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熟茶茶味

找到约11,081条结果 (用时 0.057 秒)

熟茶茶味产品

正皓

勐海味

熟茶 2024年
大益

源知味

熟茶 2023年
正皓

勐海味

熟茶 2023年
老同志

紧茶之味

熟茶 2023年
岁月知味

春韵

熟茶 2022年
岁月知味

温醇 陈皮熟茶

再加工茶 2022年

巅茶天脉技术:小堆发酵的革命性突破

2018年2月9日上午9:00时,于巅茶茶业全国运营中心(广易茶文化广场)举行2018春季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唯一指定纪念茶——“如锦”签约仪式。巅茶茶业继2017澳门(中国)茶叶精品展唯一指定纪念茶“濠尚后,再次获得此殊荣。

图为熟茶4.0艺术智造之光

巅茶掌门人卢志明表示,巅茶茶业将继续砥砺奋进,以工匠致初心,为消费者打造有价值的,健康的,有能量的普洱茶!

这表明,巅茶十余年来潜心研发的竹筐小堆发酵工艺——天脉技术,受到了业界主流的认可并大力推介。可以预计,继2015年的古树熟茶热、2016年的小青柑热、2017年的轻发酵热之后,2018年小堆发酵熟茶将成为行业的一个热词。

小堆发酵的概念,在普洱茶界已经流行多年,许多人都在尝试小堆发酵。但这些年茶界已经形成一种顽固的共识:茶叶还是要大堆发酵的好,毕竟其是传统经典的发酵工艺。小堆发酵被视为一种营销噱头,白白浪费了古树茶之类的好原料,发酵出来的产品未必比得过传统大堆用一般的生态料来发。

这种偏见,一方面来自大家认识与接受新生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源自小堆发酵技术还有一些关键性的难题没有解决,从而拖了小堆熟茶品质的后腿。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小堆发酵的技术难题,早在2012年就被巅茶攻克,并于2013年申请国家专利,2015年获批。在2012年技术初步成熟的基础上,再经过四五年的进一步完善,一向被视为“茶界隐者”的巅茶,认为竹筐小堆熟茶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技术基础,故打算在2018年向业界系统性公布一系列竹筐发酵技术研发成果,以展示健康、卫生、环保、益生菌等多样性的人体健康价值取向,并放开技术平台,邀请有缘的各路朋友共同做大做强小堆熟茶产业。

天脉技术突破了小堆发酵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其对行业的贡献堪比1983年吴启英与云南大学微生物研究所合作。那次合作搞清楚了大堆发酵的微生物机理,从而让熟茶进入了科技时代,并由此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大堆发酵经典体系。

在某种程度上,巅茶的一小步,却是熟茶发展史上的一大步!

“小堆发酵”开启熟茶高端艺术智造时代

熟茶发展史上的一大步,指的是竹筐小堆发酵技术的成熟,有助于开启“熟茶高端艺术智造时代”。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巅茶独创的“天脉TEM技术”,其解决了小堆量(如200KG)古树茶发酵难题:

这是“一种采用竹筐发酵的普洱茶制作方法”(专利号:ZL 2013 1 0493513.6),巅茶的此项发明专利针对的仍然是传统产品。它采用竹筐发酵工艺,能够快速提高发酵温度,不接触地面,使得发酵过程避免吸收地气与湿气;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以及茶叶基质间的氧化聚合或整体的酶促作用,使茶坯体形收紧,从而实现小堆量(如200KG)的古树茶也可以进行发酵。

相对于传统的大堆发酵熟茶而言,小堆发酵一直命运多舛,因为其发酵出来的品质远不及大堆,从而被人视为还处于不成熟的实验阶段,大堆发酵拥有一套成熟的技术体系,现代熟茶的经典体系就是围绕大堆构建的。巅茶独创的“天脉”技术,解决了小堆发酵堆温难起,微生物菌群难以控制等瓶颈,从而大幅度提升了小堆熟茶的品质,比传统大堆熟茶显得更自然、细腻与健康,更能体现出茶叶本身的韵味。

大堆熟茶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适合大众品饮以及原料成本不是很高的熟茶产品。传统大堆发酵通过精细化生产以及改进与提升发酵技术,也可以做出精品熟茶,开发高端市场。但小堆发酵在高端熟茶与定制化、数控化、精细化、清洁化生产方面更具优势。

首先是高级的稀缺原料在某种程度上只适合小堆发酵。现在好的原料价格越来越高,尤其是古树茶这种稀缺资源,价高而且数量有限,其很难采用传统大堆方式,发一个10吨左右的堆子,往往一两百公斤起一个堆子,这显然要用小堆发酵技术来完成。

其次是后现代社会,除了满足基础需求的大工业生产之外,消费在升级,人们越来越追求小而美、小而精的东西,个性化定制也非常盛行。大堆虽然也能出精品,但小堆发酵更适合消费升级潮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大堆发酵以大众产品为主兼顾高端精品消费,小堆发酵专为精品而生,套用巅茶的话来说,“天脉技术系列产品,是熟茶界的LV”。

最后是因为小,可以当熟茶的艺术品来精心打磨,所以更容易慢工出细活,更容易把控品质,最具备熟茶工业4.0——智造熟茶之潜质。小堆熟茶在数控化、精细化、清洁化生产方面更具优势。这里特别要强调一下数控技术。大堆也可以搞数控技术,但其还是建立在效率优先、兼顾品质的思维上。小堆可以在品质第一的基础上来探索数控化生产,并将品质上升到产品艺术气质的高度。比如,可以把小堆熟茶当成艺术品来生产,用3D打印技术来打造熟茶艺术品!

从仓储陈化到渥堆,普洱茶后发酵技术的关键一跃

现代熟茶于上世纪70年代诞生,但其前身可以追溯到民国年间的“红汤茶”与筑茶工艺。50年代初,香港人通过洒水增温增湿来“做旧”茶叶,以达到快速转化茶叶之目的。其用毛茶来做旧,结果催生了其后的熟茶工艺,用成品茶来做旧就演变出仓储陈化技术。50年代后期,广东茶叶公司对香港人的毛茶做旧技术进行破译,在60年代初形成了广东普洱茶的发水工艺。广东发水茶工艺已经比较接近现代熟茶了。到了70年代,云南人到广东学习发水茶,并加以创造性的改进,从而最终形成了现代熟茶工艺。

熟茶的发展脉络就是:民国筑茶——香港人50年代初的“做旧”——广东60年代初的广式发水茶——云南人70年代研制出现代熟茶。

我们可以看到,熟茶的前史是从小堆开始,现代熟茶的研制实验也发过小堆,但长期以来成熟的熟茶工艺只跟大堆挂钩,小堆发酵被视为不成熟的工艺。

1939年李拂一先生在《佛海茶业概况》中,对号级“筑茶”工艺有过详细的介绍:

“土民及茶农将茶叶采下,入釜炒使凋萎,取出竹席上反复搓揉成茶,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茶。或零星担入市场售卖,或分别品质装入竹篮。入篮须得湿以少许水分,以防齑脆。竹篮四周,范以大竹蘀(俗称饭笋叶)。一人立篮外,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任其发酵,任其蒸发自行干燥。所以遵绿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此项初制之茶叶,通称为‘散茶’”。

民国筑茶,是在竹篓里堆积茶叶,竹篓所装茶叶有限,其无疑是小堆。筑茶的形态与如今的竹筐小堆发酵极为相似,都是将毛茶装在竹筐里,都是小堆子。但筑茶不能称为熟茶,只能归为生茶的较快后发酵范畴。虽然筑茶时要洒少量水(入篮须得湿以少许水分,以防齑脆),也只是起到加速生茶转化作用而已。因此,民国年间的“红汤茶”,是为期数年自然陈化的结果(从毛茶就开始洒水堆积加速自然陈化,到成品茶的自然陈化,其陈化过程较长),不是人工渥堆发酵造成的。

普洱茶作为后发酵茶类,熟茶采用人工渥堆后发酵,生茶采用自然陈化后发酵。虽然都有微生物参与后发酵进程,但熟茶是以一种最激烈的微生物形式进行后发酵,往往数个月,甚至45天就完成主要的后发酵过程(主要的后发酵进程结束后,熟茶还可以长期存放以缓慢的形式进行后发酵),而生茶即便采用最激进的湿仓方式,其主要的后发酵进程也要数年才能完成(按照港仓完整的一个入仓跟退仓流程,需要十年才能让茶叶后发酵到位),至于昆明干仓茶的后发酵进程就更缓慢了,生茶存放二三十年才进入到普洱茶的青年期。

渥堆与仓储陈化,虽然都是缘起于民国筑茶与香港人的发水做旧。但后来变成两个分支,一个是毛茶的渥堆,另一个是毛茶与成品茶的仓储陈化。其区别在于,前者是最激烈的微生物运动,在短短数个月,甚至45天之内让茶叶“成熟”(一般发到6.5成到9.5成,这样熟茶还有仓储转化空间),而后者是为期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一个比较缓慢的转化过程。

就微生物的激烈程度以及转化的快慢而言:熟茶>湿仓茶>筑茶>南方干仓茶>昆明干仓茶>西北干仓茶。

据笔者推测,民国的筑茶,其转化速度可能介于湿仓茶与干仓茶之间,因此其可以归为仓储陈化技术,而不是熟茶渥堆技术。

如果说,民国筑茶带有熟茶的一点影子,但其本质上还是转化得相对快的生茶,那么香港人在50年代初的毛茶发水做旧,已经有现代熟茶的雏形,而广东发水茶已经比较接近现代熟茶了。因为香港人与广东人研制的发水茶,已经在靠激进的微生物运动来改变茶性,以期在很短的时间内让茶叶熟化,只是在微生物控制方面还不成熟。云南人摸清了微生物参与激烈后发酵的机理,从而驯服了微生物,让其天量繁殖以加速茶叶转化,同时让益生菌大量生长,尽量减少杂菌与腐败菌,大幅度提升渥堆发酵茶叶的品质,从而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熟茶。

通过梳理普洱茶百年的后发酵发展史,为什么仓储陈化的历史远远长于渥堆发酵的历史,其原因在于,虽然仓储陈化与渥堆发酵都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但前者以较缓慢的微生物作用进行,后者以最激烈的微生物作用进行。在微生物科学介入普洱茶之前,人们往往靠经验做茶与仓储茶叶,对于激烈的微生物运动驾驭不了,从而采用缓慢的微生物后发酵作用来转化茶叶。

