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台湾圆梦茶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七旬台湾“种茶翁”湖南耕耘深山二十余载:以茶圆梦

“这是湖南海拔最高、生态最好的一个高山茶园,茶苗是从台湾引进的‘软枝乌龙’,遵循台湾的制茶工艺,产出的茶香气更扬、口感更好。”今年第三季茶叶刚采收完毕,70岁的古胜潭在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平均海拔1650米的龟龙窝高山茶园里,忙着安排清园。不时有客人来访,这位说话温柔的台湾老人,细数脚下这片土地的魅力。

1997年,古胜潭与合伙人凑了400万元(人民币,下同)来到炎陵投资。他一眼相中海拔高的龟龙窝,种植当时台湾最畅销的高山水果——新世纪梨。

然而,深山的高寒多雨,不是将从台湾引种的梨树冻坏就是将花苞或幼果全部打落,直到第五年仍颗粒无收,一同前来投资的三位台商都无奈撤资了。

“说没想过放弃是假,但对这片土地有了感情,舍不得也不甘心。”古胜潭留了下来。送走合伙人,他拿出所有积蓄,回台湾东拼西凑,在请教专家后,决定引进台湾软枝乌龙茶树,改种茶。“《茶经》中有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炎陵是炎帝神农氏的安寝之地,种茶制茶历史悠久。”

图文无关,仅供参考

从2004年的40亩到如今的1450亩,古胜潭一点点扩大种植面积。常年云雾缭绕、中性偏酸的有机土壤等种植环境和台湾制茶工艺造就了茶叶的高品质。2010年茶园首次收获800公斤干茶,荣获首届“中国国饮杯”特等奖。

在龟龙窝这些年,古胜潭与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以前山上没信号,家人找我只能打电话到离茶园最近的那户人家。我母亲去世的消息也是他接到电话后跑8公里山路来告诉我的。”古胜潭至今都记得,热心村民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跑来告知消息的模样。如今,他和这户人家也早已胜似“家人”。

在山顶通电、通信、修路的时候,很多村民放下自家活计前来帮忙。古胜潭今年过完年从台湾回来要居家隔离,村民们陆续送来食物,每天都有人来嘘寒问暖,“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他的影响下,龟龙窝附近一些村民也开始种植软枝乌龙茶树。古胜潭不仅提供扦插茶树苗,还义务指导村民们种茶、制茶,并承诺可回收鲜茶叶。采茶时节,茶园为100多个周边村民提供就业机会。2019年,茶园支出劳务工资近200万元。

每次回台湾,古胜潭都会带上大量龟龙窝茶叶送亲友。台湾实践大学和台湾茶叶改良所的专家品尝后,专程到茶园考察,并自愿担任龟龙窝茶叶在台湾的推广大使。他还多次从台湾请来专家,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的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并为当地茶农授艺。

“通过交流实践,台湾制茶工艺里的‘浪青’这道工序被湖南茶企添加到生产中。”古胜潭说,他会把两岸茶业交流一直做下去,争取让龟龙窝成为两岸茶业新技术的交流地和实验园。

谈及未来,古胜潭已规划茶旅融合发展之路,3000亩山地将陆续开辟出来,游人步道、人工湖等已在建设中。站在茶园高处,古胜潭指着不远处的一块空地告诉记者,他打算在那里建一个茶叶加工厂,与乡亲们共筑“小康梦”。(完)

作者:刘曼

注:内容来源中国新闻网,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古胜潭:以茶圆梦,两岸同心!跨越海峡的青山绿水情

跨越海峡的青山绿水情
——记炎陵台商古胜潭先生

古胜潭在龟龙窝茶园(中新社刘曼/摄)


在炎帝神农氏安寝之地炎陵,有这样一位来自台湾的古稀老人,跨越茫茫海峡,24年如一日坚守在青山绿水的大院龟龙窝,凭一支来自台湾台中的“梨山乌龙”在当地散叶开枝,引来茶香万里,演绎了一曲饮水同心、青山意长两岸一家亲的动人故事。他就是荣获“湖南最美茶园”的经营者台商古胜潭先生。

