,《云南普洱茶》杂志出版发行(春夏秋冬那本),2006年8月,《普洱》杂志正式创刊(原来是《思茅文艺》),由思茅市政府主管,市文联主办。后者渐渐成为普洱茶领域最为专业的纸媒,直到今日还在发挥其影响力。而台湾的《普洱壶艺》随着老茶市场的萎缩,在大陆市场的影响则渐渐下滑,现在已少有人知。

最后再简单看一下一般人看到的普洱茶泡沫的崩盘是怎么一回事。

前些年逐步攀升姑且不论,在2007年的春茶季,茶价上涨的幅度和速度都达到惊人的地步。比如标杆茶下关甲级陀,原来是每公斤几十元,在春节过后就是百元起步,4月初涨到300元,4月中旬达到高点接近400元,然后在4月底转头向下,不断下探,五月六月一直跌去80%才稳住。大益7542的幅度没那么大,也被腰斩。

这就是当时一般人眼中看到的普洱茶泡沫,接下来我们来说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6.

被误解的普洱茶泡沫——真相

首先我们来看,是不是真的有庄家操纵,从早期来看,答案是肯定的。这个证据非常多,我们后面慢慢会提到。简单的说一点,在此之前,台湾已经有过两次类似的炒作和崩盘过程。分别是1993年的紫砂壶崩盘和2000年前后的普洱茶崩盘。都经历过两次了,套路清晰,经验丰富,这些人会没有想法?

实际上,世纪之交,台港资金进入云南,都是带着想法来的。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有一些茶人还是怀着复兴普洱茶的美好愿望进入的,这个也不矛盾。这些人一开始主要的思路是复制台湾模式,就是炒老茶。

具体操作的路径是怎样的呢?

首先认知还是第一位的:灌输普洱茶是老的好,新茶需要存很多年才能喝。我们前面说了,当时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存新茶,喝老茶”,第二种“存新茶,喝熟茶,品老茶”,第二种说法更是把老茶推向一个更高层面,是茶中的奢侈品。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以当时的认知,新茶至少要放十几年才能喝,这固然会进一步推高老茶的稀缺性,短期内没有竞争。但实际上这个时间周期拉的太长,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如果这个认知不能调整,那后面就会步入死局。名山古树也正是从这个地方破局的。

第二点就是对老茶进行系统性的扫货,为什么说是系统性的,当时派到南各地收老茶库存是有团队和分工的。由于云南本身这部分库存也不算大,价格便宜,实际上没有年份太久的,只要年份早一点的都尽量收,06年之前老茶就可以达到基本控盘。新茶背后的资本和操作路径要复杂一些,后面再说。

还记得前面说的陈国义办茶艺乐园,一直负债经营压力山大吗?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05年2月,一个神秘的电话打给他:“陈先生,听说你的仓库有一批生普,卖不卖啊?”陈国义激动不已:“卖,卖啊,你快来看吧。”

这说明什么,说明老茶扫货已经进入后期接近收尾。因为香港存期十几年的7542成本相对于前几年他们在云南的收货价高得多,陈国义从200元一直卖到250元,最后基本清盘。扫货承受这个成本,意味着要有高得多的追求。

当然这也说明陈老师是真正的做茶人而非操盘者,因为他本来就是凭着一腔热情从别的行业半路杀进来的,和原来圈子里的人并不熟(要熟就没有88青了)。

每一个行业都有面子,有里子。面子看似风光,却也容易招口舌是非,还不一定赚钱;里子不为外人所知,却是真正的主导者。为了做茶,能付出那么多,承受那么大压力,不管怎么说陈老师是值得做茶人尊敬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时间节点,我们还得引入一篇奇葩的论文:《普洱茶市的逼仓机理分析》,很难想象这居然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作为一篇论文,此文学术水平差强人意,但是对普洱茶泡沫的分析,足以吊打各类主流媒体的报道,是目前看到最靠谱的一篇文章。

我们借用一下这篇文章里面的一个图表

我们可以看到,画红圈的2005年初,正是处于吸筹的后期,后面进入了快速上升的通道。当然这个图表里面的7542不是针对老茶,但是也可以说明当时整个市场的资金动向,到了后期老茶和新茶出现了联动。

如果单纯看老茶这个细分市场,还是比较简单的套路操作,吸筹,拉高,出货,一目了然。

但是当时的人并没有理解,大陆是多大的一个市场,那些年又是多快的一个经济发展速度,更看不到后面08年金融危机,4万亿救市等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对真正有价值的老茶来说,换成钱可能反而是最不值钱的选择。

