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禅茶活动

找到约1,209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舒曼:“佛茶”与“禅茶”之关系刍议

2017年3月28日,“首届蒙顶山国际禅茶大会寻根峰会”在雅安市名山区茶马古城举行。《吃茶去》杂志总编舒曼应邀作《“佛茶”与“禅茶”关系之刍议》学术报告。报告大致内容如下——

佛家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佛教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最为珍贵、最为精彩、最为出色的篇章。佛教在西汉时期传入中国,“因缘具足”地与茶结缘成就出“佛茶文化”这一概念。再至中晚唐时期又得到中国佛教——禅宗的青睐和推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禅茶文化”(禅宗茶文化)这一概念,其要义不出禅门“吃茶去”,标志着佛教“禅宗茶道”的正式形成。

追朔佛教茶文化近二千年的辉煌历史,“佛茶文化”却在禅宗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发扬光大,并形成了自身的思想体系。所以说,禅茶文化是佛茶文化的标志,对于佛教界饮茶之风的鼎盛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由于禅宗茶文化影响所致,对于全国饮茶之风的鼎盛也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关于“佛茶”,亦即佛教茶之事,舒曼认为: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唐代房玄龄等人著《晋书·艺术列传》卷九十五中所写发生在晋代后赵都城邺城昭德寺,僧人单道开以茶禅修之先例。除了敦煌人单道开而外,陆羽《茶经》还补充了武康小山寺释法瑶和八公山沙门昙济。也就是说,晋代僧人单道开的“以茶禅定”,南朝宋代释法瑶的“饭所饮荼”和沙门昙济“设茶待客”,开启了中国佛茶史上崭新篇章。关于这三位佛教人物的茶之事,舒曼曾在《陆羽“茶经”中的三位佛教人物茶事考》一文中作了较为详细的剖析(见《陆羽“茶经”与湖州——纪念陆羽诞辰1280周年论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第25-35页)。

佛教传入中国至隋唐时期,由于社会环境变化、南北学风的融合,佛教各种的宗派乃渐渐形成。据资料载中国佛教宗派有八宗、九宗、十宗、十一宗、十三宗、十五宗之说。后来佛教各宗转承之下变为十宗,再把列属小乘佛教去除,因而在中土佛教大乘宗派中,最为有影响的实属佛教八大宗派:唯识(法相)宗、律宗、天台宗、禅宗、三论宗、华严宗、净土宗、密宗。

佛教各宗派的建立,标志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鼎盛阶段。佛教八大宗派虽然都是在中国形成的,但每一个宗派都有其完备的体系和经典理论架构,也就是各宗大义[见(吴信如.佛教各宗大义.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8月]。

因为茶可以和任何事物结合,也可以和任何佛教宗派结合。正因如此,茶与儒家文化结合,可形成“儒茶一味”,茶与道家文化结合,可以形成“道茶一味”,茶与佛家结合,可以形成“佛茶一味”,以至于茶与琴道、花道、香道、棋道、曲道乃至书画、诗词等均可成为“一味”。而且,茶与佛教各宗结合均可以有各自的与茶相关的理论架构。

舒曼从三个方面例举佛教净土宗、密宗、天台宗与茶的渊源。

如,茶与佛教净土宗结合,可称“净茶一味”或“净茶文化”。净土宗推崇《阿弥陀经》中“微、妙、香、洁”四德,此乃西方极乐世界莲花的四大特色,以此作为净茶文化“四大精神”。“微”是入微心田;“妙”既妙不可言,是一种内心功德之显发;“香”是内在之香,也是心性的显发;“洁”是高洁,是一种超越。

