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塔泉云雾

找到约2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塔泉云雾茶的故事

宣城和徽州地区同属皖南,两处都留有铁佛公的后代(注:汪铁佛(?-651),唐代新安(今属河南)人,唐代官吏。历官武德金紫光禄大夫、歙州总管、上柱国开国公、宣城郡长史、贞观左武卫翊卫府中郎将。)宣、徽区域在地名上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相传在清乾隆年间,两处之间是经常走动往来,但以后却是渐渐地稀少了。究其原因,还要从吏部尚书汪由敦说起。

汪由敦(1692~1758),初名汪良金,字师茗,号谨堂,又号松泉居士,徽州休宁上溪口人。汪由敦是雍正二年(1724)进士,先后历任工部、刑部、吏部尚书等职,人称“老诚端恪,敏慎安详,学问渊深,文辞雅正”。汪由敦忠心耿耿效力朝廷,也很少蒙恩准假,但也是时常惦记几处的汪姓亲戚本家,逢年过节,托人捎带物品,书信往来问候。然而他写诗题词有个习惯,喜欢落款皖南上溪口,这样寄回的地址也写成了这样,再加上过去起名谱重名者众多,一打听还确有其人,邮差一疏忽大意,就把本应寄给休宁溪口的物品寄给了宣城隔房,因为这里也有一个溪口地名。相传有一次,宣城溪口的隔房伯父收到了汪由敦大人寄来的物品,欣喜万分,家里出了个大人还真的没有忘本,连忙托人捎带了几斤刚生产的茶叶,寄给汪由敦。汪由敦大人也正好喜欢抽烟喝茶,看到这些这些寄托着亲人思念的回赠特产倍感亲切。他可是真的高兴,隔房的亲戚还这么挂念,于是愈发回赠了不少。他哪里知道寄到休宁的东西那边没收到呢!休宁溪口的婶娘不高兴啊。本应收到的物品没有收到,一次两次不好意思说,时间长了知道了,这孩子和隔房比自己还更加亲热,未免不了就咕咕叨叨起来,以后自然就和宣城溪口的本家产生矛盾,于是两边往来走动越发地就少了。

再说汪由敦和朝中大臣纪晓岚相交甚好,两人都喜欢抽烟喝茶和下棋。有一次,纪晓岚来到汪由敦家中下棋,汪由敦拿出家乡的土特产,谦虚的说,没有什么好的招待啊。纪晓岚看到那杯中清香的茶叶随口一句:“物化徽州草也宝”,汪由敦此时手中的烟枪正烟雾缭绕,猛吸了一口和到:“清香一缕胸前绕”,纪晓岚呷了一口茶又一句:“神怡心旷赛似仙”,汪由敦吐了一口道:“云里雾里乐逍遥”!两人正你来我往说得高兴,乾隆皇帝突然来访,两人吓得慌忙让座,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爱卿免礼,平身,继续下棋,我来观战!于是汪由敦派人泡上一杯刚上市的上等的溪口茶叶,皇帝尝后大为赞赏,连声说香也香也!汪由敦不知真假,伏在地上灵机一动,随口问道:吾皇万岁,这茶叶是香叶香也,还是乡野香叶?皇帝回答到:朕(真)随你们怎么叫都行啊。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这茶叶就被叫皇封香也,这产茶的地名也被人称为皇封坑,而那漫山遍野成片的茶叶连起来都是皇封香野!而“天生丽质难自弃,离鼻三尺奇香来”的诗句,相传就是当年乾隆皇帝品尝云雾茶后的赞美。

宣城地区产茶历史久远,两晋时期宣城茶就有名茶进贡,现存茶叶文献中最早有具体数字的贡茶记载,出现在宋徽宗政和六年 (1116年)寇宗奭所著《本草衍义》中。据史料记载“东晋元帝时(317—322年),温峤官于宣城,上表贡茶叶一千斤,贡芽三百斤。”唐代时期,宣城地区盛产茶叶。塔泉云雾茶,又称高峰云雾茶,始于明代,盛于清雍正年间,与敬亭绿雪、丫山横纹茶合称宣城三大历史名茶。