湿仓茶是仓储陈化的一个异数,严格来说其介于渥堆发酵与缓慢仓储陈化之间,其的微生物作用也比较激烈,因此其过程往往不可控,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茶叶霉变,虽然经过退仓能在很大程度上将霉味转化掉,但还是多多少少带有不太清爽的仓味。由此可见,湿仓茶采用的是不太成熟的激烈微生物作用,因此其带有严重的不足,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人类驾驭激烈的微生物运动之难。

在靠老师傅的经验之时代,发展出了相对简单、安全可靠、转化缓慢的微生物仓储技术,而湿仓茶、香港毛茶发水、广东毛茶发水,都属于激烈的微生物后发酵模型,在人们对微生物了解不深,很难驾驭的年代,按这些技术模型做出来的茶品多多少少带有严重的硬伤。即便现代熟茶在1975年研制成功,其品质也有较大缺陷,质量也不稳定。为做出高品质的熟茶,1983年,吴启英与云南大学微生物研究所合作,搞清楚了普洱茶发酵的机理,找到了发酵的优势菌种——黑曲霉,这才有了质量过硬、品质稳定的熟茶。也就是说,熟茶从研制成功,到真正的技术成熟,走过了十年左右(1975—1984)。

如果说,普洱茶的后发酵技术发展史,是一部从经验走向微生物科学的发展史,那么其发展脉络如下:

经验时代:民国筑茶——香港发水做旧

半科学时代(半实验时代):广东发水茶到1984年之前的云南普洱茶(这时,微生物科学实验已经介入,但不深,还是以经验为主)

科学时代(实验时代):1984年至今(1983年的普洱茶微生物发酵原理攻关,大致搞清楚了微生物的发酵规律。科学与老师傅的经验深度结合,催生了现代经典的熟茶工艺)

图为堆温显示57.12摄氏度

“难产”的小堆发酵技术

现代熟茶早在1984年已经技术成熟,为什么小堆发酵技术直到最近几年才成熟?

相比大堆发酵,民国的筑茶就是小堆生茶的自然转化;香港、广东乃至云南在最开始试制发水茶与熟茶的时候,应该也试验过小堆发酵,因为做实验用大堆成本太高,用小堆实验成本低。由此可见,小堆是仓储陈化的最原始形态,与做发水茶、熟茶的最初实验形态之一。但为什么熟茶会抛弃小堆实验,全力搞大堆发酵试制,并最终形成完善的大堆发酵工艺,而小堆发酵长期以来被归为技术不成熟,而上不了熟茶的台面?

其原因在于,按照传统技术,小堆更适合毛茶自然陈化,而用小堆渥堆发酵毛茶有个致命伤——堆温难起,以及菌群难以控制!

传统大堆空间大,有利于微生物大量繁殖,会带来堆子的温度迅速升高(微生物大量繁殖会释放热能),温度升高又让微生物繁殖得更快,由此可见堆温与微生物繁殖呈正相关关系。

而小堆空间小,微生物总量没有大堆多,造成堆温难起。温度不够,微生物繁殖速度慢,也就很难发挥激烈的微生物作用。微生物不活跃,就表明小堆发酵是不太成熟的熟茶发酵模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当年试制熟茶时,大堆、小堆都搞过,为什么最终选定大堆发酵的原因——用小堆来发,结果堆温难起,而用大堆来发,温度起得很高!

在那个年代,普洱茶(特指熟茶)是大众健康饮品,大堆子能降低发酵成本,而且发酵过程容易掌握,发酵出来品质很受市场欢迎,大家也就没有兴趣去攻克小堆发酵堆温难起之难题。

到了90年代,台湾人玩起了“文化普洱”,普洱茶开始有了投资收藏价值。这时,在市场概念上,生茶开始回归普洱茶(真正的法定回归,是2008年的国标,生茶被归为普洱茶)。生茶的高端品鉴价值与投资收藏价值被挖掘出来了,而熟茶被视为一种中低档的大众口粮茶。

在90年代,喝生茶的观念才刚兴起,熟茶的地位还大于生茶,但到了21世纪初,普洱茶在大陆兴起,画风大变,生茶开始碾压起熟茶。

邓时海先生的“藏生茶、喝熟茶、品老茶”体系,说的就是熟茶是用来喝的,没多少品鉴与收藏价值。

于是,从2003年到20013年,无疑是熟茶失落的十年,其成为粗制滥造、不卫生、品质不好的代名词。尤其是在古树茶纯料一统天下的2011年到2013年,喝熟茶被认为是一种不懂喝茶,没有品位的事!

这时连大堆熟茶都被边缘化了,大家只忙着降低熟茶的生产成本,靠价格取胜,于是这一时期熟茶粗制滥造盛行,更遑论去钻研生产成本高、要交高昂学费的小堆发酵熟茶了。

这里失落指的是,熟茶被归为中低档茶。2003年到2007年,熟茶还是非常抢手,有经验的发酵师傅非常吃香,但人们认为熟茶相比生茶虽然更有技术含量,但品饮价值不高。熟茶重新回到普洱茶的主流,并开启高端品鉴与收藏价值,是2014年以后的事,并引发了一直到现在一波接一波的熟茶热。

革命性的突破:从发烧友到小堆熟茶代表企业

历史很诡异,一方面生茶的崛起与碾压熟茶,让大家缺乏熟茶技术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又在极少数的玩家圈子里激发了探索高端熟茶的热情。既然大家把熟茶的地位贬得那么低,一些不信邪的发烧友就偏偏要做出品质足以媲美生茶的全新熟茶。

生茶的价值飙升,是源自选料的大幅度提升,以及精细化生产的结果。他们想,既然生茶可以用古树来做,为什么熟茶不可以?但古树茶没有量,价格越来越高,很难采用传统的大堆方式,自然只能用小堆来发酵熟茶。

当他们为小堆建立发酵模型时惊喜地发现,小堆量小更容易精细化生产,更容易慢工出细活。生茶初制有锅炒杀青与全程不落地的清洁化生产方式,相对于落地的大堆发酵,他们找到了全新的道具与清洁化方式。锅炒杀青是传统的普洱茶制程,他们也找到了传统的民国做茶工艺——筑茶。借鉴民国的竹箩堆积茶叶的形态,提出了竹筐小堆发酵形态。在清洁化方面,借鉴手工生茶的全程不落地工艺流程,打造了离地竹筐发酵技术。这样做,一方面让卫生程度大大提升,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杂菌与腐败菌的滋生环境,让发酵出来的茶叶品质优于传统大堆。

前文说过,在2003年之前,普洱茶是大工业化生产的产物,大堆天然具备大工业生产的气质,结果被熟茶选中,大堆发酵成为了熟茶的经典发酵模式。小堆没有大规模生产的优势,加上堆温难起,自然被大工业化的普洱茶时代所抛弃,大家也没有动力,像1983年那样对大堆熟茶的微生物发酵机理去攻关,以解决小堆熟茶堆温难起、菌群难以控制之问题。2003年之后,生茶开始碾压熟茶,传统主流熟茶界创新动力不足,更遑论去关心小堆的技术攻关问题。但2006年前后,一些非主流的发烧友对传统大工业化生产的熟茶不满意,他们想开发玩家级的非典型熟茶,结果一不小心撬开了小堆熟茶的大门。

他们开始也没有解决堆温难起的问题。微生物喜欢聚堆,大堆的空间大有助于微生物聚堆。微生物数量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相约”一起开启快速繁殖模式,从而让堆温迅速升高,堆温高了更有利于微生物大量繁殖。由此可见,堆温不够的问题表面上是堆大堆小,其实是发酵初始的微生物菌群没有聚集到足够的数量。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就可以在小堆中为微生物营造大量聚集的环境。有了这个良好的环境,微生物聚集到一定数量,就会大量繁殖。繁殖过程中,微生物会产生热量,从而让堆温迅速上升。

堆温问题解决了,微生物能大量繁殖。接下来还要解决控制菌群的问题。湿仓就是菌群控制得不太好,故被笔者归为不太成熟的后发酵模型。传统的大堆发酵较好地解决了菌群控制问题,所以成为经典的熟茶发酵模型。控制菌群的核心要点,就是让益生菌大量繁殖,而尽量减少杂菌与腐败菌,这样就能获得高品质的既健康又好喝的熟茶。

巅茶作为小堆发酵的早期探索者与代表企业,起从玩家开始,到建立科技型的规范茶企,通过十多年如一日的努力,不但解决了堆温问题,还实验出独创的控制菌群技术——半有氧发酵技术。其发酵出来的竹筐小堆熟茶,在某些方面,品质已经超越了传统大堆熟茶,代表了未来高端熟茶的一个发展方向。

随着“半有氧发酵技术”的出现,小堆发酵熟茶的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这意味着小堆发酵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

拿大堆发酵来对比,2006年可以说是大堆发酵的1973年。1973年有了试制熟茶的冲动,到了1975年大堆发酵模型试制成功,但还有许多缺陷,到了1984年终于攻克品质不稳定的难关,这标志着大堆熟茶发酵模型的成熟。那么,小堆发酵熟茶模型的技术成熟路线图如下:

2006年前后,普洱茶发烧友开始有了做小堆熟茶的冲动,并开始着手试制。

2008年,竹筐小堆发酵熟茶试制成功,但有许多缺陷,不完善。

2012年,以巅茶为代表竹筐小堆熟茶发酵模型初步成熟,解决了堆温与菌群控制问题。这无疑是大堆发酵技术攻关成功的1984,2012年是小堆熟茶技术突破性的一年。

2013年——2017年,以巅茶为代表竹筐小堆熟茶发酵模型进一步完善,提炼出“半有氧发酵”理论体系。

2018年,小堆熟茶具备了大规模商业化推广应用的基础。其将由神秘的幕后走向前台,由玩家品牌向产业化的规模品牌挺进,为普洱茶的大健康事业,做出最新贡献。竹筐小堆熟茶的创始与代表企业——巅茶,将围绕竹筐小堆发酵技术这个核心,打造全产业链服务平台,以共享经济的形式与各路有缘朋友一起,做大做强小堆熟茶产业。

“茶痴”卢志明解读天脉核心技术

巅茶掌门人卢志明是业界的一个著名“茶痴”。其告诉笔者,其原在广东的白云山制药厂从事药剂的理化分析工作(这点很重要,用理工科的思维做茶,容易打造科技型实证茶企),因企业改制而于2002年出来变成玩家型的茶商。

既然玩茶玩到痴迷,那么其追求的口感就比较尖锐,市场很难找到让其满意的茶,那就亲自去做给自己喝的茶,并在同一志趣的发烧友圈子里流通。早在2005年,其就用古树料(当年的古树料便宜,制作粗放)试做小堆熟茶。就这样开启了为期十多年的竹筐小堆熟茶探究之路。这一路痴迷地玩下来,其也由超级发烧友变成了小堆熟茶的创始与代表性企业掌门人,可谓兴趣驱动型茶企的典范!