净土宗讲自性、清静和光明。清静为无量寿,是谓“微妙”,自性和光明为无量光,是谓“香洁”,具有超越性。净宗茶文化是通过茶这一媒介,也就是借助于茶,使茶性变性出一种“缘”。如此,净宗茶文化是用净土八功德水:“澄净、清冷、甘美、安和、轻软、润泽、除饥渴、长养善根”,冲泡出“微、妙、香、洁”四大精神。通过这杯净宗茶,使无数众生走向性感的净化,走向阿弥陀佛的净土生活理念。[见(舒曼.“东林梵音起,匡庐禅茶香”一文.《河北茶文化》.2007年12月第6期)]

又如,茶与佛教密宗结合,可称“密茶一味”。密宗分为唐密、东密、台密或藏密。密教修法可说是供养法,而茶成为最佳供品之一,一开始就与密教修供又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唐时期,但凡皇帝赏赐高僧基本上多用茶供。如传播密教的佛门人物金刚智的忌辰时,往往会举行千僧供的法会,唐玄宗就会赐茶以供斋用。把茶作为供品则是从唐代开始,而且就是唐密所创。供养分:外、内、密、密密四层。另外,《行历抄》是日本台密圆珍大师的游唐日记,其中亦记录他初到长安会见唐密祖师惠果和尚之法孙,与法全一起吃茶以及圆珍在青龙寺吃茶的情景。这也证实密宗高僧与茶的关系。

还有中国早期密法——药师法与茶的关系。药师法是以性空为性、以药物为体来认识人生而了生脱死的立地起修的大法,其本质就是修药师定。如法门寺地宫发现皇室茶具以及八重宝函中有药师曼荼罗,说明地宫也已用茶供养药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原所长吴立民说:“用药师法茶供、茶施、茶会,则是秘密禅茶供之善巧方便之运用。因为茶禅一味,禅密一体。茶作供品,作空性观,既易悟缘起性空之理,更显实相不空之法。密教用茶作供,可表如来口、如来味、如来意,这是修密供茶的茶道,也可说是修秘密禅的‘密禅’茶道”。

再如,茶与佛教天台宗结合,可称“台茶一味”。唐时,日本天台宗祖传教大师最澄从天台山带茶种回日本栽种;宋熙宁五年(1072年),日僧成寻来到国清寺参拜天台宗祖庭,感恩国清寺法乳深恩。

日本成寻禅师在《参天台五台山记》中提到了佛门茶事。此后,日本友人专门在国清寺七佛塔旁种植“御奉茶纪念”茶园,以示纪念。而在国清寺文物室内仍保留有最澄入唐渡碟文书和最澄入唐图两幅珍贵文物。

如今天台山方广寺月真法师从天台宗法华教义出发,进一步阐释法与茶圆融不二的内在关系,把品茶与天台宗的“一念三千、三谛圆融”和“圆顿止观”论紧密相连。他在《供祖茶会法语》中写道:

“采灵芽于华顶峰头,汲净水于石梁瀑下,依马明龙树(马明: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第三十;龙树:印度佛教人物,著有《中论》)制造之方,按慧思慧文(慧思、慧文为天台思想先驱人物)烹煎之旨;焙之以法华三昧火,碾之以实相解脱轮;煮之以大悲方便锅,盛之以般若清净碗。碧毫落处,空湛澈;茶云起时,国土飘香。凝神汤色,空观、色观、中道观,三观圆于一念;定心服味,业障、报障、烦恼障,诸障消于无形。法界即茶,茶即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见(舒曼.茶风旧识国清寺.吃茶去.2012年第6期第26页)]

关于“禅茶”,亦即佛教禅宗茶之事,舒曼认为:在印度佛教发展的各个阶段里都存有禅的思想,禅甚至存在佛教以外的一些宗教中,各自对禅有着不同的理解。自从佛教的禅思想传入华夏后,起初并未形成一个独立的佛教宗派。但自禅宗形成后,中国的禅思想则主要表现在“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六祖坛经》)由于禅宗把禅思想与“心性”、“见性”、“佛性”等问题紧密相合,加之六祖慧能倡导自性本足,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观念,确立以无相为本,无性为体,无念为宗的中国禅宗思想