所以当时卖掉老茶的人只是以套路牟小利,和未来比,都还只是山脚下就离场了,战术上小胜,战略上大败,说不后悔那是假的。

这部分资金对老茶的操作,对市场主要是启蒙作用,更多资金的主战场是在品牌新茶。新茶的操作则是和经销商体系密切相关的。具体怎么操作,大家可以直接去问大E的一级二级代理,如果被人轰出来,你可以去看前面那篇《普洱茶市的逼仓机理分析》。

简单说,某品牌一级二级代理在这次风波中,都能全身而退,真正把货砸在手里的都是零售商和散户。甚至有的高级代理反而是因为这场泡沫完成了原始积累,后来利用手中的资金和这次炒茶的经验去另开一片堂口,以至于后来有的品牌,不管怎么宣传,你提鼻子一闻,就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对于茶厂来说,是福是祸完全看经营者关键时刻的决策。一般来说,只要代理体系设计合理,其实风险是可以早就通过代理保证金和提前布局分散掉的。大E07年初一级代理(全国46家)的保证金3000万,一级代理风险大吗?也不大,可以通过二级代理分散,所以这个风险是逐级分散同时逐级递增的,越到末端,风险才越大。市场好的时候,这些代理是不用投入实际资金,拿张包装纸就能向下线收预付款的。

出问题的茶企,主要是在2007年春茶原料暴涨的时候,没看清局势,高价抢着囤积原料造成的。

那个时候茶山的原料暴涨,收还是不收?这是一个问题。如果你按照过去的思路,做产品的没有原料怎么行,以为反正做好产品能卖高价,咬着牙集资贷款也要收,那你不死也要脱层皮。下关元气大伤,滇红资金链差点断裂,倒下的小厂更是不计其数,我前些年在有的茶山,还能看到当年某大企业因为还不了茶农和料头的账抵在茶山的大量货品。

人和人真的大不一样,我们还是看大E,非但没有伤到分毫,反而一下子容光焕发了。第二年(2008年)就5000万拍下央视黄金广告位,又加大投入建北京大益茶文化中心,增加很多直营店,活动一个接一个搞的风生水起。你说为什么?据吴老板自己说是因为前两年收料比较多,07年看原料价格高,就基本不收了。

你说先知先觉也好,玩金融的有这个敏感性也罢,反正事实摆在那里,你们自己分析。就像《教父》里说的:

“花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直到今天,放眼望去,明白人还是寥若晨星,韭菜依旧茁壮,割与不割,不过是游戏而已。

实际上所谓普洱茶泡沫的崩盘来得如此迅猛,和当时的一个事件有很大关系。

在2006年3月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重新取得了“中茶”商标的使用权,有效期一年(至2007年2月28日)。已经十年没生产过“中茶”了,作为毫无疑问的普洱茶第一商标,现在让用一年,那还不用到极致。“中茶”开始以50元每公斤将批号分字头卖断,换句话说,甭管你什么茶,给钱就可以合理合法的用中茶商标。据说这一年生茶出了2万吨“中茶”,这还不算假冒的,问题已经那么乱了,消费者怎么知道你是贴牌还是假冒的。

这还了得,其他茶企正一点点打窝,准备放长线钓大鱼,你直接往水里扔个炸弹,这还怎么玩,不跑等什么?如果你事先知道这个消息,就应该在07年春茶之前逐步清仓了,如果等到这2万吨都已经入市,再跑就有点晚了,如果这个时候还加仓收原料,那就真的帮不到你了。

7.

被误解的普洱茶泡沫——特别的名山古树

最后再看名山古树市场,前面说了,世纪之初,大家都名山古树的认知是非常有限的,到了0506年的时候,大家逐渐清晰,有些地方的古树确实与众不同,有限的几个小有名气的名山原料进入了一个快速上升的通道,到了07年,受原材料紧缺影响,这个上涨又有一个大幅的加速。

我们来看一个图表,这个是这几年名山古树的原料价格,由《普洱》杂志2007年4月,《重点茶区原料价格走势分析》数据整理而成。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是4月初的信息,到了4月下旬,很多茶山价格都会有变动,尤其是像班章这种热点茶山,4月下旬已经破千了。

这差不多涵盖了当时主流认知的所有名山。其实这张表可说的东西很多。我们选几个点来看,带给我们什么有意思的信息。

除了07年的班章之外,当时最高价是景迈山。景迈山是古茶山中非常特别的存在,成名早,资源好,产量够,位置佳,政府支持力度也大,但是这么多年离一线名山却越来越远,直到今年核心产区古树原料还没破千(大货价格),可以说是所有茶山中涨幅最小的,也真是令人唏嘘。背后涉及到名山古树的某些商业本质,以后有机会再做详细分析。