据《宣城县志》记载,“城南百里为华阳山,高千余仞,周百余里,连岫回溪,村落相望,连跨宣泾宁旌之境。其南为高峰(高峰山),距华阳之南,峰冠云表。山顶有庵,依岩构屋覆以铁瓦,人多杂猿猴以居,下有塔泉庵并产名茶”。名泉名茶,相得益彰,故有“塔泉尽头水,高峰云雾茶”之说。

塔泉云雾茶主要产在宣城溪口乡吕辉村塌泉组,这里属黄山余脉,主峰海拔1095公尺,境内山峰罗列,峡谷幽深,松杉挺拔,云积雾聚,年平均气温15.4℃,年雨量1400毫米,山高雾重,多漫射光,土质肥沃,可谓是气温低,温差小,湿度大,有着“云雾山中出好茶”的生长环境。所以,塔泉云雾茶品质优良,特点明显,成品茶外形条紧匀细,肥壮重实,色绿油润,白毫裹身,冲泡后香气馥郁高长,滋味醇厚鲜爽,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黄匀整,色、香、味、形俱佳,是一款颇具特色的小产区历史名茶。

塔泉云雾茶在民国年间失传,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恢复生产。经过多年技术改进和品质提升,塔泉云雾茶在1979年被列入安徽十种名茶之列。1982年,塔泉云雾茶在长沙全国名茶评选中获“条紧匀细、锋苗秀丽、白毫显露、色绿油润,香气清高、滋味鲜爽”的好评。20世纪80年代,在安农大茶叶系王镇恒、方世辉教授精心指导下,塔泉云雾茶得以迅速发展,近年荣获部级优质商品荣誉称号。以致近代茶乡有民谣曰:“一字尖峰云雾天,三县交界榻泉间;雍正当年赐佳誉,饮罢兰茗水亦甜”。

注:民谣中的“三县”是指宣城、宁国、泾县。

文/敬亭茶人

来源:徽茶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当代茶界泰斗 精神永存——纪念茶叶专家王镇恒教授

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人生经历中最坚强的一年。6月30日我失去了最尊敬的挚师王镇恒老先生,紧接着7月19日又失去了最深爱的爱人。一时间同时失去最敬爱最亲近的人——我的导师,我的至亲,我感到无比痛心,无比怀念,无比遗憾!当我突然得知王镇恒老先生在上海于6月30日上午10点53分仙逝时,我无比震惊。7月3日一早我和《徽茶》主编高超君女士一同前往上海华龙殡仪馆吊唁。看着慈祥和蔼的王镇恒老先生如熟睡般的微笑,我的泪水忍不住倾涌而出。王老先生一生德高望重,有包括茶界人士在内的数百人前来吊唁。前安徽农业大学校长江泽惠先生送的花圈和挽联摆在最醒目的位置,这份尊重无法言表,我深受震撼。同时这也给了我深深的启示:王老先生的离去不仅是我的遗憾,也是茶界的遗憾,更是天下的遗憾!因爱人去年4月罹患重病,我作为家属一直陪同就医治疗;今年6月,我在上海陪护爱人,不好打扰王老先生,所以一直未联系他老人家。往年我都会向王老先生报告当年茶叶情况,王老先生也会向我了解当年春茶开采及生产情况。而今年情况极其特殊,我事先也未得知有关王老先生身体抱恙的任何消息,以致造成现在的震惊与遗憾。7月3日王老的爱子王亚雷会长和我们说到:“爸爸一直在问今年小宋怎么没和我联系?”老先生哪里知道,我一直在医院陪护爱人,不好打扰他,这也成了我深深的遗憾!我向王镇恒老先生深鞠三恭,以表万分歉意!

