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商南白茶多钱一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三秦楷模”张淑珍:我一生就种好这棵茶树(下)

1980年,走上商南县林业局茶叶站站长岗位的淑珍又开始忙活扩大茶叶种植规模,由人工制茶向机械化制茶的转型。茶场在她的帮助下购回制茶机械,因为那时的农村不通电,没有动力来源。


看着那一台台没有动力便如同废铁的机械,淑珍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她决定:用茶业发展基金垫付,为急需动力设备的茶厂拉回柴油机,使这些茶场迈入简单机械化生产的时代。

1982年,当她夜以继日地忙着茶叶事业时,射来一支暗箭让她猝不及防。

“张淑珍给茶厂买柴油机不要钱……违反财经纪律。”有人将一封告状信递交时任国家财政部部长王丙乾。这封诉状被批转给时任陕西省委书记安启元,安启元批示相关部门,成立6人组成的专案组。

专案组调查9个月,形成3000多页一尺多厚的调查材料,却无定论。

陕西省委又派陕西省妇联一位副主任来到商南介入此案,这位副主任一个通宵看完3000多页的调查材料,认为诉状反映的几件事情经过调查,都是张淑珍为了茶叶事业一心为公、开拓创新之举,并没有损公肥私,因而给出结论:张淑珍不仅没有问题,还应大力宣传。

污名被洗清。这一年,张淑珍被中共商洛地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计划经济时代,集体茶场生产效率很低,正在这些集体茶场吃不饱、饿不死的时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联产承包的信息让淑珍坐不住了,她立即着手走访制定集体茶场联产承包方案,出台“五定一奖”联产承包办法。

茶树种活了,茶叶制成了,产量上来了。

商南茶成为商南乃至商洛人走亲访友的伴手礼,但商南茶都是商南人买,喝的人多,买的人少。茶农们看着漫山茶树和一包包茶叶,吃饭想,睡觉想,日思夜想,怎么才能让这浸透汗水和希望的茶叶变成好看的票子。

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茶叶不允许个人经营。茶场只能将茶叶卖给县供销社,县供销社再批发给各镇村供销商店。而那时的农民靠攒点鸡蛋、挖点药材换点毛毛票子,隔三差五去供销社买2斤煤油,称点盐。买茶叶可能是富裕人家过年时节才会考虑的事情。

全国性茶叶积压滞销,茶叶降价50%—60%。

1984年,商洛地区供销社春季收购的1万多公斤茶叶,到11月了1斤也没卖出去。

供销社主任对淑珍说:“你不要发展茶叶了,种的茶叶卖给谁呢?”

是夜,淑珍在清冷的月光下行走,来到已经草枯水瘦的县河边,这条河发源于“商山四皓”之皓首甪里先生周术隐居过的双尖。

她在河石上坐下,看天上流云遮住月亮的清辉,看一溪清流在乱石杂草间跳跃……

丈夫永才来到她身边,为她披上棉衣。

“淑珍,不必焦虑,认准了的路,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只管去干就是了。”

不知是月亮移动了,还是流云散开了,月色明亮起来。

“有了种茶人,还得有卖茶人。没有卖茶人,茶树就跟漫山遍野的灌木、荆棘一样。”

“怎么卖,卖给谁?”

淑珍不用说出口,永才也能听到。

永才知道国务院下发了75号文件,允许茶叶由单渠道经营转为多渠道经营。

“要卖,就要有公司带动,走市场化的路子。但是,这条路是新路子,需要胆量和勇气。还得你去干,带着大家干。退一万步说,你下海去,工资没有了,还有我,我有工资啊。咱俩都是苦日子过来的,要是图富裕安稳,当年咱们也不来这里了。”

自大学毕业时放弃留省城的机会之后,为了淑珍和她的茶树,永才又两次放弃去省城工作的机会。

深邃的夜空开始清透,长庚星渐渐隐去,启明星灿然升起。

1985年,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宣告成立。

11年后,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桂冠加身,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文明示范单位”“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科技推广先进单位”。

1989年,为“南茶北移”拼搏30个寒来暑往,茶树茁壮了,淑珍却病倒了,被诊断为右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她淡定地要求手术,“手术成功,我继续为人民务茶;失败了,就算是医学上的一次临床试验,为后人造福。”

时任陕西省委书记委托省委组织部部长亲自到医院探望,过问治疗方案。

她再次不负众望,1991年,茶树吐绿时,刚做完第二次化疗的她又回到了茶园里,查看春茶采制准备情况。

当她怀着浴火重生的心情,再次开始拼搏时。永才又病倒了,确诊为“肝癌晚期”。

1994年7月1日,党的生日之际,永才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留下遗嘱,并从微薄的收入中取出1000元钱,作为最后一次党费,交给商南县林特局党支部,199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为其颁发了党费收据。

