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深入不毛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易武》专栏 | 易武与古六大茶山(下篇)

本篇为《易武》中「易武风土」章节之

「易武与古六大茶山(下篇)」的精彩内容

波澜壮阔的澜沧江,如同天上银河,古六大茶山群星闪耀,凝结着普洱茶曾经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群星之中,犹以易武与倚邦最为耀目,他们先后生辉,如同夜空中最闪亮的星辰,照透时空。

从易武看倚邦,普洱茶三百年兴衰荣辱历历在目。从牛滚塘到倚邦再到易武,三百年岁月流转,古六山的中心几多变迁,个中历程是良性竞争,也是自我进化。

三百年间 古六山几多变迁

第一个阶段的牛滚塘。元、明时期古六山早已茶园成片,明末清初,就有汉人进山买卖茶叶。这一时期,普洱茶在民间声名日隆,到康熙初年,莽枝茶山的牛滚塘成为古六山最早的茶叶集散地。

第二个阶段的倚邦。牛滚塘的风流韵事成为“改土归流”的导火索。改土归流战事结束后,经历了战火的莽枝茶山走向衰落,古六山的中心由牛滚塘迁到倚邦。

“改土归流”后,古六大茶山纳入普洱府,普洱茶登庙堂之高,成为皇室贡茶。在这场战争中平患有功的倚邦土千总曹当斋也因此成为第一任的贡茶主办官。在曹当斋主政的几十年间,茶业繁荣,民族和睦,倚邦一直保持着古六大茶山的中心地位。

第三个阶段的易武。花开两枝,曹当斋主政时期, 易武也不甘落后。数万汉人涌入茶山,拓垦种茶,“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经过了数十年的耕耘开拓,易武已经是六大茶山的绝对的中流砥柱,六大茶山,易武居其大半,是以成为六大茶山之首。

1773年曹当斋逝世后,易武土千总伍朝元承担起贡茶采办主要责任,普洱茶的中心也逐渐由倚邦转移到易武。也就是这个时期,普洱茶逐渐走向顶峰,“普洱茶名遍天下……京师尤重之”。

从易武看倚邦 从竞争到进化

三百年间,古六山的中心三易其地,既反映出普洱茶的历史演绎经过,也映射着古六山从竞争到进化的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普洱茶的风格审美逐渐成型,普洱茶行业渐趋成熟。

我们顺着古六山的历史脉络,捡拾起时代洪流中的碎片残痕,以细微的观察和大胆的畅想,试图去还原这其中的“偶然”与“必然”。

品种的优化。在攸乐最具代表性的亚诺古茶园,几棵相距不过一两米的茶树,分属小叶种、中叶种和大叶种。大中小叶种并存,这在古六山的茶园中并不少见。而曾任倚邦支书的徐辉棋老人,则认为最能代表倚邦茶的是老街周边的小叶种茶树,“一块地跟一块地,香气不一样,细腻多变”。

近年来小有名气的“猫耳朵”,如此煞是可爱的名字,得名于其叶形小巧、形似猫耳。“猫耳朵”是倚邦极具特点的小叶种,产量稀少,颇有把玩之乐,是小众玩家的新宠。

在“主流”与“非主流”之间的碰撞,易武“大叶种”成了最后的胜者。自乾隆年间易武茶山初露头角,就逐渐形成了品种上以大叶种为核心的优化改良, 流传至今的号级茶和诸多经典名品,其茶菁也几乎皆是大叶种。经过几百年的人工驯化与自然繁殖,易武绿芽茶独特的品质特点世所公认——“易武茶山的大叶种茶的茶菁,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最为优质的茶”。

在如今的普洱茶国标里(GB/T22111—2008),对普洱茶定义有着明确说明:“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釆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 成……”易武大叶种茶的优良基因传之后世,经历了主流市场的检验,也形成了当下对普洱茶品种上的基础共识。

