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皋亭山上茶园里的春茶陆续进入采摘期,随处可见茶农辛勤采茶的景象。近年来,丁兰街道将春茶产业作为当地的重点增收项目,通过邀请茶叶专家入村传授经验、开通春茶交易“绿色通道”、优化基础设施推进茶旅融合等方式实现春茶增产、茶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3月27日,茶农在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皋亭山上的茶园内采摘春茶(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江汉摄
3月27日,茶农在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皋亭山上的茶园内采摘春茶(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江汉摄
3月27日,茶农在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皋亭山上的茶园内采摘春茶(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江汉摄
3月27日,茶农在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皋亭山上的茶园内采摘春茶。新华社记者江汉摄
3月27日,茶农在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皋亭山上的茶园内采摘春茶。新华社记者江汉摄
3月27日,茶农在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皋亭山上的茶园内展示采摘的茶叶。新华社记者江汉摄
来源:新华社,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地理位置优越的南糯,很多时候都是茶友玩家们的的第一站。她隶属于勐海县格朗和乡,坐落在澜沧江下游的西岸,与隔流沙河和勐宋茶山对望,因为离214国道很近,开车从景洪到南糯山需要30分钟,从南糯山到勐海县城,只要15分钟。
这篇专题文章,我们就来聊聊南糯的茶园与历史。
超大型混生古树茶园
南糯这个名字,容易让人联想到软糯细腻,事实也确实如此,南糯茶香气高扬,口感清甜,茶汤滑口,甘韵十足。不过在傣语命名中,“南”的意思是“酱”,“糯”的意思是“笋”,南糯山一词极为盛产笋酱的竹山,在普洱茶尚未兴起之前,南糯山也确实是以笋酱而闻名的。
相传很久以前,南糯山没有名字,爱伲人在此居住,妇女们于竹林之间,挖笋制菜肴,多余部分制成“笋酱”。傣族土司到南糯山巡视,当地招待宴上的笋酱大受其喜爱,顺势提出每年进贡笋酱,村民至今仍有制笋酱的传统,从此茶和笋酱,皆为岁贡,后来傣族就把这山叫作“南糯山”,爱伲人也就跟着这么叫开了。
南糯的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南诏时期(公元745年左右),古濮人就在南糯山上种植了大量茶树,900多年前,布朗族先民受战乱迁移,爱伲人(即哈尼族雅尼支系)从墨江经景洪,渡澜沧江到达南糯山时,山上己有布朗族抛荒的茶园。数千年来,僾伲人对这些茶树加以保护、利用,并不断新植、改造,南糯山茶叶生产得到发展。至清代,已经形成了近千公顷的超大型混生古树茶园。
除了古茶树众多外,南糯山还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因为靠近交通要道,一百多年前的南糯山,还曾是云南机械制茶近代化的摇篮。
民国南糯茶叶实验场
1938年,回族巨贾白孟愚受到云南省财政厅邀请,在南糯山上召集人手,建成了云南第一座思普茶叶实验厂,该厂就是大名鼎鼎的云南省农科院茶研所前身。由于资金充裕,当时的思普茶叶厂几乎集结了国内最顶尖的茶叶人才和设备,为了高规格的起步,白孟愚还不远万里地把英国产的制茶机搬回了南糯山。
南糯山上的茶树资源当然也没有浪费,新设立的种茶场面积达1100余亩,一期种植茶树三十万株,最终存活近二十万株,在当时称得上是规模空前。得益于设备先进和品质优秀,南糯制茶厂的机制红茶和绿茶曾远销香港、缅甸、印度等多个国家,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
而现代化制,对当地人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尤其是创始人白孟愚,对茶农们非常亲切,教导时也尽心尽力,被当地尊称为“孔明老爹在世”。
1948年底,由于国内时局动荡,白孟愚被迫离开了他一手创办的南糯山茶厂,但茶厂的底子还在,树龄近百年的大茶树也还在,南糯山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950年,国家在南糯山茶叶实验场的旧址上,成立了云南省茶叶科研所,科研所附近随处可见直径在0.3米以上,树高3米至5米的大茶树,是科研人员们最好的研究对象;1951年,科研人员周鹏举在当地猎户的引领下深入南糯山原始森林,首次发现了一棵株高5.5米,直径1.38米的千年古茶树。