“茶痴”卢志明认为,天脉技术发酵的竹筐发酵熟茶的核心卖点是,只有茶香,没有发酵味,茶叶喝起来非常“甘·活”!

巅茶所做熟茶之所以“甘·活”,这要归功于竹筐发酵所营造的独特的半有氧发酵模型。

竹筐发酵在机理上为半有氧参与自然条件下产生发酵,作用的指向性表现为:部分茶氨酸得以保持,多酚类适度降解,分子适度裂解(因减少了腐败类菌群参与),那么最终的出品表现为“甘·活”,大大还原了茶叶自身的本质和提高了品饮与健康的价值,所以这一发酵技艺,在熟茶的制作史上是一种突破性的提升,因无法起到过去地面发酵的“掩瑕”作用,故原料的优越性尤为重要!

巅茶“天脉”竹筐发酵技术做出来的茶,是完全保留了古树茶的滋味和内质,“天脉”工艺做出来的熟茶用的是经检测过无污染的天然山泉水进行发酵,人体是很容易吸收的,每一款的熟茶都是充满能量。

图为巅茶位于勐海县勐宋的GMP标准无尘车间,被茶界资深人士誉为“艺术茶厂”

用商盟方式,把天脉系列打造成“熟茶界的LV”

“天脉技术是工匠精神创作出来的现代工艺,后技术成熟洐发为一项专利技术,直至成为一个产品,它的成功更多的来源于痴迷和经验。”卢志明说。

《天脉的由来:因为变革》一文中写道:

2013我们定位做一款高端古树熟茶,于是天脉1号诞生了,我们之所以称之为狭小,是因为高端古熟相对于古树生茶及传统熟茶,其实真正见识过的人并不多,而真正敢用古树发酵熟茶的品牌也并不太多。这是因为利用纯料古树发酵熟茶的商业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投资量大,随着这几年茶界对山头古树的追捧,各山头古树动则上千甚至上万,而发酵熟茶为了保证堆头的起堆发酵温度需要至少几百公斤的原料,这是很大一笔资金,无实力者不可为之;

二是技术难度,传统的熟茶用的原料大多为雨水茶、谷花茶,原料便宜,容易大量收购,起堆发酵用传统地堆法比较成熟,但古树茶发酵受原料数量和投资量因素制约,一般起堆量少于1吨,从技术上来讲不容易起温,发熟发透需要相当的技术,这虽在N年前就不断有人尝试但太多以失败告终;

三是发酵周期长,传统地堆发酵需要4年以上才能去除渥堆味(泥腥味),这对于生产者推入市场无异于一只拦路虎:时间太短市场难以接受,时间太长资金周转压力太大,一般厂家都难以承担。

四是卫生洁净度,地堆发酵熟茶因为直接在地板上发酵,加以数量巨大,在翻堆过程中操作者和操作工具很容易带入杂物造成污染,在后期加工制作过程中渥堆味较难以去除。(传统地堆发酵起堆量大,容易造成外源性污染)

以上,造成了市场上对熟茶低端脏乱的不良印象。

天脉是一种高端古树熟茶的发酵技术,它主要解决了离地发酵数量少起堆难的问题,运用独一无二的竹筐发酵技术,可以更精准地控制发酵温度和微生物菌群,缩小发酵周期,减少外源污染,从而使昂贵的高端古树原料小批量发酵成为可能!而更因为其原料的珍稀,技术的复杂且难以复制,所以天脉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高贵的血统,沿着这个思路,我们也将通过用商盟的方式把天脉系列打造成“熟茶界的LV”。

文/白马非马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各个民族的饮茶习俗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民风民俗也多姿多采。而饮茶是华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的共同爱好,不论哪个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茶习俗。下面给大家带来56个民族、56种美女、56道茶,赏心悦目!

1、藏族

特色茶种:酥油茶、甜茶、奶茶、油茶羹。

在这里只要有人烟的地方,你都可以闻到飘来的酥油茶的香味。藏族人民最嗜爱酥油茶。而奶茶,是将牛奶或羊奶掺入用红茶或粗茶加热成的清茶而饮,它既有奶的甜味,又有茶的清香。

甜茶是将红茶、牛奶、白糖加在一起煮制而成的,在西藏茶史上,虽没有酥油茶那么久远,但也是藏族人民喜爱的传统饮料。

藏族美女

2、维吾尔族

特色茶种:奶茶、奶皮茶、清茶、香茶、甜茶、炒面条、茯砖茶。

茶是维吾尔族不可或缺的饮料,可以说是“不行一日无茶”。若至维吾尔族员家作客,通常由女主人用托盘向客人敬榜首碗茶。第二碗开端,则由男主人敬。斟茶时要慢慢倒入茶碗内,茶不能满碗。客人如不想再喝,可用手将碗口捂一下,便是向主人暗示:已喝好。

维吾尔族美女

3、蒙古族

特色茶种:奶茶、砖茶、盐巴茶、黑茶、咸茶。

蒙古族人酷爱喝茶,重饮(茶)轻吃(食)往往到了“一日三次茶”、“一日一顿饭”的地步。清晨,主妇们会煮上供全家整天喝的咸奶茶。蒙古族人民喜欢喝热茶,早上一边喝茶,一边吃炒米。早茶后,将其余的咸奶茶放在微火上暖着,以便随需随取。

蒙古族美女

4、回族

特色茶种:三香碗子茶、糌粑茶、三炮台茶、茯砖茶。

回族喝茶的一大特征是都喝盖碗茶,盖碗茶由茶碗、茶盖、茶托组成。有的茶盖上还绘有蓝色的斑纹或赤色的小花朵,有的还绘有绿色或黑色的阿拉伯文“清真”字样,精巧漂亮,便利经用。

回族美女

5、哈萨克族

特色茶种:酥油茶、奶茶、清真茶、米砖茶。

哈萨克族朋友习惯于一日早、中、晚三次喝奶茶,中老年还得上午和下午各增加一次。有客从远方来,主人就会迎客入帐,席地围坐。这时,好客的女主人会献上烤羊肉、馕、奶油、蜂蜜等,再端上一碗奶茶。就这样,一边谈事叙谊,一边喝茶进食,饶有风趣。

哈萨克族美女

6、壮族

特色茶种:咸油茶、打油茶、槟榔代茶。

壮族朋友喜喝咸油茶。主料茶叶,首选茶树上成长的健嫩新梢,采回后,经沸水烫一下,再沥干待用。配料有大豆、花生米、糯粑、米花之类,还配有炸鸡块、爆虾子、炒猪肝等。而与侗族人民杂居一起的苗、瑶、壮等民族,也喜爱喝打油茶。

壮族美女

7、彝族

特色茶种:烤罐茶、陈茶。

彝族朋友十分喜欢烤罐茶,该茶色泽、香味和浓度俱佳。先将茶叶放入陶制茶罐内在火上焙烤,直至茶叶烤得酥脆、略黄时,乘热将茶罐端离火源,灌人事先烤热的水少许,待罐内茶水泡沫稍息,再冲人热开水至罐满,又在火上煨煮片刻便可起罐,让茶叶沉淀一会儿,再倒出茶水即可饮用。

彝族美女

8、满族

特色茶种:红茶、盖碗茶。

满族美女

9、侗族

特色茶种:豆茶、青茶、打油茶。

侗族饮茶习俗一般包括:豆茶、打油茶等。“豆茶”象征为“吉祥如意”的“喜茶”;打油茶是侗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饮料。

侗族美女

10、黎族

特色茶种:五指山茶、芎茶、苦丁茶、五指山茶。

黎族各地区都有饮茶的习惯。五指山地区的黎族群众爱喝本地产的五指山茶,另外,野生苦丁茶也是五指山区的特产,它有散风寒,清头目,除烦渴的功效,还能降血脂、降血压,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沿海地区黎族则喜欢喝赤鸪茶。葫芦茶也是一些黎族地区人们常饮用的茶种,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赤鸪茶有降温作用,还能解酒,保睡眠。

黎族美女

11、白族

特色茶种:三道茶、烤茶、雷响茶。

居住在云南大理一带的白族兄弟,十分好客。他们敬客的“三道茶”是名闻遐迩的。所谓“三道茶”就是茶分三道,分别是苦茶、甜茶、回味茶。“一苦、二甜、三回味”蕴含着白族人民深厚的文化涵养和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与认识。

白族美女

12、傣族

特色茶种:竹筒香茶、煨茶、烧茶。

竹筒香茶是傣族人们别具风味的一种茶饮料。该茶喝起来,既有茶的醇厚高香,又有竹的浓郁清香,难怪傣族同胞,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爱喝!