工艺的精进。唐代之云南茶几乎谈不上工艺,“散收无釆造法”,釆制之法不得要领,是云南茶一直持续到明末的普遍状态。改土归流后,清廷将普洱列为贡茶,对普洱茶提出了更高的工艺与品质要求。

作为贡茶核心釆办地的易武,自乾隆年初便大量到此的汉人先民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在贡茶釆办的基础之上,他们管理茶园、改良品种,不断完善和提升易武茶的工艺水平。

其后的商茶时代,各大茶庄茶号“拣选细嫩茶叶” “揉造阳春细嫩白尖” “专购易武正山细嫩蕊芽”等内票文字,仍可见当时老茶号恪守品质、精益求精的制茶标准。这个时代的经典名品频出,历百年而不哀,均是易武制茶水平高超的有力佐证。

风格的成熟。“贾宝玉生日之夜,八位姑娘为宝玉做生日, 很晚没睡,荣国府女管家林之孝家的带着几位老婆子来怡红院査夜,见大家没睡,催促早睡。宝玉说:‘今日吃了面,怕停食, 所以多玩一回。’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等笑说:‘该焖些普洱茶喝。’袭人、晴雯二人忙说:‘焖了一缸女儿茶,已经喝过两碗了’……”

我们从《红楼梦》中摘选了上述章节,“怕停食”,就“该焖些普洱茶喝”。乾隆年间的曹雪芹,在对普洱茶的描述上,主要停留在它可以消食去腻的功效上。这也几乎代表着早期对普洱茶认识的一个缩影。“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 “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

这说明即使是在普洱茶已经成为贡茶的早期,对普洱茶功能性的认识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普洱茶的风格风味并未成形。

汉文化普遍以“香甜”为尚,汉人先民对茶山持续的开发与耕耘,才有了古六山逐渐形成“高香甜低苦涩”的滋味特点。而汉文化耕植最盛的易武,对普洱茶的风格审美又进行了进一 步的升华。

饱受人文熏陶的易武,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人合一的自然追求,与刚柔并济的处世哲学,无一不深深烙印在对普洱茶的风格审美之上。经历了贡茶时代和商茶时代的易武,“平衡细腻、刚柔并济”的审美风格逐渐成熟下来,普洱茶的传统风格认知也随之渐渐定格。

人为的进取。世界上有一“可怕”,是比你有才华的人,还比你努力,而作为茶产区的易武,无疑就是其中之一。

声名未盛之时,易武人已经在默默耕耘。乾隆年间“奔茶山”来到易武的汉人们,背井离乡,深入不毛,用自己的血泪与辛勤对易武茶山进行了深度开发。他们刈复老茶园,开发新茶园,如今易武诸多的原始森林中,都散落着当年茶山先民们遗留的旧址残垣。经历了数十年耕耘的易武,在产量与品质上都形成了碾压式的优势。

而后百年,扎根下来的茶山先民们在此修桥开路,建庙立馆,以舍生忘死、艰苦卓绝的姿态新辟商道。易武人用自己的锐意进取将普洱茶的版图不断扩大,使之成为世界级的饮品。这样的人文精神也流传后世, 并使易武成为普洱茶复兴时代中风云再起的起点。

时运的眷顾。古六大茶山的繁荣从一开始就并不消停,战火频生、边患侵扰时有发生。“改土归流”的战火就直接导致了莽枝茶山的衰落。19世纪中叶滇中的杜文秀起义直接阻断了倚邦经思茅北运的通道。20世纪初的多次民族冲突和攸乐人的起义,让倚邦和攸乐从此黯然无光。

其间,一方面,不时有缅匪、寮患滋扰边疆;另一方面,官员盘剥、瘟疫横生等各种天灾人祸更是加剧了茶山的苦难,六大茶山人口锐减,动荡不安。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依托于易武人的人为努力与时运眷顾。承天之佑,在从贡茶时代开始的近两百余年间,易武基本处于一个相对安定和平稳的外部环境。易武在长时间的稳 定发展中,徐徐展开贡茶时代和商茶时代的宏伟篇章,风云百年,易武之名跃然史志,取得了难以想象的成就和地位。

风物长宜放眼量,易武与古六大茶山亲如手足,也惺惺相惜。

从牛滚塘到倚邦,从倚邦到易武,古六山的变迁历程,也是普洱茶的良性发展过程。从竞争到进化,在这个全力以赴、奋发激荡的过程中,古六山不断进化与完善,推动着普洱茶的成熟进步与发展完善。同根同源,并驱争先,终将裹挟成一股不可逆转的复兴之势。 

《茶经》中为何没有云南茶区?