一、学习教授严谨治学之风 刻苦专研

二十年前的记忆又在脑海浮现。2003年4月,当时泾县经作站董永泓站长安排我参加首届汀溪兰香茶交会的会务工作,同时负责制茶能手比赛的现场解说,这才有幸认识王镇恒教授。当时他身着整齐西装,虽为全国著名专家和农大的老领导,却平易近人,客气地对我们提出制茶能手评比工作的要求和建议。老教授慈爱和亲的性格、对待工作认真严肃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激励着当时只是助理农艺师的我好好向王教授学习茶叶专业知识。求教过程中老先生严谨的学风深深定格在我的心中。当时一同参加活动的还有安农大宛晓春教授、中茶所鲁成银研究员和省电大严洁处长等,我一下子结识了数位茶界专家,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后来我在泾县农委工作期间,多次见到王镇恒教授,每一次听课与请教都令我收获巨大,为我今后的茶叶工作奠定了基础。即使后来我在泾县桃花潭镇担任第三批选派村第一书记,也时刻把当地茶产业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内容。2012年我参与整合“泾县兰香”公共品牌活动。2013年4月因人才引进我被调至宣州区农委(现宣州区农业农村局)继续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工作(单位即现宣州区种植业局)并深造学习,获得安农大农学、茶学的双学位本科在职毕业证书,也真正成了安农大的学生,成了王老教授的学生。

2003年4月首届汀溪兰香茶叶交易会制茶能手比赛评比赛

王老教授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在茶叶这条路上越走越有信心。2016年9月28日我与王亚雷教授联系好,在董永泓站长的陪同下,带领溪口镇农综站费文良站长以及溪口镇吕辉村狮象坑组的原村支部书记朱永志等几位同志,一同前往上海浦东王教授的家里,向王老教授请教。老教授对宣州名茶“塔泉云雾”评价很高,就“如何在新形势下提升塔泉云雾的质量和效益”提出建议,并对“塔泉云雾”茶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指导。请教结束后我们在他刚刚获得的“中华优秀茶教师终生成就奖”证书下合影留念。王老教授对宣州区茶产业的指导是从1998年春天他莅临溪口镇“中国皖南高山绿茶茶叶交易会”开始的。在那次会上,他亲自指导茶农制作名茶,还留下了“茶中珍品,溪口牌高山茶”、“溪口高山茶产于皖南山脉的古溪镇境内,群峰叠翠,云环雾绕,生态环境优越,素有万担茶乡之称,生产塔泉云雾、狮峯银钩、天竺云芽、黄花云尖系列绿茗属茶中珍品”等珍贵墨宝。王教授为宣城市泾县、宣州等地区茶叶工作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2016年9月28日在上海王镇恒教授家中

图/宋艳芬

图/宋艳芬

二、学习教授言传身教作贡献 努力奋斗

2016年3月,我主持宣州区申报“塔泉云雾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项目工作。尽管宣州区各界同仁齐心协力,广泛收集关于塔泉云雾的资料,编写申报书,但结果还是不尽人意。于是,我便向王教授请教。王教授给我提供了很多资料,其中有给传承人颁发的制茶能手证书,有王教授写给传承人父亲的书信等等。这些珍贵资料十分难得,申报工作也因此迅速有了进展。仅在短短一周内,我们便完成《塔泉云雾传统制作技艺入选省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所有申报资料的准备,并在区宣传部刘光学主任的支持下完成了宣传片制作。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11月5日“塔泉云雾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安徽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公示。(皖政秘[2017]203号发文)。当王教授得知申报成功后,非常喜悦。此后每年我都请王教授评价、把关“塔泉云雾”品质;并在开展的茶叶科技结对工作中,请王教授手把手现场指导茶农生产制作。

2016年8月宣州区选送的“吕辉塔泉云雾”、“有财先生云雾”在中国茶叶学会第四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中均获得“绿茶类评比一等奖”证书。2018年9月“阡陌坑云雾”在中国茶叶学会第五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中获得“绿茶类评比一等奖”证书。王教授还向夏涛教授推荐我去安农大深造学习。在安农大学习农学、茶学的5年间,我汲取各位老师的专业知识。通过刻苦专研与实践,我的茶叶业务能力突飞猛进,更得到了业界的认可。2016年12月8日王教授写信给我,信里王教授说他要撰写关于宣州历史名茶方面的论文,并要手抄论文底稿,其中敬亭绿雪和塔泉云雾部分由我撰写整理。2017年《宣州区名优茶的历史与剖析特点》于《茶业通报》季刊第39卷第1期发表,署名王镇恒教授与我,我深感荣幸。2018年12月,王教授把他与詹罗九教授合著的《种茶制茶一本通》赠送与我,并亲笔签名“宋艳芬茶人心”。2018年9月,我光荣地被安徽省茶业学会评为“2018年度优秀科技工作者”。在王教授的教导下,我逐渐成长成才,在茶叶事业上颇有收获;是王教授治学的师风、无私奉献的品格,令我如沐春风,让我坚信奋斗付出终有回报。