永才在遗嘱中说,“我用自己的一生向我妻张淑珍深深地表示敬意,她在发展商南茶方面,有突出贡献,希望能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善待,一个科技工作者能做到这一步,是极为不易的。”

她一生的伴侣,她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走了。

她一个人,要继续走下去,为了她爱的,和爱她的人,为了当初的梦想。

2004年,67岁的她为南茶北移拼搏了46个年头,她依然牢记种茶伊始时县委宋书记送给她的“求是、创新”四个字。她不断研制新品种,继“商南泉茗”“商南仙茗”之后,看着漫山茶树在春季采摘过后,夏秋冬三季都陷入枯寂之中,她又动起了心思:如何将茶叶生产由一季变为三季,茶农收入由一成变三成?

于是,她又向半发酵名茶“铁观音”“乌龙茶”迈进。依然是冬寒酷暑都奈何不了她……

张淑珍被授予“中国改革功勋”荣誉称号,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古汉杯”全国十大扶贫状元,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她获得县级以上表彰奖励130多项,国家级奖励和荣誉称号十几项。

2022年8月19日,中共陕西省委号召,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和各行各业要向“三秦楷模”张淑珍、禚振西同志和米脂县高西沟村党支部学习。学习他们对党忠诚、坚守信念的政治本色……学习他们心系群众、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

面对金灿灿的奖章、奖杯,她说:“农民富裕,是最高的奖赏。”

青青茶山一幅画

2014年五一节,77岁高龄的她带着人员前往信阳考察学习红茶制作方法,在一家酒店摔了一跤,腰部骨折。孩子埋怨她为什么五一节不好好待家里,偏偏选人多车多时出差。她说:“节假日不收过路费嘛!”此言一出,惊呆身边的亲友和医护人员。

这样一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拥有数千万有形资产和无法估量的无形资产的茶叶站长,茶叶领军人物,也会在乎那几百元的过路费?

是的,你没看她几十年来一直是齐耳短发,不费心思不费钱,衣服永远是最简单的上衣和长裤,常年与茶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对吃穿没有任何讲究和要求。

她只讲究茶。

商南乌龙茶、商南铁观音、商南玉观音相继面世,茶农收入成倍增长。她仍未满足,又引进并制成白茶、茯砖黑茶。直到今天,中国茶叶家族中的“青、绿、红、白、黑、黄”六色茶叶,商南都有了。

商南,这个藏在秦岭深山一隅的小县,因为茶叶而知名,成为中国茶叶百强县。

2000年,经淑珍提议,商南举办了茶叶节。

茶叶种植成功,给后来的执政者以信心和启示。

商南又成功开发了金丝峡景区。

2006年,商南举办第二届旅游茶叶节……

商南县委县政府在县城打造了茶艺街。如今,这条积淀着茶文化、300多米长的街道上,除了茶叶联营公司,分布着18家茶叶经营户和铺面。

全县大大小小的茶叶公司几十家,大多都有自己的茶叶种植基地,加工厂和销售点,许多已进驻西安。

春季,村里的姑娘们在茶山上、茶田里穿梭采茶;游客们慕名而来,在一个个茶室里品着茗茶,赏着茶艺。

茶农们纷纷拆掉旧居,盖了楼房,开着汽车出去联系业务。茶余饭后,闲暇之时,坐在古朴的茶海边,三五好友,品一品茶。你不管去哪家,必是先奉上一杯清茶。

商南因为茶叶富裕了,热闹了,漂亮了,曾经的“张站长”哪里去了?

在县城西南边,群山环绕着一座安静房屋,门口挂着“茶叶研究所”的牌子。淑珍安静地待在这里,案几上是茶具,柜子里是全国各地的各种珍奇名茶,她看着、品着、思考着……

双龙茶业的红霞来了,一声“张姨”,亲切自然。红霞的父亲是张淑珍南茶北移时的三员大将之一,建起了清泉茶厂,她的茶树都长在石崖缝里,她将自己的茶取名“崖茶”。

淑珍边沏茶边关切地问红霞,现在还有多少红茶,然后掏出电话,给另外一个经营户打电话:“小娟,你不是想买红茶吗,双龙的红霞这儿有红茶。”然后又对红霞说,“你下周一把你的红茶带一点来,我看看。”

红霞说自己还有一些陈茶,打算制成茯砖。淑珍说:“你考虑好,如果要制,我给泾阳那边联系,你们合作。”


红霞还告诉张姨,她打算送儿子到四川去学茶艺。

试马镇的一个茶农来了,“站长,我新引进的茶树今年怎么生虫了?”淑珍已经卸去茶叶站站长职务,但叫了几十年的“站长”,大家都习惯了。

淑珍说,“别着急,改天我去看看生的是啥虫,千万不要打农药。”