傣族美女

13、瑶族

特色茶种:打油茶、滚郎茶。

瑶族喜欢打油茶,不仅自己天天饮食,而且用油茶招待宾客。油茶的统一制作方法是以老叶红茶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盐加水煮沸,多数加生姜同煮,味浓而涩,涩中带辣。

瑶族美女

14、朝鲜族

特色茶种:人参茶、三珍茶。

朝鲜族的“传统茶”不放茶叶,但可以放多种材料;不用开水冲泡,而是将原料长时间浸泡、发酵或熬制。通常加入蜂蜜或糖,成为一种强调天然和健康的甜饮。朝鲜族家庭最常喝的是大麦茶、人参茶、三珍茶。

朝鲜族美女

15、布依族

特色茶种:青茶、打油茶。

茶是布依族朋友生活中最为普遍和必不可少的饮品。他们相互往来,相互敬茶,品评茶味,说古论今,无拘无束,享受着天伦之乐。茶,成了他们之间联络、交往的纽带。

布依族

16、土家族

特色茶种:擂茶、油茶汤、打油茶。

擂茶,又名三生汤,是用生叶(指从茶树采下的新鲜茶叶)、生姜和生米仁等三种生原料经混和研碎加水后烹煮而成的汤,故而得名。茶能提神祛邪,清火明目;姜能理脾解表,去湿发汗;米仁能健脾润肺,和胃止火。所以,说擂茶不只是茶,还是治病良药。

土家族美女

17、哈尼族

特色茶种:煨酽茶、煎茶、土锅茶、竹筒茶。

土锅茶是哈尼族一种古老而方便的饮茶方法:先用大锅将山泉水烧开,然后将茶叶放入锅中煮五分钟左右,即可舀出茶汤饮用。这种茶水,汤色绿黄,温度适中,清香润喉,令人回味无穷,是哈尼人待客的一种古老习俗。

哈尼族美女

18、苗族

特色茶种:米虫茶、青茶、油茶、茶粥。

苗族朋友将茶作为寄托或表达思想感情、哲理观念的载体,并世代相袭。苗族茶俗既是苗族同胞的生活方式,也是生活理念的体现。苗族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节庆娱乐等社会交往中,可谓处处离不开茶。

苗族美女

19、景颇族

特色茶种:竹筒茶、腌茶。

云南景颇族的腌茶不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佐食。这种腌茶的制作较为繁杂,时间跨度也较大。每年春雨霏霏之季,将采摘的鲜嫩茶叶洗净,再用竹箩摊开晾干,然后再拌上食盐、辣椒,放进竹筒内,层层捣紧后,将竹筒口封起来。放置到阴凉处3个月后,便可享用。

景颇族美女

20、土族

特色茶种:年茶

茶在当地是贵重之物。敬茶,以示谢意。这种风俗被称为“格茶”,亦称“善茶”、“舍施茶”。除此之外当地还有藏茶的习俗。

土族美女

21、纳西族

特色茶种:酥油茶、盐巴茶、龙虎斗、糖茶。

龙虎斗是将茶与酒同饮的一种特殊饮茶方式,故称龙虎斗,制作方法也十分特别。饮龙虎斗茶是治疗感冒的良方,人患感冒后喝一杯,即浑身出汗,睡一觉后头不昏,人也感到精神有力。

纳西族美女

22、傈僳族

特色茶种:油盐茶、雷响茶、龙虎斗。

油盐茶是傈僳族古老而普遍的饮茶方法。先用小土陶罐在火上将茶烤焦黄,加入开水,然后放人食用油和盐,再加开水煮沸三五分钟,便将茶叶倒入茶盅,主人将茶敬送客人。这种茶汤既能解渴,又能充饥,别有风味,深受人们喜爱。

傈僳族美女

23、佤族

特色茶种:苦茶、煨茶、擂茶、铁板烧茶。

铁板烧茶与烤茶相似,饮茶方法是先用壶将水煮沸,另用一块薄铁板盛上茶叶放在火塘上烧烤,直到茶色烧烤到焦黄,散发出茶香味,再将茶倒人开水壶内煮,几分钟后即可将水倒入茶盅饮用,这种茶饮后,苦中回甜,焦中有香。

佤族美女

24、畲族

特色茶种:三碗茶、烘青茶。

有客从远方来,畲家主人都会先敬茶,一般要敬两三道,喝三道的意思是:一碗苦,两碗补,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或者第三碗。

畲族美女

25、高山族

特色茶种:酸茶、柑茶。

“酸柑茶”,台湾高山族一种民俗茶饮,饮用时,把“酸柑茶”连皮切成小片,用开水冲泡,即可饮用,加些冰糖滋味更佳。“酸柑茶”酸、甜、苦、香,涩,五味俱全,别有风味。

高山族美女美女

26、仫佬族

特色茶种:打油茶。

仫佬族美女

27、东乡族

特色茶种:三台茶、三香碗子茶。

东乡族酷爱喝茶,从茶具、茶叶、配料的搭配都要精益求精。茶具一定要选“三炮台”,“三炮台”顾名思义,即它由盖子、茶盅、掌盘三层组成。客人要来时,热情的东乡人会奉上三香茶、五香茶、八宝茶,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

东乡族美女

28、拉祜族

特色茶种:竹筒香茶、糟茶、烤茶。

拉祜族群众不论男女都喜欢喝茶。烧茶是拉祜族传统的一种饮茶法:将新梢采下的一芽五六鲜茶叶直接在明火上烘烧至焦黄再放入茶罐内煮饮;烤茶香气很足,味道浓烈,饮后精神倍增,心情愉快。 

拉祜族美女

29、水族

特色茶种:罐罐茶、打油茶。

水族美女

30、柯尔克孜族

特色茶种:茯茶、奶茶。

柯尔克孜族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掉罗勃左节等节日。过节时,男女均着新衣,并以茶水、油果等互相招待。他们的日常饮料是山羊奶和酸奶,还喜欢喝煮沸以后加奶、加盐的茯茶。

柯尔克孜族美女

31、达斡尔族

特色茶种:奶茶、荞麦粥茶、红茶。

达斡尔人的日常生活中饮茶是必不可少的,在家庭饮食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茶是达斡尔人每天早晚必饮的重要饮料,家中来客首先用茶待客,其次再用酒饭招待。达斡尔人的饮茶方式既接受了汉族的传统方式,又受到蒙古人的影响,学习了蒙古人用牛奶制奶茶饮用的方法。

达斡尔族美女

32、羌族

特色茶种:酥油茶、罐罐茶。

羌族是栖身在秦岭西部四川一带,自古有喝罐罐茶的习俗。羌族罐罐茶有面罐茶和油炒茶两种。油炒茶又称炒清茶,是羌族对待年长或地位崇高的宾客的尊贵礼遇才喝的茶。

羌族美女

33、撒拉族

特色茶种:麦茶、茯茶、奶茶、三香碗子茶。

茯茶和麦茶是撒拉族男女普遍爱喝的饮品。“麦茶”是将小麦炒成焦黄,碾碎成小颗粒,冲水加适量食盐熬煮而成,色酽如茶,清香可口,有的还配以花椒、小茴香、炒熟的苦杏仁等,调入牛奶,则香甜可口,营养丰富。

撒拉族人在饮茶时很有一番讲究:讲究茶叶鲜而不陈、色正味浓;讲究水洁而无染,泉水为上,井水次之;讲究茶具精巧雅致,古朴大方,好淡素色并雕有花草、诗句或经文。

撒拉族美女

34、锡伯族

特色茶种:奶茶、茯砖茶

锡伯族美女

35、仡佬族

特色茶种:甜茶、煨茶、打油茶。

仡家人喜食油茶,相传上千年前,仡佬先民开荒辟草求生存,饥饿难忍下采下茶尖在口中嚼细咽下暂时充饥,茶不仅无毒,并十分美味。

后来仡佬人逐步将这种野生茶变为家茶,将生食茶变为熟食茶,将泡茶变为油茶,并称“仡佬油茶”。油茶不仅味美,且风味独特,同时有着提神醒脑、健身的功效。

仡佬族美女

36、毛南族

特色茶种:青茶、煨茶、打油茶。

毛南族美女

37、布朗族

特色茶种:青竹茶、酸茶。

在布朗族朋友眼中,竹筒是一种器具,也是喝煮茶不可缺少的茶具之一。竹筒茶的是将夏天采集的茶叶炒熟后,置入竹筒内,用阔叶封口保存。

饮用时再将竹筒放在火上烘烤,直到把竹筒烤至焦黄,剖开竹筒,用开水冲泡,在浓烈的茶香中有一种竹的清香。

布朗族美女

38、塔吉克族

特色茶种:奶茶、清真茶。

塔吉克族日常饮料多习惯于饮用奶茶。塔吉克语称之为“艾提干恰伊”,是将少许红茶或砖茶加水煮沸,然后加入适量已煮熟的新鲜奶子,搅拌而成。

39、阿昌族

特色茶种:青竹茶。

阿昌族热情好客,有客来家小憩,主人要好酒好茶招待,吃饭礼让上座,如客人年轻辈分小可推辞坐边座或下方坐;遇敬酒倒茶,忌不礼让就接受。阿昌族待客有劝饭习俗,无论会喝酒、喝茶否,忌讳客人不接受。

阿昌族美女

40、怒族

特色茶种:酥油茶,盐巴茶。

盐巴茶是怒江州一带怒族较为普遍的饮茶方法。这种茶汁呈橙黄色,这样边煨边饮,一直到小陶罐中茶味消失为止。茶叶已成为怒族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每日必饮三次茶。“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动,已成为怒族的饮茶谚语。

怒族美女

41、普米族

特色茶种:青茶、酥油茶、打油茶。

普米族饮茶也像吃饭一样,每天必不可少,如果一天不喝就会坐卧不安,甚至头昏脑胀。普米族一天习惯喝三次,早晨一次,中午和晚上各一次,有的人临睡时还要喝一次。

日常饮茶的种类很多,有酥油茶、化油茶(放入熟猪油的茶)、盐茶和米花茶(放入爆米花的茶)等。惯于用牛角盛酒或竹管去吸。

普米族美女

42、乌孜别克族

特色茶种:奶茶。

奶茶是乌孜别克族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将茶水置于铜壶或铝锅内烧开,加入牛奶边煮边搅拌,待茶乳完全交融后,再加入适量食盐即成。奶茶具有驱寒、生津、止渴、化食的作用,不但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四季均可饮用。

乌孜别克族美女

43、俄罗斯族

特色茶种:奶茶、红茶。

俄罗斯族人嗜茶如命,他们认为茶叶具有舒心、提神、醒脑、养气、去闷和解忧的功效。

中国俄罗斯族美女

44、德昂族

特色茶种:砂罐茶、腌茶。

德昂族喜欢饮用砂罐茶,德昂族语“点压雨”,先用大铜壶烧开山泉水后,用小砂罐,将茶烤至焦香,取铜壶冲入开水进行煮茶。这种茶水味道十分浓烈,能及时解除渴和消除疲劳。 

德昂族美女

45、保安族

特色茶种:茯茶、沱茶、冰糖窝窝茶。

茶也是保安族人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他们冬季多喝茯茶、沱茶,夏季喝陕青茶和春尖。喝茶时再在里边加点冰糖、桂圆,俗称“冰糖窝窝茶”,沏茶多用紫铜壶。