恩师情,永难忘!王教授一年前与世长辞,我来不及告别。今日我发表此文,深切缅怀恩师。王教授的崇高精神山高水长,流芳百世;当代茶泰斗,万古千秋!王教授一生无私奉献给茶叶科学事业,桃李满天下;同时开展生产调研,奔波于茶区,为宣城茶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用一生学习!我将跟随恩师的脚步,继续致力于茶叶事业,立足茶产业,弘扬茶文化,踏踏实实,勇往直前,为一方百姓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来源|《徽茶》2022年8月刊撰稿|宋艳芬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诗意宣城多雅赋 一城山水待君来

徽茶之旅

——诗意宣城多雅赋 一城山水待君来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初春的宣城,宛如一幅饱蘸着春情的山水画卷缓缓展开。山水自有诗意,茶园遍布清幽,这里涧水澄澈,白石沉底,绿柳依依,花色烂漫……

宣城茶旅,带你领略丰饶的生态景观,青绿相间的茶园,相映成画间,美不胜收!

宣州区:敬亭白云气 秀色连苍梧

宣州自古有“江南名邑上郡”之称,享有“江南诗地”和“圣贤聚地”盛名,吴楚文化、徽文化、宣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融合于此,谢朓、李白、韩愈、白居易、苏东坡等古今名家曾荟萃于此,“诗山”敬亭山、“江南名楼”谢朓楼、宋代广教寺双塔等人文胜迹辉映于此。

敬亭山上,美茗织春。“形似雀舌露白毫,翠绿匀嫩香气高。滋味醇和沁肺腑,沸泉明瓷雪花飘。”敬亭绿雪是宣城敬亭山独有的特产,明清时期被列为贡茶。春风十里,不如饮一杯春茶,品春日鲜爽。

行至溪口镇,满树烂漫的塔泉云雾,如云似霞,千余亩茶树多情而温柔。“塔泉尽头水,高峰云雾茶”,配着蜿蜒的临水采茶步道,茶映水影,波泛茗香,徐徐春风中,让人流连忘返。

泾县:泾川三百里 佳境千万曲

泾县,位于安徽东南,这里是宣纸的原产地,中国宣纸文化园展示着文房四宝的魅力。这里又以其变幻无穷的山水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

诗仙李白曾诗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每至晴初霜旦,驾一叶扁舟泛游桃花潭,一篙新绿,微波涟漪,足见“千尺潭光九里烟,桃花如雨柳如绵。”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查济古建筑群、皖南川藏线、水墨汀溪……同时为这块人文之地增添了一份山水灵气。

这里山高林密,溪涧纵横,小桥人家,风景如画,山峦在浓浓云雾笼罩下犹如海市蜃楼,忽隐忽现,一片片茶园坐落其间,汲尽了山川灵气,养育得一株株茶树鲜翠欲滴。灵山秀水之间不仅孕育了香似幽兰、味比甘霖的名茶泾县兰香,还培育出了历史名茶涌溪火青。来泾县,游山水画卷,品一方茗茶,享快意人生。

绩溪县:异草育地灵 香雾蒙崖野

绩溪是山水人文完美糅合的典范。境内徽派古民居、古道、古水口、古牌坊、古桥随处可见。有“木雕艺术殿堂”美誉的龙川胡氏宗祠,寓意“和谐”、“和美”、“和顺”、“和鸣”,处处体现出以“和”为贵的传统儒家思想,是徽文化思想的经典之作;始建于宋代的绩溪文庙是皖南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孔庙。

绩溪有山皆奇,无水不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如此美丽的山水之地,金山时雨得自然之馈赠,汲天地之精华,肆意生长。其形似珍眉,细若“雨丝”。泡上一杯金山时雨,让一切都慢慢地有了你喜欢的样子。绩溪山水的诗意是涓涓细水,是绵延青山。更重要的是,妙在这里永远可以心无旁骛地享受生活,享受远方!