说着,淑珍从冰柜里取出一小包“东方美人”茶,介绍说:“这个茶,专门是让虫子吃过的……我们商南茶就珍贵在不打农药、不施化肥。”

金丝峡景区的负责人来了,福建的茶商来了……

淑珍又取出一袋茶,介绍说,这是你们福建的茶,让我们商南人尝一尝,你再尝尝我们商南仙茗,看看有什么不同。

“商南昼夜温差大,茶叶回味甘甜。叶片厚,耐泡,但成形没有南方茶好……”

茶几上的茶海里,一排玻璃杯都贴着小小的号码,哪个杯子沏哪种茶,都有讲究,她熟练地取茶、冲泡、倒茶、奉茶,再换茶,再沏……一叶一世界,一世一生的纷繁都在这一沏一泡中清透了、轻盈了、融合了……

来源|陕西学习平台,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张淑珍的茶树人生

我国的茶叶大多产自南方,处于北纬33°线上的商南,历史上并不产茶。共产党员张淑珍,大学毕业后扎根秦岭山区,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致力于南茶北移工作,成功让茶树在商南生根发芽,并通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让商南茶香飘四方,带动当地贫困群众依靠茶业走向富裕,成为商南茶的“常青树”。

扎根

1961年春,二十多岁的张淑珍即将从西北农学院毕业,这位来自河南省太康县的姑娘,在陕西历经几年的学习后,已经适应了大西北的生活。在她的心里,默默对于中华民族的父亲山秦岭产生了一颗敬畏之心。


张淑珍在茶园指导采茶

毕业分配时,她和恋人焦永才都有机会留在西安工作,不过焦永才却选择了大家都嫌条件艰苦而不愿意去的商洛。“你不是说打起背包走天下,哪儿需要哪安家,最艰苦的地方最需要人,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所学来改变它。”“祖国的山河无处不娇,关键在她的儿女如何去打扮她?”在焦永才的影响下,他们选择了偏远的陕南山区商南。

初夏,他们从秦岭北麓乘坐一辆拖拉机,经蓝关、穿秦岭、过武关,在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的山路上整整颠簸了一天半,才来到他们将要工作的地方。


张淑珍和爱人焦永才年轻时的合影

商南地处秦岭腹地,山大沟深,土地贫瘠,过去当地群众经常用“九山半水半分田”来形容。在县里报到后,张淑珍被派遣到县农林综合站工作,而这里的条件比她想象的还要艰苦。单位安排她的第一项任务便是下乡搞林业普查,所到之处,乡亲一盘腌菜要吃几天,浆粑糊汤是招待客人的稀罕饭,这种极度贫穷的现状噬咬着张淑珍的心。不到一年,她褪去了大学生的模样,完全融入了当地的农村生活。在最艰苦的那段日子,张淑珍与焦永才举办了简单的婚礼,在商南安了家,扎下了根。

怎样才能让乡亲们解决温饱呢?既然土地少,那能不能在荒山上做点文章,张淑珍想到了引种,如果能引进一种经济苗木落根商南,把荒山变成金山、银山、宝山。这对改变乡亲们的贫困状况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一天普查回来,她将这个想法大胆地告诉了站领导。

很快,站里专门划分了一亩地让她做引种试验。刚开始,一切都很茫然,也不知道哪些经济树木能在商南生长,她就不断地尝试南树北移、北树南移。从1962年起,她栽种过桉树、油茶、文冠果等,但效果均不理想。

一次,县领导梅光华来站上调研,听说张淑珍在引种经济林木,便问她:“我在安康打游击时看到山坡有很多茶树,老百姓年年采茶卖,收入提高了不少,不知道茶树在商南能不能种植?”

梅光华的话让张淑珍眼前一亮,她决定试一试,并找来一本《茶树栽培学》开始了解技术要点。

春节过后,梅光华到安康开会,就用樟木箱子带回来200株茶苗交给张淑珍。看到这些茶树苗,张淑珍如获至宝,她小心翼翼地将茶苗栽进翻了好几次的试验田里,每天都悉心照料,希望茶苗能很快冒出新绿。然而,200株茶苗竟然无一株成活。

第一次失败了,张淑珍没有气馁。随后,她又托人买了300多株茶苗栽在西岗上。不料那年赶上大旱,也无一株成活。1964年,她又将700余株茶苗栽到捉马沟,茶苗不久也是整片整片地枯死了……。就这样,反复换地方栽种,茶苗反复枯死。她种茶的希望,也是一次次破灭。