当时的冰岛籍籍无名,是和镇康的马鞍山放在一起说的,价格也基本一样。冰岛真正起飞还是从08、09开始。而今天马鞍山完全不能和冰岛同日而语。

我们虽然是分析古树,但是一个地方台地茶的价格也很有参考意义,当一个地方的台地茶价格比其他地方高很多,实际上说明这个地方的古树茶处于卖家强势的市场,对台地茶拉动效应明显。从这个角度说,当时最热门的产区就是易武和班章,为什么会这样,前面已经解释过了。景迈尽管大树茶价格较高,但并非卖方市场。

最有意思的当然还是班章,在05年06年甚至出现了春茶和秋茶价格倒挂的情况,这当然不是说秋茶更好,而是因为原料价格上涨幅度过快,已经大幅超过春秋茶本身的差价。

这里面07年班章的古树价其实只是春茶季开始时的价格,到了中期已经接近一千,后面已经破千,但是成交量大幅下滑。

我们今天再看这些价格,都觉得是地板价,可以闭眼入了,尤其是冰岛,简直跟不要钱似的。但是在当时,人们无法对未来市场预估,所以普遍认为上涨过快,当大厂茶崩盘的时候,也把这些名山带蒙了,由争抢原料变为有价无市,大家不敢出手收原料。

从当时班章的升值幅度来看,肯定也是有资金进入,用类似老茶和大厂茶的思路来拉高,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名山古树和前两者有本质的不同。怎样不同,我们后面慢慢展开。

茶,只是一片树叶,但又是一片神奇的树叶,几元钱可能很贵,几万元可能很便宜,它的价值是什么?并不是你觉得高,或者你觉得低,而是自有规律。这里面有品牌价值,有风味价值,也有金融价值。每种价值的背后各有其逻辑。

在普洱茶快速升值,某些主流媒体鼓吹所谓“泡沫论”的同时,也有一些冷静的声音在探讨普洱茶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在一次会议上,阮殿蓉感慨到:“香港市场上普洱茶和铁观音乌龙茶价格差不多,在2004年国内市场上这些茶比普洱茶贵十倍。”普洱茶刚刚上涨了一点就是泡沫吗?其实最主要还是前些年普洱茶的价格太低了。

即便在剧烈升值之后,所有名山中最贵的班章,也不过千元左右一公斤(云南习惯用公斤,相当于500元一斤),冰岛不过才几十元一斤。都说古树资源多么宝贵,生态多么好,内涵秒杀一切,又动用了那么多媒体资源,有了那么大的社会关注度,最顶级的古树才几十元到几百元一斤,和内地其他名茶根本没法比,你管这叫泡沫?

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当时的人们对市场细分的概念还不太清晰。名山古树和台地茶是两个不同的市场,有着不同的规律,当时这个分野只是初见端倪,十几年后看则天差地别:二三十的台地茶价格基本没变,几十元的古树已经几千几万了。

我们还是看《普洱茶市的逼仓机理分析》中的一个图表


对比前面7542的图就会明白。和长期陷入低迷的大厂茶不同,班章第二年(2008)就稳稳站住一千,之后更是一年一个价。可以说在之后十来年的时间,每年看之前的价格都是便宜的。

8.

被误解的普洱茶泡沫——遗产

所谓普洱茶的泡沫,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让普洱茶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分野。从此之后,老茶逐渐销声匿迹,只在小圈子里流转;大厂茶一部分继续大众日常茶操劳的宿命,一部分步入风尘转为金融茶;而名山古树则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牢牢站在价格和茶文化的高点,不断书写着新的传奇。

当年那些猛然剧增无法消化的产能则经历多年转化为中期茶。

量变是会引发质变的。作为一个小散,如果当年你只是听着忽悠,把房子首付的钱换成了普洱茶,估计到你孙子那辈也喝不完,那么你是令人同情的韭菜。

如果你是个糊涂茶商,在当年的高位收了几吨普洱茶,那你可以算是一个接盘侠,可以找机会编个故事把你当年的侠义变现。

而如果你实力足够,无论是出于爱好还是被普洱茶的叠码仔忽悠,收了上千吨的普洱茶,而又不着急变现,那不用怀疑,你就是人人敬仰的大藏家。

这部分的市场需要在品鉴体系和藏养体系逐渐成熟后才能真正整合资源,体现其价值,现在总体还在蛰伏当中。

不知算是遗产还是负担,这一波的普洱茶泡沫在很大程度上模塑了茶人和茶企的思维模式,让普洱茶成为一种非常特别的产品。

记得一位做地产的老大哥跟我说过,错误的成功比失败更让人无奈。如果你发现了一条捷径,根本不用考虑产品质量,更不需要研究我前面说的品鉴体系和藏养体系,只要用最简单的套路,就可以轻易成功。你会怎样选择?