。而今我们所讲的“禅茶文化”、“禅茶一味”抑或所谓的“禅茶”,是专指或特指佛教禅宗与茶的关系,而非茶与其他佛教各宗的关系。也就是说,禅茶文化抑或禅茶,既非从唯识宗的玄奘法师、律宗的道宣律师、天台宗的慧文大师说起,也非从三论宗的鸠摩罗什尊者、华严宗的杜顺和尚说起,更非从净土宗的慧远法师、密宗的不空上师说起,而是从北魏禅宗菩提达摩祖师来中国传法说起。所以说,“‘禅’,指中国独创的禅宗。‘宗’指直契佛心,以与依靠佛陀经教入门传授的‘教’相区别”。(王雷泉: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

禅茶之“禅”,对今天的人理解起来有些费解,因为“禅”很抽象,禅宗认为“禅”无处不在,行住坐卧皆可禅,但禅不可言传,只可意会,要靠自己来体悟或感悟来理解,如人喝茶,冷暖自知。

舒曼认为,佛教从印度传入,就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了撞击、冲突,随着各宗的创立,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转为相互渗透、融合。那么,如何能在佛教的教义、教规和礼仪中更好地渗透儒、道学说,这就成为佛教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课题。于是,禅宗在这样一个课题中捷足先登,接受和融入了中国儒、道文化。唐代时开创了儒、释、道“三教并立”局面。“一个宗派流行时间的长短是与它们中国化的程度成正比的。”(季羡林语)禅宗的入佛门槛较低,只要在眼前改变一下对现实的看法。这是因为佛法本就在世间,从来也没有离开过我们。

要了解禅茶文化理念,需要先了解禅宗禅法的传承与发展,均从菩提达摩“二入四行”基本要点开始,到二祖慧可“断臂求法”而直显达摩正传的心法,及至三祖僧璨的《信心铭》、四祖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和五祖弘忍《修心要论》达至“守本真心”的“东山法门”,对后世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六祖慧能顺应时代潮流,大胆地对传统佛教的宗教仪式、佛性理论、修行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彻底的改革,其内容涉及提出“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性即佛)、开启顿悟法门、倡导立地成佛等等,从而使禅宗最终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绵延至今而不绝,以至于成为中国式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杰作。

禅宗认为,所有的修行,都是从心而来。一个是神秀禅师的“时时勤拂拭”,种净心之因;一个是慧能禅师的“本来无一物”,得净心之果。慧能大师和神秀国师,开创了“南能北秀”的时代,形成禅宗南北二宗,而后,禅宗法不传衣,一花开出五叶——即“五家七宗”:湖南沩山的沩仰宗、河北正定的临济宗、江西洞山的曹洞宗、广东云门山的云门宗、江西抚州青莲山的法眼宗,后来河北的临济宗又分别在江西南昌和高安分出黄龙派和杨岐派,禅门枝叶茂盛,灯灯相传。这“五家七宗”,为中国禅宗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历史篇章。

舒曼认为,我们所说的禅茶文化或所谓“禅茶”,就是茶与“五家七宗”所发生和形成的因缘关系。所以,当我们追根禅茶文化精神之源,实则旨归在中国式佛教——禅宗思想。

在禅宗茶文化史上,舒曼列举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四件大事件:

一是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篇”(《雅雨堂丛书》本1958年中华书局版)记录唐代“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降魔藏)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降魔藏禅师这样的决定,即反映了僧人饮茶的需求,也说明了坐禅和饮茶同属于僧人的禅修的内容。至此以后,僧人饮茶真正成了“和尚家事”。

二是中晚唐的高僧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百丈清规》,将饮茶列入佛门清规。百丈怀海禅师实行僧人农禅制度,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口号。《百丈清规》对于禅茶文化的贡献是将僧人植茶、制茶纳入农禅内容,将僧人饮茶纳入寺院茶礼,使僧人饮茶之礼成为了佛门常态化和制度化,较降魔藏大师又进了一步。正因怀海这一贡献,不仅明确肯定僧人茶事的制度化,还使茶事活动真正从制度上成为与禅宗教义相关的行为。