扎根炎陵: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24年前,事业上接连失意的古胜潭在了解了祖国大陆的对台利好政策,亲历众多台商投资祖国大陆获得生机之后,他带着多方筹集的400万元随同几位同乡来到湖南株洲炎陵。在罗霄山脉东南边陲,炎陵县大院农场的龟龙窝海拔1600多米,平均气温12.6℃,周围峰峦叠嶂,溪水纵横,森林茂密,土壤深厚肥沃,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态条件。从台湾千里迢迢初到这个深山角落,只一眼,就让这位46岁的台湾“成功农民”爱上了这里,虽然最先选种的台湾新世纪梨遭遇了“水土不服”,他面临合伙人撤资、投资失败的压力,但他坚持忍受寂寞独守龟龙窝,从一个山头走到另一个山头,一遍又一遍地翻看炎帝神农氏的书籍,在这片宁静的山地寻找出路,他深知,自己的失败不是政策不好,而是在不适宜的地方种了不应该种的东西。在机缘巧合之下,他想到了高山茶,想到了自己梨山茶农世家种茶制茶卖茶的经验,他当下开始在他的梨园上改种“梨山乌龙茶”,凭借着自己对茶叶的热爱与执着,凭借着多年来摸索出来的茶叶经营理念以及对市场的准确把握,他再一次点燃起创业的豪情,在逆市中闯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人淳朴、环境好、气候舒适”,是古胜潭对炎陵的第一印象。“我已在大院农场扎根,也将在这里终老”,便是古胜潭对炎陵最长情的告白。一眼万年,一缕绵延不断的同胞情谊,让这位在炎陵沉淀了壮年迈入古稀的台湾人钟情于此,爱得深沉。

以茶圆梦:汗水浇筑最美茶园

“茶的根就在祖国大陆!《茶经》中有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炎陵是炎帝神农氏的安寝之地,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谈及茶的历史,古胜潭如数家珍。从2003年他从台湾引进软枝乌龙茶树,在原来种植梨树的地方开辟出40亩茶园,到试种成功又不断增加投入到如今的1500茶园,他并不是一帆风顺。2008年的那场冰灾让本可以迎来第一次收成的茶园冻坏了大半,他不得不忍痛把被冻坏的茶树修剪到离地20公分,一切又从头开始。“宝剑锋从磨砺出”,一次次的挫折与失败,让他更加专注与努力,2010年,茶园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收成,800公斤干茶,首批茶叶的品质甚至超过了台湾顶尖的高山乌龙茶,荣膺首届“中国国饮杯”特等奖,一鸣惊人。此后,龟龙窝茶园产出的茶叶,先后荣获全国名优茶叶评比特等奖、一等奖、优秀奖等8项大奖,远销广东、上海、台湾、新加坡等地,大院乌龙茶开始远近闻名,古胜潭也是功成名就,成为大家熟知的“台湾古先生”。

2016年,这处常年高山云雾缭绕、溪水甘露滋润的茶园获评湖南“十大最美茶园”,身为园主的古胜潭很是骄傲。“这是湖南海拔最高、生态最好的一个高山茶园,茶苗是从台湾引进的“软枝乌龙”,遵循台湾的制茶工艺,茶香悠长、口感极好”。他对着一批批来茶园考察的客人们这样介绍。加强两岸交流、促进心灵契合一直都是他心中的梦,他每每回到台湾,都会带上大量龟龙窝茶叶送亲友,开品茶会,讲龟龙窝乌龙茶的特点,让大批的家乡人转变了对大陆的“高山茶”的看法。他热衷于两岸茶叶交流,多次从台湾请来专家,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的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并为当地茶农授艺,通过他的努力,台湾制茶工艺里的“浪青”这道工序被湖南茶企吸收并添加到生产中去,越来越多来过他茶园考察的专家自愿担任起了龟龙窝茶叶在台湾的推广大使。

尽管已是古稀之年,尽管家乡亲友深深牵挂,古胜潭并不打算卖掉茶园,而是将每年的利润又全部投入到茶园的开发及品质提升中,他依旧充满信心地走在茶旅融合的发展路上,期待着,龟龙窝的3000亩山地上种满软枝乌龙茶树,在茶园开发观光、休闲特色旅游项目,他的茶园越来越美,两岸的交流越来越深,大院乌龙茶香越飘越远。