这一波的泡沫和随后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让一些人完成了原始积累。有的人从此踏上不归路,既然这个玩法被证明有效,那何不玩到极致。

绝不是只有某大厂玩的是金融茶,实际上有非常多的茶企或多或少都用了这种套路,只不过玩的或高或低,或好或差而已。这几乎成了普洱茶企快速成功的基本逻辑。

哪怕是后来名山古树风头越来越盛,很多打着古树旗号的茶企,也脱离不了这种原始的基因,换汤不换药,只不过把过去大厂的品牌换成名山的品牌而已。

这些企业的成功,对行业来说,可能并非幸事。

从商业模式来说,缺少足够的动力升级。

从产品来说,无论工艺、藏养,还是工艺与藏养之间的结合,这些方面提升都非常有限,研究也长期滞后于实践。

从行业发展来说,脱离了茶作为饮品的本质,以品鉴为目的的普洱茶收藏长期停滞不前,既没有成为类似葡萄酒的成熟市场,也没有走出独特的发展模式。

从市场培育的角度,把消费者搞得晕头转向,不知道什么是好茶,也搞不清名山茶究竟是什么味道。后来市场的混乱很大程度上和那个时代遗留的观念有关。

从积极的方面说,经过这一轮的起落,普洱茶的确快速破圈,让大家耳熟能详。虽然浙江人评茶叶品牌价值西湖龙井第一,普洱茶第二。你随便刷刷某音,看看某宝,再和各个茶人聊聊,普洱茶在综合影响力方面毫无疑问是第一,而且没有同级别的对手。有了这样的基础,才可能有后面名山林立,大家如数家珍的局面出现。

另一点积极的方面,可能就是让一部分普洱茶人快速积累了一定资金。和当时媒体的理解不同,所谓普洱茶泡沫,其实本质不是崩盘,而是快速升值。因为普洱茶市场当时总体还是处于快速上升通道,尤其是头部的茶商,如果头脑清醒的是可以有几十倍的收益的,一般的也会有几倍的收益,只有进入很晚的散户才有损失,这个损失也会被时间慢慢消化。

这部分积累的资金,如果是真爱茶人掌控,后来很大程度投入到名山古树的领域,助推了名山古树的快速升值。

9.

市场分野和第一批古树茶企

普洱茶泡沫破裂带来的市场冷静期,对于处于发展初期的普洱茶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即便没有成熟的品鉴体系,即便市场如此混乱,即便贪欲让有些爱茶人深陷泥潭,即便当时对工艺藏养认知也很有限,但只要你喝到真正的顶级古树,哪怕只是新茶,你一定会被古树茶的底蕴深深打动。明白这是和其他普洱茶,甚至和所有其他茶类都如此不同的存在。

很多人喝到了,喝懂了,看到了未来。

所谓的普洱茶泡沫让行业内部洗牌的同时,的确也让一部分人完成了资本和行业知识的初步积累。无论之前资金来源如何,一部分茶商意识到大厂茶的思路非己所长,同时看好古树茶的未来,开始着手建立以古树资源为基础的茶企,并试图进一步控制茶山资源。

除了部分云南本土的茶企,绝大部分关注古树的新茶企都是广东人创立的,这些茶企原料来源基本集中在勐海和易武。我们今天在市场上看到的比较知名的版纳地区和古树相关的品牌大都是在这个时间点前后由广东茶人创立的,这是一长串的名字,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并不夸张的说,广东茶人和广东茶客奠定了名山古树的最初格局,并持续的影响着整个名山古树的格市场局。

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陈升号大量收购老班章库存并在当地建初制所,同时签订了原料承包协议。这一模式在当时来看是双赢的,充分发挥茶山和茶企的优势,把老班章的品牌价值不断推向新的高峰。但是也存在一些系统性的局限,而且是古树茶企普遍性的问题,这个我们下文再详细分析。

除了广东处于经济发展的前沿,当地相当一部分茶商已完成初步资本积累之外,广东的普洱茶品鉴文化也已经初具雏形。这个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只有相当一部分人意识到古树茶是好茶,一系列的投入才有可能。

我们这里说的品鉴文化,是基于普洱古树生茶的新茶或者短存期茶而发生的品鉴文化,这和老茶的品鉴截然不同,也和大厂茶差异很大。是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新传统,这个我们后面再详细剖析。

普洱茶在经历迷茫中的困顿之后,终于迎来了新的曙光。

尽管普洱茶有着所有茶类中最古老的历史(唐代《蛮书》),却又有着所有茶类中最年青的活力。

和那些早已成型的茶类不同,这是一个由茶友、茶商和藏家共同构建的新传统。

是一群真正被茶吸引,为茶痴迷的爱茶人不断开发,不断升级,不断创造奇迹的新领域。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对这一切充满好奇,那么:

欢迎来到古树茶的新世界!