僧人饮茶成为制度并被纳入法律强制施行是在元代。元代皇帝命令和尚们重新编刊《百丈清规》,遍行天下丛林。明洪武十五年(1382)太祖皇帝“圣旨榜例”,“诸山僧人不入清规者,以法绳之”。《百丈清规》对于刚刚出现的佛门茶礼的发展和巩固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是禅茶文化史上甚至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的一次大的飞跃发端于唐朝从谂禅师,人称他为“赵州古佛”。他常与四方来学者道以一声“吃茶去”,因而形成禅门“新到吃茶,曾到吃茶。若问吃茶,还去吃茶”一桩有趣公案,成为中国禅茶史上著名茶文化典故。

从谂禅师的“吃茶去!”被世人看成是“赵州禅关”,由于禅宗提倡“明心见性,直指人心”的顿悟观,讲究生活体验与参禅密不可分,所以“吃茶去”公案的诞生,震动了整个南北禅林,故对中国禅宗茶道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赵州禅茶’提升了佛教茶文化乃至中华茶文化的文化内涵,赵州禅茶的出现是‘禅茶一味’肇始的标志,是禅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同时也标志着佛教‘禅宗茶道’的正式形成,也为中国茶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吃茶去”作为禅的“悟道”方式,构成了“茶禅一味”的至高智慧境界。从而“‘吃茶去’凸显了禅的本质和核心,揭示了禅的修行特色和精神”。

四是中国禅茶文化“四大精神”和“四大功能”的诞生。中国禅茶文化作为一个特别话题在近十多年来被茶、佛界人士广泛谈论,也是被世人广泛炒作的话题。2005年10月,当代高僧净慧大德以儒释道三教核心思想提出了“正、清、和、雅”四大精神和“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四大功能,创造出中国禅茶文化全新的理念和文化内涵,把禅茶文化推进为一个价值核心,一个新的教养水准,来规范我们周围的世界,通过这种文化现象改变自己,改变周围。其目的诚如净慧大德所言:“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禅茶文化,从表面上看就是禅和茶共同点的结合,所以才有“茶味禅味,味味一味”之说,与“儒茶一味”、“道茶一味”、“书茶一味”抑或茶和别的事物结合没有什么区别,但深想一层,只有当茶和禅宗文化结合时才能有“儒家主正气,道家主清气,佛家主和气”三教合一的思想精华体现,再加上一个“茶家主雅气”才能真实地反映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才能使茶泡出更赋哲理性的滋味来。

禅茶文化的精神——正清和雅;禅茶文化的功能——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诚如净慧长老有言:“将正气溶入感恩中,将清气溶入包容中,将和气溶入分享中,将雅气溶入结缘中;在弘扬禅茶文化的精神和落实禅茶文化,发挥禅茶文化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弘扬禅茶文化的根本社会价值所在。”

舒曼在阐述“佛茶”与“禅茶”之后总结道——

“佛茶文化”是指茶文化与佛教文化以及佛教各宗派文化缘合的产物,是僧人通过在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实践体认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佛茶文化是指整个佛教(包括佛教“八宗”)与茶文化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禅茶文化”是指茶文化与禅宗文化结合的产物,是专指禅宗“五家七宗”僧人通过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的禅修实践中所感悟和创造的精神财富。“禅茶”可视作一种法门。

禅茶文化既有佛教文化的一面,也有超越佛教文化的的一面——禅茶文化是基于儒家的“中庸”思想,倚于佛家的“和合”情操,洋溢道家的“自然”理想。“道讲‘修真养性’,佛讲‘明心见性’,儒讲‘穷理尽性’,三家根本都是圣人之学,都是讲‘复性’”。(见《槐轩概述》﹒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年2月第1版)实际上禅宗就是借品茶倡导“三教”之“复性”——清和净心,借茶参禅,借茶悟禅,以平心静气之态领略茶韵禅机的真谛,从而追求精神境界提纯与升华。