紫铜壶的下端有一个小门洞,里面装有燃烧的木炭,他们称之为“火壶”,用火壶烧水沏茶,水总是沸腾的,他们认为用这种沸腾的水沏出的茶味道清香。

保安族美女

46、鄂温克族

特色茶种:奶茶。

鄂温克族美女

47、裕固族

特色茶种:炒面茶、甩头茶、奶茶、酥油茶、茯砖茶。

裕固族朋友有一种特殊的饮“甩头茶”的习俗。甩头茶是在砖茶汁中,加入鲜奶、炒面、酥油、食盐等佐料和茴香、姜粉等香料,开水冲入,因太烫,喝茶时,茶碗要从左至右不断转动,同时要用嘴往茶碗中有节奏地用力吹风,每吹一次需甩头或摆头,故称饮“甩头茶”或“摆头茶”。 

裕固族美女

48、京族

特色茶种:青茶、槟榔茶。

京族美女

49、塔塔尔族

特色茶种:奶茶、茯砖茶。

奶茶是塔塔尔族朋友待客的常备饮料。烧奶茶,先将茶水熬得淡淡适宜,撇去茶渣、将熟奶掺入混匀,使其沸腾,待茶乳作交融后加适量食盐即成。

饮奶茶时,把奶茶盛入碗中,稍加奶油或酥油,然后将成小片的馕泡入奶茶食用。

塔塔尔族美女

50、独龙族

特色茶种:煨茶、竹筒打油茶、独龙茶。

独龙族美女

51、珞巴族

特色茶种:酥油茶。

珞巴族和藏民不同,他们平时不怎么喝酥油茶,他们的酥油茶主要是用来敬客。平时村民饮茶,把茶砖放在茶壶里煮,煮沸后放盐,就可以饮用了。

这样的茶水其实也是做酥油茶的原料,只要将茶水倒入茶桶里,再放上一定的酥油舂打一段时间即可。

52、基诺族

特色茶种:凉拌茶、煮茶。

基诺族朋友喜爱吃凉拌茶,其实是中国古代食茶法的延续,这种原始的食茶法在基诺语中被称为“拉拔批皮”。

对于他们来说,凉拌茶不仅是茶,也是一道菜,既可招待远方客人,又是日常吃米饭时的佐菜,是其茶文化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基诺族美女

53、赫哲族

特色茶种:小米茶、青茶。

赫哲族美女

54、鄂伦春族

特色茶种:黄芪茶。

鄂伦春人喜欢喝茶,过去是喝黄芪茶,黄芪多生于草地或山坡上,每到秋季,人们就采一些花叶、根茎晒干存放起来,饮时抓一把扔进茶壶里烧开即可,其色浓味正,清香适口,不仅是饮料佳品,也是医药补品。

鄂伦春族美女

55、门巴族

特色茶种:酥油茶。

门巴族美女

56、汉族

特色茶种:乌龙茶、红茶、绿茶等,种类多,不同地区不同。

汉民族的饮茶方式,大致有品茶和喝茶之分。虽然方式有别,目的不同,但大多推崇清饮。将茶直接用滚开水冲泡,无须在茶汤中加入其它佐料,纯茶原汁原味,清饮既保持了茶的“纯粹”,也体现茶的“本色”。

100个普洱茶专有名词,赶紧收藏


1、普洱生茶


是指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叶为原料直接压成饼、沱、砖(饼茶、砖茶、沱茶)等形状的各种茶品的统称,不压制的称晒青毛茶。


2、普洱熟茶

是指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后压制成型,称为熟饼、熟沱、熟砖。渥堆发酵过程中的紧结块叫茶头。


3、乔木型茶树

有明显的主干,分枝部位高,通常树高可长至3~5米以上。


4、灌木型茶树

没有明显主干,分枝较密,多近地面处,树冠短小,通常可长至1.5~3米。


5、半乔木型茶树

在树高和分枝上都介于乔木型茶树与灌木型茶树之间。


6、野生茶树

指没有被人类栽培驯化过的茶树,存在于天然林和开发过的天然林中,与栽培茶种有亲缘关系的茶组植物。


7、台地茶

泛指最近几年或几十年由政府推广种植的茶树,多密植于较低矮平缓的茶园,茶树较矮,种植密度高,相对茶叶的产量也高。台地茶因为集中种植,可节省人工,相对较好管理,如修剪、施肥、喷药等在台地茶管理过程中很常见。


8、古树茶

普遍认为树龄在百年以上的茶树的茶叶都可称作“古树茶”,八九十年左右的称为“老台地”。


9、山头茶

以某个特定山头或村寨命名,所以也叫村寨茶,比如老班章、冰岛、昔归、易武等山头或村寨。


10、大树和小树

在普洱茶知名的山头或村寨中,当地茶农一般根据茶树的大小,也就是树的高低和主干的粗细来分为大树和小树。通常大树树龄长,鲜叶价格高;小树低矮,树龄较短,鲜叶价格自然相对便宜。大树茶和小树茶都属于山头茶,但不属于台地茶。


11、生态茶

茶树生长在良好的无污染的生态环境里,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全程控制生产过程的茶叶叫做生态茶,喝之对人体有益无害。


12、有机茶

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按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L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荒坡茶、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略)。


13、大叶种茶

是在云南特殊生态环境条件下生长繁衍的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栽培品种,分为乔木、小乔木等类型。代表性品种可以分为群体种、无性系品种两个大类。“群体种”主要是:凤庆种、勐库种、勐海种。“凤庆种”:以临沧市凤庆县为中心,主要分布在云县、永德、镇康、临沧、昌宁、保山、腾冲、龙陵、德宏等地。“勐库种”:以临沧市双江县为中心,主要分布在双江、临沧、沧源、耿马、澜沧、墨江、孟连、西蒙、景谷、景东、镇源等地。“勐海种”:以西双版纳勐海县为中心,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思茅市。云南大叶种的另一类代表性品种,以无性繁殖方式选育出来的云南大叶种的后代,主要有:云抗43号、长叶白毫;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梅、云瑰、矮丰等;云选9号、云抗37号。(中叶种茶,小叶种茶略)


14、普洱春茶

根据二十四节气立春至立夏期间所采摘加工茶为定义。春茶有“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之分。春茶具有色泽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叶底柔软厚实的优点。还有一般春茶都比较肥壮重实,毫毛较多,叶片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


15、普洱夏茶

根据二十四节气立夏后至立秋前所采摘加工茶为定义。普洱夏茶是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在二十四节气芒种至小暑期间采制的夏茶。滋味浓厚,又称“细黑条”。因夏天高温,光线照射强,茶树生长快,有利于茶叶碳代谢的进行,生成大量带苦涩味的茶多酚。一般夏茶适合制发酵茶,它有充分的茶多酚转换为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夏茶外形一般都是叶片轻飘宽大,嫩梗瘦长,对夹叶多,叶脉较粗,叶缘锯齿明显。


16、普洱秋茶

是二十四节气立秋至白露之间采摘加工的茶,云南又叫“谷花茶”、白毫纤细富光泽,叶条色微黄,内质较夏茶为佳。普洱秋茶、普洱谷花茶的汤色、滋味间于春茶和夏茶之间,香气飘扬,叶底柔软常有铜绿色。叶片轻薄瘦小,对夹叶较多,叶缘锯齿明显。


17、普洱冬茶

是在二十四节气白露以后所采制茶叶统称为冬茶,又叫“底茶”。白毫光亮,叶条枯黄少油润,多宿叶,内质滋味较淡薄。旧时很少采摘。云南除低热地区有少量采摘外,大部分茶区几乎不产冬茶。普洱冬茶茶树主要生长部位是在根部,而氨基酸的合成是在茶树根部合成后再运输到顶端。茶树经过冬眠后,内部储藏了许多营养成分;在冬、春季阳光照射弱,茶树生长缓慢,是茶叶中某些香气物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春茶具有色泽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叶底柔软厚实的优点。还有一般春茶都比较肥壮重实,毫毛较多,叶片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


18、纯料茶

只有相对的纯料,没有绝对的纯料,所以提到纯料茶一定要加个范围,比如:勐库纯料,勐库冰岛纯料,勐库冰岛百年古树纯料,勐库冰岛百年古树头春纯料等,其中目前纯料的极致认为是同一棵古茶树,同一次采摘,同一次单独制作而成的单株茶。


19、拼配茶

别称混合分配茶、分配茶、混合调制茶等,是为了维持茶叶风味与质量的稳固,而将多种茶叶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茶。普洱茶熟茶的拼配是依据茶叶各级别的品质请求,将没有平级别、没有同筛号、质量近似的茶叶按比例拼和,使没有同筛号的茶叶彼此扬长避短、调试质量、进步品质,保障货物象样及多日货物品质的绝对于稳固。


20、螃蟹脚

是一种寄生在树龄较高的乔木茶树上的寄生物。它的颜色是绿色(但采摘晒干后变成棕黄色),形状像螃蟹的脚。有股浓浓的梅子香,它含有多种有机物,营养价值很高,可做药用,用于消炎、治疗胃病、糖尿病效果较好。


21、古六大茶山

易武、倚邦、革登、莽枝、蛮砖、攸乐。


22、六大茶山(新)

布朗、巴达、南糯、南峤(勐海)、勐宋和景迈。


23、日凋

也称日光萎凋,即茶叶刚采摘下来,在阳光下晒干到一定程度。近代也有用热风萎凋的。


24、摊凉

散失鲜叶中一部分水分。在走水过程中有一些香气物质形成。


25、杀青

普洱生茶的加工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晒青毛茶多采用锅炒杀青,因大叶种含水量高,杀青时必须闷抖结合,使茶叶失水均匀,高温快速钝化酶活性,制止多酚氧化。蒸发一部分水分,利于揉捻成条。


26、揉捻

破碎茶叶细胞,保证茶汁在冲泡时充分浸出。揉捻要根据原料老嫩灵活掌握,嫩叶轻揉,时短;老叶重揉,时长。掌握揉至基本成条为宜。


27、晒干

把揉捻好的茶叶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物质。而其晒干的茶叶表面细胞孔隙最大,有利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