旌德县:古风古韵 慢城慢生活

旌德山川毓秀,自然人文景观众多。因长期隶属徽州,受徽州文化影响很大,徽派建筑和徽州文化到处可见。中国十大古道之一的旌歙古道;最具特色的皖南古村落朱旺村,“井水不犯河水”的谚语就来源于此地......还有神秘灵芝谷等着你来探寻。

仙茗天山真香就产于旌德茶区的灵山秀水之间。在这个一切都在“快”的世间里,静品一杯天山真香,使心与这一方天地一起“慢”了下来。

郎溪:中国绿茶之乡 江南水韵之城

郎溪古称建平,建县于北宋。三省通衢,人杰地灵。这里生态秀美,是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之地。

“三山两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随处可见山水、农田与茶园。“两山三湖”彰显山水灵性,石佛山、伍员山,皖南最大天然淡水湖南漪湖、天子湖、龙须湖,深受长三角游客的青睐。

郎溪物产丰富,有百年美味“建平十六鲜”,还有五朝贡茶瑞草魁。

郎溪的春天,充满茶香。郎溪黄茶迎着微风摇曳,行走在无边无际,彼此起伏的茶园,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妙风光,品味沁人肺腑的茶香,倾听美丽动人的遥远传说,让人为之倾心,更加赞叹这块茶乡福地,无不透露出这江南水乡的物华天宝和灵杰之气。

广德市:只此“黄金” 醉美广德

广德自古有“锁三吴而襟两浙,江南雄郡”之美誉,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徽文化在此交融,造就了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个性,是辐射江南数千里“祠山文化”的发源地。

广德旅游资源丰富。游走于怪石嶙峋的云景牛山,看绿意涌动,漫步太极洞中,可以领略“天下四绝”的惊艳风采,而在桃姑迷宫里,风貌奇特的溶洞王国让人叹服不已,还有横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葱茏苍茫,“秀甲一郡”的灵山大峡谷,卢湖的万顷碧波和笄山的茫茫竹海交相辉映。

黄山和天目山余脉在此交汇,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在依山傍水的广德,还有一份大自然所赠予人们最珍贵的礼物——黄金芽。它具有“三黄隐绿,香清味醇”独特的品质特征。在冲水入杯中的顷刻,茶汤明亮显黄,香气直冲鼻腔,那是久违的鲜冽。慢啜一口,每一片都藏满江南春日的别致和醇香,沁人心脾,喜不自胜。

真正的从容不是躲避喧嚣与纷争,而是平静地对待生活。广德与广德的茶就是这种生活的具象写照。

宁国市:雾绕黄花山 露华凝云尖

宁国意取《易·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寓意邦宁国泰,长治久安。自古以来宁国便是人文阜盛的江南故地。儒释道文化、江南文化、徽商文化等多元文化在此交融积淀,形成了宁国“土著少,客籍多,五方杂居,相融共生”的独特历史底蕴。

宁国,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森林覆盖率高达78%,青龙湖上风上水,三津河如诗如画,珠玑般散落城市的公园,让城市回归自然山水,充满画意。西津河精品景观带,恰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移步之间便出现一幅青山绿水。

宁国佳茗黄花云尖,产于宁国市青龙乡西林村。民间有谚:“晴日清晨雾弥朦,阴雨成天满山云,雾隔三尺不见影,听声方知对面人。”便是对黄花云尖茶区恰如其分的描述。一冲一泡,浮沉之间,香韵清心;一茶一境,回归生活,宠辱不惊。

草长莺飞,杏雨梨云,点缀诗画之城,山河泼墨,淡然静谧,宛如一幅绝美的水墨丹青画卷。揽一湾春色入茶,更显诗韵。

微风在耳旁轻拂,花香在鼻尖流淌。一路翠竹掩映,一路杨柳环抱,一路古树绿荫,一路茶叶清香。徜徉宣城,迎着山间清风,时走时停,听取长溪蛙鸣、竹叶婆娑窸窣……

来源 《徽茶》2022年4月刊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