舒曼指出,研究禅茶文化,不是研究僧人植茶、制茶、采茶、饮茶等现象,也不是简单地把僧人采的茶、僧人制的茶、僧人饮的茶统统视作叫“佛茶”和“禅茶”。研究佛茶文化或者禅茶文化,是研究茶被佛门或宗门的僧人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形而上的文化现象,也就是僧人在禅修和礼佛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

所谓“禅茶”,是茶又非茶。说它是茶,只是僧人生活的一部分,也可以视作是僧人修行的载体。说它不是茶,只是因为禅宗茶道早已超越了茶而成为“根植菩提种,叶抽智慧芽”的象征。

所谓禅茶,是“瓯注曹溪水,薪烧鹫岭桠”(六祖惠能在曹溪宝林寺演法而得名。曹溪被看做“禅宗祖庭”。曹溪水常用以喻指佛法。茶碗里面倾注的是曹溪的水)又有“虚空为玉盏,云水是生涯;着意尝来淡,随缘得处佳”的自在,而这杯禅茶的自在恰是体现“上供诸佛祖,平施百姓家”的平常和日用。

所谓“禅茶”,是佛的化身,禅的心语;是菩萨心肠,禅的境界;是性的开悟,禅的灵芽。

延伸阅读——

以“把茶问禅蒙顶山,修心悟道天地间”为主题的“首届蒙顶山禅茶大会寻根峰会”,于2017年3月28日上午在雅安市名山区茶马古城茶市大厅举行。来自海内外的禅茶文化专家学者、高僧大德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佛教禅茶文化的起源与历史、发展和未来。会议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西南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前主持,省民宗委副主任杨伯明、市民宗局局长杨丕樵、名山区委副书记、区长余力等领导参加会议。

本次峰会学术论坛特邀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成都大慈寺方丈大恩法师,四川省巴蜀文化学重点学科建设首席专家、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谭继和,北京大学教授、日本茶道研究学者滕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川藏文化研究专家任新建,《吃茶去》杂志总编、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禅茶文化研究学者舒曼,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茶树资源专家虞富莲等六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蒙顶山禅茶文化与大慈禅茶》《禅茶一味与巴蜀文化》《茶修即禅修》《茶马古道研究》《“佛茶”与“禅茶”关系之刍议》《巴蜀古茶树资源的优势与价值》等内容先后进行了演讲。四川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雅安市佛教协会会长、雅安云峰寺方丈智灯大和尚代表雅安市佛教协会致结束辞。

孙丽丽在首届“生活禅与茶生活”讲坛演讲:好好泡茶就是修禅

尊敬的耀悦法师,与会的各位代表、各位茶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我的“生活禅与茶生活”。我不太会用专业的逻辑来架构演讲,只好烦请各位耐着性子听我讲讲与茶前半生的故事吧。

当我面对“生活禅与茶生活”这个演讲命题时,不由将我的思绪带回到了15年前。那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挺有福报的一个人,刚刚到石家庄三字禅茶院工作,就初闻净慧长老关于“生活禅”的宗旨“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还有“正清和雅”、“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禅茶文化精神,以及赵州“吃茶去”公案。虽然那时候我还是一名普通的茶艺师,每日里拂尘洒扫,侍茶弄花,迎来送往。但却有机会经常见到净慧长老,并有幸为长老泡茶。也经常和众茶友一起聆听他老人家的开示,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就是对我们茶艺师说的一句话:“好好泡茶就是修禅”。

这句话什么意思?我真不懂,那时候我的工作就是泡茶。还好,问问净慧长老的弟子——三字禅茶院吴老师。吴老师则借用净慧长老一句话来回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吴老师还说,不懂什么意思没关系,首先记住,该干什么就好好干什么,比如泡茶、扫地,也许以后就懂了……