《茶经》中,为何没有云南茶区?这和当时的中国政治地理有很大关系。周及以前,没有国界,秦(公元前221)开始有国,云南以红河为界,分为滇东北,滇西南,滇东北入秦,滇西南称为滇越。

西汉(前109)汉朝授滇王尝羌以金印,治滇国于益州,管辖滇东北,当时红河以西称为哀牢。

东汉(公元37)哀牢并入益州,全云南进入中国版图。

三国时期,滇王雍闿孟获反叛,诸葛亮于225年5月渡泸平叛,深入不毛,平定南中,在云南置郡、置县,进行对滇西南和整个云南的实际管理。

公元572年,南朝陈国太建14年,滇西南退出云南版图,称为濮部。

隋朝云南全境脱离中国,成立多个部族各自独立的部族国群,滇东北为昆明,东爨,滇中为西爨,滇西北为白子,滇西南为濮部。

唐初(618),大唐收服了昆明、东西爨。而濮部反而分裂成金齿、茫、望、濮四部。

晚唐天宝9年(750年)乌蛮(今彝族)六诏(诏即王)之一的蒙舍诏即南诏,起兵反唐,攻陷姚州,旋即臣服土蕃(西藏),751—754年大败唐兵,将大唐逐出云南,建南诏国。都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

755年安史之乱起,南诏又乘机北取嶲州(今川西南西昌),西控缅北,边界接印度,东控黔西、南取黑齿,红河中游及今泰国南奔,筑拓东城(今昆明市)以控制东南方,俨然成为大唐西南的一个大国。779年,徙都阳苴咩城(今大理),从此,云南脱离中土。尔后,南诏灭,大理国兴,直到元(1271)胡必烈以革囊渡金沙江,云南才重归中国大一统。

按上述政治地理的变迁,从秦(前221)至唐天宝年间(770)陆羽著《茶经》时的991年中,整个云南不在中国版图的时间为51年,而主产茶区滇西南则为518年。而著茶经之前,即陆羽17岁时,南诏国已脱离中国版图,自成一国。

755—763年,安史之乱。安史之乱起之前一年,即754年,南诏已大胜立国。在陆羽面前的事实是云南已不在他的圣唐之内,而成了外国。

由此看来,陆羽没有写云南茶区,不是云南没有茶区,也不是陆羽的疏漏,而是时世限定。

来源:茶艺大师工作室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重走凉山茶马古道,聆听穿越千年的马铃声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

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

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

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

它被称作中国西南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是中国统一的历史见证,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凉山境内的“茶马古道”

有着重要的意义

是蜀地“茶马古道”与云南“茶马古道”

相连接的重要路段

并且其向西还有若干直接通往藏区的支线

区域位置凸显

▲“茶马古道”凉山段走向及文化遗存点分布概况

凉山境内的古道首推“零关道”,它是“蜀身毒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沟通四川与云南的重要交通线。“零关道”从汉源进入凉山,从北向南贯凉山而过东侧的支线则大多通往彝区,而西侧的许多支线都通往藏区。从“零关道”向西通往藏区的的支线有多条,主要的道路有四条:三垭古道、泸宁古道、润盐古道、盐木古道。

“零关道”通过凉山的具体路线为:汉源晒经关—甘洛青溪峡(道)—海棠—蓼坪—越西保安—越西城—小相岭—南箐—喜德冕山—冕宁泸沽峡—泸沽—西昌礼州—西昌城—黄联—德昌城—会理甸沙关—会理城—鱼鮓—云南境。