“照书移栽,这咋都活不了呢?”历经屡次茶苗引种失败的张淑珍感到很是困惑。

是不是气候的问题?一段时间,她反复到气象局查阅了历史上有记录的气象资料,对当地的最低温度及持续时间、小气候条件等进行了一次全面地了解。然而,记载的数值均没有超出教科书标注的范围。

一次张淑珍到水沟乡普查,意外地在一家坟园里发现了几株野茶树。“既然生长着野茶树,说明这里种茶还是有希望的。”这个发现让她欣喜的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移栽不行,不妨直接播种试试!”丈夫焦永才建议她换个思路。

当年,她托人买了10斤茶籽,一颗一颗播在苗圃,并小心地在上面覆上一层薄土。白天她经常去地里转转,生怕鸟儿啄走茶籽,晚上她给地表上面盖上一层稻草,生怕茶籽被冻着。在她的精心呵护下,几十天后,疏松的苗圃地里萌出了一棵棵幼苗。“看到茶苗像娃娃一样探出头来,我的眼泪瞬间脱眶而出,真是激动。”2022年10月,谈起半个世纪前的一幕,张淑珍仍历历在目。

萌出土的茶苗对于张淑珍来说,就像是自己的娃娃。她每天早起晚归,到苗圃除草、松土、施肥,详细记录着每天的温度、湿度、光照。在她的悉心呵护下,这些茶苗将根深扎于土,茁壮成长。几年后,也就是1970年春,一丛丛茶树可以采茶青了。

清明前夕,看着茶树枝头冒出的一片片鲜嫩的叶子,张淑珍激动得几个晚上都难以合眼。天刚蒙蒙亮,她就背着筐子来到茶园,趁着晨曦的露珠,小心翼翼地用拇指和食指将一芽两叶掰断下来,生怕弄疼了它。张淑珍说:“采茶时不能用指甲摘茶青,那样会留下很深的颜色,会影响茶叶的品相,也会影响茶汤的味道。”

“明前茶”采回来后,张淑珍借用农民的土灶、炭火和铁锅,开始炒茶,由于担心头发会掉进茶叶里,她做茶时还专门裹上头巾。入锅杀青,出锅揉捻,晾晒烘干,最后又入锅翻炒、提香。对照着教科书,就这样成功制成了3.8斤茶叶。


张淑珍在茶园指导采茶

“那是我第一次制茶,茶叶喝起来有股‘青草味’,苦涩得很,但我的心里比吃了蜂蜜还甜,那一抹特殊的滋味,令我入口难忘。”张淑珍说道。

她满心欢喜地将这些茶叶分成均匀的30多份,用纸包好送到县上。而就是这30多包茶叶,佐证了茶树在商南扎根的艰辛。

发芽

商南也出茶叶了。这则消息在当时的县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张淑珍在茶园

1970年,省上组织全省茶叶技术干部到浙江绍兴上旺大队的500亩茶园进行参观考察,此行给张淑珍的启发很大,她开始思摸着如何进行规模性试验。

1972年,县上派她去参加全国茶叶现场会,在湖南长沙桃江县茶园基地参观考察后,进一步坚定了她搞规模试验的信心。那次回来后,茶叶在县上的支持下开始进行推广种植,张淑珍被确定为该项工作的技术负责人。“试验不等于成功,当时领导把这项任务交给我的时候,心里既激动却又感到不安,激动的是自己即将开始实现自己的愿望,不安的是不知前方的路究竟是否顺利,万一有啥问题,自己将如何面对党和政府?”2023年2月,张淑珍在和记者交谈时回想起当年的情景。

在县上的大力推动下,县城周边的几个人民公社很快行动了起来,而张淑珍则每天奔波于各个公社的生产大队,教大伙儿如何起垄、播种、施肥、管理幼苗。当年冬季,县上组织2万名劳力上山开辟了1万多亩茶园,并成立36个茶场。次年春季,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


张淑珍在茶园采茶

然而,一株幼苗要长成参天大树,注定要经历一轮又一轮风霜雨雪的洗礼,事情也果真同张淑珍所担心的一样。到了第三年,长得好好的茶树苗突然出现大面积枯萎、死亡,之前播种的茶苗,存活下来的不足三分之一。

目睹成片枯死的茶树苗,有人说“南茶北移”就是劳民伤财,有人说张淑珍不讲科学瞎折腾。一时间,各种流言蜚语迅速在县里传开。

“各个生产大队组织了那么多的劳力,占用了那么多的坡地,费了几年的工夫,这苗子说没就没啦,当时思想上的压力很大,面对大家的质疑我一时半会也答不上来,因为还没有找到苗子枯死的具体原因。”一片质疑声中,张淑珍没有选择退缩,她在想为什么有的茶苗没有枯死呢?“一个地方,它的气候是相同的,有的枯死了有的却好好的,我就琢磨着会不会是土壤在作怪呢?”