十年前我孕育了一个生命,也是我人生角色到了一个转换阶段,以茶为营生的我开始有机会稍作安顿。没有想到的是,在我休息期间,从前与茶接触的日子倒成了我在那个阶段最值得回味和感悟的全部,它像我生命中的角色一样,也发生了变化,很微妙、也很美好,这样的体会也只有自己才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从此以后,我依然从事的还是泡茶,但是好像有些懂了“好好泡茶就是修禅”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五年前,我离开了让我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开始了自己对“茶空间——上叶堂”的打造,当时没有多余的考虑,可以说毫无准备也没有期待,只凭着一腔对茶事的热爱。

我喜欢茶,喜欢一切与茶相关的事物,尤其独喜泡茶。只要在茶的世界里,我就会感到很安心也很自在。虽然那时对“生活禅”理念似懂非懂,觉得“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概念离我那么遥远,但我依然在遵循净慧长老提出的“正、清、和、雅”禅茶文化精神基础上,将自己的“茶空间”定位在茶文化的培训和推广层面。

其实最了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我深知只有以此为初心才能规避自我的惰性,才能更好的精进。茶文化的培训从基础开始,温故知新,慢慢地丰富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宽度,在茶文化知识方面力求严谨,在习茶过程中力求专注。每一次示范我都会像有一种仪式感一次又一次的亲自操作,后来才体悟到:泡茶乃真正的禅修,似乎有一种力量在加持着你——温柔而坚定!

在经营的过程中也曾有过动摇,也有想过要不要像社会上培训班一样,多经营一些其他传统文化项目,以此来增加“上叶堂”的培训内容。但是几经斟酌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己想做而且能做的事情,最终还是以茶文化课程为主,邀请各专业老师将花道、香道、书画穿插和融入在茶课之中,让来到这个课堂里的每一位学员都有机会,轻轻叩开一扇门或一扇窗,领略一下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的魅力。至于是否能够深入学习或深度体验,我以为,随缘就好。我一直这样认为,培训课程的重要一环就是“将急不在一时的修身养性之事,落实到生活里”。这样才能发挥茶文化抑或是禅茶文化的化育功用。

有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学员私信与我分享她们的喜悦说:因为学茶,自己的性格和习惯,在工作、生活中发生了一些变化。

譬如说,再忙也会有时间忙里偷闲静静的泡壶茶;

譬如说,身边人感觉自己说话的语速和态度,变得温柔舒缓;

还譬如说,做事情的时候会想到泡茶的动作,有意识的更加专注。

……

每每听到这些学员分享体会,心里总会有些偷着乐的小窃喜。然而,当我平静下来时,心中愈发感到责任感的强烈。不错,小小的一片树叶,浅浅地一碗茶汤,因为我的言传身教,每个人都是因缘相应感悟到更多。所以,我始终不敢懈怠,一方面不断地学习成长,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和现场茶会等活动,及时更新和补充对茶知识不同阶段的理解。

从前信息闭塞,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是有限的,是茶的芬芳引导着我亲近善师友,在学茶、访茶的路上行走、阅读和分享,感知草木山水之灵,感叹古人先民的无上智慧。这些,无论在我的课程实践里,还是在我的茶生活里,均是受益无穷,这样的体会其实在我后来才慢慢感知到的。

所谓日用而不知,十几年与茶一起的日子,成就了我面对凡尘琐事看起来更加平静和从容,但凡和我接触的亲人朋友都会看到我的状态后问:

“平日里如何保养?”“在哪美容吗?”“用什么化妆品?”