到明清时期

凉山的“茶马古道”呈现出更为繁荣的状态

“茶马古道”上人来人往,马站林立

直到解放后

随着公路的开通和增加

“茶马古道”慢慢地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成为历史的记忆

据初步调查,凉山境内与“茶马古道”相关的文物点多达数百处,重要的文物古迹近60处。文物点的时代从新石器时代,历商周、秦汉、唐、宋、元,直到明清,时间跨度达4000余年。类别包括古道、古遗址、古城址、古城、古镇、古街、古塔、古桥梁、古寺庙、古民居、古墓葬、古关隘、古驿站、古碉楼、古岩画、古石刻题记等。其中包含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市、县文物保护单位。

甘洛

青溪峡古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溪峡古道是川滇古道的干线,位于甘洛县坪坝乡,全长约5公里,古驿道顺河流自南向北通往汉源晒经关方向。两面山坡植被保存较好,路面石板上仍留有多处马蹄印。

越西

丁山桥及零关题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山桥及零关题记位于越西县丁山乡丁堰村。丁山桥建于明代,因马帮多年经过,桥面上留有马蹄痕。“零关”题记镌刻于清末,位于丁山桥西北的山崖上,丁山桥及“零关”石刻题记是反映零关道历史的主要见证与标志。对于研究南方丝绸之路有一定的价值。

喜德

登相营古驿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相营古驿站位于喜德县冕山镇,在川滇古道的干线上,它始建于明初,并且是目前茶马古道上保存的最为完整的古驿站之一。驿站是保证古道畅通的必须实施,对于研究古道的历史和作用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老冕山营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冕山营遗址位于喜德县冕山镇瓦厂村,四周有卵石堆砌的城墙,城有四门,现西门已毁。老冕山营遗址唐代为初裹驿,后又称桐槽站(驿)。明初为冕山堡,属宁番卫。明洪武二十七年改置冕山千户所,清雍正八年改设抚番县,后又改名为冕山分县,设守卫冕山桥千户所。

冕宁

泸沽峡

泸沽峡位于孙水河汇入安宁河的交汇处,峡谷幽深,水流湍急,两岸岩崖险峻,水中怪石嶙峋,是零关道上的重要关隘。泸沽峡南壁原有潮音寺和“西南形胜”等清代石刻题记,潮音寺早年被毁,近年重建,石刻题记犹存。

泸沽古镇及城墙遗迹

唐代川滇古道上的平乐驿即设在泸沽,泸沽一直是控扼川滇古道的一处紧要地。历史上西晋和成汉、唐与南诏吐蕃都曾在泸沽发生过的大的战事。泸沽镇及附近地区也曾发现有汉代遗址和汉井等遗物。现泸沽尚保存土筑城墙一段,为清代泸沽汛城墙。

三垭古道

冕宁三垭古道以冕宁县泸沽为起点,三垭古道全长100余公里,具体走向为:泸沽—冕宁—大桥—苏州坝—燕麦地—翻越牦牛山—九龙三垭。现沿途多有藏文石刻和卵石堆砌的建筑遗迹。

西昌

礼州古镇

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西昌礼州是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驿站之一,礼州原有城墙,现存部分城墙和一座城门,名新运门。城内明清古建筑甚多,如文昌宫与西禅寺等,街巷也保持了旧时布局。古镇附近有著名的礼州新石器时代遗址和礼州汉墓群。

明清古城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昌明清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城有四门,东曰“安定门”、西曰“宁远门”、南曰“大通门”、北曰“建平门”,现东、南、北门尚存,南门“大通门”和东门“安定门”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城内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布局。明清时期西昌古城一直是川滇道上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也是从安宁河谷通向凉山西部藏区的重要商品集散地。