28、蒸压

把晒干的茶叶用蒸汽蒸湿,放在不同模具里压成形。


29、干燥

把含水量控制到能安全储藏的含水量以下,一般普洱茶要求在含水量在10%以下。


30、普洱紧茶

普洱紧茶是按照后发酵方法,有“生普洱”(即制成晒青并进而制成紧压茶后令其在自然存放中缓慢发酵陈化者,如“青饼”)和“熟普洱”(即将晒青毛茶以高温、高湿加速发酵者,如“熟饼”)之分,其品味以“生普洱”为佳。此外,“普洱茶”按照其制作阶段的不同,分为初制茶和精制茶两种;按其制作工艺不同,又分手工茶和机制茶两种。


31、普洱绿茶

普洱绿茶的品质特点为清汤绿叶,其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杀青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的酸性并便于揉捻;杀青的方法,目前有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两种。精制后的绿茶,经过再加工后,一是窨制成普洱花茶,二是制成普洱沱茶、普洱茶砖(青)、普洱饼茶(青)。


32、普洱红茶

普洱红茶制作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通过萎凋强酶的活性,使其在揉捻和发酵中茶多酚得到充分的氧化,形成特有的色、香、味,再经高温干燥破坏酶的活性,使其形成的特有品质得以固定。其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从其外形与品质分,有小种红茶、红碎茶和功夫红茶3种。


33、普洱晒红

是指用云南大叶种鲜叶作为原料,用晒红工艺制作而成的红茶。


34、普洱青茶

普洱青茶为轻发酵茶,其制作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五道工序,其特点在于做青,通过做青而达到青茶“绿叶红镶边”的特征。这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既有绿茶的甜爽,又具红茶的色、香,却无绿茶的微苦和红茶的涩味,香气清纯、汤色清亮、喉韵清爽。


35、普洱黄茶

普洱黄茶为轻发酵茶,其基本工艺近似绿茶。制作经过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四道工序。其闷黄工序,是黄茶制作的主要特点,通过揉后温坯闷黄以改变茶叶的品质,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


36、普洱黑茶

普洱黑茶为后发酵茶,采收一芽五、六叶的“普洱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个工序制作而成。制作特点是渥堆,在杀青和揉捻之后渥堆24天,使叶色变为油黑。其品质特点是叶色油黑、汤色橙黄主要用以制作紧压茶(熟)。


37、普洱白茶

普洱白茶为重萎调,轻微发酵的云南大叶种茶,其品质特点是茶的外表披上白色茸毛,色白隐绿。其制作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也不促进氧化作用,不炒、不揉,顺其自然。将鲜叶经过萎凋后,采取风干的方法进行干燥后即后。选用鲜叶,一般为一芽二叶,白茶的特征是色白如银,香气清纯、汤色淡黄,滋味甜爽。如月光白,工艺上不属于普洱茶,但很多茶商会把它归为普洱茶来卖。


38、普洱紫芽茶

紫芽茶是由于叶片长时间受紫外线照射,花青素含量过高产生的变异。芽叶一般呈紫色。普洱紫芽茶特指利用普洱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品。


39、普洱紫鹃茶

是云南大叶群体茶树品种中的一种特异品种,芽、叶、茎都是紫色,外形色泽紫黑,茶汤紫色,滋味醇厚香气特殊。普洱紫鹃茶特指利用普洱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品。


40、云南岩茶

特指以马台、邦东为核心茶区的古茶树与岩石共生的环境下按普洱茶工艺制作而成的产品。


41、普洱茶膏

由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42、渥堆

是普洱茶熟茶制作过程中的发酵工艺,也是决定熟茶品质的关键点,是指将晒青毛茶堆放成一定高度(通常在70cm左右)后洒水,上覆麻布,促进茶叶酵素作用的进行,使之在湿热作用下发酵40——50天左右,待茶叶转化到一定的程度后,再摊开来晾干。经过渥堆后的茶叶,随着渥堆程度的差异,颜色已经由绿转黄、栗红、栗黑。


43、渥堆发酵

是形成和奠定普洱熟茶特殊品质的关键工艺。普洱茶“渥堆发酵”必须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优质普洱茶最基本质量前提是:外形条索粗大肥大,完整,色泽褐红(猪肝色)或带灰白色”。就内质而言“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水浸出物含量大或等于38%”要达到“条索粗壮肥大”,“水浸出物含量大或等于38%”这两项关键性质量指标加工普洱熟茶的原料,必须是品质上乘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44、撒面

简单讲就是为使茶饼、茶砖、沱等的卖相更漂亮而在表面上撒上一层等级较高的茶叶原料;一般除了散茶,只要制成形的普洱茶多半都有撒面。


45、黑点

鲜叶在杀青过程中产生的糊片,经揉念后形成糊点碎末,亦说“黑蚂蚁”。


46、干仓普洱茶

干仓普洱茶是指长期存放于周围通风、干燥、温度适中、湿度小于80%的仓库环境里的普洱茶。这种普洱茶的陈化转变方式能最大程度保存茶叶的本质特征:条索紧结、色泽光润,茶香馥郁,汤色金黄或红浓,茶气足,带果香,生津回甘,口感厚重富层次感,经久耐泡,茶底富弹性。是专业茶仓、带抽湿设备库房以及中国西北、华北、东北等气候干燥地区的常见仓储。


47、湿仓普洱茶

湿仓普洱茶是指长期存放于周围相对封蔽、温度偏高、湿度大于80%的仓库环境里的普洱茶。这种仓储的普洱茶陈化转变速度快,但茶叶内的有效物质容易受到破坏,以致条索松散、色泽暗淡,表面发白,有陈泥或霉味,汤色酱浓,茶水薄、茶气弱,水味重,锁喉异样感明显,如退仓时间足够,口感也可以顺滑,可出现各种药香、木香,却仍不经泡,茶底偏黑或软烂,活性弱。


48、自然仓普洱茶

介于上述干仓普洱茶和湿仓普洱茶之间仓储的普洱茶称为自然仓普洱茶。是中国南方各地商家、藏家最常见的仓储。经自然仓陈放后多年的普洱茶,品相自然,乌黑柔亮,茶香明显,汤色红浓厚滑,口感顺畅,回甘生津,茶底带弹性。


49、入仓普洱茶

将茶品储存于某一仓储环境,而企图以人工方式改变自然环境,例如增湿、增温、不通风、添加药剂等等,以利茶品快速陈化,称之为“入仓普洱茶”。


50、未入仓普洱茶

储存于一般人可以长期居住之环境,没有经过人工方式控制环境,随着四季温湿度转变陈化,称之为“未入仓普洱茶”。


51、松紧度

紧压茶的松紧度会直接影响到普洱茶陈化的品质,不宜蒸压过紧。茶品蒸压得过于松散,则氧化过快,较易获得醇滑的口感,但是茶叶容易从饼面上脱落;反之,蒸压过紧,则会放缓陈化的速度,冲泡时的口感受影响。


52、匀整

紧压茶的形状匀整,指外形端正,棱角整齐,不缺少角;厚薄一致,模纹清晰,条索整齐紧结。


53、茶性

专指茶汤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54、茶气

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有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55、茶质

指茶汤入口后,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56、香气

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主要由茶叶中游离型儿茶素产生。


57、苦、涩

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触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58、回甘

指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


59、生津

指两颊、舌面、舌底、有小水泡不断的涌出。


60、收敛性

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涩是一种触觉。


61、甘韵、甜质

是甘于甜的表达方式。


62、水性

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


63、层次感

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64、立体感

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如高扬、下沉、内敛等。


65、喉韵

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燥。


66、饱满

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67、汤氲

指茶汤汤面上白色的“雾气”。


68、陈韵

经时间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茶中易感到。


69、滋味

普洱茶的滋味要醇和,爽滑,甘甜,口感舒服。回甘是指茶汤入口以后舌根有明显的回甜味。


70、烟熏味

由于在加工的过程中或是后期存放时吸收到了烟的味道,是一种缺陷,不过也有很多茶友喜欢这种火香味。


71、红茶味

茶叶鲜叶采摘后没有及时摊凉,造成部分红叶红茎,所产生的类似橙花气味。


72、水闷味

茶叶鲜叶杀青后没有及时晒干所产生的被捂过的不新鲜气味。


73、霉味

茶叶保存不好发霉所产生的气味。


74、异杂味

茶叶放在有异味的地方所吸附的其它非茶气味。


75、果酸味

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


76、酸味

在揉捻后未及时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77、水味

在储藏中产生,带有植物腐烂的气味。


78、青味

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气味。


79、锁喉

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觉不安、烦躁等。


80、唛号

1976年,为出口需要,云南省茶叶公司规范普洱茶唛号,饼茶为4位,头两位为该系列茶配方创制年份,第三位为茶料等级,第四位为茶厂编号(昆明“1”、勐海“2”、下关“3”、普洱“4”)。散茶用5位,第三、四位为茶料等级,其他同上。如7542、7536等数字。


81、内飞

指普洱紧压茶内压制的一般印有生产厂家及生产厂家徽记的一张防伪小票。


82、内票

包在绵纸内的大一点的那张。一般印有该茶的介绍、生产厂家。


83、支飞

普洱饼茶一般7饼包为一筒,12筒包为一篮。称为一支。每支外面印有唛号、重量、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的那张纸。


84、印级茶

五六十年代生产的老茶,也就是包装纸上,“茶”字以不同颜色标示,红印为第一批。


85、七子茶饼

外形扁平圆盘状,每块净重357克,每七个为一筒,每筒重2500克,故名七子饼。


86、铁饼

压制得比较厚实、坚硬的茶饼叫铁饼,和相应的“火烧饼”等同为工艺流程上的名称。


87、中茶牌

茶饼的外纸正面标志为8个“中”字围绕着“茶”字,为中国土产畜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商标。