在我的认知里觉得最好养生办法就是通过禅修习茶让心中少事,我虽皈依三宝,却还是在红尘之中。红尘里的一杯茶香,就是我的功课,这门功课就是:

分汤授课修布施,行茶有度修持戒,赞不喜、谤不怒、修忍辱,学而不怠修精进,制心一事修禅定,以茶见性修般若。

2008年由舒曼老师和三字禅茶院共同创编了一台“赵州茶语”禅茶演示,我很荣幸参与了创作和演示。这台禅茶节目,不仅亮相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舞台,还代表中国参加在韩国首尔举行的2012年第七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上公演。那是我第一次出国,这是一种缘,是和禅茶文化结的“缘”。作为主泡,我很激动,也很自豪。我清晰记得当时的心情非常紧张,随着在台上行茶过程的铺展,心情开始慢慢平静下来,没有语言,只有禅中的奥趣与茶中的平和。当净慧长老一首《赵州禅茶颂》诗偈在六岁小女孩朗诵的声音里响起时,韩国歌剧院全场掌声雷动,这掌声一直随着我们缓步退场而经久不息,那一刻我心中的喜悦无法言表。在茶的世界里语言显得多余,我们依托着一杯茶的香洁,结缘着中日韩三国的茶人,结缘着心中最挚爱的“禅茶”。

在那次禅茶活动中,令我最为动容的是日韩演示队年长的成员,大多头发斑白,年过半百,年龄最小的亦人到中年,从服饰到妆容,得体精致,舞台上步伐轻快坚定,行茶过程恭敬从容,观之心中莫名感动。从那刻起,以茶结缘,以茶修禅的念头闪过心头,也坚定了我在茶之路上行走的决心,心有善念,身心和谐。这既是禅缘,也是茶缘。

净慧长老曾说:“用结缘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以茶汤的至味,同所有人结茶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让法的智慧、佛的慈悲、茶的香洁、善的和谐,净化人生,祥和社会”

禅,是我心中的魂;

茶,是我心中的灯。

习茶路上,不忘初心,好好吃茶。

净慧长老告诫:“好好泡茶就是修禅”。

我想再加一句:“好好喝茶也是生活”。

感恩大家的聆听,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各位吉祥如意!

与“庞公”一起“吃茶”去

(《吃茶去》杂志刊文)在武夷山九曲溪的四曲北岸,御茶园对面,有处古渡口,叫平林渡。自古此处称为“小九曲”,意即此处风景是九曲精华中之精华。这样一处舟楫往来密切、茶客络绎不绝的古津,却留下了有关茶文化的遗存,如摩崖石刻“庞公吃茶处”五个字,就是对康熙辛巳年间武夷山九曲溪畔茶事活动的记录。

庞公,即题刻署名者林翰陪游的建宁太守庞垲。庞垲(1657-1725),任丘人,官至福建建宁知府时,于康熙辛巳年冬,和友人林翰、程长名、章衮、严广、释衍操同游武夷山九曲溪。进入四曲之畔的金谷岩,具有工诗词、善行楷之艺的庞垲,被景致所感,遂在四曲的平林渡几处岩石上题勒了“引人入胜”、“应接不暇”两方石刻。林翰题勒中所提及的“庞公”,即庞垲知府,友人尊称其为“庞公”。此行凑巧的是,随庞公同游的还有一位释衍操。这位释衍操俗名姓刘,出家后云游四方,晚年得武夷山北之梧桐窠结茅而庐,留下不少歌咏武夷山的诗文。庞垲此行,亦受释衍操其佛家言行的感染。

释家佛门,无不与茶亲和。尤其是在武夷九曲溪的四曲,更是与茶密切的一方宝地。四曲南面就是御茶园。御茶园里进出的都是俗家人,武夷岩茶自元代起就充当了世俗的贡品,让世人为其忙碌。与御茶园隔溪相望的平林渡,就让佛家弟子感到清净了许多。虽然此处也闻武夷岩茶之香,也听舟楫渔歌之唱,更见渡口茶客上上下下,但他们各走各的路,互不干扰。想喝茶者可以扫净一块山石,垒起一方茶灶,就着岩泉水煮武夷奇茗。冬日的渡口少了些许喧哗与繁忙,庞垲一行在溪滩上徜徉,身临其境观九曲风光,才悟出此地正是“引人入胜”处。溪山美景扑面而来,且如画卷绵绵延拓,美不胜收,于是庞垲又有了“应接不暇”的感受。