下期预告:

在下一期,我将会随着名山古树狂飙突进的十几年历程,深入剖析名山古树市场的真正独特之处,为什么我会认为古树茶是中国茶文化的正脉所在,这个新传统现在面临怎样的巨大挑战,希望和出路又在哪里。

参考文献太多就不列了,毕竟不是学术论文。

来源:茗寿堂明洲,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产业致力乡村振兴 华祥苑是这么做的

摘要:不可回避的是,中国是茶叶大国,但不算茶叶强国。多年前,一句“十万个茶企比不过一个立顿”深深的刺伤了茶叶圈的从业人士,这同样也是中国新茶业复兴开始的源动力之一。各个茶类,各个茶品牌开始奋起直追。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把一切与农业、植物相关的产业的发明发现人都归于神农氏,毫不意外的,茶叶属其中之一。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考究这一传说的真假程度,但这足以证明茶叶在中国历史上的漫长历程和地位——无论是生活必须品,还是精神状态的表达品,茶都是其中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不可回避的是,中国是茶叶大国,但不算茶叶强国。多年前,一句“十万个茶企比不过一个立顿”深深的刺伤了茶叶圈的从业人士,这同样也是中国新茶业复兴开始的源动力之一。各个茶类,各个茶品牌开始奋起直追。

我们可以不讳言的说,正是这些茶类和茶品牌的努力,让整个中国茶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如果我们将2001年看做中国新茶业复兴的元年,那么2020年距此时间,刚好20年。与此同时,就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龙涓乡华祥苑茶庄园中,属于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场活动也正在进行,这个在中国新茶业复兴过程中贡献无数的茶企,从它的创始人肖文华先生创办它一直到今天,2020年10月27日,刚好二十岁。

华祥苑20周年庆典,嘉宾云集

毫无疑问,华祥苑这二十年历程中经历了无数风雨,但同样的,也创造了很多历史,在中国茶叶领域开创了中国乌龙茶史上的三大里程碑事件,与茶界创新经营模式的多个先河,引领着闽茶发展,更是描绘出了一部精彩纷呈的国茶二十年奋斗史。

所以,对于中国茶业来说,华祥苑是不可或缺的企业,而在安溪铁观音这个品类中,则是最重要的品牌之一。曾经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茶企,通过一以贯之视茶叶品质为企业命脉,将「让世界爱上中国茶」的坚定使命,以及不可撼动的家国情怀作为己任,已然成长为一个能够肩负「中国茶文化复兴与传承」大任,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头部茶企。

这从本次华祥苑二十周年庆典的执行机构就可见一斑,其中指导单位为福建省商务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溪县人民政府;主办单位为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为福建省诚信促进会、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而在庆典现场,更是大佬云集,茶界专家学者一同遥寄祝语,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商界企业大咖、各地政府领导,著名导演张纪中亲临现场助力茶文化传播,再到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陈伟鸿全程主持,凤凰网、央级媒体央视财经APP、业内媒体“说茶”进行全程直播,国内百余家权威媒体到场报道。均借由这次难得的机会汇聚一堂,形成此次全国大联欢下的一场思想盛宴。

01

大国品牌格局

华祥苑引领行业

15:00分,伴随着一曲古筝袅袅的《高山流水》和悠美舞蹈,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二十周年庆典正式开始。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虽然因时间原因未能亲自到达庆典现场,但也送来了庆贺视频。在视频中,王会长不但高度评价了华祥苑对于中国茶业所做出的贡献,更指出,在国家方针“乡村振兴”这一活动中,华祥苑始终致力于通过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围绕国家“五个振兴”,践行大国品牌的大担当。

事实上,华祥苑在这一点上走得很远,早在去年10月,华祥苑董事长肖文华就已随同厦门各大商协会代表、企业家代表们,深入赤溪村学习脱贫经验,探寻乡村振兴之路。同期,华祥苑茶业同赤溪村展开党建共建、产业共建等多项合作。

2020年9月,华祥苑茶业更是携手政府与国企,通过与厦航、寿宁县政府三方共同打造扶贫示范基地,共同推出当地特色茶白鹭缘品牌,携手全闽乐购、下乡的味道联合推出“福茶”产品一系列项目,助力寿宁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茶产业脱贫攻坚奔小康”找到一个全新的模式。

02

八大庄园风采亮相

推进国际化茶庄园标准建设

随着华祥苑20周年宣传片的首次亮相,华祥苑历时15年打造的八大茶庄园的面纱终于被挑开了

事实上,从2005年开始,华祥苑就借鉴了西方葡萄酒庄园模式,融合东方各大权威,坚持从源头把控品质,不断推进茶庄园标准化建设,创立新时代中国茶的品质标杆模式以助力乡村振兴。除了铁观音的庄园他们建在了安溪龙涓,其他的庄园更是布局在了全国各个茶品类的核心区域:白茶庄园建于福鼎、岩茶庄园建于武夷山、红茶庄园建于宁德、普洱茶庄园建于勐海、龙井庄园建于浙江、绿茶庄园建于信阳……