1954年,中国植物界大牛蔡希陶到南糯山考察时,才意识到茶树王的科研价值,之后有数波专家团抵达此地,共同进行考察认定。在多轮认定后,专家团得出保守结论,这棵茶树王的树龄在800年左右,属于栽培型茶树中的翘楚。
也正是因为这颗宝贵的茶树王,南糯山才再次进入了科研界的视野,随着慕名而来的专业学者数量增多,这所坐落在大山中的茶研所,一直没有中断与外界的交流。1954年,南糯山茶研所从山上的优质古茶树种选出南糯大叶54-20抗寒后代,这个品种就是鼎鼎有名的国家级良种——云抗10号。
南糯山的名寨与名茶
在名茶山环布的云南,南糯山也算是资历最老的那一批了,不仅保持了从古代传承下来的良好生态,而且交通十分便利,每年游客都络绎不绝。不过成名最早,不代表发展最好,南糯山的茶叶虽然品质一流,但在过去一直是优质供应商的身份,没有地域品牌知名度,算是为别人白白做嫁衣。
不过近些年来,普洱茶市场的迅猛发展,成为了南糯山新时代下的发展机遇,特别是08年后名山古树时代的到来,更是让南糯山的地位水涨船高。据统计,勐海县拥有原生态古茶园4.6万余亩,其中南糯山1.2万亩,占了近三分之一的面积,由于古茶园的分布较广,不同片区的南糯茶,口感滋味有一定区别。
南糯山村委会,下辖30个自然村,有9个自然村都有古茶树分布,如有1500亩古茶园的姑娘寨,有1200亩古茶园的竹林寨,其中半坡寨以3700亩的古茶园稳居第一,也是南糯最受追捧的名寨之一。
半坡寨是一个有着100余人口的哈尼族寨子,位于南糯山半山腰,平均海拔1400米,离景洪坝子很近,天气好时还能看到勐宋古茶山,这里有着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和平均800年树龄,上下连片的栽培型古茶园,此外还有一棵被称为“老博博玛”的800年树龄茶王树,是西双版纳州乃至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古茶区之一。
半坡寨不仅古茶树多,茶叶滋味也是一流,尤其是香气上,初嗅干茶,有股的淡雅的荷香;待茶芽苏醒后,再嗅湿茶,梅子香显现;茶汤入口时屏住呼吸,待茶汤下喉后,从鼻腔中缓慢出气,能充分感受到香含于水,果香、兰花香竞相显露,久久不散。
从茶叶内质理化指标来看,半坡寨古树茶的水浸出物为49.73%,相当不错,茶汤滋味醇厚,饱满厚实;咖啡碱含量为3.76%,明显偏高,形成了苦底;而酯型儿茶素含量为5.77%,带来涩感;游离氨基酸含量为4.07%,鲜爽不足。
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半坡寨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机质、速效钾等的含量都不错,很适合茶叶生长,不过速效磷的含量很低,仅有1.21mg/kg,为了保证茶树类黄酮物质的形成,增加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建议针对型施加速效磷。
从默默无闻的土特产山头,到专家齐聚的科研圣地,再到络绎不绝的普洱名山,在近百年的沧海桑田中,南糯山彻底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蜕变。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景迈山的所在地,是位于云南省西南边陲,普洱市与缅甸比邻的边境三县之一,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澜沧县境内有8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数占全县人口79%左右,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环境。
据景迈山布朗族的传说,景迈山上的布朗族是由1000多年前,头人帕哎冷带领部族迁徙而来。
在景迈山傣族的传说中,景迈山上的傣族是由1000多年前首领召糯腊带部族迁徙至此。
迁徙而来的民族们遇见这座云雾缭绕、山林丰茂的山峦,开始在山上种茶、种粮、建寨、放牧。
景迈山上的民族代代种茶,他们探索出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在高大乔木下种植茶树的林下茶种植技术,延续至今的便是这片澜沧江中下游地区年代最久远、种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林茶共生的古茶山。
如今,5片完整的古茶林、古茶林中的9个传统村落、以及古茶林之间的3片分隔防护森林,是当地世居民族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并与自然长期和谐共生的智慧结晶,是人类农耕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景迈山上的居民
景迈山遗产申报区包括景迈村和芒景村两个行政村。
其中景迈村包含景迈大寨、勐本、芒埂、糯干四个傣族村寨,芒景村包含芒景上寨、芒景下寨、芒洪、翁基、翁洼5个布朗族村寨。
景迈山世居民族实行部落-政府-宗教“三方协管”的社会治理体系。