88、大益饼

云南西双版纳勐海茶厂商标,“大”字中间有个反白色的“益”字,根据不同级别和年限分有不同颜色的商标。


89、饼茶

普洱紧压茶的一种,呈饼状。普洱茶的中级、上级品以沱茶及饼茶居多。


90、砖茶

普洱紧压茶的一种,外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普洱黄片砖。


91、沱茶

普洱紧压茶的一种,呈碗形。小金沱是沱茶的一种,时尚携带、网络最为流传,重量4克,堪称是世界最小普洱茶。


92、金瓜贡茶

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


93、千两茶

压制成大小不等的紧压条型,每条茶条重量都比较重(最小的条茶都有100斤左右),故名“千两茶”。


94、香菇紧茶

压制成香菇状的普洱茶,重量约在250克之间。


95、柱茶

压制成长柱状的普洱茶,再用竹片或荀壳包扎在外面,重量小至100克,大至千克以上。


96、老茶头

老茶头,也叫自然沱,是晒青毛茶中比较肥嫩的芽叶,果胶含量高,在熟茶的渥堆发酵过程中,自然卷曲或纠结成块,形成了茶头。


97、广云贡饼

早期除云南省外,广东省也出产少量的普洱茶,有部分所用的茶青挑选自云南省,而部分则是广东省所出产的茶青,也称之为“广东饼”。大部门广东饼的普洱茶,在60年代后都是用广东的茶青或云南茶青和广东的茶青拼配后制成饼,故名“广云贡”。


98、纪念饼

为纪念某个事件所特别制作的小批量茶叶,带有相应编号和证书,较有名气的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纪念茶。


99、普洱茶竹筒茶

云南特产名茶,是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经杀青、揉捻后装入生长一年的嫩甜竹筒内用文火烘烤制成的茶品。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同胞常饮此茶。


100、号级茶饼

又称“古董茶”,一般指清末到解放初期,也就是50年代中后期之前,私人商号出品的普洱茶。以圆茶为主,一般七饼一桶,一饼350克,外用竹罄包装,有制茶商号标志在竹罄顶面。而茶饼也不像现在有棉纸包装,内为裸饼但有张载有宣传文字和商号负责人姓名的内飞。典型代表人物:宋聘号、陈云号等。


1、普洱生茶


是指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叶为原料直接压成饼、沱、砖(饼茶、砖茶、沱茶)等形状的各种茶品的统称,不压制的称晒青毛茶。


2、普洱熟茶

是指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后压制成型,称为熟饼、熟沱、熟砖。渥堆发酵过程中的紧结块叫茶头。


3、乔木型茶树

有明显的主干,分枝部位高,通常树高可长至3~5米以上。


4、灌木型茶树

没有明显主干,分枝较密,多近地面处,树冠短小,通常可长至1.5~3米。


5、半乔木型茶树

在树高和分枝上都介于乔木型茶树与灌木型茶树之间。


6、野生茶树

指没有被人类栽培驯化过的茶树,存在于天然林和开发过的天然林中,与栽培茶种有亲缘关系的茶组植物。


7、台地茶

泛指最近几年或几十年由政府推广种植的茶树,多密植于较低矮平缓的茶园,茶树较矮,种植密度高,相对茶叶的产量也高。台地茶因为集中种植,可节省人工,相对较好管理,如修剪、施肥、喷药等在台地茶管理过程中很常见。


8、古树茶

普遍认为树龄在百年以上的茶树的茶叶都可称作“古树茶”,八九十年左右的称为“老台地”。


9、山头茶

以某个特定山头或村寨命名,所以也叫村寨茶,比如老班章、冰岛、昔归、易武等山头或村寨。


10、大树和小树

在普洱茶知名的山头或村寨中,当地茶农一般根据茶树的大小,也就是树的高低和主干的粗细来分为大树和小树。通常大树树龄长,鲜叶价格高;小树低矮,树龄较短,鲜叶价格自然相对便宜。大树茶和小树茶都属于山头茶,但不属于台地茶。


11、生态茶

茶树生长在良好的无污染的生态环境里,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全程控制生产过程的茶叶叫做生态茶,喝之对人体有益无害。


12、有机茶

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按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L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荒坡茶、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略)。


13、大叶种茶

是在云南特殊生态环境条件下生长繁衍的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栽培品种,分为乔木、小乔木等类型。代表性品种可以分为群体种、无性系品种两个大类。“群体种”主要是:凤庆种、勐库种、勐海种。“凤庆种”:以临沧市凤庆县为中心,主要分布在云县、永德、镇康、临沧、昌宁、保山、腾冲、龙陵、德宏等地。“勐库种”:以临沧市双江县为中心,主要分布在双江、临沧、沧源、耿马、澜沧、墨江、孟连、西蒙、景谷、景东、镇源等地。“勐海种”:以西双版纳勐海县为中心,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思茅市。云南大叶种的另一类代表性品种,以无性繁殖方式选育出来的云南大叶种的后代,主要有:云抗43号、长叶白毫;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梅、云瑰、矮丰等;云选9号、云抗37号。(中叶种茶,小叶种茶略)


14、普洱春茶

根据二十四节气立春至立夏期间所采摘加工茶为定义。春茶有“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之分。春茶具有色泽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叶底柔软厚实的优点。还有一般春茶都比较肥壮重实,毫毛较多,叶片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


15、普洱夏茶

根据二十四节气立夏后至立秋前所采摘加工茶为定义。普洱夏茶是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在二十四节气芒种至小暑期间采制的夏茶。滋味浓厚,又称“细黑条”。因夏天高温,光线照射强,茶树生长快,有利于茶叶碳代谢的进行,生成大量带苦涩味的茶多酚。一般夏茶适合制发酵茶,它有充分的茶多酚转换为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夏茶外形一般都是叶片轻飘宽大,嫩梗瘦长,对夹叶多,叶脉较粗,叶缘锯齿明显。


16、普洱秋茶

是二十四节气立秋至白露之间采摘加工的茶,云南又叫“谷花茶”、白毫纤细富光泽,叶条色微黄,内质较夏茶为佳。普洱秋茶、普洱谷花茶的汤色、滋味间于春茶和夏茶之间,香气飘扬,叶底柔软常有铜绿色。叶片轻薄瘦小,对夹叶较多,叶缘锯齿明显。


17、普洱冬茶

是在二十四节气白露以后所采制茶叶统称为冬茶,又叫“底茶”。白毫光亮,叶条枯黄少油润,多宿叶,内质滋味较淡薄。旧时很少采摘。云南除低热地区有少量采摘外,大部分茶区几乎不产冬茶。普洱冬茶茶树主要生长部位是在根部,而氨基酸的合成是在茶树根部合成后再运输到顶端。茶树经过冬眠后,内部储藏了许多营养成分;在冬、春季阳光照射弱,茶树生长缓慢,是茶叶中某些香气物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春茶具有色泽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叶底柔软厚实的优点。还有一般春茶都比较肥壮重实,毫毛较多,叶片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


18、纯料茶

只有相对的纯料,没有绝对的纯料,所以提到纯料茶一定要加个范围,比如:勐库纯料,勐库冰岛纯料,勐库冰岛百年古树纯料,勐库冰岛百年古树头春纯料等,其中目前纯料的极致认为是同一棵古茶树,同一次采摘,同一次单独制作而成的单株茶。


19、拼配茶

别称混合分配茶、分配茶、混合调制茶等,是为了维持茶叶风味与质量的稳固,而将多种茶叶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茶。普洱茶熟茶的拼配是依据茶叶各级别的品质请求,将没有平级别、没有同筛号、质量近似的茶叶按比例拼和,使没有同筛号的茶叶彼此扬长避短、调试质量、进步品质,保障货物象样及多日货物品质的绝对于稳固。


20、螃蟹脚

是一种寄生在树龄较高的乔木茶树上的寄生物。它的颜色是绿色(但采摘晒干后变成棕黄色),形状像螃蟹的脚。有股浓浓的梅子香,它含有多种有机物,营养价值很高,可做药用,用于消炎、治疗胃病、糖尿病效果较好。


21、古六大茶山

易武、倚邦、革登、莽枝、蛮砖、攸乐。


22、六大茶山(新)

布朗、巴达、南糯、南峤(勐海)、勐宋和景迈。


23、日凋

也称日光萎凋,即茶叶刚采摘下来,在阳光下晒干到一定程度。近代也有用热风萎凋的。


24、摊凉

散失鲜叶中一部分水分。在走水过程中有一些香气物质形成。


25、杀青

普洱生茶的加工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晒青毛茶多采用锅炒杀青,因大叶种含水量高,杀青时必须闷抖结合,使茶叶失水均匀,高温快速钝化酶活性,制止多酚氧化。蒸发一部分水分,利于揉捻成条。


26、揉捻

破碎茶叶细胞,保证茶汁在冲泡时充分浸出。揉捻要根据原料老嫩灵活掌握,嫩叶轻揉,时短;老叶重揉,时长。掌握揉至基本成条为宜。


27、晒干

把揉捻好的茶叶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物质。而其晒干的茶叶表面细胞孔隙最大,有利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


28、蒸压

把晒干的茶叶用蒸汽蒸湿,放在不同模具里压成形。


29、干燥

把含水量控制到能安全储藏的含水量以下,一般普洱茶要求在含水量在10%以下。


30、普洱紧茶

普洱紧茶是按照后发酵方法,有“生普洱”(即制成晒青并进而制成紧压茶后令其在自然存放中缓慢发酵陈化者,如“青饼”)和“熟普洱”(即将晒青毛茶以高温、高湿加速发酵者,如“熟饼”)之分,其品味以“生普洱”为佳。此外,“普洱茶”按照其制作阶段的不同,分为初制茶和精制茶两种;按其制作工艺不同,又分手工茶和机制茶两种。


31、普洱绿茶

普洱绿茶的品质特点为清汤绿叶,其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杀青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的酸性并便于揉捻;杀青的方法,目前有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两种。精制后的绿茶,经过再加工后,一是窨制成普洱花茶,二是制成普洱沱茶、普洱茶砖(青)、普洱饼茶(青)。


32、普洱红茶

普洱红茶制作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通过萎凋强酶的活性,使其在揉捻和发酵中茶多酚得到充分的氧化,形成特有的色、香、味,再经高温干燥破坏酶的活性,使其形成的特有品质得以固定。其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从其外形与品质分,有小种红茶、红碎茶和功夫红茶3种。


33、普洱晒红

是指用云南大叶种鲜叶作为原料,用晒红工艺制作而成的红茶。


34、普洱青茶

普洱青茶为轻发酵茶,其制作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五道工序,其特点在于做青,通过做青而达到青茶“绿叶红镶边”的特征。这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既有绿茶的甜爽,又具红茶的色、香,却无绿茶的微苦和红茶的涩味,香气清纯、汤色清亮、喉韵清爽。