华祥苑八大茶庄园

看得出来,在产业布局上,华祥苑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他们不断努力让每个茶庄园都能够成为全链条茶叶科研基地,真正实现其体系内全品类茶叶从源头把控品质,其核心目的更是以茶庄园经济的发展引进茶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吸引青壮年返乡;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力促进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奠定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所以,这一场二十周年庆典的盛会,华祥苑将其命名为《回归初心,茶庄园助力乡村振兴》,个中所蕴含的企业对社会的回报和浓浓的社会责任感可见一斑。

接下来,陈宗懋院士的祝贺视频将华祥苑八大庄园正式展示在了参会者面前。华祥苑历时15年,在多地完成了八大茶庄园的布局,囊括了乌龙茶、红茶、白茶、绿茶和黑茶等中国核心茶品类。而陈院士从专业的角度为大家解读了华祥苑如何从源头把控品质,不断推进茶庄园标准化建设。

也许是在陈院士的讲述中,肖文华董事长回忆起建设这些庄园时的艰辛和磨难,所以在他发言的时候显得有些感慨,他说祖辈一脉相传的茶魂,让他与茶叶痴缠厮守了二十余载,一直坚持走下去,没有什么比茶更好的事情了!

03

用一杯好茶敬感恩

茶庄园成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

华祥苑的成长,除了自身坚持初心,不断砥砺前行外,更离不开国家与政府的帮扶。当我们看到一个茶企,将复兴中国传统茶文化看作是一种使命和一份责任。甚至,让国人乃至世界都能感受到中国茶的盛世魅力,这不仅是华祥苑的初心与梦想,也是华祥苑始终怀抱着一颗感恩之心。

与之对应的是,因为这颗感恩之心,更是华祥苑作为头部茶企义不容辞的责任。

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文华

近年来,华祥苑在积极响应大政方针,坚持发展、回报社会的同时,也不忘饮水思源,践行感恩。围绕国家“五个振兴”,数次携手政企通过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并且,首推“茶产业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助农新模式,通过深入到源头进行茶产业帮扶,在赤溪村、竹管垅乡等地开展特色茶产业帮扶项目,助力当地茶产业发展,能从茶品质上得到很大的提高。

并且,联合政企与各界知名人士,能汇聚更强大的力量,让帮扶的源头形成一种长期的知名产品,成为自身强有力的品牌。从而真正实现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振兴”的转变,并积极向全国、全世界大力推荐福建的茶,践行民企的社会责任,致力于通过茶产业推进精准扶贫。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高级顾问庄先、安溪县政府等领导代表,与张纪中导演、华祥苑董事长肖文华共同点亮“茶庄园助力乡村振兴”地图,也预示着“振兴联盟”正式成立。

乡村振兴联盟正式成立

未来,相信华祥苑在“振兴联盟”以及更多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的同仁助力下,将继续不断前行。通过“茶产业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新模式,会发掘出更多的地方茶,让更多的好茶成为耀眼的明星。也让我们看到,华祥苑以大国品牌固有的“辐射力”构筑起一个品牌平台,整合带动众多被低估的茶叶资源,为市场带来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助力更多的茶产业奔向小康。

而,华祥苑也将在公益路上再一次谱写了新篇章,我们拭目以待!

04

以国货之光的标准

重新定义中国好茶

随后,中国著名的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打开了接下来的篇章——在这场盛会上,吴晓波先生作了名为《从庄园品质到国货之光》的演讲:从新国货到新国茶,在中国品牌走入精细化时代下,如何做好大国品牌担当的中国茶。

吴晓波说:“华祥苑的20年,代表了中国新茶叶人的当代实验。品牌是时间的玫瑰,好茶是天地的恩赐。”诚然,华祥苑20年点点滴滴的变革,无疑是中国当代茶叶领域发展的缩影。当我们去考量一家茶企的时候,也必须是具有「新国货·大国品牌」精神,有专业品质、有工艺标准、有坚守正道、有复兴传承、有民族情怀、有责任担当……

随后,吴晓波、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友斌、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文华、央视财经主持人陈伟鸿、CCTV大国品牌总出品人吴纲现场展开圆桌对话茶叙,共同围绕“国货之光的标准”的话题进行了探讨,寻找可以成为盛放在时间里的玫瑰。

圆桌对话茶叙

而各位大佬所指出的新国货所对应的标准,无不与华祥苑「大国品牌」所契合。

华祥苑从2001年成立开始,一以贯之将品质视为企业核心命脉。用二十载的时间,不断前行,创造着一个个茶界传奇与历史。

如今,已成为「大国品牌」的华祥苑,用心打造品牌,匠心打磨产品,受到国家信赖。在金砖以来三成国礼、八助外交盛世茶叙,频频亮相国际舞台。以及被76国元首品鉴成为了世界难忘的中国记忆。成功引领闽茶走向国际化,在闽茶的传播与推广之路上可谓是硕果累累。