20世纪50年代以前,其部落主要负责人有头人、宗教首领和政府委派的地方官员。布朗族和傣族都是由“头人”决定其部族事务,并用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观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摄影|谭春)
“头人”代代相传,能力出众者继任下一任头人。
布朗族首领帕哎冷曾在临终前留下遗训:“我要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遇到灾难死掉;要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也怕你们吃光用完;所以只给你们留下茶树,让子孙后代取用不尽”,告诉后人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茶树”。
布朗族和傣族制定了一系列乡规民约,将古茶林作为自身生命的一部分来爱护、继承和发展。
比如古茶林在早期开辟时,就在外围划定隔离带。
不能随意砍伐古茶林中的高大树木,违反者需首先在寨心向茶祖请罪,然后负责修建一段村寨道路,完工后在路旁立牌写明自己所犯错误,以警示后人。
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景迈山地区之前,当地布朗族居民信仰原始宗教,即基于万物有灵论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他们的观念中,山、水、虫、兽万物皆有神灵,有各种各样的鬼神在主宰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1950年以前,布朗族所祭拜的鬼神约有八十余个,因此有各种祭祀寨神、山神、猎神、水神、火神、 路神、雷神和祖先的活动。
“万物有灵”不仅是宗教信仰,也逐步作为一种生态伦理,使人们对自然环境和山水林草充满了敬畏。
(摄影|谭春)
景迈山世居民族每年会进行特有的茶祖祭祀。
布朗族把发现茶叶的部落首领帕哎冷、傣族把带领先民来到景迈山的部落首领召糯腊尊为茶祖予以礼祀。
祭祀期间不得下地劳动,外寨人也不得进寨。
另外,布朗族每户茶园都设一棵茶魂树作为该片古茶林的茶神予以祭祀,而傣族则祭祀茶神树。
茶祖和茶神崇拜,是景迈山独特的宗教祭祀,对景迈山古茶林景观的维系和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布朗族茶祖节,又叫山康节,一般在每年四月举行,历时4天,其间,来自布朗族和其他民族的村民们要前往芒景山茶魂台祭拜茶祖帕哎冷。
景迈山傣族尊其祖先召糯腊为茶祖,每年傣族泼水节,傣族村民在宗教头人主持下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祈求茶祖能够保护古茶林不受自然灾害,来年茶叶有好收成。
(摄影|朱运宽)
景迈山世居民族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与茶相伴,依茶为生,创造了丰富多彩且极富地域特色的茶文化,包括制茶、食茶、饮茶、品茶、用茶等文化。
茶文化使各民族在景迈山和谐相处,也促进了对茶林的共同爱护,保障了古茶林文化景观的延续。
茶叶与景迈山世居民族的生存发展密不可分。
为了表达对茶祖和茶叶的感激与敬畏之情,布朗族将茶叶这一具象实物抽象成一种“一芽两叶”的图腾符号,作为民居建筑屋顶的装饰,极具民族和地方特色。
景迈山上的民俗文化
景迈山世居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彰显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包括节庆、习俗、舞蹈、音乐、文学等。
关门节,也称“入夏节”,意为进入传授佛法的时期,是傣族、布朗族、佤族等信仰南传上部座佛教民族的共同节日,时间在每年七月中旬,一直持续到十月,这个阶段,正是农事繁忙季节。
关门节开始后,为了集中精力从事生产劳动,青年男女不得进行谈情说爱和嫁娶活动,也不能起房建房;和尚不得随便外出;拜佛的人不能远离家庭或到别家去过夜。
村民都必须投入到繁忙的生产劳动,安心生产。直到3个月后,即开门节时,人们才又恢复关门节前的一切正常活动。
开门节,也称“出夏节”,时间在每年10月,与关门节(入夏节)相对应,源于古代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
(摄影|BBL)
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表示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间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
期间,青年男女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每家还要到佛寺祭拜已故亲人。
活动结束后,要在公共场所吃一顿百家宴,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