一个晴天,她叫上同事一起拿着?头和铁锨,连续跑了几个生产大队,在每个地方的茶园分别挖了不同的土,枯死茶苗根部的土装在一个袋子,成活茶苗根部的土装在一个袋子。然后带着这些土,再次翻越秦岭来到省城西安,请大学的老师给帮忙化验。

几天后,结果出来了,影响茶树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土壤酸碱度问题。

原来,商南土壤种类多,成土母质极为复杂,一道梁、一面坡上的土壤厚度和品质都不尽相同。而茶树是嫌钙植物,土壤中石灰质含量过大,它就无法成活。

“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我再次流出了泪水,是激动,是辛酸,是感激,还是高兴,自己都说不清楚,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次年,县上同意了她新提出的“避钙就酸”的茶园发展思路,一改过去连山连坡大面积种植的路子,而是顺应“鸡窝子”特点,宜茶则茶、宜林则林、林茶相伴、适者生存。

“一过春节,我就和几个同事反复在各个生产队跑,主要的工作就是检测土壤的酸碱度,凡是有高钙物的坡地,就叮嘱大伙儿绕开,凡有麻骨石土的坡地,就叮嘱大伙儿合理密植,几个月就忙这一件事。”那段时间,西北大学和省植物研究所的教授,一见到张淑珍,就知道她又是来化验土壤了。


张淑珍在茶园查看茶叶

那年,大伙儿重新播种的茶园相继萌发出新芽。1976年,商南县全县播种茶园面积超过2万亩。

然而,接下来事情也并不是一帆风顺。1976年11月,商南县遭遇了历史上少有的低温天气,当年新种植的茶苗几乎全被冻死。看到原本精精神神的茶苗,一下子耷拉着脑袋,张淑珍手握着茶苗,两眼泛着泪花,心疼地坐在茶园里一声不吭。

已经借调到省城工作的焦永才听说爱人整天没精打采,便回来安慰她要相信自己,不要因为一次极端天气的影响而灰心。看到张淑珍想像茶树一样决心要扎根商南,焦永才就再也没有回到省城,而是选择在商南留下来继续陪伴爱人工作。正是由于爱人焦永才对她长久地默默支持,才造就了她与茶叶的一生情缘。

次年春,张淑珍和大伙儿又重新补种了茶苗,而那次低温之后商南再没有出现类似的极端天气。短短几年工夫,商南便建成36个茶场。当时,一盆茶叶鲜叶能换一袋面,茶叶有了收益,大伙儿种茶的积极性也逐渐热了起来。

1979年,张淑珍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天,她庄重地在笔记本的第一页写下了“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并在内心萌发出誓将一生奉献给商南茶业的坚定信心。

飘香

茶树的栽种仅仅是茶业发展的第一步,要想产出真正的好茶叶,制茶环节相当重要。在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这六大茶类中,每类都有其不同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领。


张淑珍在茶园

那时初生的商南茶,既没有传统的制茶经验,也没有现代制茶技术的普及,单就杀青这一关,就很难跨越。刚开始,炒制出的茶叶青草味总是很浓,口味也不是很好。如何突破制茶的技术屏障,让商南茶能为大众所接受并能够走向市场,成为摆在张淑珍面前的又一道关口。

“我们先从绿茶制作工艺入手,抽调了一批技术人员组成试制小组,从杀青到揉捻,再从揉捻到干燥,三道工序一次次反复地试验,每制一包都对锅温和杀青的时间做了详细的记录,然后再泡上一杯,逐个进行比较。”一天下来,张淑珍的10个手指头常常被烫起“亮泡”。

“后来我们就发现杀青是制茶的关键,茶叶口感好不好关键在杀青,而杀青一方面是要控制好锅温,另一方面就是要控制好时间,时间长了也不行,时间短了也不行。”

十次、一百次,一千次,……仅仅杀青这一个环节,她反反复复尝试,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终于找到了适合商南茶的杀青手艺。而一番苦功也终于研制出韵味久长、浓香回溢的商南名茶——商南泉茗,并在中国西部名优茶促进会上获得“陆羽杯”大奖。

1980年,张淑珍走上商南县林业局茶叶站站长岗位,作为全县茶业的领头人,她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时值改革开放初期,茶叶的销售还延续着计划经济的老路子。供销社茶叶卖得好,茶农得到的利润却不多,茶叶卖不动,供销社就没有了收购的积极性。