与此同时,华祥苑的匠心精神也为它获得“连续三年乌龙茶高端销量领先(2017-2019)”的荣誉,赢得消费者的好评与市场的一致认可。而作为曾见证华为、农夫山泉等一系列国牌获得市场认可,全球最大的企业增长咨询公司及全球数据认证机构的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经沙利文详细的调研及研究,为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颁发“乌龙茶高端销量全国领先”的奖项,更是市场对华祥苑极具分量的认可。

来源:中国网

信息贵在分享,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创新?忽悠?普洱茶“二次包装,二次品牌”

昨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东莞茶叶行业协会卢树勋会长转发了一篇文章:《普洱茶“推陈出新”开启二次品牌新模式》,卢会长加了按语:

 

“去年在上海大可堂参与了二三线品牌优质茶品的二次包装推广“白雀”发布会,早几天在北京又见证了中国星级茶馆的这款“金五星”的发布会,都非常好!年份茶新卖,二次品牌,将会掀起一个新趋势!东莞茶世界共享,二三线品牌,高品质的好茶,通过二次包装,二次推广或是值得探讨和倡导的好办法,这能让更多的好品质茶实现价值。 

 


大体浏览了一下,大概信息是:2019723日,某机构搞了一场活动,期间包括了一款普洱茶产品的发布会。该产品“是某机构特制的第一款产品。它以十五年陈的普洱生茶为原料,重新包装,面向消费者。”

 

文章中还这样写道:“这种‘推陈出新’的概念,开启了以中期普洱茶陈茶为原料,用【二次包装】【二次品牌】概念制作和推广普洱老茶标准化的新思路。”


(文中图片,引用纯为示意 


文章关于这款产品的具体介绍并不多,只提到这是一款“十五年陈普洱生茶”,“茶青香气:清甜层次变化明显;口感:厚实回甘度佳;茶区:云南勐海布郎山区;茶种原料:云南大叶种生茶;茶青初制传统手工揉制晒青”。不知道这里的“布郎山区”是否就是指“布朗山区”呢?毕竟是有一个字不一样。

 

结合文章开头的视频介绍,这款产品的推动者大体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市场有了大量不同年份的老茶,其中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好茶还没有被人发现。但中老期茶的水特别深,让消费者既爱又恨。一些职业打假人的所作所为,也给老茶销售造成困扰。而一些二三线品牌,不乏一些优质产品。通过组织行家和专家鉴定,为老茶进行二次包装后再进行销售。

 

看完这篇文章,我将它转发到朋友圈,想听听大家对此的看法。

 

 

虽然转发时已是夜深人静,但还有多位朋友马上或在今天一早反馈了信息或看法,或者是提出了问题:

 

“标准细分是好事。”

 

“怎么认定是15年的生茶?”

 

“带着错别字就出来秀了换包装卖普洱本来就是业内做了很多年的事,最后无非一个利字。

 

拉了zf背书,让我想起了东莞茶票,也拉着东莞xx和四川的茶叶交易所,好像被骗钱的那些人出声的不多,不了了之了吧……某矿老板搞得品牌大v加持据说现在生产就直接光饼,包啥看猪的钱数量。”——这位朋友好像知道得有点多

 

“如能说的明白或者定得了标准怎么样才算好茶的话,无需换新衣。在缺乏让人和信服权威的标准下将茶换新衣只会让有意造假者腾出更大的空间去忽悠消费者。”

 

“十五年的二锅头倒出来装进茅台的瓶子里卖?按照国标的规定,生茶和熟茶是有茶多酚规定的,这个茶适用哪个标准?第二,既然十五年的茶是原料,那么原料对应的其它卫生理化指标也该符合要求,直接拿来换张纸有点同仁堂蜂蜜的感觉,我理解的不知对不对?

 

好像没看到净含量,理解就是包个纸,好像买了二斤天福号的肘子,用国贸的袋子提上。做个服务品牌倒是可以有逻辑。”

 

有朋友还问我:“你是支持还是反对?从技术的角度,不带任何挽救水火的感情色彩。”——敢情是这哥们好像是感觉我有挽救水火的能力?我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啊

 

我回复说:“从现在的文章,看不出他们的具体操作,所以无法表达意见。”

 

因为,我在琢磨,这件事情的关键点在哪里?一次包装与二次包装,就面向消费者而言,如何衔接和确认?新衣服后面的老信息,如何确认?这可能还是要通过衣服之外的信息来传递和背书。

 

带着这些问题,我又根据微信朋友圈信息,查阅了另外一场关于“二次包装,二次品牌”活动的相关信息——原来,这并非是首创:上海大可堂在20181228日发布的白雀,就是一个类似的活动,同时至少时间要早,声势要更为浩大。