两岸同心:我心无愧是龙人

2019年,在以“中华同始祖,两岸一家亲”为主题的己亥年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论坛上,古先生深情地说:“对我,对我的茶园,市里、县里、场里的干部、专家十分关心,各种帮助、各种支持,一天一夜也说不完,真的是‘两岸一家亲’”。从最先开始他租赁龟龙窝的荒山时,大院农场派专人走村串户协调关系,到之后他种的梨树“花而不实”,县农业部门派出专家前往调研论证,提出改种的建议,再到茶园山顶通电、通信、修路时村民们不计报酬帮忙出力,疫情期间村民们对居家隔离的古先生的嘘寒问暖……让古胜潭先生对这片土地、这群人感情深厚。在他的引领下,炎陵县一改茶树品种不优、种类单一等缺陷,依托他的“软枝乌龙”改良旧茶园,一些贫困村、贫困户把种茶当做脱贫的新门路,新茶园不断涌现,炎陵的茶园总面积从2000年的5000亩,拓展到如今的15000亩,古先生按季节依次生产的绿茶、青茶、红茶的技术也被纷纷效仿,炎陵茶叶种类多起来了、销路更宽了、优良技艺也融合起来了,龟龙窝成了两岸茶叶新技术的交流地和实验园,真正实践了两岸同胞常来往、抱成团、互帮忙。

他感恩创业之初失败后乡亲们的支持,感恩自己在离家数千里的这个村庄得到的各种温暖,“我不能辜负这些纯朴的乡亲。”古胜潭说。每到采茶季,他都请周边村民上山去采茶,多的时候有300人同时采鲜茶,勤快的一天能赚300多元,茶园2019年支付给当地村民的工资,就有近200万元。自打古胜潭先生来大院种茶,当地的村民很少出去打工了,因为他们在家门口也能赚到钱。如今,炎陵县大院农场的一些村民在古胜潭的影响下,都在自家的地里种上了软枝乌龙茶树,古胜潭不仅提供扦插茶树苗,还义务指导村民们种茶、制茶,并承诺可回收鲜茶叶,他用实际行动实现着“两岸一家亲”的美好愿景。

古先生曾在交谈中真诚地说:“‘到此有怀崇始祖,问谁无愧是龙人’,两岸同文同种,我们都是中国人”。这位1997年踏上中国大陆的台湾人,用最朴实的行动,24年来孜孜不倦、深情演绎着他的赤子情怀,他的台湾情、中国心。

原标题:以茶圆梦,两岸同心!跨越海峡的青山绿水情

注:内容来源人民资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青年台胞的武汉“茶缘”:这是座能够圆梦的城市

夏日,武汉黎黄陂路仍游人如织。这条小路上的“小茶原”台湾茶馆,茶香缭绕,引得一波接一波市民游客光顾。

茶馆主人是34岁的台湾青年陈钰澍。2013年,他带着台湾茶来到武汉创业,开办台式茶馆。

图为台湾青年陈钰澍武一力摄

武汉地处中部,交通便利,市场广阔,陈钰澍的创业之路越走越顺,第二家茶馆分店也很快开张了。“这是座能够圆梦的城市。”陈钰澍说。

“这是原产台湾的高山金萱茶,有股牛奶糖的特别香气。”近日,记者走进“小茶原”茶馆看到,陈钰澍正在忙着冲茶。他的面前放着一只计时器,严控时间完成三次冲泡,再将“三泡”茶汤混合,倒入饮料杯,打包后递给一位顾客。

图为月桂乌龙和凤凰红茶武一力摄

陈钰澍自幼喜爱饮茶,也懂茶。陈钰澍将茶馆目标顾客群定为中青年人,与传统茶馆相比,环境更现代时尚,茶饮明码标价,既可随饮随走,又能静心品茗。陈钰澍表示,想通过茶馆让年轻人忙碌之余坐下来喝杯茶,体验“慢生活”。

茶馆内不仅有来自台湾的高山金萱、东方美人等,还有来自湖北恩施的玉露、高山红茶等多个品种。来湖北后,陈钰澍了解到,湖北地处优良茶树生长的黄金带,也是“茶圣”陆羽故里。湖北恩施、宜昌等地和台湾阿里山一样,聚集着许多优良的茶园。他辗转湖北多地,实地考察,将湖北特色茶叶引入自己的茶馆。“希望两岸能够一起传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陈钰澍说。

图为陈钰澍正在冲茶武一力摄

8年来,陈钰澍与茶结缘,不仅在武汉立了业,还安了家。他已成为了“武汉女婿”,有两个可爱的孩子。陈钰澍说,来武汉之初,看到这座城市有苗栗路、台北路等许多以台湾地名命名的街道,倍感亲切,现在在武汉有了事业和家庭,心里更是踏实安定。

2020年,“小茶原”因疫情“停摆”了半年。武汉市台办、武汉台商协会相关负责人经常走访“小茶原”,了解他在创业中遇到的暂时性困难,为他鼓励打气。如今,武汉早已重归繁华,车水马龙,黎黄陂路更加热闹了,陈钰澍心中泛起喜悦,“作为一个‘新武汉人’,我由衷为这座城市而自豪。”

来源:中国新闻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