1984年,商洛地区供销社春季收购了20000斤商南茶叶,到冬季还积压在库中。茶叶价格走低,茶农挣不到钱,很多人开始打起了退堂鼓。这一切让张淑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来,张淑珍找到供销社,折价回购了积压的20000斤茶叶,带着全站职工,用报纸卷装成筒,走街串巷卖茶。不料,两个星期茶叶就全部卖出了,除了上缴国家600元税金外,站里还净赚了5000元。这件事给了张淑珍极大的触动和启发。

“通过这件事儿,我发现商南的茶叶卖不动的症结是产销脱钩,当时就想如果能成立一个茶叶销售公司,把农户的茶叶组织起来直接面对市场,不就减少了中间环节,增加了茶农的收入。”

张淑珍很快便把这个想法交给茶农,征求他们的意见。几天后,36份要求加入茶叶销售公司的申请书接踵而来。1985年3月,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成立,开始探索茶农种茶、茶场初制加工、联营公司精选包装销售的茶业发展新模式。


张淑珍在茶园指导茶农采茶

同一时间,张淑珍和茶业站20多名职工自愿丢掉铁饭碗,将茶叶联营公司和茶场、茶农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大胆地走向市场,和农民们一起种茶、制茶,寻找销路。

为了引导当地农民制好茶,每到采茶季节,张淑珍都事必躬亲,一个茶场挨着一个茶场,给乡亲们示范操作,教大家制茶要点。收获季节,她披着晨露钻进茶林,亲自采摘,以身施教,炮制时刻,她站在高温炉前,动手操作。

听村干部说村里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学种茶,富水镇茶坊村赵力本的爷爷做出了一个决定,将自家田里的小麦挖掉,种上了茶。此后,他们一家三代都成了种茶人。

起初由于不懂种茶,赵力本家收获的只是稀稀疏疏的茶苗。听说张淑珍在村子里搞培训,赵力本爷爷就成为了培训班的一员。

改革开放前,农村条件比较简陋,各方面工作都是纯手工制作。赵力本说:“没想到,张站长是真的教,从播种到采收、摊晾到揉炒,再到包装,一遍一遍地讲解和示范,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随问随答’。”这也成了当地农民学习技术的保障。

村里的茶园可以承包后,赵力本家便把承包的茶园从100多亩扩大到200多亩。现在每年都在承包的茶园里采摘春茶,然后包装好后自主销售,一年净收入10万元左右,家里的经济更宽裕了。

赵力本说,茶厂平时固定工人有十来个,采茶旺季需要招工40多人,每人一天100到200元,他不仅自己挣到了钱,还可以帮助乡亲们,一举两得。

看着茶农腰包越来越鼓,许多群众坐不住了,纷纷拿出自家承包的荒坡,到茶业联营公司要求“入伙儿”,家住富水的柯长江便是其中一位。

乡亲们愿意种茶,这当然是好事儿。张淑珍专门去他家承包的坡地里化验了土壤,给柯长江提供了茶籽和技术,还配备了技术员,当年他家承包的110亩荒山光茶苗就种了60亩。

“茶树到第七年开始大量采摘茶叶,采摘好后,联营公司派人上门来收购,我们种起来放心,一年利润八百多元,收入非常可观。”柯长江说。

后来,柯启林接了父亲柯长江的班,将110亩承包山都种上了茶树,每年下来能赚七八万元,效益非常明显。此外,每年到采茶时期需要雇60多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附近的群众,一个采茶期下来有的家里也能挣上一万多元。

“在张阿姨的帮助下,我们一家子都学会了种茶,在自己家门口有了稳定收入,日子越过越好。”柯启林说道。


张淑珍在车间指导工人制茶

不到10年时间,原来和张淑珍一起丢掉“铁饭碗”的职工年收入超过万元,多数人住进100平方米的家属楼,与商南县茶叶公司联营的茶场达到120多个,公司产值一下子由原来50多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与此同时,茶农们在茶叶联营公司的带动下,人均增收达到了5000元。跟着张淑珍种茶挣了钱,群众心里个个乐开了花,而张淑珍的名字,也同商南茶一样,口口相传,香飘万里。

常青

眼看茶业发展越来越好,不幸却突然降临到张淑珍身上。

1989年10月,张淑珍去汉中调购茶籽的途中突然感觉身体不适,结果被查出患了右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面对诊断报告,她一下子惊呆了,内心简直无法接受。

在丈夫的安慰下,她的情绪逐渐恢复平静,开始正视这无情的事实,思考治疗事宜。手术后,大量的化疗药物带来的不适和副作用,无时无刻不折磨着张淑珍的身心,尽管如此,她还是以坚强的意志撑了下来。

彼时,正值种茶高峰期,张淑珍还一直放心不下商南县茶业站的工作。有一天,副站长刘保柱带着同事去看望张淑珍,刚走进病房,她就坐起身急忙问道:“茶籽发放了吗?地块选好了没?”看着眼前因为化疗,头发、眉毛都掉光的老站长还在关心工作,刘保柱眼眶瞬间湿润。