把如此感受收于心中的,靠“吃茶”意念的驱动。喝茶与吃茶有着意义上的不同。佛界把盏品茗,不叫喝茶,而叫“吃茶”。其实,建宁太守庞垲的随行好友林翰,深谙庞垲与佛界一位名僧之姓的巧合,投其所好,刻下了“庞公吃茶处”五字,让后人费些工夫去解读庞公是何许人也。其实,唐朝也有个庞公,姓庞名蕴。《五灯会元》卷第三《马祖一禅师法嗣·庞蕴居士》载:庞公原名庞蕴,字道玄,唐朝湖南衡阳人。他“世本儒业,少悟尘劳,志求真谛。”贞元初与石头和尚、丹霞禅师为友。举家入道,信佛而不剃染。随马祖参承二年,其后机辩迅捷,声名远播。《五灯会元·庞蕴居士传》曰:“有诗偈三百余篇传于世”,但《全唐诗》中仅收其诗偈七首。

湘藉的庞公,正儿八经的佛门和尚,来过武夷山否?至今无法下论断。但凡修身养性者,借庞公之名,寻武夷绝美境界,隐九曲溪茶丛林边,应当是大有人在的。寺院的僧人哪天能少得了茶?据北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六记载:晨朝起来洗手面,盥漱;吃茶;礼佛;问讯;行益;吃粥;打睡。这就是一天的程式。《五灯会元》记录了“饭后三碗茶”的和尚家风。由此可知,僧人一日不可无茶,饮茶成为他们普遍的习惯与爱好。清代郑板桥有幅对联:“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可见僧侣嗜茶,自古皆然。武夷山的天心永乐禅寺、慧苑寺,佛茶礼仪传承不衰。

武夷山的平林渡口,前后左右的山间岩坳里,不是茶园就是茶厂,茶文化在青山绿水间四季氤氲。武夷山寺院的禅茶活动,都用武夷岩茶。武夷岩茶中的极品大红袍,就是天心永乐禅寺经管多年的寺产,也是寺里重要的经济来源,更是武夷山佛界用来礼佛参禅的首先佛茶。唐朝的庞蕴是名僧,肯定有参禅吃茶的风范,清代的庞垲算不得出家人,他做建宁太守,是不是也觉世间俗事引发的身疲心累,并渴望效仿一次庞公,抛却公务,找一处清净,品茗悟心。武夷九曲溪畔成了庞垲的首选,且又有好友林翰附庸风雅,做个流传后世的摩崖石刻,把二位庞公真假莫辨的“吃茶”史,留在了武夷山。

武夷岩茶是佛祖家茶,武夷山的僧侣常在品饮之间说禅语、斗机锋,悟禅道。“庞公吃茶处”就证实了这一遗风。仔细品读这方摩崖石刻,让人不得不提及诸多吃茶风趣中的赵州吃茶公案。赵州一茶禅师,凡有学僧者都去参访他。他给求访者回答就一句话:吃茶去!求访者不解,再问时,禅师就揭示他的话中之意:你先去学会吃茶吧!然后才可悟道。茶,在僧家心目中如此神通广大!吃茶,在佛事活动中又别具一格!这就是茶文化的另一种魅力。如今,我们人人都可到武夷山“吃茶去”,但人人未必都得如庞垲一样“冒充”庞蕴,自称“庞公”。因为,如今吃茶与喝茶已无禁区了,茶的时尚化、大众化,丰富了品茗活动,佛教茶礼中的清规戒律,又怎能约束得了?

(摘自2012年第4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邹全荣)

找到约1,170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