 

 

在大可堂微信公号于20181228日推送的“‘白雀’迎新,瑞兆丰年”一文中,我们看到这样的文字:

 

“‘白雀’是由大可堂联合普茶藏珍本着发掘‘稻草下珍珠’的思路,在众多中期普洱茶中精选出一款转化精彩、性价比高、前途无量的生茶。选择在戊戌岁末首发迎新,可见大家对白雀这款中期普洱茶寄予了厚望,深信假以时日,白雀定能‘飞上枝头变凤凰’。诚如普茶藏珍先生所言,‘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自古有凤凰择梧桐而栖,相信这款茶必将在梧桐满阶的法租界声名鹊起。”

 

笔者在《普洱杂志》于2019515日发布的《普洱中期茶的北上路》一文中看到如下文字:

 

“在本次郑州茶博会上,记者看到一些来自广东地区的茶商,在展位上主推中期茶。比如‘白雀’的展位,清新的绿色背景非常吸引眼球。坐下品茶,方知‘白雀’其实是一款陈化14年的中期茶,由上海大可堂和广州耘华茶行联合出品,经过二次包装、二次品牌推广的中期茶单品。”

 

同时,笔者还在微信搜索中看到“大可堂发布‘白雀’,为什么是当代普洱茶制茶史上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样一个标题的文章,其中有如下表述:

 

20181230日特稿(记者陆文华发自上海)‘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在《马说》名篇中提出的这一命题,同样适用于深邃迷人的普洱茶世界。就像在满天星斗的普洱茶中,我们如何能发现那颗璀璨耀眼的明星、一款高品质的普洱茶呢?28日,品今昔、存岁月——‘白雀’普洱茶品鉴会在上海云味大可堂举行,此举开创了我国中生代普洱茶‘二次发掘包装’‘二次品牌运营’之先河,对于引领普洱茶产业更加注重茶叶内在品质,加强品牌文化建设,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提振投资收藏信心,助推中国茶文化及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是当代普洱茶制作史上的创新之举,大可堂以其声名显赫的文化品牌、拥趸众多的市场客群、深谙普洱的专业水平,进一步创新理念,坚守品质,基于‘发现稻草下的珍珠’的思路,以陈化10年以上的中生代普洱茶为原料,采用‘二次包装’‘二次品牌’的运营理念,为进一步制作和推广普洱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并为普洱茶产业更加注重原料品质、加工工艺、仓储陈化等方面注入新的动力,有利于提振普洱茶投资者、收藏者和市场信心,助推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三篇文章看后,总体感觉和第一篇文章的感觉差不多,核心概念都是“二次包装、二次品牌”。

 

我的大体印象如下:

 

1. 相对而言,这是新事物。

 

2.  这件事情的初衷,是关于年份茶的销售。

 

3. 目前两个活动和产品的考虑,都是为了发掘二三线品牌年份茶产品被低估的价值——这句话是我说的啊。

 

4. 出发点是好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相关的信任?信用如何建立和传递?

 

5. 做好这件事情,还有许多空白点和需要努力做好之处。

 

我的关注点和疑虑之处在于:

 

1. 对于二次包装之后的产品,其一次包装时的基础信息,包装初始信息、仓储信息和持有人信息,如何传递?

 

例如,你说是一款15年的产品,但却又不告诉我更多信息,那我如何去感知、认可和信任你的产品品质?它的来龙去脉又是如何呢?你的定价依据又是从何而来呢?

 

比如一个人,换件新衣服提升门面不是问题,但是否同时就换了个身份证号码和信息呢?在换了件新衣服后,老的身份证号码和信息如何继续支持新衣服发挥作用呢?

 

2. 对于年份茶产品,通常而言,其价值的基本逻辑在于:一是品质,二是年份,三是品牌,四是稀缺。就目前的做法而言,重点在于品质和稀缺,因此,这种认知的建立,如何取信于人?是否需要时间去考验?

 

3. 当我们将年份茶的价值认知重点转向品质,甚至不强调年份的时候(好喝才是硬道理,似乎也没错。不过,当市场销售强调年份并且基本只是以年份论价的时候,又该作如何想?),那么,对于品质的认定和背书,就显得特别重要。


谁来认定二次包装产品的品质?怎么认定二次包装产品的品质?谁来认定二次包装产品的价值?如何确定二次包装产品合理上市价格?是机构还是个人?是什么样的机构和/或个人?或者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活动?

 

4. 一件事情,好的初衷与好的结果之间,还是可能有不小的距离。作为一个相对新的概念与事物,在具体操作的时候,需要重点关注和做好哪些?

 

5. 假如有人以“二次包装、二次品牌”来混水摸鱼,我们应该如何提前做好相关应该对和防范?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发表评论和高见!

找到约12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