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故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最重要的节日(新年),也是布朗族、佤族的共同节日。
它来自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浴佛节(佛诞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节日期间大家要相互泼水,把身上的邪气、晦气洗掉,还要到佛寺用茶叶等祭祀已故亲人,分享人间的太平和快乐。
泼水节的演变和发展,充分展现傣族人民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蕴含着傣族古老的宗教崇拜和祖先崇拜,表达了傣族人民对平安幸福的期望,对家人和朋友的祝福。
林间开垦 林下种植
景迈山世居民族早期在森林中定居建寨,并在村寨周边的森林中小范围种植茶树。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他们逐步认识到茶树的生长特性,尤其80% 左右的光照度最利于生长,于是他们采取了特殊的“林间开垦,林下种植”的生产技术,即在森林中片状开垦,以保障每片之间保留隔离森林以便防风防虫,每片又保留高大乔木和森林生态,确保不施肥、不用药的情况下实现茶叶的有机和可持续生产。
景迈山目前5片古茶林相互隔离,清晰反映了这种林间开垦的空间特点。
云南大叶茶树是耐荫、喜温、喜湿的作物,当光照达到80%左右时茶树达到最佳生长状态。
景迈山先民逐渐认识到茶树生长习性,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在天然林中砍除部分对茶树生长不利的乔灌木而保留一定的遮荫乔木,然后栽种茶树,养护茶林。
(摄影|盛翔)
这种古老而独特的林下种植技术使得古茶林呈现出明显的乔木层-灌木层(茶树主要分布层)-草本层的上-中-下立体群落结构。
上层主要生长茱萸、木荷、多衣、红椿、榕树等高大乔木,中层是以茶树为优势树种,同时分布有樟科、杜鹃花科等植物;下层为禾本科和蕨类、药材、野生蔬菜等草本植物。景迈山古茶林呈现出“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林”的林、茶共生景观。
林间开垦和林下种植方式,使景迈山古茶林具有与天然林十分相似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古茶林内共记录种子植物125 科、489 属、943种和变种,超过30个种的科依次为兰科、蝶形花科、大戟科、菊科和唇形科,植物科以亚热带成分为主,而植物属、种则以热带成分为主。
中国特有种214 种,占23.2%,其中云南特有种 108 种,占特有种总数的 50.5%。
种植茶树好比育人。
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的著作《园丁和木匠》中,提到过两种风格迥异的养育模式:优秀的园丁致力于创造肥沃的土壤,以涵养整个生态系统,其中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美丽,同时也具有不同的弱点和生长困难。
而在教养模式中,父母就像一个木匠,他们的工作是将这些材料塑造成最终产品,以符合最初计划。
景迈人在种茶方式上或许与艾莉森·高普尼克提到的园丁方式更能对话。
可以想象在千年之前,山上的世居民族首先是爱这座山的本来面貌,在顺应原本山川草木习性的基础上,将茶树种入;然后,相信茶树本身的力量,并以爱护生物多样性的目光看待山中万物的生长。
直到有一天,茶树能够在林中自然生长,并能够依靠自身力量每年长出新芽。
于是在景迈山的云海与沃土间、森林下,茶树与森林中的乔木、灌木、花草、动物、昆虫、微生物共生千百年,形成了一个不同物种间和谐、互惠的生态系统,造就了山野气韵独特的景迈茶香。
正是这样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生态智慧,让景迈山成为众多茶山中独一无二的一座。
景迈山的吸引力是什么?是景迈山能够让来到这里的人感受到的身心舒适,能让人回归到原始自然状态的、让人找回最本真的身心连接的能力。
是人在景迈山上可以真实感知到的自然智慧,天、地、阳光、风、雨、露,花、鸟、兽、虫、树、人彼此和谐,生生不息。
这份和谐已持续千年,背后的力量,是景迈山上的原住民族自开辟种茶时代起传承并持续活用的,启示后辈如何保护和延续种茶、人居、与自然协同发展的传统文化和智慧。
这个在中国西南边陲因原住民的传承,以及高山大河的阻隔而保留下来的,尊重自然、与自然万物协同发展的农耕文明,对于经历了封建农耕时代、资本和工业信息时代,正处于人造文明加速中的全人类,具有作为文化遗产的范本意义。
它的存在提醒着我们,生命自地球孕育,人类从自然而来。
如今,景迈山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将是一个新的开始,景迈山真正成为了一个地球村,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古茶林活态文化的典范。
撰稿|赵偲
供图|朱力(除署名外)
来源:普洱杂志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