35、普洱黄茶

普洱黄茶为轻发酵茶,其基本工艺近似绿茶。制作经过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四道工序。其闷黄工序,是黄茶制作的主要特点,通过揉后温坯闷黄以改变茶叶的品质,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


36、普洱黑茶

普洱黑茶为后发酵茶,采收一芽五、六叶的“普洱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个工序制作而成。制作特点是渥堆,在杀青和揉捻之后渥堆24天,使叶色变为油黑。其品质特点是叶色油黑、汤色橙黄主要用以制作紧压茶(熟)。


37、普洱白茶

普洱白茶为重萎调,轻微发酵的云南大叶种茶,其品质特点是茶的外表披上白色茸毛,色白隐绿。其制作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也不促进氧化作用,不炒、不揉,顺其自然。将鲜叶经过萎凋后,采取风干的方法进行干燥后即后。选用鲜叶,一般为一芽二叶,白茶的特征是色白如银,香气清纯、汤色淡黄,滋味甜爽。如月光白,工艺上不属于普洱茶,但很多茶商会把它归为普洱茶来卖。


38、普洱紫芽茶

紫芽茶是由于叶片长时间受紫外线照射,花青素含量过高产生的变异。芽叶一般呈紫色。普洱紫芽茶特指利用普洱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品。


39、普洱紫鹃茶

是云南大叶群体茶树品种中的一种特异品种,芽、叶、茎都是紫色,外形色泽紫黑,茶汤紫色,滋味醇厚香气特殊。普洱紫鹃茶特指利用普洱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品。


40、云南岩茶

特指以马台、邦东为核心茶区的古茶树与岩石共生的环境下按普洱茶工艺制作而成的产品。


41、普洱茶膏

由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42、渥堆

是普洱茶熟茶制作过程中的发酵工艺,也是决定熟茶品质的关键点,是指将晒青毛茶堆放成一定高度(通常在70cm左右)后洒水,上覆麻布,促进茶叶酵素作用的进行,使之在湿热作用下发酵40——50天左右,待茶叶转化到一定的程度后,再摊开来晾干。经过渥堆后的茶叶,随着渥堆程度的差异,颜色已经由绿转黄、栗红、栗黑。


43、渥堆发酵

是形成和奠定普洱熟茶特殊品质的关键工艺。普洱茶“渥堆发酵”必须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优质普洱茶最基本质量前提是:外形条索粗大肥大,完整,色泽褐红(猪肝色)或带灰白色”。就内质而言“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水浸出物含量大或等于38%”要达到“条索粗壮肥大”,“水浸出物含量大或等于38%”这两项关键性质量指标加工普洱熟茶的原料,必须是品质上乘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44、撒面

简单讲就是为使茶饼、茶砖、沱等的卖相更漂亮而在表面上撒上一层等级较高的茶叶原料;一般除了散茶,只要制成形的普洱茶多半都有撒面。


45、黑点

鲜叶在杀青过程中产生的糊片,经揉念后形成糊点碎末,亦说“黑蚂蚁”。


46、干仓普洱茶

干仓普洱茶是指长期存放于周围通风、干燥、温度适中、湿度小于80%的仓库环境里的普洱茶。这种普洱茶的陈化转变方式能最大程度保存茶叶的本质特征:条索紧结、色泽光润,茶香馥郁,汤色金黄或红浓,茶气足,带果香,生津回甘,口感厚重富层次感,经久耐泡,茶底富弹性。是专业茶仓、带抽湿设备库房以及中国西北、华北、东北等气候干燥地区的常见仓储。


47、湿仓普洱茶

湿仓普洱茶是指长期存放于周围相对封蔽、温度偏高、湿度大于80%的仓库环境里的普洱茶。这种仓储的普洱茶陈化转变速度快,但茶叶内的有效物质容易受到破坏,以致条索松散、色泽暗淡,表面发白,有陈泥或霉味,汤色酱浓,茶水薄、茶气弱,水味重,锁喉异样感明显,如退仓时间足够,口感也可以顺滑,可出现各种药香、木香,却仍不经泡,茶底偏黑或软烂,活性弱。


48、自然仓普洱茶

介于上述干仓普洱茶和湿仓普洱茶之间仓储的普洱茶称为自然仓普洱茶。是中国南方各地商家、藏家最常见的仓储。经自然仓陈放后多年的普洱茶,品相自然,乌黑柔亮,茶香明显,汤色红浓厚滑,口感顺畅,回甘生津,茶底带弹性。


49、入仓普洱茶

将茶品储存于某一仓储环境,而企图以人工方式改变自然环境,例如增湿、增温、不通风、添加药剂等等,以利茶品快速陈化,称之为“入仓普洱茶”。


50、未入仓普洱茶

储存于一般人可以长期居住之环境,没有经过人工方式控制环境,随着四季温湿度转变陈化,称之为“未入仓普洱茶”。


51、松紧度

紧压茶的松紧度会直接影响到普洱茶陈化的品质,不宜蒸压过紧。茶品蒸压得过于松散,则氧化过快,较易获得醇滑的口感,但是茶叶容易从饼面上脱落;反之,蒸压过紧,则会放缓陈化的速度,冲泡时的口感受影响。


52、匀整

紧压茶的形状匀整,指外形端正,棱角整齐,不缺少角;厚薄一致,模纹清晰,条索整齐紧结。


53、茶性

专指茶汤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54、茶气

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有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55、茶质

指茶汤入口后,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56、香气

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主要由茶叶中游离型儿茶素产生。


57、苦、涩

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触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58、回甘

指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


59、生津

指两颊、舌面、舌底、有小水泡不断的涌出。


60、收敛性

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涩是一种触觉。


61、甘韵、甜质

是甘于甜的表达方式。


62、水性

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


63、层次感

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64、立体感

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如高扬、下沉、内敛等。


65、喉韵

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燥。


66、饱满

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67、汤氲

指茶汤汤面上白色的“雾气”。


68、陈韵

经时间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茶中易感到。


69、滋味

普洱茶的滋味要醇和,爽滑,甘甜,口感舒服。回甘是指茶汤入口以后舌根有明显的回甜味。


70、烟熏味

由于在加工的过程中或是后期存放时吸收到了烟的味道,是一种缺陷,不过也有很多茶友喜欢这种火香味。


71、红茶味

茶叶鲜叶采摘后没有及时摊凉,造成部分红叶红茎,所产生的类似橙花气味。


72、水闷味

茶叶鲜叶杀青后没有及时晒干所产生的被捂过的不新鲜气味。


73、霉味

茶叶保存不好发霉所产生的气味。


74、异杂味

茶叶放在有异味的地方所吸附的其它非茶气味。


75、果酸味

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


76、酸味

在揉捻后未及时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77、水味

在储藏中产生,带有植物腐烂的气味。


78、青味

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气味。


79、锁喉

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觉不安、烦躁等。


80、唛号

1976年,为出口需要,云南省茶叶公司规范普洱茶唛号,饼茶为4位,头两位为该系列茶配方创制年份,第三位为茶料等级,第四位为茶厂编号(昆明“1”、勐海“2”、下关“3”、普洱“4”)。散茶用5位,第三、四位为茶料等级,其他同上。如7542、7536等数字。


81、内飞

指普洱紧压茶内压制的一般印有生产厂家及生产厂家徽记的一张防伪小票。


82、内票

包在绵纸内的大一点的那张。一般印有该茶的介绍、生产厂家。


83、支飞

普洱饼茶一般7饼包为一筒,12筒包为一篮。称为一支。每支外面印有唛号、重量、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的那张纸。


84、印级茶

五六十年代生产的老茶,也就是包装纸上,“茶”字以不同颜色标示,红印为第一批。


85、七子茶饼

外形扁平圆盘状,每块净重357克,每七个为一筒,每筒重2500克,故名七子饼。


86、铁饼

压制得比较厚实、坚硬的茶饼叫铁饼,和相应的“火烧饼”等同为工艺流程上的名称。


87、中茶牌

茶饼的外纸正面标志为8个“中”字围绕着“茶”字,为中国土产畜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商标。


88、大益饼

云南西双版纳勐海茶厂商标,“大”字中间有个反白色的“益”字,根据不同级别和年限分有不同颜色的商标。


89、饼茶

普洱紧压茶的一种,呈饼状。普洱茶的中级、上级品以沱茶及饼茶居多。


90、砖茶

普洱紧压茶的一种,外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普洱黄片砖。


91、沱茶

普洱紧压茶的一种,呈碗形。小金沱是沱茶的一种,时尚携带、网络最为流传,重量4克,堪称是世界最小普洱茶。


92、金瓜贡茶

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


93、千两茶

压制成大小不等的紧压条型,每条茶条重量都比较重(最小的条茶都有100斤左右),故名“千两茶”。


94、香菇紧茶

压制成香菇状的普洱茶,重量约在250克之间。


95、柱茶

压制成长柱状的普洱茶,再用竹片或荀壳包扎在外面,重量小至100克,大至千克以上。


96、老茶头

老茶头,也叫自然沱,是晒青毛茶中比较肥嫩的芽叶,果胶含量高,在熟茶的渥堆发酵过程中,自然卷曲或纠结成块,形成了茶头。


97、广云贡饼

早期除云南省外,广东省也出产少量的普洱茶,有部分所用的茶青挑选自云南省,而部分则是广东省所出产的茶青,也称之为“广东饼”。大部门广东饼的普洱茶,在60年代后都是用广东的茶青或云南茶青和广东的茶青拼配后制成饼,故名“广云贡”。


98、纪念饼

为纪念某个事件所特别制作的小批量茶叶,带有相应编号和证书,较有名气的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纪念茶。


99、普洱茶竹筒茶

云南特产名茶,是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经杀青、揉捻后装入生长一年的嫩甜竹筒内用文火烘烤制成的茶品。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同胞常饮此茶。


100、号级茶饼

又称“古董茶”,一般指清末到解放初期,也就是50年代中后期之前,私人商号出品的普洱茶。以圆茶为主,一般七饼一桶,一饼350克,外用竹罄包装,有制茶商号标志在竹罄顶面。而茶饼也不像现在有棉纸包装,内为裸饼但有张载有宣传文字和商号负责人姓名的内飞。典型代表人物:宋聘号、陈云号等。

图文:来源网络,如因内容、图片问题,我们会及时更正或作删除处理。

找到约10,814条结果 (用时 0.03 秒)
找到约9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找到约267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