东坪冶铜铸币遗址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东坪冶铜铸币遗址位于西昌市黄联关镇东坪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西汉末至东汉时期的一处官营冶铜铸币作坊的遗址,是南丝路上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官营冶铜铸币作坊,是研究南丝路商品交流活动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

德昌

王所大石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昌王所大石墓群位于德昌县王所乡,共有大石墓3座,德昌是目前大石墓保存最多的地区。根据大石墓的形制与时代的变化规律,德昌王所大石墓应该属于西汉时期。

魁星阁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德昌魁星阁又名钟鼓楼,位于德昌县德州镇,始建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迄后经过多次维修。魁星阁由台基和建于台基上的楼阁两部分组成。台基的南北拱门的上方分别镌刻有“南通蒙诏”和“北达京畿”门额。德昌地处川滇古道,是川滇古道的必经之地。

会理

粪箕湾古墓葬群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粪箕湾古墓葬群位于会理市河口乡粪箕湾,墓葬分布密集。墓葬文化面貌十分有特点,是金沙江流域的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粪箕湾所处的黎溪盆地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粪箕湾古墓葬是战国时期活动在这条古道上的某支民族的遗存,对于研究南丝路的早期开发史具有重要价值。

松坪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松坪关位于会理县城南约110公里,是唐宋元明时期四川渡金沙江进入云南的一处重要关隘,也是南方古丝绸之路出川入滇的最后一个必经驿站,至今仍然保留有部分石板铺砌的道路。此外,松坪关还保留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和碑刻等遗迹。

鱼鮓古渡口

鱼鮓渡口位于会理城南约80余公里的金沙江北岸,是古代由四川渡金沙江入滇的重要渡口。三国时诸葛亮率军南征,“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其渡口,据文史专家考证,正是会理县境内鱼鲊乡的鱼鲊渡。直到近年,古老的渡口在历经千年风雨之后,仍然发挥两岸商旅往来的重要作用。

盐源

老龙头墓葬群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老龙头墓葬群位于盐源县双河乡毛家坝杨柳塘村,墓地中墓葬分布密集,墓葬形制特点突出,老龙头墓葬群的时代约在西汉时期,其时盐源是西南夷中一支大族—笮人(又称笮都夷)的活动中心区域,推测老龙头墓葬是笮人的文化遗存。

润盐古道题记

润盐古道,因元代在今盐源置润盐州(县)而得名。“润盐古道”之名,最早见于道上石刻朱簋题记。据清《盐源县志》载:明嘉靖年间,按察司副使朱簋巡视建昌道时,曾督修打冲河(即雅砻江)索桥。事后,题下“润盐古道”四字,刻于道边石壁上。

木里

从“零关道”向西通往藏区主要有四条道路,其中泸宁古道、润盐古道、润盐古道都经过了木里,在今天,木里一些偏僻的乡与乡、村与村之间还保持着古老的马帮路,保留着马帮文化。

木里大寺

木里大寺,地处无量河中游,建于公元1656年,由喇嘛桑登绒布仿拉萨哲蚌寺的格局主持开山初建。木里大寺是康藏地区较大的黄教寺院之一,是“木里喇嘛王国”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

曲公伸臂桥

曲公伸臂桥位于木里县麦日乡曲公村,伸臂桥结构主要由墩含基、伸臂和桥面三部分组成,为双墩式伸臂桥,伸臂桥架设于河面之上,跨度不大,只在两岸架设岸墩,施工简单,依地势而建。

俄亚大村

俄亚大村处于云川两省丽江、中甸、宁蒗、稻城、木里5县的交界处、四周被重重的高山和金沙江、无量河、龙打河环绕,真正是“鸡鸣两省五县”。俄亚是个纳西族古寨,有世界罕见的蜂窝状建筑群,全村200多户人家的房屋连为一体,依山攀援,巷道蜿蜒。

远去的马帮留在了岁月的年轮

尘封的记忆是一首沧桑的歌

走茶马古道

看世间沧桑

让我们一起到凉山

找寻藏在遗迹里的故事

来源 | 凉山州博物馆 黄云松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