出院时,医生反复叮咛回家后要静养,可是张淑珍一回到商南,就一心想着去茶园看看。儿子焦岩飞急忙出来阻拦:“你现在还需要静养,先别操心茶园的事。”但张淑珍执意要去。实在没办法,焦岩飞只好和姐姐搀着母亲一起上山。

1994年,张淑珍又遇到人生另一个打击,爱人焦永才被查出肝癌晚期。她陪老伴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79天。“我走后,你就把我埋在你种的茶园旁吧,你这一辈子把种茶这一件事做好就行。”临终前,焦永才给张淑珍留下的这一句话,支持她走完了余生。

丈夫离开后的时间,对茶叶的研究成了张淑珍的主要精神寄托。

2001年,她带领茶叶科研小组成功研制出了“商南仙茗”,2008年“商南仙茗”获得中国(西安)茶业文化博览会金奖。为了进一步提高商南茶的品质,她多次带着同事到福建、安徽学习乌龙茶、白茶的栽培技术,在试马镇建立无性系大棚育苗基地,大大地提高了茶叶产业化水平。


张淑珍在茶园查看茶叶萌发情况

商南乌龙研制上市之后,张淑珍已经70岁了。为了适应市场的多种需求,特别是为了给中老年人研制一种保健类茶,她再次带人到泾阳学习茯茶制作技术,经过7年的努力,产品终于研制成功并远销上海、广东等地,受到中老年消费者的好评。

在她的推动下,商南茶陆续研发推出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五大类多个品种,使昔日的商南绿茶一下迈入“名茶”之列。商南也因茶而闻名,成为中国茶叶百强县。后来经张淑珍提议,商南首个“茶叶节”应运而生,成为陕西省第一次以茶叶命名的节日。四年后,商南县推出了“旅游茶叶节”,“商南茶”成为商南县旅游的一大品牌。随后,一条积淀着茶文化的茶艺街出现在商南县城,成为商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16年,79岁的张淑珍从茶叶联营公司退休。虽然卸下了她担任了30多年的总经理职务,但她对于商南茶的研究却没有因此而停止。次年,张淑珍筹备成立商南茶叶研究所,虽然精力日渐衰退,可她的热情并没有衰减,历经一个甲子的茶叶研究,使她成为商南乃至商洛茶业发展的核心人物。


尽管已年过八旬,张淑珍依然坚持学习茶学知识。

“为人民服务不讲年龄,我年龄虽然大了、身体老了,但我还是要跟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使群众能在茶叶生产中更快地提高经济效益,更多地富起来,享受幸福的生活。”退休后,张淑珍将几十年来研制的商南泉茗、仙茗、双山白茶、商南乌龙、商南茯茶的制作工艺整理成册,加快制茶技术的传承与推广。

上茶山、进茶场,释茶道、解难题。耄耋之年,在人们的搀扶下,张淑珍还时常在商南县大大小小的茶场、茶叶公司走动,不遗余力地为茶农们传经送宝,为茶企把脉问诊。她将自己毕生的务茶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后生晚辈,惠及后人,许多茶农、茶企都因张淑珍的指导而增收增效。


张淑珍向记者讲述种茶的故事

历经60年的发展,昔日的荒山上早已满山茶绿,如今的商南茶已经在全县大部分乡镇普遍开花,茶产业已成为商南县产业脱贫的支柱产业、观光旅游路线上的一张新名片、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目前,商南县建成茶园25.5万亩,年产茶叶8000吨,产值达到12亿元。

2024年元旦,张淑珍在她热爱一生、扎根一生、奉献一生的商南县走完她最后的人生路。

择一事,精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60多年,在秦岭大山里,张淑珍种的是茶,献的是心,留的是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则好比这常青的茶树,永远根植于当地群众的心中。

(记者:张永罡孙黄荣张矛王秦禹)

张淑珍同志简介

张淑珍,女,1937年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1961年在西北农学院毕业后参加工作,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商洛市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商南县茶叶站原站长。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扶贫状元、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三秦楷模”等荣誉,党的十三大、十四大代表。2024年1月1日因病逝世,享年86岁。

来源:商洛新w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博士”余有本:把增收“密钥”送到田间地头

夏日迟迟,风止雨霁。阳光一路洒来,在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只见一派忙碌的茶园里,明前茶翠绿碧玉般泛着油油的光亮。葱茏成片的西乡茶园,采茶女在一垄垄间采茶,远远望去,如同流动的诗行。

天蒙蒙亮,采茶工就开始采茶,一直采到下午五、六点。当天采的茶青当天摊青、杀青、揉捻、初焙整形、摊凉、复焙提香,经过抓、翻、托、抖、撒、压、摊、荡、揉、搓、抛等工艺,便成了杯中的香茗。

科技特派员、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汉中综合试验站站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乡茶叶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余有本博士,从2006年开始,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奔走于田间地头和茶叶加工车间,进行课题调研和茶叶生产指导,目的就是一个——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帮助当地百姓致富。

科技创新让茶产业旧貌换新颜

作为传统的茶叶产区,10多年前,陕南只有一季春茶,茶树鲜叶资源的60%没有得到利用,经过调研,余有本从调味、发酵等制茶工艺的改进和创新中开始了陕南红茶生产的探索。

“原来一丁点的红茶都没有,从我们2007年开始研制以来,现在陕西的所有中级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基本上都生产红茶了。”余有本脸上划过一丝微笑。

从单一的春季绿茶生产到一年四季绿茶、红茶、黑茶、白茶等多茶类组合式连续化生产,余有本用技术创新解开了陕南茶产业资源全利用这道“转型升级”的大难题。

目前,陕西省红茶、黑茶、白茶等多茶类组合式连续化生产的格局基本形成,加上无性系良种的繁育、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茶园亩产值从1250元增加到7281元。近5年来,陕南三市约25.5万户贫困户、77.9万名贫困人口因茶脱贫、因茶致富。

建立试验站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6月25日一大早,安康紫阳县洄水镇桦栎村村民胡兴武来到镇上,凭着春季鲜茶叶销售全村第一的好成绩,领到了800元奖励。

从几年前鲜茶叶卖不出去,到现在因为茶叶卖得多而获奖,胡兴武感慨万分:“多亏了西农大的余老师啊。刚开始的时候我的茶园一年就能卖个两三千块钱,现在能卖2万多块,比以前好多了,我觉得我应该继续努力,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为了更好提高服务产业的水平,2005年5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建立了占地面积145亩的茶叶试验示范站(以下简称“试验站”)。

试验站分别在西乡、紫阳、平利、宁强、汉阴、镇巴、南郑、白河、镇安、商南、石泉等16县,建立了26个专家大院、专家工作站、科技示范基地等合作平台,与当地茶叶推广部门及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通过“试验站专家+县市专家+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把更多茶产业提质增效的“密钥”送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有效解决了茶叶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加速了茶叶技术的推广进度。

“我们站上的一个专家,负责对接一个示范县,示范县再配至少两名技术干部,技术干部再联系两家以上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就带动了整个县的产业发展。”余有本告诉记者。

田珍茶业有限公司在余有本指导下,通过茶叶全程机械化创建,在茶园管理上机械化率由以往30%提高至70%,茶园管理成本同比下降50%;同时通过茶园机采技术推广使夏秋茶产量大幅提高,鲜叶机采成本每斤可控制在0.5元以内,仅为人工采摘的1/6;在试验站专家指导下,公司完善了茶园农事管理时间节点、技术规范和流程,基地的茶园随着春夏秋每个季节气候特征和茶树生长环节,能分别生产优质的绿茶、红茶、白茶和黑茶。

2021年基地共计生产各类茶叶46吨,产值1600万元。企业产业带动能力不断提升,带动脱贫农户850人,贫困劳动力年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通过技术帮扶和产品购销带动茶叶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100余户受益。

经过试验站的指导帮扶,陕西鹏翔茶业有限公司2013年新建了全国领先的红茶加工车间,2017年又上了白茶生产线,2018年开始了茶叶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有了专家的科技扶持,我有信心把茶园种植延伸成为一条完整产业链。我们企业的茶叶种类如今越来越丰富了,除传统绿茶外,公司与试验站技术合作推出了红茶、黑茶、白茶、花果茶等多个品类的延伸产品,茶叶鲜叶资源的高效利用使茶农和茶企业的收入大幅提升。”该公司负责人段成鹏介绍。

经过16年的发展,试验站已成为陕西茶产业的技术孵化中心、试验示范中心、人才培养中心、交流合作窗口和政府决策咨询参谋,为陕西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今,陕西茶产业快速发展,全省茶园面积由原来的不足90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98万亩;茶叶总产量由原来的不足2万吨,增加到现在的12.05万吨;茶业产值由原来的不到20亿元,增加到现在的212.7亿元。

科技特派员余有本已然成为当地政府的“产业顾问”“经济参谋”。“西乡县茶业近些年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余有本博士,我们很多技术都来源于试验站。县上茶农和茶叶企业很多不认识县上领导,但都认识余博士。”已与茶叶打交道37个年头的西乡县茶叶局局长陈志龙发自内心地感激“茶博士”余有本。

本刊特约记者 马爱平

来源:《中国农村科技》2022年第八期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